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电大《二十世纪外国文学专题》
- 格式:pdf
- 大小:35.91 KB
- 文档页数:3
《20世纪外国文学专题》课程教学实施细则为落实中央电大开放教育试点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计划,完成该专业《20世纪外国文学专题》课程教学任务,保证教学质量,推进我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项目工作的进行,根据《中央电大开放教育试点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实施方案》及其教学计划,结合我省实际教学情况,特制定本课程实施细则。
一、课程性质和教学目的《20世纪外国文学专题》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专升本)的一门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
《20世纪外国文学专题》按20世纪外国文学的发展脉络,在利用和巩固汉语言文学专业专科阶段讲授的《外国文学》中欧美文学史知识的基础上,主要选取20世纪欧美文学在小说方面有代表性的文学思潮流派及其作家作品进行讲授,力图引导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较深入地认识和理解20世纪外国文学中一些重大的文学现象和代表作家作品,培养学生一定的阅读和评析20世纪外国文学作品的兴趣和能力,提高文学鉴赏水平。
该课程不仅在汉语言文学专业专升本阶段的课程中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对于青年学生正确认识国外大量涌入的文学艺术现象,也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本课程课内学时72,IP辅导课3课时,共4学分,开设时间为一个学期。
二、教学内容及要求《20世纪外国文学专题》共8章。
1、现代主义文学的奠基:卡夫卡。
20世纪现代主义思潮的主要特征和现代主义的精神特质;最早传达出20世纪时代精神的作家卡夫卡的生平及创作简况;表现主义的内涵;《城堡》的多重意蕴。
2、意识流小说:意识流小说诸问题概述;意识流小说代表作家作品(普鲁斯特、乔伊斯、福克纳、伍尔夫等);《尤利西斯》的史诗与神话模式以及内心独白的技巧。
3、存在主义文学:存在主义文学与哲学的关系;存在主义文学关于荒诞、异化的主题;萨特与加缪的生平与创作简况;《局外人》的"零度"写作。
4、新小说派:新小说派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其流派特征;新小说派的创新性;代表作家作品(罗伯-格里耶、萨洛特、西蒙、布托尔等);《嫉妒》“物化”主题及心理描写新途径。
重庆电大《二十世纪外国文学专题》“自学――导学――促学”课程教学模式方案文法导学中心阳雯《二十世纪外国文学专题》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必修课。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和要求是以二十世纪外国文学史上重要的文学流派与重要流派的代表作家、作品为切入点,通过对重要作家、作品的介绍与分析,了解重要文学流派的基本特点和倾向,从而对二十世纪外国文学的概貌和特点有所了解,并在学习的过程中多角度地运用文学、哲学理论对文学现象进行灵活思考,从而进一步提高分析文学、分析社会的能力。
因为现行的文学评论界对二十世纪外国文学的评价是多元化的,所以本课程鼓励学生有自己独到的文学认识。
广播电视大学汉语言文学本科学生具有相对自主的学习环境,他们可以更大限度地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自主学习。
目前学生配备的资源包括: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吴晓东著的《二十世纪外国文学专题》是主教材,《二十世纪外国文学作品选》为补充阅读材料。
重庆广播电视大学的网络资源包括四次重难点分析、四次自检自测、六次电子教案和十八讲直播课堂等。
重庆广播电视大学的网上电子图书室与期刊阅览室还包括大量的电子图书与期刊方便学生检索资料。
丰富的媒体资源可以保证学生以自学为主,面授为辅的学习模式。
考虑到本课程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自主分析文学现象的特点,《二十世纪外国文学专题》的教学模式应考虑网上“自学――导学――促学”的教学模式。
其基本过程如下:(1)自学首先,学生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
