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中西医执业医师考试辅导:肩关节摇法
- 格式:doc
- 大小:0.45 KB
- 文档页数:1
肩关节的功能位肩关节,是连接上肢和躯干的关节之一,也是人体最灵活的关节之一。
肩关节的功能非常丰富,它不仅可以完成人体上肢的运动,还可以使得上肢在空间中的活动范围非常大。
下面将详细介绍肩关节的功能。
首先,肩关节可以完成上肢的向内外旋转。
这个运动使得人体上肢可以围绕肩关节轴线向内外旋转。
向内旋转可以使得手心朝内,向外旋转可以使得手心朝外。
这种旋转的运动可以使得上肢在进行一些特定的活动时更加方便灵活。
比如,我们在开车时,需要向外旋转手腕,这样才能更方便地握住方向盘。
其次,肩关节还可以完成上肢的上举和下垂。
上举是指将上肢从自然下垂的位置向上举起,可以使得手臂抬高。
下垂则是指将上肢从高位往下垂。
这种上举和下垂的运动使得上肢的活动范围更广,可以完成举高物体、抬举物品等动作。
另外,肩关节还可以完成上肢的内外展和收。
内展是指将上肢从身体中间向外侧展开,外展则是指将上肢从外侧收回身体中间。
这种内外展和收的运动可以使得上肢在空间中的活动范围更广,并且可以完成一些需要手臂从身体中间移动到侧面的动作。
此外,肩关节还可以完成上肢的前屈和后伸。
前屈是指将上肢从自然状态向前方伸展,后伸是指将上肢从前方伸展状态向后方还原。
这种前屈和后伸的运动可以使得上肢在空间中的活动范围更广,可以方便完成一些需要手臂向前伸出或者向后伸展的动作。
最后,肩关节还可以完成上肢的前后旋转。
这种旋转运动是指将上肢在水平面上做前后旋转的动作。
前旋是指将上肢从后方旋转到前方,后旋是指将上肢从前方旋转到后方。
这种前后旋转运动可以使得手臂的运动更加灵活,方便完成一些需要上肢做前后旋转动作的活动。
综上所述,肩关节是人体非常重要的一个关节,它具有非常丰富的功能。
它可以完成上肢的向内外旋转、上举和下垂、内外展和收、前屈和后伸,以及前后旋转。
这些运动使得上肢在空间中的活动范围更广,方便了人体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活动和运动。
因此,保护和锻炼肩关节,保持其良好的功能状态,对于保持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非常重要。
运动关节推拿技术操作规程对关节作被动性活动,使其在生理活动范围内进行屈伸、旋转、内收或外展等运动的一类手法称为运动类手法。
该类手法具有活利关节、整复错缝等作用,是正骨推拿、骨伤推拿的重要手法。
其共同特点:手法动作节奏明快,操作时间短,技术要求更高,疗效显著。
本法包括摇法、背法、扳法、拔伸法。
【定义】沿关节运动轴的方向,在起始至最大病理位或至功能位的运动区位(即摇动区位)之间,所进行的使四肢关节前后屈伸、内收外展、内旋外旋,脊柱俯仰、侧屈、左右旋转以及环转等被动运动的一类手法称关节摇动类手法,称摇法。
【动作要领】用一手握住或按住患者某一关节近端的肢体,另一手握住关节远端的肢体,作缓和回旋转动。
动作要和缓,手力宜适度,不可用力过猛,活动范围的大小须在各关节生理功能许可的范围内进行。
逐渐加大旋转范围,由小到大,由轻到重,自慢而快。
颈椎摇法:【定义】沿颈椎各运动轴方向,在摇动区位之间摇动颈椎的手法,称颈椎摇法。
【要领】1、摇动的幅度宜小,由小渐大,速度要慢,就尽量避免摇动到极限位置。
2、摇颈时,应嘱患者睁开眼睛,以免产生头晕。
【操作】1、俯仰摇颈法:患者正坐,术者站在其身后,双手捧握住其头的两侧,沿颈椎额状轴方向,从其起始位至病理位或到功能位之间,用力使头颈做往返前俯、后仰运动,在矢状面内反复摇动颈椎。
2、侧屈摇颈法:体位与双手握法同前,沿颈椎矢状轴方向从其起始位至病理位、或到功能位之间,用力使头颈做往返的左、右侧屈运动,在额状面内反复摇动颈椎。
3、旋转摇颈法:患者正坐,术者立于其侧后方,一手握住颏部,另一手握住枕部或顶骨上方,沿颈椎垂直轴方向,从起始位至病理位或到功能位之间,用力使头颈做往返的左右旋转运动,在水平面内摇动颈椎。
4、环转摇颈法:体位与术手握法同前,术者双手反相用力引导其头颈做由左向右的反复环转,或由右向左的反复环转运动。
【应用】主要用于恢复颈椎各方向的运动功能,可整复颈椎椎间关节,牵伸与舒展颈部的软组织。
托肘摇肩法动作要领
嘿哟,咱来说说托肘摇肩法的动作要领哈。
有一回啊,我肩膀疼得厉害,就去看医生。
医生说我这是肩膀劳损,让我试试托肘摇肩法。
我就想,这啥玩意儿啊?能管用吗?
