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绘本谁的脚印
- 格式:docx
- 大小:79.97 KB
- 文档页数:3
小班绘本教案谁的脚印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材《幼儿绘本阅读》第三单元“有趣的脚印”,围绕“谁的脚印”这一主题展开。
详细内容包括:通过观察绘本中不同动物的脚印,让幼儿认识并辨别各种动物的脚印特征;引导幼儿学会通过观察、思考、分析来解决问题。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各种动物的脚印特点,提高观察力和想象力。
2. 培养幼儿通过绘本阅读,获取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意识,提高表达、沟通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学会通过观察脚印,推断出是哪种动物。
教学重点:掌握各种动物的脚印特点,并能运用到实际观察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绘本《谁的脚印》、挂图、动物脚印卡片、动物玩具。
2. 学具:画纸、画笔、彩泥。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观察户外地面上的脚印,引导幼儿猜测:“这些脚印是谁的呢?”激发幼儿的兴趣。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展示绘本《谁的脚印》,引导幼儿观察绘本中的脚印,讲解各种动物的脚印特点。
3.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分发动物脚印卡片,让幼儿通过观察、比较,找出对应的动物。
4. 小组讨论(5分钟)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种动物脚印,讨论并描述这种脚印的特点。
5. 创作环节(10分钟)教师指导幼儿用画笔、彩泥等材料,创作一幅以“脚印”为主题的作品。
六、板书设计1. 谁的脚印2. 内容:挂图展示各种动物的脚印,旁边标注动物名称和脚印特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和家长一起观察户外脚印,记录下来并猜测是哪种动物的脚印。
2. 答案:教师根据幼儿提交的作业,给予正确答案和评价。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幼儿和家长一起阅读其他关于动物的绘本,了解更多动物的有趣知识。
组织一次亲子活动,让幼儿在户外寻找各种动物的脚印,增强实践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让幼儿学会通过观察脚印,推断出是哪种动物。
01课程介绍与目标Chapter绘本《谁的脚印》简介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030201教学目标与要求课程安排与时间阅读环节(10分钟)导入环节(5分钟)通过播放动物声音或展示动物图片,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好奇心。
课程时间活动环节(10分钟)等活动,如让幼儿找出相同或不同动物的脚印,或将动物脚印与相应的动物匹配等。
总结环节(5分钟)02阅读理解与表达Chapter绘本内容解读描述绘本中的场景、角色和情节分析绘本的绘画风格和技巧角色情感分析分析主要角色的情感变化探讨角色之间的情感交流故事主题探讨探讨绘本所表达的主题和意义联系现实生活进行拓展03图画欣赏与创作Chapter绘本画风欣赏温馨可爱的画风绘本采用柔和的色调和细腻的笔触,营造出温馨可爱的氛围,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生动形象的动物角色绘本中的动物角色形象栩栩如生,特征鲜明,便于幼儿理解和记忆。
丰富多样的场景描绘通过细腻的画面表现不同的场景,如森林、雪地、沙漠等,为幼儿呈现一个多彩的世界。
创意绘画实践脚印描绘自由创作手工制作幼儿作品展示创意手工制作展示绘画作品展示展示幼儿利用废旧材料制作的手工作品,鼓励他们分享创作过程和心得体会,培养环保意识和创新能力。
表演展示04语言知识与运用Chapter新词学习与运用学习新词运用新词句式模仿与练习模仿句式“……的脚印像……”练习句式通过观察绘本中的不同脚印,引导幼儿运用上述句式进行描述,如“小狗的脚印像梅花”。
情景对话设计情景一01情景二02情景三0305思维拓展与创新能力培养Chapter脚印配对游戏准备一些动物的脚印卡片,让孩子们进行配对,锻炼他们的观察力和记忆力。
找脚印游戏在教室中布置不同动物的脚印,让孩子们观察和寻找,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专注力。
脚印排序游戏让孩子们按照脚印的大小、形状等特征进行排序,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观察力训练游戏设计想象力激发活动安排脚印故事会脚印画创作动物角色扮演1 2 3提出问题法头脑风暴法创新实践法创新思维引导方法06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塑造Chapter强调动物与自然环境的依存关系,帮助幼儿理解人类应该尊重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幼儿园小班优秀绘本教案《谁的脚印》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认识几种不同的动物和它们的脚印形状。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观察、比较和讲述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好奇心。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认识几种不同的动物和它们的脚印形状。
