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秸秆还田与冬小麦播种的技术配套措施
- 格式:doc
- 大小:16.00 KB
- 文档页数:3
玉米秸秆还田技术在小麦种植中的应用
玉米秸秆还田技术是指将玉米收割后的秸秆直接还田,作为小麦种植的一种有机肥料来利用。
这种技术不仅有助于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质结构,还可以减少农业污染、节约农作物生产成本。
下面详细介绍一下玉米秸秆还田技术在小麦种植中的应用。
一、玉米秸秆还田技术的优点
1. 提高土壤肥力:玉米秸秆还田后,其中的有机质能够分解为腐殖质和土壤微生物的营养物质,有机质能够提高土壤的肥力。
2. 改善土壤结构:玉米秸秆还田能够改善土壤的物理性质和结构,增加土壤的通气性和水分保持能力,使土壤更具有良好的透气性。
3. 减少农业污染:玉米秸秆还田能够减少化肥使用量,降低土壤中残留物的浓度,减少农业污染的产生。
4. 节约农作物生产成本:玉米秸秆还田技术能够减少对化肥的依赖,从而减少农民的生产成本。
1. 秸秆还田时,应注意不要过量,以免对小麦生长产生不利影响。
2. 应保证玉米秸秆干燥,以防霉变造成的污染。
3. 秸秆还田应注意时间,最好是在小麦播种前旬进行。
4. 秸秆还田后,应加强耕作管理,及时抚平,防止秸秆残留对小麦的生长造成不利影响。
1. 玉米收割后,将秸秆割短或碾碎,使其易于还田。
2. 在小麦播种前旬,将秸秆均匀的铺在地上,与土壤混合并耕作,以便秸秆能够分解为有机肥料,返回土壤中。
玉米秸秆还田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下)作者:牛福英来源:《农业知识·瓜果菜》2017年第08期二、玉米秸秆还田中应对措施1.保证秸秆粉碎质量。
首先趁青作业,粉碎秸秆,数量适宜,尽早耕翻。
玉米摘穗后要趁青还田,此时玉米秸秆较脆,秸秆含糖量高、水分大,容易被粉碎,还可减少秸秆内糖分损失,易于腐烂分解,增加土壤养分。
同时要注意提高粉碎质量,建议选用适宜的秸秆还田机,玉米秸秆粉碎长度掌握在3~5厘米为宜,以免秸秆过长土压不实,影响作物出苗和生长。
选用大型秸秆粉碎机,作业时要求拖拉机手用低档作业,以增加粉碎时间和切割速率,使粉碎的秸秆要抛撒均匀,并及时深翻掩埋。
2.尽早翻耕或旋耕。
机械收获玉米,秸秆粉碎后被均匀撒在田地之中,此时要尽快将秸秆翻耕入土,深度一般要求20~30厘米,最好是边收边耕埋,达到粉碎秸秆与土壤充分混合,地面无明显粉碎秸秆堆积,以利于秸秆腐熟分解和保证小麦种子发芽出苗。
有条件和时间的农户秸秆还田后的地块最好采用机械翻耕,翻耕最好是铧式犁,因为铧式犁有旋耕机不可比拟的功能就是深耕埋草,也就是可以把秸秆掩埋到20~30厘米土层下,不仅有利于节水保墒保肥,而且有利于秸秆腐熟。
3.增施氮肥和腐秆剂。
在秸秆粉碎后,旋耕和深翻前,除按常规施肥外,应增施碳酸氢铵等速效氮肥,可降低土壤中的碳氮比,从而有利于微生物的活动,满足幼苗生长对碳素的需求。
每667平方米另外再加10千克碳酸氢铵或3.5千克尿素,然后进行耕翻,可进行秸秆分解,实现高产。
有条件每667平方米再加2~3千克秸秆腐秆剂,以加快秸秆腐烂,而且补施的氮肥被微生物利用后仍保存在土壤里,其利用率比施在没有还田的耕地要高,可以避免小麦苗期缺氮发黄。
4.消灭病原体。
带病的秸秆不能直接还田,最好将带病菌秸秆运出处理,彻底切断污染源,对于这类秸秆应销毁或高温堆腐后再施用,以防止来年病虫害蔓延和传播。
研究表明,小麦的主要土传病害纹枯病、全蚀病、黑穗病都与连年的玉米秸秆还田有直接关系,必须想办法通过有效措施控制住这几种病害蔓延。
浅谈秸秆还田麦田提高小麦播种质量的技术措施[摘要] 近年来,随着玉米秸秆还田技术的推广普及,由于相应的配套措施没有跟上,下茬小麦播种质量受到了明显影响,进而影响了小麦的产量和效益。
本文在减少秸秆还田数量、提高秸秆粉碎质量和整地质量以及播种质量等方面进行了综合论述。
[关键词] 提高;小麦;播种质量;技术措施近年来,随着浚单20、郑单958等耐密性强的玉米品种在各地的广泛种植及玉米高密植栽培技术的推广,玉米产量进一步提高,同时玉米秸秆的生物产量也相应大幅提高,秸秆还田后,对下茬小麦播种带来严重影响,每年因播种质量不佳而造成小麦缺苗断垄现象十分突出,一般因之亩减产 20%左右,最高减产达25%。
如何做好既提高上茬玉米产量又不影响下茬小麦的播种质量?笔者结合近几年的研究实践,提出几点措施供商榷。
一、减少前茬玉米秸秆还田数量对玉米田间密度超过82500株/hm2以上的地块,收获期通过“间伐”的方法减少秸秆数量,即在收获玉米前为便于田间作业,在一块地的中间部位沿着行向提前间伐出一个2~3m的作业带,将作业带的秸秆清出田外,待秸秆还田时将预留作业带两边的粉碎秸秆人工均匀平铺在作业带上。
这样可减少田间秸秆数量,利于提高小麦播种质量。
二、提高秸秆粉碎质量秸秆粉碎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小麦播种质量,一般玉米秸秆粉碎需作业两次,应注意将第一次粉碎时压倒的秸秆清理出去。
第二次粉碎后田间秸秆长度必须小于3cm,而且秸秆平铺厚度要尽量做到均匀一致。
三、提高整地质量由于秸秆还田整地时既要掩埋秸秆,还要田块尽量平整,便于作业,这就要求整地必须要精细。
对于连续施耕三年以上的地块,有条件的要用大拖拉机深耕一次,深度达25~30cm,打破犁底层,为小麦根系下扎提供有利条件。
施耕地块最好连续施耕3遍,第一遍耕深15cm,第二遍耕深12cm左右,第三遍耕深8~10cm。
第三遍施耕的目的就是将前两次残余的根茬进一步打碎,使土壤更加细碎平整,防止因部分根茬的存在影响播种质量,避免出现下籽深浅不一和缺苗断垄。
玉米秸秆还田配施腐熟剂对冬小麦生长和产量的影响魏龙雪1,裴艳婷1,张书良1,李文佼1,张洪勇1,董策2,朱金英1∗(1.德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山东德州253000;2.