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 水平考试语文试题+答案
- 格式:pdf
- 大小:269.10 KB
- 文档页数:9
绝密★启封并使用完毕前试题类型: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浙江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题相应的位置.3.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1.A.煲.汤(bāo)恫.吓(dòng)脐.带血(jì)整齐划.一(huà)B.古刹.(chà)衣钵.(bō)挑.大梁(tiǎo)言为.心声(wèi)C.掣.肘(chè)卤.味(lǔ)处.女座(chǔ)寅.吃卯粮(yín)D.笃.定(dǔ)痤.疮(cuó)病恹.恹(yāng)血.气方刚(xuè)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当前,文艺创作最突出的问题是浮躁,急功近利,粗制滥造,不仅是对文艺的一种伤害,也是对社会精神生活的一种伤害。
B.电视剧播出前,剧组为聚人气而做密集宣传,虽无可厚非,也应把握尺度;低俗的噱头或许能暂时博得关注,但终究不会提升电视剧本本身的价值。
C.史铁生、霍金或许抱怨过不公的命运,却并不曾在这个飞扬跋扈的对手面前认输,他们拼尽全力与对手掰手腕,直至打败对手,取得胜利。
D.影片《荒野猎人》中,“小李子”扮演的不再是西装革履,风度翩翩的潇洒绅士,而是蓬头垢面,茹毛饮血,与自然鏖战的拓荒英雄。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他爱好广泛,喜欢安静的棋类运动,对热闹的纸牌游戏也来者不拒;欣赏通俗感性的流行歌曲,对庄重恢宏的交响乐也甘之如饴....。
B.荧屏上,他沉着大方,点评时事亦庄亦谐....,精辟的见解让人折服;镜头外,他开朗乐观、热心助人,是邻居、朋友心中的活雷锋。
C.虽然最初并不相信自己涉嫌犯罪,但由于电话那头的骗子言.之凿凿...,加上所谓最高检的“全国通缉公告”,信息闭塞的受害人最终成了骗子的猎物。
浙江省2016普通高中语文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试卷(四)2016.03考生须知:1.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80分钟。
2.考生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上。
3.选择题的答案须用2B铅笔将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要改动,须将原填涂处用橡皮擦净。
4.非选择题的答案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写在答题纸上相应区域内,答案写在本试题卷上无效。
选择题部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狡黠.(xiá) 盥.洗(guàn) 肖.像(xiāo) 铩.羽而归(shā)B.木讷.(nà) 收讫.(qì) 塞.责(sâ) 称.心如意(chân)C.殷.红(yān) 静谧.(mì) 辟.邪(pì) 岿.然不动(kuī)D.逶迤.(yí) 聒.噪(guō) 挑.灯(tiǎo) 怏.怏不乐(yàng)2.下列各组短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如法泡制卓绝千古B.无精打采安然无恙C.荒诞不经滥竽充数D.长篇累牍幅员辽阔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对这个问题,你说应这样,他说应那样,我真是莫衷一是....。
B.这些年轻的科学家以无所不为....的勇气,克服重重困难,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C.有人说他们两个是莫逆之交....,其实他们的感情一向就很好。
D.她并不是真正关心矿上的生产,上次来,就只在选煤的地方,走马观花....看了一遍。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宁波市卫生计生委发布了2015年度的户籍人口出生预报:今年宁波出生人数将达到4.8万人左右。
B.当我经历了岁月的洗礼,在坎坷的人生路上艰难跋涉之后,再听到这首《二泉映月》,不觉感慨万千,文思飞扬。
学科网2016年4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模拟测试语文试题(二)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剥.削剥.夺剥.皮B.藏.掖埋藏.矿藏.C.倨.傲箕踞.裙裾.D.揖.让缉.查辑.录【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剥削bō,剥夺bō,剥皮bāo;B.都念cáng;C.倨傲jù,箕踞jù,裙裾jū;D.揖让yī ,缉查jī,辑录jí。
2.下列各组短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整饬一新谙熟天文B.未竟之业厮守一隅C.成绩斐然消磨志气D.默颂咒语电线杆子【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D中“默颂”应为“默诵”。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长期以来,如何转移农村富裕..劳动力是政府部门的一项重要课题。
B.老鲍头说下午要下雪,果不然...,午觉一醒来窗外就飘起了雪花。
C.无论是宝玉还是黛玉抑或是...宝钗,他们的心性里都有空灵的一面。
D.有关资料显示俄总统普京身高1.66米,可谓短小精悍....的航天员身材。
【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A中“富裕”应为“富余”,指足够而有剩余。
4.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A.与和自己观点相左的同事讨论问题,我们既要有原则又要有胸襟。
B.深味人世的作者总会在关键处坚持无情地瓦解读者的“美好”期待。
C.一场篮球赛下来,向来劲道十足的老丁竟也呼哧呼哧累得直喘粗气。
D.史铁生的母亲甚至下意识地想,毋宁让儿子的不幸落到自己头上好。
【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C中语序不当,应将“呼哧呼哧”置于“累得”之后,修饰“直喘粗气”。
5.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语句,恰当的一项是(),无事可办,无处可游,更无人可叙,作者以大有为之身而行此等赋闲之事,其郁积之深足以想见。
,看似不忍辜负良辰美景,实则暗诉永夜难眠之苦。
2016年4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模拟测试语文试题(四)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不得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大度.度.量忖度.B.惊骇.尸骸.孩.子C.观.察观.点道观.D.鼓励.沥.青莅.临2.下列各组短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精卫填海金蝉脱壳B.穿针引线会声会色C.万紫千红撒手人嬛C.前车之鉴陷井密布3.下列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常怡说,从小听过很多关于怪兽的故事,创作这样的童话似乎..也是特别自然的事儿。
