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模式识别课matlab数字识别程序

模式识别课matlab数字识别程序

模式识别课matlab数字识别程序
模式识别课matlab数字识别程序

名称:模式识别

题目:数字‘3’和‘4’的识别

实验目的与要求:

利用已知的数字样本(3和4),提取样本特征,并确定分类准则,在用测试样本对分类确定准则的错误率进行分析。进一步加深对模式识别方法的理解,强化利用计算机实现模式识别。

实验原理:

1.特征提取原理:

利用MATLAN 软件把图片变为一个二维矩阵,然后对该矩阵进行二值化处理。由于“3”的下半部分在横轴上的投影比“4”的下半部分在横轴上的投影宽,所以可以统计‘3’‘4’在横轴上投影的‘1’的个数作为一个特征。又由于‘4’中间纵向比‘3’的中间‘1’的个数多,所以可以统计‘4’和‘3’中间区域‘1’的个数作为另外一个特征,又考虑‘4’的纵向可能会有点偏,所以在统计一的个数的时候,取的范围稍微大点,但不能太大。

2.分类准则原理:

利用最近邻对测试样本进行分类

实验步骤

1.利用MATLAN 软件把前30个图片变为一个二维矩阵,然后对该矩阵进行二值化处理。

2.利用上述矩阵生成特征向量

3.利用MATLAN 软件把后5个图片变为一个二维矩阵,然后对该矩阵进行二值化处理。

4.对测试样本进行分类,用F矩阵表示结果,如果是‘1’表示分类正确,‘0’表示分类错误。

5.对分类错误率分析

实验原始程序:

f=zeros(5,2)

w=zeros(35,2)

q=zeros(35,2)

for i=1:35

filename_1='D:\MATLAB6p5\toolbox\images\imdemos\3\'

filename_2='.bmp'

a= num2str (i)

b=strcat(filename_1,a)

c=strcat(b,filename_2)

d=imread(c)

e=im2bw(d)

n=0

for u=1:20

m=0

for t=32:36

if(e(t,u)==0)

m=m+1

end

end

if(m<5)

n=n+1

end

end

w(i,1)=n

n=0

for u=1:36

for t=10:18

n=n+e(u,t)

end

end

w(i,2)=n

filename_1='D:\MATLAB6p5\toolbox\images\imdemos\4\' filename_2='.bmp'

a= num2str(i)

b=strcat(filename_1,a)

c=strcat(b,filename_2)

d=imread(c)

e=im2bw(d)

n=0

for u=1:20

m=0

for t=32:36

if(e(t,u)==0)

m=m+1

end

end

if(m<5)

n=n+1

end

end

q(i,1)=n

n=0

for u=1:36

for t=10:18

n=n+e(u,t)

end

end

q(i,2)=n

end

z=zeros(5,2)

x=zeros(5,2)

for i=1:5

filename_1='D:\MATLAB6p5\toolbox\images\imdemos\3\' filename_2='.bmp'

a= num2str (i+35)

b=strcat(filename_1,a)

c=strcat(b,filename_2)

d=imread(c)

e=im2bw(d)

n=0

for u=1:20

m=0

for t=32:36

if(e(t,u)==0)

m=m+1

end

end

if(m<5)

n=n+1

end

end

z(i,1)=n

n=0

for u=1:36

for t=10:18

n=n+e(u,t)

end

end

z(i,2)=n

filename_1='D:\MATLAB6p5\toolbox\images\imdemos\4\' filename_2='.bmp'

a= num2str (i)

b=strcat(filename_1,a)

c=strcat(b,filename_2)

d=imread(c)

e=im2bw(d)

n=0

for u=1:20

m=0

for t=32:36

if(e(t,u)==0)

m=m+1

end

end

if(m<5)

n=n+1

end

end

x(i,1)=n

n=0

for u=1:36

for t=10:18

n=n+e(u,t)

end

end

x(i,2)=n

end

d1=10000*ones(5,2)

d2=10000*ones(5,2)

for i=1:5

for j=1:35

a=(w(j,1)-z(i,1))*(w(j,1)-z(i,1))+(w(j,2)-z(i,2))*(w(j,2)-z(i,2)) b=(q(j,1)-z(i,1))*(q(j,1)-z(i,1))+(q(j,2)-z(i,2))*(q(j,2)-z(i,2)) if(a

d1(i,1)=a

end

if(b

d1(i,2)=b

end

end

if(d1(i,1)

f(i,1)=1

end

for j=1:35

c=(w(j,1)-x(i,1))*(w(j,1)-x(i,1))+(w(j,2)-x(i,2))*(w(j,2)-x(i,2)) d=(q(j,1)-x(i,1))*(q(j,1)-x(i,1))+(q(j,2)-x(i,2))*(q(j,2)-x(i,2)) if(d2(i,1)>c)

d2(i,1)=c

end

if(d2(i,2)>d)

d2(i,2)=d

end

end

if(d2(i,1)>d2(i,2))

f(i,2)=1

End

End

实验结果:

错误率为0.1,符合要求。

心得体会:

通过本次实验,使我们对模式识别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并基本掌握了用计算机实现简单的模式识别,达到了实验目的。

基于matlab的图像识别与匹配

基于matlab的图像识别与匹配 摘要 图像的识别与匹配是立体视觉的一个重要分支,该项技术被广泛应用在航空测绘,星球探测机器人导航以及三维重建等领域。 本文意在熟练运用图像的识别与匹配的方法,为此本文使用一个包装袋并对上面的数字进行识别与匹配。首先在包装袋上提取出来要用的数字,然后提取出该数字与包装袋上的特征点,用SIFT方法对两幅图进行识别与匹配,最终得到对应匹配数字的匹配点。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把给定数字与包装袋上的相同数字进行识别与匹配,得到了良好的实验结果,基本完成了识别与匹配的任务。