邯郸市农业科学院,河北邯郸056000)摘要㊀为探究麦玉轮作区,玉米秸秆全量还田配施腐熟剂对冬小麦生长的影响,在玉米秸秆全量还田条件下施用2种不同腐熟剂(蔚蓝生物腐熟剂处理和自配处理)㊂以秸秆还田不施腐熟剂处理为对照,研究各处理对冬小麦生长及产量的影响㊂结果表明,施用2种秸秆腐熟剂均能明显促进冬小麦叶面积㊁氮素利用率的提高,且对冬小麦增产效果明显㊂蔚蓝生物腐熟剂处理㊁自配处理的氮素利用效率分别比对照高4.71%㊁3.50%,且与对照间差异达显著水平;蔚蓝生物腐熟剂处理㊁自配处理的籽粒产量分别比对照高10.02%㊁7.35%,与对照间差异达显著水平㊂因此,玉米秸秆还田配施腐熟剂可有效促进冬小麦生长发育,显著提高籽粒产量㊂该研究为麦玉轮作区玉米秸秆全量还田后冬小麦生长促进和稳产高产提供一定技术参考㊂关键词㊀秸秆还田;腐熟剂;冬小麦;生长;氮素利用;产量中图分类号㊀S512.1+1㊀㊀文献标识码㊀A㊀㊀文章编号㊀0517-6611(2023)06-0025-03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3.06.008㊀㊀㊀㊀㊀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EffectsofStrawReturningCombinedwithPreservativeontheGrowthandYieldofWinterWheatWEILong⁃xue,PEIYan⁃ting,ZHANGShu⁃liangetal㊀(DezhouAcademyofAgriculturalSciences,Dezhou,Shandong253000)Abstract㊀Inordertoexploretheeffectsofmaizestrawreturningcombinedwithmaturityagentonthegrowthofwinterwheatinwheat⁃maizerotationarea,twodifferentmaturityagentsofbluebiologicalmaturityagenttreatmentandself⁃madetreatmentwereappliedundertheconditionofmaizestrawreturning,andthestrawreturningwithoutmaturityagenttreatmentwasusedastheCKtostudyitseffectsonthegrowthandyieldofwinterwheat.Theresultsshowedthattheapplicationoftwostrawdecomposingagentscouldsignificantlypromotetheleafareaandni⁃trogenuseefficiencyofwinterwheat,andtheyieldincreaseofwinterwheatwasobvious.ThenitrogenuseefficiencyofT1andT2treatmentswere4.71%and3.50%higherthanCK,respectively,andthedifferencewassignificantcomparedwithCK.ThegrainyieldsofT1andT2treatmentswere10.02%and7.35%higherthanthoseofCK,respectively,andthetwotreatmentshadsignificantdifferencesbetweenCK.Itcouldbeseenthatcornstrawreturningcombinedwithmaturityagentcouldeffectivelypromotethegrowthanddevelopmentofwinterwheatandsignificantlyimprovegrainyield.Thisresearchprovidedcertaintechnicalreferenceforthegrowthpromotionandstableandhighyieldofwinterwheatafterfull⁃scalemaizestrawreturninginwheat⁃maizerotationarea.Keywords㊀Strawreturning;Curingagent;Winterwheat;Growth;Nitrogenuseefficiency;Yield基金项目㊀德州市科技研发计划项目 秸秆高量还田下德州市潮土秸秆腐熟剂的筛选研究与应用 ;德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课题 黄淮海地区玉米秸秆直接全量腐熟还田技术研究示范 ㊂作者简介㊀魏龙雪(1988 ),女,山东禹城人,农艺师,硕士,从事作物高产优质栽培与推广研究㊂∗通信作者,正高级农艺师,硕士,从事作物高产优质栽培与推广研究㊂收稿日期㊀2022-04-27㊀㊀作物秸秆是农业生产过程中主要的副产物,作物吸收的钾素80%以上存在于秸秆中[1]㊂我国每年秸秆的保有量约8.1ˑ1011kg,折合K2O1.2ˑ1010kg[2]㊂但由于秸秆还田后腐解较慢,养分释放速率跟不上作物需求且妨碍耕作和下茬作物发苗,自然条件下秸秆还田后腐熟缓慢,秸秆残留土壤耕层,加速地下害虫孵化,提高耕作层土壤碱化度,严重影响下茬作物生长,使得我国秸秆还田利用率一直较低㊂腐熟剂是一种能加速秸秆等有机物料分解㊁腐熟的生物活体制剂,因其具有促进秸秆腐解㊁提高秸秆中的养分释放和利用效率㊁使用成本低且操作简单等优点,应用市场前景广阔㊂然而,秸秆腐熟剂也存在菌种稳定性差㊁定殖效率低㊁与土著微生物竞争生态位㊁受温度等环境因素影响大等问题[3],限制了腐熟剂推广应用㊂为了更加合理科学地运用腐熟剂,提高秸秆还田利用率,前人围绕秸秆配施腐熟剂还田的效果做了大量研究[4-5]㊂因此,秸秆还田后如何促进秸秆快速腐解已成为目前秸秆还田研究的热点㊂秸秆快速腐熟剂是根据微生物的营养机理而制成的复合菌剂,可产生大量有益微生物刺激作物生长,提高土壤土壤肥力,减少化肥用量且环境友好,有助于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㊂目前秸秆腐熟剂主要应用于秸秆腐熟堆肥和秸秆直接还田等方面[6-7]㊂为探究麦玉轮作区玉米秸秆全量还田对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笔者选用2种秸秆腐熟剂,研究不同秸秆腐熟剂对小麦生长㊁氮素积累和产量的影响,以期筛选出适于麦玉轮作区秸秆还田的最佳腐熟剂,为该区秸秆全量还田后促进小麦稳产高产提供技术参考㊂1㊀材料与方法1.1㊀试验地概况㊀试验于2020 2021年在德州市德城区黄河涯试验地进行㊂试验地前茬为玉米,壤土,地势平坦,排水方便,土壤情况如下:有机质17.8g/kg㊁全N0.95g/kg㊁速效N53.72mg/kg㊁速效P34.41mg/kg㊁速效K164.25mg/kg㊂施纯N240kg/hm2,5ʒ5基肥追施,P2O5120kg/hm2,K2O120kg/hm2;P㊁K肥全部基施,旋耕㊁筑畦㊁划区,行距0.25m,条播㊂其他管理措施同当地高产地块㊂1.2㊀试验材料㊀供试小麦品种为济麦22㊂供试腐熟剂包括蔚蓝生物(山东蔚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当地同类腐熟剂销售量高)和自配微生物菌剂㊂供试肥料为尿素(Nȡ46%)㊁磷酸二铵(Nȡ18%,P2O5ȡ46%)和硫酸钾(K2Oȡ50%),以上腐熟剂㊁肥料等均购自当地农资超市㊂1.3㊀试验设计㊀试验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共设3个处理:蔚蓝生物(T1处理)㊁自配(T2处理)和秸秆还田不施腐安徽农业科学,J.AnhuiAgric.Sci.2023,51(6):25-27㊀㊀㊀熟剂处理(CK),3次重复,共12个小区,小区面积12mˑ15m=180m2㊂2020年10月25日将前茬收获的玉米秸秆粉碎3 