B.让更多的人在.青少年时期开始拥有良好的精神故乡,是作家肩负的时代责任。
C.家书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十分厚重的历史和文化信息。
D.浮躁和急功近利或许会使我们取得昙花一现....的成就。
4.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A.这篇小说在视角上最突出的特点,是把焦点聚结在小人物身上,所以才叫“平凡的世界”。
B.金圣叹也评价过“上上人物”李逵,说“李逵一片天真烂漫到底。
”C.余华二十多年前曾是一名牙医,在中国南方的一个小镇上每天拔牙长达八个小时。
D.由于试点与资源配置挂钩,使某地成为试点就往往意味着能得到更多优惠政策。
5.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就算蒙着眼睛也能够走到那儿”,想,毕竟在这一带生活已经快七年了。
但是随即,“七年”这个词又让恍惚起来。
A.他我波特B.我波特他C.波特我他D.波特他我6.下列各句中,语言表达不得体的一项是()A.本月六日是家父七十大寿,到时敬请您光临。
B.你惠存给我的书已经收到,拜读后感觉受益匪浅。
C.刚才我说的话有不当之处,还请您多多见谅。
D.劳驾您动一下,让我把这个包放在行李架上。
7.下面的这段文字,主要解说的是《诗经》六义中的什么手法()《诗》文宏奥,包韫六义;毛公述《传》,独标“兴体”,“比”显而“兴”隐哉?故比者,附也;兴者,起也。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浙江卷)语文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昵.(nì)称质.(zhǐ)量衣钵.(bō)因噎.(yē)废食B、刍.(chú)议熟稔.(rěn)露.(lù)脸瘙.(sào)痒难忍C、奇葩.(pā)笑靥.(yǎn)当.(dàng)真物阜.(fù)民丰D、绮.(qǐ)丽木讷.(nè)顷.(qǐng)刻入不敷.(fū)出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散文是倍受读者青睐的文体,古今中外的散文家凭借生花妙笔,写下了无数文采斐然、脍炙人口的名篇。
B.上课铃声过后,他才慌慌张张地冲进教室,“报告”声刚落,同学们轰堂大笑,原来他衣服的纽扣错位了。
C.毋庸讳言,得过且过、敷衍塞责的教师确实存在,但像“最美女教师”张丽莉那样爱生如子、恪尽职守的人,才是教师队伍中的主流。
D.作为领导干部,面对群众时需要很强的亲和力,只有贴近群众,和颜悦色而不是急言厉色,才能真正听到群众的心声。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A.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温总理对于..一些地方房价还没有回到合理价位,调控不能放松的表态,让市场对楼市调控政策放松的预期落了空。
B.要解决愈演愈烈的医患矛盾,既需要运用法律武器制止违法行为,更需要从根本上釜.底抽薪...,进一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C.中国古典诗歌所用的许多物象,本是无情无知的,但经过历代诗人反复继承、运用和发展,积淀..了丰厚的象征意蕴,成为传统的审美意象。
D.毒胶囊事件是继三聚氰胺事件后又一起惊世骇俗....的丑闻,它再次给有关部门敲响了警钟:药品安全大如天,万万不可掉以轻心。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加强和改进艺术评论工作,引领艺术创作和群众艺术鉴赏水平,纠正不良创作倾向,是艺术评论家必须承担的职责。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那是1961年7月的一天,下课铃声响过之后,袁隆平拍去身上的粉笔灰尘,掖着讲义夹.(jiā/jiá),匆匆来到校园外的早稻试验田。
采用常规法____出来的早稻常规品种正在勾头散籽,____一派丰收景象。
袁隆平把讲义夹放在田埂上,走下稻田一行行地观(查./察.)起来。
突然,他那敏锐的目光停留在一蔸形态特异、____的水稻植株上。
他屏.(pínɡ/bǐnɡ)气静神地伸出双手,欣喜地抚摸着那可爱的稻穗,激动得几乎要喊出声来!1.文中加点字的注音或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夹(jiā)查屏(pínɡ)B.夹(jiā)察屏(bǐnɡ)C.夹(jiá)察屏(pínɡ)D.夹(jiá)查屏(bǐnɡ)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培育呈现鹤立鸡群B.培养呈现独树一帜C.培育呈献独树一帜D.培养呈献鹤立鸡群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学是时代的镜子,作品是时代的产物,书写现实、反映时代始终是文学创作的主流。
中国文学历来有观照现实、文以载道的优良传统。
____,通过一部部观照现实而又植根现实的文学作品,因其写实性、艺术性和深刻的思想性建立起文学的高峰,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
3.下列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①到用血和泪书写出百姓疾苦的“三吏”“三别”②再到生动刻画封建家族荣辱兴衰和生活景象的《红楼梦》③从真实反映衣夫劳作、士兵征战、青年爱情等古代生活的《诗经》A.②①③B.①②③C.③①②D.③②①4.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这一部部观照现实而又植根现实的文学作品,因其写实性、艺术性和深刻的思想性建立起文学的高蜂,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
2016年全国普通高考卷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word版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煲汤(bāo)恫吓(dòng)脐带血(jì)整齐划一(huà)B.古刹(chà)衣钵(bō)挑大梁(tiǎo)言为心声(wèi)C.掣肘(chè)卤味(lǔ)处女座(chǔ)寅吃卯粮(yín)D.笃定(dǔ)痤疮(cuó)病恹恹(yāng)血气方刚(xuè)【答案】C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当前,文艺创作最突出的问题是浮燥,急功近利,粗制滥造,不仅是对文艺的一种伤害,也是对社会精神生活的一种伤害。
B.电视剧播出前,剧组为聚人气而做密集宣传,虽无可厚非,也应把握尺度;低俗的噱头或许能暂时搏得关注,但终究不会提升电视剧本本身的价值。
C.史铁生、霍金或许抱怨过不公的命运,却并不曾在这个飞扬拔扈的对手面前认输,他们拼尽全力与对手掰手腕,直至打败对手,取得胜利。
D.影片《荒野猎人》中,“小子”扮演的不再是西装革履,风度翩翩的潇洒绅士,而是蓬头垢面,茹毛饮血,与自然鏖战的拓荒英雄。
