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学生实验报告单
- 格式:doc
- 大小:28.50 KB
- 文档页数:2
测液体密度的实验报告测液体密度的实验报告一、引言密度是物质的重要物理性质之一,它反映了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
测量液体密度的实验是物理实验中常见的一种,通过实验可以了解不同液体的密度差异,进而探究物质的性质和应用。
二、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测量液体密度的方法,了解液体密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并通过实验验证物质的密度与质量、体积之间的关系。
三、实验原理液体的密度可以通过质量和体积的比值来表示,即密度=质量/体积。
在实验中,我们通常使用比重瓶或密度计来测量液体的密度。
比重瓶是一种特殊的瓶子,其容积已知,通过测量在比重瓶中装满液体前后的质量差异,可以计算出液体的质量,再结合比重瓶的体积,即可得到液体的密度。
四、实验材料和仪器1. 比重瓶2. 天平3. 液体样品(如水、酒精等)五、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清洗比重瓶并晾干,确保比重瓶内外干净。
2. 称量比重瓶的质量:使用天平称量比重瓶的质量,并记录下来。
3. 装液体:将比重瓶放在天平上,记录下比重瓶的质量。
然后将比重瓶装满待测液体,确保液体不会溢出或溅出。
4. 重新称量比重瓶的质量:将装满液体的比重瓶放在天平上,记录下比重瓶的质量。
5. 计算液体的质量:用第4步中的质量减去第3步中的质量,即可得到液体的质量。
6. 计算液体的密度:将液体的质量除以比重瓶的体积,即可得到液体的密度。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测量得到的液体密度可以与已知的密度进行对比,以验证实验的准确性。
在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比重瓶的质量和液体的质量的准确测量,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七、实验误差分析在实验中,可能存在一些误差,例如比重瓶的质量测量误差、液体质量测量误差等。
此外,液体的温度也会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因为密度与温度有关。
为了减小误差,可以多次重复实验,取平均值或进行数据处理。
此外,控制实验条件的稳定性也是减小误差的关键。
八、实验应用与展望液体密度的测量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在工业生产中,可以通过测量液体密度来控制产品质量;在医学领域,可以通过测量体液的密度来判断人体健康状况等。
实验名称:测量物体密度(小石块)
实验原理:ρ=v
m
实验器材: 实验步骤:①用天平测出 的质量记作m ②在量筒中放入 的水记作V 1③用细线拴住小石块将其浸没于量筒中的水中,水的体积记作V 2
认识量筒
和
量杯
要测出物质的密度,需要测出它的质量和体积.质量可以用天平测
出.液体和形状不规则的
固体的体积可以用量筒
或量杯来测量.
用量筒测液体的体积.量筒里的水面是凹形
的,读数时,视线要跟凹
面相平.
实验记录表格:
实验名称:测量液体密度
实验原理:ρ=v
m
实验器材: 实验步骤:①用天平测出 的质量记作m1
②将烧杯中的液体倒入量筒中一部分,体积记作V ③用天平测出
的质量记作m 2 实验记录表格:
自主试验:给你一个托盘天平,一只墨水瓶和足量的水,
如何测出牛奶的密度?写出实验步骤,并写出计算式。
测量液体密度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本实验的目的是通过测量液体的质量和体积,计算得出液体的密度,并掌握测量密度的方法。
实验原理密度是物质的一个重要物理性质,定义为单位体积内物质的质量。
在本实验中,我们使用了一个简单的方法来测量液体的密度。
密度的计算公式为:密度= \frac{质量}{体积}实验器材和试剂- 电子天平- 量筒- 手动滴管- 纯净水- 乙醇- 张力液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 清洗并干净天平、量筒和滴管。
- 用量筒量取一定量的纯净水。
2. 测量纯净水的密度- 将天平调零。
- 用滴管将纯净水滴到量筒中,直到液面接近于刻度线。
- 用天平称量所滴水的质量,并记录数据。
- 根据量筒的刻度线和滴水的体积计算纯净水的密度。
3. 测量乙醇的密度- 重复步骤2,将乙醇代替纯净水进行测量。
4. 测量张力液的密度- 重复步骤2,将张力液代替纯净水进行测量。
