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应力计算筒仓
- 格式:xls
- 大小:10.00 KB
- 文档页数:3
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筒仓设计摘要:根据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筒仓设计经验,依据规范,对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筒仓在设计中如何选择合理的模型、如何分析各部分内力计算及各部位构造要求等问题提出的建议,可供工程设计参考。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prestressed reinforced concrete silos design experience and the specification,we talk about how to choose reasonable model, how to analyze each part of the internal force calculation and how each place structural requirements were put forward concerning prestressed reinforced concrete silos ,which could be a reference to project designing.关键词: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筒仓;抗裂计算;承载力;Key Words: prestressed; reinforced concrete silos; crack computing; bearing capacity;概述:筒仓一般指贮存散料的直立容器,是贮存松散的粒状或小块状原材料或原料(如谷类、水泥、砂子、矿石、煤及化工原料等)的贮藏结构;可作为生产企业调节、运转和贮存物料的设施,也可作为贮存散料的仓库。
筒仓按其结构计算方法可分为浅仓及深仓两大类。
当仓壁计算高度(hn)与圆形筒仓内径或矩形短边之比大于或等于1.5时为深仓,小于1.5时为浅仓。
按采用材料不同,可分为钢筋混凝土仓、金属筒仓、砌体筒仓。
按平面形状可分为方仓、矩形仓、圆筒仓、多角形筒仓。
本工程采用钢筋混凝土圆形深仓结构(三仓连建)。
大直径筒仓预应力施工工法此类型属圆形筒仓结构体系。
在筒壁内沿高度配置了间距不等的无粘结预应力筋,筒壁外侧按90°角设置了四个扶壁,用于预应力筋的锚固和张拉。
每圈预应力筋分为两段,每段仓角180°。
无粘结预应力筋采用强度为1860MPa,直径15.2mm的低松弛钢绞线,设计张拉控制应力为1395 MPa。
预应力筋为两端张拉,张拉力和伸长值双控。
筒壁内每层预应力筋均为7根一束,采用7孔夹片式群锚锚具。
一、特点:1、施工工艺构造简单,安装方便。
2、防腐润滑油脂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对周围材料无侵蚀作用;不透水,不吸湿;抗腐蚀性能强;润滑性能好,摩擦阻力小。
二、适用范围:1、后张预应力混凝土结构;2、用于暴露或腐蚀环境中的体外素,拉索;三、工艺原理:无粘结预应力是采用预应力筋与非预应力筋同时安装,将混凝土到设计允许张拉的强度(必须有混凝土试块强度报告)后,进行张拉,并永久地靠锚具传递给混凝土。
四、施工工艺顺序:(1)预应力筋制作与存放:预应力筋按照施工图纸有关的结构尺寸和数量在工地现场下料。
即:下料长度L=结构内长度L1+张拉工作长度L2(每个张拉端预留1m的L2)。
(2)预应力筋的铺设:预应力筋随主体结构进度,在非预应力筋安装的同时,将预应力筋逐根穿入非预应力筋骨架中,就位在定位筋上。
(3)扶壁端模和端部安装:由于预应力要伸出模板之外,模板需要钻孔,因此建议端模采用木模。
预应力进入扶壁以后就应集束布置,在距张拉端1.5m左右开始逐渐分散,对准承压板上的各自孔位。
在穿入承压板之前,将螺旋筋带入。