难点:培养幼儿观察、比较和讲述的能力。
三、教学准备:1. 物质准备:绘本《谁的脚印》、脚印卡片、画纸、彩笔等。
2. 经验准备:幼儿在生活中观察过不同动物的脚印。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绘本《谁的脚印》,引导幼儿观察封面,激发幼儿的兴趣。
2. 基本环节:(1)教师带领幼儿阅读绘本,引导幼儿观察绘本中不同动物的脚印,让幼儿认识它们的脚印形状。
(2)教师出示脚印卡片,让幼儿观察并说出对应的动物名称。
(3)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小组讨论,让幼儿比较不同动物脚印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3. 巩固环节:(1)教师发放画纸和彩笔,引导幼儿画出自己喜欢的动物脚印。
(2)教师组织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让幼儿讲述画中的动物和脚印。
五、作业设计:1. 家庭作业:让幼儿和家长一起观察生活中的动物脚印,记录下来并互相分享。
2. 课堂作业:完成脚印卡片,认识更多动物的脚印。
六、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要对本次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好地调整教学策略。
七、教学评价:通过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互动表现以及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价幼儿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八、教学内容扩展:教师可以结合本次教学,开展更多关于动物的主题活动,如动物面具制作、动物故事分享等。
九、教学时间安排:本教案建议在1课时内完成。
十、教学资源推荐:1. 绘本《谁的脚印》2. 脚印卡片3. 画纸、彩笔等绘画材料4. 动物相关的故事书籍六、教学延伸活动1. 科学活动:带幼儿去户外寻找不同动物的脚印,并尝试用彩泥塑造出不同的脚印。
2. 艺术活动:邀请家长来园,一起和幼儿制作动物脚印画。
【小班教案】小班绘本谁的脚印教案内容: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小班绘本《谁的脚印》。
绘本内容涵盖了动物的脚印特征,通过观察和分析不同动物的脚印,引导学生认识和区分各种动物的脚印特点。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不同动物的脚印特征;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和判断能力;3.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心动物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认识和区分各种动物的脚印特点;难点: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判断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绘本《谁的脚印》、动物脚印图片、PPT;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展示绘本《谁的脚印》,引导学生观察封面,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看法。
2. 课堂讲解:教师带领学生一起阅读绘本,讲解不同动物的脚印特点,如兔子的脚印是四个瓣,小鸟的脚印是一排爪印等。
4. 随堂练习:教师发放画纸,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画出自己喜欢的动物脚印。
5. 成果展示:教师邀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让大家一起欣赏和学习。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1. 兔子脚印:四个瓣2. 小鸟脚印:一排爪印3. 梅花鹿脚印:四个瓣,中间有两个小圆点4. 熊脚印:四个瓣,较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同学们观察家人或朋友的脚印,描述一下它们的特征,并画出来。
答案:根据学生的观察和描述,完成作业。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1. 学生对各种动物脚印的认识和掌握程度;2. 学生在观察、分析和判断方面的表现;3. 教学方法的改进和优化。
拓展延伸:1. 邀请家长参与,观察和描述家里宠物的脚印;2. 开展户外活动,让学生实地观察不同动物的脚印;3. 举办动物脚印绘画比赛,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细节解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小班绘本《谁的脚印》。
绘本内容涵盖了动物的脚印特征,通过观察和分析不同动物的脚印,引导学生认识和区分各种动物的脚印特点。
绘本故事《谁的脚印》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绘本故事《谁的脚印》。
该故事选自教材第四章“有趣的脚印”,详细内容包括:故事情节的解读、角色分析、主题思想探讨以及相关的语言表达技巧。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绘本故事《谁的脚印》的主要内容,理解故事中的角色特点及其关系。
2.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的探究欲望。