1 研究内容 图像识别中的模式识别是一种从大量信息和数据出发,利用计算机和数学推理的方法对形状、模式、曲线、数字、字符格式和图形自动完成识别、评价的过程。 图形辨别是图像识别技术的一个重要分支,图形辨别指通过对图形的图像采用特定算法,从而辨别图形或者数字,通过特征点检测,精确定位特征点,通过将模板与图形或数字匹配,根据匹配结果进行辨别。 2 研究意义 数字图像处理在各个领域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应用,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视频领域的数字化也必将到来,视频图像处理技术也将会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在多媒体技术的各个领域中,视频处理技术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被广泛的使用于农业,智能交通,汽车电子,网络多媒体通信,实时监控系统等诸多方面。因此,现今对技术领域的研究已日趋活跃和繁荣。而图像识别也同样有着更重要的作用。 3 设计原理 3.1 算法选择 Harris 角点检测器对于图像尺度变化非常敏感,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它的应用范围。对于仅存在平移、旋转以及很小尺度变换的图像,基于Harris 特征点的方法都可以得到准确的配准结果,但是对于存在大尺度变换的图像,这一类方法将无法保证正确的配准和拼接。后来,研究人员相继提出了具有尺度不变性的特征点检测方法,具有仿射不变性的特征点检测方法,局部不变性的特征检测方法等大量的基于不变量技术的特征检测方法。 David.Lowe 于2004年在上述算法的基础上,总结了现有的基于不变量技术的特征检测方法,正式提出了一种基于尺度空间的,对图像平移、旋转、缩放、甚至仿射变换保持不变性的图像局部特征,以及基于该特征的描述符。并将这种方法命名为尺度不变特征变换(Scale Invariant Feature Transform),以下简称SIFT 算法。SIFT 算法首先在尺度空间进行特征检测,并确定特征点的位置和特征点所处的尺度,然后使用特征点邻域梯度的主方向作为该特征点的方向特征,以实现算子对尺度和方向的无关性。利用SIFT 算法从图像中提取出的特征可用于同一个物体或场景的可靠匹配,对图像尺度和旋转具有不变性,对光照变化、

基于matlab的数字识别系统设计

数字识别系统 1.绪论 1.1研究背景 1.1.1索书号的简介 索书号是图书馆赋予每一种馆藏图书的号码,这种号码具有一定结构并带有特定的意义。在馆藏系中,每种书的索书号是唯一的,可准确地确定馆藏图书在书架上的排列位置,它是读者查找图书必要的代码信息。 索书号通常是根据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编排的【1】——简称《中图法》。《中图法》采拉丁字母和阿拉伯数字相结合的混合标记符号。根据图书的学科主题,以拉丁字母标记并顺序展列出22个基本大类,其中没有L、M和Y开头的——参考附录1中图法简表。由于“T工业技术”的大类范围广泛、内容繁多,故又在该类基础上采用双位拉丁字母标记出16个二级类目,如TK、TL、TM和TN等。字母之后再用阿拉伯数字对大类进行细分。如B表示哲学、宗教一大类;B020则表示宗教理论。有的图书馆如清华大学还在图书分类号码后添加按照图书作者姓名所编排的著者号码,或者是按照图书进馆时间的先后所取用的顺序号码。 不同索书号确定排列先后顺序的步骤是,先比较分类号码:如分类号码相同再比较著者号码 或顺序号码。最后按照字母表和数字大小的顺序排列。 1.1.2书库中图书查找存在的问题 随着电子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现代图书馆都已经广泛建立电子数据库图书管理系统, 方便用户查找、阅览书籍。读者借图书的流程如图2所示,一般利用书目查询系统,根据图书的 书名,出版社,作者以及书的内容等在电子数据库中检索自己需要的图书,记录图书相关信息。 最后,根据图书的索书号,快速方便地在书库中找到相应的图书。但是,经常会遇到下列问题:电子数据库系统显示图书状态为“归还”,利用检索到号,却无法在书库找到此书。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有两个原因:(1)图书错位放置,即图书在书库中摆放的位置与索书号不一致。(2)图书已经丢失,即虽然电子数据库中显示图书状态为“归还”,但实质图书已经丢失,并不在书库中。随着图书馆藏书数目的不断增加,每天借阅的人数增多,而且有的图书馆发展成拥有几个分馆,上述问题越来越严重。这一方面严重降低了图书馆的资源的利用率;另一方面,浪费了读者的时间,造成了很大麻烦。 目前,图书馆主要通过定期的人工检查发现书库中错位和丢失的图书。但是,由丁馆藏图书

基于matlab-汽车号牌识别系统设计

汽车号牌识别系统设计 ** 中文摘要:随着二十一世纪到来,经济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汽车逐渐成为家庭的主要交 通工具。汽车的产量快速增多,车辆流动也变得越来越频繁,因此给交通带来了严重问题,如交通堵塞、交通事故等,智能交通系统(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的产生就是为了从根本上解决交通问题。在智能交通系统中车牌识别技术占有重要位置,车牌识别技术的推广普及必将对加强道路管理、城市交通事故、违章停车、处理车辆被盗案件、保障社会稳定等方面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该设计主要研究基于MATLAB 软件的汽车号牌设别系统设计,系统主要包括图像采集、图像预处理、车牌定位、字符分割、字符识别五大核心部分。系统的图像预处理模块是将图像经过图像灰度化、图像增强、边缘提取、二值化等操作,转换成便于车牌定位的二值化图像;利用车牌的边缘、形状等特征,再结合Roberts 算子边缘检测、数字图像、形态学等技术对车牌进行定位;字符的分割采用的方法是将二值化后的车牌部分进行寻找连续有文字的块,若长度大于设定的阈值则切割,从而完成字符的分割;字符识别运用模板匹配算法完成。以上每个功能模块用MATLAB 软件实现,最后识别出车牌,在研究设计的同时对其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处理,并寻求更优的方法。 关键词:MATLAB ,车牌识别系统,字符识别,图像处理 一、总体设计 汽车号牌识别系统技术是从一幅车辆图像中准确定位出车牌区域,然后经过字符切割和字符识别来实现车辆牌照的自动识别。主要流程图如下: 图1.1 二、总体功能模块 基于MA TLAB 车牌识别系统主要包括图像采集、图像预处理、车牌定位、字符分割、字符识别五个关键环节[11],其基本工作如下: (1) 图像采集:使用摄像头、照相机拍摄采集图像。 读取图片 图像预处理 车牌定位 字符分割 模板库 字符识别