医生就给我示范了一下。
哇,看着还挺简单的。
医生说,首先呢,要站好,双脚分开与肩同宽。
然后呢,用右手托住左手的肘部。
接着,慢慢地摇动肩膀,顺时针转几圈,再逆时针转几圈。
我回到家就开始试。
一开始,我还不太熟练,摇得有点别扭。
我就想,这咋跟医生做的不一样呢?我又仔细回忆了一下医生的动作,然后调整了一下姿势。
嘿,这下好多了。
我就这么慢慢地摇着肩膀,感觉肩膀上的肌肉慢慢放松了下来。
我一边摇,一边想,这托肘摇肩法还真有点用呢。
有一次,我正在摇肩膀的时候,我家狗狗跑过来了。
它看着我,好像在说:“你这是在干啥呢?”我就跟它说:“我在做托肘摇肩法呢,肩膀疼。
”狗狗好像听懂了似的,摇摇尾巴
就走了。
我每天都坚持做托肘摇肩法,肩膀疼的症状真的减轻了很多。
我就想,以后可得多注意保护自己的肩膀,不能再让它劳损了。
总之啊,托肘摇肩法的动作要领就是站好,托住肘部,慢慢摇动肩膀。
大家要是肩膀不舒服,可以试试这个方法哦。
嘿嘿。
1、摇转的幅度应控制在人体生理活动范围内,由小到大,逐渐增加。
由于人体各关节的活动度不同,故各关节的摇转幅度亦不同。
2、摇转的速度宜慢,尤其是在开始操作时更宜缓慢,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可随摇转次数的增加及受术者的逐渐适应适当增快速度。
3、摇转方向可以按顺时针方向或按逆时针方向。
一般情况下是顺逆时针方向各半。
4、摇动时施力要协调、稳定,除被摇关节肢体运动外,其他部位应尽量保持稳定。
5、对习惯性关节脱位、椎动脉型颈椎病及颈部外伤、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颈椎骨折等病症禁止使用患处关节摇法。
①肩部旋转法
双手又腰,双肩做向前、向后旋转运动。
每个方向各做20次。
②肩部内收法
以健侧手握住患侧肘后,抬平患肢,并逐渐向健侧牵拉内收患肢,做20次。
③患肢梳头法
患肢上举到头部,沿发际向后做梳头动作20次。
④壁虎爬墙法
面对墙直立,足尖抵墙基,双手交替向上伸展,如同壁虎爬墙,待患肢上举至极
1 / 3
限时用其中指在墙上留一痕迹,下次爬墙时超越此痕迹。
做20次。
⑤患肢后背牵拉法
直立位,健肢在前,患肢置于身后,以一绳(毛巾也可)从健侧肩部绕过,双手分别握住绳子两端,健肢向下拉动绳子以带动患肢向后上运动。
做20次。
⑥侧身对壁爬墙法
侧身对墙直立,距墙面约一臂距离,患肢手沿墙向上伸展,待患肢上举至极限时用其中指在墙上留一痕迹,下次爬墙时超越此痕迹。
做20次。
⑦俯身轮臂法
俯身以健侧手臂抵住患侧腋窝,患肢做大幅度360°轮臂动作。
做20次。
2 / 3
以上锻炼,每日上下午(或早晚)各锻炼1次。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和正确的功能
锻炼,可以达到减轻肩部疼痛,改善功能活动的效果,大部分患者的肩部疼痛甚至
可完全消失,肩关节功能可以完全或基本恢复。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不要疲劳过
度,注意保暖,以免影响康复治疗的效果,再次诱发肩周炎。
