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审检查表(管理层)
- 格式:doc
- 大小:66.00 KB
- 文档页数:4
管理层内审检查表及审核内容管理层内审是指企业内部进行的一种自我检查和审核过程,旨在评估和改善企业的内部管理体系和运营效率。
为了确保内审的全面和有效性,可以使用管理层内审检查表来指导和记录内审的过程和结果。
以下是一份管理层内审检查表的示例,以及一些常见的审核内容:1.组织架构和管理体系:- 是否存在明确的组织架构图和岗位职责?- 组织架构是否合理,各部门之间的协调是否良好?- 是否存在有效的管理制度和流程,能否保证工作的顺利进行?2.人力资源管理:- 是否有完善的招聘、培训和绩效考核制度?- 员工的流动和离职率是否在合理范围内?- 是否存在员工的投诉和纠纷,是否及时处理解决?3.财务管理:- 财务报表的编制是否符合相关法规和会计准则?- 财务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是否得到保证?- 是否存在财务风险,如欺诈、挪用资金等,是否有相应的防范措施?4.运营管理:- 生产和服务的质量是否符合标准和客户要求?- 是否存在供应链管理的问题,如物料采购、库存管理等?- 是否有定期的设备维护和更新计划,以确保生产设备的正常运行?5.信息技术管理:- 是否有完善的信息系统和网络安全保障措施?- 是否存在数据泄露和信息安全漏洞,是否有及时修复措施?- 是否有信息系统的备份和灾备计划?6.风险和合规管理:- 是否制定了风险评估和管理的制度和流程?- 是否存在违反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的行为,是否有相应的纠正和改进措施?- 是否有商业伦理和道德的指导原则,是否严格遵守?以上仅是一些常见的审核内容,实际的管理层内审检查表需要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通过进行定期的内审,企业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提高管理效率和业务质量,进一步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整合管理体系内审检查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Q:企业与否认期总结并搜集各项管理经验, 并进行交流?以保证经验知识旳积累;获取组织内部人员旳知识和经验;从顾客、供应商和合作伙伴方面搜集知识;获取组织内部存在旳知识(隐性旳和显性旳);与竞争对手比较;与有关方分享组织知识;根据改善旳成果更新必要旳组织知识。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注1: 文献查阅含记录旳查阅。
注2:”检查成果”栏:符合○, 轻微不符合△, 严重不符合×(有不符合时要记录证据, 并规定受审核部门当事人签名确认)。
部门:管理层 NO:001 页码:1 OF 4
要 求 审核要点 审核方法 检查记录
ISO14001
4.1 理解组织及其环境
管理者是否识别和评审所处的外部环境, 环境因素是否包括需要考虑的正面和负面因素或条 确定这些相关的内部和外部因素时是否考虑; 目标造成影响的变更和趋势;与相关方的关系,以及相关方的理念、价值观;组织管理、战略优先、内部政策和承诺;资源的获得等 本公司定期对这些内部和外部因素的相关信息进行监视和评审 手册的策划是否考虑相关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内容 相关外部环境是否考虑:国际、国家、地区和当地的各种法律法规、技术、竞争、文化和社会因素。 定期对这些内部和外部因素的相关信息进行监视和评审,以确保其充分和适宜。
■ OK □NG 记录: 1、公司已按标准的要求建立了一个文件化的环境管理体系; 2、环境手册符合标准的要求,策划了内外部环境,并制定了相关方和环境的识别记录明确对过程环境进行了描述。
4.2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
管理者是否识别相关方, 相关方的需求是否符合相关法律法规; 相关方的需求是否有进行监视和评审
手册的策划是否考虑相关方内容 相关方包括是否考虑:国际、国家、地区和当地的各种法律法规、技术、竞争、文化和社会因素。 定期对这些相关方信息进行监视和评审,以确保其充分和适宜。
■ OK □NG 环境手册符合标准的要求,策划了内外部环境,并制定了相关方和环境的识别记录明确对过程环境进行了描述。
4.3确认环境管理体系的范围
手册说明的适用细节是否合理? 手册的内容覆盖面是否完整? 手册中各过程的描述是否反映了公司所提供产品的特点?
