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治疗之理疗学详细笔记
- 格式:doc
- 大小:379.00 KB
- 文档页数:58
理疗学一名词解释1. 理疗:在现代医学中,把研究和应用天然或人工物理因子作用于人体,并通过神经、体液、内分泌和免疫等生理调节机制,达到保健、预防、治疗和康复目的之方法或学问,称为物理疗法或理疗学,简称理疗。
2. TENS:以一定技术参数的低频脉冲电流,经过皮肤输入人体,用于治疗急、慢性疼痛的方法,称为经皮质电刺激疗法。
3. 光敏疗法:又名光化学疗法、光动力疗法,即利用光敏作用(在感光物质或光敏剂的参与下,使原来不发生的光化学反应完成的现象)治疗疾病的光疗法。
4. 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应用低脉冲电流刺激神经或肌肉使其收缩,以恢复其运动功能的方法。
5. 动态干扰电疗法:A组电流增强时,B组电流减弱;相反,B组电流增强时,A组电流减弱。
由此形成XY轴方向上的节律性变化,如是往复循环。
此种电流,称为动态干扰电流,用这种干扰电流治病的方法,称为动态干扰电疗法。
6. 生物反馈疗法(BFT):将人们平时意识不到的肌电、皮温、心率、血压等体内功能变化,借助电子仪器,转变为可以意识到的信号,并通过指导和自我训练让患者根据这些信号,学会控制自身不随意的功能,用于防病治疗或康复训练的方法。
7. 中心重叠照射法:即通过病灶中心区的重叠照射,达到中心区大剂量、周边健康皮肤小剂量的一次性操作方法。
8. 空化作用:超声波在液体介质中传播时产生声压。
在正声压区液体受到压力,在负声压区液体受到张力。
当产生的负压超过液体的内聚力时,液体出现微小空腔,即空化现象。
二、不定选和判断1. 影响物理因子应答效应内、外因。
外界因素:刺激种类和性质:不同刺激方法,应答反应不同。
如:直流电、高频电、低频电、激光等,其应答反应皆不同。
刺激强度和时间:一般是小、中等剂量,具有兴奋、促进作用;大剂量起抑制作用;超大剂量则产生破坏甚至致死刺激环境和条件:一般安静优美的条件下,治疗效果最佳。
内在因素机体状态:密切配合有效的心理治疗和护理,并采取适合的治疗环境和时间,治疗效果最佳。
◆理疗:在现代医学中,把研究和应用天然或人工物理因子作用于人体,并通过人体神经、体液、内分泌和免疫等生理调节机制,达到保健、预防、治疗和康复目的的方法或学问,称为物理疗法或理疗学,简称理疗◆理疗的治疗作用:消炎作用,镇痛作用,抗菌作用,镇静与催眠,兴奋神经肌肉,缓解痉挛,软化瘢痕,消散粘连,加速伤口愈合,加速骨痂形成,增强机体免疫机制,脱敏作用,抗癌作用◆直流电的生理作用:1.对组织兴奋性的影响:阳极下的兴奋性下降称为阳极电紧张,阴极下的兴奋性下降称为阴极电紧张2.对组织水分的影响:水向阴极部位移动,结果阴极下组织含水量增多,而阳极下组织有不同程度的脱水3.对细胞代谢的影响:阳极范围内细胞膜蛋白凝集致密,物质经膜的交换困难,代谢降低;阴极下膜蛋白分散,膜组织疏松,物质经膜的交换增快,代谢加强。
4.对骨折愈合的影响:通过皮肤缺口,于骨折区通以小量阴极直流电,使愈合加速5.对中枢神经的影响:1)阳极置于上端阴极置于下端(下行电流)全身反应:①加速血液自小循环回心②加速上肢和肺的静脉回流③加速动脉血流入下肢和门脉系器官④升高血压⑤降低肌张力⑥使血沉加速;2)阴极置于上端阳极置于下端(上行电流)全身反应:①加速静脉血由下肢和门脉系向心回流②加速动脉血流入肺和上肢③加速静脉血由心向肺排出④降低血压⑤升高肌张力⑥使血沉减慢◆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是应用低频脉冲电流刺激神经或肌肉使其收缩,已恢复其运动功能的方法。
{新感应电:适用于废用性肌萎缩和神经失用时的肌肉电刺激;三角形电流◆TENS方式与适应症:常规型—急性疼痛,短期疼痛;类针刺型—慢性疼痛,周围循环障碍,长期疼痛;短暂强刺激型—用于小手术,致痛型操作操作过程中加强镇痛效果◆间动电流:是将50Hz交流电经整流后叠加在直流电上构成的一种脉冲电流,间动电流的止痛作用比较明显◆中频电:电流频率在1-100KHz范围的电流◆周期同步原则:脉冲频率在1000Hz以下的范围内每一个脉冲均能使运动神经和横纹肌发生一次兴奋◆音频电疗法:应用1000-2000Hz等幅正弦电流治疗疾病的方法◆音频电疗的治疗作用:解痉镇痛;促进局部血液循环;软化瘢痕,松解粘连;消散慢性炎症及硬结;调节神经系统功能;增强细胞膜通透性和药物透入;音频—电流电药物离子导入◆调制中频电疗法:采用10-15Hz的低频调制波,2000+500Hz的中频载波◆音频电的生物物理学特性:无电解作用;对神经肌肉无兴奋作用;电极不必接触皮肤◆音频电流作用下人体组织的电磁学特性:1.导体特性:电流密度越大或组织的电阻率越大,产热越多,高频振荡→离子振动→传导电流→欧姆耗损→热。
