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种植类论文
- 格式:docx
- 大小:16.37 KB
- 文档页数:6
幼儿园种植秋葵教育论文
“大自然是最生动的课堂”。
幼儿园的老师们为了让孩子在生活中学,在自然中学。
将课堂搬进了大自然,开辟了小小菜园,让孩子们了解蔬菜的生长过程,体验劳动和收获的快乐。
认识种子、松土、播种、浇水。
用小铲子一起刨坑,在老师的指导下,种下一棵棵菜苗。
快看,这是我们种的秋葵!
一起体验收获的喜悦,品尝美味的秋葵!
孩子们用辛勤的汗水换来了满载着希望的菜园,在阳光下菜苗显得格外明亮!
活动的开展不仅丰富了孩子们的课外知识,更进一步体会到了"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深刻含义。
我劳动,我快乐,我体验,我幸福,小小的一片种植地给孩子们一个观察与发现,付出与收获的空间,相信菜苗在孩子们精心照顾下一定会茁壮成长!。
辣椒育种简述摘要:辣椒,Capsicum annuum L, 是一种茄科辣椒属一年或多年生草本植物, 至今已有300余年的栽培历史,辣椒是我国的主要蔬菜种类之一。
本文通过从生产现状、生物学基础、开花授粉习性等方面简要概述了辣椒的特性,以及简单介绍了辣椒的人工杂交制种技术,旨在与读者共同学习关于辣椒的育种的基本知识。
关键词:辣椒育种开花授粉习性人工杂交制种技术正文:辣椒,Capsicum annuum L.,又叫番椒、海椒、辣子、辣角、秦椒等,是一种茄科辣椒属植物。
辣椒属为一年或多年生草本植物。
果实通常成圆锥形或长圆形,未成熟时呈绿色,成熟后变成鲜红色、黄色或紫色,以红色最为常见。
辣椒的果实因果皮含有辣椒素而有辣味。
能增进食欲。
辣椒中维生素C的含量在蔬菜中居第一位。
辣椒原产于南美洲的热带草原,明朝末年传入我国,至今已有300余年的栽培历史。
辣椒在我国南北普遍栽培,南方以辣椒为主,北方以甜椒为主。
辣椒果实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糖、有机酸、维生素及钙、磷、铁等矿物质,其中维生素C含量为菜中之首,胡萝卜素含量也较多,还含有辣椒素,能增进食欲、帮助消化。
适于生食、炒食,还可加工成辣酱、辣油、辣椒粉。
一、我国生产现状辣椒是我国的主要蔬菜种类之一,南北各地均有种植,也是设施生产的主要蔬菜种类。
目前其主要形式有:露地地膜覆盖栽培,中、小拱棚覆盖栽培,大棚覆盖栽培。
各种栽培技术目前在各地已日趋成熟,形成了山东、河北等地的日光温室主菜区,海南、湛江、北海等地的南菜北运基地,以及全国大生产、大市场、大流通的格局。
二、生物学基础㈠植物学特性1.根①属浅根系作物,主根不发达,入土浅,根量较少。
②主根的木质化程度高,根系再生能力比番茄、茄子弱。
2.茎①茎直立,基部木质化,较坚韧。
②分枝习性:双叉状或三叉分枝。
③生长型:无限分枝类型、有限分枝类型无限生长型:植株较高大,当主茎长到5~15片真叶时,顶芽分化成花芽,花蕾以下抽生2~3个侧枝。
种生菜作文种生菜作文(精选29篇)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作文根据体裁的不同可以分为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议论文。
那么一般作文是怎么写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种生菜作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种生菜作文篇1今天吃过早饭后,我去大姨家玩,大姨正准备下楼去种菜,我便自告奋勇地要跟大姨一起去种菜,大姨笑着点头答应说:“好呀,到时不能怕累哟!”我心想,种菜能有多累呀,太小看我了。
大姨家的菜地就在楼下,以前是片空地,被勤劳的大姨开垦成了几块菜地,不仅能收获一些新鲜蔬菜,还能美化环境,真是一举两得。
当我们到菜地时发现,几块地都是绿油油的菜,哪有空地种菜呀!正当我还在纳闷的时候,大姨却到了一块长势旺盛的菜地旁弯腰拔起菜来,我不解地问:“这么好的菜,拔了干什么呀?”大姨笑着说:“这是上海青,现在已经过了生长的季节,再长就老了,所以拔掉好栽生菜。
”我这才恍然大悟,于是甩开膀子和大姨一起拔起菜来,等把拔完菜,我已经感觉是满头大汗了。
我和大姨把拔下的菜收到菜地边上后,便拿起铲子翻起这块地来,虽然这块菜地并不大,可翻土的确不容易。
虽然大姨教了我怎么翻土,还给我做了示范,我也是照着大姨的样子手脚并用地干,可根本没有大姨那样轻松自如,反倒感觉翻土这样的体力活的确比拔菜累多了,才没有翻几铲土,就觉得手臂有点酸,等地翻完土时,我感觉不仅浑身汗水直流,而且两个手臂酸酸的,滋味真有点不好受,要不是怕大姨笑话我,我早就“收工”不干了。
接下来,大姨带着我到旁边一小块地里移生菜苗,这些生菜苗密密麻麻地挤在一起,长的并不大,大约有十多厘米高,嫩黄的细茎,上面有两三片扁园的叶子,下边扎的根也不是很深,大姨说挖菜苗的时候要带些土,然后用小铲子轻轻一挖便把一棵菜苗连土移了出来,放到了准备好的盆子里。
我也学着大姨用小铲挖了起来,小菜苗颤巍巍,似乎怕我不知轻重,暗暗地对我说着:“轻点,轻点!”直到我把它连土一起放到盆里,它才把心放进了肚里。
辣椒育种简述摘要:辣椒,Capsicum annuum L, 是一种茄科辣椒属一年或多年生草本植物, 至今已有300余年的栽培历史,辣椒是我国的主要蔬菜种类之一。
本文通过从生产现状、生物学基础、开花授粉习性等方面简要概述了辣椒的特性,以及简单介绍了辣椒的人工杂交制种技术,旨在与读者共同学习关于辣椒的育种的基本知识。
关键词:辣椒育种开花授粉习性人工杂交制种技术正文:辣椒,Capsicum annuum L.,又叫番椒、海椒、辣子、辣角、秦椒等,是一种茄科辣椒属植物。