利用教材、网上资源(如直播课堂、网上重难点分析)进行自学,了解每章基本知识点,阅读部分文学作品并思考每章的重难点,产生问题。
(2)导学通过市电大组织的每月两次网上BBS、以及学生与课程责任教师EMAIL交流、电话交流的同时,分校任课教师组织再组织每章节一次(或多章一次)的小组学习活动。
以上的讨论交流学习指将学生置于便于师生相互交流的环境中,围绕一个主题讨论、交流,达到学习目的。
《二十世纪外国文学专题》讨论交流的形式即组织学生就某一个作家或一种文学现象进行分析讨论,在讨论或者辩论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加深对文学现象的认识,灵活文艺理论的运用。
《二十世纪外国文学专题》期末复习指导简答题及论述题参考答案三、简答题1、参考答案:期末复习指导P6[1]2、参考答案:期末复习指导P6[3](1)3、参考答案:期末复习指导P7[5](3)4、参考答案:期末复习指导P9[9]5、参考答案:学习指导P28倒数第二段(意识、前意识、无意识)6、参考答案:期末复习指导P8[7]7、参考答案:期末复习指导P8[8]8、参考答案:期末复习指导P10[13](1)(2)9、参考答案:教材P33-3410、参考答案:期末复习指导P16[31]11、参考答案:教材P84第二三段12、参考答案:教材P99中间-10013、参考答案:期末复习指导P17[34]14、参考答案:教材P111第二段,结合小说《白雪公主》为例回答15、参考答案:期末复习指导P18[36]16、参考答案:教材P50最后一段-5217、参考答案:学习指导P69[4]18、参考答案:期末复习指导P13[23]19、参考答案:期末复习指导P14[25]20、参考答案:教材P81-8221、参考答案:学习指导P139[3]22、参考答案:学习指导P13323、参考答案:期末复习指导P19[40]24、参考答案:期末复习指导P20[42](其中杂糅性特征在教材P135)25、参考答案:教材P136-13726、参考答案:教材P142-14327、第一问参考答案:教材P132最后;第二问参考答案:期末复习指导P20[43](2)(3)28、参考答案:教材P135四、论述题1、参考作品选P15阅读提示3+学习指导P8最后一段+P9第二段2、第一问参考第二次作业;第二问参考学习指导P35意识流的基本内涵三点3、第一问可以参考学习指导P67[3],也可以参考作品选P137[2],第二问参考作业题答案4、《嫉妒》的艺术特点:隐藏的艺术。
这道题的回答请参考作品选P178-179[阅读提示]新小说派在艺术上的创作特点在学习指导P82-835、参考教材P89-96魔幻现实主义的三种艺术手法+教材P100-102对《百年孤独》的叙述6、《顶呱呱的早餐》的艺术特色即“黑色幽默”的艺术特色三点(参考教材P106-109+P114-115)7、参考学习指导P150倒数第二段和P157《日瓦格医生》的思想内涵8、参考教材P138-141对《分成两半的子爵》的介绍和通话、寓言特征的三个方面。
电大《外国文学专题》期末复习重点提示注:本课程教材为《20世纪欧美文学》(匡兴、陈惇主编,中央电大出版社2011年出版)。
一、终结性考试试题类型及规范解答举例(试题题型包括单项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论述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美国的悲剧》(D)A.塞林格B.斯坦贝克C.菲兹杰拉德D.德莱赛(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950年5月1日,法国剧作家欧仁·尤内斯库的一出名为《秃头歌女》的戏在巴黎“夜游者剧院”首演,标志着荒诞派戏剧(填流派名)的诞生。
三、简答(每题15分,共30分)什么是意识流小说中的自由联想?(1)自由联想是意识流小说另一常用技巧,它是小说人物意识的不具有任何规律和秩序的自由跳跃。
(2)引起这种意识跳跃的通常是出现在人物眼前的一些因素,如声音、气味、图像、事情等,一切能刺激感官的事物都有可能打断人物的思路,引发出新的思绪与浮想。
(3)自由联想打破了传统小说基本上按故事情节发生的先后次序,或是按情节之间的逻辑联系而形成的单一的、直线发展的结构,故事的叙述不是按时间进展依次循序直线前进,而是随着人的意识活动,通过自由联想来组织故事,不受时间、空间或逻辑、因果关系的制约。
四、论述题(25分)托马斯·曼的现实主义和传统现实主义有哪些不同?要点:托马斯·曼的创作方法和传统的现实主义有许多不同之处,主要表现为:(1)象征的人物形象;(2)隐喻性的细节描写;(3)意识流的表现手法;(4)小说的非情节化。
(5)此外,托马斯·曼还运用心理分析、含蓄的讽刺,甚至带有荒诞色彩的细节,把现实与梦境、真实与幻觉、记忆与印象交织在一起,并和时代的基本思想问题以及主人公的思考、探索、争论与精神生活的各种变化熔于一炉,置于小说的情节框架之中。
(说明:在答题时需要对(1)(2)(3)(4)点进行展开说明。