理疗重点知识点总结一、热疗热疗是通过应用热量来帮助治疗疾病和缓解疼痛的方法。
常见的热疗方式包括热水袋、热敷、热浴等。
热疗的作用包括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疼痛、增加关节活动度等。
热疗适用于关节炎、肌肉痉挛、肌肉拉伤、慢性疼痛等症状。
热疗的注意事项包括不要过度使用、不要应用在有伤口或发炎部位、不要应用在对热敏感的人群等。
二、冷疗冷疗是通过应用冰袋、冷敷等方式来帮助治疗疾病和缓解疼痛的方法。
冷疗的作用包括收缩血管、减少炎症、减轻肌肉痉挛等。
冷疗适用于扭伤、瘀伤、肌肉拉伤、关节炎等症状。
冷疗的注意事项包括不要过度使用、不要应用在对冷敏感的人群、不要应用在有循环障碍的部位等。
三、电疗电疗是通过应用电流来帮助治疗疾病和缓解疼痛的方法。
常见的电疗方式包括脉冲电疗、直流电疗、交流电疗等。
电疗的作用包括减轻疼痛、促进神经和肌肉的功能恢复、促进组织修复等。
电疗适用于神经痛、肌肉痉挛、麻痹等症状。
电疗的注意事项包括不要应用在对电流敏感的人群、不要应用在有皮肤破损的部位、不要应用在有心脏病等患者身上。
四、按摩按摩是通过手法来帮助治疗疾病和缓解疼痛的方法。
按摩的作用包括促进血液循环、促进肌肉松弛、缓解疼痛、减轻焦虑等。
按摩适用于肌肉痉挛、关节炎、颈肩疼痛、腰椎间盘突出等症状。
按摩的注意事项包括不要按摩有伤口或发炎部位、不要按摩对按摩敏感的人群、不要按摩有恶性肿瘤的部位等。
五、适用症状除了上述介绍的症状外,理疗还适用于其他一些疾病和症状,如运动损伤、脊柱侧弯、椎间盘膨出、腱鞘炎、手足冻疮等。
理疗的适用症状是广泛的,可以帮助很多人缓解疼痛和恢复功能。
六、注意事项在进行理疗的过程中,有一些注意事项是需要被重视的。
首先,需要结合医生的建议来选择适合自己的理疗方法。
其次,需要选择正规的医疗机构进行理疗,确保安全和有效。
最后,需要遵守医生的嘱咐,注意理疗的频率和时间,避免过度使用或不当使用。
七、未来发展方向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理疗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
物理治疗学精华知识点总结康复治疗内容:物理疗法、运动疗法、作业疗法、语言治疗、心理疗法、康复工程、康复护理、文体疗法、职前训练、社会服务等。
物理疗法定义:研究和运用物理因子预防及治疗病、伤、残的方法称为物理疗法。
分类:按物理性能(物理因子)分为人工物理因子(能)和自然物理因子。
人工物理因子:电、光、声、磁、力、热、冷、水。
自然物理因子:空气、日光、气候、泥、沙。
影响物理疗法的因素(1)刺激强度:剂量、时间、面积是治疗三要素;不同强度刺激产生不同的治疗作用;剂量大、时间长、面积广显示治疗量大,反之治疗量小:(2)应用方法:同强度刺激,使用方法不同,产生反虑亦不同,如并置与对置、移动法与固定法、接触法与非接触法。
(3)刺激部位:同一物理因子相同强度和方法作用于人体不同部位,其反应有差异,如紫外线对暴露部位与非暴露部位。
(4)个体因素:个体差异对PT作用有一定影响,包括年龄、性别、肤色、体质、职业、心理作用、精神状态等,如白人与黑人、脑力与体力、大人与儿童等。
(5)外界环境因素:季节、气候、地区、温湿度等不同条件对理疗作用有一定影响,如冬季喜热(6)其它因素:治疗仪性能、操作者经验、人为错误等。
物理疗法适应症:PT适应证非常广泛,涉及临床各科炎性疾病、软组织损伤、慢性病等,最为密切的是骨科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特别是有功能障碍的病、伤、残者,如偏瘫、截瘫、肌萎缩、肌力下降、骨折后关节活动障碍、骨关节损伤、脑血管疾病、神经损伤等。
物理疗法的禁忌证:恶性肿瘤、活动性结核、活动性出血、高热、体质虚弱、体内有金属异物(如心脏起搏器、金属内固定)等。
有些是绝对禁忌症,有些是相对禁忌症,视情况而定。
电疗法(学)分类:直流电疗法: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疗法;低频电疗法:感应电、超刺激、间动电等;中频电疗法:电脑中频、调制中频电疗等:高频电疗法:超短波、微波、短波疗法等;运动疗法:又称治疗性运动、医疗体育(体疗)。