辣椒属为一年或多年生草本植物。
果实通常成圆锥形或长圆形,未成熟时呈绿色,成熟后变成鲜红色、黄色或紫色,以红色最为常见。
辣椒的果实因果皮含有辣椒素而有辣味。
能增进食欲。
辣椒中维生素C的含量在蔬菜中居第一位。
辣椒原产于南美洲的热带草原,明朝末年传入我国,至今已有300余年的栽培历史。
辣椒在我国南北普遍栽培,南方以辣椒为主,北方以甜椒为主。
辣椒果实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糖、有机酸、维生素及钙、磷、铁等矿物质,其中维生素C含量为菜中之首,胡萝卜素含量也较多,还含有辣椒素,能增进食欲、帮助消化。
适于生食、炒食,还可加工成辣酱、辣油、辣椒粉。
一、我国生产现状辣椒是我国的主要蔬菜种类之一,南北各地均有种植,也是设施生产的主要蔬菜种类。
目前其主要形式有:露地地膜覆盖栽培,中、小拱棚覆盖栽培,大棚覆盖栽培。
各种栽培技术目前在各地已日趋成熟,形成了山东、河北等地的日光温室主菜区,海南、湛江、北海等地的南菜北运基地,以及全国大生产、大市场、大流通的格局。
二、生物学基础㈠植物学特性1.根①属浅根系作物,主根不发达,入土浅,根量较少。
②主根的木质化程度高,根系再生能力比番茄、茄子弱。
2.茎①茎直立,基部木质化,较坚韧。
②分枝习性:双叉状或三叉分枝。
③生长型:无限分枝类型、有限分枝类型无限生长型:植株较高大,当主茎长到5~15片真叶时,顶芽分化成花芽,花蕾以下抽生2~3个侧枝。
大棚蔬菜种植技术论文摘要:基于本文的分析,大棚蔬菜种植技术是我国农业发展中最为主要的技术,能够在较大程度上提升蔬菜产量,使其获得重要意义。
在对其应用种植技术过程中,不仅要保证防治工作的综合实施,还能为蔬菜种植技术的有效实施提供合理依据。
引言大棚蔬菜种植技术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受病虫害的危害。
在不同地区形成的特点不同,所以,对大棚蔬菜的实际运用情况进行分析,并利用合适的方法为其有效防治,以保证大棚蔬菜生产工作的顺利实施。
1 大棚蔬菜种植技术1.1 种子的选择与处理在大棚蔬菜种植过程中,需要做好种子选择工作与处理工作。
为了提高蔬菜的种植质量,在对品种进行选择期间,需要根据种植地区的实际发展情况,选择一些抗病虫害较强的品种。
并且,在对其播种前期,还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如:对蔬菜种子进行消毒处理,这样不仅能提高种子的质量,还能促进蔬菜的稳定生长。
对种子进行消毒对蔬菜种植具有重要作用,它能将蔬菜病菌的传播途径有效隔离,以保证达到病虫害的防治目的。
例如:在大棚黄瓜种植过程中,一定要根据当地的种植条件和实际情况,选择适合当地种植的品种,保证种子选择的针对性,如:新泰密刺、浸春3号。
在对种子进行消毒过程中,首先,要将种子放入到55℃的水中,然后对其不断搅拌,随着不断搅拌工作的执行,水的温度不断下降,在30℃期间,要将其浸泡5个小时。
最后,将种子淘洗干净,再利用冲洗液将其浸泡四个小时。
1.2 做好播种准备工作在播种前要建设适宜的种植地构建大棚,结合种植户经济条件和种植要求可以建设塑料大棚、日光温室大棚。
在播种前要做好科学选地整地工作。
一般情况下选择没有种植蔬菜的土地作为种植地。
保证地面平整、土壤有机质含量丰富、土壤疏松多孔、排灌方便。
播种前还要做好土壤翻耕工作,翻耕深度在50~100cm左右,打破犁底层,在阳光下暴晒1个月左右,这样有利于杀灭土壤中的致病菌,提高土壤中微生物的含量,增加土壤通透性,同时结合整地还要做好施肥工作,一般情况下每亩施入完全腐熟的有机肥3000~4000公斤,氮肥30公斤,磷肥15公斤,钾肥10公斤,结合不同蔬菜上述肥料可以做适当的调整。
基于蔬菜种子开展趋势的探究摘要: 近年来,我国蔬菜种业在稳步开展的同时也存在开展长期性问题。
本文概述了我国种业开展各阶段的根本状况,分析了蔬菜种业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探究国外各大种子企业的典型生产运营模式,提出了有利于我国蔬菜种业开展的假设干建议。
关键词: 蔬菜种业; 根本状况; 主要问题; 种子企业; 假设干建议蔬菜在人类生活占据重要的位置,其地位仅次于粮食作物。
无论是选择采取先进的工具或是应用现代化技术,蔬菜生产的先决条件都要通过蔬菜的种子才能得以表达。
蔬菜种业是蔬菜产业的核心生产力,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有着息息相关的联系,可以说没有蔬菜种子蔬菜生产的高产高效就不能得以实现。
种子作为农业科技进步的主要载体是农业开展的重要核心。
农业开展是国家之命脉,小小的一颗种子关系着国计民生的大事。
随着科技的开展,种子从起初的良种、杂交品种演变成现在的商品化种业,一颗种子的生产优质化程度标志着农业的开展。
认清我国蔬菜种业现状,发现存在的问题,吸取各方经历,对我国种业的开展有着深远的意义。
1 我国蔬菜种业概况1.1 我国蔬菜种业开展根本情况我国种业从“九五〞到2000 年之间经历了农家自留种集体调剂时期到方案管理、统一供种时期。
2000 年参加WTO 和?中华人民国种子法?实施,种子行业开场真正进入市场化阶段,打破了国有种子公司的垄断格局。
由此开场,我国的种子公司开场进入整合期,没有实力的公司逐渐被淘汰,种子市场开场通过整合少数有实力的企业不断开展壮大。
目前,我国蔬菜常年用种量约为4万t,其中进口蔬菜种子量约为6200 t。
据估计,蔬菜种子的年总市场规模为100亿~120 亿元人民币,销售额为50亿~60亿元人民币,进口种子的市场规模约为10多亿元人民币,蔬菜种子商品化率在50% 以上。
