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大内需文献列表
- 格式:xlsx
- 大小:23.06 KB
- 文档页数:8
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扩大内需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的实施意
见
佚名
【期刊名称】《重庆国土资源》
【年(卷),期】2009(000)001
【摘要】为认真贯彻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08]131号)精神和市委三届四次全委会部署,现就稳定房地产市场,促进住房消费,发挥房地产业在扩大内需中的积极作用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总页数】2页(P10-1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293.3
【相关文献】
1.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扩大内需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 [J],
2.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促进建筑业改革与持续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J], 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3.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 [J], ;
4.重庆市民政局中共重庆市委宣传部中共重庆市委组织部重庆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重庆市公安局重庆市财政局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重庆市统计局关于促进社会智库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 [J], 重庆市民政局;中共重庆市委宣传部;中共重庆市委组织部;重庆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重庆市公安局;重庆市财政局;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
重庆市统计局;
5.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 (渝府办发[2020]16号)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国际经济与贸易文献综述1、《WTO与中国对外贸易》作者:王平、钱雪峰内容:是从WTO 与中国外贸这一角度出发, 系统完整地阐述了WTO 与中国外贸发展的关系, 首先系统阐述了WTO 的产生极其规则;然后深刻分析了在中国加入WTO 这一新的历史背景下, 中国外贸存在的问题、所面临的发展机遇及挑战, 指出中国外贸只有摆脱传统条件下发展模式的“路径依赖性”, 及时进行政策和战略调整, 更多地参与国际分工和经济贸易对话,才能在新的约束条件下获得健康发展。
2、《当代世界经济与中国对外贸易研究》作者:顾卫平内容:在第一篇中首先分析当代世界经济形势下,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变数与来自国内外各方面的挑战;然后具体分析了美日欧三大经济体与中国经济的战略性关系;并全面分析了石油经济、跨国公司、国际恐怖主义与世界经济及中国经济的关系。
在第二篇中,首先讨论中国成为贸易大国之后, 如何成为贸易强国,并真正成为WTO 中负责任、有影响力的贸易强国;然后着重讨论分析和展望了发展中的中美贸易,指出中美未来经贸关系的基本共同点是互利与合作, 以务实态度逐步解决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不仅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而且对世界和平与发展, 也是一种重要的保证3、《外贸依存度国际比较与中国外贸的结构性风险分析》作者:傅钧文内容:通过比较中国与美国、日本等主要发达国家及印度、韩国、墨西哥等主要发展中国家的名义外贸依存度和对各自前三位主要贸易伙伴国的出口依存度,分析指出中国外贸的结构性问题主要有:第一,贸易伙伴集中;第二,出口产品的竞争优势集中;第三,加工贸易产品出口集中;第四,某些关键设备和零部件进口依存度大;第五,石油以及其他资源的进口更趋集中。
并指出这种结构性问题带来的风险,最后,提出应对这种风险的对策:第一,要高度重视中国的能源和资源战略;第二,放宽对外投资的渠道,通过产业的海外转移来减轻贸易摩擦的压力;第三,对旨在加工贸易的直接投资应趋利避害;第四,重视降低对特定贸易伙伴和特定进出口商品的依存度,推进市场多元化;第五,用科学的发展观指导外贸发展;第六,增强企业对于核心技术的研发能力;第七,鼓励企业在出口中培育自身品牌第八,增加农民收入,扩大内需;第九,与周边国家保持良好的关系等等。
以新发展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参考文献
202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强调,“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立足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坚持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以高水平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新时代十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十年,国内市场基础更加扎实,消费基础性作用持续强化。
同时也要看到,当前我国在扩大内需方面仍面临不少制约,创新能力还不能完全适应高质量发展的要求。