)二、课程考核的相关内容终结性考试难度按了解、掌握、重点掌握三个不同层次的要求出题。
(32)《20世纪外国文学专题》综合试题一.填空。
(20)1.卡夫卡的长篇小说<<城堡>>是一部典型的表现主义小说,主人公叫K_作品没有结尾,所以对它的解释也是无止境的,作品的未完成性是卡夫卡小说的特点。
2.意识流中的内心独白分为两种,一种是直接内心独白,一种是间接内心独白。
3.<<喧哗与骚动>>中首先设计了一个白痴_形象,这有助于作者福克纳传达小说的深层主题即“人生就是一篇荒唐的故事”。
.4.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观点是“存在”。
即“自我,”、“他人就是地狱”、“世界是荒谬的”,“人生是痛苦的”。
5.20世纪现实主义文学中德国的托马斯·.曼创作的<<布登勃洛克>>,法国作家罗曼·罗兰创作的<<约翰·克利斯朵夫>>,英国作家劳伦斯创作的<<儿子与情人>>,美国作家海明威创作的<<永别了,武器〉〉,索尔·贝娄的<<赫索格>>,俄罗斯及前苏联的高尔基创作的<<母亲>>_,肖洛霍夫创作的<<静静的顿河>>及帕斯捷尔纳克的<<日瓦格医生>>都是当时重要的作品。
二.不定项选择(15)1.存在主义的作家有(A B C)A萨特B西蒙娜·波伏娃 C 加缪D尤奈斯库2.意识流小说家乔伊斯重要作品有(AB)A <<喧哗与骚动>> B<<我弥留之际>> C <<达罗卫夫人>> D<<海浪>>3.萨特的主要哲学著作有(A.B)A <<存在与虚无>>B <<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C <<西绪弗斯的神话>>D <<自由之路>>4.“新小说”20世纪50年代兴起于(C)A 德国B 美国C法国D英国5.魔幻现实主义的经典作品是(C)A <<家长的没落>> B《周末后的一天》C《百年孤独》D《总统先生》三.简述题(45)1《百年孤独》的主题是什么?答;包括两方面的含义:“百年”指历史。
《二十世纪外国文学专题》作业讲评同学们好!汉语言文学(本)《二十世纪外国文学专题》课程的作业,大家已经普遍完成。
总的来说,作业完成情况不错,同学们都阅读了教材,有些同学还看了一些参考书,并结合网上资料,认真及时地完成了中央电大布置的作业。
但在作业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可以看出有些同学对答题要求还不十分明确。
现就作业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做一下讲评,并提出一些具体要求。
一、掌握方法,审题准确《二十世纪外国文学专题》课程的作业主要有三种题型,填空、问答和论述,都是要求同学们在精读教材的基础上,结合作品,把所学知识融会贯通起来,才能答得比较准确、充分。
因此,我们在学习过程中,应该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在对教材内容的综合比较中,能够归纳整理出要点。
还有一条重要的学习途径是,上网查询。
同学们可以浏览中央电大的网上教学辅导材料和北京电大的网上助学导学材料。
同学们在完成作业时,要注意审题准确。
不论是做作业,还是参加考试,拿到题之后,首先要仔细地看两遍,找到关键词,充分理解题意,然后再根据题的要求,有针对性地、准确地回答问题。
如果跑题了,即使你答得很认真,也会影响你的成绩。
跑题,一般是造成考试失误的主要原因。
作业中,还有的同学对题意理解得不够全面,这也会影响成绩。
同学们在考试时,拿到题之后,一定先要认真仔细地审题,然后在全面理解题意的基础上,按照题的要求来组织思路,准确、全面、清楚地来回答问题。
二、要点明确,层次清楚从同学们的作业完成情况来看,有些同学思路比较清楚,回答问题能够抓住要点。
但也有些同学思路不够清楚,回答问题时一大片,缺乏逻辑性和条理性。
这说明有些同学对教材的理解不是很深入,很透彻,所以在答题时就抓不住要点。
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中,不论是做作业还是考试答题,不论是问答题还是论述题,一定要注意抓住要点,分清层次。
教材上有很明确的定义和理论要点,同学们在回答问题时,可按照教材上的内容,再加进自己的分析理解就可以了。
不要不分层次地写成一大片。
20世纪外国文学专题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2分。
请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中)1.这篇小说描写了这样一个故事:一名军官以一种非理性的迷狂参与制造了一部构造复杂精妙的处决人的机器,但最终制造这部行刑工具的军官竞自己躺在处决机器上,轧死了自己。
这篇揭示了现代机器文明和现代统治制度给人带来异化的作品是:( )A.《变形记》 B.《地洞》C.《在流放地》 D.《城堡》2.这部小说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英语文学著作”,小说写的是1904年6月16日一天里发生在三个主人公——布卢姆、斯蒂芬、摩莉——身上的事情。