是根据病情特点和患者的功能状况,借助治疗器械或治疗者的手法操作以及自身的参与,通过主动或被动运动的方式来改善人体局部或整体的功能,提高身体素质,满足日常生活需求的一种治疗方法运动疗法的目的:最大限度恢复ADL和劳动运动能力,减少残疾和功能障碍。
理疗,把研究和应用天然或人工物理因子作用于人体并通过人体神经、体液、内分泌和免疫等生理调节机制,达到保健、预防、治疗和康复目的的方法或学问。
理疗的传统分类:针刺疗法、温灸疗法、手法治疗、拔罐疗法、运动疗法、中药外治。
理疗的治疗作用:1.消炎止痛2.镇痛作用3.抗菌作用4.镇静与催眠5.兴奋神经—肌肉6.缓解痉挛7.软化瘢痕、消散粘连8.加速伤口愈合9.加速骨痂形成10.增强机体免疫机制11.脱敏作用12.抗癌作用基本原则:1.救死扶伤2.明确诊断3.心理因素4.整体观念5.综合治疗6.方法优选7.因人施治8.治疗部位9.剂量学问题10.疗程确定直流电疗法,在导体中,电荷流动方向不随时间而改变的电流叫直流电,用此方法作用于人体,来治疗疾病的方法叫直流电疗法。
极性的鉴定:1.水电疗法2.舌上测定法3.淀粉测定法4.试纸测定法。
适用证:1.神经科疾病2.内科疾病3.外科疾病4.妇产科疾病5.小儿科疾病6.五官科疾病7.皮肤科疾病禁忌症:恶性血液系统疾病、恶性肿瘤、急性湿疹以及对电流不耐受者。
对皮肤感觉障碍的患者,治疗时要谨慎从事,以免引起烧伤。
神经肌肉电刺激对失神经肌肉的治疗作用1.延缓病变肌肉的萎缩2.防止肌肉大量失水和发生电解质、酶系统和收缩物质的破坏。
3.保留肌肉中结缔组织的正常功能,防止其挛缩和束间凝集。
4.抑制肌肉的纤维化。
经皮电刺激神经疗法,以一定技术参数的低频脉冲电流,经皮肤输入人体,用于治疗急慢性疼痛的方法。
作用原理:1.镇痛机制2.治疗急性疼痛3.治疗慢性疼痛。
适用证:急慢性疼痛、短期疼痛、周围循环障碍、用于小手术,致痛性操作过程中加强镇痛效果。
禁忌症:1.带有心脏起搏器者严禁使用2.严禁刺激颈动脉窦3.以下情况要慎用:孕妇的腹部和腰骶部不要使用、眼睛部位的治疗、对脑血管意外的患者的头部、电极置于人体体腔内的治疗等4.注意有认知障碍的患者,不应进行自我治疗。
间动电疗法,间动电流是将50hz交流电经整流后叠加在直流电上构成的一种脉冲电流。
理疗学直流电疗法一、直流电疗法1、定义:在导体中,电荷流动方向不随时间而改变的电流叫直流电,用此种方法作用于人体来治疗疾病的方法叫直流电疗法。
2、治疗作用:(1)消炎、促进肉芽组织的生长(2)促进骨折愈合(3)镇静与兴奋作用(4)对癌症的治疗作用(5)对冠心病的治疗作用(6)对静脉血栓的治疗作用3、适应症:神经科疾病偏头痛、三叉神经痛等。
内科疾病慢性胃炎、胃肠痉挛、高血压等。
妇产科疾病闭经、功能性子宫出血等。
五官科疾病角膜炎、结膜炎、鼻炎等。
皮肤科疾病皮肤溃疡、硬皮病等4、禁忌症:恶性血液系统的疾病、恶性肿瘤、急性湿疹以及对电流不能耐受者。
对皮肤感觉障碍的患者,治疗时要慎重,避免烧伤。
5、注意事项:治疗前去除治疗部位及附近的金属物。
治疗时两极不能接触,以防短路。
治疗过程中,患者不能触摸治疗仪或金属物,不能使电极与皮肤分离。
治疗后局部出现过敏时,勿抓破,可外涂止痒液。
二、直流离子导入疗法1、定义:使用直流电将药物离子通过皮肤、粘膜或伤口导入体内进行治疗的方法,称为直流电药物导入疗法。
2、适应症:1.神经系统:神经炎、神经痛、神经根炎、神经损伤等。
2.软组织疾病:特异性感染、窦道、缺血性溃疡等。
3. 眼部疾病:角膜浑浊、虹膜睫状体炎等。
4.内脏疾病:高血压病、冠状动脉供血不、慢性前列腺炎,功能性子宫出血等。
5.放射线治疗反应,过敏性紫癜、荨麻疹。
3、禁忌症:急性湿疹,对直流电过敏,心力衰竭,出血倾向疾病等。
4、常用药物:钙、镁、锌、钾、碘等。
低频电疗法一、低频电疗法1、定义:医学上把频率1000Hz以下的脉冲电流称作低频电流(low frequency electrotherapy)或低频脉冲电流。
应用低频脉冲电流来治疗疾病的方法称为低频电疗法。
2、治疗作用:1)兴奋神经肌肉组织2)镇痛3)促进局部血液循环3、适应症:废用性肌萎缩、肌张力低下、软组织粘连、血循环障碍、声嘶、便秘、尿潴留、癔病等4、禁忌症:有出血倾向、化脓过程、痉挛性麻痹或感觉过敏者禁用、心脏启博器植入者、严重心功能不全者、局部皮肤破损、孕妇腰骶部。
1、物理治疗学:
2、物理治疗学的范畴
3、低频电疗法
4、中频电疗法
5、高频电疗法
6、直流电疗法
7、超声波疗法
8、物理治疗的作用
9、物理治疗的影响因素
10、直流电疗法的特点
11、直流电的种类
12、直流电的治疗作用
13、主电极、副电极、阳极、阴极
14、对置法、并置法
15、直流电的治疗剂量
