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人与自然下册第5课 应对雾霾天气
- 格式:doc
- 大小:29.00 KB
- 文档页数:2
治霾从我做起
最近几天天色暗黄,雾霾天气笼罩这整个南京城,今天我们就来天天这个雾霾!
最近南京连续六天的雾霾天气,使古都南京笼罩在一团灰黄色的空气中,南京市中小学于12月5日全部停课,孕妇们也放了“雾霾假”!大家可能还不知道雾霾是怎么形成的吧!以及它的危害到底有多大!雾霾的形成主要是因为大气空气气压低,空气不流动是主要原因!由于空气不流动,是空气中微小的颗粒悬浮在空气中,雾霾的天气,我们呼吸的是混浊的气体,空气中的霾会引起肺炎,咽喉炎,气管炎,心脏衰落等疾病!雾霾不仅仅给人们身体带来巨大的危害,给人们生活也造成很多不便,会造成高速公路封闭,飞机误点,学生停课……在我们平时生活中,工地装修灰尘,汽车尾气,烟囱冒出的烟等等因素都会形成雾霾!
随着社会的发展,雾霾天气将会越来越多,对我们身体造成巨大危害,要想呼吸新鲜的空气就要做到少开车,多种树,保护植物,治霾从我做起!。
精选全文完整版(可编辑修改)
教学设计
1.组织学生交流各自综合实践活动情况。
2.组织学生进行活动的展示资料和成果。
3.对学生进行总体评价和活动的总结。
二、学习者分析
(一)经过前期调查, 学生对于雾霾天气的健康防护并不十分了解, 研究本课题具有重要意义;
(二)本班学生具有综合实践活动学习经历, 问题意识、调查研究、搜集资料等实践能力已基本具备;
(三)本班学生思维活跃, 善于交流, 对“雾霾”这一热门话题有着浓厚的兴趣。
(三)本班学生思维活跃,善于交流,对“雾霾”这一热门话题有着浓厚的兴趣。
三、学习目标确定
(一)能掌握并运用几种应对雾霾的方法, 提高保护身体健康的意识。
(二)能通过对比筛选、分析总结的逻辑思维和动手制作、实地访问、设计实验等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
(三)学生懂得完成一个研究活动需要利用团队的力量, 分工协作, 提高小组合作效率, 并能在此基础上发挥特长, 个性化展示。
(四)初步培养学生严谨的求知态度和理性思维。
四、学习重点难点。
【三年级】雾霾
雾霾是现代城市空气污染的一种表现形式,它是由于大气中的颗粒物物质和有害气体聚集在一起,形成肉眼可见的混浊状态。
雾霾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问题,比如影响视力、妨碍交通、损害健康等等。
雾霾对我们的视力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空气中的颗粒物和有害气体会使空气变得不洁净,视野变得模糊,尤其是在雾霾天气的时候。
这让我们很难看清远处的事物,也很容易感到眼睛不舒服。
雾霾也会妨碍交通。
由于能见度低,雾霾天气下,司机们很难正常驾驶车辆,很容易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
雾霾也会影响飞机的起降和火车的运行,导致旅客出行受阻。
这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了很多不便。
雾霾还对我们的健康造成了很大的危害。
雾霾中的颗粒物和有害气体进入我们的呼吸道后,很容易引发呼吸系统疾病,如咳嗽、气喘、支气管炎等等。
雾霾中还存在着一些有毒有害物质,长期暴露在雾霾中会对人体的各个器官产生损害,例如对肺部的伤害尤为严重。
我们要尽量避免呼吸浓雾霾的空气。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应对雾霾呢?我们可以加强环境保护意识,避免随意燃放烟花爆竹等产生污染物的行为。
我们要合理使用能源,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例如节约用电、减少汽车尾气排放等等。
出门时可以佩戴口罩,避免吸入过多的颗粒物。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为改善空气质量做出努力。
只有大家共同合作,才能减少雾霾对我们生活的影响,使我们的空气变得更加清新、健康。
让我们携手努力,让蓝天白云永远伴随着我们的生活!。
【三年级】雾霾雾霾是一种常见的大气环境污染现象,也简称为“霾”。
雾霾是一种由于大气中污染物排放过多、气象条件不利而形成的天气现象,通常在降水停止、风力减弱以及气压稳定的时候出现。