预应力筋穿了承压板后,要检查外露长度是否符合要求。
承压板应准确定位,并与非预应力筋焊牢。
(4)浇筑混凝土:检查铺设安装情况:浇筑混凝土之前,应再次进行检查,主要内容有:预应力筋的定位、数量是否正确,固定是否牢靠;预应务筋的外皮是否有破损,破损处是否修补;承压板安装位置是否正确,固定是否可靠;螺旋筋安装就位情况;预应力筋预留张拉长度是否满足要求等。
无粘结预应力技术在水泥厂筒仓结构中的应用一、引言筒仓是水泥行业中广泛应用的重要构筑物,可用来贮存松散的块状、粒状原材料和燃料,如矿石、水泥、熟料、生料、煤等。
水泥生产过程尤其是在流水生产工艺中,筒仓在原料和中间物料的缓冲,配送,生产的协调方面起着必不可少的重要调节作用。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水泥行业作为原材料的提供行业,生產规模不断扩大,水泥厂筒仓结构朝着大型化发展是必然趋势。
多年实践证明,直径大于、等于21米按抗裂缝控制配筋的深仓或浅仓,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和施工很难满足要求[1]。
为满足正常使用阶段的抗裂验算、减小壁厚及降低配筋率的要求,我国规范规定大直径筒仓结构设计时应采用预应力结构。
二、水泥厂预应力筒仓发展概况筒仓从开始建造并投入使用到现在已经有二百多年。
相对现代的钢筋砼筒仓,前期的内径都较小。
上世纪中叶以后,筒仓直径才因建造及设计技术的不断进步而得到了大幅度提高,预应力筒仓也开始不断出现。
国外开始建造并使用预应力混凝土筒仓的时间比较早,如日本秩文雄谷水泥厂的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筒仓,该筒仓于1979年5月建成,容量为4万吨,内径34.5米,高53.44米,仓壁厚仅0.47米。
其环向及竖向均布置有预应力钢绞线,一方面显著提高了仓壁的强度,使得裂缝的开展得到了有效控制,另一方面减小了壁厚,节省了混凝土和钢筋等材料的用量。
法国南特于上世纪80年代所建的预应力筒仓,其内径为47.5米、高54米,容量达到了七万吨。
我国早在上世纪80年代第一次在水泥熟料库中采用了预应力技术,主要是基于技术原因。
珠江水泥厂率先突破万吨级,建成的后张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筒仓容积为2.3万立方米,其储量超过了2万吨,内径25米,仓高64米,仓壁厚0.4米。
1997年句容台泥水泥有限公司建成的直径为32米的熟料库,采用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2002年都江堰拉发基水泥厂建成的无粘结预应力筒仓直径20米,筒仓高45.50米,储料高度38.50米,储量为2万吨[2]。
大直径预应力筒仓滑模施工技术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建筑行业也在迅速壮大,各种新型建筑结构和施工工艺层出不穷。
大直径预应力筒仓滑模施工技术就是其中之一,它在大型建筑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将介绍大直径预应力筒仓滑模施工技术的相关知识和施工过程。
一、大直径预应力筒仓滑模概述大直径预应力筒仓是指直径大于10m的圆筒形建筑结构,它通常用于存储散装物料,如水泥、煤炭、粮食等。
由于筒仓的特殊性,需要具备良好的耐久性和承载能力。
预应力技术是一种提高筒仓承载能力和抗震性能的重要方法,而滑模施工技术则是一种提高筒仓施工效率和质量的重要手段。
大直径预应力筒仓滑模施工技术是在滑模工程基础上,结合预应力技术,通过预埋筋筋带和张拉设备,实现圆筒形结构的预应力施工,从而提高筒仓的整体性能和使用寿命。
1.施工周期短:大直径预应力筒仓滑模施工技术采用模板滑动施工,相对于传统的筒仓施工方法,施工周期大大缩短,节约了人力和物力,提高了施工效率。
2.施工质量高:预应力技术能够有效改善筒仓的承载能力和抗震性能,滑模施工能够保证结构的整体性和平整度,因此大直径预应力筒仓滑模施工技术能够保证筒仓的施工质量。