【答案】D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他爱好广泛,喜欢安静的棋类运动,对热闹的纸牌游戏也来者不拒;欣赏通俗感性的流行歌曲,对庄重恢宏的交响乐也甘之如饴。
B.荧屏上,他沉着大方,点评时事亦庄亦谐,精辟的见解让人折服;镜头外,他开朗乐观、热心助人,是邻居、朋友心中的活雷锋。
C.虽然最初并不相信自己涉嫌犯罪,但由于那头的骗子言之凿凿,加上所谓最高检的“全国通缉公告”,信息闭塞的受害人最终成了骗子的猎物。
D.在媒体的长枪短炮前,明星们也许悟出了言多必失的道理,鲜有人会再聚光灯前竹筒倒豆子,少说、不说成了他们自我保护的明智选择。
【答案】A【解析】甘之如饴,用于修饰对“庄重恢宏的交响乐”也能接受,适用对象不当。
2016年4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模拟测试语文试题(三)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垓.下弹劾.咳.嗽B.赧.然姓郝.赦.免C.匍.匐胸脯.蒲.苇D.擢.升濯.洗邮戳.2.下列各组短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秘而不宣阴谋鬼计B.首屈一指良辰美景C暴戾恣睢优哉游哉 D.穷兵黩武莫衷一是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我何曾..见过你娇美的容颜,只是在假面舞会上与你略事寒暄罢了。
B.怀疑的精神固然重要,质疑..的能力显得更为重要,自蔽者戒矣!C.史诗歌咏神人英雄的事迹,容易被我们误解为贵族文学的滥觞..。
D.作家在创作文学作品过程中,总要给以..作品一定的思想内涵。
4.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A.机器人是“制造业皇冠上的明珠”,其成功研发、制造、应用是国家科技进步的标志。
B.扬子江药业这家蜚声国内的大型药企,近日却被查出从事巨额医药贿赂行为。
C.不仅3D煎饼机方便打印煎饼,同时也能帮助人们设计出不同样式的煎饼。
D.网信办依法对散布谣言和幸灾乐祸的“网络大V”采取禁言或约谈等处罚措施。
5.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元代画家在绘画中十分重视题诗落款,,,即便强题也意趣索然。
徐渭的题画诗不仅 , 而且。
①大都是有画无题②能写一首上好题画诗的却不多③与所绘物什十分契合④人生之感、身世之悲都一寓其间A.①②④③ B.②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②①④③6.下列诗句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粪土当年万户侯B.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
C.奉宣室以何年D.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7.下面不属于莎士比亚“四大悲剧”的戏剧作品是()A.《罗密欧与朱丽叶》B.《奥赛罗》C.《哈姆莱特》D.《李尔王》8.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A.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B.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C.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D.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9.下列语句翻译有误的一项是()A.意有所极,梦亦同趣——心意中所想要到的地方,梦中也就同样到那里去。
浙江省2016年高中语文学业水平考试模拟卷(二)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8小题,每小题3分,共54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猝然(cù)拓本(tuò)狙击(jū)残羹冷炙(zhì)B.倔强(jiàng)跌宕(dàng)鬈曲(quán)茕茕孑立(qióng)C.打夯(hāng)拮据(jù)搭讪(shàn)锱铢必较(zī)D.憎恶(zèng)慰藉(jiè)炮烙(luò)冠冕堂皇(guān)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面对今天这种“信息爆炸”、“异文化”纷至踏来的时代,我们需要认真思考怎么办。
B.现在是把我们的国家从种族不平等的流沙中拯救出来,置于兄弟情谊的磬石上的时候。
C.《写给儿童的世界历史》一书将中国置于全球视野下,搭准中国与世界的共振脉搏。
D.欧足联大多数官员认为布拉特该为管理不善承担责任,但布拉特还是决定参加主席大选,谋求联任。
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①原本这是一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可她却偏偏喜欢好好一番。
②韩国驻华大使在其微博上表示,希望更多的乘客获救,希望大家一起为生命平安。
③麦当劳店对收入不高的大多数中国人来说,只是可以光顾的地方。
A.斟酌祈求偶然B.斟酌乞求偶尔C.琢磨乞求偶然D.琢磨祈求偶尔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樱桃季来了,那些红艳鲜亮、晶莹饱满的樱桃,惹人垂涎,让人忍不住想大快朵颐。
B.中国要想成为首屈一指的创新型国家,领导人需展现出足够的勇气与决心来推动改革。
C.李光耀对新加坡的治理方式多受诟病,但他对于地缘政治的战略观察却是可圈可点。
D.严冬的夜晚,凛冽的寒风从后窗缝里灌进来,常常把人们从睡梦中冻醒,让人不寒而栗。
绝密★启封并使用完毕前试题类型: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浙江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题相应的位置.3.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部都正确的一项是()A. 煲汤(bāo)恫吓(dòng)脐带血(jì)整齐划一(huà)B. 古刹(chà)衣钵(bō)挑大梁(tiǎo)言为心声(wèi)C. 掣肘(chè)卤味(lǔ)处女座(chǔ)寅吃卯粮(yín)D. 笃定(dǔ)痤疮(cuó)病恹恹(yāng)血气方刚(xuè)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当前,文艺创作最突出的问题是浮燥,急功近利,粗制滥造,不仅是对文艺的一种伤害,也是对社会精神生活的一种伤害。
B. 电视剧播出前,剧组为聚人气而做密集宣传,虽无可厚非,也应把握尺度;低俗的噱头或许能暂时搏得关注,但终究不会提升电视剧本本身的价值。
C. 史铁生、霍金或许抱怨过不公的命运,却并不曾在这个飞扬拔扈的对手面前认输,他们拼尽全力与对手掰手腕,直至打败对手,取得胜利。
D. 影片《荒野猎人》中,“小李子”扮演的不再是西装革履,风度翩翩的潇洒绅士,而是蓬头垢面,茹毛饮血,与自然鏖战的拓荒英雄。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他爱好广泛,喜欢安静的棋类运动,对热闹的纸牌游戏也来者不拒;欣赏通俗感性的流行歌曲,对庄重恢宏的交响乐也甘之如饴。
B. 荧屏上,他沉着大方,点评时事亦庄亦谐,精辟的见解让人折服;镜头外,他开朗乐观、热心助人,是邻居、朋友心中的活雷锋。
