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跷脉阴跷脉 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3.49 MB
- 文档页数:68
奇经八脉之阴跷脉、阳跷脉
上节给大家介绍了奇经八脉中任、督二脉的循行路线和作用,本节继续给大家介绍奇经八脉中的阴跷脉和阳跷脉的循行路线及功效。
1、阴跷脉
【循行路线】:阴跷脉,起于足跟内侧的照海穴,通过内踝上行,沿着大腿的内侧进去前阴部,沿着躯干腹面上行,至胸部入盆缺,上行于喉结的人迎穴之前,到达鼻尖,连属眼内角,与阳跷脉会和,再相并上行入脑。
【功效】:司眼睑开合和下肢运动
2、阳跷脉
【循行路线】:阳跷脉,起于足外踝下申脉穴,沿着外踝上行,经股外侧分布于胁肋,循行于肩外侧,上达口旁,到达目内眦,与阴跷脉相并上行,到达风池穴,从项后两筋间风府穴入脑。
【功效】:司眼睑开合和下肢运动。
【扩展】:阴、阳跷脉分主一身左右之阴阳,司眼睑开合和下肢运动。
如果出现嗜睡、易困的情况,可以沿着经络循行拍打阴跷脉;相反如果出现失眠,可以沿着经络循行方向拍打阳跷脉,疗效明显。
阳维脉、阴维脉、阳跷脉、阴跷脉
阳维脉起于足跟外侧,向上经过外踝,沿足少阳经上行到髋关节部,经胁肋后侧,从腋后上肩,至前额,再到项合于督脉。
它们分别联系、调节六阳经与六阴经,对气血盛衰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阴维脉起于小腿内侧,沿大腿内侧上行到腹部,与足太阴经相合,过胸部,与任脉会于颈部。
联系心包和腹,所以,如果感到心痛或者忧郁,应当从调节阴维脉着手。
阳跷脉起于足跟外侧,经外踝上行腓骨后缘,沿股部外侧和肋后上肩,过颈部上挟口角,进入目内眦,与阴跷脉会合,再沿足太阳经上额,与足少阳经合于风池,联系眼脑、咽喉与眼。
所以,如果感到眼睛痛或者入眠困难,患者可以轻揉阳跷脉,加以调适。
阴跷脉起于足舟骨后方,上行的内踝上,直上沿大腿内侧,经阴部,上行沿胸部内侧,进入锁骨上窝,进颧部到目内眦,与足太阴经和阳跷脉相会合。
阴跷脉联系咽喉、眼目、脑。
如果出现好睡、多眠、易困,则可以轻揉阴跷脉。
奇经八脉图人体奇经八脉图奇经八脉,包括任脉、督脉、冲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
奇者,异也。
因其异于十二正经,故称“奇经”。
它们既不直属脏腑,又无表里配合。
其生理功能,主要是对十二经脉的气血运行起着溢蓄、调节作用。
一、督脉循行图督脉穴歌督脉行脉之中行,二十八穴始长强,腰俞阳关入命门,悬枢脊中中枢长,筋缩至阳归灵台,神道身柱陶道开,大椎哑门连风府,脑户强间后顶排,百会前顶通囟会,上星神庭素髎对,水沟兑端在唇上,龈交上齿缝之内。
督脉的循行及其生理功能:1.循行部位:督脉起于小腹内,下出会阴,向后至尾骶部的长强穴,沿脊柱上行,经项部至风府穴,进入脑内,属脑,沿头部正中线,上至巅顶的百会穴,经前额下行鼻柱至鼻尖的素寥穴,过人中,至上齿正中的龈交穴。
2.分支:第一支,与冲、任二脉同起于胞中,出于会阴部,在尾骨端与足少阴肾经、足太阳膀胱经的脉气会合,贯脊,属肾。
第二支,从小腹直上贯脐,向上贯心,至咽喉与冲、任二脉相会合,到下颌部,环绕口唇,至两目下中央。
