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识字3“贝”的故事
- 格式:docx
- 大小:25.55 KB
- 文档页数:2
备课素材三篇课文。
本课向我们介绍了“贝”字的演变过程。
课文首先由现实生活中的“贝壳”讲起,从甲骨文讲到了现代所写的“贝”字,这段内容虽然很少,但讲出了汉字的演变。
“贝”是个象形字,由最初的实物图形慢慢变成了现在的样子,也体现出了汉字由繁到简的发展轨迹。
课文的第二自然段讲解了“贝”的意义。
在古时候,人们觉得贝壳很漂亮,在海边才能捡到,那时出海并不容易,所以显得很珍贵,由于它的美丽花纹,人们把它当作饰品戴在身上,又由于它不易损坏,携带方便,又很珍贵,所以把它当作钱币,以此作为基础,在所造出的字中,当它作为偏旁部首的时候,大多与钱财有关。
本文虽短,却讲清了汉字的起源和发展,不但讲解了汉字的字形,还讲出了它的意义,这为以后学习汉字知形明义打下坚实的基础。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汉字起源】汉字起源的旧说法有五种,即结绳说、八卦说、河图洛书说、仓颉造字说和图画说。
从仓颉造字的古老传说到100多年前甲骨文的发现,历代中国学者一直致力于揭开汉字起源之谜。
结绳说:《北史·魏本纪》说:北朝魏的先世“射猎为业,淳朴为俗,简易为化;不为文字,刻木结绳而已。
”记录了一些原始社会部落,在文字出现之前,以结绳记事的方法,把战争、猎获、会盟、选举、庆典、联姻、生育、疾病和灾害等大大小小的事件记录下来。
过去亦有学者据《周易·系辞下》“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百官以治,万民以察。
”的论说,推断“文字起源于结绳”。
八卦说:孔安国《尚书》序(属伪作,但年代甚古)里说:“古者庖牺氏之王天下也,始画八卦,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政,由是文籍生焉。
”河图说:《易·系辞上》: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
《河图·玉版》:仓颉为帝,南巡狩,发阳虚之山,临于元扈洛之水,灵龟负书,丹甲青文,以授之。
揭开此说的神秘面纱,不难发现,它真实的核心就是算数,能对照“九宫”算法。
所谓“九宫”,在谶纬家来说,是八卦加上中央,合为九(“五”位于中央,还可以和五行联系起来);在术数家眼中,则其数横、竖、斜偏、相加得数恒为15。
3“贝”的故事教学目标1.认识“甲、骨”等1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漂”,会写“贝、壳”等9个字,会写“动物、贝壳”等11个词语,积累“珍、币”等生字拓展的12个词语。
2.朗读课文,能讲述“贝”字的故事,了解“贝”作偏旁的字大多与钱财有关。
3.能借助图片,了解“镜、珠”等字的偏旁表示的意思。
教学重难点朗读课文,能讲述“贝”字的故事,了解“贝”作偏旁的字大多与钱财有关。
教学策略识字写字1.识字。
读准字音:“珍、饰、赚”是翘舌音,“随、损、财”是平舌音,“珍、品、损、赚、贫”是前鼻音;“漂”是多音字,需结合具体语境识记。
识记方法:(1)利用图片或实物识记。
出示甲骨文的图片或视频,认识“甲、骨”;出示由贝壳做的饰品,认识“饰、品”;出示人民币,认识“币”。
(2)随文归类识记。
如“财、赚、赔、购、贫”都是贝字旁的字,联系课文,知道“贝”作偏旁的字大多与钱财有关。
(3)利用熟字识记。
“甲、币”可以用“加一笔”的方法识记,如:日—甲、巾—币。
“品”字则可以对比熟字“晶、森、众”,采用相同结构归类的方法识记。