2021 年中央一号文件从6个层面、23个要求规划了未来农业科技开展的要求及措施,强调把农业科技摆在更加突出位置,重中之重在于种业科技创新。
云南城郊优势下的特色蔬菜种植问题研究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农产品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并且人们对特色品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云南省是一个农业大省,蔬菜的种植量相对较大,但是对特色蔬菜品种的培植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本文分析了云南城郊型蔬菜基地的特征及影响特色蔬菜产业发展的突出矛盾,并给予了合理化建议。
争取按照安全环保、培植特色、提升效益、创新品牌的思路,不断加快特色蔬菜生产基地的开发建设,提高特色蔬菜生产的现代化水平,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全省城郊地区富民兴企、和谐发展的目标。
关键词:云南省城郊优势蔬菜种植改革开放以来。
云南省蔬菜生产的发展迅猛。
已成为该省农业生产中最具活力的产业之一,并且,在全省已经形成了蔬菜大生产、大市场、大流通的基本格局。
尤其是云南省的城郊型农业,它是以云南省及其近郊的经济基础实力为基础,以科技新品种为研究对象。
以服务城市及富裕农村为目标。
以环保生态原理为指导。
建立和发展新型农产品,培植蔬菜新品种。
目前,特色蔬菜是蔬菜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动向,不仅特色明显、优势突出、安全环保,而且生产规模大、标准化程度高、经济效益好。
在机遇和挑战中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对全省的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起到了极为重要的推动作用。
一、影响云南省特色蔬菜产业发展的突出问题(一)、相关制度不健全由于云南省的特色蔬菜是一个新兴的产业,因此,有关于它的培植相关制度还不够完善,有关部门对其发展前景还不够明确。
结构导致特色蔬菜培植的标准化水平低,监测手段滞后,安全意识不强。
专柜专营和准入机制不健全。
使得无法发挥其特色优势和品牌效应。
(二)、市场导向不明确由于省内的特色蔬菜种植一般都是在城郊地区,那里的环境相对闭塞,网络不发达,结果农民很难了解到当前市场的需求情况,很难把握市场的导向。
另外,市场上对特色蔬菜需求的反馈工作做的极其不到位,很难将正确的信息追踪到底。
结果农民种植特色蔬菜的盲目性越来越大。
(三)、配套科技技术落后由于种植特色蔬菜还处于一个逐渐摸索的起步阶段,因此设施技术配套水平还比较落后。
大棚蔬菜种植技术论文大棚蔬菜种植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引言:近年来,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和人们对健康生活的追求,大棚蔬菜种植技术在农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与发展。
大棚蔬菜种植技术以其高效、高产、节省资源的特点,成为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探讨大棚蔬菜种植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深入研究其对农产业可持续发展和人们生活健康的积极影响。
一、大棚蔬菜种植技术的历史与发展大棚蔬菜种植技术起源于古代中国,在不同的地域和气候条件下,人们通过建造简易的温室大棚来进行蔬菜种植。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农业发展的需求,大棚蔬菜种植技术逐渐得到改进和完善。
自20世纪以来,大棚蔬菜种植技术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迅猛的发展,成为现代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手段。
二、大棚蔬菜种植技术的分类与应用1. 温室大棚种植技术温室大棚是目前大棚蔬菜种植技术中最为常见的一种形式。
温室大棚通过利用传感器、自动控制等技术手段,调节温度、湿度和光照等环境因素,为蔬菜的生长提供最优化的条件。
此种技术不仅延长了蔬菜的种植季节,保证了冬季的正常产量,还可以增加蔬菜的产量和质量。
2. 立体种植技术立体种植技术是大棚蔬菜种植中的一种创新发展。
通过利用建筑结构、培养介质和供水系统等手段,将蔬菜种植在垂直方向上,实现“空中耕作”。
立体种植技术不仅可以节省土地资源,提高空间利用率,还能够减少水的使用量,降低水资源的浪费。
3. 智能种植技术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和物联网技术的发展,智能种植技术在大棚蔬菜种植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通过传感器、无线通信和自动控制系统的联动,实现大棚内环境的智能监控和管理,提高种植的精准性和效率。
智能种植技术可以及时获取大棚内的环境信息,为决策者提供科学的种植建议,实现大棚蔬菜种植的可持续发展。
三、大棚蔬菜种植技术的优势与挑战1. 优势大棚蔬菜种植技术具有高效、高产、节省资源的特点。
通过精细的环境控制,大棚蔬菜可以在适宜的环境下生长,充分利用阳光和二氧化碳资源,提高光合作用效率,从而达到高产的效果。