3. 通过对故事中脚印的观察和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想象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故事中的角色关系和主题思想。
教学重点:掌握故事情节,学会观察和分析脚印。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展示绘本图片、脚印卡片、教学视频等。
2. 学具:学生用书、笔记本、彩色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不同动物的脚印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猜测是哪种动物的脚印,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故事解读:(1)教师带领学生阅读绘本故事《谁的脚印》,让学生了解故事情节。
(2)分析故事中的角色特点,探讨角色之间的关系。
(3)解读故事主题思想,引导学生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
3. 例题讲解:(1)观察脚印卡片,分析不同脚印的特点。
(2)结合故事情节,让学生思考如何根据脚印找到动物。
4. 随堂练习:(1)让学生尝试用画笔描绘故事中的脚印。
(2)分角色朗读故事,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拓展延伸:让学生课后观察身边的动物脚印,并尝试编写自己的脚印故事。
六、板书设计1. 板书绘本故事《谁的脚印》2. 内容:(1)故事情节:发现脚印→寻找动物→揭示答案(2)角色特点:小猪、兔子、狐狸、大象等(3)主题思想: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描绘故事中的脚印,并标注对应的动物。
(2)编写一个以脚印为主题的短篇故事。
2. 答案:(1)脚印描绘:根据故事内容和观察,正确描绘出各种动物的脚印。
(2)短篇故事:发挥想象力,编写一个有趣的脚印故事。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绘本故事《谁的脚印》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了故事情节,掌握了角色特点,并学会了观察和分析脚印。
小班绘本《谁的脚印》【活动目标】1、仔细观察画面内容,感知各种脚印的特点,积极运用语言进行表达。
2、初步了解故事内容,感受情节的有趣和神秘。
3、体会故事中主要角色“疑惑一失望一惊喜”的情感变化。
【活动准备】绘本PPT《谁的脚印》【活动过程】一、导入小朋友看,这是谁?小姑娘在房间的地板上发现了一个脚印,来看看这个脚印长什么样?二、师幼共同阅读,了解故事情节(一)小姑娘寻找脚印主人1、小姑娘在房间里发现了奇怪的脚印她会怎么想呢?小结:小姑娘发现奇怪的脚印觉得很好奇很疑惑,于是小姑娘准备去找一找看一看究竟是谁的脚印。
2、小姑娘遇到小猫幼儿猜测是不是小猫的脚印,为什么?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小猫脚印像什么。
小结:原来房间里的脚印不是小猫的,小猫的脚印是圆圆的。
3、小姑娘遇到小鸟引导幼儿观察想象小鸟的脚印像什么。
(小结:是的,小鸟的脚印像XX一样尖尖的细细的。
)那房间的脚印是小鸟的吗?(不是)小姑娘没有找到脚印的主人,小姑娘心里会怎么样?(伤心、失望。
)4、小姑娘遇到大象。
鼓励幼儿大胆地说一说小姑娘会怎么问大象吗?(集体学问:你去过我的房间吗?那儿有个长长的脚印。
)猜测大象的回答及大象脚印的样子。
小结:原来大象的脚印是又宽又大的,房间里的脚印也不是大象的。
(二)小姑娘的找到脚印的主人1、引导幼儿观察画面上小姑娘的姿态感受她难过的情绪。
(请个别幼儿模仿小姑娘的动作。
)2、幼儿想象、表达小姑娘开心的原因,感受小姑娘的情感变化。
3、引导幼儿观察比较鞋子和鞋印的相似度。
小结:原来小姑娘房间的地板上的脚印,是自己鞋子的鞋印,找到答案的小姑娘变得非常开心,(播放PPT12)瞧,她正抱着小狗在开心的大笑呢!三、观察封面,引出故事的题目师:小朋友记得小姑娘在寻找脚印的过程中遇到了谁?教师揭示故事的名字。
四、结束这个有趣的故事有个好听的名字——《谁的脚印》,小朋友回家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分享这本书。
(幼儿教育)。
幼儿园小班绘本教案《谁的脚印》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材来自于幼儿园小班绘本,绘本的章节为《谁的脚印》。
该绘本主要讲述了小动物们通过脚印来辨别彼此的故事。
通过这个故事,孩子们可以学习到观察和推理的能力,同时也能增加对动物的了解。
二、教学目标1. 让孩子们能够理解绘本故事的内容,通过观察脚印,推理出不同的动物。
2. 培养孩子们的观察能力和推理能力,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
3. 通过故事,让孩子们了解不同动物的特点和生活习性,增加他们的动物知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孩子们能够理解绘本故事的内容,通过观察脚印,推理出不同的动物。
难点:培养孩子们的观察能力和推理能力,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绘本《谁的脚印》,动物脚印卡片,画笔、画纸等。
学具:孩子们的画笔、画纸,以及其他手工材料。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教师拿出绘本《谁的脚印》,引导孩子们观察封面上的小动物脚印,并提问:“你们知道这是谁的脚印吗?”让孩子们猜测,激发他们的兴趣。
2. 讲述:教师开始讲述绘本故事,引导孩子们观察插图,并提问:“你们知道这是谁的脚印吗?”在故事过程中,教师可以停下来,让孩子们猜测,培养他们的观察和推理能力。
3. 实践:教师拿出动物脚印卡片,让孩子们观察,并提问:“这些脚印是谁留下的呢?”然后,让孩子们用自己的画笔和画纸,尝试画出自己喜欢的动物的脚印。
