Ⅴ类, 6.80%
Ⅰ类, 3.50%
Ⅱ类, 31.80%
Ⅳ类, 11.40%
Ⅲ类, 25.90%
西南诸河区、西北诸河区、长江区、珠江区和东 南诸河区水质较好,符合和优于Ⅲ类水的河长占 95%~64%; 海河区、黄河区、淮河区、辽河区和松花江区水 质较差,符合和优于Ⅲ类水的河长占35%~47%。
四、水土流失严重 水土流失原因:森林覆盖率低,只有12%,居世界120位 。 水土流失面积:约367万km2,占国土面积38%。 水土流失总量:50亿t/年。仅黄土高原每年因水土流失带走
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 全球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影响加剧 城市化发展迅速 江河防洪标准偏低
2、形式:河流洪水、突发洪水、城市洪涝灾害等
二、干旱缺水(水少)(08年底-09年初)
缺水类型 资源型缺水
产生原因 降水分布不均、自然地理差异
工程型缺水 供水工程缺乏或老化失修严重
增长型缺水 水质型缺水
人口和经济发展快速增长 污水未达标排放
1500
径流
1000
500
0
大洋洲 (各岛) 澳大利亚 欧洲 南极洲 南美洲 北美洲 非洲 亚洲
➢ 时空分布不均匀(我国)
西南诸河 21%
西北诸河 5%
松花江
5%
辽河
1%
黄河
海河
2%
1%
淮河
3%
珠江
长江
18%
37%
东南诸河 7%
降雨量:东南沿海地区:1500mm以上 华东、华北:400~800mm 西北: 400mm以下
➢ 2、设计洪水位和校核洪水位 发生设计频率洪水时,水库达到的最高水位称 设计洪水位。 发生校核频率洪水时,水库达到的最高水位称 校核洪水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