蔬菜种植论文蔬菜种植是农业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于保障人类的饮食安全和提供丰富的营养物质至关重要。
蔬菜种植涉及到很多方面的知识和技术,包括土壤、水源、气候、肥料、病虫害防治等。
本文将从以上几个方面来探讨蔬菜种植的关键要素和技术。
首先,土壤是蔬菜种植的基础。
种植蔬菜需要选择适合蔬菜生长的土壤,一般来说,土壤的质地以疏松、肥沃、含有适量有机质为好。
同时,要进行土壤的改良,保证土壤的通气性和保水性,提高土壤的肥力,为蔬菜的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
其次,水源是蔬菜种植中不可或缺的要素。
蔬菜对水分的需求较大,善于在呼吸和光合作用中进行蒸腾作用,因此需要不断地为蔬菜提供适量的水源。
在蔬菜种植中,应该合理利用水资源,采取节水措施,例如使用滴灌、微喷等现代化灌溉技术,保证蔬菜的水分需求,同时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第三,气候是蔬菜种植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蔬菜对气温、湿度、光照等环境条件有一定的要求,不同的蔬菜对气候条件的适应性也有所差异。
因此,在选择蔬菜品种时应考虑所在地的气候条件,并根据气候的变化来制定合理的种植措施,为蔬菜的生长创造适宜的气候环境。
第四,肥料是蔬菜种植中提高产量和质量的关键。
不同种类的蔬菜对营养元素的需求也有所不同,因此在施肥时需要根据蔬菜的需求来决定肥料的种类和施用方法。
同时,要注意肥料的合理施用量,避免过量或不足的情况发生,以免对蔬菜的生长产生负面影响。
最后,病虫害防治是蔬菜种植中的常见问题。
病虫害会给蔬菜的生长和产量带来很大的影响,因此要采取一系列的防治措施,包括合理选择抗病虫害的品种、加强田间管理、及时发现和处理病虫害等。
同时,要避免滥用农药,以免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总之,蔬菜种植需要综合考虑土壤、水源、气候、肥料和病虫害防治等因素。
只有合理利用这些要素和掌握相关的技术,才能确保正常的蔬菜生长和丰收。
蔬菜种植作为农业中的重要环节,对于人类的生活和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科学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我们可以种出更加健康、营养丰富的蔬菜,为人类的健康贡献一份力量。
小学生科学小论文如何种植蔬菜种植蔬菜是一项非常有趣和有益健康的活动。
今天,我就来和大家分享一下如何种植蔬菜的方法。
首先,我们需要选择一个适合种植蔬菜的地方。
阳光充足、土壤肥沃的地方是最好的选择。
在选好地方后,我们需要准备土壤。
首先,将土壤松散起来,去除杂草和农药残留。
然后,添加一些有机肥料和腐熟的堆肥,让土壤更加肥沃。
接下来,我们需要选择适合种植的蔬菜种子。
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和需求选择种植叶菜类、根茎类、瓜果类等不同种类的蔬菜。
将种子播放到种子盘或小花盆中,然后用适量的水进行浇水。
当种子发芽后,我们就可以将幼苗移植到菜园里了。
首先,用铁锹或水龙头挖一个适当大小的坑。
然后,将幼苗小心翼翼地移到坑里,并用土壤轻轻填埋住幼苗的根部。
最后,用水仔细浇水,以确保幼苗能够顺利生长。
在幼苗移植之后,我们还需要定期给蔬菜浇水和施肥。
蔬菜的生长需要足够的水分和营养。
所以,我们应该定期浇水,保持土壤湿润。
此外,每隔一段时间,我们也需要给蔬菜施加一些有机肥料,以帮助它们更好地生长。
最后,当蔬菜长大并成熟后,我们就可以收获啦!在收获之前,我们要检查蔬菜是否已经完全成熟。
可以通过观察蔬菜的大小、颜色和外观来确定是否可以收获。
如果蔬菜已经到了成熟的阶段,我们可以用剪刀或手轻轻摘取下来。
通过以上的步骤,我们就可以成功地种植出美味的蔬菜了。
在整个种植过程中,我们需要耐心和细心,以确保蔬菜能够茁壮成长。
同时,种植蔬菜也让我们更加了解自然界的奥秘,并培养了我们的动手能力和责任心。
让我们一起动手吧,种植属于我们自己的蔬菜园吧!。
茄子生产概况论文茄子是一种广泛消费的蔬菜品种,在很多国家中都可见其生产和消费的情况。
本文将探讨茄子的生产概况,包括其产量、种植面积、相关的农业技术等。
并对茄子产量的变化趋势、茄子的市场需求进行分析,以及茄子生产面临的挑战和发展方向进行讨论。
一、茄子的概述茄子是一种夏季果蔬,属于茄科植物。
其主要产地包括中国、印度、土耳其、伊朗和埃及,被广泛消费于亚洲、非洲、美洲和欧洲等地区。
茄子的颜色和形状各有不同,通常是紫色或青色的长圆形、短圆形或球形,有绿边或白边的,口感柔嫩,味道鲜美。
二、茄子的生产概况1. 茄子的种植面积与产量茄子是一种易种植、适应性强的作物。
据联合国粮食和农业组织(FAO)的数据显示,2018年全球茄子的种植面积约为818.39万公顷,产量为5119.36万吨,其中中国占了相当大的比重。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茄子生产国,2018年茄子的种植面积约为200万公顷,产量约为3600万吨,占全球茄子总产量的70%以上。
2. 茄子的主要生产国除了中国,印度、土耳其、埃及和伊朗都是较大的茄子生产国。
茄子在印度的生产量约为1052万吨,种植面积为177万公顷;土耳其的茄子产量约为810万吨,种植面积为112万公顷;伊朗的茄子产量约为590万吨,种植面积为80万公顷;埃及的茄子产量约为408万吨,种植面积为52万公顷。