C. 虽然最初并不相信自己涉嫌犯罪,但由于电话那头的骗子言之凿凿,加上所谓最高检的“全国通缉公告”,信息闭塞的受害人最终成了骗子的猎物。
绝密★启封并使用完毕前试题类型: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浙江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题相应的位置.3.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1.A.煲.汤(bāo)恫.吓(dòng)脐.带血(jì)整齐划.一(huà)B.古刹.(chà)衣钵.(bō)挑.大梁(tiǎo)言为.心声(wèi)C.掣.肘(chè)卤.味(lǔ)处.女座(chǔ)寅.吃卯粮(yín)D.笃.定(dǔ)痤.疮(cuó)病恹.恹(yāng)血.气方刚(xuè)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当前,文艺创作最突出的问题是浮躁,急功近利,粗制滥造,不仅是对文艺的一种伤害,也是对社会精神生活的一种伤害。
B.电视剧播出前,剧组为聚人气而做密集宣传,虽无可厚非,也应把握尺度;低俗的噱头或许能暂时博得关注,但终究不会提升电视剧本本身的价值。
C.史铁生、霍金或许抱怨过不公的命运,却并不曾在这个飞扬跋扈的对手面前认输,他们拼尽全力与对手掰手腕,直至打败对手,取得胜利。
D.影片《荒野猎人》中,“小李子”扮演的不再是西装革履,风度翩翩的潇洒绅士,而是蓬头垢面,茹毛饮血,与自然鏖战的拓荒英雄。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他爱好广泛,喜欢安静的棋类运动,对热闹的纸牌游戏也来者不拒;欣赏通俗感性的流行歌曲,对庄重恢宏的交响乐也甘之如饴....。
B.荧屏上,他沉着大方,点评时事亦庄亦谐....,精辟的见解让人折服;镜头外,他开朗乐观、热心助人,是邻居、朋友心中的活雷锋。
C.虽然最初并不相信自己涉嫌犯罪,但由于电话那头的骗子言.之凿凿...,加上所谓最高检的“全国通缉公告”,信息闭塞的受害人最终成了骗子的猎物。
2016年10月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试题选择题部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下列加点字读音全正确的一项是A .遒劲.jìng 污渍.zì 绦.虫tiáo 三省.吾身xǐngB .拓.片tà 吮.吸yǔn 颀.长qí 断壁残垣.yuánC .桑葚.shèn 纤.细xiān 睥.睨pì 苦心孤诣.yìD .蒙.骗mēng 湍.流tuān 绮丽qǐ 载.歌载舞zǎi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旧城改造规划融入海棉城市理念,有助于城市水资源短缺与内涝问题的解决;B .杨师傅微微地喘息着,面颊腊黄,嘴唇苍白干燥,唯有那深沉的眸子依然光亮;C .这条消息的浏览量超过了7100人次,网友跟贴呼吁要理性爱国,摒弃狭隘心理;D .中国女排在高潮与低谷的颠簸中,意志坚定,不骄不躁,一次次带给我们惊喜与感动;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作为洞察..未来战场的“千里眼”,量子雷达的出现掀起了各国变革雷达技术的热潮;B .为消除过多强调死记硬背的积弊..,历史新教材在设计上更注重学生的思考与体验;C .展出的90幅图片、32件实物,生动反映了子弟兵在抗洪救灾中的中流砥柱....的作用;D .回顾丁俊晖的晋级之路,不难发现他的状态与日俱增....,这次夺冠的希望越来越大;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只有透过现象的迷雾,避免主观臆断,才能发现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B .国家京剧院文武老生李阳鸣今年6月因病英年早逝的不幸消息令人惋惜;C .从屈原、杜甫到鲁迅、巴金,他们体现了我国传统的爱国情怀让人感佩不已;D .站在泰山山峰顶俯瞰大地,无不使人感叹祖国河山的壮美和大自然的神工鬼力;5.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文学里若描写山川的秀美,星月的光辉,那必是应它们曾给人的灵魂以力量;文学里若描写华灯照夜的咖啡店,“为秋风所破的茅屋”,那必是因为人的灵魂曾为它们所骚扰;文学里若描写人的“健饭”“囚首垢面”,那必是因为那些事有关于他的灵魂的历史:总之,文学所要写的, ;A.只是人的灵魂的小说,其余都是配角而已B.只是人的灵魂的小说,其余都是背景而已C.只是人的灵魂的的戏剧,其余都是背景而已D.只是人的灵魂的的戏剧,其余都是配角而已6.对下面的一段文字的主要内容,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一项对国内109所大学万名毕业生求职意向的调查显示,排名靠前的4个城市为杭州、昆明、合肥和成都,全是二线城市,而期望留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的人数占%;二线城市由于环境比较舒适、生活节奏相对较慢、新兴行业发展迅速等因素,受到大学生的青睐;另据相关统计,清华大学学生有意向到北京以外地区就业的人数已经连续3年超过50%,而在10年前,选择原意留在北京工作的占80%左右;A.大学生就业倾向于二线城市; B.二线城市就业优势日益呈现;C.大学生就业逃离“北上广深” D.清华大学学生多数愿离京就业;7.对下面一段文字的出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於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史,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A.论语 B.孟子 C.庄子 D.荀子8.下列句子的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恐年岁之不我与 B.悟言一室之内C.彼且奚适也 D.夫晋,何厌之有9.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A.怒而飞,其翼如垂天之云; ——大鹏愤怒地起飞,它的翅膀像挂在天边的云彩;B.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君子生下来没有特异之处,只是善于借助外物罢了;C.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等到燕太子丹把荆卿刺秦当做计策,才加快祸患的到来;D.此非曹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这不就是曹孟德被周瑜围困的地方吗10.对长亭送别节选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红云姐姐不曾吃早饭,饮一口儿汤水;旦云红娘,甚么汤水咽得下快活三将来的酒共食,尝着似土和泥;假若便是土和泥,也有些土气息,泥滋味;朝天子暖溶溶玉醅,白泠泠似水,多半是相思泪;眼面前茶饭怕不待要吃,恨塞满愁肠胃;“蜗角虚名,蝇头微利”,拆鸳鸯在两下里;一个这壁,一个那壁,一递一声长吁气;A .“云”意思是道白,“旦”这里指正旦崔莺莺;“快活三”“朝天子”是曲牌名;B .在长亭别筵上,美酒佳肴不如“土和泥”,反映了崔莺莺内心的痛苦和煎熬;C .“相思泪”化用范仲淹的名句,典雅蕴藉;“这壁”“那壁”等口语活泼自然;D .