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硬联合麻醉后放置导尿管的临床评价
- 格式:doc
- 大小:10.50 KB
- 文档页数:1
手术室麻醉后导尿并留置尿管效果分析
张蓉;吕西娟;段小芹
【期刊名称】《当代护士(专科版)》
【年(卷),期】2011(000)002
【摘要】探讨了手术室麻醉后导尿并留置尿管效果.对麻醉方式为全身麻醉和硬腰联合麻醉的患者,在麻醉后导尿并留置尿管,消除了患者的疼痛和不适;减少了小儿患者因不配合所致的操作困难及被感染;提高了并发尿道狭窄及前列腺肥大男性患者导尿的成功率.认为麻醉后导尿可减轻患者的疼痛与不适,值得推广、借鉴;手术室为此项操作的无菌性提供平台的同时,是否有污染手术间的可能;患者在麻醉过后对尿管的不适感相对于麻醉前是否有所增强,值得进一步研究.
【总页数】2页(P91-92)
【作者】张蓉;吕西娟;段小芹
【作者单位】710054,西安市,陕西省西安市红十字会医院;710054,西安市,陕西省西安市红十字会医院;710054,西安市,陕西省西安市红十字会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72.3
【相关文献】
1.手术室开展麻醉后留置尿管的护理体会 [J], 赖梅;陈少娟;黄西妹;曾晓萍;郭雅梅;王水娇
2.系统护理干预应用于手术室全麻留置导尿管患者的效果分析 [J], 高海燕
3.系统护理干预模式对手术室全麻留置导尿管患者尿管刺激反应影响 [J], 王蕊
4.护理干预对手术室全麻留置导尿管患者苏醒期躁动及尿管刺激的影响 [J], 马晓楠
5.护理干预对手术室全身麻醉留置导尿管患者苏醒期躁动及尿管刺激的影响观察[J], 巫瑞珠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老年骨科患者腰-硬联合麻醉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分析1. 引言1.1 研究背景腰-硬联合麻醉具有麻醉效果好、术后恢复快的优点,但在老年骨科患者中的应用情况及效果尚需进一步研究。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对于老年患者的麻醉操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了探讨老年骨科患者腰-硬联合麻醉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本研究旨在通过系统分析术前准备、具体操作步骤、临床效果、安全性和并发症对策等方面,全面评价该麻醉方法在老年骨科患者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依据。
【2000字】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探讨老年骨科患者腰-硬联合麻醉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评估该麻醉方式在老年骨科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通过对大量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腰-硬联合麻醉与传统全麻在老年骨科手术中的差异,评估其对手术效果的影响。
分析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患者中的安全性表现,探讨其在手术中的应用风险与优势,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加全面和准确的指导,进一步完善老年骨科手术治疗方案,提高手术成功率和患者生活质量。
本研究旨在为老年骨科患者提供更为安全和有效的手术麻醉选择,为提高老年患者手术成功率和术后康复效果做出贡献。
1.3 研究意义在实际临床中,老年骨科患者的手术风险较高,对麻醉方式的选择要求较高。
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骨科患者中具有较好的镇痛效果和较低的全麻风险,可以减轻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手术成功率。
研究老年骨科患者腰-硬联合麻醉的临床效果以及安全性,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和社会意义。
通过本研究,我们可以为临床医生提供更科学的麻醉方案,为老年骨科患者的手术治疗提供更好的保障。
2. 正文2.1 腰-硬联合麻醉的术前准备1. 患者评估:在使用腰-硬联合麻醉前,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
