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油物性
- 格式:doc
- 大小:154.00 KB
- 文档页数:6
煤油释义煤油(lamp kerosene;kerosene;kerosine),轻质石油产品的一类。
由天然石油或人造石油经分馏或裂化而得。
单称“煤油”一般指照明煤油。
又称灯用煤油和灯油(lamp kerosene),也称“火油”,俗称“洋油”,粤语也称“火水”。
物化性质纯品为无色透明液体,含有杂质时呈淡黄色。
略具臭味。
沸程180~310℃(不是绝对的,在生产时常需根据具体情况变动)。
平均分子量在200~250之间。
密度大大于0.84g/cm3。
闪点40℃以上。
运动黏度40℃为1.0~2.0mm2/s。
不溶于水,易溶于醇和其他有机溶剂。
易挥发。
易燃。
挥发后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的混合气。
爆炸极限2-3% 。
燃烧完全,亮度足,火焰稳定,不冒黑烟,不结灯花,无明显异味,对环境污染小。
不同用途的煤油,其化学成分不同。
同一种煤油因制取方法和产地不同,其理化性质也有差异。
各种煤油的质量依次降低:动力煤油、溶剂煤油、灯用煤油、燃料煤油、洗涤煤油。
煤油因品种不同含有烷烃28-48%,芳烃20-50%或8%~15%,不饱和烃1-6%,环烃17-44%。
碳原子数为11-16。
此外,还有少量的杂质,如硫化物(硫醇)、胶质等。
其中硫含量0.04%~0.10 %。
不含苯、二烯烃和裂化馏分。
制备以石蜡基原油沸点230℃左右的馏分或环烷基原油215℃左右的馏分,经蒸馏、深度精制而得。
用途主要用于点灯照明和各种喷灯、汽灯、汽化炉和煤油炉的燃料;也可用作机械零部件的洗涤剂,橡胶和制药工业的溶剂,油墨稀释剂,有机化工的裂解原料;玻璃陶瓷工业、铝板辗轧、金属工件表面化学热处理等工艺用油;有的煤油还用来制作温度计。
根据用途可分为动力煤油、照明煤油等。
国内历史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首次进口5000加仑。
光绪二十三年后,外国煤油公司先后在杭开设煤油公司、煤栈、洋油行等,煤油进口骤增,全年达到1,731,473加仑,值银238,798关平两。
煤油安全数据表(MSDS)第一部分:理化特性轻质石油产品的一类。
由天然石油或人造石油经分馏或裂化而得。
单称“煤油”一般指照明煤油。
又称灯用煤油和灯油(lamp kerosene),也称“火油”,俗称“洋油”。
外观及性状:水白色至淡黄色流动性油状液体,易挥发。
熔点(℃):无资料沸点(℃):175~325 闪点(℃):43-72爆炸极限(%):0.7~5.0沸程为180~310℃。
为C9~C16的多种烃类混合物。
纯品为无色透明液体,含有杂质时呈淡黄色。
平均分子量在200~250之间。
密度大大于0.84g/cm3。
闪点40℃以上。
运动黏度40℃为1.0~2.0mm2/s。
芳烃含量8%~15%。
不含苯及不饱和烃(特别是二烯烃)。
不含裂化馏分。
硫含量0.04%~0.10%。
燃烧完全,亮度足,火焰稳定,不冒黑烟,不结灯花,无明显异味,对环境污染小。
不同用途的煤油,其化学成分不同。
同一种煤油因制取方法和产地不同,其理化性质也有差异。
各种煤油的质量依次降低:航空煤油、动力煤油、溶剂煤油、灯用煤油、燃料煤油、洗涤煤油。
一般沸点为110-350℃。
各种煤油在常温下为液体,无色或淡黄色,略具臭味。
不溶于水,易溶于醇和其他有机溶剂。
易挥发。
易燃。
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的混合气。
爆炸极限为2-3% 。
煤油因品种不同含有烷烃28-48%的,芳烃20-50%,不饱和烃1-6%,环烃17-44%。
碳原子数为10-16。
此外,还有少量的杂质,如硫化物(硫醇)、胶质等。
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侵入途径:消化道、呼吸道、皮肤。
一般属微毒-低毒。
主要有麻醉和刺激作用。
一般有吸入气溶胶或雾滴引起粘膜刺激。
不易经完整的皮肤吸收。
口服煤油时可因同时呛入液态煤油而引起化学性肺炎。
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多见于吸入中毒,经口中毒多发生于大量煤油服入时(30 ml以上)。
临床表现可有短暂的兴奋,随即转入抑制状态。
常见症状为乏力、酩酊状态、意识恍惚、震颤、共济失调,严重者烦躁不安、谵妄、意识模糊、昏迷、惊厥。
