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数学发展

  • 格式:pptx
  • 大小:1.25 MB
  • 文档页数:43

下载文档原格式

  / 4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割圆术
祖冲之父子: 计算出圆周率在3.1415926-3.1415927之间。
隋唐时期:
隋炀帝大兴土木,客观上促进了数学的 发展。唐初王孝通的《缉古算经》,主要 讨论土木工程中计算土方、工程分工、验 收以及仓库和地窖的计算问题,反映了这 个时期数学的情况。
北宋时期
960年,北宋的建立结束了五代十国割 据的局面。北宋的农业、手工业、商业空 前繁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火药、指南 针、印刷术三大发明就是在这种经济高涨 的情况下得到广泛应用。1084年秘书省第 一次印刷出版了《算经十书》,1213年鲍 擀之又进行翻刻。这些都为数学发展创造 了良好的条件。
开平方、开立方
盈不足术
(今有共买物,人出八,盈三;人出七,不 足四。问人数、物价各几何?)
面积体积公式
线性方程组解法
正负数运算的加减法
勾股形解法
方程组解法和正负数加减法则在世界数
学发展上是遥遥领先的。就其特点来说, 它形成了一个以筹算为中心、与古希腊数 学完全不同的独立体系。
《九章算术》有几个显著的特点:采用按类 分章的数学问题集的形式;算式都是从筹算记 数法发展起来的;以算术、代数为主,很少涉 及图形性质;重视应用,缺乏理论阐述等。
六艺
春秋战国
大一 至大无外 小一 至小无内
一尺之棰, 日取其半, 万世不竭。
体系形成
墨家ຫໍສະໝຸດ Baidu
墨家不同意“一尺之棰”的命题。 并提出一个“非半”的命题
秦汉是封建
社会的上升时期, 经济和文化均得 到迅速发展。中 国古代数学体系 正是形成于这个 时期。
分数四则运算
今有术(比例法)
a:b=c:d
中国古代数学发展
萌芽—体系形成—发展—繁荣—发展融合—衰落
萌芽 原始公社末期 (公元前21世纪)
结绳记事
仰韶文化
起源
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 ——《易·系辞下》
甲骨文卜辞
筹算
几何学方面: 大禹治水
规矩
准绳
“ 勾三股四弦五”
战国 齐《考工记》
商朝时代——十进制
《周髀算经》
发展:
魏晋时期:
魏、晋时期出现的玄学,不为汉儒经学束缚, 思想比较活跃;它诘辩求胜,又能运用逻辑思维, 分析义理,这些都有利于数学从理论上加以提高。
赵爽是中国古代对数学定理和公式进行 证明与推导的最早的数学家之一。
刘徽约与赵爽同时,他继承和发展了战 国时期名家和墨家的思想,主张对一些数 学名词特别是重要的数学概念给以严格的 定义,认为对数学知识必须进行“析理”, 才能使数学著作简明严密,利于读者。
秦九韶 三角形面积公式a,b,c
杨辉三角
衰落:
这一时期指十四世纪中叶明王朝建立到 明末的1582年。数学除珠算外出现全面衰 弱的局面,当中涉及到中算的局限、十三 世纪的考试制度中已删减数学内容、明代 大兴八段考试制度等复杂的问题,不少中 外数学史家仍探讨当中涉及的原因。
中国数学特点
⑴以算法为中心,属于应用数学。 ⑵具有较强的社会性。 ⑶寓理于算,理论高度概括。
中国数学对世界的影响
数学活动有两项基本工作----证明与计算,前者是 由于接受了公理化(演绎化)数学文化传统,后者是由 于接受了机械化(算法化)数学文化传统。在世界数学 文化传统中,以欧几里得《几何原本》为代表的希腊数 学,无疑是西方演绎数学传统的基础,而以《九章算术》 为代表的中国数学无疑是东方算法化数学传统的基础, 它们东西辉映,共同促进了世界数学文化的发展。
秦汉时期强调数学的应用性。成书于东汉 初年的《九章算术》,排除了战国时期在百家 争鸣中出现的名家和墨家重视名词定义与逻辑 的讨论,偏重于与当时生产、生活密切相结合 的数学问题及其解法。
《九章算术》在隋唐时期曾传到朝鲜、日本, 并成为这些国家当时的数学教科书。它的一些 成就如十进位值制、今有术、盈不足术等还传 到印度和阿拉伯,并通过印度、阿拉伯传到欧 洲,促进了世界数学的发展。
中国数学通过丝绸之路传播到印度、阿拉伯地区, 后来经阿拉伯人传入西方。而且在汉字文化圈内,一直 影响着日本、朝鲜半岛、越南等亚洲国家的数学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