第三支,与足太阳膀胱经同起子眼内角,上行至前额,于巅顶交会,人络于脑,再别出下项,沿肩胛骨内,脊柱两旁,到达腰中,进入脊柱两侧的肌肉,与肾脏相联络。
3.生理功能:(1)调节阳经气血,为“阳脉之海”:督脉循身之背,背为阳,说明督脉对全身阳经脉气具有统率、督促的作用。
另外,六条阳经都与督脉交会于大椎穴,督脉对阳经有调节作用,故有“总督一身阳经”之说。
(2)反映脑、肾及脊髓的功能:督脉属脑,络肾。
肾生髓,脑为髓海。
督脉与脑、肾、脊髓的关系十分密切。
(3)主生殖功能:督脉络肾,与肾气相通,肾主生殖,故督脉与生殖功能有关。
任脉穴歌任脉中行二十四,会阴潜伏二阴间,曲骨之前中极在,关元石门气海边,阴交神阙水分处,下脘建里中脘前,上脘巨阙连鸠尾,中庭膻中玉堂联,紫宫华盖循璇玑,天突廉泉承浆端。
任脉的循行及其生理功能:1.循行部位:任脉起于胞中,下出于会阴,经阴阜,沿腹部正中线上行,经咽喉部(天突穴),到达下唇内,左右分行,环绕口唇,交会于督脉之龈交穴,再分别通过鼻翼两旁,上至眼眶下(承泣穴),交于足阳明经。
奇经八脉示意图奇经八脉即别道奇行的经脉,包括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共8条。
奇经八脉的分布规律:奇经八脉的分布部位与十二经脉纵横交互,八脉中的督脉、任脉、冲脉皆起于胞中,同出于会阴,其中督脉行于背正中线;任脉行于前正中线;冲脉行于腹部会于足少阴经。
奇经中的带脉横行于腰部,阳蹻脉行于下肢外侧与肩、头部;阴蹻脉行于下肢内侧与眼;阳维脉行于下肢外侧、肩和头项;阴维脉行于下肢内侧、腹和颈部。
七经八脉奇经八脉的作用:一是沟通了十二经脉之间的联系,将部位相近、功能相似的经脉联系起来,起到统摄有关经脉气血,协调阴阳的作用;二是对十二经脉气血有着蓄积和渗灌的调节作用,奇经八脉犹如湖泊水库,而十二经脉之气则犹如江河之水。
•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阳维脉•阴维脉•阳蹻脉•阴蹻脉督脉示意图,奇经八脉图人体奇经八脉之一。
督脉总督一身之阳经,六条阳经都与督脉交会于大椎,督脉有调节阳经气血的作用,故称为“阳脉之海”。
主生殖机能,特别是男性生殖机能。
督脉起于胞中,下出会阴,后行于腰背正中,循脊柱上行,经项部至风府穴,进入脑内,再回出上至头项,沿头部正中线,经头顶、额部、鼻部、上唇,到唇系带处(见图)。
本经脉腧穴有长强、腰俞、腰阳关、命门、悬枢、脊中、中枢、筋缩、至阳、灵台、神道、身柱、陶道、大椎、哑门、风府、脑户、强间、后顶、百会、前顶、囟会、上星、神庭、素髎、水沟、兑端、龈交共28穴。
本经穴,1名1穴,计28穴,分布于头、面、项、背、腰、骶部之后正中线上。
主治神经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生殖系统、运动系统病症,以与热性病症和本经所过部位之病症。
本经穴位:长强腰俞腰阳关命门悬枢脊中中枢筋缩至阳灵台神道身柱陶道大椎|哑门风府脑户强间后顶百会前顶囟会上星神庭素髎水沟兑端龈交(1) 长强DU1 Cháng qiáng[定位]在尾骨端下,当尾骨端与肛门连线的中点处。
[解剖]在肛尾膈中;有肛门动、静脉分支,棘间静脉丛之延续部;布有尾神经与肛门神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