基于MATLAB的数字识别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 本科生毕业论文 基于BP神经网络的手写数字识别算法的设计与实现 班级: 13汉班 学号: 20131102507 姓名:江晓雪 指导教师:李艳玲

2017 年 3 月 31 日 毕业论文目录 1 绪论 (1) 1.1 图像识别的提出 (1) 1.2 图像识别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1) 2 BP神经网络的概述 (2) 3 手写体数字识别的实现过程 (4) 3.1 整体线路图 (4) 3.2 算法流程 (5) 3.3 图像预处理 (10) 3.4 结果分析 (10) 4 结论 (11) 参考文献 (12) 全文共13 页4834 字

基于BP神经网络的手写数字识别算法的设计与实现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 2013级汉班江晓雪 20131102507 指导教师李艳玲副教授 摘要本文实现了基于MATLAB关于神经网络的手写数字识别算法的设计过程,采用神经网络中反向传播神经网络(即BP神经网络)对手写数字的识别,由MATLAB对图片进行读入、灰度化以及二值化等处理,通过神经网络进行训练和测试。实验证明:该神经网络对手写数字的识别可以达到95.65%。 关键词手写数字识别;BP神经网络;MATLAB语言 1 绪论 1.1 图像识别的提出 图像识别在信息技术发达的今天已经占据了很重要的地位,在我们实际生活中也有很多应用。所谓的图像识别,就是指通过计算机对图像进行相应的处理、分析,来达到识别不同模型的目标和任务的一种技术。对于它的提出,简单的来说,它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是文字识别、第二个是数字图像处理与识别、第三个是物体识别。第一种相对来说比较简单,它的研究是从1950年开始的,一般情况是识别字母、符号和数字,无论是印刷体识别还是手写体识别,它的应用都非常广泛,但是也伴随着,这个识别的过程会更加的耗时、费力,无论是人力还是物力,都会有很大的损失;第二种就是我们所说的数字图像处理与识别,在图片的识别过程中,图片识别会有一定的误差,也会带来小小的麻烦;第三就是物体识别,而物体的识别主要指的是:在三维世界中,对于个体、环境的感知和认识进行识别,这不同于二维世界的认知,相对来说是更高级的计算机图像识别,它是以二维世界中对数字图像和模拟图像处理的办法为依据,进行更高一级的,并且结合了现代人工智能技术等学科的研究目标,研究成果已经被广泛的应用在各种工业探测机器人上,为人们的安全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1.2 图像识别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随着网络的发达、电子的信息化,图像识别的应用已经非常广泛,而主要的

基于MATLAB的BP神经网络的数字图像识别

基于MATLAB BP神经网络的数字图像识别

基于MATLAB BP神经网络的数字图像识别 【摘要】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信息的形式和数量正在迅猛增长。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图像,图像可以把事物生动的呈现在我们面前,让我们更直观地接受信息。同时,计算机已经作为一种人们普遍使用的工具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服务。如今我们也可以把这些技术应用在交通领域。作为智能交通系统(InteUigent Traffic System,简称ITS)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车牌识别技术,当然就是其中的重点研究对象。车辆牌照识别(License P1ate Recognition,简称LPR),是一种关于计算机的包括图像处理、数学技术、数据库、信息技术以及智能技术于一体的综合技术。用MATLAB做车牌识别比用其他工具有许多优势,因为MATLAB在图像的灰度化、二值化、滤波等方面都有很大优势,所以,本次实验我们利用MA TLAB的这些优点来对车牌进行识别。 【关键词】BP神经网络;图像识别;字符识别;特征提取;车牌;Matlab 一课题研究背景 (一)图像识别的提出及应用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多地使用信息化的手段来解决各种问题——办公自动化、先进制造业、电子商务等利用计算机技术而产生的新兴行业正不断靠近我们的生活。在信息社会中,我们每天都接触大量的数据——工作数据、个人数据、无意间获得的数据等——在这些数据中,有些数据需要我们人工处理,而有些则可以利用计算机快速准确的完成——字符识别就是其中的一个范畴。 字符识别是一种图像识别技术,他的输入是一张带有某种字符的图片,而输出则是计算机中对于图片中字符的反应结果。所以,可以广泛的应用于各种领域:如,车牌检测、手写识别、自动阅读器、机器视觉……在生活生产的各个方面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二)图像识别技术的发展趋势 虽然图像识别技术还不是非常成熟,但现其已经有了很多可喜的成果,比如图像模式识别,图像文字识别。并且其还在飞速的发展着,图像识别的应用正朝着不同的领域渗透着,像计算机图像生成,图像传输与图像通信,高清晰度电视,机器人视觉及图像测量,办公室自动化,像跟踪及光学制导,医用图像处理与材料分析中的图像分析系统,遥感图像处理和空间探测,图像变形技术等等。从所列举的图像技术的多方面应用及其理论基础可以看出,它们无一不涉及高科技的前沿课题,充分说明了图像技术是前沿性与基础性的有机统一。 可以预计21世纪,图像技术将经历一个飞跃发展的成熟阶段,为深入人民生活创造新的文化环境,成为提高生产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的基础科学之一。图像技术的基础性研究,特别是结合人工智能与视觉处理的新算法,从更高水平提取图像信息的丰富内涵,成为人类运算量最大、直观性最强,与现实世界直接联系的视觉和“形象思维”这一智能的模拟和复现,是一个很难而重要的任务。“图像技术”这一上世纪后期诞生的高科技之花,其前途是不可限量的。 随着21世纪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时代的发展,作为信息来源的自动检测、图像识别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近年来计算机的飞速发展和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日趋成熟,为传统的交通管理带来了巨大转变。图像处理技术发展相当快,而其中对汽车牌照等相关信息的自动采集和管理对于交通车辆管理、园区车辆管理、停车场管理、交警稽查等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成为信息处理技术的一项重要研究课题。汽车牌照自动识

