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宁津县育新中学九年级物理 第十三章第四节 杠杆 课件 人教新课标版
- 格式:ppt
- 大小:5.57 MB
- 文档页数:43
教学过程设计在图中撬棒、跷跷板、抽水机的手柄,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征: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点转动,这根硬棒就叫做杠杆。
(板书)进一步思考:对于杠杆的形状等有什么要求吗?你还能举出其他用到杠杆的实物吗?。
为了更好的了解杠杆,我们先要熟悉几个名词: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
学生阅读课本第64页,了解五个名词的概念。
总结:动力和阻力都是作用在杠杆上的力,作用效果相反。
支点可以在杠杆的中间也可以在两边。
学生思考、讨论问题得:杠杆可以是直的也可以是弯的,但必须是硬的。
举例。
看书64页初步了解这几个名词。
学生阅读并总结。
能从生活中找到用杠杆的例子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教学内容及问题情境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课堂练习一、课堂训练1、过点O作沿力F1、F2方向的直线的垂线2、下列关于杠杆的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A.杠杆只能是直的;B.杠杆一定有支点;C.杠杆的支点可以不在杠杆上;D.以上答案都不正确.(1题图)3、现在来看看生活中常见的一些杠杆分别属于那种杠杆。
剪刀、瓶起子、筷子、镊子、钳子、钢笔写字、钓鱼杆、铡刀、指甲、起钉锤、天平4、下面为研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过程,根据杠杆平衡条件,把相应数据填入下表,以供分析支点右方钩码重作动力,(g=10N/kg)①、调节杠杆②、在杠杆左端10厘米处挂2个钩码,右端挂一个钩码,使杠杆平衡,应挂在离支点厘米处③、左端钩码个数不变,移到30厘米处,右端钩码位置不动,使杠杆平衡应(填“加”或“减”)个钩码,右端共几个钩码④、两边在个各加一个钩码,使杠杆平衡,可使阻力臂为厘米,动力臂为厘米(尽量取整数)二、动手动脑学物理课后练习另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