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上册3.7.3《我国的绿色生态工程》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66.50 KB
- 文档页数:3
第3节我国的绿色生态工程一、学习目标1.初步了解并能列举有关我国植保的法律法规。
2.初步了解我国“三北”防护林工程的进展和远景。
3.结合本县的小流域治理工程,了解生态工程在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二、重难点分析了解“三北”防护林工程的地理位置及生态意义。
三、学习过程(一)课前预习知识点一:加强法制建设1.我国为保护植被资源,相继颁布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国将每年的________定为植树节。
答案:1.《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中国21世纪议程》2.3月12日知识点二:生态工程1.“三北”防护林所谓的三北是指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2.1987年,“三北”工程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授予“全球500佳”称号。
1989年,邓小平同志为工程题名“_______”。
3.世界四大生态工程是指美国“____________”、前苏联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答案:1.西北华北北部东北西部地区2.绿色长城3.罗斯福大草原工程斯大林改造大自然计划北非五国的“绿色坝建设”中国的“三北”防护林工程(二)合作探究为什么现在很多地方在绿化时以大树为主,不再单独用草坪了?剖析:树木是草坪光合作用效率的66倍。
选择种植树木能提高单位面积的光合作用的效率,而且对维持空气湿度的作用更大。
当然,效率最高的应是自然的生态林,在这样的环境下,植物的层次更丰富,光合作用的效率更高。
植物对生物圈的作用及不同植物在绿化设计时的选择不同。
一个正常人每天吸入的氧气量要25平方米的一块草坪提供,而树木是草坪光合作用效率的66倍。
绿化的地面面积是固定的,在绿化时,选择不同的植物是可以人为改变的。
选择种植树木就能提高单位面积的光合作用的效率,为城市环境的改善增加一份贡献。
《我国的绿色生态工程》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掌握“三北”防护林工程的基本知识归纳总结其建设意义;感受我国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取得的巨大成效。
2、通过小组合作利用平板电脑在校园3D立体结构图上设计“校园绿化方案”,并利用网络同屏共享技术分享交流,从而提高学生活学活用、团结协作、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3、在参与保护地球微视频制作、收集家乡美景图片、环保标语的设计活动中,关注我国的生态环境,体会环保的重要性,养成爱绿护绿、保护环境的社会责任感。
二、内容与学情分析我国的绿色生态工程是《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七章中的第三节的课程。
学生在前几章的具体学习后已经了解绿色植物的生活方式、生活史和在生物圈中的重要作用等内容,由于我市植树造林、水土保持等环保活动经常开展。
大多教学生都参加过植树造林活动。
学生对树种的选择以及常见树种的生态功能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
学校每班配备交互式电子白板,学生具备一定的白板操作、网络应用能力。
本节课旨在充分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和网络资源指导学生对校园绿化方案进行设计让学生从思想觉悟的前提下去落实自己的行动和明白生态工程的必要性。
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在精神世界中形成一种热爱祖国,爱护我们所居住的城市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三北”防护林工程的地理位置及其建设意义。
解决策略:通过白板展示《厉害了,我的国》视频片段、家乡景色图片资料以及中国地图拼图,借助网络在线查阅资料,引导学生变被动为自主学习,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了解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规划并分析总结其生态意义。
难点:学生合作、讨论和创新地设计校园绿化方案并取得高效成果。
解决策略:布置利学生课下通过网络查找适易校园种植的植物素材,恰到好处的利用平板电脑书写、绘画、拖拽、克隆图片以及极域电子书包的同屏共享等功能在校园3D立体结构图上设计可行的绿化方案并分享交流。