基于matlab数字图像处理与识别系统含程序

目录 第一章绪论 (2) 1.1 研究背景 (2) 1.2 人脸图像识别的应用前景 (3) 1.3 本文研究的问题 (4) 1.4 识别系统构成 (4) 1.5 论文的内容及组织 (5) 第二章图像处理的Matlab实现 (6) 2.1 Matlab简介 (6) 2.2 数字图像处理及过程 (6) 2.2.1图像处理的基本操作 (6) 2.2.2图像类型的转换 (7) 2.2.3图像增强 (7) 2.2.4边缘检测 (8) 2.3图像处理功能的Matlab实现实例 (8) 2.4 本章小结 (11) 第三章人脸图像识别计算机系统 (11) 3.1 引言 (11) 3.2系统基本机构 (12) 3.3 人脸检测定位算法 (13) 3.4 人脸图像的预处理 (18) 3.4.1 仿真系统中实现的人脸图像预处理方法 (19) 第四章基于直方图的人脸识别实现 (21) 4.1识别理论 (21) 4.2 人脸识别的matlab实现 (21) 4.3 本章小结 (22) 第五章总结 (22) 致谢 (23) 参考文献 (24) 附录 (25)

第一章绪论 本章提出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及应用前景。首先阐述了人脸图像识别意义;然后介绍了人脸图像识别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接着介绍了自动人脸识别系统的一般框架构成;最后简要地介绍了本文的主要工作和章节结构。 1.1 研究背景 自70年代以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兴起.以及人类视觉研究的进展.人们逐渐对人脸图像的机器识别投入很大的热情,并形成了一个人脸图像识别研究领域,.这一领域除了它的重大理论价值外,也极具实用价值。 在进行人工智能的研究中,人们一直想做的事情就是让机器具有像人类一样的思考能力,以及识别事物、处理事物的能力,因此从解剖学、心理学、行为感知学等各个角度来探求人类的思维机制、以及感知事物、处理事物的机制,并努力将这些机制用于实践,如各种智能机器人的研制。人脸图像的机器识别研究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兴起的,因为人们发现许多对于人类而言可以轻易做到的事情,而让机器来实现却很难,如人脸图像的识别,语音识别,自然语言理解等。如果能够开发出具有像人类一样的机器识别机制,就能够逐步地了解人类是如何存储信息,并进行处理的,从而最终了解人类的思维机制。 同时,进行人脸图像识别研究也具有很大的使用价依。如同人的指纹一样,人脸也具有唯一性,也可用来鉴别一个人的身份。现在己有实用的计算机自动指纹识别系统面世,并在安检等部门得到应用,但还没有通用成熟的人脸自动识别系统出现。人脸图像的自动识别系统较之指纹识别系统、DNA鉴定等更具方便性,因为它取样方便,可以不接触目标就进行识别,从而开发研究的实际意义更大。并且与指纹图像不同的是,人脸图像受很多因素的干扰:人脸表情的多样性;以及外在的成像过程中的光照,图像尺寸,旋转,姿势变化等。使得同一个人,

基于MATLAB数字图像处理杂草识别

基于MATLAB数字图像处理杂草识别

基于数字图像处理的杂草识别 班级:信息5班 组员:李辉李少杰李港深胡欣阳 学号:04141394 04141395 04141393 0414139 指导教师:蔡利梅 组员分工: 李辉:部分程序,查找资料 李少杰:实验报告,PPT,演讲 李港深:部分程序,实验报告 胡欣阳:部分程序,实验报告

摘要 杂草同农田作物争夺阳光和养分,严重影响了农作物的生长。为了达到除草的目的,人们开始喷洒大量的除草剂来进行除草。可是却忽略了除草剂的不当使用给人、畜以及环境造成的危害。本文从实际应用出发,设计了一个基于数字图像处理的杂草图像特征提取及识别设计方案。运行在参考了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不断将算法改进,找出适合于MATLAB杂草识别的可行性方法。本文对杂草图像的处理和识别方法进行研究。采集来的图像经常会有模糊现象的发生,对模糊图像的恢复处理做了大量的研究试验,得出维纳滤波具有较好的恢复效果;绿色植物和土壤背景的分割试验中,提出了一种基于彩色图像的二值化方法,可以不经过彩色图像灰度化就能够直接把绿色植物与土壤背景分割开,和以往的分割方法相比处理速度快,分割效果好,更加满足实时性;杂草和作物的分割主要研究了行间杂草和作物的分割,参考国内外资料,并进行研究试验,表明运用位置特征识别法有很好的分割效果,寻找作物中心行采用了简单快速的像素位置直方图法,采用了区域生长,和其他方法相比减少了重复操作,节省了时间,满足实时处理的要求;分割后的图像为只含有杂草的二值图像,通常会有一些残余的叶片和颗粒的噪声,通过形态学滤波或中值滤波去除噪声。 1、研究目的及意义 杂草是生态系统中的一员,农田杂草是农业生态系统中的