这部小说是:( ) A.《追忆似水年华》 B.《尤利西斯》C.《喧哗与骚动》 D.《芬尼根的苏醒》3.“艺术之所以存在,就是为使人恢复对生活的感觉,就是为使人感受事物,使石头显出石头的质感。
艺术的目的是要人感觉到事物,而不是仅仅知道事物。
艺术的技巧就是使对象陌生,使形式变得困难,增加感觉的难度和时间长度,因为感觉过程本身就是审美目的,必须设法延长。
”这是谁的著名论断:( )A.高尔基 B.罗伯一格里耶C.什克洛夫斯基 D.肖洛霍夫4.文学评论界使用“魔幻现实主义”这一术语开始于:( ) .A.马尔克斯创作长篇小说《百年孤独》B.评论马尔克斯创作的长篇小说《百年孤独》C.卡彭铁尔提出“神奇的现实”的观点D.评论卡彭铁尔创作的长篇小说《人间王国》5.以下哪部小说是德国作家的作品:( )A.《喧哗与骚动》 B.《约翰·克利斯朵夫》C.《儿子与情人》 D.《布登勃洛克一家》6.这一文学流派出现在二十世纪初期的欧美文坛,它对二十世纪世界文学的发展与格局产生了巨大影响,产生了一批闻名世界的文学大师,其中主要的代表人物有乔伊斯、福克纳和弗吉尼亚·伍尔夫等。
这一流派是:( )A.意识流小说 B.现实主义C.拉美魔幻现实主义 D.浪漫主义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7.法国作家纪德认为,卡夫卡的作品有两个相反相承的世界,一是--------------- ------------,二是一----------------------8.弗洛伊德把人的精神领域划分为意识、----------、--------三种结构形态。
《20世纪外国文学专题》直播课堂文本(一)同学们好。
很高兴这学期有机会和大家一起学习“20世纪外国文学专题”这门课。
今天我们要讲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下面讲第一个问题:介绍一下这门课的基本内容。
这学期开设的“20世纪外国文学专题”这门课,侧重从流派的角度来讲20世纪具有现代主义倾向的文学。
20世纪文学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流派纷呈,尤其是现代主义文学,更是表现出鲜明的流派特征,每一种文学流派都具有自己在体式、风格、美学、技巧诸种方面的特殊性,有自己与众不同的认知世界和传达世界的独特视角,甚至有自己不同的哲学、心理学背景。
因此,从流派的角度讲授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是20世纪文学教育通常的做法。
《二十世纪外国文学专题》这门课就是想从流派角度考察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侧重考察20世纪外国文学在总体外国文学史中的地位,考察现代主义主潮的基本面貌和特征,并兼及现代主义与现实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关系,描述20世纪多种文学潮流同时并存的状况,展示二十世纪世界文学的丰富性和复杂性,尤其给同学们介绍了一些具有代表性和经典性的大作家,加强同学们对具体文学作品的了解,不求面面俱到,而是采取点面结合的教学方式,强调对作品的阅读解,教材的每一章中都侧重分析一两部代表作家的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尤其侧重对晦涩难懂的重要作品的解读,并在教材的每章之后附上思考题,提示本章最需要弄清楚的问题。
比起以往历史时代的文学,比如18、19世纪的文学来说,20世纪的文学是更加复杂、晦涩的文学,尤其是占据了20世纪文学主潮的现代主义文学,往往更是让人望而生畏,即使是专业研究者,想真正读懂一大批现代主义作品也需要花费相当的气力。
但是,为什么我们还要去读这些晦涩难懂的作品呢?为什么还要开设这门课呢?就是因为对于了解20世纪文学的整体面貌以及20世纪人类的生存世界,现代主义文学是无法绕开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也是我们认识二十世纪人类生存境况的重要途径。
但是,我们也必须正视这样一个现实,就是与19世纪以前的文学经典相比,真正认真阅读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的人并不多。
《20世纪外国文学专题》期末复习指导一、课程考核说明和实施要求1.本课程的考核对象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阶段的学生。
2.考核说明是根据中央电大”20世纪外国文学专题”课程教学大纲及主教材《20世纪外国文学专题》( 吴晓东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8月) 编写的, 是该课程考试命题的基本依据。
