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宝艺术家朱序瑄简介
- 格式:docx
- 大小:39.08 KB
- 文档页数:3
苏州徐云鹤简介
苏州徐云鹤,字文珠,号采芳,浙江义乌人,明末清初农本为业,教育界著名书法家、绘画家、文学家。
他的作品精美绝伦,被誉为“义乌四大名家”的一员。
徐云鹤生于明朝末年,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家庭,从小就受到知识的熏陶,在义乌广大的书院与讲堂学习著名的文化经典,例如书法的《兰亭序》、诗词的《诗经》与《楚辞》等。
徐云鹤从小便喜欢书法与绘画,他不仅读书非常勤奋、学习成绩优异,还练就一身精湛的书法,其书法横看成岭,活像一条蟒蛇爬行,竖看成峰,洗涤了成百上千的山川,他的这种书法,游刃有余,满载磅礴的力量,给书法家们一种惊叹的侧象。
徐云鹤绘画同样出类拔萃,他的绘画技法非常丰富,以写意山水画、花鸟画、人物画居多,这些作品不但写生、绘画准确,更重要的是,他以审美观点去创作,而非死记硬背,使他的绘画更加难能可贵,不但给后人留下无尽的视觉乐趣,也展示了一个完整的审美体系,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此外,徐云鹤还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他的文学作品颇为丰富,在书中可见到他的描绘技巧、艺术感悟和深刻的社会评论。
他曾写过《苏州关醉记》、《古代四大名家画传》等多部作品,这些作品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具有催人求学的精神意义。
苏州徐云鹤,乃明清时期著名书法家、绘画家、文学家,也是义乌四大名家之一,他的书法绘画、文学均卓越绝伦,在当时乃至今天
仍然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与艺术价值,被誉为“义乌书画的瑰宝”、“苏州书法的典范”。
苏州徐云鹤一直忠于自己的信念,对自己的书法、绘画、文学都不懈地努力,他的成就也给后世普及了知识,留下了宝贵的文化财富,让我们为他的伟大贡献感到骄傲。
明清集书法家、画家、竹雕收藏家于一身的名人(已有藏品传世)朱鹤:字子鸣,号松邻,明嘉靖、万历间(1522~1620)人。
先世本籍新安,宁时迁居华亭(今上海市松江县),及至朱鹤,始定居嘉定。
朱鹤工诗文,善丹青,精篆刻。
朱缨:朱鹤的儿子,字清父,号小松。
“工小篆、善行草,善画山水”,继承其父刻竹之业,深得真传。
因此,雕作有巧思,意旨精妙,刀法细入毫末而神爽飞动,悦然有生气。
朱稚征:号三松,系朱鹤幼孙,朱缨次子,祖孙三代被誉为“嘉定三朱”。
朱稚征志趣高远,以号行世,主要艺术活动在明末崇祯年间。
朱稚美:号伯鲁,一号万松,明晚期嘉定竹刻名家,竹雕刻家朱鹤的长孙。
工诗文,善书法,受父祖籍艺术熏染,亦善刻竹。
虽刻竹名气不如其弟朱稚征那样之大,亦为当时竹刻名人之列,与徐允禄、张表、刘维潘合称“练川四隐”。
朱海三:清代嘉庆时雕刻名工,别号三仙。
江苏苏州人。
凡木、竹、石、骨、玉、象牙等雕刻工艺无不精通。
曾雕象牙塔一座,塔高十一层,连看塔人相互呼的表情都刻制出来。
朱文右:号筠斋,吴之潘之婿,清康熙年间嘉定著名笔雕刻家。
得其岳父吴之?指授,承传吴氏竹刻技法,其风格亦为吴氏一路。
朱宝骝:字又原,清浙江德清人,清晚期竹刻家。
工书画,精刻竹,多摹写金石文,刻法仿韩潮一派,字体古雅。
朱世家:字渔甫,自署味兰,清晚期出罗店适居嘉定,能写行革,工画花及工笔山水,性极聪慧。
中年始学竹刻。
奏刀全用平刀,曾师法马国珍雕刻竹臂搁,又仿封氏立体雕竹刻师子,无不神似。
平生作品以小件为多,都用刻印章之法来刻竹,又喜刻各式檀香小盒,上往往雕刻立体花一枝,精工致极,今传世品有《薄地阳文梅花折枝豆蓉盒》两件。
同锷:字剑堂,清清嘉定人,生年不详,善刻竹。
尤精刻扇骨边小字。
所刻多由同里著名书家浦熙作书,周锷奏刀,所镌精工细巧。
“细如蝇须,而分行布白,层次井然,见者诧为鬼工”。