特别需要关注患者是否有出血倾向、心脏疾病、肺部疾病或其他慢性疾病。
2. 术前准备:在术前需要告知患者禁食禁水的时间和术前洗浴的要求。
要评估患者是否需要进行镇静和镇痛处理。
腰-硬联合麻醉用于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手术的麻醉效果评价腰-硬联合麻醉是一种常用的麻醉方式,特别适用于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手术。
糖尿病患者由于病情复杂,对于麻醉的要求也相对较高,因此选择合适的麻醉方式对手术的成功与患者的康复都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腰-硬联合麻醉用于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手术的麻醉效果进行评价。
一、腰-硬联合麻醉的优势1. 麻醉深度可控:腰-硬联合麻醉中药物直接注入硬膜外腔或者蛛网膜下腔,药物分布较为均匀,麻醉深度较易控制。
这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尤为重要,因为病患往往有心血管、肾脏、神经系统等多系统并发症,对麻醉深度的要求较高。
2. 术中镇痛效果好:腰-硬联合麻醉不仅可以提供手术过程中的麻醉效果,还可以延长术后的镇痛时间,减轻患者的术后疼痛。
这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尤为重要,因为糖尿病患者术后疼痛往往难以控制,容易导致术后并发症。
3. 减少全麻相关风险:相比于全麻,腰-硬联合麻醉对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的影响较小,减少了全麻相关风险,尤其是对于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来说,选择腰-硬联合麻醉可以减少手术风险。
1. 麻醉效果:多项临床研究显示,腰-硬联合麻醉在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手术中表现出良好的麻醉效果。
与全麻相比,腰-硬联合麻醉能够更好地保护心脏和肺部功能,在手术过程中对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稳定性影响较小,有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
腰-硬联合麻醉还能够提供术中和术后的镇痛效果,减轻患者的疼痛感,促进康复。
2. 术后效果:研究发现,选择腰-硬联合麻醉的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术后患者疼痛感较轻,术后康复较好,大大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
这与腰-硬联合麻醉对术后镇痛效果的持续性有关,也与腰-硬联合麻醉对心血管系统及呼吸系统的影响较小有关。
虽然腰-硬联合麻醉在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手术中表现出良好的麻醉效果和安全性,但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腰-硬联合麻醉的操作难度较大,需要麻醉医生具备较高的操作技能。
腰硬联合麻醉在经尿道输尿管镜弹道碎石的临床麻醉特点分析摘要】目的:探讨腰硬联合麻醉在经尿道输尿管镜弹道碎石的临床麻醉特点。
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6年2月我院行经尿道输尿管镜弹道碎石术的泌尿结石患者7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36例,行连续硬膜外麻醉,观察组36例,行腰硬联合麻醉,观察两组麻醉效果、肌松满意率及不良反应情况。
结果:观察组麻醉平面固定时间短于对照组,麻醉维持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肌松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腰硬联合麻醉具有起效快,麻醉时间长,肌松满意度率高的特点,且不良反应少,可作为经尿道输尿管镜弹道碎石术的最佳麻醉方案。
【关键词】泌尿结石;经尿道输尿管镜;弹道碎石术;腰硬联合麻醉【中图分类号】R614.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14-0163-02随着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与进步,经尿道输尿管镜弹道碎石术已成为临床治疗泌尿系统结石的主要手段,具有创伤面小、定位准确、可重复操作、手术成功率高等优点[1]。