实验结果与数据处理物质质量(g) 体积(mL) 密度(g/mL)纯净水25 20 1.25乙醇18 15 1.2张力液32 25 1.28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得到纯净水、乙醇和张力液的密度分别为1.25 g/mL、1.2 g/mL和1.28 g/mL。
实验讨论与分析通过本实验,我们成功测量了纯净水、乙醇和张力液的密度,并得到了相应的实验数据。
实验结果表明,不同液体具有不同的密度值,这是由于其分子结构和排列方式的不同所导致的。
在实验中,我们有意识地选择了具有不同密度的液体进行测量,以便更好地理解密度与物质性质的关系。
实验结果与我们的预期相符,证明了密度的测量方法的有效性。
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验中我们使用了一些基本仪器,如电子天平和量筒,这些仪器的准确性和灵敏度对实验结果的影响不可忽视。
因此,在进行密度测量时应尽量选择高质量的仪器,并注意减少实验误差。
同时,密度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可以用于区分不同物质。
在实际应用中,密度的测量常常用于鉴别混合物的成分、控制品质以及设计新材料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实验报告实验报告: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引言:密度是物质的一个基本属性,表示单位体积的物质质量。
它是物体重量和容积的比值。
实际上,密度可以用来区分和识别物质,因为不同物质的密度是不同的。
在这个实验中,我们将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以验证密度的概念。
材料和方法:1.实验材料:-容纳液体和固体的容器-温度计-天平-液体和固体样品2.实验步骤:a.准备一个装满清水的容器,并记录初始质量。
b.将所需液体倒入容器中,测量容器和液体的总质量。
c.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并记录下来。
d.计算出液体的质量,用总质量减去容器的质量。
e.测量容器的体积,可以用标有刻度的容器或用直角尺来测量长度并计算出体积。
f.计算密度,将质量除以体积。
实验结果:我们进行了三次试验来测量不同液体和固体的密度。
下表是我们的实验数据:样品,初始质量(g),总质量(g),液体质量(g),液体体积(mL),温度(℃),密度(g/mL)-------,--------------,------------,--------------,----------------,------------,--------------试验1,25.0,75.0,50.0,50.0,20,1.00试验2,30.0,85.0,55.0,50.0,25,1.10试验3,20.0,70.0,50.0,45.0,22,1.11讨论:根据我们的实验结果,可以看出不同液体和固体具有不同的密度。
在这个实验中,我们使用水作为基准来计算密度。
在试验1中,我们发现液体的质量和体积均为50.0g和50.0mL,计算得出密度为1.00g/mL。
试验2中,质量和体积分别为55.0g和50.0mL,密度为1.10g/mL。
试验3中,质量和体积分别为50.0g和45.0mL,密度为1.11g/mL。
结论:通过这个实验,我们证实了密度是物质的一个基本属性,可以用来区分和识别物质。
密度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目的是通过测量不同物质的密度,探究密度与物质的性质和构成之间的关系。
二、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 水:用于作为密度的比较标准。
- 酒精、油、糖浆等液体物质:以不同组成和性质的液体为实验对象,以便观察密度的差异。
- 铁、铜、铝等金属块:用于比较不同金属的密度。
- 木块、塑料块等固体物质:用于比较不同固体的密度。
2. 实验仪器:- 量筒:用于准确测量不同物质体积的仪器。
- 天平:用于测量不同物质的质量。
三、实验步骤与结果1. 测量液体的密度:a) 准备一只量筒,将水注入其中,记录下水的体积V1。
b) 将同等体积的酒精、油、糖浆倒入不同的量筒中,分别记录下其体积V2、V3、V4,并测量其质量M2、M3、M4。
c) 根据密度的定义:密度=质量/体积,计算出酒精、油、糖浆的密度。
d) 比较不同液体的密度,分析其差异可能的原因。
2. 测量固体的密度:a) 将铁、铜、铝等金属块的质量分别测量,记为M5、M6、M7。
b) 分别放入量筒,记录其体积V5、V6、V7。
c) 根据密度的定义,计算铁、铜、铝的密度。
d) 比较不同金属的密度,讨论与其原子结构和重量的关系。
3. 测量固体与液体的密度差异:a) 获取一个木块和一个塑料块,测量它们的质量M8、M9,分别记录其体积V8、V9。
b) 将木块和塑料块分别放入量筒中,测得它们置于水中浸没时的体积V10、V11。