雾霾主要是由于大气中的污染物和水汽在气象条件不利的情况下,形成了一种可见的悬浮物,严重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健康状况。
雾霾的成因雾霾是大气环境污染的一种表现,主要由于人类活动和气象因素产生。
人类活动方面包括工业生产、交通运输、建筑施工和农业生产等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以及燃煤、燃油、木材等燃料的燃烧产生的尾气、烟尘等污染物。
气象因素方面,当空气不稳定,风力不足,湿度较高等气候条件不利时,形成的悬浮物质直接影响了大气中的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造成了大量污染物的积聚以及浓度不断上升。
雾霾的危害雾霾的危害主要集中在健康和经济方面两个方面。
首先,雾霾中的细颗粒物含量高、直径小,进入人体后能够刺激呼吸道、损伤肺部、影响血液循环系统。
对于人们的慢性病和老年人,他们的免疫系统受到伤害,容易遭受感染和各种威胁,大大缩短了寿命。
其次,在经济上,雾霾的危害是显著的,它会影响气象条件、交通运输、工业生产等各个经济领域,产生相关的累积效应。
特别是在工业生产中,雾霾对于建筑、交通、农业等产业的影响是非常显著的,导致很多产业的生产和销售都受到了影响。
预防雾霾为了解决雾霾的问题,我们必须从根源上寻求解决之道,包括减少排放、提高能源效率等环保方案。
以下是预防雾霾的三种方法。
1.减少燃烧物的排放减少燃烧物的排放是预防雾霾的有效措施之一,可以通过对燃料的选择、控制工业生产中的污染物排放等方式来实现。
例如,选择天然气、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减少燃油、煤等高污染排放的能源使用。
2.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是减少能源使用的另一种方法。
采用高效、低耗、低排放的技术、设备和机器可以将能源利用效率提高到最高水平,降低污染物排放和大气环境污染的风险。
3.使用环保设备和产品使用环保设备和环保产品也是预防雾霾的有效方法之一。
三年级《人与自然》下册:第5课应对雾霾天气课题应对雾霾天气设计者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什么是雾霾,了解雾霾的危害。
2. 让学生学会在雾霾天气进行自我保护。
3. 让学生初步了解雾霾形成的原因, 从我做起, 从小事做起, 从小树立保护的意识。
教学重点学会在雾霾天气进行自我保护;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方法:创设情境,组织学生分析讨论。
教学用具教学课件、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教学活动二次备课激趣导入合作探究1.让学生观看关于?雾霾?的报道。
看完报道,哪位同学能告诉我,报道中经常提起的一个词是什么?学生回答。
教师:那么什么是?雾霾?天气呢?学生根据平时的见闻回答。
教师:现在我们来看气象学上是怎么定义?雾霾?的。
幻灯片出示?什么是雾霾天气?2、PM2.5是什么意思?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
它的直径还不到人的头发丝粗细的1/20。
PM2.5粒径小,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
知道什么是雾霾,了解雾霾的危害。
巩固运用PM2.5是灰霾的罪魁祸首。
霾?的形成原因:1)大气空气气压低,空气不流通。
2)道路扬尘、建筑施工扬尘。
3)汽车尾气。
4)工厂制造出的二次污染。
5)冬季取暖排放的污染物。
2.教师:遇到?雾霾?天气我们还应该注意哪些问题?3、趣读平安歌谣,牢记应对技巧雾霾天气少开窗,戴上口罩保健康避开人群少逗留,洗脸漱口清鼻腔学会在雾霾天气进行自我保护。
教学过程教学活动二次备课板书设计?应对雾霾?天气雾霾天气少开窗,戴上口罩保健康避开人群少逗留,洗脸漱口清鼻腔教学反思学会在雾霾天气进行自我保护;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方法:创设情境,组织学生分析讨论。
【三年级】雾霾雾霾是指大气中悬浮颗粒物和有毒有害气体混合在一起形成的一种气象现象。
雾霾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危害。
下面我们来看看雾霾是什么,它是如何形成的,以及我们该如何预防雾霾。
我们来了解一下雾霾的成因。
雾霾的主要成分是颗粒物和有害气体。