“易、损”可以运用找近义词的方法识记,如:容易—简单;损坏—破坏、破损。
(4)语境识记。
有些生字可以采取组词的方法识记,如:珍—珍惜、珍爱、珍宝;随—随身、随从、随手;币—硬币、货币、纸币;贫—贫困、贫苦、贫穷。
2.写字。
可归类指导书写:“贝、甲、币、与”是独体字,“骨”是上下结构,“壳”是上中下结构,“钱、财、购”是左右结构。
对笔画有变化的字可做重点指导,如:“骨”字的偏旁,“月”处于底部时,撇变成竖;“贝”字最后一笔是长点而不是捺,用作偏旁时,“贝”的长点变短点。
朗读指导本文篇幅较短,语言平实,内涵丰富,在学生自读的基础上,可从以下方面进行指导。
(1)读好难读的词语。
如“甲骨文、漂亮、饰品、随身携带、损坏”等,要注意示范引导。
(2)读出恰当的停顿。
本课出现了较多的顿号,如:“所以,用‘贝’作偏旁的字大多与钱财有关,比如,‘赚、赔、购、贫、货’”一句,要注意顿号与逗号停顿的区别,顿号停顿时间较逗号略短。
教材分析:《“贝”的故事》这篇课文向我们介绍了“贝”字的演变过程。
课文首先由现实生活中的“贝壳”讲起,从甲骨文讲到了现代所写的“贝”字,这段内容虽然很少,但讲出了汉字的演变。
“贝”是个象形字,由最初的实物图形慢慢变成了现在的样子,也体现出了汉字由繁到简的发展轨迹。
课文的第二自然段讲解了“贝”的意义。
在古时候,人们觉得贝壳很漂亮,在海边才能捡到,那时出海并不容易,所以显得很珍贵,由于它的美丽花纹,人们把它当作饰品戴在身上,又由于它不易损坏,携带方便,又很珍贵,所以把它当作钱币,以此作为基础,在所造出的字中,当它作为偏旁部首的时候,大多与钱财有关。
我会写:贝(宝贝)(分贝)(干贝)(扇贝)壳(贝壳)(蛋壳)(外壳)(乌龟壳)甲(甲骨文)(指甲)(甲鱼)(甲虫)骨(骨头)(骨气)(骨灰)(龙骨)钱(钱包)(纸钱)(价钱)(工钱)币(钱币)(纸币)(硬币)(外币)与(与其)(与会)(给与)(与众不同)财(钱财)(财主)(财宝)(财富)关(有关)(开关)(关门)(关心)书写指导:贝:常与“见”混淆,最后一笔是点。
壳:“壳”的上面是“士”,不要写成“土”骨:“骨”的下部的“月”第一笔是竖。
与:“与”的第二笔是竖折折钩,一笔写成。
多音字:骨gǔ(骨头)gū(花骨朵)漂piāo(漂流)piào(漂亮)近义词:保护—爱护漂亮—美丽珍贵—宝贵喜欢—喜爱反义词:古—今保护—破坏张开—合上喜欢—讨厌珍贵—普通容易—困难理解词语:保护:尽力照顾,使不受损害。
珍贵:价值大;意义深刻;宝贵。
饰品:饰物。
携带:随身带着。
课文主题:本文以儿歌的形式介绍了我国的几个传统节日,每个节日的风俗民情,表达了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课后习题答案:一、朗读课文,给家人讲一讲“贝”的故事。
甲骨文中的“贝”是画的两扇贝壳张开的样子。
因为贝壳很漂亮,所以古人很喜欢它并用它来当钱币使用。
因此在很多和前有关的汉字中有带有贝字旁,比如“赚、赔、购、贫、货”等字。
识字3 “贝”的故事
有趣的汉字
爷爷站在书桌旁写毛笔字。
元元看见了,惊奇地问:“爷爷,您是在画鸟吗?”爷爷说:“我是在写古代的‘鸟’字。
”元元不明白,又问:“怎么像画画儿呢?”
爷爷说:“开始,人们用图表示事物。
表示大山,就画一座山。
表示羊,就画个羊头。
后来慢慢写成了‘山’和‘羊’。
”
元元又问:“有些意思画不出来,那怎么办呢?”爷爷笑着说:“我们的祖先很聪明,他们有时把两个字合在一起,就造出了一个新字来。
像‘口’和‘鸟’合在一起表示鸟叫的意思,就是‘鸣’字;在‘木’的左边加上单人旁,表示人靠着树休息,就是‘休’字。
”
元元听了,佩服极了:“我们的祖先真是太聪明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