4. 讨论:教师组织孩子们展开讨论,分享他们画的动物脚印,并提问:“你们是怎么知道这是某某动物的脚印呢?”引导孩子们表达自己的观察和推理过程。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谁的脚印观察推理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孩子们回家后,观察家里人或宠物的脚印,并尝试画出来。
2. 答案:孩子们的作业将会是他们的观察和绘画成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教师应该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观察孩子们的反应和参与度,思考如何改进教学方法,以更好地达到教学目标。
拓展延伸:教师可以组织孩子们进行相关的户外活动,如观察学校里的动物脚印,或者开展关于动物的手工活动,以加深孩子们对动物的了解和兴趣。
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认识几种小动物的脚印,知道不同动物的脚印特征。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学会仔细观察图片,并能用语言描述动物脚印的特点。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好奇心,激发他们探索动物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认识几种小动物的脚印,知道不同动物的脚印特征。
2. 教学难点:学会仔细观察图片,并能用语言描述动物脚印的特点。
三、教学准备1. 物质准备:绘本《谁的脚印》、小动物脚印卡片、画纸、彩笔等。
2. 环境准备:安静、舒适的教学环境。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出示绘本《谁的脚印》,引导幼儿观察封面,激发幼儿的兴趣。
2. 基本环节:(1)教师讲述故事,引导幼儿观察故事中出现的动物脚印,让幼儿猜测是哪种小动物的脚印。
(2)教师展示小动物脚印卡片,让幼儿近距离观察脚印特征,并用语言描述。
(3)幼儿分组讨论,分享自己观察到的脚印特点。
(4)教师总结不同小动物脚印的特征,加深幼儿对脚印的认识。
3. 延伸环节:(1)教师发放画纸和彩笔,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想象,画出自己喜欢的小动物脚印。
(2)幼儿互相展示作品,分享创作过程中的乐趣。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脚印的认识和描述能力。
2. 关注幼儿在创作环节的表现,评估他们的想象力和动手能力。
3. 收集幼儿的反馈意见,了解他们对本节课的喜爱程度及收获。
六、教学内容1. 认识更多小动物的脚印:兔子、鸭子、小鸟等。
2. 学习脚印的形状、大小、图案等特征。
七、教学过程1. 复习环节:教师展示之前学习过的小动物脚印卡片,让幼儿辨认并描述。
2. 基本环节:(1)教师讲述故事,引导幼儿观察故事中出现的新的动物脚印,让幼儿猜测是哪种小动物的脚印。
(2)教师展示新的小动物脚印卡片,让幼儿近距离观察脚印特征,并用语言描述。
(3)幼儿分组讨论,分享自己观察到的脚印特点。
(4)教师总结不同小动物脚印的特征,加深幼儿对脚印的认识。
目录•绘本介绍与背景•故事情节梳理•角色分析与解读•绘本中教育元素挖掘•艺术表现手法鉴赏•拓展活动设计与实践绘本介绍与背景绘本《谁的脚印》简介01《谁的脚印》是一本以动物脚印为主题的绘本,通过生动有趣的图画和简洁明快的文字,引导孩子们探索动物世界的奥秘。
02绘本中展示了不同动物的脚印,让孩子们在欣赏美丽图画的同时,学习辨认各种动物的脚印特征,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作者及创作背景作者是一位热爱自然和动物的插画家,他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和富有创意的想象,将动物脚印描绘得栩栩如生。
创作背景源于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孩子们的教育责任感,他希望通过这本绘本,激发孩子们对动物和自然的探索兴趣。
绘本风格与特点0102 03绘本采用清新自然的画风,色彩柔和而富有层次感,给人一种宁静而温馨的感觉。
画面中的动物形象可爱而生动,脚印的描绘细腻入微,让孩子们能够轻松地辨认出各种动物的脚印特征。
文字简洁明快,与图画相辅相成,既有助于孩子们理解故事内容,又能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
故事情节梳理清晨,小朋友们在幼儿园里发现了一串奇怪的脚印。
脚印很大,不是小朋友们的,引起大家的好奇和猜测。
小朋友们决定跟随脚印,看看究竟是谁的脚印。
故事开端:发现神秘脚印他们分别询问了小熊、小兔、小松鼠等动物,但都不是脚印的主人。
在寻找过程中,小朋友们学会了观察和比较,发现脚印的特点和线索。
小朋友们沿着脚印来到了森林边,遇到了各种小动物。
寻找脚印主人过程最终,小朋友们发现脚印是大象的,大象因为脚大,所以留下的脚印也很大。
这个故事教会了小朋友们要善于观察和发现,勇于探索和求知。
同时,也传递了友善和互助的精神,鼓励小朋友们团结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结局揭示及意义角色分析与解读好奇、勇敢,喜欢探索和发现新事物。
机灵、敏捷,善于观察和思考。
胆小、谨慎,但渴望冒险和交朋友。
狡猾、多疑,但渴望被理解和接纳。
小熊小松鼠小兔子小狐狸主要角色介绍及特点0102 03小熊和小松鼠友好合作关系,共同寻找脚印的主人。
2024年绘本故事《谁的脚印》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绘本故事《谁的脚印》,涉及教材的第一章第三节。
教学内容详细讲述了不同动物的脚印特征,通过有趣的故事情节,让学生了解和识别各种动物的脚印。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不同动物的脚印特征,提高观察力和识别能力。
2.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动物的情感。