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的参与,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激发兴趣、突设疑激趣初识生深入实例理解生互助互评参与生观看思考了解我国生态工拼图填空认识三北防护搜集素材设计校园绿化方出示视频引出课题分析归纳三北防护林引导设计校园绿化情感升华保护生设计标语保护地球生态环境组织分享交流情感五、教学过程教师的组织和引导学生活动数字化教学资源的使用及意图一、设疑激趣初识生态白板展示《厉害了,我的国》电影片段引导学生谈感想,引出课题1、观看视频了解我国的绿色生态工程2、说出看完视频的感想。
第三节我国的绿化生态工程教学内容:关注森林教材目标:1、举例说出森林与人类和动物生存的关系。
2、学生明白绿化是我们共同的行动,并自觉地投入进去。
教学难点:用自身的行动来回报森林教学重点:说出森林与人类和动物生存的关系教具准备:有关森林的光碟教学过程:一、引言:大家知道哪个星球是我们人类目前唯一能够生存、繁衍的星球?生:地球师问:为什么说是地球呢?生讨论:地球上有阳光、空气、水气、土壤、各种动物、植物等。
植物与人类、动物关系尤为密切。
师:下面我们来关注一下森林,看看森林与人类和动物的生存有哪些关系。
板书课题《绿化,我们共同的行动──关注森林》二、新授1、看光碟:光碟上有一片大森林。
有石油、木材、有一群人捂着耳朵,带着防毒面具从浓烟、沉埃迷漫、吵杂声特大的街道上奔向一片葱绿的大森林中,最后的一个画面是一只小鸟孤独地站在一片沙漠上的一个小树桩上,下面有一句话是“请给我一个家吧!”再后面就是森林覆盖率和人均占有量等数据。
看完光碟后,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并想办法去解决问题。
发现问题:大概归纳出六个小问题1、森林为人类提供了什么能源?2、那些人为什么要奔向森林?3、小鸟想要一个什么样的家?4、为什么小鸟会变成这个样,怎样才能改变这样的状况?5、我国的森林面积的人均占有量是多少,覆盖率又是多少,这说明了什么?6、我国的“植树节”什么时候规定的,对于保护森林资源在法律上有什么规定?解决问题:1、森林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自然资源(木材、石油、煤)2、森林是氧的天然加工厂,是有毒气体的天然解毒器,是尘埃的天然吸尘器,是噪声的天然消声器。
3、小鸟想要一个温暖的、安全的、有生息的家。
有许多树木、花草、虫鱼、同伴和邻里等各种动物。
4、小鸟无家主要是因为人类的破坏,还有自然灾害(火灾)。
要改变现状,我们必须共同行动进行绿化,植树造林。
5、我国人均占有森林面积仅相当于世界人均占有量的21.3%,森林覆盖率只相当于世界森林覆盖率的61.3%。
我国的绿色生态工程七年级生物第 7 章 3 节第 1 课时;共1 课时课题:我国的绿色生态工程设计者:单位:电话: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节是“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这个单元的最后一节,是在学生认识了绿色植物对生物圈的存在和发展起着决定作用以及我国丰富的植物资源所面临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让同学们了解我国在保护和重建生态环境方面所实施的绿色生态工程的进展和远景,使学生们认识到参加植树种草、保护每一片绿叶,是每一个公民的义务。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初步了解并能列举有关我国植保的法律法规;(2)结合本县的环境治理工程,了解生态工程在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①组织学生调查自己所居住地方的生态环境状况,通过亲自调查了解自己身边的生态环境;②组织学生将调查的结果在课上交流,全面地认识自己生活的生态环境所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拟定出保护当地生态环境的计划,为当地环境保护出谋划策。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培养应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②并通过对他人的方案进行评价,培养判断能力和分析鉴别能力。
三、学情分析环境的恶化已经使得我们的生存环境每况愈下,并由此引出一系列灾难性的后果:黄河断流;长江流域洪涝频频;淮河水因为污染严重而无法作为饮用水源;土地荒漠化;沙尘暴席卷着半个中国……环境的恶化让我们忧心忡忡,我们应该清醒地知道这个结局的肇端是人类对地球的肆意破坏。
面对如此的蹂躏,地球不会永远无言。
作为我们栖息的家园,人类的环境状况怎样呢?下面就请我们走进本节课堂:拟定保护生态环境的计划四、教学方法1、自主探究,合作交流2、讨论完成调查方案五、教学重点及难点1、重点:通过讨论和交流,拟定保护生态环境的计划2、难点:调查自己周边的环境情况和人们的生活习惯,通过讨论和交流,拟定保护生态环境的计划。