进一步增强创新能力,既是保障发展安全的前提,也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最后是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培养和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打造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塑造新优势。
中共伊犁州委党校学报Journal of YiLi Prefecture Communist Party InstituteNo.320212021年第3期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推进乌鲁木齐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王凤丽(中共乌鲁木齐市委党校新疆乌鲁木齐830000)摘要: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是推动高质量发展,主要任务是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国内大循环中内需动态平衡。
本文通过分析近些年来乌鲁木齐市内需发展现状,总结内需推动乌鲁木齐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践成果,发现内需不足是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阻力。
在此基础上,提出进一步推进乌鲁木齐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高质量发展内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D O I 编码:doi:10.3969/j.issn.1674-6287.2021.03.015中图分类号:F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287(2021)03-0070-04【收稿日期】2021-6-25【作者简介】王凤丽(1972~)女,乌鲁木齐市委党校副教授,研究方向:宏观经济及区域经济研究。
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改革开放40多年来,尤其是十八大以来,乌鲁木齐市经济发展取得巨大进步。
当前,“十四五”时期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乌鲁木齐市在十九届五中全会及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的指引下,坚持和贯彻新发展理念,以创新驱动提升高质量供给体系,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辅之需求侧管理,构建完整的内需体系,提高供给与需求的适配性,形成供给与需求的动态平衡。
以此不断推动乌鲁木齐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更好地融入国家新发展格局。
一、乌鲁木齐市内需发展现状(一)投资结构不断优化促进经济提质增效改革开放以来,乌鲁木齐市把扩大有效投入作为促进结构调整、提升产业水平、增强竞争实力的重要手段,着力推进工业、商贸流通业、旅游业、房地产业以及城市基础设施等领域的重大项目建设,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迅速扩大。
张立群:扩大国内需求是重点
佚名
【期刊名称】《山东经济战略研究》
【年(卷),期】2018(0)12
【摘要】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张立群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对当前的经济下行压力要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扩大国内需求来稳增长。
第一,要在扩大消费上下功夫。
即在保就业、稳收入上认真做好工作,确保居民收入能平稳可持续地增长,同时也保证居民消费能力持续稳定增长。
【总页数】1页(P4-4)
【关键词】国内需求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124
【相关文献】
1.扩大消费需求是当前宏观调控的重点 [J], 许美婷
2.扩大农村消费需求是当前消费主导发展模式的重点 [J], 梅士建
3.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是今年工作重点 [J],
4.扩大消费需求是转变发展方式的重点 [J], 迟福林
5.扩大消费需求是转变发展方式的重点 [J], 迟福林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形势与政策度下降。
再次,2013年,由于经济增速回落,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和物价上涨压力并存,我们既要稳定经济增长速度,又要继续抑制通胀。
最后,要加大调整经济结构的力度,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改善民生,维护社会稳定。
(二)稳中求进的“进”“进”的核心和本质,就是创新。
“进”只要选准突破点,把握好改革的时机、力度和密度,就能够促进经济社会平稳快速均衡发展。
第一个“进”是一定要在经济增长方式和结构调整上有实质的进步。
经济增长方式和经济结构的调整是解决经济上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的根本。
第二个“进”是要进一步改革开放。
目前,很多的改革措施已经开始推出,但需进一步加快进度。
如增值税的扩围、房地产税的试点、消费税、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的问题。
另外,一定要改革收入分配制度,能够让中等收入的人数能够更多更快地增长,这一系列都是扩大内需的根本基础,都要靠改革,以改革促进发展。
第三个“进”是在民生问题上要有让老百姓看得见的、实实在在的、实质性的进步。