“蜗角虚名,蝇头虚利”,表现了崔莺莺清高自傲,看不上“虚名”“微利”;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1—13题;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丙寅三月之望;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敛赀财以送其行,哭声震动天地;缇骑按剑而前,问:“谁为哀者 ”众不能堪,抶而仆之;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毛一鹭,公之逮所由使也;吴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中丞匿于溷藩以免;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曰颜佩韦、杨念如、马杰、沈扬、周文元,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然五人之当刑也,意气扬扬,呼中丞之名而詈之,谈笑以死;断头置城上,颜色不少变;有贤士大夫发五十金,买五人之头而函之,卒与尸合;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节选自五人墓碑记11.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魏之私人..毛一鹭 私人:党羽B .吴之民方痛心..焉 痛心:心疼C .意气..扬扬 意气:神情D .颜色..不少变 颜色:脸色12.下列句中,“之”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予犹记周公之.被逮A .吾社之.行为士先者B .为之.声义C .然五人之.当刑也D .呼中丞之.名而詈之13.下列对选文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文中用饱含情感的笔触叙述了以五人为代表的民众与阉党斗争的经过;B .选文叙议结合,“叙”突出五人的英勇,“议”强调五人之死的意义;C .五人就义时的慷慨从容与毛一鹭躲在厕所逃命的丑态形成鲜明的对比;D .作者逐一写出了五人名字,紧扣题目,表达了对五人“死于义”的崇敬;14.对沁园春﹒长沙上阕的理解与分析,恰当的一项是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A.首句“独立”一词突出了抒情主人公孤独愁苦的形象;B.作者徜徉在橘子洲头,陶醉于绚烂而有生机的湘江秋景;C.诗人用“遍”“尽”“透”等词极写秋色,渲染了宏阔气象;D.“问苍茫大地”表达了对黑暗落后的中国社会的批判;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5—16题;利、舍失趋得、舍危趋安、舍死趋生的;但有时却外面环境不许我们有利、有得、有安、有生,四面八方、满限满身,所遭所遇,只有害、有失、有危、有死;这一种局面,正是我们之所谓难;最难的在于只见害不见利,只见失不见得,只见危不见安,只见死不见生,使人无可趋避无可抉择;在此环境下,叫你转身不得,无路可走;我们一旦过此环境,一切利害得失安危死生的计较与打算,全用不上,那时则只有另作计较,再不在利害得失安危死生的抉择上用心,因为在这方面用心也全成白费,于是我们只有另辟一道起,另作别一种的打算,只问我对这事该不该如此做,却再不去问如此做了是利是害是得是失是安是危是生是死;这该不该如此做,便是一个“义”的问题;我该如何做即如何做,至于做了是利是害是得是失是安是危是生是死,那是外面环境的力量,现在则此种力量压迫得太紧缩太严重了,使我无从努力,无可用心,则只有诿之于命,说这只是一种外在的“命”,根本容不到我去考虑,这里便是所谓义、命之辨;义只是尽其在我,只是反身内求,我究竟该如何做,至于做了后的外面影响,我只有置之不问,说这是命,非人力所预;列子书中曾有一篇题名“力命”;命是外在的,我一时奈他不得,力量在我的,我只问这番力该如何使便如何使;所以中国传统教训,特别看重“知命”;论语二十篇的最后一句,便说“不知命无以为君子”;君子知命,便可不愿外面一切利害得失安危死生,把一切打算,一切计较,搁置一旁,专问此事该不该,义不义,如此心归一线,更没有多打算,多计较,自然气壮气足,外面一切困难,也不觉是困难了;困难的在于谋利而不得利,转反得害:喜得而不易得,转反易失;求安而不得安,转反得危;贪生而不见生,转反见死,那才是为难的局面;若我能把这一局面根本推在一边,不去多理会,专一反身来问这刻的我究该如何,这便是所谓义命之辨,内外之辨;人能如此用心,自然只见有我不见有外面,只有我没有外面,自然唯我所欲,更无困难可以阻挡,那外面尽多困难,也自然克服了;15.下列对文中“‘义、命’之辨”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A.尽其在我,反身内求,至于外面影响,只有置之不问;B .转身外求,再不在利害得失安危死生的选择上用心;C .义无反顾,转而不谋利而自得利,不惜死而自有生;D .外面环境的力量压迫太重,使人无从努力,无可用心;16.下列诗句内容,不能体现文中“克难精神”的一项是A .路曼曼其修远兮,我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离骚B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 荆轲易水歌C .力拔山兮力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项羽垓下歌D .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 文天祥正气歌非选择题部分二、填空题本大题3分17.根据语境,填写名句;每题1分,共3分;任选3题,如全选,则取前3题评分1寡人之于国也中的“数罟不入洿池,______________”,意为不可滥捕滥伐,含有朴素的保护自然生态的意识;2苏轼赤壁赋“寄蜉蝣于天地,____________”,极言生命之短暂与渺小;3人们常用“珠圆玉润”形容歌声婉转流畅,白居易琵琶行里“____________”一句,也用“珠”“玉”作喻表现琵琶弹奏的效果;4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抒情主人公酒醒后的情景,令人回味无穷;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8题4分,第19题5分,共9分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8—19题;甲“我有话要告诉你,小东西;”她说,“贝尔曼先生今天去世了,他也得了肺炎,只病了两天;头天早上,看门人在楼下的房间里发现他痛苦得要命;他的鞋子和衣服都湿透了,冰凉冰凉的;他们想不出,在那种凄风苦雨的夜里,他究竟是到什么地方去了;后来,他们在那棵常春藤下找到了一盏还燃着的灯笼,一把从别处挪来的梯子,还有几支散落的画笔,一块调色板,上面和了黄色和绿色的颜料;”苏艾沉默了一会儿,接着说,“看看墙上的最后一片叶子,它在风中不飘不动,你不觉得纳闷吗 那是贝尔曼先生的杰作..———那晚最后一片叶子掉落时,他画在墙上的;”节选自欧·亨利最后的常春藤叶乙“慢性饥饿,医生这样说的你要晓得,他是这样去做活的他想把店铺撑下去;但是除了自己以外,他不让任何人碰他的靴子;他接了一份定货后,要费好长时间去做它;顾客可不愿等待呀;结果,他失去了所有的顾客;他老坐在那里,只管做呀做呀——我愿意代他说这句话——在伦敦,没有一个人可以做出比他更好的靴子但是也得看看同业竞争呀他从不登广告他肯用最好的皮革,而且还要亲自做;好啦,这就是他的下场;照他的想法,你对他能有什么指望呢 ”“但是饿死——”“这样说,也许有点儿夸张——但是我自己知道,他从早到晚坐在那里做靴子,一直做到最后的时刻;你知道,我往往在旁边看着他;他从不让自己有吃饭的时间;店里从来不存一个便士;所有的钱都用在房租和皮革上了;他怎么能活得这么久,我也莫名其妙;他经常断炊;他是个怪.