3.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想象力,激发创作欲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区分不同动物的脚印特征,进行准确识别。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观察、表达和创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绘本《谁的脚印》、多媒体设备、脚印卡片学具:画纸、画笔、彩泥、剪刀、胶水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不同动物的脚印,引导学生观察并猜测是哪种动物的脚印。
2. 新课导入(10分钟)1)教师讲述绘本故事《谁的脚印》,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的脚印线索。
2)学生跟随故事情节,观察和识别各种动物的脚印。
3. 例题讲解(15分钟)教师挑选几种具有代表性的脚印,详细讲解其特征,并让学生进行识别。
4. 随堂练习(10分钟)1)学生分组,每组挑选一种动物的脚印,进行观察和描述。
2)各小组汇报观察结果,全体学生共同讨论和评价。
5. 创作环节(15分钟)1)学生利用画纸、画笔、彩泥等材料,创作一幅以脚印为主题的画作。
2)学生相互欣赏和评价,选出最具创意的作品。
六、板书设计1. 《谁的脚印》2. 内容:不同动物的脚印特征观察力、识别能力的培养热爱大自然、关爱动物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你最喜欢的动物脚印,并描述其特征。
2. 答案示例:我最喜欢的动物脚印是小狗的脚印。
它是四个小圆圈,形状像梅花,非常可爱。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绘本故事《谁的脚印》,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了不同动物的脚印特征。
课后,教师应关注学生在生活中对动物脚印的观察,鼓励他们用所学知识去探索大自然。
同时,可布置拓展作业,让学生搜集更多关于动物脚印的资料,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幼儿园小班绘本教案谁的脚印(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绘本《谁的脚印》。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绘本的阅读与理解,通过绘本故事让孩子们认识不同动物的脚印,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教材章节为《动物的世界》,详细内容为学习各种动物的脚印特点。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通过观察和思考,认识不同动物的脚印,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
2. 培养幼儿的想象力,激发他们对自然界的兴趣。
3. 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提高他们的表达和沟通技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和记住各种动物的脚印特点。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观察、想象、表达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绘本《谁的脚印》、动物脚印卡片、挂图、多媒体设备。
2. 学具:画纸、画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观察室内外地面,引发他们对脚印的兴趣。
提问:“你们知道这些脚印是谁的吗?今天我们要去寻找答案。
”2. 绘本阅读与理解(10分钟)教师向幼儿展示绘本《谁的脚印》,逐页讲解故事内容。
通过提问,让幼儿关注绘本中的动物脚印,引导他们观察、思考。
3. 例题讲解(5分钟)教师展示动物脚印卡片,讲解不同动物的脚印特点。
邀请幼儿上台,尝试匹配正确的动物脚印。
4. 随堂练习(5分钟)教师发放画纸、画笔等学具,让幼儿模仿绘本中的脚印进行创作。
鼓励幼儿相互合作,共同完成作品。
教师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的作品,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观察和想象。
对幼儿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
六、板书设计1. 《谁的脚印》2. 内容:动物脚印挂图绘本故事简要介绍例题讲解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你喜欢的动物脚印,并尝试描述它的特点。
2. 答案示例:小兔子的脚印是两个小圆圈,像小豆子一样。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针对他们的兴趣和需求,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
2. 拓展延伸:鼓励幼儿在家庭和户外活动中,继续关注和探索动物的脚印,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小班教案】小班绘本:谁的脚印
活动目标:
- 理解故事内容,能简单说出脚印的特征。
- 能根据脚印的形状,猜测出相应的动物。
- 感受故事的趣味,愿意跟着老师学说简单的对话。
活动准备:
- 经验准备:见过各种动物的脚印。
- 材料准备:ppt、各种动物的脚印图片。
活动过程:
- 导入:教师出示ppt,提问幼儿是否见过脚印,并让幼儿猜测脚印是谁的。
- 教师讲述故事,幼儿聆听。
- 教师提问:小女孩在房间发现了什么?她找了哪些动物来问?这些动物的脚印是什么样的?