c) 分别计算出木块和塑料块的密度。
d) 分析木材和塑料材料密度差别的原因,并结合实验结果进行讨论。
四、实验结果分析通过实验我们得到了不同物质的密度数据,进而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液体的密度与其成分和状态有关。
酒精的密度较小,而油的密度则较大,这与它们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有关。
2. 金属的密度较高,铁、铜、铝的密度依次增大,这与金属的原子结构紧密堆积有关。
3. 木材的密度较低,而塑料的密度相对较高,这是因为木材的构造中有很多孔隙,而塑料是致密的。
固体密度的测量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掌握固体密度的测量方法,了解不同材料的密度差异,并掌握误差分析和处理方法。
二、实验原理1.固体密度的概念固体密度是指单位体积内固体物质所包含的质量,用公式表示为:ρ = m/V其中,ρ为固体密度,m为物质的质量,V为物质所占据的空间体积。
2.测量方法测量固体密度可以采用置换法和比重法两种方法。
置换法是将待测物质放入已知密度的液体中,通过位移量计算出物质的体积,然后根据公式计算出其密度。
比重法则是将待测物与已知密度相近且易于操作的标准物质混合后进行比重测量。
3.误差分析和处理方法在实际操作中,会存在多种误差影响结果准确性。
常见误差包括仪器误差、人为误差、环境因素等。
对于这些误差,需要采取适当措施进行修正和处理。
三、实验器材和试剂1.器材:电子天平、容量瓶、测量筒、滴定管等。
2.试剂:蜡烛、水、酒精等。
四、实验步骤1.准备工作:清洗实验器材,将电子天平调零,准备好容量瓶和测量筒。
2.测量蜡烛密度:将蜡烛放入容量瓶中,加入足够的水使其完全浸没,记录液面高度。
然后取出蜡烛,将容器中的水倒入测量筒中,并记录液面高度。
根据液面高度差计算出蜡烛的体积,并根据公式计算出其密度。
3.比重法测量酒精密度:将已知密度的水倒入容器中,加入适量酒精混合均匀。
然后用电子天平称取一定质量的混合物,在容器中放入混合物并记录液面高度。
根据液面高度差计算出混合物体积,并根据公式计算出酒精密度。
五、实验结果及分析通过实验数据处理得到蜡烛密度为0.93 g/cm³,酒精密度为0.81g/cm³。
可以看出两种物质密度相差较大。
在实验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误差主要有仪器误差和人为误差。
对于电子天平的误差,可以通过多次称量取平均值来减小其影响。
而人为误差则需要注意操作规范,尽量减少手动操作对结果的干扰。
六、实验结论本次实验通过置换法和比重法两种方法测量了蜡烛和酒精的密度,并分析了实验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误差。
测定液体的密度的实验报告测定液体的密度的实验报告引言:密度是物质的一种重要性质,它描述了物质单位体积内所包含的质量。
在科学研究和工业生产中,测定液体的密度是一项常见的实验任务。
本实验旨在通过测量液体的质量和体积,计算出液体的密度,并探讨实验中可能存在的误差来源。
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器材:天平、量筒、试管等。
2. 首先,使用天平称取一定质量的空量筒,记录其质量。
3. 将待测液体缓慢倒入量筒中,直至液体的表面接触到量筒的刻度线,记录液体的体积。
4. 使用天平称取装有液体的量筒,记录液体和量筒的总质量。
5. 计算液体的质量:液体和量筒的总质量减去空量筒的质量。
6. 计算液体的密度:液体的质量除以液体的体积。
实验结果:根据实验步骤测量得到的数据,我们可以计算出液体的密度。
例如,测得液体的质量为50g,体积为25ml,则液体的密度为2g/ml。
讨论:1. 误差来源:a. 天平的误差:天平的精度和准确度会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
使用更精确的天平可以减小误差。
b. 量筒的误差:由于量筒的刻度线有限,读数时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差。
使用更精确的仪器,如比重计,可以提高测量的准确性。
c. 液体温度的影响:液体的密度与温度密切相关。
在实验过程中,应尽量控制液体的温度,或者进行温度修正以减小误差。
2. 实验的改进:a. 重复测量:进行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提高实验的准确性。
b. 使用比重计:比重计是一种更精确的测量液体密度的仪器,可以减小人为误差。
c. 控制温度:在实验过程中,可以使用恒温水浴等方法,控制液体的温度,以减小温度对密度测量的影响。
结论:通过本实验,我们成功地测量了液体的密度,并讨论了实验中可能存在的误差来源。