审查手册和明示的程序文件,在环境手册中包含的对标准要求适用的说明、引用或含有程序、过程顺序和相互关系的表述、支持性文件清单,确定其是否满足标准的要求
■ OK □NG 1、公司已按标准的要求建立了一个文件化的环境环境管理; 2、环境手册符合标准的要求,明确体系覆盖的范围、条款的适用以及适用的合理性,并对过程进行了描述。电线的生产及涉及相关环境服务
4.4环境管理体系及其过程
环境策划的输出是否形成了文件? 实现环境目标的资源是否齐备? 环境目标实现的程度如何? 环境策划是否体现了环境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 环境策划的更改是否受控?更改期间是否保持了环境管理体系的完整性?
审查环境管理体系文件是否能够反映环境策划的结果,并体现了持续改进的要求. 环境目标实现的效果可通过内部审核、过程和产品的测量和监控、数据分析、管理评审等方面的审核来了解。 审查改进计划的有效性,如果有效性差,是否有替代的改进计划?审查如何传达至相关部门的? 当一个项目涉及到新的开发和新的或修改的活动、产品或服务时,有无做相应的修改,以确保其适应性。
■ OK □NG 记录: 1、总经理亲自参与了环境管理体系的策划;
5.1领导作用和承诺 最高管理者对其建立和改进环境管理体系的承诺能够提供哪些证据? 最高管理者如何认识满足顾客的要求和法律、法规要求的重要性? 最高管理者采取了哪些相应的措施,将满足顾客要求和法律、法规要求的重要性传达给公司的员工? 公司的员工如何认识这种重要性? 通过与最高管理者座谈,了解最高管理者是否知道满足顾客要求和法律、法规要求的重要性.在环境管理体系中如何体现的?如对顾客、相关方要求的识别、产品要求的评审、设计开发、顾客满意的测量和监控、数据分析以及持续改进等方面的要求。
■ OK □NG 记录: 有证据表明总经理已按照标准要求实现了管理承诺。
5.2方针/制定沟通方针
最高管量者是如何认识环境方针的重要性? 制定的环境方针是否满足标准的要求? 环境方针和目标的关系是否明确? 公司采用什么措施传达环境方针? 公司各层次对环境方针的理解程度如何? 环境方针的评审及修改状态是否符合文件控制的要求?
审核最高管理者对制定的环境方针内涵的说明,是否为制定环境目标提供了框架,怎样在适当层次上达到沟通与理解,如何进行分解,是否在持续适宜性方面得到评审。
■ OK □NG 记录: 总经理制订并亲自颁布了公司的环境方针,方针满足标准的要求,并在组织内得到了有效的沟通。 5.3岗位,职责和权限 对应公司环境管理体系各过程的职能,是否明确了相应的职能和岗位? 部门和岗位的职责、权限及相互关系是否清楚、协调? 各部门负责人及各岗位员工是否明确自己的职责、权限及相互关系? 查阅组织结构图及规定各部门、各岗位职责、权限及相互关系的有关文件,并到有关部门、岗位进行询问、了解,予以证实。 通过现场审核查看相关职能能否落实,划分是否合理。
■ OK □NG 记录: 通过编制《岗位职责说明书》,对与环境管理有关的部门和岗位明确了其职责和权限。
6策划,6.1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措施 策划环境管理体系是否考虑了风险和机遇的措施? 在策划风险和机遇的措施是否考虑了组织环境和相关方的需求? 如何评价风险和机遇?是否明确了必要的资源? 环境管理体系过程中如何整合风险和机遇并实施这些措施? 是否规定了评价风险和机遇的措施文件? 是否风险和机遇的措施有效性确认? 查阅有关风险和机遇的规定,了解最高管理者是否亲自制定风险和机遇活动。 是否制定程序文件 是否制定有风险和机遇评估分析表, 是否制定风险管理计划,和风险评估报告 风险和机遇应对的整合和实施
■ OK □NG 记录: 风险和机遇评估分析表》 《风险评估报告》”
6.2.1环境目标指标及方案及其实现的策划
环境目标的设定是否在相关层次上得到分解?分解是否适宜? 环境目标是否与环境方针给定的框架一致? 环境目标是否有可测量性?测量方法是否明确?
从产品特性及服务特性中,从作为框架的环境方针和环境方针所对应的内容中识别建立环境和环境目标的适宜性。 环境目标对于有形产品和无形产品来说都可测量的,考察其测量方法的合理性。
■ OK □NG 记录: 查公司已制定了环境目标。并制定了《环境管理体系品质策划(目标分解)》 环境目标已分解到各职责和层次,且可测量。 公司及各部门目标按评价频率进行了评价,均达到了目标。
6.2.2 措施的策划.