希望大家都能够拥有健康的双肩,没有病痛的烦恼,用灵活的双手配合思想和行
动实现自己的梦想。
3 / 3。
肩关节功能锻炼之杨若古兰创作肩关节功能锻炼:肩部功能锻炼图解-1肩部功能锻炼图解-21.前后摆动练习:躯体前屈(即哈腰),上肢下垂,尽量放松肩关节四周的肌肉和韧带,然后做前后摆动练习,幅度可逐步加大,作30~50次.此时记录摆动时间,然后挺直腰,稍作歇息.歇息后再做持重物(0.5~2公斤)下垂摆动练习,做同样时间的前后摆动(30~50次),以不发生疼痛或不引发肌肉痉挛为好.开始时,所持的重物不宜太重.可以先用0.5公斤,再慢慢添加到1公斤,慢慢再添加到2公斤.2.回旋画圈活动患者哈腰垂臂,甩动患臂,以肩为中间,做由里向外,或由内向里的画圈活动,用臂的甩动带动肩关节活动.幅度由小到大,反复作30~50次.3.正身双手爬墙患者面向墙壁站立,双手上抬,扶于墙上,用双侧的手指沿墙缓缓向上爬动,使双侧上肢尽量高举,达到最大限制时,在墙上作一记号,然后再缓缓向下返回原处.反复进行,逐步添加高度.4.侧身单手爬墙患者侧向墙壁站立,用患侧的手指沿墙缓缓向上爬动,使上肢尽量高举,到最大限制,在墙上作一记号,然后再缓缓向下回原处,反复进行,逐步添加高度.5和6.肩内收及外展患者仰卧位,两手十指交叉,掌心向上,放在头后部(枕部),先使两肘尽量内收,然后再尽量外展.7.拉滑车8.梳头--患者站立或仰卧均可,患侧肘屈曲,作梳头动作.请患者留意,以上八种动作不必每次都做完,可以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选择交替锻炼,每天3--5次,普通每个动作做30次摆布,多者不限,只需持之以恒,对肩周炎的防治会大有好处.防治肩周炎的活动锻炼:1.屈肘甩手--患者背部靠墙站立,或仰卧在床上,上臂贴身、屈肘,以肘点作为支点,进行外旋活动.2.手指爬墙--患者面对墙壁站立,用患侧手指沿墙缓缓向上爬动,使上肢尽量高举,到最大限制,在墙上作一记号,然后再缓缓向下回原处,反复进行,逐步添加高度.3.体后拉手--患者天然站立,在患侧上肢内旋并向后伸的姿式下,健侧手拉患侧手或腕部,慢慢拉向健侧并向上牵拉.4.展臂站立--患者上肢天然下垂,双臂伸直,手心向下缓缓外展,向上用力抬起,到最大限制后停10分钟,然后回原处,反复进行.5.后伸摸棘--患者天然站立,在患侧上肢内旋并向后伸的姿式下,屈肘、屈腕,中指指腹触摸脊柱棘突,由下逐步向上至最大限制后呆住不动,2分钟后再缓缓向下回原处,反复进行,逐步添加高度.6.梳头--患者站立或仰卧均可,患侧肘屈曲,前臂向前向上并旋前(掌心向上),尽量用肘部擦额部,即擦汗动作.活动疗法:上面为肩周炎患者介绍几种简便易行的活动疗法:徒手体操:做肩关节三个轴向活动,用健肢带动患肢进行各种练习.器械体操:利用体操棒、哑铃、吊环、滑轮、爬肩梯、拉力器、肩关节综合练习器等进行锻炼.留意:应在无痛范围内活动,由于疼痛可反射性地惹起或加重肌痉挛,从而影响功能恢复.每次活动以不惹起疼痛加重为好.反之则提示活动过度或出现了新的损伤,宜随时调整活动量.下垂摆动练习:躯体前屈,使肩关节四周肌腱放松,然后做内外、前后、绕臂摆动练习,幅度可逐步加大,直至手指出现发胀或麻木为止.