人.;但是他做了顶好的靴子;”“是的,”我说,“他做了顶好的靴子;”节选自高尔斯华绥品质18.解释下列词语在文中的含义;4分1杰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怪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两篇选文均为小说的结尾,这样安排情节对表现主人公有何作用 请做简析;5分1甲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乙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写作题本大题40分20.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有人崇尚生活简朴,认为身边物品愈少,人生愈幸福;也有人认为,生活应该是丰富多彩的,过分追求简约会导致生活不便,甚至会妨碍社会经济的发展;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请写一篇论述类文章;要求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②题目自拟;③不少于600字;2016年10月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1.解析:选C;A.项:绦虫tāo;B.项:吮吸shǔn;D.项:载歌载舞zài;2.解析:选D ;A.项:海绵;B.项:蜡黄;C.项:跟帖;3.解析:选D;A.项:洞察:看穿,观察得很透彻,洞察并能激发感情的源泉,发现内在的内容或意义,洞察此处用来形容“对未来战争的雷达的观察非常透彻”,所以“洞察”符合语境;B.项:积弊:积久相沿的弊病,此处用来形容“历史新教材在设计上消除了过多强调死记硬背的弊端”,符合语境;C.项:中流砥柱:就像屹立在黄河急流中的砥柱山一样,比喻坚强独立的人能在动荡艰难的环境中起支柱作用,此处用来形容“子弟兵在抗震救灾中的作用”,符合语境;D.项:与日俱增:随着时间一天天地增长,形容不断增长,用作数量、程度的变化,此处用来形容“丁俊晖的状态”不当;4.解析:选A;B.项:搭配不当,“消息令人惋惜”,可删除“的不幸消息”;C.项:句式杂糅,“他们体现了我国传统的爱国情怀”和“他们的爱国情怀让人感佩不已”两种句式杂糅,可将“体现了”改为“体现的”;D.项:用词不当,“无不使人”中“无不”的意思是“没有不,全是”,用词不当,应将“无不”改为“不能不”;5.解析:选C ;这句话是总结前文,之前所述景物皆为背景,排除A和D项;而背景这一概念对应的是戏剧,小说更强调人物,这是不同艺术形式的基本区别,故排除B项;6.解析:选A ;主要内容是概括出“行为主体怎么样,有什么后果”,本题主要内容是调查大学生毕业求职意向,而排名靠前的全是二线城市,因此可得出答案;7.解析:选B;材料强调以仁政统一天下,进而治理天下,提倡以德服人的“王道”统治,这符合孟子的“仁政”学说;8.解析:选B;ABC 三项皆为宾语前置句,B 为省略句;9.解析:选DA .项:振翅奋飞,它的翅膀就像天边的云;B .项:君子的天赋并没有特异之处,只是善于借助外物罢了;C .项:等到燕太子丹把荆轲行刺作为对付秦国的策略,才招致祸患;10.解析:选D;“崔莺莺清高自傲,看不上”说法不对,此处是对为了这“蜗角虚名,蝇头微利”而必须和张生离别的抱怨之词;11.解析:选B;吴之民方痛心..焉:痛恨;12.解析:选C;例 句:予犹记周公之.被逮: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A .项:吾社之.行为士先者:结构助词,的;B .项:为之.声义:代词,代他们;C .项:然五人之.当刑也: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D .项:呼中丞之.名而詈之:结构助词,的;13.解析:选B;“选文叙议结合”说法不对,从选段来看,这两段是叙事,是写“五人”怎样“激于义而死”14.解析:选C;A .项:“孤独愁苦”不对,“独立”是独自站立的意思;B .项:“陶醉”不对,应是对湘江的热爱;D .项:没有对黑暗落后的中国社会的批判;15.解析:选A;根据文中的提示信息“这便是所谓命之辨,内外之辨”,再结合词句的前文“义只是尽其在我,只是反身内求,我究竟该如何做,至于做了后的外面影响,我只有置之不问,说这是命,非人力所预”,可以知道,A 项表述最合理;16.解析:选C;A .项:“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句出自屈原的名作离骚,意思是说在追寻真理真知方面,前方的道路还很漫长,但我将百折不挠,不遗余力上天下地地去追求和探索;B.项:上句即景写风吹水寒,渲染苍凉悲壮的气氛,下句抒写决死的情怀,明知有去无还,却毅然前往,决不回顾;C.项:“力拔山兮气盖世”一句,项羽概括了自己叱咤风云的业绩,“时不利兮骓不逝”,天时不利,连乌骓马都不肯前进了;D.项:诸葛亮出师伐魏之前,上表给蜀后主刘禅,表明自己为统一事业奋斗到底的决心;文中对“克难精神”的描写的相关句子为“人能如此用心,自然只见有我不见有外面,只有我没有外面,自然唯我所欲,更无困难可以阻挡,那外面尽多困难,也自然克服了”,根据对选项句子的解释,可以知道C项没有涉及克难精神;二、填空题本大题3分17.1斧斤以时入山林 2渺沧海之一粟3大珠小珠落玉盘 4杨柳岸,晓风残月每题1分,共3分;任选3题,如全选,则取前3题评分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8题4分,第19题5分,共9分18.1①贝尔曼所画叶子可以乱真,成为琼珊的精神支柱;②这片叶子凝聚了贝尔曼的爱和生命,闪烁着人性的光辉;2①格斯拉痴迷于制鞋,行为古怪;②格斯拉固守职业道德,与社会发展格格不入;19.1甲文:①贝尔曼为了画一片叶子付出了生命,这个情节既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②使贝尔曼的形象得以反转;他性情暴躁却富有爱心,能不顾一切拯救琼珊;③情节反转,改变了人物形象的意义;贝尔曼一生追求杰作无所得,却为了拯救一个普通人成就了一幅“杰作”;2乙文:①格拉斯最终饿死,这是他命运的必然结局,这样安排使人物形象具有悲剧意义;②这段对话从侧面凸显格拉斯的品质,他的精湛手艺和敬业态度,让竞争者都为之叹服;四、写作题本大题40分20.解析:从材料看重点是“丰富”“简约”之间的关系,首先明确自己的观点,然后进行论证,可以取其中的一个方面,也可以辩证的分析;。
2016年10月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选择题部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就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下列加点字读音全正确的一项就是( )A.遒劲.(jìng) 污渍.(zì) 绦.虫(tiáo) 三省.吾身(xǐng)B.拓.片(tà) 吮.吸(yǔn) 颀.长(qí) 断壁残垣.(yuán)C.桑葚.(shèn) 纤.细(xiān) 睥.睨(pì) 苦心孤诣.(yì)D.蒙.骗(mēng) 湍.流(tuān) 绮丽(qǐ) 载.歌载舞(zǎi)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就是( )A.旧城改造规划融入海棉城市理念,有助于城市水资源短缺与内涝问题的解决。