颗粒物主要有细颗粒物和可吸入颗粒物,它们是空气中悬浮的微小颗粒,可以直接进入人体的呼吸道并引起健康问题。
有害气体主要包括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它们对人体的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等都有很大的危害。
雾霾的形成与人类活动、气象条件等都有一定的关系。
人类活动中的排放物如汽车废气、工业排放等会释放大量的颗粒物和有害气体。
而气象条件如低温、无风、湿度高等会导致这些颗粒物和有害气体积聚并形成雾霾。
雾霾对人们的健康和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长时间暴露在雾霾中会引起呼吸道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等。
雾霾还会导致能见度下降,给交通安全带来威胁。
雾霾还对植物的生长、水体的清洁等造成了损害。
要预防雾霾,我们每个人都要有责任。
减少污染排放是关键。
我们要积极参与环保活动,减少汽车使用,合理使用能源,控制工业废气排放等。
我们要加强环境保护意识。
不乱扔垃圾,妥善处理废弃物,选择环保产品等都是我们应该做的。
科学防护也很重要。
遇到雾霾天气,我们可以佩戴口罩,尽量减少户外活动,保护好自己的身体健康。
雾霾是一种对人们健康和环境造成威胁的气象现象。
我们每个人都要从自身做起,减少污染排放,增强环保意识,科学防护,共同努力预防雾霾的发生。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拥有一个清洁、健康的环境。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案应对雾霾天气随着现代工业化的不断发展,雾霾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环境问题之一。
雾霾天气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都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作为小学教育工作者,我们需要引导学生了解雾霾的原因、影响以及如何应对雾霾天气的方法。
为此,我为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设计了一份教案,旨在帮助学生认识和应对雾霾天气。
一、教案目标:1. 了解雾霾的成因和影响;2. 掌握预防雾霾的方法;3. 培养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雾霾的成因和影响a) 雾霾的定义和常见特征;b) 主要成因:工业排放、机动车尾气、燃煤污染等;c) 雾霾对人体的危害:呼吸道疾病、心血管疾病、皮肤问题等;d) 雾霾对环境的影响:大气污染、植物受损、水质污染等。
2. 雾霾天气的应对方法a) 雾霾天气的识别:通过观察空气质量指数(AQI)、天空颜色等特征;b) 室内防护措施:保持良好室内空气质量、佩戴口罩等;c) 室外防护措施:避免外出、用湿毛巾包裹口鼻等;d) 环境改善方法:减少污染源、环保出行等。
3. 保护环境的重要性a) 维护生态平衡和人类健康的关系;b) 儿童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c) 如何参与环境保护:节约用水、分类垃圾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0分钟)在课堂上,展示一些雾霾天气的图片,让学生自由说出自己对这些图片的感受和观察。
引导他们讨论导致雾霾的原因。
2. 雾霾的成因和影响(30分钟)a) 通过多媒体展示雾霾的定义和特征,解释雾霾的主要成因;b) 引导学生讨论雾霾对人体和环境的影响,并举例说明;c)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雾霾的危害,并分享他们的观点。
3. 雾霾天气的应对方法(30分钟)a) 教师讲解如何识别雾霾天气和室内防护措施;b) 学生阅读相关材料,了解室外防护措施和环境改善方法;c) 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设计一张海报或手册,介绍如何应对雾霾天气。