煤油Kerosene理 化 性 质分子式:分子量: 危险货物编号:33501外观与性状:水白色至淡黄色流动性油状液体,易挥发。
主要用途:。
用作燃料、溶剂、杀虫喷雾剂。
熔点(℃):无资料沸点(℃):175-325 相对密度( 水=1): 0.8-1.0饱和蒸气压(kPa): 无资料 相对密度(空气=1): 4.5溶解性:不溶于水、溶于醇、等多数有机溶剂。
临界温度 /℃: 临界压力 (MPa): 燃烧热(kJ/mol):燃烧爆炸危险性:燃烧性: 易燃 建规火险分级: 闪点(℃):43-72爆炸下限(V%):0.7 爆炸上限(V%):5.0自燃温度(℃):210危险特性:其蒸气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
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爆炸的危险。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稳定性:稳定 聚合危害:不能出现 避免接触的条件:禁忌物:强氧化剂灭火方法:卤代烃灭火剂、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泡沫、二氧化碳。
包 装 与 储 运危险性分类: 第3.3 类 高闪点易燃液体危险货物包装标志: 7 包装级别: Ⅲ储运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仓间内。
远离火种、热源。
仓温不宜超过30℃。
防止阳光直射。
包装要求密封,不可与空气接触。
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
储存间内的照明、通风等设施应采用防爆型。
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
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
定期检查是否有泄漏现象。
灌装时应注意流速(不超过3m/s)具有接地装置,防止静电积聚.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毒性及健康危害性接触限值:中国 MAC:未制定标准 前苏MAC:300mg/m3美国 TLV-TWA:ACGIH 未制定标准 美国 TLV-STEL:ACGIH 未制定标准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毒 性:属低毒类LC50:36000mg/kg(大鼠经口)7072 mg/kg(兔经口) LD50:健康危害:急性中毒:吸入高浓度煤油蒸气,常先有兴奋,后转入抑制,表现为乏力、头痛、酩酊感、神志恍惚、肌肉震颤、共济运动失调;严重者出现定向力障碍、谵妄、意识模糊等;蒸气可引起眼及上呼吸道刺激症状;吸入液态煤油可引起吸入性肺炎;摄入引起口腔、咽喉和胃肠道刺激症状。
煤油_MSDS 1.基本信息[中文名] :煤油;火油[英文名] :Kerosene[CAS号] :8008-20-6[分子式] :[分子量] :0[RTECS号] :OA5500000[UN编号] :1223[危险货物编号] :33501[IMDG规则页码] :3375[外观与性状] :水白色至淡黄色流动性油状液体,易挥发。
[危险性类别] :第3.3类高闪点易燃液体[危险货物包装标志]:7[包装类别] :Ⅲ[溶解性] :不溶于水,溶于醇等多数有机溶剂。
[主要用途] :用作燃料、溶剂、杀虫喷雾剂。
2.理化特性[临界温度(℃)] :[临界压力(MPa)] :[饱和蒸汽压(kPa)] :无资料[燃烧热(kj/mol)] :[熔点(℃)] :无资料[沸点(℃)] :175~325[闪点(℃)] :43~72[相对密度(水=1)] :0.8~1.0[相对密度(空气=1)]:4.5[自燃温度(℃)] :210[爆炸下限(V%)] :0.7[爆炸上限(V%)] :5.03.危险特性[危险特性] :其蒸气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
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燃烧性] :易燃[毒性] :属低毒类LD50:36000mg/kg(大鼠经口);7072mg/kg(兔经口)LC50:[稳定性] :稳定[聚合危害] :不能出现[建筑火险分级] :乙[燃烧(分解)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禁忌物] :强氧化剂。