16、直流电的基本操作方法
17、直流电离子导入疗法及其特点
18、药物导入人体的途径、分布深度、数量
19、药物选择
20、离子导入的作用
21、缓冲液及溶剂的选择
22、低频电疗发的特点
23、参数及意义
24、感应电疗法的生理、治疗作用
25、经皮电神经刺激疗法及其特点
26、生理和治疗作用
27、临床应用
28、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及其物理特性
29、治疗技术与应用
30、中频电疗的特点及其治疗作用
31、等幅中频电疗
32、作用
33、干扰电疗法
34、特点
35、治疗作用
36、操作方法及其治疗剂量分级
37、调制中频电疗法及其特点
38、调制方式
39、治疗作用
40、高频电疗法特点
41、电流作用人体的方式及其分类
42、生理治疗作用
43、安全与防护
44、短波疗法及其治疗作用
45、超短波疗法物理特性及其作用机制
46、治疗作用
47、治疗技术、操作方法
48、微波疗法、特性治疗作用
49、各种治疗的适应症、禁忌症。
理疗学重点知识(期末版)1.物理治疗(理疗):现代医学研究和应用天然或人工物理因子作用于人体,通过神经、体液、免疫、分泌等生理调节机制,达到保健预防治疗康复目的之方法,称为物理治疗。
物理治疗学包括研究物理因子的物理性质、生物学作用和治疗方法及临床应用理论和技术等容。
2.低频电疗法(0~1000hz):静电疗法、直流电疗法、间动电疗法、电兴奋疗法、感应电疗法、离子导入疗法、痉挛肌电刺激疗法、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电水浴中频电疗法(1001hz~100khz):干扰电疗法、音乐电疗法、音频电疗法、超音频电疗法高频电疗法(100khz以上):中波透热疗法、短波透热疗法、短波超短波微波疗法3.光:红外线疗法、可见光、紫外线疗法、激光疗法4.声:超声波疗法、超雾化吸入疗法、超声药物透入疗法5.磁:静磁场疗法、磁处理水疗法6.热:石蜡疗法、温热罨包、黏土疗法、泥疗法、砂浴疗法7.冷:寒冷疗法(0度以上低于体温)、超低温疗法(小于-100度)、冷冻疗法(大于-100度)8.理疗的特点(6‘):●收效快●无创无痛●副作用少●疗效持久●对环境无污染9.理疗的治疗作用(12‘):●消炎:对于急性化脓性炎症,表浅者可以用紫外线照射或离子导入疗法;慢性炎症,可以用温热疗法、磁场疗法、中低频电疗法。
●镇痛:●抗菌:紫外线杀菌作用,杀菌效力最强的光谱为254~257nm ●镇静与催眠:电睡眠疗法、镇静性电离子导入疗法、静电疗法、温水浴等等●兴奋神经-肌肉:低中频电流可以用于治疗周围性神经麻痹及肌肉萎缩。
●缓解痉挛:热能解除痉挛,石蜡疗法,温热罨包、红外线疗法等●软化瘢痕、消散粘连:石蜡疗法、碘离子导入疗法、超声波疗法●加速伤口愈合:小剂量紫外线照射;锌离子导入疗法●加速骨痂形成:弱直流电、干扰电疗法、脉冲磁场●调节免疫功能:紫外线、红外线、磁场等物理因子,均有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脱敏:紫外线●抗癌10.理疗在临床与康复中的作用1)镇痛与抗痛●神经性痛:表浅神经痛可用利多卡因、混合麻醉剂等药物离子导入,或用间动电干扰电磁疗等;较深层神经痛,可采用干扰电疗正弦调制中频电活高频等●痉挛性痛:深层肌肉痉挛性痛首选高频微波等;浅层肌肉可用短波、红外线照射。
第一章物理治疗学概述物理治疗学(理疗学)是研究应用物理因子提高健康水平、预防和治疗疾病、促进病后机体康复及延缓衰老等的专门学科。
所应用的物理因子包括人工、自然两类:人工物理因子如,光、电、磁、声、温热、寒冷等;自然物理因子如矿泉、气候、日光、空气、海水等。
通常所说的理疗指的是利用人工物理因子疗法如电疗法、光疗法、磁疗法、超声疗法、热疗法、冷疗法、水疗法、生物反馈疗法等;而利用自然物理因子疗法如:气候疗法、日光疗法、海水疗法、矿泉疗法、泥疗法、空气浴疗法等属疗养学范畴。
一、物理治疗定义应用光、电、声、热、力等物理因子作用于人体,达到治疗疾病的方法称之为物理治疗。
研究物理疗法的作用机理、临床应用、治疗剂量、治疗方法、操作技术等的学问,称为物理治疗学(简称理疗学)。
理疗学是独立的一门学科。
物理疗法可用于保健、预防、治疗、康复,它是康复治疗的一种重要手段。
二、理疗学在现代医学中的应用(一)预防方面的作用理疗、体疗、疗养具有锻炼作用,合理而适量的应用可促进各种生理活动,增强机体的调节功能,提高对外界各种刺激因素的适应能力。
其预防作用表现在:1.预防因气候急剧变化或新的气候条件带来的不良反应。