如“十二五”开局之年讲的两个同步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同步,能够切实提高老百姓的生活水平,让老百姓更富裕,更满足。
总的来说,“稳中求进”的“进”,主要是发展方式、管理模式和百姓生活水平的“进”。
“进”的方法和标准,就是通过改革和创新,让科技更进步,让结构更合理,让管理更科学,让内需更旺盛,让百姓更富裕,让市场更繁荣,让实体更壮大,让社会更公平。
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难题,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确保社会和谐稳定大局。
在发展中求转型,在转型中促发展,这既是科学发展的必经之路,也是稳中求进的目标要求。
只有“求进”才能化解难题,只有“进”才能“稳”。
稳中求进,最根本的还是要抓住并用好战略机遇期,总结并运用成功经验,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发展方向,围绕科学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努力形成发展新优势。
42。
中小企业发展问题(文献综述)中小企业发展问题(文献综述)1.引言在当今社会,中小企业发展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经济环境的变化,中小企业面临着许多挑战和困难。
本文将综述当前文献中涉及的中小企业发展问题,并提出对策和建议,以促进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
2.宏观经济环境对中小企业发展的影响2.1 经济政策2.1.1 财政政策2.1.2 货币政策2.1.3 扩大内需政策2.2 社会环境2.2.1 人口变化2.2.2 消费者行为2.3 产业竞争2.3.1 行业集中度2.3.2 技术进步2.3.3 产业政策3.中小企业内部问题3.1 资金问题3.1.1 融资渠道3.1.2 贷款难题3.2 人力资源问题3.2.1 人才招聘与培养3.2.2 员工激励机制3.3 经营管理问题3.3.1 创新管理理念3.3.2 提高运营效率3.4 品牌建设问题3.4.1 品牌知名度3.4.2 品牌形象塑造4.支持及政策建议4.1 中央支持政策4.1.1 税收优惠政策4.1.2 宏观调控政策4.2 地方支持措施4.2.1 城市发展规划4.2.2 其他支持措施4.3 政策建议4.3.1 宏观政策改革4.3.2 中小企业培训计划4.3.3 深化行业标准推动5.结语本文对中小企业发展问题进行了综述。
建议中小企业根据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调整策略,处理好内外部问题,并寻找支持与政策建议。
只有这样,中小企业才能迎接挑战、实现可持续发展。
附件:本文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1.财政政策:指国家为调整和稳定国民经济而运用的一切财政手段和政策。
2.货币政策:指国家根据国民经济发展需要,通过一系列手段来调整和控制货币供应量、货币利率及货币汇率等。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穆虹指出扩大内需成当前工作重中之重穆虹
【期刊名称】《中国工程咨询》
【年(卷),期】2008(000)012
【摘要】2008年11月14日上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穆虹在会上回答了中外记者的提问。
【总页数】2页(P4-5)
【作者】穆虹
【作者单位】《中国工程咨询》记者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自治区政府穆虹副主席在自治区建设厅检查节能减排工作时指出要结合广西本土资源优势积极推进节能减排工作 [J], 韦秉言
2.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穆虹同志的贺信 [J], 穆虹;
3.国家发改委:穆虹出席中央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政策落实暨治理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检查组春季检查培训会并作辅导 [J],
4.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穆虹同志致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第二十六次年会的贺信 [J], 无
5.国家发改委副主任穆虹给中施企协第24次年会的致辞 [J], 无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胡晓鹏:扩大内需的分解谬误
佚名
【期刊名称】《经济研究信息》
【年(卷),期】2010(000)012
【摘要】这两年,扩大内需已成从中央政府到地方政府使用最为频繁的经济学词汇之一。
大家似乎也都认同,扩大内需是实现中国经济摆脱全球金融危机的重要途径。
但在笔者看来,在强调经济社会全面转型的问题上,扩大内需的提法并非不分场合、不分条件的永远正确,同样是扩内需,中央政府说出来和地方政府说出来,就大相径庭。
【总页数】3页(P39-4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123.1
【相关文献】
1.从叙事诗学到电影诗学:鲁晓鹏对中国现代性的书写
2.以求美之心钻研计算成像--记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执行院长邵晓鹏及计算成像团队
3.胡晓娜、王铭哲、李晓燕、程华作品
4.胡晓洁、方志伟、孙军、胡绍宗、张文智作品展
5.胡晓鹏简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浅谈扩大内需【政策导向】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这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
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兴工业化道路,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
