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析患者贫血的防治
- 格式:ppt
- 大小:1.29 MB
- 文档页数:68
\←课程呼吸系统急危重症的救治(市II类5.0学分)一、机械通气基本模式及参数设置1、生理性PEEP(呼气末气道正压)的正常值是()A1-3cmH202、机械通气的吸呼切换时相包括()E 以上都包括3、以下哪项是机械通气的禁忌证()B张力性气胸4、关于压力支持通气,叙述错误的是()C呼吸机的送气采用加速波形5、机械通气时相包括()E 以上都包括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机械通气策略1、不当机械通气会造成肺的()E 以上都包括2、以下哪项不是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直接病因()C 大面积烧伤3、关于肺保护性通气,我国指南推荐将潮气量设置为()A VT ≤ 7 ml/kg4、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重度患者的死亡率约为()C 40%~50%5、根据ARDS柏林标准,200mmHg<PaO2/ FIO2≤300mmHg属于()A 轻度低氧血症三、呼吸机相关性肺炎1、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可能发病机制不正确的是()D 未预防性使用质子泵抑制药2、CRE的主要治疗药物不包括()D 喹诺酮类(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3、气管内吸引(ETA)诊断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阳性诊断的细菌浓度阈值是()A 10^5 cfu/ml4、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最常见的致病菌为()A 革兰阴性杆菌5、有MRSA感染风险的经验性抗菌治疗方案可联合()C 万古霉素四、重症病毒性肺炎的诊治策略1、关于病毒性肺炎临床表现叙述有误的是()A 年轻患者起病骤急,可以头痛、乏力、咳嗽等2、呼吸道病毒筛查不用于哪种病毒性肺炎的病原学()B 坏死性肺炎或合并空洞3、引起病毒性肺炎的常见病原体是()D 以上都包括4、病毒性肺炎的实验室检查叙述有误的是()C PCT>0.1ng/mL5、引起病毒性肺炎常见的病毒不包括()D 疱疹病毒五、急诊气管镜的应用1、为了防止支气管镜经鼻进入时出血,可以采用什么方法?A 滴麻黄素收缩血管2、可弯曲支气管镜引导经鼻气管插管的操作有误的是()C 可通过口腔进镜,沿喉部-声门,送入气管内3、将气管导管沿支气管镜送入气管内,导管远端应距离隆突()B 3~4cm4、支气管镜应用的禁忌症不包括()C 高血压及哮喘患者5、检验前应用过抗生素的患者采用较通常低()的阈值作为标准E 10倍六、急诊抗感染治疗规范化用药1、以下哪类药物是浓度依赖性的()B氨基糖苷类2、()属于抗革兰氏阴性感觉的抗生素C 替莫西林3、社区获得性肺炎有基础疾病但无需住院的老年患者宜选用()B l/ll代头孢菌素±大环内酯类4、特美汀是()B 替卡西林/克拉维酸5、()为国家一类新药的氨基糖苷类抗生素E 依替米星\←课程呼吸危重症患者临床救治及营养支持(市II类5.0学分)一、呼吸危重症患者的营养风险筛查与评定1、通过识别高营养风险的患者,提供恰当的早期营养治疗,以下目的不正确的是()C 预防心理疾病2、营养风险筛查-2002评估表(NRS-2002)不是初步筛查的判断性问题为()D 精神状态情况3、中国呼吸危重症疾病营养支持治疗专家共识推荐对所有呼吸危重症患者应用NUTRIC评分表进行营养风险筛查,NUTRIC评分()的患者被认为存在高营养风险A ≥6分(不考虑IL-6则应≥5分)4、传统意义得营养不良里的超重一般是指BMI大于()kg/m2C 20-305、NUTRIC评分表可快速识别高营养风险患者,推荐()C 首选二、机械通气患者的肠内营养策略1、给予肠内营养后存在肠内营养不耐受的表现不包括()C 排便和排气的增多2、多个观察性研究显示,()与危重症患者临床结局改善的关系更为密切D蛋白质摄入3、滋养型喂养不影响ARDS患者的()A 