2.预防某些职业病,如矿井、坑道、地铁及潜艇等作业人员的紫外线缺乏症。
3.预防和减轻手术并发症和后遗症,如污染手术或术后伤口有炎症反应,应及时采用紫外线、超短波疗法可预防感染;预防术后粘连及关节功能障碍可用音频电、太阳灯、蜡疗、超声波疗法等。
(二)综合治疗方面的作用理疗涉及所有临床科室,治疗病种在260种以上,与药物、手术等综合治疗可缩短病程,且具有下述优越性:1.一种物理因子有多种治疗作用:如紫外线有消炎、止痛、促进维生素D形成及加强免疫功能等作用。
2.副作用少:用于一般疾病的物理治疗剂量,对人体一般无明显副作用。
3.作用可相对集中病变部位:与药物联合应用时可改善局部药物浓度及促进局部炎症吸收有较好的疗效。
4.与药物、放疗、化疗、及手术等有协同作用,如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治疗伤口感染比单一用直流电疗法或单一用药物治疗效果好;射频疗法与化疗、放疗联合应用可减轻化疗、放疗剂量,提高治疗效果。
第一篇引论第一章物理疗法概说1.物理疗法的概念包括运动疗法和理疗。
运动疗法是指通过徒手或借助于器械改善患者各种功能的运动方法。
理疗是指利用电、光、声、磁、冷、热和力等物理因子对患者进行治疗的方法。
2.物理疗法与作业疗法的关系它们共同目的是利用各自的技术预防残疾、最大限度地挖掘躯体或精神障碍者的潜力、恢复因伤病导致的各种功能障碍、帮助他们回归家庭和社会。
但前者的目的主要是改善基本性动作和以移动为中心的日常生活动作,后者主要是通过针对性的作业内容,达到改善精细动作和以应用动作能力为中心的日常生活能力等目的。
4.日常生活活动(ADL)是指人们在生活中,为了照顾自己的衣食住行和在社区生活中生活所必须的一系列基本活动。
包括BADL(基本日常生活活动)和IASL(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5.物理疗法的服务与工作内容:包括直接服务、间接服务和其他工作(作业疗法同)(1)直接服务:①评定与制定治疗计划②宣教与指导③治疗④辅助器具适用和环境改造的指导(2)间接服务:①会议②工作记录③器械和卫生管理(3)其他工作:①教学与科研②运营管理第二章作业疗法概说1.作业疗法(occupational therapy):是通过有目的的作业和行动,促进人们的健康而建立起来的治疗方法。
它是具有治疗、保健性质的专门职业。
其目的是恢复、提高、维持日常生活能力,防治障碍,调动被治疗者积极参与。
2.各种作业疗法定义的共同要点(1)治疗对象:①躯体和精神障碍者②预测有躯体和精神障碍者(2)获得主体生活能力(3)各种功能的恢复(4)运用有维持和开发作用的作业活动(5)进行治疗指导及帮助(6)医患合作3.作业疗法的特征①时重视精神和躯体两方面的障碍②以许多作业活动为治疗、训练的手段③以被动治疗者的自身潜能为出发点④要按照被治疗者的实际请款及需求,提出治疗方案,充分利用促进身心康复的各种辅助和代偿方法与手段。
4.作业疗法的应用范围:应用范围广泛,人生各个时期的多种疾病与障碍,均可通过作业活动加以解决,帮助康复。
物理治疗学(理疗部分)第一章1、物理因子的主要治疗作用:①抗菌、消炎②镇痛、镇静③兴奋神经--肌肉④促进伤口愈合,加速骨伽形成⑤增强集体免疫力2、理疗治疗剂量与疗程:①从小剂量了、开始(中小剂量---促进,大剂量—抑制,超大---坏死)②时间:急性:15~20分/次慢性:3~8分/次疗程:12~20次③疗程间隔2周、一年不超过4个疗程3、发展:现代物理治疗学始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1938年美国成立了物理治疗师学会1943年英国成立了物理医学会1947年,美国成立了美国物理医学与康复医学委员会1951年成立国际物理医学与康复学会1969年国际康复医学会成立第十八章直流电疗法1、生物物理与生物化学作用:①对人体产生生物理化做的基础②电解及电解产物③电泳与电渗④酸碱度改变(阴极产生碱性电解产物、阳极产生酸性电解产物)⑤改变组织含水量阴极:组织水分增加,蛋白分散升高阳极:组织水分减少,蛋白分散度降低⑥组织兴奋性变化阴极:兴奋性升高阳极:兴奋性降低2、生理作用:①促进血液循环②调节神经系统:阳极下神经兴奋性降低;阴极下兴奋性升高;③促进伤口愈合,骨伽形成:阴极有促进伤口肉芽生长,软化瘢痕,松解粘连和促进消散等作用阳极有减少渗出的作用。
④静脉血栓溶解3、治疗作用:①、促进骨折愈合适量的直流电阴极刺激可促进骨痂形成,促进骨再生和修复作用。
②、消炎、促进肉芽组织的生长阳极有脱水作用,可减轻组织水肿和渗出;阴极可治疗慢性炎症和久不愈合的溃疡。