——《十七大报告》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
大幅度增加政府支出,这是扩大内需最主动、最直接、最有效的措施。
今年财政收支紧张的矛盾十分突出。
一方面,经济增速放缓、减轻企业和居民税负必然会使财政收入增速下降;另一方面,为刺激经济增长、改善民生和深化改革,又需要大幅度增加投资和政府支出。
——《2009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2010年农业农村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要求,把改善农村民生作为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重要内容,把扩大农村需求作为拉动内需的关键举措,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任务,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推进城镇化作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持久动力,按照稳粮保供给、增收惠民生、改革促统筹、强基增后劲的基本思路,毫不松懈地抓好农业农村工作,继续为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作出新的贡献。
——《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坚持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战略,必须充分挖掘我国内需的巨大潜力,着力破解制约扩大内需的体制机制障碍,加快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新局面。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概念解析】扩大内需就是扩大国内消费需求。
扩大内需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项长期的战略方针 。
所谓扩大内需政策,就是在生产相对过剩的情况下,调整经济结构(包括生产结构和消费结构),拓宽国际市场,培育消费热点,以拉动经济的增长。
简言之,就是通过扩大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来拉动经济增长。
扩大内需论文经济发展论文: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发展摘要:文章分析了扩大内需存在的问题,深刻认识到扩大内需不是权宜之计而是长远之策,进而对扩大内需的战略举措进行初步探讨。
关键词:扩大内需;经济发展;战略取向一、从1978年至今扩大内需存在的问题第一,没有将扩大内需从战略高度来把握,而是当权宜之计来对待。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没有从大国经济发展战略与扩大内需之间关系的角度来剖析中国实施的扩大内需战略。
对中国大国经济发展最早进行分析的是亚当·斯密。
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主要阐述了以下几点:一是中国是大国,经济发展的基本战略与其他小国家不同,中国具备实施大国发展战略即扩大内需战略的前提条件;二是中国实施扩大内需战略与对外贸易的有效结合,必将大大促进经济的发展,即中国实施大国发展战略—扩大内需战略并不是说放弃对外贸易,而是将扩大内需与对外贸易的有效结合,就像中国政府目前制定的稳外需、扩内需的战略思想;三是中国如果实施与扩大内需战略相适应的体制机制,则中国经济发展的潜力会更大。
由第一点可以看出,斯密先生认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方向性在内而不在外,即中国经济发展应重视扩大国内需求而不是国外需求,要将经济发展的根本推动力和重心放在国内而不是国外,还可以看出,斯密先生认为中国作为大国的经济发展战略与小国的发展战略根本不同,这就从根本上将中国的经济发展战略的特殊性揭示了出来;由第二点可以看出,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脱离世界经济而独立发展,都是整个世界市场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发展对外贸易是中国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外在条件,实施扩大内需战略要求将内需和外需更好地结合起来;要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就必须按照战略体系本身的内在要求,对战略体系进行科学的论证和设计,以保证战略目标的实现。
第三点反映了制度建设在新的战略实施中的重要作用。
尽管斯密提出这个观点已经二百多年了,中国大国的国情已经发生了根本变化,但大国的实际依然,其观点仍具有指导作用。
拉动内需为什么如此之难——囊中羞涩——国企下岗以药养
医教育住房养老百姓收入低
孙松滨
【期刊名称】《边疆经济与文化》
【年(卷),期】2013(000)009
【总页数】1页(P前插1)
【作者】孙松滨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养老、教育、医疗健康领域有望成拉动内需的"三驾马车" [J], 周楠;屈凌燕;翟永冠
2.百姓花钱全方位拉动内需 [J], 刘雪涛
3.拉动内需的途径之一:征收教育税,减轻低收入阶层负担 [J], 皮海鹏
4.关键是让老百姓的腰包鼓起来──从调节收入分配制度提高收入看扩大内需 [J], 于文军
5.关键是让老百姓的腰包鼓起来——从调节收入分配制度提高收入看扩大内需 [J], 于文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形势与政策参考文献2023《形势与政策参考》是一本综合性的参考材料,旨在向读者介绍当前国内外的形势变化和国家政策的最新发展。
在撰写2023年的形势与政策参考时,我们需要结合当前的国内外形势及政策动向,提供相关参考内容。