此时记录摆动时间,然后直腰稍做歇息放松,再做持重(1~2公斤)下垂摆动,做同样时间的前后、内外、环绕摆动(30~50次),以不发生疼痛或不引发肌肉痉挛为好.也可在俯卧位下进行,即将患肩垂于床外,然后做放松摆动或提重物摆动练习.康复疗法:1.急性期或初期最好对病肩采纳一些固定和镇痛的措施,以解除病人疼痛,如用三角巾悬吊,并对病肩做热敷、理疗或封闭等医治.2.慢性期次要表示为肩关节功能妨碍.这时候以功能锻炼和推拿为主,配合理疗进行医治.肩周炎康复医治的方法主如果医疗体操.(l)体操练习:双手握住体操棒,在体前,手臂伸直,然后反复用力向上举,尽量向头后部延长;在体后,双手握棒,用力向上举.(2)手指爬墙练习:正面或前面站立,抬起患炎侧的前臂,以食指和中指贴墙,然后沿墙向上慢慢作爬墙式活动.(3)患侧手臂上举,反复摸后脑勺;病侧手于体后,上抬摸背部.如果患侧手臂活动方便,可用健侧手帮忙患侧手上抬.具体法子如下:1、笔记本换成台式机2、做西医推拿,非常无效,什么小针刀、理疗、蜡疗都不管用.3、坚持肩部三角肌肉群练习.4、吊单杠,引体向上,刚开始很疼,但挺上去非罕见效;5、单手爬墙,胳膊紧靠墙壁,尽量爬高;6、单手反背摸肩胛骨,就是后背那两个活动的骨头,也很疼,但管用;7、双手抱后脑,向后尽量伸展,也能够请人用手搬到极限,坚持半个月,保准见效.8、留意不要出汗时受风,会加沉痾情.9、建议去正轨病院骨科就诊,拍颈椎X线片,可能要做CT或MRI.就可确诊有没有颈椎病.10、打羽毛球时,颈部活动,无益于颈椎病.11、枕头稍矮一些就行!12、不要辞职,在电脑上工作,每半至一小时离开电脑,稍事活动!13、少打或不打毛衣,否则会加重.。
中医按摩手法教程之摇法使关节或半关节做被动的环转运动,称摇法。
包括颈项部、腰部和四肢关节摇法。
【动作要领】1.颈项部摇法:受术者坐位,颈项部放松,术者立于其背后或侧后方。
以一手扶按其头顶后部,另一手扶托于下颌部,两手协调运动,反方向施力(扶按头顶后部的一手向远心端方向施力,而托于下颌部的另一手则向近心端方向施力),令头部保持水平位运动,使颈椎做环形摇转运动。
2.腰部摇法:包括仰卧位摇腰法、俯卧位摇腰法。
(1)仰卧位摇腰法:受术者仰卧位,两下肢并拢,屈髋屈膝。
术者双手分按其两膝部或一手按膝,另一手按于足踝部,两手臂协调用力,做环形摇转运动。
(2)俯卧位摇腰法:受术者俯卧位,两下肢伸直。
术者一手按压其腰部,另一手托抱住双下肢膝关节稍上方,两手臂协调施力,做环形摇转运动。
3.肩关节摇法:包括托肘摇肩法、握腕摇肩法、握臂摇肩法、绕头摇肩法、拉手摇肩法和大幅度摇肩法等。
(1)托肘摇肩法:受术者坐位,术者立于其侧方。
以一手按压于其肩关节上方以固定,另一手托握肘部,使其前臂搭放于术者前臂上,手臂部协调施力,使肩关节做中等幅度的环形摇转运动。
(2)握腕摇肩法:受术者坐位,术者立于其对面。
以一手扶按肩部以固定,另一手握腕部,使上肢外展。
两手协调施力,做肩关节中等幅度的环形摇转运动。
(3)握臂摇肩法:受术者坐位,患肢上举,术者立于其身后。
以一手扶按对侧肩部以固定,另一手握住其上举的上肢的前臂部。
两手协调用力,使肩部在上肢上举的体位下做中等幅度的稍缓慢的环形摇转运动。
(4)拉手摇肩法:受术者坐位,术者立于其侧嘱受术者握住术者的手掌部。