③、镇静和兴奋作用全身治疗时,下行的电流起镇静作用,上行的电流起兴奋作用;局部治疗时,阳极周围组织兴奋性降低,阴极下兴奋性增高。
④、对癌症的治疗利用直流电电极下产生的强酸和强碱杀死癌细胞。
4、进行直流电疗法前:①询问患者是否有感觉障碍,认知障碍②治疗的局部皮肤是否有破损③接通电源④询问患者感觉5、主电极(刺激电极):小电极的电流密度大,引起的反应强烈,称~副电极(无刺激电极):大电极的电流密度小,引起的反应较弱,称~6、治疗剂量:低流量,小电流7、直流离子导入电疗法①、特点:●直流电能将药物离子经完整皮肤导入体内●药物保持原有的药理性质●阳离子只能从阳极导入,阴离子只能从阴极导入②、导入途径:直流电直接导入离子只达皮内,主要堆积在表皮内形成“离子堆”,以后通过渗透作用逐渐进入淋巴和血液。
物理治疗学(理疗部分)第一章1、物理因子得主要治疗作用:①抗菌、消炎②镇痛、镇静③兴奋神经--肌肉④促进伤口愈合,加速骨伽形成⑤增强集体免疫力2、理疗治疗剂量与疗程:①从小剂量了、开始(中小剂量---促进,大剂量—抑制,超大---坏死)②时间:急性:15~20分/次慢性:3~8分/次疗程:12~20次③疗程间隔2周、一年不超过4个疗程3、发展:现代物理治疗学始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1938年美国成立了物理治疗师学会1943年英国成立了物理医学会1947年,美国成立了美国物理医学与康复医学委员会1951年成立国际物理医学与康复学会1969年国际康复医学会成立第十八章直流电疗法1、生物物理与生物化学作用:①对人体产生生物理化做得基础②电解及电解产物③电泳与电渗④酸碱度改变 (阴极产生碱性电解产物、阳极产生酸性电解产物)⑤改变组织含水量阴极:组织水分增加,蛋白分散升高阳极:组织水分减少,蛋白分散度降低⑥组织兴奋性变化阴极:兴奋性升高阳极:兴奋性降低2、生理作用:①促进血液循环②调节神经系统:阳极下神经兴奋性降低;阴极下兴奋性升高;③促进伤口愈合,骨伽形成:阴极有促进伤口肉芽生长,软化瘢痕,松解粘连与促进消散等作用阳极有减少渗出得作用。
④静脉血栓溶解3、治疗作用:①、促进骨折愈合适量得直流电阴极刺激可促进骨痂形成,促进骨再生与修复作用。
②、消炎、促进肉芽组织得生长阳极有脱水作用,可减轻组织水肿与渗出;阴极可治疗慢性炎症与久不愈合得溃疡。
③、镇静与兴奋作用全身治疗时,下行得电流起镇静作用,上行得电流起兴奋作用;局部治疗时,阳极周围组织兴奋性降低,阴极下兴奋性增高。
④、对癌症得治疗利用直流电电极下产生得强酸与强碱杀死癌细胞。
4、进行直流电疗法前:①询问患者就是否有感觉障碍,认知障碍②治疗得局部皮肤就是否有破损③接通电源④询问患者感觉5、主电极(刺激电极):小电极得电流密度大,引起得反应强烈,称~副电极(无刺激电极):大电极得电流密度小,引起得反应较弱,称~6、治疗剂量:低流量,小电流7、直流离子导入电疗法①、特点:●直流电能将药物离子经完整皮肤导入体内●药物保持原有得药理性质●阳离子只能从阳极导入,阴离子只能从阴极导入②、导入途径:直流电直接导入离子只达皮内,主要堆积在表皮内形成“离子堆”,以后通过渗透作用逐渐进入淋巴与血液。
编辑:馨雨晴理疗学目录直流电疗法 .................................................................................................................. - 1 - 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疗法 .......................................................................................... - 7 - 电水浴疗法 ................................................................................................................ - 10 - 低频电疗法 ................................................................................................................ - 12 - 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NMES ) ............................................................................. - 