[灭火方法] :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
用水灭火无效。
4.人体危害与防护[健康危害] :急性中毒:吸入高浓度煤油蒸气,常先有兴奋,后转入抑制,表现为乏力、头痛、酩酊感、神志恍惚、肌肉震颤、共济运动失调,严重者出现定向力障碍、谵妄、意识模糊等。
蒸气可引起眼及上呼吸道刺激症状,吸入液态煤油可引起吸入性肺炎,摄入引起口腔、咽喉和胃肠道刺激症状。
慢性影响:神经衰弱征候群为主要表现,还有眼及呼吸道刺激症状,接触性皮炎、干燥等皮肤损害。
3.1 主要危险化学品及危险有害物质3.1.1汽油3.1.1.1 标识中文名:汽油英文名:gasoline;petrol CAS号:8006-61-9 危险性类别:第3.1类低闪点易燃液体化学类别:烷烃3.1.1.2 主要组成与性状主要成分:C4~ C12的脂肪烃、环烷烃。
外观和性状:无色或淡黄色易挥发液体,具有特殊臭味。
主要用途:主要用作汽油机的燃料,也用于橡胶、制鞋、印刷、制革、颜料等行业,也可用作机械零件的去污剂。
3.1.1.3 健康危害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急性中毒: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
轻度中毒症状有头晕、头痛、呕吐、步态不稳、共济失调。
高浓度吸入出现中毒性脑病。
极高浓度吸入引起意识突然丧失、反射性呼吸停止。
可伴有中毒性周围神经病及化学性肺炎。
部分患者出现中毒性神经病。
液体吸入呼吸道可引起吸入性肺炎。
溅入眼内可致角膜溃疡、穿孔,甚至失明。
皮肤接触致急性接触性皮炎,甚至灼伤。
吞咽引起急性胃肠炎,重者出现类似急性吸入中毒症状,并可引起肝、肾损害。
慢性中毒:神经衰弱综合征、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周围神经病。
严重中毒出现中毒性脑病,症状类似神经分裂症。
皮肤损害。
3.1.1.4 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给饮牛奶或用植物油洗胃和灌肠。
就医。
3.1.1.5 爆炸特性与消防燃烧性:易燃闪点(℃): - 50 爆炸下限(%):1.3 爆炸上限(%):6.0 最大爆炸压力(MPa):0.813 引燃温度(℃):415~530危险特性: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遇明火、高热极易燃烧爆炸。
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
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
煤油_MSDS1.基本信息[中文名] :煤油;火油[英文名] :Kerosene[CAS号] :8008-20-6[分子式] :[分子量] :0[RTECS号] :OA5500000[UN编号] :1223[危险货物编号] :33501[IMDG规则页码] :3375[外观与性状] :水白色至淡黄色流动性油状液体,易挥发。
[危险性类别] :第3.3类高闪点易燃液体[危险货物包装标志]:7[包装类别] :Ⅲ[溶解性] :不溶于水,溶于醇等多数有机溶剂。
[主要用途] :用作燃料、溶剂、杀虫喷雾剂。
2.理化特性[临界温度(℃)] :[临界压力(MPa)] :[饱和蒸汽压(kPa)] :无资料[燃烧热(kj/mol)] :[熔点(℃)] :无资料[沸点(℃)] :175~325[闪点(℃)] :43~72[相对密度(水=1)] :0.8~1.0[相对密度(空气=1)]:4.5[自燃温度(℃)] :210[爆炸下限(V%)] :0.7[爆炸上限(V%)] :5.03.危险特性[危险特性] :其蒸气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
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燃烧性] :易燃[毒性] :属低毒类LD50:36000mg/kg(大鼠经口);7072mg/kg(兔经口)LC50:[稳定性] :稳定[聚合危害] :不能出现[建筑火险分级] :乙[燃烧(分解)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禁忌物] :强氧化剂。
[灭火方法] :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