以下是一个可能的参考内容,不少于500字。
一、国际形势:2023年国际形势仍然复杂多变,继续受到全球各种挑战与危机的影响。
在全球治理方面,多边主义的呼声不断高涨,国际社会普遍呼吁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秩序。
同时,全球经济增长乏力、贸易摩擦频发,金融市场波动风险上升,各国政治局势动荡不安,恐怖主义、气候变化等问题仍然严重。
此外,地缘政治的影响因素仍在持续,中东地区冲突、东亚地区局势紧张等问题仍然存在。
二、国内形势:2023年国内形势总体稳定,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经济结构继续优化升级,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取得初步成效。
同时,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对于经济发展的需求更加多元化,改革开放步伐进一步加快。
政府将加强环境保护、改善民生等方面工作,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农村发展、城乡区域发展差距的缩小,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等也将成为政策关注的焦点。
三、政府政策:1. 经济政策:政府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推动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加大投资力度,重点支持基础设施建设、科技创新、教育医疗等领域发展。
促进消费升级,扩大内需,提升人民群众的消费能力和购买力。
2. 社会政策:政府将加大教育医疗改革力度,提高教育质量和医疗服务水平。
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完善养老、医疗、失业等社会保险制度,保障社会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需求。
重视农村发展,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3. 环境保护政策:政府将加大环境保护力度,推动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
加强污染防治,减少污染物排放,推动能源结构调整,发展清洁能源。
大力推动节能减排,促进低碳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4. 外交政策:政府将继续积极推动一带一路倡议,深化与各国的合作。
2016年14期总第821期一、我国内需概述1.内需与扩大内需的简述内需,即相对于国外需求的国内需求,包括消费、投资与政府支出,而细分下,消费是指消费者对耐用品、服务等的消费,投资指企业的投资,政府支出指政府的财政支出。
扩大内需则强调消费层面,目前我国主要是通过政策方式刺激消费,扩大内需包含了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刺激国内消费和扩大国内投资的经济增长的两大重要部分,因此扩大内需对经济发展的作用不言而喻。
2.我国内需现状我国现在处于工业化过程中,从基本国情与经济发展状况来看,扩大内需是一项需要长期遵循的国策。
对于我国当下存在剩余劳动力、城市化发展超前于经济发展的的情况来看,扩大内需过程中的政策会增强经济政策的作用效果,也可以在当今经济新常态的状况下,能够保持需求的旺盛,调整经济结构,从总量经济过渡向需求引导的可持续经济。
我国作为一个人口众多、经济发展迅速的大国,国家的经济建设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在扩大内需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民生及社会贡献度小的“内需项目”,促进了经济在数量上的增长,却并没有起到实际的经济效果,因此对于当下我国扩大内需的任务来说,我们应更加注重扩大内需的效率与效果,将内需扩大的资金真正运用到实处。
二、扩大内需的方式1.打破行业垄断现象一个行业如果存在垄断现象,则说明这一行业的价格将不具有竞争性,这一现象的后果即价格对于供需的敏感性降低,因此,打破行业垄断可以将价格从牢笼中解救出来,从而令价格变动可以对需求起到影响作用,进而通过价格调整,实现扩大内需的作用,具体来讲,可以通国引导民间投资、鼓励民营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等方式达到打破行业垄断的目的。
2.增强居民消费能力需求的前提是拥有足够强大的消费能力,当居民拥有了物质基础,自然会将其投入到消费领域中,从而自然实现内需的扩大,对于这一问题,一方面,国家应该在工资政策上进行调整与改进,另一方面,对于居民的教育、医疗等方面,应增强国家福利与补贴,减少居民日常必须消费外的负担性支出,以此达到居民闲散资金数量增加,内需增大,行业收入增加,工资收入增加的良性循环中。
关于扩大内需的思考--扩大内需所要解决的两个关键问题冯志勇;郭树华;张倚铭
【期刊名称】《云南行政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3(000)003
【摘要】近年来,我国政府推出了多项扩大内需、启动消费的政策,这些政策取得了一些效果.但是,消费品市场严重的供过于求的局面没有根本改变,全社会有效需求不足的矛盾甚至更加尖锐.可以说,现行的扩大内需的政策措施,只能是对内需不足的缓解,只是治标的疗法.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才能标本兼治.扩大内需是我国经济增长的保证,这是我国的基本国情所决定的.
【总页数】4页(P76-79)
【作者】冯志勇;郭树华;张倚铭
【作者单位】云南大学经济学院,云南,昆明,650091;云南大学经济学院,云南,昆明,650091;云南大学经济学院,云南,昆明,65009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120.2
【相关文献】
1.扩大内需必须解决好两个心理因素
2.扩大内需必须解决好两个心理因素
3.着力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关于我省落实国家扩大内需政策的思考建议