3.本课程考核主要对主教材中涉及的文学思潮流派、作家作品的了解和掌握。
4.考核的要求分为了解、掌握、分析三个层次, 要求如下: ( 1) ”了解”要求学生对教材中所涉及的知识点做一般性的回答。
( 2) ”掌握”要求学生对教材中所涉及的问题做进一步的回答, 并具有一定的归纳总结的能力。
( 3) ”分析”要求学生能较深入地分析教材中重点讲授的作品的某一方面, 或经过自己的归纳总结, 完整地回答教材中所涉及的较大问题。
鼓励学生有自己的独到看法。
5.本课程的考试采取平时作业和期末考试相结合的方式, 平时作业安排4次, 由中央电大统一下发, 占考核总成绩的30%--35%。
6.本课程的期末考试由中央电大统一命题, 采用开卷, 或半开卷或闭卷考试的方式。
7.试题类型包括填空题、选择题、简答题、论述题。
试题难度分为较易、适中、较难三个等级, 分别占卷面总成绩的30%、40%、 30%。
卷面成绩为100分, 占课程总考核成绩的60%--70%。
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两个半小时) 。
8.简答题答题字数原则上在300字左右, 论述题字数在800~1000字。
二、考核内容和目标第一章现代主义的奠基: 卡夫卡一、了解1.卡夫卡的生平及创作简况。
2.卡夫卡的创作对人类境况寓言式的呈示。
( 《饥饿艺术家》、《变形记》等) 。
二、掌握1.表现主义的概念及其特征。
2.卡夫卡对二十世纪人类生存境况的揭示。
( 《变形记》等)3.卡夫卡的表现主义技巧。
三、分析《城堡》的多重意蕴。
第二章意识流小说一、了解1.什么是”意识流”。
2. 意识流的哲学心理学背景。
电大《二十世纪外国文学专题》形成性考核册作业3一.简答题1、新小说的革命性主要体现在那些方面?答:1)、对巴尔扎克以来的西安市主义小说传统的质疑和反叛;主要包括对传统小说的关于“真实性”观念的质疑;新小说派首先质疑的是传统小说关于“真实性”的观念,认为以巴尔扎克为代表的传统小说对环境的注重、对任务的刻划所反映的只是一种肤浅的真实,不仅无法揭示一个客观世界,而且以真实性的假象欺瞒读者。
同时,传统现实主义小说的艺术手法已经不再适应现代人的生存方式和心理习惯。
2)、在艺术观念上,新小说派作家极力主张文学应该客观摹写世界,主张在作品中抛弃任何作家主观的思想、见解和议论,作家所做的只是精细、如实地反映外部世界,尤其是刻绘外在的物质世界。
因此,对“物”的重要性的强调在新小说派这里走向了一个极端。
{3)、他们不在探索小说的意义,要消解深度,写“表面小说”。
4)要求瓦解叙事。
打破传统的完整的叙事方式,小说的表现方式为“现在进行时” 。
新小说家主要热衷于探索没有被别的小说家实践过的小说形式和主题,而对传统小说一概否定。
2、简要叙述小说《嫉妒》的内容。
答:《嫉妒》呈现在读者眼前的是房屋、阳台、卧室、厨房、客厅、柱子的阴影和山谷、山坡、小桥、流水、种植园、香蕉林等通常可见的景物,小说的主要情节是庄园女主人公阿A 与邻居弗兰克之间的互访、用餐、出车、进城等平常的活动。
仔细阅读作品,我们发现有几个特点,首先,除了上述事物和景物的描写极为细腻、精确之外,其它事物则大多是朦胧、模糊不清的;其次,在小说中,时间概念也是模糊的,除了阳光和阴影暗示时间的流逝之外,时间都是不确定的,如作品中写到的阿A 与弗兰克进城,汽车抛锚一夜未归的事件是现在是过去还是将来发生的,读者并不清楚;再次,作品的叙述人是模糊不清的。
观察故事的发生、发展过程的,似乎是阿A 的丈夫,但他既在现场却从未露脸,小说直始至终也没有披露他的姓名。
读者只是从作品的提示(如第三把椅子、第三个杯子、第三副餐具)和对物对人的描写中隐隐约约感觉到他的存在。
一、选择题1.(根据教材)以下哪些作家是拉美魔幻现实主义的代表人物卡洛斯·富思特斯、阿斯图里亚斯2..1976年,在授予一位作家诺贝尔文学奖的颁奖词中有这样一段话:在他的“第一部作品诞生之时,美国的叙事艺术发生了倾向性和换代性的变化。
”这位作家是:索尔·贝娄3.“……集中写的是社会现实处境的荒谬及其对人的个体存在的挤压,以一种无可奈何的嘲讽态度表现环境和个人(即‘自我’)之间的互不协调,并把这种互不协调的现象加以放大,扭曲,变成畸形,使它们显得更加荒诞不经,滑稽可笑,同时又令人感到沉重和苦闷。
”这是哪一流派的创作特点?黑色幽默4.“……集中写的是社会现实处境的荒谬及其对人的个体存在的挤压,以一种无可奈何的嘲讽态度表现环境和个人(即‘自我’)之间的互不协调,并把这种互不协调的现象加以放大,扭曲,变成畸形,使它们显得更加荒诞不经,滑稽可笑,同时又令人感到沉重和苦闷。
”这是哪一流派的创作特点?(B)A.新小说派B.黑色幽默C.现实主义D.社会主义现实主义5.“创造了一个独特的天地,那个由他虚构出来的小镇。
从五十年代末,他的小说就把我们引进了这个奇特的地方,那里汇聚了不可思议的奇迹和最纯粹的现实生活。
作者的想象力在驰骋翱翔:荒诞不经的传说、具体的村镇生活、比拟与影射、细腻的景物描写,都像新闻报导一样准确地再现出来。