4. 保护环境的重要性(30分钟)a) 教师与学生讨论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儿童的作用;b)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参与环境保护;c) 小组活动:学生分组,提出具体的环境保护措施,并展示给全班。
三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应对雾霾天气一、教学目标1.了解雾霾的概念和危害;2.了解雾霾形成的原因;3.学习如何正确佩戴口罩;4.学习环保知识,了解如何预防雾霾;5.通过实践活动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二、教学重点•了解雾霾的概念和危害;•学习如何正确佩戴口罩;•学习环保知识,了解如何预防雾霾。
三、教学难点•了解雾霾形成的原因;•通过实践活动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四、教学内容1.了解雾霾的概念和危害教师简要讲解雾霾的概念和危害,可根据孩子们的年龄特点,采用形象化、具体化的手段,如图片、视频等。
2.了解雾霾形成的原因通过现象观察、讨论、课件展示等方式,引导孩子们了解雾霾形成的原因。
3.学习如何正确佩戴口罩3.1 口罩的种类和用途教师介绍不同种类的口罩及其用途,在介绍时可以提出道德教育的意义,设计启发性的问题,让孩子们思考什么时候需要佩戴口罩?3.2 口罩的正确佩戴教师可以给孩子们展示视频,让孩子们跟随参考一次正确的佩戴方法。
然后,通过集体展示、示范等方式,让孩子们掌握如何正确佩戴口罩。
4.学习环保知识,了解如何预防雾霾4.1 爱护自然环境教师通过图片、实物、小故事等形式宣传环保意识,让孩子们了解环境的重要性。
4.2 预防雾霾教师通过简单的环境科学知识及过程展示,让孩子们了解如何预防雾霾,如:植树、节约能源、拒绝燃放烟花等。
5.通过实践活动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5.1 外出实践活动:面对雾霾天气,如何正确佩戴口罩?如何行走?如何预防雾霾?教师在安排外出活动时要注意孩子们的安全,确保采取了必要的保护措施,如:选择适宜的时间,选择行程安全的路线等。
5.2 环保活动:制作环保标语牌、环保手账、环保花盆等小环保实践活动。
五、教学方法本教学以讲授、展示、示范、讨论、小组合作学习、实践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
六、教学资源•电子PPT讲稿;•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环保手账、环保花盆等材料。
课题应对雾霾天气设计者
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什么是雾霾,了解雾霾的危害。
2. 让学生学会在雾霾天气进行自我保护。
3. 让学生初步了解雾霾形成的原因, 从我做起, 从小事做起, 从小树立保护的意识。
教学重点学会在雾霾天气进行自我保护;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方法:创设情境,组织学生分析讨论。
教学用具教学课件、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教学活动二次备课激趣导入
合作探究1.让学生观看关于‚雾霾‛的报道。
看完报道,哪位同学能告诉我,报道中经常提起的一个词是什么?学生回答。
教师:那么什么是‚雾霾‛天气呢?
学生根据平时的见闻回答。
教师:现在我们来看气象学上是怎么定义‚雾霾‛的。
幻灯片出示‚什么是雾霾天气?
2、PM2.5是什么意思?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
它的直径还不到人的头发丝粗细的1/20。
PM2.5粒径小,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
巩固运用
PM2.5是灰霾的罪魁祸首。
霾‛的形成原因:
1)大气空气气压低,空气不流通。
2)道路扬尘、建筑施工扬尘。
3)汽车尾气。
4)工厂制造出的二次污染。
5)冬季取暖排放的污染物。
2.教师:遇到‚雾霾‛天气我们还应该注意哪
些问题?
3、趣读平安歌谣,牢记应对技巧
雾霾天气少开窗,戴上口罩保健康
避开人群少逗留,洗脸漱口清鼻腔
教学过程教学活动二次备课
板书设计‚应对雾霾‛天气
雾霾天气少开窗,戴上口罩保健康
避开人群少逗留,洗脸漱口清鼻腔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