4.扩大内需亟需解决的两个关键性问题——税收政策在扩大内需过程中的积极作用
5.扩大内需的两个关键问题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序号论文题目作者2009年1“家电下乡”效果的经济学分析张月友2论扩大内需政策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龚敏; 李文溥3从家电下乡谈理性扩大农村消费植凤寅4扩大内需的财税政策研究许生5城镇化扩大内需的机理分析贺建林; 李慢6人口变动、扩大内需与经济增长于学军7减税和扩大政府支出对经济增长和扩大内需的效率与效力比较李树培; 白战伟8积极财政政策下扩大内需的税收政策取向王春雷9扩大内需的关键是提升居民消费率祝福恩10“家电下乡”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梁琪11加快城镇化扩大内需的战略思考李朴民; 田成川; 杨特12家电下乡是激活农村市场扩大内需的原动力焦叙鹏; 董存良13正确认识和处理当前内需与外需的关系王子先14自主创新与扩大内需梅永红15实现扩大内需与稳定外需的有机结合傅自应16我国家电下乡现状及发展的几点思考陈淑祥17调整内需结构 扩大消费需求何晓英18扩大内需应对国际金融危机 加快转变我国经济发展方式何骏19大力发展服务业是扩大内需的重要途径夏杰长20论财产性收入与扩大内需曾康霖; 范俏燕21扩大内需应着力促消费张皓22应当怎样实现扩大内需刘伟23扩大内需战略的重点是扩大居民消费苏波24关于扩大内需的几点思考丁学东25改革开放以来扩大内需战略方针的形成和发展戚义明26扩大内需的财政支出政策探析余佩琨; 鲁桂华27浅析我国在金融危机中扩大内需的紧迫性刘佳; 崔晓笛; 刘妮雅28把扩大农村需求作为扩大内需的重点范剑平29运用财税政策扩大内需应把握的着力点陈庆修30当前扩大内需刺激消费的实现途径史明霞31当前扩大内需应该把握好的几个问题田秋生; 牛江涛32立足内需扩大消费 保经济增长李颖33论扩大内需的重点和难点郭美花34当前进一步扩大内需的政策建议李鹤; 严于龙35扩大内需是战略的调整邹加怡36扩大内需应立足于民生改善黄家骅37扩大内需:调整税制结构还是减税韩仁月; 常世旺38扩大内需与宏观经济政策选择李旭章39建立健全扩大内需长效机制 促进经济持续协调健康发展钟河40发展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拉动内需王德文41扩大内需: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冯梅; 王之泉42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是扩大内需之根本贾洪波; 董克用43以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突破扩大内需张雪44发展社会保障事业与扩大内需的关系任海霞45开放经济下的内需拉动型经济增长模式研究黄燕萍46启动农村消费是扩大内需的关键李媛娟; 王皓; 肖诗顺冯燮刚; 李子奈47当前形势下化解中国经济金融困境的对策——兼论扩大内需应48当前提高“扩大居民消费需求”成效的几个问题赵吉林2010年1农民工市民化对扩大内需和经济增长的影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 2城镇化是扩大内需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引擎辜胜阻; 李华; 易善策32009金融危机:“社保新政”与扩大内需郑秉文4经济大循环理论——破解中等收入陷阱和内需不足的对策周学张向达; 李宏5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关系的思考——基于社会保障扩大内需作6扩大内需与国民收入分配调整丁任重; 张素芳7城镇化创造国内需求的机理分析方辉振8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在农村吗?赵霞; 何秀荣9基于扩大内需的中国农村居民消费变动研究王珊珊10扩大内需背景下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调整赵兴罗11做实城镇化: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扩大内需的战略选择孙永正12基于扩大内需的我国居民消费需求分析李睿谢伏瞻13充分挖掘我国内需的巨大潜力——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14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促进形成内需与外需协调增长机制姚淑梅15从“市场在中国”剖析扩大消费内需毛蕴诗; 李洁明16扩大内需项目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陈关聚17对未来几年我国扩大内需的政策建议景维民; 朱兴龙王河18从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机制看扩大内需的必要性及其路径选择19扩大内需政策的实际操作与体系重构李通屏; 倪琳20加快推进有利于扩大内需的税收制度改革许生吴能宽21以扩大内需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金融危机背景下的探讨22金融危机背景下扩大内需的财政政策研究孙录友23论后金融危机时期的扩大内需问题张隆华24论改善供给与扩大内需黄铁苗; 康达华25浅论扩大内需十大措施陶士俊; 李阳26改革分配制度才能扩大内需周叔莲27基于扩大内需背景的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城乡一体化的视倪建伟; 胡彩娟28扩大内需研究中的误区与出路郭英彤; 张蓼红29三驾马车的拉动作用及扩大内需的政策选择王春雷; 黄素心30扩大内需的产权制度分析林木西; 曾祥炎31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对我国内需的影响路径研究刘海莺32我国扩大内需效果管窥与未来政策取向杜凤华33抓住机遇 进一步扩大国内消费需求马巾英34扩大内需的经济学比较研究顾钰民35扩大我国内需十大措施的实效与建议夏建刚2011年1城镇化的战略意义与实施路径辜胜阻; 