预后4、EN的蛋白质供给建议以()计算呼吸危重症患者蛋白质需求量A 1.2-2.0g/kg(实际体重)/d5、肠内营养患者预防误吸的措施,不正确的是()D 间断喂养三、脓毒症患者肠内营养实施策略1、()是目前准确计算患者能量需求的金标准基于体重估算热量消耗的公式D 间接测热法2、呼吸危重症患者建议以()计算蛋白质需求量D 1.2-2.0g/kg(实际体重)/d3、低热量喂养是指实际能量摄入低于目标能量的()A 0.74、急性肾损伤且接受血液透析或连续肾脏替代治疗(CRRT)的患者,蛋白质补充最大剂量可达()A2.5g/kg(实际体重)/d5、无EN禁忌的脓毒症患者应在()内早期启动ENB 48h四、无创通气下肠内营养的实施1、若给予EN后IAP持续增高,IAP>()应暂停ENC 25 mmHg2、无创通气压力超过(),下食道括约肌打开,增加反流、呕吐的风险D 20-25cmH203、无创通气下实施肠内营养的好处不包括()C 减少无创通气天数4、胃残余量大于()提示肠内营养不耐受D 250ml5、高误吸的患者中,()是首要的危险因素B 床头低于30°五、急危重患者救能力与医护合作1、适用于任何急危重症的最基本的五项急救首要措施包括()E 以上均包括2、有关急危重患者的处理原则中,说法错误的是()A 急重症患者:遵循先付费后救治原则3、创伤急救包括4项,()不在其中A 输液4、抢救中的医护合作,应严格执行抢救工作制度,包括()E以上均包括5、急危重症通常指病人的脏器功能衰竭,衰竭的脏器数目越多,说明病情越危重,最危重的是()B 心跳骤停六、危重症救治与医护心智共享团队1、下列有关WHO对产科团队的定义中,说法错误的是()A 产科团队需要一名有经验的医生和一名护士即可,太多人容易混乱,影响救治2、危重症医学对医护人员有较高要求,包括(()E 以上均包括3、急危重患者诊疗特点都包括()E 以上均包括4、患者从发病到就诊时间间隔较长,从发病到就诊超过()的占80%,给救治及预后带来难度D 一周5、危重症救治中,护士应掌握基本监测技术的相关知识,其中不包括()B 现场手术操作能力\←课程糖尿病肾病多学科诊治与护理管理(国家I类5.0学分)一、糖尿病肾病的多学科诊治和管理的研究进展1、AACE/ADE推荐-ICU中,血糖高于()mmol/L开始静脉胰岛素强化治疗B、102、()是诊断糖尿病肾病并排除糖尿病合并了其他肾病的金标准A、肾活检3、建议糖尿病肾病患者每周至少进行()min中等强度(如快步行走)的有氧运动C、1504、AACE/ADE推荐-综合病房中,随机血糖目标<()mmol/LD、105、与内分泌科合作,选择肾毒性小降糖药物,严格管理血糖DKD患者血糖控制应个体化,建议血糖控制的靶目标HbA1c不超过()%A、76、以下关于糖尿病肾病多学科来源、组成和分类的相关描述,不正确的是()C、DKD患者每3个月在肾病诊疗单元进行1次系统检查、评估和治疗方案制订调整二、糖病高血糖管理新进展的护理视角1、一般在CKD G3~4期时胰岛素用量减少()%,CKDG5期时需进一步减少()%C、25,502、阿卡波糖属于口服降糖是类型是()A、a-糖苷酶抑制剂3、住院病人高血糖指标指的是住院患者任意时间点的血糖值>()mmoI/LC、7.84、HaAIa越接近正常值,餐后血糖对HbAie影响越大,HbAIa<7.3%时,餐后血糖贡献占()%D、705、成人非妊娠高血糖人群空腹或餐前血糖严格控制目标为()mmol/LA、4.4-6.16、住院成人高血糖患者血糖监测医护协议处方2019中,Ⅰ类人群监测时间为监测()次B、4三、糖病患者高管理新进展与护理1、生活方式干预内容中,不正确的是()C、减少钾、钙、镁摄入2、以下关于对病理生理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Na磁共振成像技术可测定1型糖尿病患者组织中钠含量3、糖尿病与高血压共存国外数据中,高血压患者伴2型糖尿病()%A、204、糖尿病与高血压共存国外数据中,2型糖尿病伴高血压()%D、505、最新专家共识抗高血压建议中,如果血压≥()mmHg,建议给予2种药物联合起始治疗以尽快控制血压E、160/1006、药物的药效会与血液波动规律相契合,确保药物的疗效,对于一天只需服用1次的降压药,患者可在早上()点左右B、7四、糖尿病肾病患者贫血的管理1、关于糖病肾病中贫血的原因和病理生理的相关描述,以下不正确的是()