3. 茄子的主要品种茄子的品种丰富,主要包括圆茄、紫茄、青茄、白茄等。
其中紫茄是目前世界上主要的品种之一,也是国际市场上主要的贸易品种之一。
在中国,南方地区主要生产青茄,北方地区则以紫茄为主。
4. 茄子的种植技术茄子种植的技术逐步得到改进和更新,以提高产量和质量。
目前,一些先进的种植技术包括:选种育种技术、温室种植技术、水肥一体化技术、无土栽培技术等。
这些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茄子的产量和质量,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三、茄子产量的变化趋势茄子的全球产量近年有增长,但增长速度较为缓慢。
2019年,全球茄子的产量首次突破5亿吨,达到了5072万吨,较2015年增长了5.5%。
春节过后,天气渐渐的变暖了,在一个春光明媚的日子里,爷爷准备去后院的菜园里种菜,我好奇的跟在爷爷身后,看爷爷怎么种菜的。
我和爷爷来到菜园里,爷爷拿着铁锹一锹一锹把地里的土翻开,然后再把翻开的土打碎,整平。
我很奇怪爷爷为什么这样做,爷爷告诉我,这样是为了让土壤变的松软,有利于种子吸收营养和透气。
把土地整理平整以后,爷爷把翻好的土地整齐的分成两块。
一块用来载育好的芹菜苗,我学爷爷的样子先在土里挖了个坑,把菜苗的根部埋到土里,然后用土封好,这样一颗菜苗就种好了;另一块用来撒上菜的种子,然后再在上面撒上土把种子盖住。
在我的.请求下,爷爷给我留了一小块土地,我小心的种上了我最喜欢的百合花的种子,期待着它能开出最美的花。
最后爷爷用水管把菜浇了水,这样才能保证种子有充足的养分。
菜终于种好了,看着整齐的菜地,虽然有些累,心里却开心极了,我也学会种菜了。
关于蔬菜种植的学术论文在蔬菜种植过程中,发展有机蔬菜生产,为群众提供安全、优质、放心的蔬菜,不断满足群众对食品安全的需求,最终实现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进步。
这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蔬菜种植的学术论文,仅供参考!关于蔬菜种植的学术论文篇一有机蔬菜生产技术摘要:该文阐述了有机蔬菜种植技术,包括品种选择、生产基地要求、肥料管理、病虫草害防治技术等内容,为生产优质有机蔬菜产品提供参考。
关键词:有机蔬菜品种选择生产基地要求肥料管理病虫草害防治中图分类号:S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5(c)-0135-01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城市化进程的飞速发展,预计到2015年,中国富裕家庭的数量将超过440万户,仅次于美国、日本和英国,而这些家庭对蔬菜等农产品的需求数量、品种和质量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食品安全问题成为了人们健康的大敌。
有机蔬菜化学残留很少,品质与口感都很好,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
该文结合有机生产标准,针对有机蔬菜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对有机蔬菜的生产技术进行了总结。
1 有机蔬菜专用品种的选择首先要注意的问题是应当适应当地的土壤、气候特点及市场需要;其次,由于有机蔬菜栽培过程中禁止使用农药、除草剂等,最好选择一些对病虫害有抗性的蔬菜种类及品种,再次,应选择获得认证的有机蔬菜种子和种苗,禁止使用任何转基因种子。
最后,在蔬菜品种的设置方面,要尽量多的收集好品种,避免单一品种给生产与销售带来弊端。
2 有机蔬菜地块选择与整地2.1 地块选择有机蔬菜生产基地要求土壤肥沃,集中连片,地块完整,其间不得混合常规蔬菜生产的地块,有机和常规地块分开超过10 m,并安排乡村道路,农田林网或物理障碍物作为缓冲区间,以确保有机地块免受污染,一般由常规生产向有机生产通常需经过2年的转换时间。
生产基地要求具有丰富且优质的灌溉水资源;同时交通方便,便于销售;面积适中,能够进行作物轮作生产。
2.2 换茬前茬蔬菜腾茬后,为给后茬作物创造一个优良的生长环境,要求彻底打扫田块,将植株残体全部收集并运出基地进行无害化处理,也可就近投入沼气池。
蔬菜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技术发展研究论文一直以来,农业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都是占据着重要位置。
改革开放以来,城乡经济差距逐年拉大,农民的收入来源有限,并且,随着物价的大幅度上涨,相对收入更是“入不敷出”。
加之我国的人均耕地面积过低,而优质耕地更是少之又少,在诸多因素制约下,很多高新农业生产技术无法得以实现,更是束缚了农民的创收渠道。
无土栽培技术的快速兴起以及深入发展,无疑是为广大的农民带来了发展契机。
本文重点探索蔬菜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技术的发展情况。
1 无土栽培概述无土栽培的科学定义,就是不用天然土壤,而利用含有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元素的营养液来提供营养,并可使得植物能够正常的完成整个生命周期的种植技术。
[1]该方法使得植物的生长摆脱了土壤环境的诸多束缚,并且,还可以对其所需的营养成分进行有效控制,进而培养出高品质的优良作物。
目前,无土栽培形式主要包括水培、基质培以及雾培。