这是对哪位作家的诺贝尔文学奖颁奖词?马尔克斯6.“创造了一个独特的天地,那个由他虚构出来的小镇。
从五十年代末,他的小说就把我们引进了这个奇特的地方,那里汇聚了不可思议的奇迹和最纯粹的现实生活。
作者的想象力在驰骋翱翔:荒诞不经的传说、具体的村镇生活、比拟与影射、细腻7.“零度写作”是以下那位评论家提出来的?罗兰·巴尔特。
8.“让我们把意识比作为大海中的冰山——是整座冰山而不是仅仅露出海面的相对来讲比较小的那一部分。
按照这个比喻,海平面以下的庞大部分才是意识流小说的主旨所在。
《二十世纪外国文学专题》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作业(一)答案一、简答题(每题10 分,共60 分)1、简述表现主义的特征。
答:表现主义是一种反传统的现代主义流派,它在绘画、文学、音乐、电影等艺术形式中均有不同的表现。
其特征表现为:1)在思想上不满社会现状,要求改革,要求“革命”。
2)在创作上不满足于对客观事物的摹写,要求表现事物的内在实质;要求突破对人的行为和人所处的环境的描绘,揭示人的灵魂;要求不再停留在对暂时现象和偶然现象的记叙而展示其永恒的品质。
3)在具体表现手法上,强调主观想象,强调对世界的虚拟和变形的夸张与抽象,强调幻象在文学想象力中的作用。
2、举例说明《变形记》如何表现出“细节描写的真实性的特征”?答:1)善于营造幻象世界,但又有精细入微的现实主义、甚至是自然主义的细节描写。
卡夫卡的小说充满了再造现实的幻象,如《变形记》写的是一个人变成大甲虫的故事。
小说写老实本分的推销员格里高尔在一天早晨醒来变成了一只大甲虫,但他还想着起床、吃饭、上班、出差,可是他做不到。
家人敲门、公司里的主任秘书来叫他出差,他因害怕而不敢开门。
主任吓唬他说公司怀疑他贪污,他父亲一气之下叫人砸门,他才艰难地用牙齿将门打开。
见到他的丑态,母亲吓晕、主任逃走、父亲将他打回房间。
他被革职、家境也每况愈下,在极端痛苦中,格里高尔悄然死去。
显然,人变甲虫的故事是一种虚拟的幻象的世界,作者通过这种再造的现实,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造成的人的种种压抑、紧张、恍惚、愤怒、焦躁等情绪,这种情绪日积月累、积少成多,最终发生变异,由人变成非人。
从而揭示了人类生存的本质的真实。
因此,卡夫卡的小说总体上呈现出的是一个超现实的世界,一个想象的梦幻的世界,一个在现实中并不存在的荒诞的世界,一个具有神秘主义色彩的世界。
另一方面,卡夫卡的小说在具体的细节描写上又是极其现实主义甚至是自然主义的,有着非常精细入微的描写,小说场景的处理也是极其生活化的。
2)具有高超的虚拟现实的本领,他往往借助于荒诞、变形、陌生化、抽象化等艺术手段来实现。
电大《20世纪外国文学专题》期末复习资料(5)外国文学专题(25)一、填空题1、在3()年代欧洲文坛向左转的时期,英国出现了一批左翼进步作家,其中授重要的是剧作家旭恩.奥凯西和小说家威斯坦.休. 奥登。
2、“愤怒的青年”得名于约翰•奥斯本的剧木《愤怒的回顾》。
3、多丽丝.莱辛是一位杰出的女作家,她于60年代创作的长篇小说是《金色笔记》。
4、罗曼.罗兰的代表作是长篇小说《约翰.克利斯朵夫》。
5、安德烈•马尔罗是作家又是政治活动家,曾多次来到中国。
他著有两部描写中国工人罢工和起义的作品:《制服者》和《人的状况》。
6、雷马克最著名的作品是《西线无战事》。
小说以客观的状态、生动细腻的笔法描写战争的残酷场景,写年青的丄兵的经历和感受,因而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7、美国小说家德莱塞的主要作站有《嘉莉妹妹》、《珍妮姑娘》、“欲望三部曲”和《美国的悲哀。
8、“迷惘的一代”的代表Z—是菲兹杰拉德,他的代表作是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
9、女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的代表作是《飘》,作品写美国南北战争时期的历史。
10、20 Ht纪美国在戏剧方面的主要成就除奥尼尔的作品外,还有阿瑟.米勒的《推销员之死》和威廉斯的《欲望号街车》等名剧。
11、萧伯纳在《巴巴拉少校》中塑造了一个大军火商的形彖,他名叫安德谢夫。
12、《赫索格》的作者是索尔.贝娄。
13、契科夫主要的戏剧作品有《三姐妹》和《樱桃园》等。
14、肖洛霍夫的代表作是长篇小说《静静的顿河》。
二、简答题1、20世纪欧美现实主义文学有哪些基本特征?pll-14首先,人道主义和民主主义仍然是作家们的重要思想武器。
20世纪上半叶,“罗兰主义” 是现实主义作家的基本立场。
他们猛烈抨击不人道的社会现实,批判社会对人的界化,谴责统治者的残忍和法西斯主义的暴行,同情受侮辱受损害的下层人民,同情无产阶级革命,向往没冇人压迫人的美好未来。
但由于把“醇爱"当作出发点和终点,宣扬“爱能拯救一切",视贫富均等为最终目标,因此在本质上因袭了19世纪的传统而没能达到新的高度。
(32)《20世纪外国文学专题》综合试题一.填空。