5cm并配施腐熟剂全量还田,深度0.25m㊂2021年10月25日播种冬小麦,翌年6月15日收获㊂1.4㊀测定项目与方法1.4.1㊀产量及其构成因素㊂分别于小麦返青期㊁拔节期㊁开花期和灌浆期测定小麦株高,采用卷尺以小麦植株顶部至根基部的高度为基准测定株高㊂成熟前,每小区选具代表性样点2m双行,统计有效穗数;成熟后,每小区选取代表性麦穗50个,统计穗粒数;每小区选具代表性样点4m2进行单独人工收获㊁脱粒㊁晾晒,调整含水量至13%得到籽粒产量㊂1.4.2㊀氮素利用的测定㊂采用凯氏定氮法测定各器官氮素含量,计算地上部氮素积累量:氮素利用效率=籽粒产量/成熟期植株氮素积累量1.5㊀数据处理㊀采用Excel2007进行数据㊁图形处理;采用DPS19.05数据处理系统(LSD法)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采用Excel2007绘制图表㊂2㊀结果与分析2.1㊀不同处理对小麦株高和叶面积的影响㊀秸秆还田配施腐熟剂可改善土壤水肥状况,进而促进小麦的生长发育㊂由图1可知,拔节期各处理小麦株高㊁叶面积均迅速增加,但在开花期之后增长缓慢㊂返青期各处理间株高㊁叶面积差异不显著㊂拔节期和开花期T1和T2处理株高和叶面积与不施腐熟剂对照间差异显著,但T1㊁T2处理间差异不显著㊂灌浆期各处理株高未达显著差异水平;T1和T2处理灌浆期叶面积与对照间差异不显著,T1㊁T2处理间差异不显著㊂拔节期T1㊁T2处理株高分别比CK高7.8%㊁5.9%,叶面积分别比CK高21.59%㊁18.44%;开花期T1㊁T2处理株高分别比CK高11.83%㊁11.06%,叶面积分别比CK高11.17%㊁7.50%㊂注: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在0.05水平差异显著㊂Note:Differentlowercasesindicatedsignificantdifferencesat0.05level.图1㊀不同处理对小麦株高(A)和叶面积(B)的影响Fig.1㊀Effectsofdifferenttreatmentsonplantheightandleafareaofwheat2.2㊀不同处理对小麦氮素利用的影响㊀由图2A可知,随着小麦生育期的推进,各处理小麦植株氮素积累量均逐渐增加㊂拔节期各处理植株氮素积累量无显著差异,开花期㊁灌浆期和成熟期T1㊁T2处理间差异不显著,但与对照间差异达显著水平㊂开花期T1㊁T2处理的氮素积累量分别比对照高10.39%㊁9.13%;灌浆期T1㊁T2处理的氮素积累量分别比对照高23.23%㊁17.42%;成熟期T1㊁T2处理的氮素积累量分别比对照高7.14%㊁6.23%㊂由图2B可知,各处理氮素利用效率表现不一,T1㊁T2处理间差异不显著,但与对照间差异达显著水平,T1㊁T2处理的氮素利用效率分别比对照高4.71%㊁3.50%㊂注: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在0.05水平差异显著㊂Note:Differentlowercasesindicatedsignificantdifferencesat0.05level.图2㊀不同处理对小麦氮素利用的影响Fig.2㊀Effectsofdifferenttreatmentsonnitrogenutilizationofwheat62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安徽农业科学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2023年2.3㊀不同处理对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㊀秸秆腐熟剂促进玉米秸秆的腐熟分解,改善土壤肥力,进而促进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相应提高㊂由表1可知,T1㊁T2处理的产量及其构成因素(有效穗数㊁穗粒数㊁千粒重)与对照间均有显著差异,但二者间无显著差异;T1㊁T2处理的籽粒产量分别比对照高10.02%㊁7.35%㊂2.4㊀产量与影响因素间的相关性分析㊀由表2可知,小麦籽粒产量与株高间呈负相关,但相关性不显著;与氮素利用率和有效穗数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小麦籽粒产量与叶面积㊁穗粒数和千粒重间呈正相关,但相关性不显著㊂由此可见,小麦籽粒产量的提高主要归因于有效穗数和氮素利用率㊂表1㊀不同处理对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Table1㊀Effectsofdifferenttreatmentsonyieldanditscomponentfac⁃torsofwheat处理编号Treatmentcode有效穗数Effectivepanicles穗粒数Kernelsperspikeʊ粒千粒重1000⁃grainweightʊg籽粒产量Grainyieldkg/hm2T145.02a40.75a42.09a507.72aT244.91a41.34a42.17a495.39aCK42.87b37.13b41.47b461.49b㊀注:同列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在0.05水平差异显著㊂㊀Note:Differentlowercasesinthesamecolumnindicatedsignificantdiffer⁃encesat0.05level.表2㊀产量与影响因素间的相关性分析Table2㊀Correlationanalysisbetweenyieldandinfluencingfactors因素Factor㊀株高㊀Plant㊀height叶面积Leafarea氮素利用率Nitrogenuseefficiency有效穗数Numberofproductiveear穗粒数Kernelsperspike千粒重1000⁃grainweight籽粒产量Grainyield株高Plantheight1叶面积Leafarea-0.911氮素利用率Nitrogenuseefficiency-0.680.921有效穗数Numberofproductiveear-0.740.95∗1.00∗∗1穗粒数Kernelsperspike-0.911.00∗∗0.930.96∗1千粒重1000⁃grainweight-0.891.00∗∗0.940.96∗1.00∗∗1籽粒产量Grainyield-0.680.921.00∗∗1.00∗∗0.920.931㊀注:∗表示在0.05水平显著相关;∗∗表示在0.01水平极显著相关㊂㊀Note:∗indicatedsignificantcorrelationat0.05level;∗∗indicatedextremelysignificantcorrelationat0.01level.3㊀结论与讨论秸秆还田配施腐熟剂能缩短秸秆腐熟时间,改善土壤水肥条件,对植株生长发育具有促进作用[8]㊂姜珊珊等[9]研究指出,秸秆还田撒施有机物料腐熟剂对济麦22出苗率及叶片SPAD值无显著影响,有机物料腐熟剂可提高秸秆降解率,可增加小麦叶面积,与该研究结果一致㊂该研究选用的秸秆腐熟剂均可安全应用于田间生产,利于小麦生长,这与邱燕等[10-11]研究结果相似,这是由于秸秆全量还田配施腐熟剂可更好地改善土壤微生态,进而提高微生物活性,加速秸秆腐解,为小麦生长发育提供充足的养分,进而提高小麦叶面积㊁氮素利用率和产量[12]㊂麦玉轮作区玉米秸秆全量还田后,秸秆腐解不彻底会严重影响小麦生长及土壤水肥状况,该试验中T1㊁T2处理的秸秆腐熟剂均可有效促进小麦叶面积和氮素利用率的提升,对小麦生长发育和增产增收有显著效果,故而该研究对麦玉轮作区玉米秸秆还田生产操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㊂参考文献[1]毕于运,王亚静,高春雨.中国秸秆资源综合利用的系统构成及总体趋势[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0,31(4):35-38.[2]李书田,金继运.中国不同区域农田养分输入㊁输出与平衡[J].中国农业科学,2011,44(20):4207-4229.[3]勉有明,李荣,侯贤清,等.秸秆还田配施腐熟剂对砂性土壤性质及滴灌玉米生长的影响[J].核农学报,2020,34(10):2343-2351.[4]管方圆,刘琛,傅庆林,等.添加秸秆对水稻产量和土壤碳氮及微生物群落的影响[J].农业工程学报,2022,38(2):223-230.[5]蒋亚琴,司学刚,张运栋,等.3种秸秆腐熟剂的应用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9,47(16):90-92.[6]张经廷,张丽华,吕丽华,等.还田作物秸秆腐解及其养分释放特征概述[J].核农学报,2018,32(11):2274-2280.[7]陈娟,易婷,叶英林,等.秸秆腐熟剂的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J].湖南农业科学,2021(2):108-110.[8]杨恒山,萨如拉,邰继承,等.不同质地土壤细菌多样性对玉米秸秆还田配施腐熟剂的响应[J].土壤通报,2019,50(6):1352-1360.[9]姜珊珊,李光艳,吴斌,等.有机物料腐熟剂对玉米秸秆降解及小麦生长的影响[J].山东农业科学,2019,51(12):63-66.[10]邱燕,张杰,黄文静,等.秸秆腐熟剂在小麦-玉米轮作方式上的应用研究[J].农业技术与装备,2022(1):159-161.[11]何鑫,宋瑜,王书功,等.秸秆腐熟剂的构建及其在秸秆堆肥还田中的作用[J].现代农业研究,2020,26(8):27-29.[12]付帅,刘晓明,马阳,等.氮素形态对强筋和中筋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22,28(1):83-93.7251卷6期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魏龙雪等㊀玉米秸秆还田配施腐熟剂对冬小麦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秸秆还田,冬小麦播种必看注意事项玉米又到了收获季节,玉米秸秆还田已逐步被农民朋友所接受,与传统的耕作方法相比,秸秆还田即省去了玉米掰穗、割杆、运穗、转秸秆、除根,然后耕地播种等工序。
玉米秸秆还田可以明显增加土壤肥力,改良土壤结构;明显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减轻劳动强度,节约劳动成本;减少环境污染,改善农田周围环境。
秸秆还田是当今世界上普遍重视的一项培肥地力的增产措施,在杜绝了秸秆焚烧所造成的大气污染的同时还有增肥增产的作用。
但若处理方法不当,也可能会出现各种问题,首先就是有碍主茬小麦的出苗和苗齐苗壮;如果农田土壤保墒措施再跟不上,还会加速耕层土壤营养的丢失,进而对于冬小麦的创高产不利。
那么秸秆还播种小麦要注意什么呢?但部分农民对这一技术掌握不够全面,应用中出现了一些问题,甚至产生副作用,部分田块出现小麦出苗率低、苗黄、苗弱甚至死苗现象。
经分析,主要原因是碳氮比失调、秸秆粉碎过粗、土壤过松,生产上应加以防范。
一、秸秆还田播种小麦注意事项之防止苗黄苗弱还田秸秆的养分不能直接被作物吸收利用,必须经过微生物的分解。
适宜土壤微生物活动的碳氮比为25∶1~30∶1,而秸秆(如:玉米秸秆)的碳氮比为80∶1~100∶1,也就是说,如果土壤中的氮素不足,就会导致微生物和小麦争氮,小麦因缺氮出现苗黄、苗弱现象。
因此,秸秆还田的小麦基肥要增施氮肥,可在小麦正常施肥的基础上,增施尿素5~7.5公斤,以满足小麦及微生物对养分的需求,并加快秸秆分解腐烂。
二、秸秆还田播种小麦注意事项之防止缺苗断垄大量秸秆还田,使土壤空隙增大,失墒较快,种子与土壤难以紧密接触,影响种子发芽出苗,田间出苗常不整齐,容易出现缺苗断垄现象。
因此,要防止秸秆粉碎过粗,越碎越好。
秸秆粉碎后,一定要用重型圆盘耙耙两遍,以进一步切碎秸秆和根茬,耙后要及时深翻和压盖,以碎土保墒,使秸秆、肥料与土壤混合,地面无明显粉碎秸秆堆积,并分布在3-10厘米的土层中。
要做到不漏翻、覆盖严密,以免养分散失。
玉米秸秆还田技术玉米秸秆还田技术近几年,玉米秸秆还田技术逐步得到普及,但由于部分农民对这一技术掌握不够全面,耕作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产生负效应,具体表现在部分秸秆还田后的麦田出现出苗率低、苗黄、苗弱,甚至死苗现象,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碳氮比失调。
秸秆本身碳氮比为65~85∶1,而适宜微生物活动的碳氮比为25∶1,秸秆还田后土壤中氮素不足,使得微生物与作物争夺氮素,结果秸秆分解缓慢,麦苗因缺氮而黄化、苗弱,生长不良。
解决办法:秸秆粉碎后,旋耕或耕地以前在粉碎的秸秆表面撒施氢铵50公斤或尿素20公斤,然后耕翻。
二、秸秆粉碎不符合要求。
有的地块粉碎后的秸秆过长,其长度大于10厘米,不利于耕翻,影响播种。
解决办法:使用大型秸秆粉碎机,因为大型秸秆粉碎机机器马力较大不仅粉碎的秸秆较碎,在旋耕时粉碎的秸秆与土壤搅和均匀,旋耕较深。
三、土壤大小孔隙比例不合理。
秸秆还田后,使土壤变得过松,大孔隙过多,导致跑风,土壤与种子不能紧密接触,影响种子发芽生长,使小麦扎根不牢,甚至出现吊根。
那么,怎样才能弥补以上缺陷,保证稳产、高产呢除采取以上有针对措施以外,还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补施氮、磷、钾肥料。
2、提高土壤墒情。
3、提高播种质量。
秸秆还田的地块,以提高播种质量。