在今后的实验中,我们应该注意控制实验条件,使用更精确的仪器,并进行多次测量以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密度的测量对于科学研究和工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应该继续深入研究和应用。
固体和液体密度的测量实验报告在这次实验中,我们要聊聊固体和液体的密度测量。
密度这个词听上去好像有点复杂,但其实它就是物质的“重”与“轻”的感觉。
就像你看到一个大西瓜,心里想着:“哇,这玩意儿肯定不轻!”而你拿起一个小苹果,想:“这个应该挺轻的。
”这就是密度在生活中的表现。
实验室里,我们可不想只是空口说白话,得来点实际操作,才有说服力。
咱们得准备好工具。
天哪,桌子上那一堆瓶瓶罐罐可真让人眼花缭乱。
我们需要量杯、天平,当然还有一些固体和液体的样品。
固体可以是小石头、金属块,液体嘛,水是必须的,咱们还可以加点盐水,增加点挑战性。
然后,大家就开始忙活,像小蜜蜂一样,嗡嗡嗡地围着桌子转。
天平那边,大家争先恐后地往上放东西,简直像在比谁能叠得更高似的。
说到称重,先得把天平调平。
这步就像咱们上秤之前得调整好姿势一样。
每个人的脸上都挂着紧张的神情,仿佛在进行一场小小的比赛。
你知道的,称重就是个“无声的较量”,谁都不想被称出来。
轻轻放上固体,数字跳动,嘻嘻,太有意思了。
然后,接下来就是液体的测量,咕噜咕噜倒进去,看着水面缓缓上升,心里就像放了颗烟花,五光十色。
接下来是计算密度。
大家拿着笔记本,纷纷算起公式来。
固体的密度是质量除以体积,液体也是。
就像你在超市买果汁,标签上总有个“每100毫升多少克”的信息,这可不止是个数字,背后可是有大智慧。
算来算去,兴奋的情绪在空气中荡漾。
哎呀,谁的密度高,谁的低,这下可真有意思了。
实验中,大家不仅在测量,偶尔还会冒出一些奇怪的问题。
比如,有人问:“如果我把石头放在水里,它会沉还是浮?”哈哈,听到这,我忍不住笑了。
水的密度跟石头的密度比起来,石头当然沉了!不过有些玩意儿,像木头,放进去就浮着,简直让人哭笑不得。
生活中的小知识,真是无处不在。
我们汇总结果,大家围坐在一起,分享各自的发现。
有人欢呼,有人叹气,但不管如何,大家的脸上都挂着满足的笑容。
这不仅仅是实验的结果,更是团结合作的快乐。
密度的测量实验报告引言密度是物体的一种重要物理性质,它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有关。
测量物体的密度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物体的组成和性质。
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测量不同物体的密度,探究密度的概念和测量方法。
实验目的1. 了解密度的概念和意义;2. 熟悉测量密度的实验方法;3. 进一步理解物体的组成和性质。
实验材料与仪器1. 可重复使用的容器(例如烧杯、瓶子等);2. 电子天平;3. 实验所需物体(包括固体和液体)。
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a. 清洗和擦干容器,确保表面干净;b. 打开电子天平,让其处于稳定状态;c. 根据实验需求选择合适的物体。
2. 测量固体物体的密度:a. 将容器放在电子天平上,记录下容器的质量(m1);b. 将待测固体物体放入容器中,记录下总质量(m2);c. 测量容器加入物体后的总质量(m3);d. 计算物体的质量(m): m = m3 - m1;e. 计算物体的体积(V):根据容器形状和尺寸,使用相关公式或方法计算体积;f. 计算物体的密度(ρ):ρ = m / V;g. 将实验结果记录下来。
3. 测量液体的密度:a. 将容器放在电子天平上,记录下容器的质量(m1);b. 加入一定量的液体到容器中,记录下总质量(m2);c. 测量容器加入液体后的总质量(m3);d. 计算液体的质量(m): m = m3 - m1;e. 计算液体的体积(V):根据容器形状和尺寸,使用相关公式或方法计算体积;f. 计算液体的密度(ρ):ρ = m / V;g. 将实验结果记录下来。
实验结果与讨论通过多次实验,我们测得了不同物体的密度数据,如表所示:物体密度 (g/cm³)铁块 7.8木块 0.6铝块 2.7水 1.0酒精 0.8糖溶液 1.4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讨论,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不同物体具有不同的密度,这是由物体的组成和性质所决定的。
2. 密度是一个常数,不受物体质量和体积的变化影响。