基于matlab的数字识别系统设计论文 精品

基于matlab的数字识别系统设计论文 1.绪论 1.1研究背景 1.1.1索书号的简介 索书号是图书馆赋予每一种馆藏图书的号码,这种号码具有一定结构并带有特定的意义。在馆藏系中,每种书的索书号是唯一的,可准确地确定馆藏图书在书架上的排列位置,它是读者查找图书必要的代码信息。 索书号通常是根据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编排的【1】——简称《中图法》。《中图法》采拉丁字母和阿拉伯数字相结合的混合标记符号。根据图书的学科主题,以拉丁字母标记并顺序展列出22个基本大类,其中没有L、M和Y开头的——参考附录1中图法简表。由于“T工业技术”的大类范围广泛、内容繁多,故又在该类基础上采用双位拉丁字母标记出16个二级类目,如TK、TL、TM和TN等。字母之后再用阿拉伯数字对大类进行细分。如B表示哲学、宗教一大类;B020则表示宗教理论。有的图书馆如清华大学还在图书分类号码后添加按照图书作者姓名所编排的著者号码,或者是按照图书进馆时间的先后所取用的顺序号码。 不同索书号确定排列先后顺序的步骤是,先比较分类号码:如分类号码相同再比较著者号码 或顺序号码。最后按照字母表和数字大小的顺序排列。 1.1.2书库中图书查找存在的问题 随着电子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现代图书馆都已经广泛建立电子数据库图书管理系统, 方便用户查找、阅览书籍。读者借图书的流程如图2所示,一般利用书目查询系统,根据图书的 书名,出版社,作者以及书的内容等在电子数据库中检索自己需要的图书,记录图书相关信息。 最后,根据图书的索书号,快速方便地在书库中找到相应的图书。但是,经常会遇到下列问题:电子数据库系统显示图书状态为“归还”,利用检索到号,却无法在书库找到此书。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有两个原因:(1)图书错位放置,即图书在书库中摆放的位置与索书号不一致。(2)图书已经丢失,即虽然电子数据库中显示图书状态为“归还”,但实质图书已经丢失,并不在书库中。随着图书馆藏书数目的不断增加,每天借阅的人数增多,而且有的图书馆发展成拥有几个分馆,上述问题越来越严重。这一方面严重降低了图书馆的资源的利用率;另一方面,浪费了读者的时间,造成了很大麻烦。 目前,图书馆主要通过定期的人工检查发现书库中错位和丢失的图书。但是,由丁馆藏图书 多达上万,甚至几十万,而且每天又都有大量图书的借出和还入,人工检查工作量很大,单调、 重复的工作容易使工作员疲劳,检查速度比较慢,无法满足实际的需要。因此,迫切希望开发索书

基于Matlab的车牌识别(完整版)

基于Matlab的车牌识别 摘要:车牌识别技术是智能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近年来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本文从预处理、边缘检测、车牌定位、字符分割、字符识别五个方面,具体介绍了车牌自动识别的原理。并用MATLAB软件编程来实现每一个部分,最后识别出汽车车牌。 一、设计原理 车辆车牌识别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为:将摄像头拍摄到的包含车辆车牌的图像通过视频卡输入到计算机中进行预处理,再由检索模块对车牌进行搜索、检测、定位,并分割出包含车牌字符的矩形区域,然后对车牌字符进行二值化并将其分割为单个字符,然后输入JPEG或BMP格式的数字,输出则为车牌号码的数字。车牌自动识别是一项利用车辆的动态视频或静态图像进行车牌号码、车牌颜色自动识别的模式识别技术。其硬件基础一般包括触发设备、摄像设备、照明设备、图像采集设备、识别车牌号码的处理机等,其软件核心包括车牌定位算法、车牌字符分割算法和光学字符识别算法等。某些车牌识别系统还具有通过视频图像判断车辆驶入视野的功能称之为视频车辆检测。一个完整的车牌识别系统应包括车辆检测、图像采集、车牌识别等几部分。当车辆检测部分检测到车辆到达时触发图像采集单元,采集当前的视频图像。车牌识别单元对图像进行处理,定位出车牌位置,再将车牌中的字符分割出来进行识别,然后组成车牌号码输出。 二、设计步骤 总体步骤为: 车辆→图像采集→图像预处理→车牌定位

→字符分割→字符定位→输出结果 基本的步骤: a.车牌定位,定位图片中的车牌位置; b.车牌字符分割,把车牌中的字符分割出来; c.车牌字符识别,把分割好的字符进行识别,最终组成车牌号码。 车牌识别过程中,车牌颜色的识别依据算法不同,可能在上述不同步骤实现,通常与车牌识别互相配合、互相验证。 (1)车牌定位: 自然环境下,汽车图像背景复杂、光照不均匀,如何在自然背景中准确地确定车牌区域是整个识别过程的关键。首先对采集到的视频图像进行大范围相关搜索,找到符合汽车车牌特征的若干区域作为候选区,然后对这些侯选区域做进一步分析、评判,最后选定一个最佳的区域作为车牌区域,并将其从图象中分割出来。 流程图: (2)车牌字符分割 : 完成车牌区域的定位后,再将车牌区域分割成单个字符,然后进行识别。字符分割一般采用垂直投影法。由于字符在垂直方向上的投影必然在字符间或字符内的间隙处取得局部最小值的附近,并且这个位置应满足车牌的字符书写格式、字符、尺寸限制和一些其他条件。利用垂直投影法对复杂环境下的汽车图像中的字符分割有较好的效果。 导入原始图像 图像预处理增强效果图像 边缘提取 车牌定位 对图像开闭运算