4、适时镇压浇水。
小麦播种后,晾晒一天,用石磙镇压,使土壤密实,消除大孔洞,大小孔隙比例合理,种子与土壤紧密接触,利于发芽扎根,可避免小麦吊根现象。
5、消灭病原体。
带病的秸秆不能直接还田,否则夏季玉米易发生病害,这类秸秆应销毁或高温堆腐后再施用。
秸秆还田是当今世界范畴内改善农田生态环境,发展持续农业、旱作农业的重大措施,是节本增效、发展质量效益型农业的重要环节,也是促进绿色食品发展的有效手段。
黑龙江省每年都有大量的玉米秸秆被作为柴草烧掉,进行秸秆还田的数量较少,对此黑龙江省土壤肥料管理站推广研究员付建和建议:应进行秸秆还田,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良土壤结构。
冬小麦播种关键技术作者:王新英来源:《河南农业·综合版》 2013年第17期虞城县农业局王新英一、玉米秸秆还田前茬玉米收获后,及时将玉米秸秆粉碎均匀撒在地表,质量要求:留茬高度不高于8cm,茎秆切碎长度不大于10 cm,玉米秸秆翻埋时,每667m2增施尿素5kg,调节碳氮比,加快秸秆腐烂,促使其尽快变成有效养分。
通过翻耕、压、盖,消除因秸秆造成的土壤架空。
墒情不足时要及时浇水促使秸秆腐烂。
二、合理选种选用高产、稳产、抗逆性强的优质小麦品种。
目前,虞城县推广的小麦品种主要有众麦1号、矮抗 58、漯4-168、周麦22等品种;示范推广品种:泛麦8号、国麦0319、郑麦7698、周麦24等。
三、科学施足底肥底肥的施用掌握原则是增施有机肥,稳施氮、磷、钾肥,补施微肥。
在秸秆还田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的土壤质地和产量水平,实行测土配方施肥(见附表)。
提倡施用配方肥或复混肥。
种植优质专用小麦要适当增施氮肥,缺硫地块,氮肥应选用硫酸铵,钾肥应选用硫酸钾,这样在施氮、钾的同时,也补充了硫素。
四、精细整地提倡大型机械深耕,深耕在25cm以上,浅耕22cm左右,旋耕播种麦田要旋耕2遍,旋耕深度15cm左右,耕后用钉齿耙3~5遍并要耙实,标准播种机轮下陷不超过5cm。
除净根茬,粉碎坷垃,达到上虚下实,地表平整;连续旋耕2~3年的麦田必须深耕1次。
五、病虫防治(一)农业防治清除田间地头杂草,破坏灰飞虱等病虫的栖息场所,减少丛矮病毒源。
深耕细耙,随犁拾虫,减少虫量。
(二)土壤处理用3%甲基异柳磷颗粒剂或3%辛硫磷颗粒剂2~3kg/667m2,也可选用50%辛硫磷乳油或40%甲基异柳磷乳油250mL/667m2加水2kg,任选1种,将药物拌细干土20~25kg制成毒土,犁地前均匀撒于地表,随犁翻入土层。
对于燕麦严重地块,可每667m2用40%燕麦畏0.25kg,对水50kg,喷洒垡头,耙入土中。
对于个别全蚀病严重地块,每667m2用70%甲基托布津或50%福美双2~3kg,加细土撒垡头耙入土中。
玉米秸秆全量还田技术一、秸秆收集和还田秸秆还田是指在玉米收获后,将玉米秸秆直接还入田间,让秸秆在土壤中降解并充分发挥其价值。
收集秸秆的方法可以采用机械收集和人工收集相结合的方式,将秸秆集中堆放、发酵处理后,再通过施肥机或其他机械将其还田,这样既提高了秸秆的利用率,也减少了环境污染。
二、秸秆还田的好处1. 增加土壤有机质:秸秆还田可以增加土壤的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的肥力。
有机质对土壤有益处多,可促进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增加土壤通气性,改善土壤的肥力状况。
2. 改良土壤结构:秸秆还田有助于改良土壤结构,增加土壤孔隙度,改善土壤的透气性和透水性,提高土壤的保肥、保水能力。
3. 减少土壤侵蚀:秸秆还田可以覆盖住土壤表面,减少水土流失的发生,有效防止土壤侵蚀,保护土壤资源。
4. 促进农作物生长:秸秆还田可增加土壤中的微生物数量和多样性,有利于土壤中微生物的代谢过程,释放出有机氮、磷、钾等养分,促进了作物的生长发育。
秸秆在土壤中降解后,还可释放出有益元素,对农作物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5. 环保节能:通过秸秆还田,减少了秸秆焚烧对大气的污染,降低了二氧化碳的排放,有利于保护环境,符合低碳农业的发展方向。
三、技术注意事项1. 配套施肥:在进行秸秆还田时,要根据土壤养分状况和作物的需肥特点进行合理施肥,确保还地前后土壤肥力平衡。
2. 秸秆还田时期:最佳还田时期一般是在作物收割后的第二年春耕前进行,这时土壤水分充足,有利于秸秆降解,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对作物生长的影响。
3. 秸秆还田技术改良:在秸秆还田的过程中,可采取秸秆粉碎、搅拌、覆盖等措施,提高秸秆的降解速度,促进土壤肥力的释放和提高。
4. 秸秆还田后的管理:进行秸秆还田后,要做好土地管理工作,合理轮作,做好病虫害防治,保证作物长势,达到增产增收的效果。
四、技术推广和应用玉米秸秆全量还田技术已经被证实是一种有效的农业生产技术,对于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环境具有显著的效果。
科技成果——玉米秸秆覆盖还田条带耕作技术技术要点(一)工艺流程秋季作业工艺流程:秋季玉米机械收获和秸秆粉碎→秸秆2次粉碎→条耕作业→秸秆条带覆盖还田→春季沿条耕带播种、施肥→化学除草1-2次→苗期追肥→秋季机械收获和粉碎秸秆。
春季作业工艺流程:秋季玉米机械收获和粉碎秸秆→秸秆全量覆盖还田→秸秆2次粉碎→条耕作业→春季沿条耕带播种、施肥→化学除草1-2次→苗期追肥→秋季机械收获和秸秆粉碎。
(二)秸秆处理采用具有秸秆粉碎装置的玉米联合收获机粉碎玉米秸秆,一次性完成玉米收获和秸秆粉碎作业。
如留茬过高、秸秆粉碎达不到要求时,应采用秸秆粉碎还田机进行一次秸秆粉碎作业。
粉碎后的秸秆长度≤10cm,秸秆粉碎长度合格率≥85%,留茬高度≤10cm,粉碎后的秸秆应均匀抛撒覆盖地表。
(三)条带耕作技术1、条耕时间秋季条耕作业适宜春季旱情不严重的区域进行,在封冻前土壤水分25%左右作业。
春季条耕作业在播种前0-3天作业,当土壤墒情适宜时或春旱严重的地区,可边耕边播;土壤相对湿粘时,需要在播前2-3天作业。
2、条带幅宽标准条耕机作业会形成一条无秸秆覆盖的播种带和一条秸秆带。
条带宽度依据条耕机机械参数和本地常用行距设定。
65cm垄距田块播种带幅宽40-50cm,秸秆带幅宽80-90cm。
3、作业标准条耕机一次性完成清理秸秆、深松、浅旋、镇压作业,要求播种带秸秆残留量<10%,深松深度20-25cm,浅旋深度为10-15cm,镇压强度30N/cm2。
4、播种、施肥和田间管理使用免耕播种机一次性进行播种、施肥,播种带双行播种,播种量、施肥量和病虫草害防治等田间管理同普通大田。
提质增效情况本技术减少了清理秸秆、机械耕整地等作业环节,亩均节省作业成本35元/亩,节本增效69元/亩。
耕地质量提升,蓄水保墒和抗旱能力增强。