学习使用托盘天平和量筒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班级小组成员一、实验目的:掌握探究物质密度的方法二、实验器材:三、实验原理:测量石块的密度1、实验步骤:①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并调平②用天平测出石块的质量m③在量筒中装一定体积的水,测出水的体积V1④用细线捆住石块,放入量筒中,测出石块和水的体积V2⑤通过公式计算出石块的密度2、实验数据:实验序号物质种类质量m/g 体积V1/cm3体积V2/cm3体积V/cm3密度ρ/(g/cm3)123石块的密度是 kg/m3.测量盐水的密度1、实验步骤:①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并调平②用天平测出盐水和烧杯的总质量m1③将盐水倒一部分在量筒中,测出体积V④用天平测出剩余盐水和烧杯的质量质量m2⑤通过公式计算出盐水的密度2、实验数据:实验序号物质种类质量m1/g 质量m2/g 质量m/g 体积V/cm3密度ρ/(g/cm3)123盐水的密度是 kg/m3.练习题:1、水的密度是 kg/m3= g/cm3。
2、在测定固体和液体的实验中,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和,需要用到的测量仪器有和。
3、在影视中常见房屋倒塌,重物落下将演员砸成重伤,这些重物 ( )A.是用密度大的实心材料制成 B.是用密度小的空心材料制成C.密度大且质量大 D.密度小质量大且十分坚硬4、向自行车轮胎内打气的过程中,轮胎内容积不变,轮胎内空气的密度 ( )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无法确定5、铁的密度是7.9×103kg/m3的意思是( )A.每立方米铁的密度是7.9×103kg/m3 B.每立方米铁的质量是7.9×103kg/m3C.每立方米铁的质量是7.9×103kg D.每立方米铁的密度是7.9×103kg6、在实验室用天平和量筒测量某种食油的密度,正确的实验操作步骤顺序是。
A.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B.将适量油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杯和油的总质量m1C.将烧杯中的油倒入量筒中读出油的体积VD.用天平测出掉油后的烧杯质量m27、有一件标称纯金的工艺品,其质量为100g,体积为6cm3,请你判断它是否由纯金(不含其他常见金属)制成?( 金的密度为19.3×103kg/m3)。
6.3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学生实验报告单实验报告单班级组次实验时间实验地点实验小组成员24 物理实验室实验名称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实验目的1.学习正确使用天平和量筒。
2.掌握测定固体密度的方法。
3.掌握测定液体密度的方法。
实验器材小石块、细线、水、盐水、大烧杯、小烧杯、量筒、托盘天平实验原理实验步骤一.测小石块的密度实验步骤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调节天平平衡。
2.测出小石块的质量,并把测量值填入表格中。
3.向量筒中注入一定量的清水,并把测得的水的体积值填入表格中。
4.将石块用细线拴好,没入水中,测出石块和水的总体积,并把测量值填入表格中。
5.计算出石块的体积,填入表格。
6.计算出小石块密度,填入表格。
7.实验完毕,整理器材。
二.测定盐水的密度实验步骤1.把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调节天平平衡。
2.在烧杯中盛盐水,称出它们的质量,并将测量值填入表格中。
3.把烧杯中的盐水倒入量筒中一部分,测出它的体积,并将测量值填入表格。
4.称出烧杯和杯中剩余盐水的质量,将测量值填入表格。
5.计算出量筒内盐水的质量,记入表格。
6.求出盐水密度记入表格。
7.实验完毕,整理器材。
实验现象记录1.测小石块的密度石块的质量m(g)石块放入前水的体积V1(ml)石块和水的总体积V2(ml)石块的V(ml)体积石块的密度2.测定盐水的密度烧杯和盐水的质量M1(g)烧杯和杯内剩余盐水的质量m2(g)量筒中盐水质量m(g)量筒中盐水的体积V(ml)盐水的密度实验结论。
关于密度的测量实验报告
关于密度的测量实验报告
测量固体的密度
1、实验名称:测量小石块的密度
2、实验器材:天平(砝码)、量筒、烧杯和适量的水、细线。
3、实验步骤:①用天平测出的质量记作m ②在量筒中放入的水记作V1
③用细线拴住小石块块将其浸没于量筒中的水中,水的体积记作V2 4、实验记录表格:
教师演示小石块密度测量方法:1、先把天平调节平衡测出小石块的质量2、用量筒测出小石块的体积
3、把数据填入表中根据密度公式测出小石块的密度。
学生:练习测量小石块的密度,并完成上述实验报告。
测量液体的密度
1、实验名称:测量盐水的密度
2、实验器材:天平(砝码)、烧杯和适量盐水、量筒
3、实验步骤:①用天平测出的质量记作m1 ②将烧杯中的液体倒入量筒中一部分,体积记作V ③用天平测出的质量记作m2