其中,水培是指植物部分根系悬挂生长在营养液中,而另一部分根系裸露在潮湿空气中的一类无土栽培方法。
[2]这种方式植物生长周期较短,经济效益好,并且,还不会受到污染以及季节限制,适合工厂化生产。
2 蔬菜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技术发展现状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技术,它是指不用天然土壤,而使用基质,不用传统的营养液灌溉植物根系,而使用有机固态肥并直接用清水灌溉作物的一种无土栽培技术。
[3]有机基质一般采用当地价格低廉的农作物秸秆及加工下脚料如玉米秸秆、花生壳、食用菌渣、甘蔗渣、酒糟、芦苇末、中药渣等工农业有机废弃物和畜禽粪便等为主要原料发酵腐熟而成,因此也大大降低了成本投入。
为了改善有机基质的物理性能,可以加入一定量的无机基质如河沙、炉渣、蛭石、珍珠岩等进行混配。
混配比例可根据当地基质材料的成本和来源灵活掌握,原则是基质中无机物最多不要超过 60%,否则其保水保肥性能下降。
有机物与无机物的体积之比最大可达8∶2。
有机基质混配后其有机质含量应在40%~50%以上,C/N=30 左右,总养分含量为 3~5 kg/m3左右,pH值为 5.8~6.4,容重为 0.30~0.64 g/cm3,总孔隙度大于 85%。
校园种植让科学学习更有效摘要:在农村小学开展校园种植是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它让学生经历春种秋收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在亲自种植中学到很多重要的科学知识,比如种子的发芽条件,植物缠绕茎与攀缘茎的不同,植物的单性花和双性花的区别等。
同时,学生还能感受植物是有生命的,学会善待生命,保护生态环境。
在种植中体验到劳动的价值,懂得幸福的生活是靠劳动创造的。
关键词:校园种植探究劳动合作我们学校是一所规模特别小的农村小学,全校一至六年级共有学生36人,分成三个复式班教学。
复式班只能完成语数英的学科教学,至于音体美和科学、道法等课程都是语数英老师兼课的。
像科学课这样重要的课程在课堂教学很难落实,原因是科学课需要实验探究,动手操作,而复式班每个年级的直接教学时间少,没法完成当堂实验。
但我们学校四〜六年级学生是住校的,学生在校有很多课外时间,怎样利用好这些空闲时间来补足这些技能课学习的缺失呢,我常常在思考这个问题。
在粤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材上有关植物的教学时,我想在校园的一角开辟一个菜园,带领学生进行蔬菜种植,既能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又能开展科学实验探究。
一、校园种植让学生学会了对比实验方法所谓对比实验就是通过控制单一变量变化来进行对比的实验,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对比实验占了很大的比例。
学习对比实验能提高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学习兴趣。
但是小学生学习对比实验设计与操作还是有难度,在校园种植中我借助种子的发芽和幼苗的生长学生学会设计对比实验,发现科学规律。
在教学《种子》一课时,我指导学生做了种子的发芽实验,种子能否发芽受内部结构和外部环境的影响。
我们先研究什么样的种子可以发芽?学生说健壮的种子可以,我反问学生生虫的种子还能不能发芽,有些学生说能,有些学生说不能。
这时,我让学生设计了对比实验:在两个同样大小的纸杯中盛同样多的壤士,纸杯底部扎一个小孔(过滤水),在两个杯中分别种下10粒健壮的种子和10粒生虫的种子,浇水的次数和浇水量保持一致,且两个杯子都放在教室的同一位置,大约过了10天,种下健壮种子的都发芽了,而生虫种子只发芽了3粒,掏出没发芽的种子来看,学生发现没发芽的都是胚被虫子蛀坏了。
营养土和普通土种菜的论文一、培育壮苗秋冬茬育苗,可在小棚或大中棚中进行,采用网膜双覆盖防雨和降温。
1、营养土的配制。
6份菜园土,4份腐熟农家肥。
每立方米土加入50%多菌灵粉剂100克、25%的敌百虫60克,掺匀后过筛,堆好并用塑料薄膜盖严备用。
2、种子消毒。
用55℃的恒温水,在不断搅拌的情况下,浸泡15分钟以上。
然后待冷却30℃以下浸种。
3、播种技术。
苗床浇足水,然后均匀播种,地面上覆盖遮阳网和稻草,降温、保湿。
4、苗期管理。
约70%种苗出土时要及时撤除地面覆盖的地膜或遮阳网,还要及时撤盖湿润的细土防止带帽出土。
二、定植苗的管理1、施好底肥。
大量增施优质有机肥,每亩施入充分腐熟的畜禽粪2000公斤,配合施用磷酸二铵30—40公斤,结合施肥深翻土壤40厘米。
高垄(l0—15厘米高)、地膜覆盖种植。
2、光照管理。
冬季,阴雨天多,光照不足对蔬菜生长影响较大,所以应尽量争取多见阳光。
即在保证适宜温度的前提下,草苫、小棚膜,应尽量早揭晚盖。
3、通风与温湿度管理。
①、通风调节温度的管理技术。
晴天当大棚内的气温高时,揭大棚两头通风降温。
多云天或阴天,只能在中午前后进行通风换气,以免棚温过低,影响棚内蔬菜的正常生长。
低温季节栽培时,除盖地膜外还可采用大棚内套小棚或再在小棚上盖草帘。
秋冬茬栽培,天气转冷后要根据蔬菜对温度的不同要求。
逐步减少通风量,后期采取多层覆盖,提高棚温,防止发生低温危害。
②通风与空气湿度的调节。
棚内的空气相对湿度大,极易发生病害。
在保证温度的前提下,进行通风降低湿度,尤其是阴雨天,要进行通风。
另外,在喷药、施肥和灌水的当天和以后的l—2天内,在不使棚温过低的情况下,适当早揭膜、晚盖膜,以延长通风时间,使棚内空气湿度不致过高。