3.成本低:大直径预应力筒仓滑模施工技术采用的材料和设备相对较少,成本相对较低,而且施工周期短也能够减少人力和物力的浪费,因此整体成本较低。
4.灵活性强:大直径预应力筒仓滑模施工技术适用于直径较大的筒仓,而且模板可根据筒仓的尺寸进行调整,因此具有较强的适用性。
5.经济效益好:由于施工周期短、质量高、成本低,大直径预应力筒仓滑模施工技术能够带来较好的经济效益。
1.准备工作:确定筒仓的设计尺寸和结构形式,根据设计图纸准备模板和支撑系统,同时确认预应力筒仓的预埋筋筋带位置,并做好防腐处理。
2.模板安装:根据设计要求,在筒仓的内外侧安装滑模模板,同时设置合理的支撑系统确保模板的稳固和平整。
3.混凝土浇筑:根据设计要求,通过混凝土搅拌车将混凝土浇入模板内,同时通过振捣器进行振捣,保证混凝土的密实度和均匀性。
第五章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筒仓和预制筒仓为了满足现代工业需要,高卸料率、多个卸料口的大直径(≥70英尺)预应力筒仓,已经替代常规钢筋混凝土筒仓。
一个直径70英尺高度21m的普通混凝土筒仓标志一个近似的极限,超过这个极限能够证明,预应力混凝土仓壁比常规混凝土仓壁更经济更令人满意。
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提供了一种比较有效的性能,就是控制仓壁的竖向裂缝,并且比仅用普通钢筋混凝土的仓壁薄。
通常,只有仓壁用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常常只有横向),其他的组件用普通钢筋混凝土。
5.1 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仓壁的优点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仓壁(超过普通钢筋混凝土强度)用于大直径深仓和浅仓的优点:1.抗开裂性能。
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仓壁表现的很坚固,并且能防止遭受横向压力产生的收缩开裂。
2. 经济的初始结构许多用消除滑模困难这样的经济手段,导致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没有被采用。
大直径筒仓的仓壁压力比小直径筒仓大的多。
环向拉力是很大的,并且所需单位高度的环向钢筋比小直径筒仓要多。
钢筋用量多不是因为钢筋间距密,直径大且重(钢筋搭接长度也比较长),就是用三排钢筋而不是两排。
在这种情况下很难把钢板正常的滑模变的足够快。
这个工作平台将变的拥挤,并且运行不是变的慢就是变的无法控制。
后张法消除了这些困难,但是是否制作,当然,加上随后的步骤插入和紧缩钢筋。
3.减少维修后张法可能阻止仓壁水平拉应力,为了控制仓壁上的竖向裂缝,甚至在振动条件下也可以控制。
4.可能具有更高安全性后张法预制仓壁容忍意外的不规则材料压力能力比普通钢筋混凝土仓壁好。
不规则压力倾向于发生在大直径、多卸料口和产生横向弯矩的筒仓,并可能产生破坏。
不幸的是目前这种不规则压力还不能预测并在设计中不能准确的考虑。
因此,后张法预制仓壁固有的弹性是一种安全资本。
(然而,一个应该提醒的依附在仓壁上的任何东西可能阻止它自由运动。
如“麻点”可能同样会破坏后张法预制混凝土或普通钢筋混凝土。
)可能后张法预制筒仓仅有的缺点是设计者必须熟悉后张法和滑模问题。
大直径预应力筒仓滑模施工技术大直径预应力筒仓滑模施工技术是指利用滑模模板技术进行大直径预应力筒仓的施工,通过先进的工艺和设备,实现高效、高质量、安全的工程建设。
本文将从技术原理、施工工艺及关键技术等方面详细介绍大直径预应力筒仓滑模施工技术。
技术原理大直径预应力筒仓滑模施工技术的核心原理是利用滑模模板进行筒仓壁的连续浇筑,同时在筒仓壁内部预置预应力钢筋,利用预应力钢筋的受拉能力来增强筒仓的承载能力。
通过先进的设备和工艺,将混凝土从顶部一次性浇筑至底部,形成整体连续的筒仓壁体,增强筒仓的整体强度和稳定性。
施工工艺大直径预应力筒仓滑模施工技术的工艺流程包括筒仓模板制作、预应力钢筋预置、混凝土搅拌浇筑等多个环节。
首先是筒仓模板的制作,采用优质的木材或钢材制作成模板,确保模板的平整度和稳定性。