B、贫血的内源性EPO应答中期下降,然后EPO缺乏伴红细胞形成受到抑制,可能是CKD患者贫血的主要决定因素2、透析患者的红系造血刺激(ESA)治疗应在Hb水平<()g时开始,即使没有直接归因贫血症状,这将有助于减少输血需求C、103、治疗策略中,建议所有DKD成人患者血红蛋白(Hb)水平维持在()g/dLC、10-124、WHO定义为男性血红蛋白(Hb)水平<()g/dL,女性()g/dLD、130,1205、血液透析前Hb浓度通常<()g/dl,很少接受治疗B、96、糖尿病肾病患者在CKD2期开始筛查中不包括()A、HbAlc五、护理管理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治疗患者的药物治疗护理管理1、出现糖尿病典型症状,且一天中任一时间血糖≥()mmol/L(200mg/dl),可以诊断为糖尿病E、11.12、出现糖尿病典型症状,且空腹血糖水平≥()mmol/LB、73、护士的职责不包括()C、治疗疾病4、营养不良中,DKD患者出现显性尿蛋白,建议每日的蛋白质摄入量为()g/kg 体重B、0.85、关于降压药的合理选用的相关描述,不正确的是()D、基础血压≥150/90mmHg时,起始选用两种降压药物治疗6、2017年我国颁发的《CKD患者膳食指导》推荐HD或PD患者摄入蛋白质为()g·kg-1·d-1C、1.0-1.2六、糖病肾病血液透析治疗患者的体重管理1、《中国老年2型糖尿病防治临床指南》中,形成了()条推荐意见C、1022、()是基础治疗手段A、生活方式干预3、干体重是判断体内有无水潴留的“目标体重”,理论上两次透析之间体重增加量应控制在患者自身干体重的()%C、3-54、在2022版的诊疗标准中将建议开始糖尿病及糖尿病前期筛查的年龄从45岁提前至()岁D、355、出现糖尿病典型症状,且一天中任一时间血糖≥()mmol/L(200mg/dl),可以诊断为糖尿病E、11.16、以下关于糖尿病(DM)的相关概述描述,不正确的是()C、糖尿病肾脏疾病(DKD)是一种由糖尿病(DM)引起的急性肾脏病七、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生活方式管理1、若血糖>11.1mmol/L,则需要把碳水化合物的比例减少至()%,并且严格限制单糖和双糖的摄入D、552、()是延缓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的重要一环B、生活方式干预3、以下关于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表现的相关描述,不正确的是()D、有明显氮质血症的糖尿病性肾病患者,可有轻度至中度的贫血。
关于血液透析患者贫血情况及贫血原因分析摘要:目的了解血液透析患者的贫血状况以及分析血液透析患者的贫血原因。
方法选取某院2010年5月至2014年7月的血液透析患者100例,并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的血液透析患者会输适量的血液,观察组的血液透析患者会同时进行“铁剂治疗”和“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观察分析两组血液透析患者的贫血情况以及分析其贫血的原因。
结论血液透析患者贫血情况出现的重要原因在于缺铁和促红细胞生成素,我们可以通过补充铁剂与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血液透析患者的贫血。
关键词:血液透析患者;贫血情况;贫血原因;分析维持血液透析时间长患者贫血纠正效果优于维持血液透析时间短的患者,临床上注意早期检测血红蛋白,调整用药。
我们通过观察分析所选取的观察组以及对照组的100例血液透析患者的贫血状况,探究患者血液当中血红蛋白以及红细胞积压的相关数据,了解血液透析患者的贫血情况,分析血液透析患者出现贫血的主要原因,总结出血液透析患者贫血的治疗方法以及策略,并将这些策略和方法恰当地应用到血液透析患者贫血的临床治疗当中,提高患者的贫血治愈效率和质量。