六、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①帮助学生确定调查目标,讲解调查时的注意事项。
②引导并参与学生的交流活动,与学生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创造和谐、自由的学习氛围。
第七章第三节《我国的绿色生态工程》导学案年级:七科目:生物主备老师:严小勇课型:新授审批:学习目的1、搜集和交流我国绿色生态工程方面的信息。
2、通过校园绿化设计,学习有关常见花卉,树木等植物的知识重点理解我国的绿色生态现状。
难点正确对待我国的生态现状,树立环保从我做起的意识。
学习方法谈话,讨论法。
学习过程知识链接:1、每年的植树节是。
2、我国的绿色长城是指。
自主学习一、我国的绿色生态工程“三北”防护林工程----“绿色长城”三北是指、、。
世界四大生态工程、、、。
二、活动:设计校园绿化方案目的要求:通过校园绿化设计,学习有关常见花卉、树木等植物的知识,提高审美情趣,增强热爱学校的情感。
设计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应考虑学校的实际情况,尽量不对原有设计作较大的改动,根据本地区的气候特点,选择适宜种植且成活率高的植物植物种类,尽量不选名贵品种鉴于校园土地面积有限。
2、应多从立体空间设计方面考虑,如充分利用楼顶,窗台,围墙,墙角等,这样即可以有效利用空间,又可以使校园绿化呈现立体层次.3、应注意花草树木的生长周期,尽量让校园四季如春.在校园普遍绿化的基础上,有条件的话,可适当考虑根据当地自然条件建立专类植物展览小区,如盆景区等,或开辟小小生物园地,种植一些与生物学教学有关的植物,4、校园绿化设计还应注意不妨碍师生进行正常的教学,学习,活动等.小结:课堂自测:1.我国第一大植树造林工程是( )A.平原绿化工程 B.长江中下游防护林建设工程C.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 D.“三北’’防护林工程2.“三北”防护林工程包括几个骨干工程( )A.5个 B.9个 C.8个 D.12个3.被誉为“世界林业生态工程之最”的是( )A.“罗斯福大草原工程” B.“斯大林改造大自然计划”C.北非五国的“绿色坝建设” D.中国“三北”防护林工程4.邓小平同志为“三北”防护林工程题名为( )A.“绿色长城” B.三北防护林体系 C.绿色林坝 D.绿色工程5.“三北”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建设面积为_________,占国土面积的_________,建设期限为_________年,包括_________个骨干工程,规划造林_________,森林覆盖率将由_________提高到_________。
《我国的绿色生态工程》一、教学思路《我国的绿色生态工程》是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七章中的第三小节的课程,学生在前几章的具体学习后已经了解到了绿色植物的生活方式、生活史和在生物圈中的重要作用等内容,这些都给本课的学习打好了基础。
然而如何让学生从思想觉悟的前提下去落实自己的行动和明白生态工程的必要性,则是老师在本课教学中需要思考的备课出发点。
通过研究教材不难发现其实本课的书本内容较少且容易理解,那么我在设计时则考虑到了2个如何,分别涉及到了“思与行”的有效结合——第一,如何引导学生把课本知识与相关其他学科知识结合“充实课堂”,并切实提高学生的绿色环保意识;第二,如何将学生的所学联系到生活、活用到实际,促使其“能力与社会发展的需要接轨”,则是本课案例陈述的要点和设计之理念。
此外本着老师认真周到备课来指导课堂、学生主动全面参与课堂而学知识、长能力的思想,我吸取了“寓教于乐”、“做中学”、“实用知识”等科学理论为基础对本课进行了创新地设计部署。
二、教学分析1、课改对生物学科教学的要求分析。
新课标提倡教学应该和生活实际相结合,使源于生活的知识也能回归与服务生活。
另外新课改也要去老师应当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产生求知欲与兴趣去掌握科学知识,同时还能获得科学的探究方法、实事求是的态度、创新发明的实干能力、热爱生活投身建设的情感价值观,进而为学生的科学素质培养和终身发展打下做好铺垫,更是培养接轨社会的高质人才打下基石。
2、我班学情的具体分析。
众所周知,一个好的教学设计必然要结合班级学生的具体情况,根据我的工作经验总结可知,七年级学生对生物心里认定为“副科”的课,听讲时不够重视,有时课本内容越简单越不仔细学习;生长在农村的孩子单纯、见识不多;学生们的兴趣学科和能力的参差不齐导致大家对课堂的参与度时高时低,师生互动不足;由于教室或教学设施条件的限制等因素,课后的小设计或实验学生总是懒于“做生活的有心人”,大多只是以考试为目的记住考点就不再去尝试发明、动手实践的乐趣与意义,需要老师指点到位或加以引导,并创造机会让学生活学活用知识进而树立“实用和创新”意识,这也继本课后我对生物课教学的长远目标之一。