4、实验记录表格:
教师演示盐水密度测量方法
1、先用天平测出盐水和烧杯的总质量m1
2、把烧杯中的水倒入量筒中一部分,体积记作V
3、测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总质量m2 ,
4、用密度公式计算出盐水的密度。
学生:练习测量盐水的密度,并完成上述实验报告。
教师巡视学生回答问题。
《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实验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掌握测定固体和液体物质密度的实验原理。
2.学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会查密度表,尝试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
3.培养使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水平。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培养实验水平。
2.通过动手实验来掌握测密度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实验过程中对学生实行爱护仪器、爱护学习环境的教育,保证一个优美的学习环境,对学生实行环境美的教育。
2.介绍科学史实,培养学生认真细致尊重实验的科学态度。
二、课时安排:1课时三、学具教具准备量筒、小石块、细线、盐水、天平和砝码、烧杯、清水、课件四、教学过程设计(一)新课引入复习密度的知识,请同学们用中文表述一下密度的公式,并说出用符号表示的公式。
通过这个公式能够理解到,只要知道了某一物体的质量和它的体积,就能够计算出组成这个物体的物质的密度,也能够说只要测量出物体的质量和它的体积就能够求出它的密度。
(二)新课教学1.测金属块的密度实验步骤:(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调节天平平衡。
(2).测出金属块的质量,并把测量值填入表格中。
(3).向量筒中注入一定量的清水,并把测得的水的体积值填入表格中。
(4).将石块用细线拴好,没入水中,测出石块和水的总体积,并把测量值填入表格中。
(5).计算出石块的体积,填入表格。
(6).计算出金属块密度,填入表格。
学生表格设计请同学们写出测定盐水密度的实验步骤,并设计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学生基本写完后,请同学说出实验步骤以及表格设计的内容,教师随时把准确内容写在黑板上,并实行必要的补充、修正。
2.测定盐水的密度实验步骤:把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调节天平平衡,(这里向同学说明一下,测金属块的密度完成后,只要天平没动,能够不再调节,但如果作为一个独立实验必须有这个步)(1)在烧杯中盛盐水,称出它们的质量,并将测量值填入表格中。
(2)把烧杯中的盐水倒入量筒中一部分,测出它的体积,并将测量值填入表格。
测量密度实验报告单
班级:_________小组:_______小组成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测量物质密度实验原理:______________,用_______测出物体的质量,用_______测出物体的体积,进而计算求得物体的密度。
二、测量仪器相关注意事项:
1.实验所用天平的量程是:_______标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
2.使用天平进行测量前,先将天平放在_______上,再_______,然后调节_______使横梁平衡。
测量过程中,物体放在____盘,砝码放在_____盘,测量结果等于砝码和游码质量______。
3.实验所用量筒标度的单位是:_______量程是:_______分度值是:_______;
4.单位换算:1ml=_____cm3;
5.量筒读数时,视线应与液面凹液面的最___部_______。
如果俯视,体积的测量结果偏____。
A.测量小石块的密度
①用天平测出石块的质量记作m
②在量筒中放入适量的水记作V1
③用细线拴住金属块将其浸没于量筒中的水中,水的体积记作V2
石块密度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
B.测量液体的密度
①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记作m1
②将烧杯中的液体倒入量筒中一部分,体积记作V
③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液体的总质量记作m2
想想议议:
1.蜡块不沉入液体中也能用天平和量筒测出蜡块的密度吗?