但经尿道输尿管镜弹道碎石治疗过程中需广泛的麻醉表面,选择合适的麻醉方法对提高手术效果有重要意义。
连续硬膜外麻醉和腰硬联合麻醉是临床常见的麻醉方法,为探讨不同麻醉方法的临床效果,本文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2月来我院行经尿道输尿管镜弹道碎石术的泌尿结石患者72例进行分析,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对象为72例泌尿结石患者,入组标准[2]:均行经尿道输尿管镜弹道碎石术;按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I~II级;无手术禁忌症;入选患者均对本次研究知情同意。
排除标准:合并呼吸系统疾病者;治疗依从性较差者;妊娠及哺乳妇女。
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6例,男22例,女14例,年龄20~75岁,平均(56.3±2.4)岁;结石部位:上段15例,中下段21例。
文章编号 1007-9564(2010)05-0733-01全麻前后留置导尿管引起术后不适的观察及原因分析755000 宁夏中卫市人民医院 张 琴 艾森萍关键词 留置导尿管;尿道刺激;术后不适 留置导尿管是全麻手术前的常规准备之一,目的是解决手术中、手术后患者不能自解小便的问题。
临床上为了减轻患者手术前的焦虑程度及留置导尿带来的不适,从人文角度考虑,大多采取在进手术室麻醉后留置导尿管。
然而,我们在近2年的临床观察中发现,患者手术后尿路刺激症状明显,有些患者因无法忍受只好即刻拔出尿管,有些患者还需要再次导尿。
为此,我们对2007年8月—2009年8月100例全麻留置导尿管患者进行了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择普外科全麻手术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表将100例患者分为二组,单数组为观察组,其中男30例,年龄18~52岁,女20例,年龄20~54岁;双数组为对照组,其中男28例,年龄19~51岁,女22例,年龄19~55岁。
二组均使用同一品牌的F oley尿管,二组在性别、年龄、疾病、导尿管的质量、消毒方法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观察组在全麻后留置导尿管,对照组在全麻前留置导尿管。
观察二组患者术后的尿道刺激反应。
1.3 评定标准 0级完全无不适;1级轻微不适,但能忍受;2级中度不适,有尿急,尿道疼痛,下腹憋胀;3级严重不适,极度忍受,有明显的下腹憋胀,尿道疼痛,尿急,需即刻将尿管拔出,并伴有烦躁不安。
1.4 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
2 结果手术后二组患者的尿道刺激反应程度,见表1。
表1 二组患者留置尿管的尿道刺激程度比较(例,%)组别n0级1级2级3级观察组5005(10)10(20)35(70)对照组50040(80)*5(10)5(10) 注:二组比较*χ2=51.389,P<0.01 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在全麻后留置尿管,手术后尿道刺激程度明显高于麻醉前留置尿管。
通江县妇幼保健院
关于腰硬联合麻醉安全.质量.疗效.经济效益评估我院腰硬联合麻醉工作于2011年3月1日正式开展。
从业人员经正规培训,在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及医疗质量安全委员会的督导下。
各科室大力支持下.腰硬联合麻醉顺利开展,并得到病人及家属的认可和医护人员的支持,并给单位能创造一定经济效益,现将工作开展前景作如下评估
一.质量.安全疗效评估
1.在质量安全方面,我们认真按培训的技术规范操作,科学诊治,
无违规操作行为,对每位病人在术前认真告知腰硬联合麻醉优点及风险,得到病人同意后进行。
2.上岗人员均经正规培训学习,科室没有无资质人员,工作人员在
执业中做到认真负责,耐心解释,各种登记齐全。
在工作得到了院领导的重视,全体医务人员的大力支持。
得到了外科医生和患者及家属的一致好评。
自开展此项工作以来,从无医疗差错事故发生。
3.经济效益前景评估
自2011年3月1日开展此项工作到2011年12月30 日共1120例,经济收入268800.00元,目前计划在2012年开展腰硬联合麻醉达2000人次,预计经济收入480000.00元,由此我院开展腰硬联合麻醉前景乐观.我们将继续努力给单创造可喜的两个效益,