基于MATLAB的手写体数字识别算法的实现与分析毕业论文

基于MATLAB的手写体数字识别算法的实现与分析 摘要 手写体数字识别是利用计算机自动辨认手写体阿拉伯数字的一种技术,是光学字符识别技术的一个分支。手写体数字识别在邮政编码、财务报表、银行票据、各种凭证以及调查表格的识别等等方面有着重要应用,由于数字识别经常涉及财会、金融领域,其严格性更是不言而喻的。所以,对识别系统的可靠性和识别率要求很高,构成了手写体数字识别面临的主要困难,大批量数据处理对系统速度又有相当高的要求。 本文基于MNIST数据集,通过Matlab平台,对决策树算法、SVM算法和人工神经网络(ANN)算法进行实现,并对分类算法的准确率进行评估。实验结果表明,人工神经网络(ANN)的准确率最高,为99.69%,SVM算法次之,准确率为94.53%,决策树算法的准确率为83.53%。三种分类算法中,决策树算法的速度最快,SVM算法的速度最慢。另外,针对每一种分类算法在MNIST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本文还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MNIST数据集的归一化与否对决策树的分类效果几乎没有影响;对SVM的分类效果影响较大,未归一化时的准确率为11.35%,归一化之后的准确率为94.53%;对人工神经网络的分类效果影响较小,未归一化时的准确率为82.11%,归一化之后的准确率为99.69%。这说明三种分类算法对数据的不平衡分布的敏感程度各不相同。 第二,对于SVM分类算法,当训练数据集的样本容量小于60000(MNIST训练数据集的最大样本容量)时,该算法对测试数据集分类预测的准确率随样本容量的增大而增大。 第三,针对人工神经网络,数据类标签的表示形式对分类预测的准确率的影响较大。使用10位数据表示类标签是的准确率为99.69%,远远高于使用1位数据表示类标签时的准确率60.24%。 关键词:手写体数字识别;决策树算法;SVM算法;人工神经网络算法

【毕业论文】基于matlab的人脸识别系统设计与仿真(含matlab源程序)

基于matlab的人脸识别系统设计与仿真 第一章绪论 本章提出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及应用前景。首先阐述了人脸图像识别意义;然后介绍了人脸图像识别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接着介绍了自动人脸识别系统的一般框架构成;最后简要地介绍了本文的主要工作和章节结构。 1.1 研究背景 自70年代以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兴起.以及人类视觉研究的进展.人们逐渐对人脸图像的机器识别投入很大的热情,并形成了一个人脸图像识别研究领域,.这一领域除了它的重大理论价值外,也极具实用价值。 在进行人工智能的研究中,人们一直想做的事情就是让机器具有像人类一样的思考能力,以及识别事物、处理事物的能力,因此从解剖学、心理学、行为感知学等各个角度来探求人类的思维机制、以及感知事物、处理事物的机制,并努力将这些机制用于实践,如各种智能机器人的研制。人脸图像的机器识别研究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兴起的,因为人们发现许多对于人类而言可以轻易做到的事情,而让机器来实现却很难,如人脸图像的识别,语音识别,自然语言理解等。如果能够开发出具有像人类一样的机器识别机制,就能够逐步地了解人

类是如何存储信息,并进行处理的,从而最终了解人类的思维机制。 同时,进行人脸图像识别研究也具有很大的使用价依。如同人的指纹一样,人脸也具有唯一性,也可用来鉴别一个人的身份。现在己有实用的计算机自动指纹识别系统面世,并在安检等部门得到应用,但还没有通用成熟的人脸自动识别系统出现。人脸图像的自动识别系统较之指纹识别系统、DNA鉴定等更具方便性,因为它取样方便,可以不接触目标就进行识别,从而开发研究的实际意义更大。并且与指纹图像不同的是,人脸图像受很多因素的干扰:人脸表情的多样性;以及外在的成像过程中的光照,图像尺寸,旋转,姿势变化等。使得同一个人,在不同的环境下拍摄所得到的人脸图像不同,有时更会有很大的差别,给识别带来很大难度。因此在各种干扰条件下实现人脸图像的识别,也就更具有挑战性。 国外对于人脸图像识别的研究较早,现己有实用系统面世,只是对于成像条件要求较苛刻,应用范围也就较窄,国内也有许多科研机构从事这方而的研究,并己取得许多成果。 1.2 人脸图像识别的应用前景 人脸图像识别除了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以及极富挑战性外,还其有许多潜在的应用前景,利用人脸图像来进行身份验证,可以不与目标相接触就取得样本图像,而其它的身份验证手段,如指纹、眼睛虹膜等必须通过与目标接触或相当接近来取得样木,在某些场合,这些识别手段就会有不便之处。