- 教师展示各种动物的脚印图片,让幼儿观察并比较它们的不同。
- 教师再次讲述故事,让幼儿学说简单的对话。
- 教师提问:小女孩最后发现脚印是谁的?为什么?
活动延伸:
- 让幼儿尝试模仿动物的脚印,并在教室里展示自己的作品。
- 让幼儿回家后和父母一起寻找家里的脚印,并猜猜是谁留下的。
绘本故事《谁的脚印》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语文教材第二册,第十六课《谁的脚印》。
文章通过讲述小白兔在雪地上寻找脚印主人的故事,描绘了各种动物的脚印特点,以此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教学内容包括:文章朗读、生字词学习、句子分析、文章理解。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本课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
2. 培养学生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故事趣味。
3. 通过观察和分析,让学生了解各种动物的脚印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分析各种动物的脚印特点。
教学重点:朗读课文,掌握生字词,体会故事趣味。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课文挂图、生字词卡片、PPT课件。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雪地上的脚印图片,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进入故事情境。
2. 课文朗读:让学生跟随老师一起朗读课文,感受故事趣味。
3. 生字词学习:学习本课生字词,让学生正确书写。
4. 课文分析:通过PPT课件展示,引导学生观察各种动物的脚印特点,分析课文内容。
5. 实践活动:分组让学生扮演故事中的角色,进行角色扮演,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6. 例题讲解:讲解关于脚印的谜语,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找出谜底。
7. 随堂练习:让学生在练习本上画出自己喜欢的动物脚印,并描述其特点。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1. 生字词:脚印、雪地、寻找、动物、特点2. 故事角色:小白兔、小松鼠、小麻雀、小猪3. 脚印特点:圆、尖、长、短、分开、并拢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根据课文内容,画出故事中小白兔找到的各种动物脚印。
2. 用自己的话描述这些脚印的特点。
答案:1. 画出脚印图案。
2. 描述脚印特点,如圆、尖、长、短、分开、并拢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引导学生了解各种动物的脚印特点,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课后,教师应关注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加强朗读训练,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幼儿园小班绘本教案《谁的脚印》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绘本教材《谁的脚印》,主要围绕绘本中的第一章节“神秘的脚印”展开。
内容包括:观察各种动物的脚印,了解动物脚印的特点;通过故事情境,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观察力;学习形容词和动词,丰富幼儿的词汇。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认识和了解不同动物的脚印特点,能正确区分各种脚印。
2. 培养幼儿通过观察、比较,发现问题的能力,激发幼儿对大自然的好奇心。
3. 丰富幼儿的词汇,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学会观察、比较不同动物的脚印,并能用语言描述。
教学重点:认识各种动物的脚印,学会用形容词和动词描述脚印的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绘本《谁的脚印》、挂图、动物脚印卡片、教学课件。
学具:画纸、画笔、水彩颜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邀请幼儿观察教室地上的脚印,引发幼儿兴趣,讨论脚印的来源。
2. 故事分享:教师讲述绘本故事《谁的脚印》,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出现的各种脚印。
3. 活动一:观察动物脚印(1)教师出示挂图,引导幼儿观察各种动物的脚印。
(2)幼儿分组讨论,分享自己观察到的脚印特点。
4. 活动二:脚印配对游戏(1)教师将动物脚印卡片打乱顺序,让幼儿进行配对。
(2)幼儿配对成功后,用语言描述脚印的特点。
5. 活动三:绘画脚印(1)教师示范如何用画笔和水彩颜料在画纸上画出脚印。
(2)幼儿动手操作,画出自己喜欢的动物脚印。
六、板书设计1.板书《谁的脚印》2.板书内容:不同动物的脚印特点大象:又大又圆狮子:四个小圆点兔子:两个小圆点小鸟:三个小圆点形容词和动词描述脚印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画一画自己喜欢的动物脚印。