武兢2论构建扩大消费的长效机制文启湘; 张慧芳3建立扩大内需长效机制的财税政策研究蔡伟贤; 王郅强; 何帅4中国经济:以扩大内需为基本发展路径鲁国强5扩大内需与我国流通结构调整的基本思路祝合良; 李晓慧6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在农村朱信凯7关于扩大内需的经济学思考钱津8扩大内需的人口经济学:理论与实证李通屏; 郭熙保9扩大内需的意义与途径的再认识张屹山; 赵杨; 翟岩10我国家电下乡政策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阳萍11对我国扩大居民消费问题的思考彭代武; 傅家荣12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扩大内需与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安虎森; 徐杨13家电下乡实施情况新变化赵莎莎14扩大我国消费需求的路径探析于鹏; 徐敏15财政拉动消费的几点思考陶开宇16扩大内需中的税制“困局”及破解姚凤民; 赵丽萍17城镇化与扩大内需的作用机理——兼谈我国农村城镇化的基本吕景春; 胡钧浪18浅析扩大消费需求的重要性及政策建议袁小霞19扩大内需与促进出口关系的实证分析——基于国内消费视角孙晓琴; 王秋雯20发展战略转型与扩大内需王天义; 王睿21扩大农村居民消费问题研究——基于新农村建设背景耿晔强; 马志敏22通胀条件下扩内需政策新方略周克全1在改革开放进程中深入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李克强2基于内需的经济全球化:中国分享第二波全球化红利的战略选刘志彪3消费文化、认知偏差与消费行为偏差叶德珠; 连玉君; 黄有光; 李4收入差距、房价与消费变动——基于面板数据联立方程模型的陈健; 高波5正确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黄泰岩6城乡居民收入与消费差距的动态相关性——基于1992—2009年朱琛7关于当前经济形势的分析及政策取向——兼论有利于扩大内需贾康; 程瑜8扩大最终消费与提高经济增长效率刘伟; 蔡志洲9扩大内需下保障房的最优供给区间研究——基于财富效应的分陈健; 邹琳华10收入分配机制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分析毛雁冰; 秦鹏亮11城镇居民消费需求不足问题及其对策研究饶志明12国内经济一体化:扩大内需战略的必由之路贾根良13国际财富转移对我国贸易条件的逆效应——兼论我国扩大内需雷达; 李南14建立扩大内需的长效机制必须考虑外需郭春丽15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的政府责任担当:基于扩大内需视角曲延春16扩大消费需求问题研究曹新17收入差距、消费支出与扩大内需的统计研究李艳丽18构建扩大消费的长效机制刁永作19“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扩大内需的重要支撑常晓村20面向未来的中国城镇化道路徐宪平21危机视角下关于我国内需外需协调发展的思考高鑫22推进区域内需增长 构建扩大内需长效机制赵西君23我国内需率下降的成因及建立扩大内需长效机制的思路郭春丽24扩大内需:从权宜之计到战略基点黄茂兴25需要层次理论视角下的扩大内需问题研究陈劲26关于扩大消费需求的若干思考赵振华; 尹依灵1新型城镇化的战略意义和改革难题张占斌2中国城镇化机遇、问题与路径辜胜阻3关于我国城镇化问题的若干思考刘士林4影响扩大内需的制度因素与破解路径段建新5加快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扩大以市场为主导的内需郭桂萍6依靠扩大内需实现经济持续增长——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洪银兴7基于扩大内需的结构性减税政策研究苏丹; 姜朋8中国式内需的“三维”困境及治理胡志平9完善保障性住房制度 着力扩大内需赵天奕10贸易成本、异质性企业与扩大内需:理论框架与中国经验刘晴; 张燕11市场需求、贸易成本与内需动力:沿海地区与西部地区检验梁会君; 史长宽12从消费力视角看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张俊英13中国各区域的内需空间结构差异和变化年猛; 孙久文14推进城镇化扩大内需的误区与对策叶伟春15《扩大内需的人口经济学》评介田雪原16城镇化扩大内需的路径及区域效应研究罗富政; 罗能生17论扩大内需对我国经济的带动作用杨雯18扩大内需、人力资本积累与FDI结构性转变王晶晶; 陈启斐2012年2013年19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扩大内需的对策柳汶秀 赵新宇20论扩大内需的诚信要素杨慧宇21中国经济增长的需求分析及其政策含义胡建生; 纪明2014年优化进口贸易结构促进扩大内需的对策研究张 群等论我国扩大内需的重要性和实现路径周利兴期刊发表时间来源被引用次数经济与管理2009-5-15期刊29东南学术2009-1-1期刊28中国金融2009-3-16期刊23税务研究2009-1-1期刊22理论与改革2009-9-15期刊19人口研究2009-9-29期刊18财经论丛2009-9-10期刊15税务研究2009-1-1期刊14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9-4-1期刊14合作经济与科技2009-6-16期刊14宏观经济管理2009-11-8期刊14现代企业2009-2-15期刊13中国金融2009-2-1期刊12求是2009-2-1期刊11求是2009-6-16期刊11商场现代化2009-7-1期刊11宏观经济管理2009-8-8期刊11经济研究参考2009-11-1期刊11经济学动态2009-2-18期刊11经济学动态2009-9-18期刊11发展研究2009-2-20期刊10中国流通经济2009-4-23期刊10宏观经济管理2009-11-8期刊10管理世界2009-12-15期刊10党的文献2009-8-15期刊10税务研究2009-1-1期刊9商场现代化2009-1-1期刊8农村经营管理2009-1-8期刊8税务研究2009-3-1期刊82009-5-18期刊8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金融论坛2009-5-5期刊8