用水灭火无效。
4.人体危害与防护[健康危害] :急性中毒:吸入高浓度煤油蒸气,常先有兴奋,后转入抑制,表现为乏力、头痛、酩酊感、神志恍惚、肌肉震颤、共济运动失调,严重者出现定向力障碍、谵妄、意识模糊等。
蒸气可引起眼及上呼吸道刺激症状,吸入液态煤油可引起吸入性肺炎,摄入引起口腔、咽喉和胃肠道刺激症状。
慢性影响:神经衰弱征候群为主要表现,还有眼及呼吸道刺激症状,接触性皮炎、干燥等皮肤损害。
煤油的物理知识点总结煤油的物理性质1. 密度:煤油的密度一般为0.85-0.86,比水的密度小,因此其浮于水面。
2. 粘度:煤油的粘度较高,介于汽油和重柴油之间,通常在2-4厘米/秒之间。
3. 沸点:煤油的沸点一般在150-380摄氏度之间,不同的煤油品种沸点有所差异。
4. 燃烧性能:煤油是一种易燃液体燃料,其燃烧过程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化学反应,产生热和光。
5. 点火性:煤油的点火温度通常在52-96摄氏度之间,点火性较好。
6. 温度膨胀系数:煤油的温度膨胀系数约为0.0008/摄氏度,随温度的升高而膨胀。
7. 燃烧产物:煤油燃烧时主要产生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同时也会产生少量的一氧化碳和一氧化氮。
8. 溶解性:煤油在水中几乎不溶解,但可以溶解在一些有机溶剂中。
煤油的物理变化过程1. 蒸发:煤油在一定温度下,由液体状态转变为气态状态的过程称为蒸发。
煤油的蒸发速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加快。
2. 液化:煤油在一定温度下,由气态状态转变为液态状态的过程称为液化。
煤油的液化温度随压力的增大而降低。
3. 冷凝:煤油在一定温度下,由气态状态转变为液态状态的过程称为冷凝。
当冷却气体到达一定温度时,气体中的水蒸气会凝结成液体。
4. 融化:煤油固体在一定温度下,由固态状态转变为液态状态的过程称为融化。
但是煤油主要存在于液态和气态状态,不会凝固成固体。
煤油的物理运动规律1. 流动性:煤油具有良好的流动性,能够通过管道输送到各个地方。
其流动性取决于煤油的粘度和温度等因素。
2. 扩散性:煤油在空气中具有一定的扩散性,其高挥发性使得煤油可以快速散播到周围环境中。
3. 分散性:煤油在水中几乎不溶解,但可以漂浮在水面上,并逐渐分散到水中。
这种分散性对于煤油泄漏事故的处理具有重要意义。
煤油的物理性质对于石油行业,特别是燃料的生产、储存、运输和使用等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
通过对煤油的物理知识的掌握和理解,可以更好地利用和管理煤油资源,保障能源供应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90摄氏度煤油的密度
煤油是一种常见的燃料,其密度是对其物理性质进行描述的重要参数之一。
根据你提供的任务名称,“90摄氏度煤油的密度”,我将详细介绍关于煤油密度的相关信息。
煤油是一种可燃液体燃料,通常由石油提炼过程中蒸馏得到。
煤油的密度是指单位体积内所含质量的量度。
在国际单位制(SI)中,密度的单位是千克每立方米(kg/m³)。
然而,密度是一个温度敏感的物理特性,因此需要确定在何种温度下测量煤油的密度。
你提到的温度是90摄氏度。
在这种特定温度下,煤油的密度一般是约为820千克/立方米。
需要注意的是,这个值是一个估计值,实际值可能会在一定范围内有所变化,具体取决于煤油的来源和处理过程。
煤油密度的测量对于许多应用很重要。
它可以用于计算煤油的质量、容积和体积之间的转换关系。
密度也是计算燃料消耗率以及设计燃料存储和输送系统的重要因素。
需要注意的是,煤油的密度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随着温度升高,煤油的密度将逐渐下降。
这是由于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减弱,导致煤油的分子相对较远。
因此,在进行密度测量时,需要确保使用恒定的温度。
总之,根据你提供的任务名称和要求,关于“90摄氏度煤油的密度”的介绍如上所述。
煤油是一种常见的燃料,其密度在90摄氏度左右约为820千克/立方米。
密度的测量对于煤油的应用和相关计算都具有重要意义。
煤油释义煤油(lamp kerosene;kerosene;kerosine),轻质石油产品的一类。
由天然石油或人造石油经分馏或裂化而得。
单称“煤油”一般指照明煤油。