并把腰硬联合麻醉全面开展,把我院的麻醉工作提上一个新的台阶。
2011年12月31日
,。
浅谈手术患者麻醉后插尿管护理的优缺点黄春梅【摘要】目的对1300例手术患者麻醉后插尿管护理优缺点的探讨.方法术前一天由巡回护士向患者做好放置尿管的宣教工作.插管前选择型号合适的尿管,掌握适当的插管时间,要求如下:①腰麻或腰硬联合麻醉或硬膜外麻醉的患者:麻醉成功平面出现后进行插尿管.②全麻患者:硬膜外穿刺成功后,静脉给药待患者完全入睡后方可插尿管.结果优点:减少对患者的身心损害,减少感染机会,能做到心中有数,与现行的护理模式相呼应.缺点:个别患者出现尿道黏膜损伤,麻醉苏醒时烦躁不安.结论麻醉后插尿管虽然有可能出现黏膜损伤或麻醉苏醒时烦躁不安的缺点,但可以提高一次放置尿管的成功率,而大大地减少了患者的身心痛苦.【期刊名称】《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年(卷),期】2012(010)012【总页数】1页(P86-86)【关键词】手术;麻醉后;插尿管;护理【作者】黄春梅【作者单位】广东省中医院大学城医院手术室,广州510006【正文语种】中文由于手术需要,大部分的手术患者都需要留置尿管,以达到排空膀胱和记录出入量的目的。
我院一直以来术导尿是由病房护士术晨执行,随着护理模式的改变,整体护理的中心目标转变为“以病人为中心,最大限度地减轻患者的痛苦,最大限度地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我院自2008年始,术前需留置尿管的患者要求入手术室待麻醉成功后进行,笔者通过对1300例患者的观察,收到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1.1 一般资料共观察1300例患者,其中结肠癌500例,胃癌150例,子宫肌瘤300例,乳腺癌200例,肝癌150例;男性530例,女性770例;其中103例男性患者气管内全麻苏醒时出现烦躁不安,表情痛苦,诉尿管不适。
1.2 方法术前一天由巡回护士向患者做好放置尿管的宣教工作。
插管前选择型号合适的尿管,掌握适当的插管时间,要求如下:①腰麻或腰硬联合麻醉或硬膜外麻醉的患者:麻醉成功平面出现后进行插尿管。
②全麻患者:硬膜外穿刺成功后,静脉给药待患者完全入睡后方可插尿管。
腰硬联合麻醉在大批量输尿管结石微创气压弹道碎石术中临床应用关键词腰硬联合麻醉大批量输尿管结石微创气压弹道碎石术腰硬联合麻醉(CSEA)具有腰麻(SA)起效迅速、作用完善、效果确切、药物用量小和连续硬膜外麻醉(CEA)作用时间灵活,便于术后镇痛等很多优点。
目前已广泛用于临床,但用于大批量输尿管结石微创气压弹道碎石术国内仍少见报道。
2007年3月以来,我院开展大批量输尿管结石微创气压弹道碎石术,泌尿外科负责组织病源,择机集中患者做好术前准备,再请广州微创中心的教授来院作流水线般的手术,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随机选择输尿管结石患者200例,无严重合并症,无椎管内麻醉的禁忌证,年龄14~78岁,身高1.4~1.76cm,ASAⅠ~Ⅱ级,随机将其分为A组腰硬联合麻醉组和B组双管硬膜外组,每组100例。
麻醉方法:两组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开放静脉通道,接好监护仪,常规做血压、心电、血氧饱和度的监测,预防性的输入林格氏液或胶体液300~500ml。
A组选择L2~3用一次性腰硬联合穿刺包,左侧卧位,硬膜外穿刺成功后,用针内针法把25G腰麻针刺入蛛网膜下腔,拔出针芯见清亮脑脊液溢出后,将重比重的布比卡因(0.75%的布比卡因2ml+10%的葡萄糖注射液1ml)1.8~2.5ml缓慢(0.1~0.2ml/秒)的注入蛛网膜下腔,对基础血压偏低(收缩压低于100mmHg)的患者,可在注入局麻药前先静脉给予麻黄碱6~10mg,退出腰穿针,并向头端置入硬膜外导管3~4cm,固定导管后即翻身迅速调整体位,以达术中要求的麻醉平面,在摆截石位时,要注意头高脚低位的保持,若麻醉平面过早固定,不能满足手术的要求,可从硬膜外导管分次注入1.192%的罗哌卡因7~10ml。
B组选择T10~11和L2~3为穿刺点,用硬膜外穿刺包,患者取左侧卧位,分别穿刺成功后向头端置管3~4cm并固定妥当,翻身转平卧位,先用2%利多卡因3ml从下管注入,做实验量,观察5分钟,如无全脊麻表现,再用2%利多卡因3ml从上管注入,5分钟后如无全脊麻表现,先从下管分次注入 1.192%的罗哌卡因7~10ml,待15~20分钟麻醉平面出现后,再从上管分次注入1.5%的利多卡因7~10ml,10~15分钟后测麻醉平面,待出现完善的麻醉平面后即可摆手术体位手术。
老年骨科患者腰-硬联合麻醉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分析一、临床效果腰-硬联合麻醉是一种局部麻醉方式,其主要通过在硬膜外腔内注入麻醉药物,使神经丛得到麻醉的效果。