同传统耕种方式相比,本技术土壤含水量提高5-10个百分点,保墒效果显著,秸秆覆盖下的输沙量可以减少90.3%-99.4%,能有效遏制风蚀;秸秆覆盖田间径流形成时间晚、水蚀损失量少,增强了土壤的抗水蚀能力。
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技术路线和作业标准经过多年对麦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试验、示范和推广,结合丰县实际,特制订丰县麦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规范。
一、麦草机械化还田(一)麦秸秆机械化还田主要特点1.产生大量秸秆,增加电力消耗。
高性能收获机采用秸秆切碎装置,将秸秆机械返回田间,增加了功耗,降低了作业效率。
秸秆还田机的操作功耗也会增加,从而增加操作成本。
2.作业茬口紧,工作任务重。
麦收后茬种植作物品种以水稻、玉米为主,夏收夏种作业时间短、作业茬口紧、作业量大,机手在短时间内大面积实施秸秆机械化还田,作业质量难以保证。
3.操作标准高,实施难度大。
随着水稻插秧面积的扩大,对留茬、抛草均匀性和切碎长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秸秆与土壤的不均匀混合会导致秸秆在田间的气生现象,影响幼苗根系的发育。
(二)麦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方案根据《秸秆还田机械操作规程》、《小麦秸秆粉碎还田机旱地作业质量》等六项省级地方标准作业,结合机具配置情况、土壤条件、气候条件、种植特点及后茬作物等因素,制定适合我县的麦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方案。
(一)玉米种植区麦秸全部还田1、技术路线:联合收获机收获小麦→拖拉机带秸秆还田机(旋耕机)粉碎还田→玉米免耕机械化播种(行距60―65cm);补助25元/亩联合收割机收割小麦→ 添加切碎装置,粉碎并返回现场→ 玉米免耕机械化播种(行距60-65cm);补贴:10元/亩2、作业要求:联合收割机收割留茬≤15cm,秸秆切碎长度8-12cm,漏切率≤1.5%,合格率≥95%。
3.机具配置:收割与切碎装置相结合,或使用大中型拖拉机配置相应宽度的秸秆粉碎还田机(旋耕机)在收割后粉碎秸秆。
玉米茬播种机采用高机架、圆盘式开沟机具。
(二)稻麦种植区水耕水整秸秆还田作业1.技术路线:联合收割机将小麦和麦秸适当收获,切碎后均匀抛撒→ 施用基肥(增加氮肥)→ 用水浸泡田地→ 水稻秸秆还田、机械耕作和整地→ 水稻机械插秧。
补贴:25元/亩12.作业要求:联合收割机收获残茬≤ 15厘米,秸秆切碎≤ 10cm,均匀分散在田间,秸秆还田机作业深度≥ 20厘米。
1播前准备玉米收获后及时进行秸秆粉碎还田作业,秸秆粉碎要精细,粉碎长度不大于3~5cm,一般要粉碎2遍,旋耕深度要达到15cm以上,旋耕2遍。
根据土壤分区化验结果,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2播种2.1品种选择。
依据赞皇县自然生产条件和产量目标,重点推广济麦22、石新828、石麦15、良星99、良星66等优种,并对品种进行合理布局,对抵御病虫害、逼熟雨、干热风等的影响都有一定的作用。
2.2种子处理。
种子处理具有提高发芽率、出苗快、生长发育好、改善品质、提高产量的作用。
采用对路药剂进行种子包衣或拌种,可以有效控制苗期地下害虫、纹枯病、黑穗病、全蚀病等病虫害。
2.3播期、播量。
根据近几年的气象条件,一般适宜播期为10月5~13日,在适播期内,小麦播量应控制在10~12kg/亩,超出适播期范围后每晚播1d亩增加播量0.5kg左右。
播期与播量配套,也为形成冬前壮苗提供充足的群体基础。
推广15cm等行距全密种植栽培技术。
等行全密种植可以充分利用土地光热资源,减轻缺苗断垄、疙瘩苗现象,有利于提高个体发育质量,构建合理群体,改善麦田个体群体建构,实现增密增产。
2.4播后镇压。
小麦播种后采取强力镇压,能粉碎坷垃、踏实土壤、提墒保水、促进出苗,既抗旱又抗寒,是实现小麦节水栽培、抗逆栽培的有力措施。
3冬前管理3.1冬前除草。
推广麦草冬治,提高除草效果。
在越冬以前采取化学药剂防治麦田杂草,用药少,防治效果好。
选用药剂以防治禾本科杂草为主,可采用氟唑磺隆或甲基二磺隆防治;用量要严格按说明书配比使用,且要注意用药时间。
3.2浇好越冬水。
浇好越冬水可保证小麦越冬期间有充足的墒情,是预防小麦冻害的重要措施,要根据苗情以及土壤墒情科学浇好越冬水。
浇越冬水以表土“夜冻日消”、气温5℃为最佳时期,切忌大水漫灌,以浇水后当天全部渗入土中为宜。
浇水后要及时进行锄划保墒,破除土壤板结。
4春季管理4.1科学把握春一水管理。
“春分麦起身,一刻值千金”。
12秸秆焚烧危害大 科学还田功效高随着农作物产量的提高,秸秆数量也不断增加,尤其是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大,一年两季的秸秆数量多。
如何利用好小麦、玉米秸秆资源,使之趋利避害,农业科技工作者进行了多年试验研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现将露天焚烧秸秆的危害和实行还田的功效以及相关技术要点介绍如下,供农民朋友生产中参考。
一、秸秆露天焚烧的危害小麦、玉米收获后,大量的作物秸秆遗留在田间,的确为农田生产操作带来了一定的不便。
为图一时的“方便”将秸秆露天焚烧,不仅对土壤造成破坏,而且会污染环境,影响人民的身体健康,严重的会引发火灾和交通事故,危及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1.破坏土壤结构焚烧秸秆使地面温度急剧升高,能直接杀灭土壤中的有益微生物,影响土壤养分的转化,破坏土壤结构,造成土壤的自然肥力和保水保肥性能大大下降。
秸秆是很好的有机肥料,露天燃烧使秸秆中的有机物质和有机养分在焚烧过程中丧失殆尽,只留下一些钾素,也会被风刮跑,难以被农作物利用。
2.污染空气环境焚烧秸秆引起的烟雾可造成严重的大气环境污染,对人们的眼睛、鼻子和咽喉等含有黏膜的部分刺激较大,引发呼吸道疾病等多种疾病。
3.容易引发火灾露天焚烧秸秆对田间的通讯、电力设施也会产生威胁,临近绿化树木受损,特别是夏收期间,温度高,空气干燥,焚烧秸秆常常引燃周围没有收获的小麦等农作物,如遇大风天气可引起大面积连片火灾。
尤其是在村庄附近,一旦引发火灾,后果将不堪设想。
4.易引发交通事故焚烧秸秆形成的烟雾,造成空气能见度下降,可见范围降低,靠近机场的使得飞机不能起飞、降落,靠近公路的容易引发交通事故,对交通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13第6月 上半月刊二、秸秆还田的功效小麦、玉米收获后将秸秆实行还田,将作物秸秆全部归还给了土壤,是现阶段粮田土壤有机质的主要来源,为提高粮食产量、增强农业后劲奠定有利的基础。