我国的绿色生态工程绿色生态工程的定义绿色生态工程是指为保护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和可持续发展,运用工程技术手段,建立生态保护修复体系,进行生态环境建设和管理的一种综合性技术措施。
我国的绿色生态工程我国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逐步认识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同等重要,积极推进绿色生态工程建设。
我国的绿色生态工程包括了自然保护区建设、林业工程、水利工程和治理、土地绿化工程、生态恢复和修复、垃圾处理等多个方面。
自然保护区建设我国的自然保护区建设始于20世纪50年代。
1978年之前,全国建立的自然保护区仅有34个,保护面积仅有1.2万平方公里。
到2018年,全国建立自然保护区已达2893个,总面积达到了18.17万平方公里。
中国已经建立了世界上最大的自然保护区网络,涵盖了世界累计物种数量的一半以上。
林业工程我国林业工程主要包括了森林资源培育、保护、利用和林业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开始大力发展森林经济,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全国各地修复了大量的退耕还林、沙化土地治理、森林防火等林业工程,推进了绿色生态发展。
到2018年,我国森林覆盖率达到了21.66%,是50多年来首次超过20%,位于全球第18位,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森林资源大国之一。
水利工程和治理我国是一个水资源分布不均、水量供需矛盾突出的国家。
为了解决水资源短缺、水污染等问题,我国进行了大量的水利工程和治理。
具体措施包括了水库建设、人工增雨、盐碱地治理、滩涂开发、湿地保护等方面。
到2018年,全国共建立水库大小达到62000座,总容积达到3400亿立方米,有效地保障了国家的水资源供应。
土地绿化工程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生活用地、工业用地等需要占用大量的土地资源,土地绿化工程的实施对于减缓城市化进程、促进生态建设至关重要。
我国实施的土地绿化工程主要包括城市公园建设、城市道路绿化、大型绿地建设、防沙固沙和沙化土地治理等方面,有效地改善了城市环境和生态环境。
《第3节我国的绿色生态工程》教案教学目标搜集和交流我国绿色生态工程方面的信息。
教学难点正确对待我国的生态现状,树立环保从我做起的意识。
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及过程课前综艺:1、每年的植树节是?2、我国的绿色长城是指?活动:设计校园绿化方案目的要求:通过校园绿化设计,学习有关常见花卉、树木等植物的知识,提高审美情趣,增强热爱学校的情感。
材料器具:皮尺,绘图用的纸和笔方法步骤:课前准备⑴活动以小组为单位进行;⑵每组仔细调查和勘察整个校园,绘出校园绿化现状示意图;⑶利用图书馆,,互联网等收集有关园林学和园艺学的资料,调查周围环境优美的公园,社区,学校等,吸取其中设计的优点作为参考;⑷小组同学充分讨论;应该如何在学校原有绿化的基础上设计新的校园绿化方案?设计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应考虑学校的实际情况,尽量不对原有设计作较大的改动,根据本地区的气候特点,选择适宜种植且成活率高的植物植物种类,尽量不选名贵品种。
鉴于校园土地面积有限,应多从立体空间设计方面考虑,如充分利用楼顶,窗台,围墙,墙角等,这样即可以有效利用空间,又可以使校园绿化呈现立体层次。
应注意花草树木的生长周期,尽量让校园四季如春.在校园普遍绿化的基础上,有条件的话,可适当考虑根据当地自然条件建立专类植物展览小区,如盆景区等,或开辟小小生物园地,种植一些与生物学教学有关的植物。
校园绿化设计还应注意不妨碍师生进行正常的教学,学习,活动等;⑸绘制新的校园绿化设计方案示意图,并推荐一名代表在全班作方案介绍.为了加强方案的说服力,可以利用彩绘整体示意图,局部设计效果投影,简易立体模型等直观材料。
课堂活动⑴小组展示⑵辩论⑶综合整理送学校参考⑷举办展览.3、小结:草坪在城市生态环境中的作用(1)、草坪能绿化、美化城市(2)、草坪能调节小气候,改善生活环境(3)、草坪能净化空气,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4)、草坪还具有一定的娱乐功能和美学功能(5)、草坪在管理和维护中的弊端板书设计一、课前准备;二、情境引入;三、合作交流;四、练习提高;五、课时小结;六、布置作业;七、活动探究。
《第3节我国的绿色生态工程》教学目标搜集和交流我国绿色生态工程方面的信息。
教学难点正确对待我国的生态现状,树立环保从我做起的意识。
中国书法艺术说课教案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中国书法艺术,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课堂评价四个方面对这堂课进行设计。