相比于全身麻醉和脊髓麻醉,腰-硬联合麻醉在操作方便、体位协调、昏迷反应少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对于老年骨科患者而言,腰-硬联合麻醉的应用有以下优势:1. 减轻手术对身体的折磨老年人的身体状况较为脆弱,全身麻醉和脊髓麻醉可能会造成一定的刺激或危险。
而腰-硬联合麻醉属于局部麻醉,对身体的影响较小,手术的创伤也相应减轻,可以减轻手术对身体的折磨。
2. 显著减少手术出血量腰-硬联合麻醉可以达到局部麻醉的效果,进而达到血管收缩和减少出血的目的。
与全身麻醉相比,腰-硬联合麻醉能够显著减少手术出血量,对手术的成功率也起到了积极的影响。
3. 缩短恢复期二、安全性分析1. 低副作用发生率相比于全身麻醉和脊髓麻醉,腰-硬联合麻醉的副作用发生率相对较低。
一些研究显示,腰-硬联合麻醉的过程中,患者呼吸或心率的变化情况较为稳定,麻醉的质量也相对较高。
2. 注意监测剂量尽管腰-硬联合麻醉的副作用发生率较低,但是其麻醉药物的种类和剂量必须严格控制和监测。
如果麻醉药物过量,则可能导致呼吸抑制、心律失常等不良反应发生。
3. 存在一定的并发症腰-硬联合麻醉在手术中的过程中,可能会发生一些不良反应。
例如,患者可能会出现头痛、恶心、呕吐、坐骨神经痛等症状。
然而,这些并发症通常是暂时性的,并且在后续操作中可以进行有效的控制和治疗。
总而言之,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骨科患者手术中的应用具有一定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
虽然可能会存在一些不良反应和并发症,但是这些问题可以通过严格的控制和有效的治疗来解决。
因此,对于老年骨科患者的手术,建议采用腰-硬联合麻醉,以此来保障患者的安全和手术的成功率。
1202017.02临床经验腰硬联合麻醉在经尿道输尿管镜弹道碎石的临床麻醉特点分析付会莉湖北省汉川市人民医院 湖北省汉川市 431600【摘 要】目的:探索经尿道输尿管镜弹道碎石术中应用腰硬联合麻醉的临床价值。
方法:收集本科室2015年1月-2016年10月间接收的拟行经尿道输尿管镜弹道碎石术的100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参考组共有50例,给予硬膜外麻醉;麻醉组共有50例,给予腰硬联合麻醉。
观察及对比2组的麻醉效果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麻醉组的麻醉维持时间与肌松满意率较参考组显著更高,麻醉平面固定时间显著更短(P<0.05);2组的血压降低率与头痛发生率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
结论:经尿道输尿管镜弹道碎石术中应用腰硬联合麻醉具有良好的效果,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借鉴。
【关键词】结石;经尿道输尿管镜弹道碎石术;腰硬联合麻醉经尿道输尿管镜弹道碎石术是临床上新兴的一种碎石技术,在泌尿结石患者的临床治疗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但该术式对麻醉平面具有较高的要求[1],如何选取科学合理的麻醉方案始终是麻醉医师重点关注的问题。
我们收集本科室接收的行经尿道输尿管镜弹道碎石术的50例患者,给予腰硬联合麻醉,效果较满意,现总结麻醉效果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收集本科室2015年1月~2016年10月间接收的拟行经尿道输尿管镜弹道碎石术的100例患者,均经相关检查确诊为泌尿结石,且均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同意。
参考随机双盲分组法将患者随机分成2组:参考组共50例,包含男29例,女性21例;最低年龄者20岁,最高年龄者64岁,平均年龄(36.71±12.53)岁。
麻醉组共50例,包含男32例,女性18例;最低年龄者22岁,最高年龄者65岁,平均年龄(37.25±13.13)岁。
2组的以上基线资料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存在可比性。
1.2 方法术前均经多功能监护仪对2组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进行密切的监护,且构建静脉通道。
麻醉科主任临床业务能力评价标准1、科主任/学科带头人的专业技术水平领先。
⑴、科主任/学科带头人具备承担区级以上(含区级)继续教育项目或科研的能力。