然后在模板内部进行预应力钢筋的预置,按照设计要求将预应力钢筋布置在筒仓壁的内侧,以增加筒仓的承载能力。
接下来是混凝土的搅拌和浇注,选择高质量的混凝土原材料,并使用先进的搅拌设备进行搅拌,保证混凝土的均匀性和稳定性。
然后将混凝土通过泵车等设备从顶部一次性浇注至底部,形成整体连续的筒仓壁体。
在浇筑完成后,进行养护和维护工作,确保混凝土的完全硬化和强度达到设计要求。
最后进行模板拆除和清理工作,完成整个滑模施工的工艺流程。
首先是筒仓模板的制作,筒仓模板的平整度和稳定性对于施工的成功至关重要。
采用先进的数控设备进行模板的制作,确保模板的尺寸精准和表面光滑,以保证滑模施工的顺利进行。
其次是预应力钢筋的预置,预应力钢筋的布置需要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确保预应力钢筋在浇筑混凝土时能够正确发挥作用,增强筒仓的整体承载能力。
最后是结构的养护和维护,尤其是对于筒仓壁的养护和维护工作,需要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确保混凝土的完全硬化和强度达到设计要求。
应用前景大直径预应力筒仓滑模施工技术在工程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可以满足大直径预应力筒仓的快速建设需求,提高工程建设的效率和质量。
大直径预应力筒仓滑模施工技术大直径预应力筒仓滑模施工技术是指在筒仓的建造过程中,采用滑模技术进行施工。
通过提前预埋锚具,利用滑模模具和支撑系统的协调配合,实现筒仓的整体连续施工,从而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在大直径预应力筒仓滑模施工技术中,最大的特点是其连续性和整体性。
采用滑模施工技术,可以实现筒仓壁体的整体施工,避免因分段施工而导致的接缝和裂缝,提高了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1. 筒仓模板的搭设:在筒仓施工现场,首先要进行筒仓模板的搭设。
这一步骤首先是布置好模板板材,然后根据设计要求和实际情况,按照一定的顺序将模板板材搭设成滑模模具。
2. 锚具的预埋:在模板搭设完成之后,需要进行锚具的预埋。
锚具的预埋是为了后续施工的顺利进行,必须在适当的位置和深度进行预埋,以保证滑模模具和支撑系统的牢固性和稳定性。
3. 混凝土的浇筑:接下来就是进行混凝土的浇筑。
采用滑模技术进行施工,可以实现连续的混凝土浇筑,保证整体结构的一体化,有效避免了因分段浇筑导致的接缝和裂缝,提高了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4. 模板的拆除和清理:待混凝土完全凝固之后,就可以进行模板的拆除和清理工作。
在这一步骤中,需要对滑模模具和支撑系统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下一次的施工能够顺利进行。
5. 锚具的张拉和预应力:最后一步是进行锚具的张拉和预应力工作。
通过张拉和预应力,可以有效提高筒仓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保证整个筒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1. 施工效率高:大直径预应力筒仓滑模施工技术可以实现连续施工,避免了因分段施工而导致的交接面和接缝,提高了施工效率。
2. 施工质量好:采用滑模技术进行施工,可以保证筒仓的整体结构稳定,避免了裂缝和渗漏等质量问题,提高了施工质量。
3. 安全性高:通过滑模技术进行施工,可以保证筒仓的施工过程安全可靠,避免了坍塌和意外事故的发生。
4. 适用范围广:大直径预应力筒仓滑模施工技术可以适用于不同地质条件和气候环境的筒仓施工,具有较高的适应性和通用性。
大直径筒仓仓壁无粘结预应力施工工法大直径筒仓仓壁无粘结预应力施工工法一、前言大直径筒仓的建设在现代农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为了解决传统仓储方式的问题,大直径筒仓仓壁无粘结预应力施工工法被引入。