一、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1.研究对象选取某院2010年5月至2014年7月进行3个月以上的血液透析患者100例,其中包括50例男性血液透析患者,50例女性血液透析患者,患者的血液透析时间最长的为4年,在这100例血液透析患者当中有2例多囊肾,1例狼疮性肾炎,4例结石性肾衰竭;10例高血压肾病;7例糖尿病肾病;76例慢性肾小球肾炎。
选取的这100例血液透析患者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贫血,我们将这10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这两组中血液透析患者的透析时间、性别以及年龄等不存在明显的区别。
2.研究方法观察该医院100例血液透析患者在透析前的血液,详细记录他们的贫血情况,分析探究他们贫血的原因;依据本院血液透析患者的透析时间将2010年5月至2012年5月的50例血液透析病人作为对照组,将2012年6月至2014年7月的50例血液透析病人作为观察组。
透析病人为什么要持续注射促红细胞生成素尿毒症病人都会出现贫血,随着进入尿毒症的时间延长,贫血会越来越重,这种情况在慢性透析的患者中也存在,如果不能得到及时纠正,长期下去就会出现一系列并发症,最后导致患者死亡,所以对慢性透析患者的贫血必须进行治疗。
要治疗贫血,首先要明白尿毒症患者为什么会出现贫血。
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首先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肾脏衰竭后不能分泌促红细胞生成素。
促红素是一种糖蛋白,由165个氨基酸组成,分子量约30000道尔顿,大部分由肾脏产生,另有10%—15%由肝脏产生。
正常人血中促红素的浓度约为5pmol/L 。
促红素的作用是促进骨髓中的红系祖细胞生成前驱细胞,使网织红细胞增生,从而转化为红细胞。
引起尿毒症病人贫血的原因还有:尿毒症致使胃肠功能障碍,使营养物质包括铁、叶酸等吸收障碍,造成造血原料缺乏;尿毒素直接作用于红细胞,导致红细胞的破坏增加;此外做血液透析的患者由于透析膜生物相溶性问题导致红细胞的破坏增加,进一步加重贫血。
所以治疗尿毒症患者贫血的重点是补充促红细胞生成素。
现在临床上所用的基因重组促红细胞生成素是用基因工程技术将人类促红素基因移植到中国田鼠卵巢细胞中大量生产出来,最早于1985年由美国Amgen 公司开发出来。
临床使用时可以皮下或静脉注射。
皮下注射的半衰期约一天(12—28小时),约为静脉注射的两倍,生血效果也以皮下注射较好。
一般来说,透析患者经过持续注射促红素一段时间后,就可以将血色素提升到正常水平,但是有些患者会问,为什么我一直在注射促红素,血色素提升仍然不理想?这就要分析一下原因,导致促红素疗效不理想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 促红素剂量不够。
有些患者由于经济等原因,虽然一直在注射促红素,但剂量不够,有的一周注射一次甚至几周注射一次,这样的剂量远远达不到要求,身体仍然缺乏促红素。
2.铁剂的补充不足。
尿毒症患者本来就缺铁,在促红素治疗时,病人会迅速大量造血,这时需要大量的铁剂,若患者本身的铁储存量不够,或这些铁不能迅速从储存处转运到骨髓(功能性缺铁),这样治疗效果就会很差,所以在进行促红素治疗的时候,应该同时补充足够的铁剂以及叶酸、维生素B12等造血原料。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合并肾性贫血的护理陈付梅摘要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合并肾性贫血的护理方法。
方法:对3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合并肾性贫血的患者从生活、饮食、用药、心理等方面进行综合性、个体化护理。
结果:25例患者经过综合治疗和护理贫血症状得到明显改善,血红蛋白达到靶目标;5例患者血红蛋白接近靶目标。
结论:加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合并肾性贫血的护理,可以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患者透析质量和生活质量。