16 - 经皮电刺激疗法 ........................................................................................................ - 19 - 功能性电刺激疗法 .................................................................................................... - 19 - 间动电疗法 ................................................................................................................ - 20 - 超刺激电疗法 ............................................................................................................ - 22 - 低频高压电疗法 ........................................................................................................ - 22 - 中频电疗法 ................................................................................................................ - 23 - 音频电疗法 ................................................................................................................ - 24 - 调制中频电疗法 ........................................................................................................ - 25 - 干扰电疗法(ICT ) ................................................................................................. - 26 - 音乐电疗法 ................................................................................................................ - 28 - 高频电疗法 ................................................................................................................ - 28 - 光疗法 ........................................................................................................................ - 37 - 超声波疗法 ................................................................................................................ - 49 - 磁场疗法 .................................................................................................................... - 52 - 传导热疗法与冷疗法 ................................................................................................ - 53 - 生物反馈疗法 ............................................................................................................ - 56 -§在直流电场的作用下,机体组织液中的带电粒子(无机离子、胶体粒子)发生迁移,产生了电离、电解、电泳和电渗等理化现象。
这形成了直流电疗法的理化基础。
§1.电离电离是电解质溶于水后发生的化学现象。
NaCl Na ++ Cl -溶液保持中性:溶液中的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总量相等。
电离过程是可逆的,呈动态平衡。
2.电解:电解质溶液在直流电作用下,所发生的分解过程叫做电解。
电解反应是电解质在电场作用下发生的一种理化现象。
电解反应中有新的物质生成,叫电解产物。
电解过程是不可逆的。
★电解产物的的临床意义:电解产物(即HCL 和NaOH )蓄积到很高度时,便可破坏活性组织甚至烧伤组织,故治疗时须注意防止化学烧伤。
故行直流电疗时,必须用厚约1cm 的湿布衬垫至于金属电极与皮肤之间吸收酸、碱,防止组织灼伤的发生。
外科常利用电解现象来破坏皮肤上的赘生物如疣、痣等。
眼科也常用电解作用拔出倒睫。
阳酸阴间(碱)理疗学电化学疗法:利用电极下的化学反应用于治疗肿瘤。
3.电泳和电渗(1)有极分子和无极分子无极分子:分子的正负电荷的中心重合时,正负电荷相抵消而不呈电性。
有极分子(偶极子):分子的正负电荷的中心不重合时,一端呈正电性,一端呈负电性。
水分子就是一种偶极子。
有机分子两极所带电荷越多,分子极性就越强。
但由于分子处于不断运动状态,分子间的排列杂乱,所以整个物体不呈电性。
(2)离子的水化及运动速度当电解质溶于水时,构成电解质的各离子就开始吸引具有相反极性的水分子,水分子立刻以负极与电解质分子上的阳离子相吸引,以正极与电解质分子上的阴离子相吸引,而在离子周围定向排列起来。
这一过程称为水化。
当水分子与电解质阴、阳离子的这种吸引超过阴阳离子之间的吸引力时,阴阳离子间的化学键就会断裂,电解质解离成离子。
NaCl 分子分子被水化进一步水化分子被拉长分子被拉断水化膜:定向排列在离子周围的这些水分子称为水化膜。
水化膜的厚度(即结合水分子的量)的影响因素: 溶液的浓度;溶液的温度;被水化离子的化合价。
电场中离子运动的速度:电场中离子的运动速度是不同的,当距离一定时,电离子的运动速度与离子的有效半径(包括水化膜在内的半径)成反比。
离子的有效半径: Ca 2+, Mg 2+> K +, Na + 离子的运动速度: Ca 2+, Mg 2+< K +, Na +蛋白质电离及其等电点: 碱性溶液中(OH-)(PH>7) —COOH + OH- → —COO- +H2O 酸性溶液中(H+)(PH<7) —NH2 + H+ → —NH3+等电状态:当达到某种酸碱度时,羧基释放的H+ 相当于氨基吸收的H+ 时,氨基酸所带正负电荷数相等,称等电状态。
此时蛋白质胶体溶液最不稳定。
等电点:处于等电状态的酸碱度或PH 值即为等电点。
人体体液偏碱性,因此等电点是偏酸性( PH<7 )的。
§电泳和电渗电泳和电渗是直流电通过胶体时同时出现的两种现象。
胶体粒子(蛋白质)通过电离,使粒子表面带电。
人体内的体液偏碱性,使蛋白质中的羧基释放出H+而带负电荷。
★电泳:直流电场作用下,带负电的蛋白质移向阳极。
★电渗:直流电场作用下,带正电的水和离子移向阴极。
理疗学节段反射作用:作用皮肤反射区,可加强相应脊髓节段支配的深部脏器的血液循环,改善器官的活动能力,达到治疗目的。
如领区直流电疗法可调整脑部血循环状态;短裤区直流电疗法改善盆腔脏器血循环等。
毛细血管扩张和管壁渗透性增加,改善了组织血液供应和营养,加速代谢产物的排除,提高了组织细胞的生活能力,使再生过程加强,这些都有利于促进渗出性炎症的消散和吸收。
因此,神经损伤、慢性溃疡可用直流电疗法。
(三)对神经系统的影响 1.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直流电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非常复杂,因极性、刺激强度、持续时间以及机体功能状态而不同,可引起兴奋,亦可引起抑制,甚至使组织功能完全停止。
由直流电引起的神经功能完全停止,维金斯基称为直流电间生态,其实质是电麻醉。
例证:强电流刺激去脊髓蛙的大腿和小腿时,坐骨神经传导完全丧失,这时即使受到最强的刺激,脚掌亦不收缩;但电流一经切断,脚掌的反应即恢复。
★间生态学说维金斯基认为:无论在神经上施加何种刺激,并产生持续不断的作用,均能在神经上造成稳固的局限性兴奋灶。
这种兴奋性发展到相当程度,组织丧失兴奋性和传导性,即间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