本文将介绍该工法的特点、适应范围、工艺原理、施工工艺、劳动组织、机具设备、质量控制、安全措施、经济技术分析和工程实例。
二、工法特点大直径筒仓仓壁无粘结预应力施工工法具有以下特点:1. 施工周期短:采用预制板进行构造,减少施工时间。
2. 施工质量高:预制板在工厂进行质量控制,保证施工质量。
3. 仓壁无粘结预应力:通过张拉预应力钢筋以增加筒仓仓壁的抗弯能力和稳定性。
4. 耐久性强:仓壁采用无粘结预应力技术,使其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
5. 适应性广:适用于各种规模的粮食仓储工程。
三、适应范围大直径筒仓仓壁无粘结预应力施工工法适用于各种规模的粮食仓储工程,包括农村小型粮仓、粮食储存基地和粮食加工企业等。
四、工艺原理大直径筒仓仓壁无粘结预应力施工工法的工艺原理基于以下几点:1. 筒仓仓壁受力分析:通过工程力学原理对筒仓仓壁的受力进行分析,确定施工工法的设计参数。
2. 材料选择:选择适于施工工法的材料,如预制混凝土板和预应力钢筋。
3. 施工工艺设计:根据仓壁的设计参数和材料特点,设计施工工艺和工序。
4. 质量控制:在预制板的制作和施工过程中进行质量控制,确保施工质量达到设计要求。
五、施工工艺大直径筒仓仓壁无粘结预应力施工工法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 筒仓基础施工:首先进行筒仓基础的施工,确保基础的牢固和稳定。
2. 预制板制作:在工厂进行预制板的制作,包括混凝土浇筑、预应力钢筋的张拉和固定等工序。
3. 预制板安装:将预制板按照设计要求一层一层地安装到筒仓的周边,形成筒仓仓壁。
4. 预应力钢筋张拉:在预制板安装完成后,通过张拉预应力钢筋,增加筒仓仓壁的抗弯能力和稳定性。
5. 筒仓表面处理:对筒仓的表面进行处理,如抛光、刷漆等,增加其美观性和耐久性。
大直径预应力筒仓滑模施工技术一、引言大直径预应力筒仓滑模施工技术是一种将筒仓组块预制、按段安装、逐节顺序滑动推进,并通过预应力将各组块紧密连接成整体的施工方法。
该方法具有施工周期短、质量可控、适应性强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大直径储仓、大直径冷藏库等工程。
二、滑模施工流程1. 筒仓设计根据工程的要求,确定筒仓的高度、直径、厚度等参数,并进行结构计算和施工方案设计。
2. 筒仓模块制造将筒仓按照设计要求划分为若干个组块,每个组块由若干个相同尺寸的筒仓片拼接而成。
筒仓片的制造可以采用钢模预制、混凝土浇筑、现浇钢模等方法。
3. 基础施工首先根据设计要求在地基上建立基础平台,再在基础平台上进行基础的浇筑,以保证筒仓的稳固性和承载能力。
4. 推进台架制作制作滑模施工所需的台架,台架要具备良好的承重能力和稳定性,并按照设计要求设置滑模导轨和滑模移动装置。
5. 推进台架安装将制作好的推进台架安装在已建立的基础上,并进行校正和调整,确保台架的水平度和垂直度。
6. 滑模装配将筒仓片按照设计顺序逐个装配到滑模导轨上,每个筒仓片与前一个筒仓片之间设置预应力钢筋和连接钢筋,通过预应力将各筒仓片牢固连接。
7. 滑模推进利用滑模移动装置,将滑模上的筒仓片逐渐向上推进,以完成筒仓的施工。
8. 浇筑混凝土待滑模推进到一定高度后,利用施工吊机将混凝土输送到滑模上,由上至下逐层浇筑,形成筒仓的壁体。
9. 混凝土养护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对筒仓进行适当的养护,以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10. 外部附件安装对筒仓进行外部附件的安装,如进出料口、通风口、检修门等,以满足筒仓的使用要求。
三、滑模施工注意事项1. 设计合理滑模施工前,必须进行结构设计和施工方案设计,并确保设计合理,满足工程要求。
2. 安全可靠滑模施工过程中,必须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所有设备和材料都要经过检查和验收,确保安全可靠。
3. 现场管理滑模施工现场要进行严格的管理,确保施工人员的作业秩序和质量控制。