1.增加土壤有机质和养分含量秸秆内含有大量的有机质和丰富的氮、磷、钾、钙、镁等多种营养元素,还田把秸秆的营养物质全部归还给土壤,可减少化肥用量,是当今培肥地力非常重要的措施。
玉米秸秆还田及小麦播种技术要点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本文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e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 they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s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玉米秸秆还田及小麦播种技术是一项重要的农业实践,对于提高土地的肥力和保护环境都有积极的作用。
山东冬小麦的种植技术一、播前准备1.地力要求目前,我国小麦主产区,耕作层土壤的有机质含量还不高,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有两个途径,一个途径是秸秆还田,另一个途径是增施有机肥。
2.施足基肥对于土壤有机质含量1.2%以上的麦田,如果预期目标产量是600千克,一般要求亩施充分发酵、腐熟的有机肥3000-5000千克,或者腐熟的鸡粪1000千克。
3.秸秆还田秸秆还田,是补充和平衡土壤养分,改善土壤结构的有效方法,据测定,每亩还田玉米秸秆500到700千克,一年之后,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能相对提高0.05%-0.15%,土壤孔隙度,能提高1.5%-3%。
4.选好品种良种良法相结合,才能达到高产稳产的目的。
选用小麦良种的原则是:选择单株生产力强、抗倒伏、抗病、抗逆性强的品种。
目前,我国高产小麦品种很多,如济麦22等。
在生产中,应当根据本地区的气候、土壤、地力、种植制度、产量水平和病虫害情况等,选用最适宜的高产品种来种植。
二、合理耕作近些年来,我国冬麦区普遍采用旋耕机进行耕地,不过,连续多年只旋耕不耕翻的麦田,在旋耕15厘米以下的土层,容易形成坚实的犁底层,这不利于小麦根系下扎,也不利于土壤蓄水保墒。
1.精量、半精量播种要想让小麦得到高产,种子的质量是至关重要的,最好使用经过包衣的良种,因为小麦专用种衣剂中,含有防病和防虫的药剂、微肥以及生物调节剂,有利于综合防治病虫害,培育壮苗。
经过耕翻后的麦田表层土壤疏松,必须经过耙耢以后才能播种,否则会发生播种过深的现象,影响小麦分蘖的发生,所以耕翻土地之后要及时耙耢,耙碎土块,疏松表土,平整地面,上松下实。
2.水浇条件有水浇条件的,可以在前茬作物收获前7到10天浇水;收获前,来不急浇水造墒的,可以在耕耙整畦以后灌水造墒。
播种时,可以使用小麦精量播种机进行播种,要保证播种深浅一致、行距一致、播量准确、播种均匀,严格掌握播种深度在3到4厘米,播种深度超过5厘米会造成弱苗。
一、做好播前准备,打好丰产基础一、土地准备1、轮做倒茬:选择土地平整,土层深厚,土壤肥力中上等的伏翻地。
冬小麦一夏玉米一体化栽培技术摘要介绍冬小麦一夏玉米一体化栽培模式的优点,总结其栽培技术,以为促进该模式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冬小麦;夏玉米;优点;栽培技术近年來,结合“粮丰工程”的实施,驻马店在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示范、高产攻关等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当地生产实际和农业生态环境, 研究组装出雨养农业区保护性耕作条件下“冬小麦一夏玉米减耕覆盖机械施肥播种一体化栽培技术集成模式”。
该技术模式科学实用、操作性强,适宜在黄淮海小麦一玉米2熟种植的雨养区推广应用。
该技术模式是在保护性耕作条件下进行秸秆还田覆盖,播种吋使用免耕机械将施肥、播种一次完成,避免了耕地、耙地二次作业。
连续3年在驻马丿占多点次小区试验和大田示范,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模式优点1・1蓄水、抗旱、保境玉米秸秆或小麦秸秆粉碎覆盖田间,既能有效减少地面蒸发,保持土壤表层水分;又有利于实现小麦、玉米一播全苗,可为雨养农业区的小麦、玉米的生长发育创造良好的土壤条件。
2008年试验示范:小麦播种至小麦拔节前一直无有效降雨,经测定土壤表层0~20 cm水分含量,示范田为21.57%,邻近对照田为17. 96%;且示范田小麦到抽穗期一水未浇仍然长势良好,充分显示出该技术模式的抗旱保墻效果。
1.2有效地提高土壤肥力由于连续实施小麦、玉米秸秆还田,经测定小区试验和大田示范,该模式明显提高土壤有机质和有效磷钾的含量。
1. 3节省成本应用减耕覆盖模式,使用专用机械将施肥、播种工作量一次完成,避免耕地、耙地二次作业,具有省工、省时、节省费用的作用。
1. 4增产增效通过小区试验和大田示范应用该模式,同传统方式相比,不但增加小麦、玉米产量,而且实现了生产节本、高产、高效、安全的目的。
2品种选择与种了处理选用适宜驻马店栽培的高产小麦、玉米品种,种子质量达到国标1级包衣良种;没包衣的种子要进行约剂拌种,拌后堆闷2〜3 h,晾干待播⑴。
3合理密植小麦按基本苗210万〜240万株/hn)2确定适宜播种量。
冬季小麦管理冬季小麦是中国重要的农作物之一,在冬季中特别需要精心的管理才能保证小麦的生长发育和产量。
下面将从土地准备、播种、施肥、病虫害防治和田间管理等方面详细介绍冬季小麦的管理方法。
一、土地准备冬季小麦对土壤有一定的要求,在土地准备上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留伏秋茬作物:在冬季小麦种植前要先收割清理上一季的秋茬作物,将秸秆等农残清理干净,保持土地的整洁。
2.耕作深度:冬季小麦的根系较发达,因此需要耕作深度达到15-20厘米,以保证根系的生长空间和充足的水分和养分供应。
3.土壤改良:冬季小麦适应能力较强,但是对酸性土壤的适应能力较差。
因此,在土地准备中可以进行适当的土壤改良工作,添加石灰等中性物质来中和酸性土壤。
二、播种冬季小麦的播种要选择合适的时间和方法:1.播种时间:一般选择在每年的10月到11月之间进行播种,具体时间可以根据当地的气候和土壤状况来确定。
2.播种方法:冬季小麦可以选择直播、杂交或机械播种等方法进行。
直播适用于气候较暖的地区,杂交适用于生产大规模小麦种子的地区,机械播种适用于平整的土地和大面积种植的地区。
三、施肥冬季小麦对养分的需求较大,施肥工作非常重要:1.基肥施用:在播种前要进行基肥施用,一般选择在秋季或冬季早期进行。
基肥要选择有机肥和化肥相结合的施用方式,保证小麦能够吸收到充足的氮、磷、钾等养分。
2.追肥施用:追肥要根据小麦生长的不同时期进行。
一般在分蘖期和拔节期进行第一次追肥,拔节后的抽穗期进行第二次追肥。