论文关键词茄子;制种;栽培技术论文摘要介绍了茄子制种高产栽培技术,主要包括育苗、定植、肥水管理、授粉、采摘等方面内容,以期为茄子制种者提供参考。
茄子具有很强的杂种优势。
目前,我国推广的茄子品种绝大多数为杂种一代。
茄子杂种种子的生产非常严格,除掌握栽培技术外,还需要掌握授粉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和采种技术。
本公司从事茄子育种研究多年,掌握了一套完整的茄子杂交制种技术,制种茄子成本较低,管理比较简单,效益非常可观,现将其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适时育苗选择坐北朝南、背风向阳、排水方便、温度回升快的地块,床土应是2~3年内未种过茄果类、瓜类蔬菜的菜园土,最好是未种过菜的稻田土、塘泥、新鲜黄土等。
老菜园土作苗床要做好土壤消毒,可用50%多菌灵粉剂与过筛煤渣灰拌匀后撒施苗床,作垫籽药土。
用猪粪渣、陈煤灰、塘泥、枯饼、人粪尿等,堆沤制作培养土。
播种前,采用小拱棚育苗,浸种催芽,1hm2大田需苗床面积37.5m2,苗床密度1500株/m2,播种量750~1050g/hm2,种子发芽出土以后,夜间应保持12~15℃,白天为20~26℃,如果夜间温度在10℃以下,生长不利,尤其是土壤夜间温度不要低于17~18℃,否那么根系发育不良。
此外在1~2片真叶时容易发生猝倒病,应注意防治。
2定植为了减轻病害,应实行水旱轮作,制种地选择水稻田或2~3年内未种过茄果类作物的地块,并要求有50m左右的隔离。
茄子定植不必过深,与秧苗的子叶平齐为宜,3叶1心即可定植。
为了使幼苗迅速恢复生长,定植以后应立即浇水,对新根发育有良好效果。
定植的株行距根据茄子的品种而定,我团种植的是晚熟品种,行距60cm,株距35cm。
3田间管理3.1肥水管理施足基肥,施猪粪渣75t/hm2,饼肥1500kg/hm2,磷、钾肥各1500kg/hm2作基肥。
轻施苗肥,在定植后至开花前应追2次肥,浓度不要太高,否那么会造成植株徒长,引起落花、落果,加重病害,最好用稀释5~10倍的猪粪水或进口氮磷钾复合肥,不用氮肥催苗。
基于蔬菜种子发展趋势的探究
摘要: 近年来,我国蔬菜种业在稳步发展的同时也存在发展长期性问题。
本文概述了我国种业发展各阶段的基本状况,分析了蔬菜种业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探究国内外各大种子企业的典型生产运营模式,提出了有利于我国蔬菜种业发展的若干建议。
关键词: 蔬菜种业; 基本状况; 主要问题; 种子企业; 若干建议蔬菜在人类生活占据重要的位置,其地位仅次于粮食作物。
无论是选择采取先进的工具或是应用现代化技术,蔬菜生产的先决条件都要通过蔬菜的种子才能得以体现。
蔬菜种业是蔬菜产业的核心生产力,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有着息息相关的联系,可以说没有蔬菜种子蔬菜生产的高产高效就不能得以实现。
种子作为农业科技进步的主要载体是农业发展的重要核心。
农业发展是国家之命脉,小小的一颗种子关系着国计民生的大事。
随着科技的发展,种子从起初的良种、杂交品种演变成现在的商品化种业,一颗种子的生产优质化程度标志着农业的发展。
认清我国蔬菜种业现状,发现存在的问题,吸取各方经验,对我国种业的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
1 我国蔬菜种业概况
1.1 我国蔬菜种业发展基本情况
我国种业从“九五”到2000 年之间经历了农家自留种集体调剂时期到计划管理、统一供种时期。
2000 年加入WTO 和《中华人民
共和国种子法》实施,种子行业开始真正进入市场化阶段,打破了国有种子公司的垄断格局。
由此开始,我国的种子公司开始进入整合期,没有实力的公司逐渐被淘汰,种子市场开始通过整合少数有实力的企业不断发展壮大。
目前,我国蔬菜常年用种量约为4万t,其中进口蔬菜种子量约为6200 t。
据估计,蔬菜种子的年总市场规模为100亿~120 亿元人民币,销售额为50亿~60亿元人民币,进口种子的市场规模约为10多亿元人民币,蔬菜种子商品化率在50% 以上。
2012 年中央一号文件从6个层面、23个要求规划了未来农业科技发展的要求及措施,强调把农业科技摆在更加突出位置,重中之重在于种业科技创新。
1.2 我国蔬菜种业基本优势
我国地理条件优越,南北跨越约50 个纬度,气候多变,地势复杂,为我国育种多样性提供了先决条件。
例如,汕头蔬菜种业以其具有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和地理位置,素以良种多,技艺精,单产高而闻名遐迩。
我国是农业大国,对种业发展的需求也尤为迫切。
近年来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既鼓励农民生产积极性又加大了对种企的扶持力度。
与此同时,我国一些科研团队正为蔬菜种子研发作着努力。
“中国蔬菜之乡”正与中国农业大学合作,先后培育出了12 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蔬菜新品种,蔬菜种子本土化比重有所提高。
1.3 我国蔬菜种业存在主要问题
1.3.1 科技投入较少,商业化育种起步晚,育种技术大多停
留在传统育种水平随着农业技术的不断改革创新,我国的农业科技也在逐年提高并获得进步,但在技术推广应用及转化方面仍处于劣势。
仅在“十一五”期间,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只有40% 左右,远低于发达国家80% 以上的水平。
中国整个种子产业链条仍处于断裂的状态,也就是说科研、繁种、推广和经营脱节,整个过程都不具备育种研发体系。