B.杨师傅微微地喘息着,面颊腊黄,嘴唇苍白干燥,唯有那深沉的眸子依然光亮。
C.这条消息的浏览量超过了7100人次,网友跟贴呼吁要理性爱国,摒弃狭隘心理。
D.中国女排在高潮与低谷的颠簸中,意志坚定,不骄不躁,一次次带给我们惊喜与感动。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就是( )A.作为洞察..未来战场的“千里眼”,量子雷达的出现掀起了各国变革雷达技术的热潮。
B.为消除过多强调死记硬背的积弊..,历史新教材在设计上更注重学生的思考与体验。
C.展出的90幅图片、32件实物,生动反映了子弟兵在抗洪救灾中的中流砥柱....的作用。
D.回顾丁俊晖的晋级之路,不难发现她的状态与日俱增....,这次夺冠的希望越来越大。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就是( )A.只有透过现象的迷雾,避免主观臆断,才能发现事物的本质与发展规律。
B.国家京剧院文武老生李阳鸣今年6月因病英年早逝的不幸消息令人惋惜。
C.从屈原、杜甫到鲁迅、巴金,她们体现了我国传统的爱国情怀让人感佩不已。
D.站在泰山山峰顶俯瞰大地,无不使人感叹祖国河山的壮美与大自然的神工鬼力。
2016年浙江省高考语文试卷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1.(3分)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煲.汤(bāo)恫.吓(dòng)脐.带血(jì)整齐划.一(huà))言为.心声(wèi)B.古刹.(chà)衣钵.(bō)挑.大梁(tiǎoC.掣.肘(chè)卤.味(lǔ)处.女座(chǔ)寅.吃卯粮(yín)D.笃.定(dǔ)痤.疮(cuó)病恹.恹(yāng)血.气方刚(xuè)2.(3分)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当前,文艺创作最突出的问题是浮燥,急功近利,粗制滥造,不仅是对文艺的一种伤害,也是对社会精神生活的一种伤害.B.电视剧播出前,剧组为聚人气而做密集宣传,虽无可厚非,也应把握尺度;低俗的噱头或许能暂时搏得关注,但终究不会提升电视剧本本身的价值.C.史铁生、霍金或许抱怨过不公的命运,却并不曾在这个飞扬拔扈的对手面前认输,他们拼尽全力与对手掰手腕,直至打败对手,取得胜利.D.影片《荒野猎人》中,“小李子”扮演的不再是西装革履,风度翩翩的潇洒绅士,而是蓬头垢面,茹毛饮血,与自然鏖战的拓荒英雄.3.(3分)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他爱好广泛,喜欢安静的棋类运动,对热闹的纸牌游戏也来者不拒;欣赏通俗感性的流行歌曲,对庄重恢宏的交响乐也甘之如饴....B.荧屏上,他沉着大方,点评时事亦庄亦谐....,精辟的见解让人折服;镜头外,他开朗乐观、热心助人,是邻居、朋友心中的活雷锋.C.虽然最初并不相信自己涉嫌犯罪,但由于电话那头的骗子言之凿凿....,加上所谓最高检的“全国通缉公告”,信息闭塞的受害人最终成了骗子的猎物.D.在媒体的长枪短炮前,明星们也许悟出了言多必失的道理,鲜有人会再聚光灯前竹筒倒豆子.....,少说、不说成了他们自我保护的明智选择.4.(3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面对电商领域投诉激增的现状,政府管理部门和电商平台应及时联手,打击侵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B.自开展禁毒斗争以来,我国每年新发现的吸食海洛因人员增幅从2008年的13.7%降至2013年6.6%,近五年来戒毒三年以上人员已迂120万.C.在线教师时薪过万的消息自从引发社会关注后,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应意识到,如何与力量巨大的互联网相处正成为教育不得不直面的问题.D.英国皇家莎士比亚剧团艺术总监对昆曲《牡丹亭》华美的唱腔和演员娴熟的技巧惊叹不已,赞美昆曲精美绝伦的服装与简洁的舞台设计形成了奇妙的平衡.5.(3分)填入下面空缺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贾母因要带着刘姥姥散闷,遂携了刘姥姥至山前树下盘桓了半晌,又说问她这是什么树,这是什么石,这是什么花。
2016年4月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題3分,共48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下列加点字读音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瞋视(chēn) 诧异(chà) 一蹶不振(jué) B、隽永(jùn) 船棹(zhào) 鱼翔浅底(xiáng) C、匀调(diào) 步履(lǚ) 即景生情(jí) D、乍看(zhà) 韶光(shào) 应运而生(yìng)2、下列各组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雾霾治理 绿水清山 B、风驰电掣 眼花瞭乱 C、辐射效应 经济转型 D、风度翩翩 实至明归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既然这是一项民生工程,有关部门就应当尽其所能,推波助澜,促其尽快上马。 B、有些学生书写状况很糟糕,他们经常文不加点,字迹潦草,以致文章不堪卒读。 C、从共享改革成果走向共同富裕是一个长期过程,任重而道远,不可能一蹴而就。 D、城市改造要谨小慎微,改造如何与保护相协调,是城市建设中值得深思的问题。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由于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彻底改变了小镇居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封闭生活。 B、对网络语言的规范与立法,并不是禁用网格语言,而是要促其健康、合理的发展。 C、解决农业供给侧结构性失衡问题,首先要提升农业发展方式,增强长期期发展思路。 D、人口老龄化、劳动力人口减少、家庭小型等现象都要求适时调整生育政策出台。5、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本来是一个很丑的葫芦,经过大画家点铁成金的手腕,往往可以成为杰作。大醉大饱之后睡在床上放屁的乡下老太婆未必有什么风韵,但是我们谁不高兴看醉卧怡红院的刘姥姥?从前艺术家大半都怕用丑材料,近来艺术家才知道 ,可以使美者更见其美。荷兰画家伦勃朗次喜欢画老朽人物,法国文学家波德莱尔喜欢拿死尸一类的事物做诗题,雕塑家罗丹和爱朴斯丹也常用自然界中为丑的人物,都是最显著的例子。 A、艺术美与自然丑关系密切 融自然丑于艺术美 B、自然丑也可以化为艺术美 融艺术美于自然丑 C、艺术美与自然丑关系密切 融艺术美于自然丑 D、自然丑也可以化为艺术美 融自然丑于艺术美6、下列公益广告,修辞方法与示例相同的一项是 ( )(示例):送人玫瑰,手有余香。(关爱他人) A、如果不从现在开始节约水资源,人类看到的最后一滴水将是自己的眼泪。(节约用水) B、生命就像一面镜子,你微笑所以她微笑,你皱眉所以她皱眉。(热爱生命) C、同样的年龄,不一样的生活。(关爱留守儿童) D、动物是人类亲密的朋友,人类是动物信赖的伙伴。(保护动物)7、下列诗句描写的季节,不是春天的一项是 ( ) A、莫言春度芳菲尽,别有中流菜芰荷。(贺知章) B、何事春风容不得?和莺吹折数枝花。