最高管理者采取了何种途径确定所需提供的资源? 为满足实现环境方针和环境目标的要求,提供了哪些资源? 提供的资源是否能确保提供的产品达到顾客满意的要求? 针对部门职能所涉及的过程,检查使得输出满足输入要求时所需资源的适宜性。 审核领导层对资源的安排和承诺及其落实情况。 结合实现环境方针、环境目标、满足顾客期望及持续改进的要求,综合判定所需资源的必要性,识别是否有资源短缺或资源过剩的情况。 通过产品不合格情况,反推是否存在资源提供不足或提供不及时的因素。
■ OK □NG 记录: 总经理已为环境环境管理提供了必要的资源。
7资源提供 7.1.1总则 最高管理者采取了何种途径确定所需提供的资源? 为满足实现环境方针和环境目标的要求,提供了哪些资源? 提供的资源是否能确保提供的产品达到顾客满意的要求? 针对部门职能所涉及的过程,检查使得输出满足输入要求时所需资源的适宜性。 审核领导层对资源的安排和承诺及其落实情况。 结合实现环境方针、环境目标、满足顾客期望及持续改进的要求,综合判定所需资源的必要性,识别是否有资源短缺或资源过剩的情况。 通过产品不合格情况,反推是否存在资源提供不足或提供不及时的因素。
■ OK □NG 记录: 总经理已为环境管理提供了必要的资源。 9.1监视\测量分析和评价 9.1.1总则 是否对保证环境、环境兼容管理体系运行所需的测量和监控活动进行了规定、策划和实施? 在测量、分析和改进活动中是否采用了统计技术? 测量和监控活动是否能确保满足要求和实现改进? 监测依据是否符合法定要求?
查阅相关文件,了解对保证环境管理体系正常运转和不断改进而规定的测量和监控活动的合理性及充分性。 询问环境管理部门,在测量、分析和改进活动中采用了哪些统计技术(包括描述性的和分析性的),效果如何。并查阅运用统计技术的记录。 是否有对持续改进的机会的识别方法以及对持续改进的文件规定,实施情况如何。 询问最高管理者是如何考虑实施持续改进的,是如何策划的。 是否对可能具有重大环境影响的运行与活动的关键特性进行了例行监测和测量。 程序中是否包含了对环境表现、有关的运行控制、对环境目标和指标符合情况的跟踪信息的记录。 有无关于法律法规适用性的评价记录。
■ OK □NG 记录: 公司已对环境管理体系所需的测量和监控进行了策划,并得到了实施。
9.2内部审核 是否制定了形成文件的程序?程序文件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是否对内部审核方案进行了策划?策划的结果是否适合公司的现状? 是否按规定要求实施? 审核人员是否具备独立性? 是否记录了审核中发现的问题?是否及时采取了相应措施?是否对纠正措施进行了验证和报告?效果如何? 向主管内部审核部门的负责人索要程序文件,了解实施情况。 检查程序内容是否符合标准要求,是否与环境手册相协调,重点了解内部审核是否涉及了产品、过程和体系,实施步骤安排得是否合理,对内部审核人员是否提出了具体要求。 查阅内部审核计划,是否覆盖了环境管理体系的所有过程、部门。 抽查1~2套内部审核的全套资料(主要有:会议通知、会议签到、会议记录、审查计划、检查表、不合格报告、审查报告、纠正措施跟踪报告),了解内部审核的实施情况。
■ OK □NG 记录: 1、公司已编制了《内部审核控制程序》; 2、已制订了年度内审计划。
9.3管理评审 最高管理者如何认识管理评审的重要性? 是否保存了管理评审的记录? 管理评审的执行人、时间间隔、输入及输出是否符合标准的规定? 上次管理评审输出的改进措施是否得到实施?有效性如何? 本次管理评审输出的改进措施是否进行了跟踪验证?
查阅有关管理评审的规定,了解最高管理者是否亲自主持了管理评审活动。 管理者代表及环境管理部门和其它部门的相关人员是否参加了管理评审活动,做了哪些管理评审的准备工作。 管理评审的输入是否完备,输出是否明确? 抽查1~2次管理评审活动的全部记录资料,主要包括会议通知、会议签到表、管理评审计划、管理评审会议报告等。 向部门负责人了解参与管理评审的情况及纠正、预防措施的实施情况,要求其出示有关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