(20)1.卡夫卡的长篇小说<<城堡>>是一部典型的表现主义小说,主人公叫K_作品没有结尾,所以对它的解释也是无止境的,作品的未完成性是卡夫卡小说的特点。
2.意识流中的内心独白分为两种,一种是直接内心独白,一种是间接内心独白。
3.<<喧哗与骚动>>中首先设计了一个白痴_形象,这有助于作者福克纳传达小说的深层主题即“人生就是一篇荒唐的故事”。
.4.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观点是“存在”。
即“自我,”、“他人就是地狱”、“世界是荒谬的”,“人生是痛苦的”。
5.20世纪现实主义文学中德国的托马斯·.曼创作的<<布登勃洛克>>,法国作家罗曼·罗兰创作的<<约翰·克利斯朵夫>>,英国作家劳伦斯创作的<<儿子与情人>>,美国作家海明威创作的<<永别了,武器〉〉,索尔·贝娄的<<赫索格>>,俄罗斯及前苏联的高尔基创作的<<母亲>>_,肖洛霍夫创作的<<静静的顿河>>及帕斯捷尔纳克的<<日瓦格医生>>都是当时重要的作品。
二.不定项选择(15)1.存在主义的作家有(A B C)A萨特B西蒙娜·波伏娃 C 加缪D尤奈斯库2.意识流小说家乔伊斯重要作品有(AB)A <<喧哗与骚动>> B<<我弥留之际>> C <<达罗卫夫人>> D<<海浪>>3.萨特的主要哲学著作有(A.B)A <<存在与虚无>>B <<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C <<西绪弗斯的神话>>D <<自由之路>>4.“新小说”20世纪50年代兴起于(C)A 德国B 美国C法国D英国5.魔幻现实主义的经典作品是(C)A <<家长的没落>> B《周末后的一天》C《百年孤独》D《总统先生》三.简述题(45)1《百年孤独》的主题是什么?答;包括两方面的含义:“百年”指历史。
电大 本科汉语言专 业 20 世纪外国文学 专题 考前冲 刺资料(一)一、填空题 1.法国作家纪德认为,卡夫卡的作品有两个相反相承的世界,一是,二是 。
2 .作为一个文学流派的存在主义出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的 。
(填 国名)3 .乔伊斯的长篇小说《 》被誉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英语 文学著作”。
4.意识流小说的产生有着深厚的哲学和心理学基础。
其中法国当代哲学家柏格森的 和 直接构成了意识流小说的哲学背景。
奥地利心理 学家的精神分析学说构成了意识流小说的心理学基础。
5 .萨特的主要戏剧作品有《苍蝇》、 、《死无葬身之地》、 《肮脏的手》、 《 》等。
6 . 1967年,危地马拉作家 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他的代表作 有《危地马拉传说》、《总统先生》、《 》等。
7.文学评论界通常把赫尔博斯的小说概括为“”或“ ”。
8.托马斯·曼在 20世纪最重要的两部作品是《》(1901) 和 《 》 (1924) 。
二、单项选择题1 .这一反传统的现代主义流派在绘画、文学、音乐、电影等艺术形式中均有不同 的表现。
其特征表现为:在思想上不满社会现状,要求改革,要求‘革命'。
在创作上 不满足于对客观事物的摹写,要求表现事物的内在实质;要求突破对人的行为和人所处 的环境的描绘而揭示人的灵魂; 要求不再停留在对暂时现象和偶然现象的记叙而展示其 永恒的品质。
在具体表现手法上,强调主观想像,强调对世界的虚拟和变形的夸张与抽 象,强调幻象在文学想象力中的作用。
这一流派是:A .现实主义 C .意识流( ) .表现主义.唯美主义 .这位作家获得了 1949 年度诺贝尔文学奖,受奖辞称赞他是 (美国)“南方伟大的 史诗作家”、“ 20 世纪小说家中伟大的实验主义者A C3 A C4 福克纳 普鲁斯特 以下哪部作品是约瑟夫 《芬尼根的苏醒》 《万有引力之虹》 B D 海勒的: B D ”。
这位作家是: .马尔克斯.加缪 ).《出了毛病》 .《儿子与情人》 1950年,女作家娜塔丽·萨洛特发表了一篇名为《怀疑的时代》的文章,成为 后来的一个小说流派在理论上的重要论文。
重庆电大《二十世纪外国文学专题》
“自学――导学――促学”课程教学模式方案
文法导学中心阳雯
《二十世纪外国文学专题》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必修课。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和要求是以
二十世纪外国文学史上重要的文学流派与重要流派的代表作家、作品为切入点,通过对重要
作家、作品的介绍与分析,了解重要文学流派的基本特点和倾向,从而对二十世纪外国文学
的概貌和特点有所了解,并在学习的过程中多角度地运用文学、哲学理论对文学现象进行灵
活思考,从而进一步提高分析文学、分析社会的能力。
因为现行的文学评论界对二十世纪外国文学的评价是多元化的,所以本课程鼓励学生有自己独到的文学认识。