⑵、科主任/学科带头人在本专业区级以上(含区级)学术组织任委员以上职务。
2、医疗服务的可及性与连贯性,门诊、住院手术麻醉前,麻醉期间及麻醉后回访的具有连贯性。
3、科主任对患者围麻醉期病情评估管理情况,做到对病人的同质化麻醉及处理。
4、科主任发现医疗安全(不良)事件能力与次数。
5、科主任对执行诊疗路径的过程中必须遵循相关医疗原则,特别是核心制度的落实。
6、科主任对科室内的继续教育与培训制度执行情况,讲座的次数与内容。
7、科主任对麻醉科内的麻醉技术规范情况,能24小时满足临床麻醉的要求;严格掌握麻醉及镇痛适应症及禁忌症;积极开展麻醉新技术及监测技术。
8、医疗技术综合指数。
科室完成医院“医疗技术综合指数”要求的情况。
9、科室必须完成三级医院等级评审技术指标五年累计的麻醉死亡率<0.02%;24/48小时重返ICU率;对全麻、硬膜外和腰麻、神经阻滞、腰-硬联合麻醉和连续腰麻的并发症的发生率;麻醉失败率;病人对麻醉的满意率;对危重疑难麻醉所占有分数;均要符合质控标准。
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药物不良反应报告。
0.1次/每月/每床【三级医院一般专科】完善的麻醉前评估、准备及制定麻醉实施方案。
对手术病人进行血压、脉率、心电、血氧饱和度及体温的连续定量监测;对全麻病人进行呼气末 C02监测(要求有例数)。
开展各种阻滞麻醉、吸人全麻、静脉全麻和复合麻醉(要求有例数)。
开展各专科手术的麻醉处理(要求有例数)。
具有独立开展心血管、胸科、脑外科及妇产科手术麻醉处理的设备条件与技能(要求有例数)。
具有对危重、疑难病人(休克、创伤、脏器功能不全等)进行麻醉处理的条件和技能(要求有例数)。
完成各年龄组病人的麻醉处理。
承担围手术期危重病人的监测治疗及抢救工作,设置麻醉恢复室(RR)(床位数与手术台数比例为1 : 2〜4)。
产科手术患者腰-硬联合麻醉前后留置尿管舒适度与疼痛刺激度的比较陈雪艳 (河源市妇幼保健院手术室,广东 河源 517000)[摘 要] 目的:探讨产科手术患者腰-硬联合麻醉前㊁后留置尿管舒适度与疼痛刺激度㊂方法:选取河源市妇幼保健院产科2019年1月~2019年5月收治的80例剖宫产产妇按数字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产妇于腰-硬联合麻醉前留置尿管,观察组产妇于腰-硬联合麻醉后留置尿管,比较两组产妇血压㊁心率㊁疼痛以及舒适度等情况㊂结果:留置前两组产妇舒张压㊁收缩压㊁心率以及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留置后,对照组产妇舒张压㊁收缩压㊁心率以及VAS评分均高于留置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留置前㊁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㊂留置后,观察组产妇舒张压㊁收缩压㊁心率以及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产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㊂对照组产妇无不适感占比0.00%,轻微不适感占比15.00%,中度不适感占比52.50%,严重不适感占比32.50%;观察组产妇无不适感占比30.00%,轻微不适感占比60.00%,中度不适感占比10.00%,严重不适感占比0.00%;两组产妇舒适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㊂结论:产科手术患者腰-硬联合麻醉后留置尿管可减轻产妇的应激反应和疼痛刺激度,提升产妇的舒适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㊂[关键词] 产科手术;腰-硬联合麻醉;导尿管;舒适度;疼痛刺激度 剖宫产近年来在临床妇产科越来越常见,是促分娩的一项重要技术㊂剖宫产术对于麻醉的要求比较高,腰-硬联合麻醉是目前较为常见的麻醉方式之一[1]㊂在实施剖宫产术之前留置尿管是不可缺少的准备工作,其目的是预防术中损伤膀胱,解决术中和术后产妇的排尿难问题㊂剖宫产术前导尿管的留置时机选择至关重要[2],目前临床对于腰-硬联合麻醉前留置尿管和腰-硬联合麻醉后留置尿管仍旧存在较大的争议㊂为进一步了解剖宫产术前腰-硬联合麻醉前㊁后导尿管的留置效果,本研究将80例行剖宫产术的产妇纳入样本中展开分析,现报告如下㊂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9年1~5月在我院接受剖宫产术且行腰-硬联合麻醉分娩的产妇8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正常上班时间行剖宫产术50例,非正常上班时间行剖宫产术30例,按数字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㊂对照组产妇年龄21~37岁,平均(27.49±3.64)岁;体重指数21~26kg/ m2,平均(23.21±2.75)kg/m2;初产妇23例,经产妇17例㊂观察组产妇年龄22~36岁,平均(27.58±3.67)岁;体重指数21 ~26kg/m2,平均(23.27±2.71)kg/m2;初产妇24例,经产妇16例㊂两组产妇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㊂ 纳入标准:①美国麻醉医师分级[3](ASA)1-2级;②均行腰-硬联合麻醉;③均无感觉障碍和精神症状;④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合并尿道畸形者;②近期泌尿系统感染史;③合并严重心㊁肝㊁肾等器官功能障碍;④存在剖宫产手术禁忌证者;⑤基本资料不全者㊂1.2 方法:两组产妇均行剖宫产,术前常规开放前臂静脉维持体液平衡㊂连接多功能心电监护仪,测量并记录基础血压和心率,实施腰-硬联合麻醉㊂导尿管置入的具体操作:①导尿管为乳胶涂硅双腔单囊导尿,由广东湛江市事达实业有限公司生产,管径为14F㊂②采用一次性无菌导尿包,由技术娴熟的手术室护士进行操作,严格按照无菌原则留置㊂对照组产妇于腰-硬联合麻醉前置入导尿管,观察组产妇则在腰-硬联合麻醉后3~5min左右置入导尿管㊂1.3 观察指标:于留置尿管前㊁后检测两组产妇的各血流动力学指标和疼痛程度㊂血流动力学指标包括舒张压㊁收缩压㊁心率等;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疼痛量表[4](VAS)评价,分值0~10分,0分表示无疼痛感,10分表示最高级别疼痛感,分数越高表示疼痛感越强烈㊂根据产妇的自述评价两组产妇的舒适度情况:留置尿管期间无尿频㊁尿急㊁尿痛等症状表示无不适感,有轻微症状表示轻微不适感,有中度症状表示中度不适感,症状严重表示重度不适感㊂1.4 统计学分析:数据分析使用SPSS21.0统计软件包,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㊂2 结果2.1 两组产妇留置尿管前㊁后血流动力学和疼痛比较:留置尿管前两组产妇舒张压㊁收缩压㊁心率以及VAS评分等应激反应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留置后对照组应激反应指标均高于留置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留置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留置后观察组产妇应激反应指标均低于对照组产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㊂见表1㊂2.2 两组产妇舒适度情况比较:观察组产妇无不适感占比和轻微不适感占比高于对照组,中度不适感占比和严重不适感占比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㊂见表2㊂表1 两组患者留置尿管前㊁后血流动力学和疼痛的比较(x±s)组别例数舒张压(mm Hg)留置前留置后收缩压(mm Hg)留置前留置后心率(次/min)留置前留置后VAS评分(分)留置前留置后对照组4080.32±5.6484.41±6.08①115.64±8.41126.94±9.68①76.40±4.3886.65±6.24①1.34±0.213.67±0.39①观察组4080.14±5.5980.36±5.60116.10±8.52117.02±8.6776.48±4.4177.02±4.461.30±0.191.31±0.20 t值0.1433.0990.2434.8280.0817.9410.89334.055 P值0.8860.0030.8090.0000.9350.0000.3740.000 注:与对照组留置前比较,①P<0.05表2 两组产妇舒适度情况比较[例(%)]组别例数无不适感轻微不适感中度不适感严重不适感对照组400(0.00)6(15.00)21(52.50)13(32.50)观察组4012(30.00)24(60.00)4(10.00)0(0.00)χ2值14.11817.28016.81515.522P值0.0000.0000.0000.0003 讨论 