关键词维持性血液透析;肾性贫血;护理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2.20.051肾性贫血是慢性肾功能不全的常见并发症,依据美国肾脏病基金会肾脏预后质量指南(NKF-DOQI)2006年提出的贫血定义,透析组和非透析组患者的贫血患病率分别是98.24%和52.05[1]。
贫血是促进慢性肾脏病进展和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病率及病死率增加的重要危险因素,纠正血液透析患者的肾性贫血对于减轻症状,提高患者生存率与生活质量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010年9月 2012年2月在我院血液透析中心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30例,其中男18例,女12例。
年龄24 78岁,平均51岁。
均使用AK95S透析机,每周透析1 3次,每次4h。
1.2诊断标准依据NKF-DOQI提出的诊断标准,本组30例均符合肾性贫血的诊断标准,其中血红蛋白为37 102g/L,血细胞比容为12.4% 34.7%,红细胞计数(1.34 3.45)ˑ1012/L。
1.3结果经过个体化综合治疗后25例患者血红蛋白110 120 g/L,血细胞比容33% 36%,红细胞计数(3.2 3.5)ˑ1012/L。
作者单位:225300江苏省泰州市中国医药城医院血透中心陈付梅:女,本科,主管护师5例患者血红蛋白85 100g/L,接近靶目标。
2护理2.1透析护理血液透析是否充分是影响营养状况的重要因素,充分透析可以清除毒素,纠正酸中毒和电解质紊乱,有助于内环境的稳定[2]。
罗沙司他在血液透析贫血患者中的应用摘要:目的本文观察血液透析贫血患者干预中罗沙司他应用效果。
方法我院收治于2019年10月10日~2022年8月30日血液透析贫血患者86例为研究观察对象,将患者依据信封法分两组,对照组(常规红细胞生成素治疗)、实验组(罗沙司他治疗),观察两组血红蛋白指标、铁代谢情况、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实验组治疗后血红蛋白、红细胞、红细胞比容水平高于对照组,实验组转铁蛋白、血清铁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
结论针对血液透析贫血患者治疗中可以选择使用罗沙司他,改善患者血红蛋白、铁代谢情况,治疗较为安全,可推广应用。
关键词:血液透析;贫血;罗沙司他;血红蛋白;转铁蛋白血液透析是治疗终末期肾病重要手段之一,长期血液透析治疗期间,患者容易出现贫血并发症,针对出现贫血患者未及时有效控制,随着贫血加重,可引发患者记忆力减退、活动能力下降、乏力、心功能不全等,加重病情,影响患者转归[1]。
血液透析作为常用肾脏替代疗法,每年进行血液透析治疗患者数量大,其中大多数患者需要维持性血液透析,增加贫血出现概率。
针对血液透析贫血患者可以通过红细胞生成素、铁剂、叶酸等进行干预。
补充红细胞生成素虽然可以改善贫血,但存在局限性,可以造成血压升高,出现心血管不良事件。
积极探索更为安全有效治疗方法极为重要。
本文研究以血液透析贫血患者为研究观察对象,分析此类患者采用罗沙司他治疗效果,具体报告下述。
1一般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于2019年10月10日~2022年8月30日我院收治血液透析贫血患者86例为研究观察对象,依据信封法将患者分对照组(常规红细胞生成素治疗)、实验组(罗沙司他治疗),43例/组。
对照组男性23例,女性20例,年龄38~80岁,平均年龄(51.27±2.23)岁,病程6~14年,平均病程(9.26±1.47)年,透析平均时间(20.12±3.14)个月;实验组男性21例,女性22例,年龄40~80岁,平均年龄(51.43±2.39)岁,病程6~14年,平均病程(9.19±1.52)年,透析平均时间(20.08±3.23)个月;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对差异不显著(P>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