广播电视大学汉语言文学本科学生具有相对自主的学习环境,他们可以更大限度地利用
网络资源进行自主学习。
目前学生配备的资源包括: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吴晓东著的《二十
世纪外国文学专题》是主教材,《二十世纪外国文学作品选》为补充阅读材料。
重庆广播电视
大学的网络资源包括四次重难点分析、四次自检自测、六次电子教案和十八讲直播课堂等。
重庆广播电视大学的网上电子图书室与期刊阅览室还包括大量的电子图书与期刊方便学生检
索资料。
丰富的媒体资源可以保证学生以自学为主,面授为辅的学习模式。
考虑到本课程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自主分析文学现象的特点,《二十世纪外国文学专题》的教学模式应考虑网上“自学――导学――促学”的教学模式。
其基本过程如下:(1)自学
首先,学生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
利用教材、网上资源(如直播课堂、网上重难点分析)
进行自学,了解每章基本知识点,阅读部分文学作品并思考每章的重难点,产生问题。
(2)导学
通过市电大组织的每月两次网上BBS、以及学生与课程责任教师EMAIL交流、电话交流的同时,分校任课教师组织再组织每章节一次(或多章一次)的小组学习活动。
以上的讨论
交流学习指将学生置于便于师生相互交流的环境中,围绕一个主题讨论、交流,达到学习目
的。
《二十世纪外国文学专题》讨论交流的形式即组织学生就某一个作家或一种文学现象进行
分析讨论,在讨论或者辩论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加深对文学现象的认识,灵活文艺理论的运用。
这一环节强调市校教师、分校教师要对学生思维进行引导,鼓励他们多角度思考问题;这一
过程强调师生互动和《二十世纪外国文学专题》以思考为主的人文学科特色。
(3)促学
分校任课教师组织完小组学习活动后,学生提交每次讨论后的小论文作为学习过程考查
的依据。
论文要求500字左右,真实地反映他对作家、作品的阅读感受,此论文不求理论深刻,主要要求学生写出真实阅读感受。
任课教师要认真评改并给出自己的意见,但要把握“鼓励学生不同观点”的宗旨,让他们自由发挥思考空间,以培养其多元化思维。
《二十世纪外国文学专题》共六章,每位学生提交六次小论文附于平时作业后,教师将六次小论文作为中央电大下发的形成性考核成绩册后,作为对学生学习环节的考核。
此六次论文不计入开成性考核成绩,只作为学生学习过程的材料。
其基本框架如下:
三、教学过程
结合以上的学习模式,现将《二十世纪外国文学专题》每章学习过程分解如下:课程性质
必修54 直播课总学时18 第一讲
《现代主
义的奠
基:卡夫
卡》自学(3学时)通过直播课(3学时)、网上资源预习本章内容:现代派简介;卡夫卡成为20世纪第一人的两个基本原因小组学习(3学时)通过市电大BBS 、EMAIL 、分校电大组织的小组学习,学生讨论本章节难点问题完成小论文
对卡夫卡作品的阅读感受第二讲
《意识
流小说》自学(3学时)通过直播课(3学时)预习教材:意识流小说产生的背景及一般特点;重要作家;乔伊斯及《尤利西斯》小组学习(3学时)通过市电大BBS 、EMAIL 、分校电大组织的小组学习,学生讨论本章节难点问题
对意识流的看法
自主确立学习目标、拟订学
习计划,参加适应性培训利用多种媒体教学资源自学
印刷音像网络其它
通过BBS 、EMAIL 、电
话、小组学习同步讨论、交流
完成小论文考核和评价
第三讲
《存在主义文学》《新小说派》
自学(3学时)
通过直播课(3学时)预习教材:存在主义的思想内涵及
创作倾向;萨特及加缪;新小说派概况;重要的作家作
品
小组学习(3学时)
通过市电大BBS、EMAIL、分校电大组织的小组学习,学
生讨论本章节难点问题
完成小论文对存在主义小说的阅读感受
第四讲
罗伯.格里耶及其《嫉妒》《拉美魔幻现实主义》
自学(3学时)
通过直播课(3学时)预习教材:罗伯.格里耶及其《嫉妒》;
关于魔幻现实主义的概述;魔幻现实主义的艺术手法;
解析《百年孤独》
小组学习(3学时)
通过市电大BBS、EMAIL、分校电大组织的小组学习,学
生讨论本章节难点问题
完成小论文
对魔幻现实主义的阅读感受
第五讲《黑色幽默》《后现代主义写作》
自学(3学时)
通过直播课(3学时)预习教材:黑色幽默概述;代表作家;
《二十二条军规》;后现代主义写作概括;博尔赫斯
小组学习(3学时)
通过市电大BBS、EMAIL、分校电大组织的小组学习,学
生讨论本章节难点问题
完成小论文
对后代主义小说的看法
第六讲
卡尔维诺第八章《现实主义小说》
自学(3学时)
通过直播课(3学时)预习教材:卡尔维诺;现实主义概述;
帕斯捷尔纳克;索尔.贝娄
小组学习(3学时)
通过市电大BBS、EMAIL、分校电大组织的小组学习,学
生讨论本章节难点问题
完成小论文对此章作家作品的阅读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