浅谈预应力技术在筒仓结构施工中的应用摘要:无粘结预应力技术已经在慢慢地走向成熟,应用在桥梁及和工业与人民生活所使用的建设中的水泥结构中.它完全的展示了技术先进,工艺简单,动工迅疾的独特的地方,也解决了有粘结预应力动工因灌浆工艺的不完备,缠丝动工中因为钢丝安置过密造成灌浆与水泥两层皮,而引动预应力钢筋锈蚀因此造成的安全隐患.笔者研讨了将无粘结预应力技术应用于大容积,大直径钢筋水泥筒仓预设和动工中的相关问题:圆形筒仓的仓壁在贮料压力效用下萌生环向张力,这将使仓壁萌生裂隙,而认为合适而使用无粘结预应力张拉设备技术的钢筋水泥筒仓,充分利用了水泥的抗压强度和高超钢丝,钢铰线抗拉强度高的独特的地方,对仓壁给予预应力,用高超度钢材来承受仓壁的环张力,避免仓壁出现裂缝.达到减小仓壁厚度,节约数量多水泥和钢材的目标.关键词:预应力筒仓施工1 结构特点(1) 筒仓为连体圆形特殊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结构, 贮煤量达10000 t。
筒仓将承受仓内煤的自重产生的环向拉力、装煤和卸煤过程中由其引起的偏心力、地震荷载以及温度应力等作用。
筒仓贮煤、拔煤采用自动化机械旋转作业, 贮煤无死角, 漏斗体与筒体为整体结构。
因此, 设计采用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方案。
(2) 漏斗体为上大下小倒圆锥体结构, 非预应力钢筋径向及环向配置 6 层, 钢筋密集, 给混凝土施工造成困难。
筒体环向配置的4@ 7<s5 预应力钢丝束过扶壁柱交叉布设, 张拉端埋设难度较大。
为克服施工困难, 编制了详尽的施工方案和专项方案。
2 预应力施工(1) 钢丝用预应力钢丝一厂生产的<s5 高强钢丝,标准强度为1570 N/mm2, 经注油、注塑而成的7<s5 无粘结钢丝束。
(2)张拉端采用XM15- 1 型单孔夹片锚具, 固定端为墩头锚具。
(3)漏斗体斗壁内分别设置11 m和9 m 长短4@ 7<s5 无粘结钢丝束, 沿圆周@ 500均匀呈放射状埋设共256束。
大直径预应力筒仓滑模施工技术大直径预应力筒仓滑模施工技术是一种适用于建造大直径预应力筒仓的施工技术。
预应力筒仓是一种用于储存粮食、饲料、化肥等物品的大型仓库结构。
在传统的预应力筒仓施工中,常常需要使用大量的模板和支架来搭建施工平台,既费时又费力。
而大直径预应力筒仓滑模施工技术则能够解决这一问题,大大提高施工效率。
大直径预应力筒仓滑模施工技术的基本原理是通过使用滑模板来实现仓壁的连续施工。
具体的施工步骤如下:第一步,根据设计要求,确定预应力筒仓的直径和高度,并进行预应力筒仓的初步设计。
第二步,按照初步设计的要求,制作滑模板,并进行现场安装和调整。
滑模板通常由多段组成,每段的长度大约为3-5米,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第三步,开始滑模施工。
将一段滑模板与下一段滑模板端部相连接,并用螺栓进行固定。
然后,使用涂油机对滑模板进行涂油,以降低摩擦力。
第四步,将混凝土倒入滑模板内。
由于滑模板的倾斜设计,混凝土会自动流动,填满滑模板内的空间。
在滑模板倾斜的过程中,要注意混凝土的流动速度,以防止空隙和气泡的产生。
第五步,待混凝土凝固之后,将滑模板向上移动一段距离,并进行下一段滑模板的连接和固定。
重复以上步骤,直至完成预应力筒仓的施工。
大直径预应力筒仓滑模施工技术的优点是施工速度快、效率高。
相比于传统的滑模施工技术,大直径预应力筒仓滑模施工技术无需搭建大量的模板和支架,减少了施工时间和成本。
滑模板的倾斜设计也能够保证仓壁的光滑度和强度。
大直径预应力筒仓滑模施工技术也存在一些挑战。
需要对滑模板进行准确的定位和调整,以保证仓壁的垂直度和强度。
滑模板的设计和制作也需要考虑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凝固时间,以防止出现空隙和气泡。
大直径预应力筒仓滑模施工技术是一种高效的施工技术,能够显著提高大直径预应力筒仓的施工效率。
在实际施工中仍需要精确的操作和细致的调整,以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