(2)用形容词和动词描述脚印的特点。
2. 答案:(1)幼儿作品。
(2)例:大象脚印又大又圆,走起路来摇摇晃晃;狮子脚印有四个小圆点,跑起来迅速无比。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比较、绘画等形式,让幼儿对动物脚印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小班绘本谁的脚印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材《小班绘本》,具体章节为《谁的脚印》。
详细内容包括:通过观察绘本中的图片,引导幼儿认识不同动物的脚印,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学习脚印的特点及对应动物,加强幼儿对动物特征的认知。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认识并说出绘本中出现的动物脚印。
2. 培养幼儿观察、描述和比较动物脚印的能力。
3. 培养幼儿对自然和动物的热爱之情。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能够准确地描述出各种动物脚印的特点。
教学重点:认识各种动物脚印,了解它们的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绘本《谁的脚印》、动物脚印卡片、挂图、磁性板。
2. 学具:画纸、水彩笔、剪刀、胶棒。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幼儿观察户外地面上的脚印,引导幼儿猜测脚印的主人,激发幼儿兴趣。
2. 图片展示与观察(10分钟)教师展示绘本《谁的脚印》中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各种动物脚印的特点,让幼儿尝试说出脚印对应的动物。
3.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挑选几种典型的动物脚印,结合挂图,详细讲解每种脚印的特点,加深幼儿的认识。
4.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发放动物脚印卡片,让幼儿进行配对游戏,巩固所学知识。
5. 创作环节(10分钟)教师指导幼儿用水彩笔、剪刀和胶棒,在画纸上创作出自己的脚印画。
教师邀请部分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对幼儿的表现给予鼓励和表扬。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谁的脚印》2. 内容:列出各种动物脚印,旁边标注对应动物名称。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家长协助幼儿在户外寻找不同动物的脚印,并记录下来。
2. 答案:请家长拍照或画图,记录幼儿找到的脚印,并标注对应动物名称。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实践、创作等多种方式,让幼儿掌握了动物脚印的特点,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2. 拓展延伸:鼓励家长带幼儿去动物园观察不同动物,了解它们的特征,进一步提高幼儿对动物的认识和热爱。
幼儿园小班绘本教案谁的脚印(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绘本《谁的脚印》。
该绘本主要讲述了小动物们在沙滩上发现了一串奇怪的脚印,展开了一场寻找脚印主人的有趣冒险。
教学内容包括:1. 教材章节:小班绘本《谁的脚印》。
2. 详细内容:绘本故事情节、动物脚印特点、动物认知。
二、教学目标1. 了解不同动物的脚印特点,培养幼儿对动物的兴趣和认知。
2. 通过绘本故事,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培养幼儿合作、分享、自信等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认识各种动物的脚印特点。
2. 教学重点:通过绘本故事,培养幼儿观察、表达、合作等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绘本《谁的脚印》、动物脚印卡片、沙滩背景图、动物玩偶。
2. 学具:画纸、画笔、水彩颜料。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教师带领幼儿观察沙滩背景图,引导幼儿说出图中的场景。
(2)教师出示动物脚印卡片,让幼儿猜测是哪种动物的脚印。
2. 例题讲解:(1)教师讲述绘本故事,引导幼儿观察、思考故事中的问题。
(2)教师针对故事中的动物脚印,讲解各种动物的脚印特点。
3. 随堂练习:(1)教师发放画纸、画笔、水彩颜料,让幼儿画出自己喜欢的动物脚印。
(2)幼儿互相展示作品,分享创作过程。
(2)教师出示动物玩偶,让幼儿根据脚印特点找出对应的动物。
六、板书设计1. 绘本封面:《谁的脚印》2. 故事主要角色:小猪、小猫、小狗、小鸟等3. 动物脚印特点:圆形、梅花形、长条形、椭圆形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自己喜欢的动物脚印,并标注动物名称。
答案:幼儿完成作品后,教师进行评价和指导。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2)关注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针对个体差异进行针对性指导。