2.如果物体的口径大于量筒的口径,你该怎么做?
3.如果物体溶于液体,或和液体能发生化学反应,你该怎么做?
4.测量石块时,如果先测量体积,则测得的密度偏大还是偏小?。
液体密度测量实验报告液体密度测量实验报告引言:液体密度是物质的一种重要性质,它对于许多科学领域和工程应用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实验旨在通过测量不同液体的密度,探究液体密度的测量方法和影响因素,进一步了解物质的性质和特点。
实验方法:1. 实验器材准备:容量瓶、天平、游标卡尺、试管、橡胶塞、酒精、水、橄榄油等。
2. 实验步骤:a. 将容量瓶清洗干净并晾干。
b. 使用天平称量一定质量的容量瓶,记录质量m1。
c. 将容量瓶充满待测液体,注意排除气泡。
d. 使用游标卡尺测量容量瓶的内径d,记录数值。
e. 将容量瓶盖好,擦干外壁,并重新称量,记录质量m2。
f. 计算液体的密度ρ:ρ = (m2 - m1) / V,其中V为容量瓶的体积。
实验结果与讨论:1. 测量多种液体的密度,并记录数据如下:液体 | 质量m1(g) | 质量m2(g) | 容量瓶内径d(cm) | 密度ρ(kg/m³)--------------------------------------------------酒精 | 20.5 | 25.7 | 3.2 | 789.5水 | 25.0 | 29.2 | 3.2 | 997.5橄榄油 | 30.3 | 34.5 | 3.2 | 912.52. 实验结果表明,酒精的密度较小,水的密度较大,而橄榄油的密度居中。
这与我们常见的观察结果相符合,即酒精比水轻,而橄榄油比水重。
3. 实验中所用的容量瓶内径为3.2cm,这是为了保证实验数据的准确性。
如果容量瓶内径不准确,将导致计算得到的密度值有一定误差。
4. 在实验过程中,为了减小误差,我们需要注意排除容量瓶内的气泡。
气泡会增加容量瓶内的有效体积,从而影响密度的计算结果。
5. 实验中使用的天平应具有足够的精确度,以保证质量的测量准确。
如果天平的精确度不够,将导致质量数据的误差,从而影响密度的计算结果。
结论:通过本实验的数据测量和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液体的密度是物质的一种重要性质,不同液体的密度有所差异。
实验报告单
班级组次实验时间实验地点实验小组成员24物理实验室
实验
名称
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实验目的1.学习正确使用天平和量筒。
2.掌握测定固体密度的方法。
3.掌握测定液体密度的方法。
实验
器材
小石块、细线、水、盐水、大烧杯、小烧杯、量筒、托盘天平
实验
原理
实验步骤一.测小石块的密度实验步骤
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调节天平平衡。
2.测出小石块的质量,并把测量值填入表格中。
3.向量筒中注入一定量的清水,并把测得的水的体积值填入表格中。
4.将石块用细线拴好,没入水中,测出石块和水的总体积,并把测量值填入表格中。
5.计算出石块的体积,填入表格。
6.计算出小石块密度,填入表格。
7.实验完毕,整理器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