又称灯用煤油和灯油(lamp kerosene),也称“火油”,俗称“洋油”,粤语也称“火水”。
物化性质纯品为无色透明液体,含有杂质时呈淡黄色。
略具臭味。
沸程180~310℃(不是绝对的,在生产时常需根据具体情况变动)。
平均分子量在200~250之间。
密度大大于0.84g/cm3。
闪点40℃以上。
运动黏度40℃为1.0~2.0mm2/s。
不溶于水,易溶于醇和其他有机溶剂。
易挥发。
易燃。
挥发后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的混合气。
爆炸极限2-3% 。
燃烧完全,亮度足,火焰稳定,不冒黑烟,不结灯花,无明显异味,对环境污染小。
不同用途的煤油,其化学成分不同。
同一种煤油因制取方法和产地不同,其理化性质也有差异。
各种煤油的质量依次降低:动力煤油、溶剂煤油、灯用煤油、燃料煤油、洗涤煤油。
煤油因品种不同含有烷烃28-48%,芳烃20-50%或8%~15%,不饱和烃1-6%,环烃17-44%。
碳原子数为11-16。
此外,还有少量的杂质,如硫化物(硫醇)、胶质等。
其中硫含量0.04%~0.10 %。
不含苯、二烯烃和裂化馏分。
制备以石蜡基原油沸点230℃左右的馏分或环烷基原油215℃左右的馏分,经蒸馏、深度精制而得。
用途主要用于点灯照明和各种喷灯、汽灯、汽化炉和煤油炉的燃料;也可用作机械零部件的洗涤剂,橡胶和制药工业的溶剂,油墨稀释剂,有机化工的裂解原料;玻璃陶瓷工业、铝板辗轧、金属工件表面化学热处理等工艺用油;有的煤油还用来制作温度计。
根据用途可分为动力煤油、照明煤油等。
国内历史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首次进口5000加仑。
光绪二十三年后,外国煤油公司先后在杭开设煤油公司、煤栈、洋油行等,煤油进口骤增,全年达到1,731,473加仑,值银238,798关平两。
皮肤致敏:无资料
呼吸致敏:无资料
生殖细胞突变
无资料
性:
生殖毒性:无资料
特异性靶器官
无资料
系统毒性-一次
接触可能:
特异性靶器官
无资料
系统毒性一反
复接触:
吸入危害:吞咽并进入呼吸道可能致命
第十二部分生态学信息
无资料
第十三部分废弃处置
废弃处置方法产品:如需求医,随手携带产品容器或标签。
不洁的包装:包装物清空后仍可能存在残留物危害,应远离热和火源,如有可
能返还给供应商循环使用。
废弃注意事项请参阅“废弃物处理“部分。
第十四部分运输信息
联合国危险货
1223
物编号(UN):
联合国运输名
煤油
称:
联合国危险性
3
分类:
包装类别: Ⅲ
包装标签:
海洋污染物(是
/否):
是
包装方法:开口钢桶。
安瓿瓶外普通木箱。
螺纹口玻璃瓶、铁盖压口玻璃瓶、塑料瓶或金属桶(罐)外普通木箱等。
按照生产商推荐的方法进行包装。
运输注意事项:装运该物品的车辆排气管必须配备阻火装置,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装卸。
运输途中应防曝晒、雨淋,防高温。
运输时所用的槽(罐)车应
有接地链,槽内可设孔隔板以减少震荡产生静电。
严禁与氧化剂、酸类、食品
及食品添加剂等混装混运。
严禁用木船、水泥船散装运输。
运输时运输车辆应
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运输前应先检查包装容
器是否完整、密封。
运输工具上应根据相关运输要求张贴危险标志、公告。
第十五部分法规信息
法规信息《危险化学品目录(2015 年版)》(安监总局 2015 年第 5 号公告):列入
《重点环境管理危险化学品目录》(环保部办公厅 2014 年第 33 号文):未列入
《中国严格限制进出口的有毒化学品目录》(环保部 2013 年第 85 号公告):未列入
《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品种目录(2013 年版)》(食药总局 2013 年第 230 号通知):未列入
《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名录(第 1 和第 2 批)》(安监总局 2011 年第 95 号和2013年第12号通知):未列入
《中国进出口受控消耗臭氧层物质名录(第 1 到 6 批)》(环保部 2000 年至2012系列公告):未列入
《易制爆危险化学品名录(2017年版)》(公安部2017年5月11日公告):未列入
《高毒物品目录》(卫生部 2003 年第142号通知):未列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