中国国情国力2009-1-7期刊7福建金融2009-1-25期刊7宏观经济管理2009-3-8期刊7国际经济评论2009-1-27期刊72009-4-15期刊7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税务研究2009-3-1期刊6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9-6-1期刊6宏观经济管理2009-9-8期刊6中国金融2009-2-1期刊5理论探索2009-3-1期刊5现代管理科学2009-7-10期刊5财政研究2009-8-5期刊5经济论坛2009-10-1期刊5厦门大学2009-4-1硕士5农业经济2009-8-13期刊5经济学动态2009-1-18期刊5经济学动态2009-1-18期刊3经济研究2010-6-20期刊102中国人口科学2010-6-1期刊41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2010-1-15期刊29经济学动态2010-3-18期刊28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10-1-25期刊21求是2010-1-1期刊15现代经济探讨2010-3-15期刊20农业经济问题2010-1-23期刊14东北农业大学2010-4-7博士13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2010-3-15期刊11天津社会科学2010-7-23期刊11商业时代2010-2-20期刊8求是2010-11-1期刊8中国经贸导刊2010-9-15期刊72010-9-15期刊6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项目管理技术2010-2-10期刊6领导之友2010-1-15期刊5甘肃理论学刊2010-1-20期刊5改革2010-1-15期刊5税务研究2010-6-1期刊5经济研究参考2010-11-21期刊52010-2-10CSSCI5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北京行政学院学报Jun-10CSSCI2消费经济Jun-10CSSCI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0/S2CSSCI2中国流通经济Nov-10CSSCI农业经济问题Nov-10CSSCI3科学社会主义May-10CSSCI统计与决策2010/18CSSCI1经济学动态Sep-10CSSCI2社会科学辑刊May-10CSSCI2Jul-10CSSCI2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消费经济Mar-10CSSCIMay-10CSSCI1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经济导刊Apr-10CSSCI求是2011-3-1期刊20消费经济2011-2-1期刊9税务研究2011-2-1期刊6理论探索2011-9-1期刊6商业经济与管理2011-12-15期刊6农业展望2011-5-28期刊5经济学动态2011-1-18期刊5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1-6-16期刊5社会科学战线2011-9-1期刊5西南大学2011-5-20硕士5消费经济Jan-11CSSCI2开发研究Jan-11CSSCI中国国情国力Mar-11CSSCI1宏观经济管理Apr-11CSSCI4财政研究Jul-11CSSCI4税务研究Aug-11CSSCI3中国流通经济Aug-11CSSCI3财政研究Oct-11CSSCI1国际经贸探索Oct-11CSSCI当代经济研究Nov-11CSSCI3Jun-11CSSCI2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开发研究Jun-11CSSCI求是2012-2-16期刊56南京大学学报(哲学.2012-3-30期刊23经济研究2012-2-20期刊11上海经济研究2012-2-15期刊6求是2012-6-16期刊5财经科学2012-8-1期刊5税务研究Jan-12CSSCI经济纵横Jan-12CSSCI1财贸经济Jan-12CSSCI4消费经济Jan-12CSSCI3消费经济Jan-12CSSCI4社会科学战线Feb-12CSSCI国际经济合作Feb-12CSSCI宏观经济管理Mar-12CSSCI1农业经济问题Mar-12CSSCI3中国国情国力Apr-12CSSCI统计与决策Aug-12CSSCIMay-12CSSCI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求是2012/13CSSCI2宏观经济管理Jul-12CSSCI4生产力研究Jul-12CSSCI宏观经济管理Sep-12CSSCI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S ep-12CSSCI2经济学家Oct-12CSSCI1社会科学家2012/S1CSSCI当代经济研究Nov-12CSSCI2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3-2-20期刊34中国市场2013-1-18期刊5学术界2013-3-15期刊6经济问题Jan-13CSSCI1未来与发展Jan-13CSSCI南京大学学报(哲学.Jan-13CSSCI2税务研究Feb-13CSSCI1经济学家Feb-13CSSCI1宏观经济管理Feb-13CSSCI国际贸易问题Feb-13CSSCI1改革Feb-13CSSCI2消费经济Feb-13CSSCI社会科学研究Mar-13CSSCI宏观经济管理May-13CSSCI人口与经济Mar-13CSSCIJun-13CSSCI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生产力研究Jun-13CSSCI财经研究Sep-13CSSCI经济纵横Nov-13CSSCI 消费经济Jun-13CSSCI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Feb-13CSSCI 经济纵横2014-1-10期刊学术探索2014-2-15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