研发是种子企业发展的基础,西方跨国企业每年拿出9% 左右的销售收入开展研发活动,美国孟山都公司经过兼并重组后对农业生物技术研究领域不断进行探索深入,而先锋公司铁打不动的一条运营守则就是投入大量资金用于科研投入,每年大约投入2 亿美元。
资金的投入使得企业的研发实力不断提升,形成稳定的商业化育种模式; 而我国蔬菜种业研究的主要工作由国内的高等院校及研究机构承担,绝大多数的国内种子企业并不具备能够进行科研研究的条件,有限的财政补贴更是不能满足科研的需要。
中国蔬菜种业缺乏品种的科技创新能力,资本集中程度不够以及对知识产权保护的认识不足是我国面临的重要问题。
我国蔬菜作物育种历史较短,缺乏长期稳定的投入,导致许多蔬菜作物育种明显滞后,难以为蔬菜产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分子辅助育种技术已经逐渐成为引导全球作物育种革新的关键技术,从全球分子育种技术发展的水平来看,依然是美国和西方国家处于先进领导地位,一些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的关键技术和应用体系都掌握在少数几个跨国公司如孟山都、先锋手里。
我国农业作物分子育种的研究始于二十世纪初,起步稍晚。
1.3.2 国产种子产量低,品质差,种质资源匮乏作为培育新品种原材料的蔬菜种质资源是蔬菜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种质的优劣决定着蔬菜的产量和质量,从而决定着社会经济效益。
一段时期以来,由于市场经济的冲击与国家科研体制转轨中的某些问题,导致包括国家蔬菜专业研究所及民间农民育种家都把主要精力投入到商业品种的研究开发上,却对现有种质资源缺乏深入挖掘,种质创新技术的研究工作未得到应有的重视,这也是近一段时期我国蔬菜育种难以有所突破、缺乏后劲的根本原因。
从1995 年至今我国虽已有大量特色蔬菜种质资源保存到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库,但高端品种克隆基因仍然被国外种子公司掌控。
在全国最大的蔬菜生产地———山东潍坊寿光市,每年蔬菜种子交易额在 6 亿元人民币左右,蔬菜品种的70% ~80% 为国外品种。
从2000 年我国加入WTO 世贸组织开始,国外种子大举进入寿光蔬菜种子市场,以其产出的蔬菜品相好、口感佳等优势,逐步占据了种子市场的统治地位。
据了解包括瑞士先正达种子公司在内的7 家国外种业巨头都已经在寿光布局,建立了试验站、展示基地。
鞍山周边蔬菜大棚中高端蔬菜品种70% 都用国外种子。
例如,日本香葱,因其产量高,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随着孟山都、先正达、利马格兰、杜邦先锋等跨国种业巨头在中国种子市场的高速扩张,我国内资种子企业的生存空间不断被压缩,国内种子市场中外资份额不断加大,国内种业安全受到威胁、民族种业面临挑战。
1.3.3 种子企业门槛低,政府监管不力,市场混乱,假冒伪劣充市,时有事故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我国种业仍然存在着行业分散,市场集中度低; 与此同时,跨国种子公司抓住机会,布局国内种业市场。
我国蔬菜种子企业由于起点低、起步晚、受到小农经济、计划经济的思想限制,尚未意识到现代企业管理理念的重要性,对于建立现代化、规模化、标准化、信息化的大型产业观念缺乏全面的认识,不能形成独有品牌和技术,难以做大做强。
在如此严峻的形势下,近年来我国种子事故仍频繁发生:浙江省临海市永丰镇陈店、上洋两村 4 户菜农于2007 年购进莴苣种子,收获后发现存在严重品质问题; 2012 年浙江温州乐清虹桥镇上千户瓜农因种子问题而出现只长藤不见瓜的现象,以致毫无收成,两千亩瓜地,估量经济损失达2 千多万元;同年厦门翔安十多名种植大户,买了200 多万元假种子,导致900 多亩胡萝卜几成废品,经济损失达1 000 多万元。
诸如此类事件层出不穷,假种子严重坑害农民的经济利益,加强市场管理势在必行。
1.3.4 国内公司大多小而分散,不具抗风险能力我国各种子企业的发展水平高低不齐,总体来说我国种子企业规模较小。
据统计我国农作物种子营销合法注册单位逾 3 万家,尽管中国种子公司遍地开花,但经过新一轮的体制改革和市场竞争,正常存留下来的种子公司不过 1 600 家。
由于企业体制、资金、品种等方面的原因,大部分省、地、县国有种子公司纷纷夭折,即使知名的几家上市种业公司
种子营销状况也参差不齐。
2008 年销售额超过1 亿元的种子企业仅30 家,排序前10 名的企业销售额总计只有48 亿元,仅相当于全球十强种子企业销售额的6%。
然而2009 年,孟山都种子销售收入达到501 亿元人民币以上,远超过中国种子市场销售收入总和; 同期,中国种业上市公司种子销售收入最高的不足10 亿元。
现阶段,大多数种子企业在短期内还不能实现独立品种创新,这些种子企业就必须走联合或兼并、整合资源的道路,建立从资源到品种的育种创新链。
鼓励种子企业广泛采用企业竞合战略,鼓励企业兼并重组,促进区域性龙头企业发展。
2、结语
随着中央一号文件的实施,我国种业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在政策环境一片大好的前提下,种子市场必将进入活跃期,种子企业要在这一阶段把握好大方向,抓住机遇,革除弊病,加快发展步伐。
参考文献
[1]山东设施蔬菜专用品种育种研究现状与前景展望[J]. 何启伟,焦自高.中国蔬菜. 2012(17)
[2]我国蔬菜种业面临的困境及参与国际竞争力分析[J].高红治.园艺与种苗. 2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