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教育-《汽车悬架、转向与制动系统维修》课件:任务14 汽车制动系故障诊断与排除(人民交通出版社).ppt
- 格式:ppt
- 大小:2.59 MB
- 文档页数:17
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汽车悬架、转向与制动系统维修》课程标准【课程名称】汽车悬架、转向与制动系统维修【适用专业】中等职业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1.课程性质《汽车悬架、转向与制动系统维修》是中等职业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使学生掌握汽车制动、悬架及转向系统维修必要的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汽车底盘相应故障诊断与排除的能力,培养学生学习掌握相关专业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精神,为职业岗位提供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
2.课程的设计思路该课程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学习与可持续性发展,关注学生素质,关注学生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
该课程是依据“汽车运输类专业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中的汽车运输类专业汽车制动、悬架及转向系统维修常识设置的。
其总体设计思路是,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并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学会完成相应工作任务,并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发展职业能力。
课程内容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理论知识的选取紧紧围绕工作任务的需要来进行,同时又充分考虑了中等职业教育对理论知识学习的需要,并融合了相关职业资格等级标准对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
3.课程目标通过任务驱动型的项目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兴趣。
掌握汽车制动、悬架及转向系统维修的内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技能和创业能力,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
职业能力目标:1)掌握汽车汽车制动、悬架及转向系统作用、分类、结构和工作原理。
2)掌握汽车汽车制动、悬架及转向系统技术状况和故障的诊断与检修,能准确分析故障的原因。
3)掌握汽车汽车制动、悬架及转向系统各零部件常用的检修方法。
4)掌握汽车汽车制动、悬架及转向系统的故障诊断与排除方法。
5)了解常见汽车制动、悬架及转向系统诊断仪器和设备的使用方法。
4.课程内容和要求5.实施建议⑴教材编写1)以“工作任务”为主线设计教材,将本专业知识分解成若干任务进行学习。
《汽车行驶、转向与制动系统检修》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汽车行驶、转向与制动系统检修》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程实用专业: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汽车整形技术学时:78学分:4一、课程的性质《汽车行驶、转向与制动系统检修》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主要讲授现代汽车行驶、转向与制动系统构造、工作原理、故障诊断和维修等方面的知识,培养学生汽车行驶、转向与制动系统检修的岗位工作能力,是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中的重要课程。
先导课程:《汽车零部件识图》、《汽车机械认知》、《汽车维护与保养》、《汽车发动机机械系统检修》、《汽车电路与电气系统检修》、《汽车传动系统检修》等。
后续课程:《汽车车身电器检修》、《汽车综合故障诊断》、《汽车维修质量检验与管理》等。
二、课程设计思路1.联合行业、企业专家共同设计课程。
组建包括学校骨干教师、行业知名专家、企业技能能手的课程开发团队,通过走访毕业生、企业一线实践与调研、召开实践专家研讨会等途径,结合行业职业资格证书标准确定课程内容。
联合汽车维修行业知名专家朱军和李东江、来自企业的楚天技能名师赵小波等兼职教师,来自国内知名院校的汽车维修职业教育专家尹万建和李春明教授,一起为课程进行设计。
2.教学设计坚持工作过程导向的任务引领。
为了充分体现任务引领、工作过程导向课程的思想,将本课程的教学活动分解设计成若干任务单元,创设相应的工作情境,学习情境的载体设计,体现了基于职业岗位的真实再现,实现了与职业岗位的对接。