上肢与身体协调施做由慢至快的环形摇转,以此带动受术者手臂运使其肩关节做较大幅度的环转摇动,待其不可忍,则会自行放开所握术者的手掌而终止运动。
(5)大幅度摇肩法:受术者坐位或站立位,两上肢自然下垂并放松。
术者于其前外方,两足前后开立呈前弓步。
令其一侧上肢向前外上方抬起,以一手反掌托于其腕部,另一手扶压其上呈挟持状。
正常肩关节运动方式肩关节的运动时各关节间的协调运动,肩肱关节运动时肩胸连接处随之运动,此协调运动称为肩肱节律性,肩关节外展至30°或前屈至60°,肩胛骨是不旋转的,称为静止期,在此以后肩胛骨开始旋转,每外展15°肩关节转10°肩胛骨转5°,两者比例为2:1,当外展至90°以上时,每外展15°肩关节转5°肩胛骨转10°,两者比例为1:2.肩关节的活动范围在正常情况下为:前屈上举150°-170°、后伸40°-45°、外展上举160°-180°、内收20°-40°、水平位外旋60°-80°(或贴壁45°)、水平位内旋70°-90°(或贴壁70°)、水平屈曲135°、水平伸展30°,加之肩关节的活动是以胸锁关节为支点,以锁骨为杠杆,因此肩关节的活动范围又可因“肩胸关节”的活动而增加。
肩关节的这些特点就决定了肩部易发生如上所述的疾患。
参与肩关节运动的肌肉主要为肩部肌肉,而且肩关节运动需在上臂肌肉协助下共同进行。
肩关节的运动必须具备两个条件,其一是要有良好的肩胛部肌肉使肩部保持相当的稳定,其二是肱骨头和关节盂之间须保持密切相接(这主要是由肩袖来完成)。
因此,参与肩关节运动的骨骼肌并不单纯地只供给关节动力,在稳定肩关节方面也起很大的作用。
肩关节属于球窝关节,能作多轴性灵活运动,同下肢髋关节比较,肩关节的运动幅度较大,但稳固性差。
肩关节可以完成七种动作:屈、伸、外展、内收、外旋、内旋、环转。
(一)屈:从肩关节冠状轴前方跨过的肌肉具有屈肩关节的作用。
重要的肌肉有喙肱肌、三角肌前部纤维、胸大肌锁骨部和肱二头肌短头。
前屈的运动范围约70°。
(二)伸:从肩关节冠状轴后方跨过的肌肉具有伸的作用。
肩关节部:辅助按摩手法及穴位详解肩关节部手法基本流程1放松阶段在放松阶段,我们会采用科学、系统的放松手法帮助体验者疏通经络,整个放松阶段,大约需要两分钟。
放松阶段第一步,我们使体验者坐正,用前臂托起体验者的肘关节,使其手臂自然搭放于我们的前臂上。
放松阶段第二步,我们在体验者的肩关节附近做轻缓柔和的滚法和拿法。
放松阶段第三步,在肩关节附近的三角肌、冈上窝和冈下窝区域做渗透有力的掌根揉法。
在按摩的过程中,需要同时寻找1-3个痛点。
(放松阶段的主要目的是让体验者的肌肉放松柔软,以增强机体对九清温通有效成分的吸收。
)2涂抹阶段在涂抹阶段,我们会采用复合手法在相应部位涂抹九清温通并加以按摩,整个涂抹阶段大约需要15分钟。
涂抹阶段第一步,在冈上窝、冈下窝、三角肌和痛点上涂抹九清温通按摩膏,用掌根揉法以膏体为中心向四周均匀抹开,并按揉肩关节附近的肌肉,操作2分钟。
涂抹阶段第二步,用指节推法梳理整个三角肌,从三角肌的远端推向近端,分别按摩三角肌前束、中束、后束,反复20遍。
涂抹阶段第三步,用指节推法梳理冈上窝区域的肌肉组织,由肩峰端推向大椎穴附近,反复20遍。
涂抹阶段第四步,用指节推法梳理冈下窝区域的肌肉组织,从肩关节处推向肩胛骨内侧缘,反复20遍。