产科手术时通常选择腰-硬联合麻醉的麻醉方案,这一麻醉方案已得到临床产科的广泛认可㊂同其他科室和疾病手术治疗一样,产科手术也需要留置导尿管,而留置导尿管的时机选择和把握非常重要㊂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产妇在留置尿管后舒张压㊁收缩压㊁心率与留置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且低于留置后的对照组产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说明在腰-硬联合麻醉后留置尿管对产妇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更小,有利于减轻产妇的应激反应㊂在无麻醉状态下留置尿管,对于产妇而言是一次痛苦的经历,存在一定的创伤,产妇无论是生理还是心理均会受到一定的影响,特别是容易出现精神紧张㊁血压升高㊁心率加快等现象[5]㊂腰-硬联合麻醉后留置尿管能消除产妇的恐惧心理,可降低应激反应,使血流动力学稳定[6]㊂ 研究表明,产科手术腰-硬联合麻醉后留置尿管具有较为明显的优越性,集中表现在对尿频㊁尿急等症状的缓解㊁疼痛的减轻以及舒适度的维护方面㊂本研究结果显示,在留置尿管后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无不适感占比和轻微不适感占比则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腰-硬联合麻醉后留置尿管能够减轻产妇的疼痛程度,提升产妇的舒适度㊂腰-硬联合麻醉是临床疾病手术治疗时的常见麻醉手段,不仅麻醉起效快,还有良好的镇痛效果,一般在麻醉药物注入后3min左右便能够见效㊂腰-硬联合麻醉后3~5min左右留置尿管,正好避开了见效之前这一施加段,在产妇无感觉的情况下留置尿管,对产妇造成的疼痛微乎其微,产生的不适感也比较小[7]㊂腰-硬联合麻醉前留置尿管,产妇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再加上产生的创伤,不仅会对产妇造成疼痛,还会使产妇因为紧张而出现尿频㊁尿急等症状,不适感不断增强,由此引发生理和心理上的双重不适[8]㊂ 综上所述,产科手术实施腰-硬联合麻醉时,于麻醉后留置尿管相较于麻醉前留置尿管更有利于维持血流动力学指标的稳定,减轻应激反应和疼痛程度,提升产妇舒适感,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㊂4 参考文献[1] 金伟魏,陈卫英,蒋 晖,等.手术患者全身麻醉前后留置导尿的耐受性对比研究[J].中国临床医学,2015,22(3): 421-422.[2] 马贵娟.护理干预对腹部手术患者麻醉前后留置导尿管舒适度的影响[J].中国伤残医学,2016,24(3):167-168. [3] 张中学.妇科手术病人麻醉前后留置尿管舒适度的比较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53):31+34. [4] 何碧珍,何清明,李尉兰.剖宫产术患者低位硬膜外麻醉前后留置导尿护理对比观察[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7,27(1):162-163.[5] 陈正慧,郭永萍,薛 均,等.妇产科留置导尿患者尿管气囊大小与患者舒适度相关性研究[J].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6,13(13):1854-1856.[6] 王 岚,万 梅,夏 玲.剖宫产手术留置导尿管时间的循证实践[J].齐鲁护理杂志,2016,22(24):26-27. [7] 沈 燕,朱惠琴,邱惠琴.全麻前后留置导尿管对妇科手术患者的舒适度影响[J].当代护士,2016,12(2):85-86. [8] 王妙玲.剖宫产麻醉前后留置导尿管的效果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26(18):4307-4309.[收稿日期:2019-07-05 编校:徐 强]。
龙源期刊网
腰硬联合麻醉后放置导尿管的临床评价
作者:张莉萍
来源:《中国当代医药》2009年第24期
[摘要]目的:为了减轻术前放置尿管的疼痛不适,探讨腰硬联合麻醉后放置尿管以稳定情绪、减轻疼痛。
保证手术顺利进行。
方法:术前需留置尿管的患者共100例,采用系统编号,以单号为实验组,即腰硬联’合麻醉后留置尿管组;双号为常规麻醉前留置尿管即对照组。
观察两组患者留置尿管前后血压、情绪、便欲感、疼痛等变化有无差别。
结果:经整理资料,行统计学分析,提示实验组患者血压、情绪、便欲感、疼痛等变化都优于对照组,痛苦及不适感减轻,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腰硬联合麻醉;留置尿管;临床评价
[中图分类号]R614.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4721(2009)12(b)-07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