基于MATLAB的图片中文字的提取及识别

基于MATLAB的图片中文字的提取及识别 邹浩,余龙,邹勇博,刘宇童,和振乔,李少梅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子工程学院,西安,710126) 摘要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信息的形式和数量正在迅猛增长。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图像,图像可以把事物生动地呈现在我们面前,让我们更直观地接受信息。同时,计算机已经作为一种人们普遍使用的工具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服务。从图像中提取文字属于信息智能化处理的前沿课题,是当前人工智能与模式识别领域中的研究热点。由于文字具有高级语义特征,对图片内容的理解、索引、检索具有重要作用,因此,研究图片文字提取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又由于静态图像文字提取是动态图像文字提取的基础,故着重介绍了静态图像文字提取技术。 关键词:MATLAB 图像处理文字提取文字识别 Text Extraction and Recognition in Images Based on MATLAB ZOU Hao, YU long, ZOU Yongbo, LIU Yutong, HE Zhenqiao, LI Shaomei (Xidian University Electronic Engineering College,Xi'an,710126)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the form and quantity of imformation are increasing quickly.A large part of them are images,which can make things vividly presented in front of us,let us more intuitive to accept information.At the same time, the computer has been as a widely used tool for people's production and living services.Extracting text from image belongs to the frontier of intelligent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nd it is the current hot research topic in the field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pattern recognition.As the text with high-level semantic feature and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on understanding,indexing and retrieval image content.Therefore,the study on extracting texts from images have important actual meanings. And because extracting texts from still images is the basis for extracting texts from dynamic images, the article emphatically introduces the technology of extracting texts from still images. Key Words: MATLAB image processing word extraction word recognition

基于MATLAB的BP神经网络的数字图像识别

基于MATLAB的BP神经网络的数字图像识别

基于MATLAB BP神经网络的数字图像识别

基于MATLAB BP神经网络的数字图像识别 【摘要】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信息的形式和数量正在迅猛增长。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图像,图像可以把事物生动的呈现在我们面前,让我们更直观地接受信息。同时,计算机已经作为一种人们普遍使用的工具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服务。如今我们也可以把这些技术应用在交通领域。作为智能交通系统(InteUigent Traffic System,简称ITS)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车牌识别技术,当然就是其中的重点研究对象。车辆牌照识别(License P1ate Recognition,简称LPR),是一种关于计算机的包括图像处理、数学技术、数据库、信息技术以及智能技术于一体的综合技术。用MATLAB 做车牌识别比用其他工具有许多优势,因为MATLAB在图像的灰度化、二值化、滤波等方面都有很大优势,所以,本次实验我们利用MATLAB的这些优点来对车牌进行识别。 【关键词】BP神经网络;图像识别;字符识别;特征提取;车牌;Matlab 一课题研究背景 (一)图像识别的提出及应用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多地使用信息化的手段来解决各种问题——办公自动化、先进制造业、电子商务等利用计算机技术而产生的新兴行业正不断靠近我们的生活。在信息社会中,我们每天都接触大量的数据——工

作数据、个人数据、无意间获得的数据等——在这些数据中,有些数据需要我们人工处理,而有些则可以利用计算机快速准确的完成——字符识别就是其中的一个范畴。 字符识别是一种图像识别技术,他的输入是一张带有某种字符的图片,而输出则是计算机中对于图片中字符的反应结果。所以,可以广泛的应用于各种领域:如,车牌检测、手写识别、自动阅读器、机器视觉……在生活生产的各个方面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图像识别技术的发展趋势 虽然图像识别技术还不是非常成熟,但现其已经有了很多可喜的成果,比如图像模式识别,图像文字识别。并且其还在飞速的发展着,图像识别的应用正朝着不同的领域渗透着,像计算机图像生成,图像传输与图像通信,高清晰度电视,机器人视觉及图像测量,办公室自动化,像跟踪及光学制导,医用图像处理与材料分析中的图像分析系统,遥感图像处理和空间探测,图像变形技术等等。从所列举的图像技术的多方面应用及其理论基础可以看出,它们无一不涉及高科技的前沿课题,充分说明了图像技术是前沿性与基

基于MATLAB的人脸识别

图像识别 题目:基于MATLAB的人脸识别 院系:计算机科学与应用系 班级:

: 学号:日期:

目录 引言 (1) 1 人脸识别技术 (2) 1.1人脸识别的研究内容 (2) 1.1.1人脸检测(Face Detection) (2) 1.1.2人脸表征(Face Representation) (2) 1.2几种典型的人脸识别方法 (3) 1.2.1基于几何特征的人脸识别方法 (3) 1.2.2基于K-L变换的特征脸方法 (4) 1.2.3神经网络方法 (4) 1.2.4基于小波包的识别方法 (5) 1.2.5支持向量机的识别方法 (5) 2 人脸特征提取与识别 (5)

2.1利用PCA进行特征提取的经典算法——Eigenface算法 (6) 2.2 PCA人脸识别流程 (6) 2.3特征向量选取 (8) 2.4距离函数的选择 (9) 2.5 基于PCA的人脸识别 (9) MATLAB人脸识别程序 (10) 3 MATLAB软件程序编写 (11) 3.1.创建图片数据库 (11) 3.2 主程序 (11) 3.3最终程序结果 (12) 4 心得与体会 (12) 参考文献 (13)

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及技术的进步,社会各方面对快速高效的自动身份验证的需求可以说无处不在,并与日俱增。例如,某人是否是我国的居民,是否有权进入某安全系统,是否有权进行特定的交易等。尤其是自2001年美国“9.1l”恐怖袭击发生以来,如何在车站、机场等公共场所利用高科技手段,迅速而准确地发现并确认可疑分子成了目前世界各国在反恐斗争中普遍关注的问题。为此,各国都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研究发展各类识别技术,使得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生物特征识别技术主要包括:人脸识别、虹膜识别、指纹识别、步态识别、语音识别、笔迹识别、掌纹识别以及多生物特征融合识别等。人类通过视觉识别文字,感知外界信息。在客观世界中,有75%的信息量都来自视觉,因此让计算机或机器人具有视觉,是人工智能的重要环节。由于生物特征是人的内在属性,具有很强的稳定性和个体差异性,因此是身份验证最理想的依据。与虹膜、指纹、基因、掌纹等其他人体生物特征识别系统相比,人脸识别系统更加直接、方便、友好,易于为用户所接受,并且通过人脸的表情、姿态分析,还能获得其它识别系统难以得到的一些信息。 人脸识别技术在国家重要机关及社会安防领域具有广泛用途。例如:公安系统的罪犯识别、信用卡验证、医学、档案管理、视频会议、人机交互系统等身份识别和各类卡持有人的身份验证。同其他人体生物特征(如:指纹、掌纹、虹膜、语音等)识别技术相比,人脸识别技术的隐性最好,人脸识别系统更直接、友好,是当今国际反恐和安防最重视的科技手段和攻关标志之一。虽然人类能毫不费力地识别出人脸及表情,但对人脸的机器自动识别确实一个难度极大的课题,它涉及到模式识别、图像处理及生理、心理学等诸多方面的知识。人脸识别技术的研究虽然己经取得了一定的可喜成果,但在实际应用中仍存在着许多严峻的问题。人脸的非刚体性、姿态、表情、发型以及化妆的多样性都给正确识别带来了困难,要让计算机像人一样方便地识别出大量的人脸,尚需不同科学研究领域的科学家共同不懈的努力。