将真实情境转化为学习情境,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与训练中获取知识与技能。
3.充分利用校企双环境、双师资开展教学和考核。
加强与企业紧密合作,每个任务教学都由校内专职教师和校外兼职教师共同承担,技能训练主要安排兼职教师教学。
所有过程考核由校企双方合作共同完成,突出了课程设计的开放性。
三、课程目标本课程根据汽车后市场服务的需求,针对职业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强化汽车行驶、转向与制动系统检修的职业能力。
中职中专汽车技术学科微型课汽车制动系统维修技术汽车制动系统是汽车行驶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对于行车安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重点介绍汽车制动系统维修技术。
一、制动系统概述汽车制动系统主要由制动片、制动盘(或制动鼓)、制动液、制动总泵、制动分泵等组成。
在行车过程中,踩下制动踏板时,通过制动油压的传递,使制动片与制动盘(或制动鼓)紧密贴合,从而达到减速、制动的目的。
二、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1. 制动失灵造成制动失灵的主要原因可能是制动总泵损坏或制动油路堵塞。
此时,驾驶员应当立即采取应急措施,如使用紧急制动,尽快停车,并检查制动总泵及油路是否存在问题。
2. 制动片磨损制动片的磨损会导致制动效果变差,甚至无法正常制动。
一般而言,当制动片磨损达到制造商规定的最小厚度时,就需要进行更换。
为了确保行车安全,建议定期检查制动片的磨损情况,并及时更换。
3. 制动盘(或制动鼓)变形制动盘(或制动鼓)在长时间制动过程中,由于加热等原因,可能会出现变形现象。
这会导致制动时的抖动感,严重影响制动的效果。
一旦发现制动盘(或制动鼓)变形,应及时更换。
4. 制动油液问题制动系统中的制动油液需要保持清洁,并定期更换。
过长时间未更换制动油液会导致其污染和老化,从而影响制动系统的正常工作。
因此,定期检查制动油液并更换是保障行车安全的重要步骤。
三、制动系统维护与保养为确保制动系统的正常工作,驾驶员需要进行制动系统的日常维护和保养。
以下是一些建议:1. 定期检查制动片磨损情况,并根据制造商标准及时更换。
2. 定期检查制动盘(或制动鼓)的变形情况,如发现问题,及时更换。
3. 定期检查制动油液的清洁度,并根据制造商标准及时更换。
4. 定期检查制动系统的管路及连接件,确保无泄漏现象。
5. 定期检查制动系统的制动总泵工作情况,如发现异常,及时修理或更换。
综上所述,汽车制动系统维修技术对于确保行车安全至关重要。
驾驶员应当了解汽车制动系统的构造和工作原理,并掌握相应的维修技术。
《汽车悬挂、转向与制动系统维修》课程标准课程代码:2102054课程承担单位(部门):汽车专业部制定人:制定日期:2021年12月审核人:审核日期:2021年12月批准人:批准日期:2021年12月一、适用对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二年级学生二、适用专业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三、课程性质《汽车悬挂、转向与制动系统维修》是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
本课程是依据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汽车服务相关职业岗位(群)的能力要求而设置的,对本专业所面向的岗位群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素质目标的达成支撑作用。
前导课程有《汽车底盘构造与拆装》、《汽车维护一(汽车认识)》等,后续课程有《汽车发动机控制系统检修》、《汽车空调系统检修》。
四、课程目标通过汽车悬挂、转向与制动系统检修的学习,能完成悬架与转向系统的维护、车轮的检修与换位、机械转向系统的检查与维修、电控助力转向系统的检查与维修、悬架的检查与维修、四轮定位、制动系统维护、制动器的维护与修理、制动主缸的检查与修理、真空助力装置的检查与修理、驻车制动系统的检查与调整、防抱死制动系统的检测与维修、制动跑偏故障的诊断与排除等工作任务,并进一步使学生学握以下知识能力、专业技能和素养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总体目标:学生通过学习,能够对汽车悬挂、转向及制动系统的常见故障进行分析、诊断、排除,能规范的更换相关零部件。
1.知识目标:(1)学生能叙述汽车悬挂、转向与制动系统的常见故障。
(2)学生能描述汽车悬挂、转向与制动系统的故障对车辆的影响。
(3)学生能描述悬挂、转向与制动系统的故障诊断方法。
(4)学生能描述规范拆装、更换悬挂、转向与制动系统相关零部件的方法。
(5)学生能描述汽车四轮定位的定义2.技能目标:(1)能根据故障情况独立制定维修计划,并能选择正确检测设备和仪器对悬挂、转向与制动系统进行检测和维修。
(2)能对悬挂、转向与制动系统进行基本维护。
(3)能规范对车轮进行换位作业,并对车轮出现的故障进行检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