一、教材分析:本节课讲的是中国书法艺术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对书法基础知识的掌握,让学生开始对书法的入门学习有一定了解。
书法作为中国特有的一门线条艺术,在书写中与笔、墨、纸、砚相得益彰,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是举世公认的艺术奇葩。
早在5000年以前的甲骨文就初露端倪,书法从文字产生到形成文字的书写体系,几经变革创造了多种体式的书写艺术。
1、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书法的发展史概况和特点及书法的总体情况,通过分析代表作品,获得如何欣赏书法作品的知识,并能作简单的书法练习。
2、教学重点与难点:(一)教学重点了解中国书法的基础知识,掌握其基本特点,进行大量的书法练习。
(二)教学难点:如何感受、认识书法作品中的线条美、结构美、气韵美。
3、教具准备:粉笔,钢笔,书写纸等。
4、课时:一课时二、教学方法:要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有所收获,并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采用欣赏法、讲授法、练习法来设计本节课。
(1)欣赏法:通过幻灯片让学生欣赏大量优秀的书法作品,使学生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2)讲授法:讲解书法文字的发展简史,和形式特征,让学生对书法作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对书法理论的了解,更深刻的认识书法,从而为以后的书法练习作重要铺垫!(3)练习法:为了使学生充分了解、认识书法名家名作的书法功底和技巧,请学生进行局部临摹练习。
三、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让学生准备好上课用的工具,如钢笔,书与纸等;做好上课准备,以便在以下的教学过程中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气氛。
(二)引入新课,通过对上节课所学知识的总结,让学生认识到学习书法的意义和重要性!(三)讲授新课1、在讲授新课之前,通过大量幻灯片让学生欣赏一些优秀的书法作品,使学生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第3节我国的绿色生态工程●课程目标1. 搜集和交流我国绿色生态工程方面的信息;2.学习有关常见花卉,树木等植物的知识,提高审美情趣;●重点难点【重点】1.理解我国的绿色生态现状;2.设计校园绿化方案;【难点】1. 正确对待我国的生态现状,树立环保从我做起的意识;2.设计校园绿化方案;●要点归纳1.怎样设计校园绿化方案?剖析:活动方式:各小组利用课余时间,事先考察校园现有绿化情况,在此基础上收集资料,选择适宜树种、花草,设计理想的校园绿化方案。
方法步骤:一、课前准备:1.调查校园内植物的品种及分布情况,画一张草图,在图上标明植物的位置、种类和数量,以及各种建筑物和园林设计物,草图应按比例。
2.查阅了解植树的有关资料和绿化的要求,为设计准备相关的资料(如树种及功能、学校的整体规划等)。
3.计算出校园绿化率,分析找出学校绿化设计中不合理的地方(如裸露的土地、草坪面积过大、没有灌木丛等)。
4.经过小组讨论后,将绿化设计方案画成草图,并作好图标和说明。
2.怎样评价一个校园绿化方案的好坏?剖析:校园设计方案评价的内容和标准:(1)平面图是否绘制得清楚明确?各种标注是否清楚?(2)设计方案的整体布局是否合理?是否考虑生态、环境上的要求及美化效果?是否体现地方特色?(3)选择的树种、花草是否适宜本地生长?是否尽量做到选择本地品种?植物配置是否合理?能否保持四季如春?(4)设计方案是否保证学生学习活动的方便与安全?(5)设计方案是否与学校整体规划一致?是否在学校原有绿化规划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充分利用现有空间,体现立体层次?(6)设计方案是否有新意、有独创性,并且切实可行?(7)设计方案是否经济?是否能花最少的钱而达到最佳的绿化、美化效果?●典例探究【例1:】为了保护植物资源,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我国政府相继颁布了一些法律和文件,下列法律和文件中不在此之列的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C.《中国21世纪议程》D.《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思路解析:】依题意是为了保护植物资源,前三项都是与植物保护相关的法律和文件,而答案D是为了保护野生动物而制定的法律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