(王禹偁) C、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释志南) D、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帏栩)8、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 A、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 B、养生丧死无憾 C、吾社之行为士先者 D、攀援而登,箕踞而遨9、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 A、夫庸之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哪里用得着知道他的年龄比我大还是比我小呢 B、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况且世上的人都称赞他,却不加以劝诫。 C、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吴郡的贤士大夫们跪在路边请求。 D、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后来秦国再次攻打赵国,李牧连连退却。10、下列对《蜀道难》(节选)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 A、深化与夸张融合,“黄鹤不得过”“猿猱愁”做衬,极写山势高危险峻。 B、仰胁息、抚膺长叹等细节,绘声绘色地刻画出诗人攀登蜀道的豪情。 C、借“问君”引出描述,情境真切,把读者带入令人惊悚的蜀道深处。 D、“悲鸟号古木”“子规愁空山”等句渲染了蜀道荒凉、悲凄的氛围。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1-13题。 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家有老妪,尝居于此。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语未毕,余泣,妪亦泣。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节选自《项脊轩志》)11、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迨诸父异爨 迨:等到 B、客逾庖而宴 逾:越过 C、乳二世 乳:喂养 D、吾家读书久不效 效:仿效12、下列句中,“于”的意义 和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然余居于此 B、鸡栖于厅 C、室西连于中闺 D、而母立于兹13、下列对选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所选取的材料多出自作者身边的琐事碎语,却无不浸润着他历久不忘的至情。 B、从“先是”到“凡再变矣”的描述,却蕴含着作者家道中罗的浓浓悲伤。 C、老妪语“至琐细,至无关紧要”,却句句动情;作者自小失母,闻之更心痛,热泪难忍。 D、作者忆及母亲往日对自己的关爱、期待和叮嘱,这一切直接引发他“长号不自禁”。14、下列对戏剧《雷雨》选段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 周朴园 梅家的一个年轻小姐,很贤慧,也很规矩。有一天夜里,忽然地投水死了。后来,后来,——你知道么? 鲁侍萍 不敢说。 周朴园 哦。 鲁侍萍 我倒认识一个年轻的姑娘姓梅的。 周朴园 哦?你说说看。 鲁侍萍 可是她不是小姐,她也不贤慧,并且听说是不大规矩的。 周朴园 也许,也许你弄错了,不过你不妨说说看。 鲁侍萍 这个梅姑娘倒是有一天晚上跳的河,可是不是一个。她手里抱着一个刚生下三天的男孩。听人说她生前是不规矩的。 周朴园 (苦痛)哦! 鲁侍萍 她是个下等人,不很守本分的。听说她跟那时周公馆的少爷有点不清白,生了两个儿子。生了第二个,才过三天,忽然周少爷不要她了。大孩子就放在周公馆,刚生的孩子她抱在怀里,在年三十夜里投河死的。 周朴园 (汗涔涔地)哦。 A、鲁侍萍否定梅姑娘“很贤惠,也很规矩”,暗讽了周朴园的虚伪。 B、鲁侍萍以局外人身份叙说梅姑娘的故亊,揭开了二人过往情怨。 C、“汗涔涔地”,说明周朴园痛苦、羞愧,无顔面对眼前这个女人。 D、随着周朴园四次“哦”,鲁侍萍一层层揭开真相,节奏外松内紧。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5—16 题。 在上古时代,人类文明是在不同的地区独立地产生出来的。这种文明,可称为最初的闻名或第一代文明。在这些第一代文明的基础上,通过各民族之间的继承、交往、借鉴,,形成大小不同的文化圈和层层叠压的“文明世代”。据英国考古学家丹尼尔的研究,属于“独立起源的文明"或第一代文明的,全世界共九个,它们分别是:古埃及、两河流域、中国、印度、爱琴、米诺斯、南俄、奥尔梅克、玛雅、查文。这九个文明的历史命运是很不相的。古埃及的文化现已后继无人,美洲的奥尔梅克、玛雅、查文没有禁受住欧洲殖民主义浪潮的冲去,已经濒于灭绝。两河流域、爱琴一米诺斯、印度文明经过多次的民族入侵,深深爹呀在后起文明世代的底层。基本上成了考古学研究的对象。唯有中国文明得到了最连贯的继承和发展。这方面最雄辨的证据是文字。汉字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500年至前2000年的大汶口文化晚期。按一般规律,语系不同的民族继承或输入了前代文明文字系统的直接结果,即为拼音文字或准拼音文字的出现。而汉字系统却没有轻历这样的变迁。中国文明是世界文明的重要源头之一,并且是其中得到最为连贯的继承和发展的文明。 中国文化的发展并不限于中本土,它还扩散到东亚各国,如日本、朝鲜、越南等,形成中国文化圈货东亚文化圈。从公元前4世纪到19世纪中叶,中国一直是这个文化圈的中心。汉字自公元前4世纪后,相继传入朝鲜、越南、日本等国,成为通行于这些国度的唯一公用文字,以及国际交往的通用文字。尽管东亚各国在其后的发展中参照汉字创智出本国文字,但汉字在东亚地区仍是具有权成性的文字。隨着汉字的洗传,中国的典章制度及哲学、宗教、科技、文学艺术亦传播于各国,形成具有共同文化要素的中国文化。这个文化圈,与西方基督教文化圈、东正教文化圈、伊斯兰教文化圈、印度文化圈并称为世界五大文化圈。(节选自张岱年、程宜山《中国文化精神》,有改动)15、对选文主旨的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 A、中国文明在上古时代独立产生出来,是世界九个第一代文明之一。 B、中国文明是世界文明重要源头之一,并得到最为连贯的继承和发展。 C、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汉字,向外传播的重要媒介也是汉字。 D、中国文化依托汉字的流传,还扩散到东亚各国,形成中国文化圈。16、作者说“这方面最雄辩的证据是文字”,下列理由最有说服力的一项是( ) A、汉字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500年至前2000年大汶口文化晚期。 B、汉字系统没有经历拼音文字或准拼音文字的出现这样的变迁。 C、汉字相继传入朝鮮、日本等国,至今在东亚地区仍具有权成性。 D、汉字的流传,对形成具有共同文化要素的中国文化圈起到重要作用。二、填空题(本大题3分)17、根据语境,填写名句。(3分)(任选3题,如全选,则取前3题评分)(1)韩愈《师说》“ ”一句,出自《论语》“夫子焉不学,而亦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