模式识别课matlab数字识别程序

模式识别课matlab数字识别程序

————————————————————————————————作者:————————————————————————————————日期: ?

名称: 模式识别 题目: 数字‘3’和‘4’的识别

实验目的与要求: 利用已知的数字样本(3和4),提取样本特征,并确定分类准则,在用测试样本对分类确定准则的错误率进行分析。进一步加深对模式识别方法的理解,强化利用计算机实现模式识别。实验原理: 1.特征提取原理: 利用MATLAN软件把图片变为一个二维矩阵,然后对该矩阵进行二值化处理。由于“3”的下半部分在横轴上的投影比“4”的下半部分在横轴上的投影宽,所以可以统计‘3’‘4’在横轴上投影的‘1’的个数作为一个特征。又由于‘4’中间纵向比‘3’的中间‘1’的个数多,所以可以统计‘4’和‘3’中间区域‘1’的个数作为另外一个特征,又考虑‘4’的纵向可能会有点偏,所以在统计一的个数的时候,取的范围稍微大点,但不能太大。 2.分类准则原理: 利用最近邻对测试样本进行分类 实验步骤 1.利用MATLAN 软件把前30个图片变为一个二维矩阵,然后对该矩阵进行二值化处理。 2.利用上述矩阵生成特征向量 3.利用MATLAN软件把后5个图片变为一个二维矩阵,然后对该矩阵进行二值化处理。 4.对测试样本进行分类,用F矩阵表示结果,如果是‘1’表示分类正确,‘0’表示分类错误。 5.对分类错误率分析 实验原始程序: f=zeros(5,2) w=zeros(35,2) q=zeros(35,2) for i=1:35 'D:\MATLAB6p5\toolbox\images\imdemos\3\' '.bmp' a=num2str (i) b=strcat() c=strcat(b,) d=imread(c) e=im2bw(d) n=0 foru=1:20 m=0 for t=32:36 if(e(t,u)==0) m=m+1 end end if(m<5) n=n+1 end end w(i,1)=n

基于Matlab的语音识别系统的设计

摘要 语音识别主要是让机器听懂人说的话,即在各种情况下,准确地识别出语音的内容,从而根据其信息执行人的各种意图。语音识别技术既是国际竞争的一项重要技术,也是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技术支撑。本文基于语音信号产生的数学模型,从时域、频域出发对语音信号进行分析,论述了语音识别的基本理论。在此基础上讨论了语音识别的五种算法:动态时间伸缩算法(Dynamic Time Warping,DTW)、基于规则的人工智能方法、人工神经网络(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ANN)方法、隐马尔可夫(Hidden Markov Model,HMM)方法、HMM和ANN的混合模型。重点是从理论上研究隐马尔可夫(HMM)模型算法,对经典的HMM模型算法进行改进。 语音识别算法有多种实现方案,本文采取的方法是利用Matlab强大的数学运算能力,实现孤立语音信号的识别。Matlab 是一款功能强大的数学软件,它附带大量的信号处理工具箱为信号分析研究,特别是文中主要探讨的声波分析研究带来极大便利。本文应用隐马尔科夫模型(HMM) 为识别算法,采用MFCC(MEL频率倒谱系数)为主要语音特征参数,建立了一个汉语数字语音识别系统,其中包括语音信号的预处理、特征参数的提取、识别模板的训练、识别匹配算法;同时,提出利用Matlab图形用户界面开发环境设计语音识别系统界面,设计简单,使用方便,系统界面友好。经过统计,识别效果明显达到了预期目标。 关键词:语音识别算法;HMM模型;Matlab;GUI ABSTRACT Speech Recognition is designed to allow machines to understand what people say,and accurately identify the contents of voice to execute the intent of people.Speech recognition technology is not only an important internationally competed technology,but also an indispensable foundational technology for the nat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Based on the mathematical model from the speech signal,this paper analyze audio signal from the time domain,frequency domain proceeding,and discussed the basic theory of speech recognition technology.Five algorithm are discussed:Dynamic Time Warping(DTW)、Rule-base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ANN),Hidden Markov Model(HMM),HMM combined with ANN.The focus is put in the theoretical studies of Hidden Markov(HMM) model algorithm,and the classical HMM algorithm is improved. Speech recognition algorithm is realized in various programs,this article taking the method is to use Matlab powerful mathematical operation ability to realize the recognition of speech signal isolation. Matlab is a powerful mathematic software with a mass of toolboxes dealing with signal processing. It gives a terrific shortcut to the research of signal processing,especially the wave analysis. We can characterize the sound with key parameters such as intensity, frequency etc. In this paper, hidden Markov model (HMM) recognition algorithm using MFCC (MEL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