(由于肩关节是由三角肌区域、冈上窝区域和冈下窝区域的软组织组成的,因此梳理肩三区的肌肉组织可以起到疏经通络、缓解疼痛的作用。
)涂抹阶段第五步,用掌根推法梳理肩关节附近的肌肉,从三角肌的远端推向脊柱近端,由上到下呈扇形分布,反复10遍。
(由于经过了以上分区域的单独按摩,因此需要在肩关节部再做一个整体的梳理,使气血进一步通畅。
)涂抹阶段第六步,着重弹拨并点按压痛点,每处弹拨30次并点按30秒。
(人体之所以会疼痛,是因为气血瘀滞在局部成为痛点,所以要对痛点加以刺激来疏通气血,其中点按由于肩周炎而产生的痛点尤为重要。
)3照射阶段在照射阶段中我们要借助烤灯照射涂抹区域,注意保持烤灯与皮肤之间的距离,以免烫伤。
推拿技术一、滚法 【操作方法】 1.侧滚法用手背近小指侧着力于治疗部位,肘关节微屈,靠前臂的旋转及腕关节的屈伸,使产生的力持续地作用在治疗部位上。
2.立滚法用小指、无名指、中指背侧及其掌指关节着力于治疗部位,肘关节伸直,靠前臂的旋转及腕关节的屈伸,使产生的力持续地作用在治疗部位上。
【操作要点】 1.侧滚法在操作时要求肘关节微屈;立滚法在操作时要求肘关节伸直。
2.着力部位应似球形或瓶状。
3.着力部位应吸附于治疗部位上,避免往返拖动。
4.侧滚法的动幅度在120°左右,即腕关节屈曲时,向外拨动80°;腕关节伸直时向内拨动40°。
立滚法动幅度在60°左右,即腕关节中立位至背伸60°范围内进行操作。
5.前臂的旋转及腕关节的屈伸要协调一致。
6.往返持续用力。
二、一指禅推法 【操作方法】 1.指端一指禅推法以拇指指端着力于治疗部位,通过指间关节的屈伸和腕关节的摆动,使产生的力持续地作用在治疗部位上。
在操作时要求沉肩、垂肘、悬腕、掌虚、指实、紧推、慢移。
2.偏峰一指禅推法以拇指的偏峰着力于治疗部位,通过指间关节的屈伸和腕关节的摆动,使产生的力持续地作用在治疗部位上。
在操作时要求沉肩、垂肘、紧推、慢移。
3.罗纹面一指禅推法用拇指的罗纹面着力于治疗部位,其余四指附着于肢体的另一侧,通过指间关节的屈伸和腕关节的摆动,使产生的力持续地作用在治疗部位上。
在操作时要求沉肩、垂肘、掌虚、指实、紧推、慢移。
4.跪推法以拇指指间关节的背侧着力于治疗部位,通过腕关节的摆动使产生的力持续地作用在治疗部位上。
在操作时要求沉肩、垂肘、悬腕、掌虚、指实、紧推、慢移。
【操作要点】 1.沉肩肩关节放松,不要耸起,不要外展。
2.垂肘肘部自然下垂。
3.悬腕腕关节自然屈曲。
4.掌虚半握拳,拇指指间关节的掌侧与食指远节的桡侧轻轻接触。
5.指实着力部位要吸定在治疗部位上。
6.紧推是指摆动的频率略快,一般每分钟140次左右。
1.托肘摇肩法:术者一手扶住患肢肩关节上方,一手托住肘部,沿顺时针方向或逆时针方向环转摇动肩关节。
2.握手摇肩法:术者一手扶住患肢肩关节上方,另一手握住患者的手,沿顺时针方向或逆时针方向环转摇动肩关节。
3.握腕摇肩法:术者一手扶住患肢肩关节上方,另一手握住腕关节上方,在拔伸牵引下从前下至前上至后上至后下方的大幅度环转摇动肩关节。
【作用与应用】舒筋活络、通利关节、解除粘连。
用于治疗肩关节扭挫伤、肩部腱鞘炎、肌腱炎、肩关节周围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