2. 拓展延伸:(1)鼓励幼儿在家庭中观察、寻找不同动物的脚印。
(2)组织亲子活动,让家长参与幼儿的学习过程,共同探索动物的奥秘。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认识各种动物的脚印特点。
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能够认识和辨别不同动物的脚印特征。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观察、比较和描述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大自然和动物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好奇心。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认识和辨别不同动物的脚印特征。
2. 教学难点:让幼儿能够观察、比较和描述不同动物脚印的特点。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脚印图片、动物图片、故事书《谁的脚印》。
2. 环境准备:安静、舒适的活动室。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故事书《谁的脚印》,引起幼儿兴趣,引导幼儿观察封面上的脚印。
2. 主体活动:a) 教师向幼儿介绍故事情节,引导幼儿观察故事中不同动物的脚印。
b) 教师带领幼儿分析不同动物脚印的特点,如形状、大小、纹路等。
c) 幼儿分组讨论,比较不同动物脚印的异同,并分享自己的发现。
3. 巩固活动:a) 教师组织幼儿进行“脚印猜猜乐”游戏,让幼儿通过观察脚印图片,猜测对应的动物。
b) 教师邀请幼儿展示如何正确地观察和描述动物脚印的特点。
4. 总结与拓展:教师引导幼儿总结本次活动所学内容,让幼儿谈谈自己对动物脚印的认识。
教师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大自然的美好。
五、教学反思1.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否完成了教学目标,幼儿在认知、技能、情感方面的表现如何。
2. 教师对教学重难点的把握是否准确,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幼儿的需求。
3. 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兴趣和积极性,以及他们对动物脚印的认识和描述能力。
4. 针对本次教学,教师应该如何改进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六、教学评价1. 认知评价:通过课堂参与、回答问题和游戏活动,评估幼儿对不同动物脚印特征的认识程度。
2. 技能评价:观察幼儿在观察、比较和描述动物脚印时的表现,评估他们的观察和描述能力。
3. 情感评价:通过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兴趣、好奇心和参与程度,评估他们对大自然和动物的情感态度。
七、教学拓展1. 邀请动物专家或家长来园进行动物脚印的实地讲解,让幼儿更加直观地了解不同动物的脚印特征。
小班绘本谁的脚印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89K-LLS98YT-SS8CB-SSUT-SST108】
小班绘本《谁的脚印》
【活动目标】
1、仔细观察画面内容,感知各种脚印的特点,积极运用语言进行表达。
2、初步了解故事内容,感受情节的有趣和神秘。
3、体会故事中主要角色“疑惑一失望一惊喜”的情感变化。
【活动准备】
绘本PPT《谁的脚印》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小朋友看,这是谁?小姑娘在房间的地板上发现了一个脚印,来看看这个脚印长什么样?
二、师幼共同阅读,了解故事情节
(一)小姑娘寻找脚印主人
1、小姑娘在房间里发现了奇怪的脚印她会怎么想呢?
小结:小姑娘发现奇怪的脚印觉得很好奇很疑惑,于是小姑娘准备去找一找看一看究竟是谁的脚印。
2、小姑娘遇到小猫
幼儿猜测是不是小猫的脚印,为什么?
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小猫脚印像什么。
小结:原来房间里的脚印不是小猫的,小猫的脚印是圆圆的。
3、小姑娘遇到小鸟
引导幼儿观察想象小鸟的脚印像什么。
(小结:是的,小鸟的脚印像XX一样尖尖的细细的。
)
那房间的脚印是小鸟的吗?(不是)
小姑娘没有找到脚印的主人,小姑娘心里会怎么样?(伤心、失望。
)
4、小姑娘遇到大象。
鼓励幼儿大胆地说一说小姑娘会怎么问大象吗?(集体学问:你去过我的房间吗?那儿有个长长的脚印。
)
猜测大象的回答及大象脚印的样子。
小结:原来大象的脚印是又宽又大的,房间里的脚印也不是大象的。
(二)小姑娘的找到脚印的主人
1、引导幼儿观察画面上小姑娘的姿态感受她难过的情绪。
(请个别幼儿模仿小姑娘的动作。
)
2、幼儿想象、表达小姑娘开心的原因,感受小姑娘的情感变化。
3、引导幼儿观察比较鞋子和鞋印的相似度。
小结:原来小姑娘房间的地板上的脚印,是自己鞋子的鞋印,找到答案的小姑娘变得非常开心,(播放PPT12)瞧,她正抱着小狗在开心的大笑呢!
三、观察封面,引出故事的题目
师:小朋友记得小姑娘在寻找脚印的过程中遇到了谁?教师揭示故事的名字。
四、结束
这个有趣的故事有个好听的名字——《谁的脚印》,小朋友回家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分享这本书。
(幼儿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