追肥要注意合理配比和适量施用,避免施肥过量或过少对生长发育造成不良影响。
四、病虫害防治冬季小麦在生长过程中容易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害,及时进行病虫害防治是保证小麦产量和质量的重要措施:1.病害防治:冬季小麦常见的病害有白粉病、赤霉病等。
可以选择防病优良品种和进行必要的防病药剂处理。
此外,还可以通过合理的田间管理,如定期除草、间套作以及适时的灌溉等措施减少病害的发生。
2.虫害防治:冬季小麦主要虫害有蚜虫、瘿蚊等。
玉米秸秆还田与冬小麦播种的技术配套措施作者:刘晓鹏
来源:《安徽农学通报》2013年第22期
摘要:冬小麦播种的相关配套措施是其获得高产、稳产的重要环节。
该文介绍了玉米秸秆还田的作用及相关使用技术和冬小麦播种的配套措施,主要包括深耕土壤、施足有机底肥、精选优质种子、精量播种、保墒齐苗等,以期对当前的冬小麦生产提供指导,促进冬小麦获得高产。
关键词:冬小麦播种;秸秆还田;配套措施
中图分类号 S51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3)22-40-02
玉米秸秆还田不仅避免了长期以来农民大量焚烧秸秆而造成的环境污染,而且还可以为冬小麦种植提供必要的有机底肥。
实行玉米秸秆还田种植冬小麦,播种育苗期的田间管理十分重要,是保证翌年冬小麦产量的必备条件。
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对冬小麦播种育苗期的田间管理技术进行总结,以期为冬小麦生产提供借鉴和参考。
1 玉米秸秆还田作用与技术
1.1 玉米秸秆还田作用玉米秸秆含有效磷、速效钾等营养素。
玉米秸秆还田可以有效改善土壤颗粒的质地,增加土壤松软性和空隙度,提高保持水分和肥力的能力;玉米秸秆和化肥同时施用,可更好发挥化肥的效力,提高小麦产量,降低成本。
氮、磷的利用率可分别提高10%~12%、15%~20%,提高小麦产量20%~30%,并且改善小麦的品质。
玉米秸秆还田是发展可持续农业的有效措施。
1.2 玉米秸秆还田技术
1.2.1 注意秸秆压埋深度玉米秸秆还田压埋的深度要在25cm以上。
需要压埋的玉米秸秆用农机粉碎均匀撒入田间后,将秸秆全部深埋覆盖,决不能使其长期暴露于地面,以免水分过多的被蒸发掉,降低其还田做底肥的效果。
1.2.2 适时镇压浇水根据土壤墒情和未来天气降水的情况及时灌溉,保持土壤湿度。
适时镇压浇水,促进秸秆腐烂,要防止秸秆在腐烂过程中消耗水分和小麦生长过程中消耗水分相冲突;应适当补充土壤养分,防止腐烂微生物与幼苗生长抢夺营养。
1.2.3 增施氮肥土壤微生物在分解作物秸秆时,需要一定的氮素,如果氮素不够,易出现与冬小麦幼苗争夺土壤中速效氮素的现象。
因此应按每100kg秸秆加10kg碳酸氢铵的比例进行补施,以加快秸秆腐烂。
补施的氮肥被微生物利用后仍保存在土壤里,其利用率比施在未还田的耕地里要高,可以避免苗期缺氮发黄。
1.2.4 数量适宜一般情况下,玉米秸秆粉碎后的长度5cm左右,粉碎秸秆用量500~
700kg/667m2为宜。
不宜过多,也不宜过少。
粉碎秸秆数量过少达不到所需要的养分量;秸秆过量造成大量秸秆堆积,降低腐烂、分解的速度,并且在腐烂、分解的过程中容易产生多种有机酸,对冬小麦的根系发育有损害作用。
1.2.5 防病虫害传播秸秆还田时要选用生长良好、无病虫害的玉米秸秆,不要把有病虫害的秸秆还田,以尽量控制翌年田间虫害基数和病害初次侵染源。
2 冬小麦播种配套措施
2.1 播前深耕、施足底肥
2.1.1 播前深翻播种前进行深耕,结合玉米秸秆粉碎进行秸秆还田,并增加适量的有机底肥,深耕掩埋于地下,肥效保持持久,为冬小麦的丰产打下良好的基础。
深耕具有疏松土壤,加厚土壤层,改善土壤水分、气热状况;熟化土壤,改善土壤营养条件,提高土壤的有效肥力;建立良好土壤结构,提高作物产量;消除杂草,防除病虫害等作用。
深耕要注意熟土在上、生土在下。
深耕要掌握适宜深度并且在犁铧下带松土铲,以达到上翻下松、不乱土层的要求。
2.1.2 施足底肥小麦播种前,为提高麦田土壤肥力,达到小麦增产的目的,应施足小麦底肥。
以玉米秸秆还田作为基肥,不能补充小麦生长需要的全部营养,还必须施用其他有机肥和无机肥。
基肥要以有机肥为主,配合施用磷钾肥和氮肥,一般667m2施氮肥30~35kg,磷肥40~45kg,钾肥10~15kg,底肥应占施用肥料总量的60%~70%。
农家肥大约1 000~1
500kg/667m2。
2.2 精选优质种子小麦播种前用精选机选种或风选筛种,清除瘪粒、破烂、病粒及杂质,对选好的麦种进行包衣处理或药剂拌种,以防治地下害虫和苗期病虫害。
要根据气候特征、产量水平以及品种本身的特点,依据栽培条件和多种生态环境因地制宜选用优质高产品种。
豫中北部地区以矮秆抗倒、抗寒、耐病的高产、优质半冬性品种为主导;豫东、豫东南麦区以选用抗倒春寒能力较强、抗倒性较好、抗白粉病和锈病、感纹枯病轻的半冬性品种为主;豫西南麦区以抗耐病、抗穗发芽的早熟弱春性和半冬性品种为主,豫南稻茬麦区宜选用早熟、耐湿、耐赤霉病、感纹枯病轻的弱春性和半冬性品种;豫西和豫北丘陵旱地以选用耐旱性好,抗寒、抗病的半冬性品种为主。
2.3 精量播种冬小麦精量播种是当前小麦生产上重点推广的一项增产技术。
它是在比较好的肥水条件下,通过降低播种量,减少基本苗数,协调群体与个体之间的矛盾,防止群体过大,促进个体发育,使冬小麦穗大、穗足、粒饱、产量高。
实行精量播种一般667m2可节省小麦良种4~5kg,增产小麦50~100kg。
播量准确是保证冬小麦计划基本苗数,打好合理群体结构的基础。
精播麦田播量一般4~6kg/667m2,基本苗8~12万株;半精播麦田播量6~8kg/667m2,基本苗13~16万株。
精量播种麦田全部实行条播,平均行距18~22cm,播深4~5cm。
要求小麦用精播机播种,以求播量准确、下种均匀、播深一致,保证播种质量。
2.4 保墒齐苗小麦播种之后,种子出芽率的高低受土壤墒情的影响很大。
因此,保持土壤较高的含水量是保证田间出苗量大的先决条件,土壤保墒才能齐苗。
为保证土壤水分较少蒸发,主要可采取播种前深耕、细耙,播种后压实土壤,减少孔隙等措施。
参考文献
[1]韩宾,李增嘉,王芸,等. 土壤耕作及秸秆还田对冬小麦生长状况及产量的影响[J].农业工程学报,2007,23(2):48-53.
[2]张建平,赵艳霞,王春乙,等. 气候变化对我国华北地区冬小麦发育和产量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06,17(7):1179-1184.
[3]赵广才,常旭虹,杨玉双,等. 基本苗和氮肥运筹对不同小麦品种产量和品质的调节效应[J].华北农学报,2010,25(5):182-186.
[4]董志桥. 冬小麦田间管理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1(12):98,101.
(责编:徐焕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