画家夏延陵简介资料
夏延陵(1895年—1946年),原名夏大震,字如轩,浙江天台人,中华民国时期著名画家。
夏延陵自幼喜爱绘画,师从民国画家卞琳学习,为其门下唯一弟子,受到卞琳的深刻影响。
夏延陵的画风独特,兼容并蓄中西绘画技法,尤以山水画著名。
他融合了中式写意和西方写实的画风,创造出既有中国传统特色又有现实主义色彩的作品。
夏延陵的作品常常表现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他笔下的山川河流、云雾翠竹、牛羊鸟兽都由他巧妙地运用墨色和线条勾勒而成,形神兼备。
他擅长运用水墨,以点、线、墨重构画面,形成独特的笔触和墨韵。
夏延陵的绘画技艺被誉为“不出痕迹一笔成公说”。
他的作品曾多次参加国内外画展并获奖,被誉为中国画坛的翘楚之一。
然而,夏延陵的一生并不顺遂,他屡次遭遇战乱和困境,导致他的创作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1946年,夏延陵不幸在上海因意外身亡,享年50岁。
夏延陵的作品不仅在他的生前受到了艺术界的赞赏,同时也对后世画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艺术风格独特而独树一帜,对中国现代绘画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他的山水画表现出中国画的韵律和内涵,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独占一席之地。
蓝瑛、徐泰《浴砚图》赏析作者:张宇来源:《文艺生活·上旬刊》2020年第01期蓝瑛(1585-约1664),字田叔,号蝶叟,晚号石头陀,浙江杭州人。
是浙派后期代表画家之一。
工书善画,长于山水、花鸟、梅竹,尤以山水著名。
其山水法宗宋元,又能自成一家。
师画家沈周,落笔秀润,临摹唐、宋、元诸家,师黄公望尤为致力。
晚年笔力蓊苍劲,气象峻,与文征明、沈周并重。
徐泰,字阶平,号枳园,浙江杭州人。
生卒年不详,从艺活动约在万历、崇祯间。
善画山水、人物、肖像,山水宗戴进。
清顺治十六年(1659),时年75岁的蓝瑛与徐泰合绘了一幅《浴砚图》,画芯纵143厘米,横45厘米,现藏于天津博物馆。
一位着明制汉服仕女立于画中央,左手执砚右手拿鬃刷作浴砚状,身旁绘有画案、杌凳、盆、架、文房等小摆件,右绘玲珑透漏的山石和蕉叶。
蓝瑛在画面左上留白处用隶书题写了“浴砚图”三个字,下钤白文方印“吉人怀贞”、朱文方印“□月棂”、白文方印“宝研堂”。
蓝瑛行书题写的跋文:“僧孺嗜研成癖,自儒而僧,不易之性。
向得尼山、紫端,随之云水,近得绿端,宋马和之所遗者,索正于余,随索作三生石勒之上,颜曰:贞吉研。
社中徐階平为之画浴研图,余复为补蕉石,愿僧孺生生与斯研斯人团圆头作净业缘。
”署款:“己亥新夏七十又五石头陀蓝瑛记。
”下钤朱文方印“蓝瑛之印”、白文方印“田叔氏”。
徐泰在右下角楷书落款:“枳园徐泰写”,下钤朱文方印“徐泰之印”、白文方印“阶平甫”、白文方印“无可奈何”。
从题跋可知此画为徐泰绘人物、桌几,蓝瑛补蕉石。
蓝瑛与徐泰属同社画友,在合作《浴砚图》的前两年,即顺治十四年(1657),合绘了《邵弥像》,纸本,设色,纵83厘米,横29.5厘米,现藏故宫博物院,由徐泰写照,蓝瑛73岁时补景。
从这两次合绘来看,均是徐泰写照在先,蓝瑛后补山石草木,就一般合作绘画的惯例而言,晚辈或画艺稍逊者往往先落笔,长者或画艺较高者后绘或补笔。
绘这两幅图时蓝瑛已是晚年了,在画坛享有较高声望,徐泰资料甚少不详,不禁让人猜想彼时蓝瑛的绘画地位是否在徐泰之上?蓝瑛是“武林派”开创者,从学者颇众,青年时曾长期追随董其昌,大大提高了其艺术眼界和交往层次。
中国历代画家名录三国-两晋-南北朝画家顾恺之,(约345——406年),字长康,晋陵无锡(今江苏无锡)人。
他是东晋著名画家,多才艺,工诗赋,尤精于绘画,擅长于佛道、人物、肖像、禽兽、山水,尤善传神。
曾在建康瓦棺寺作维摩诘壁画,为世所称。
代表作品《女史箴图卷》、《列女仁智图卷》、《洛神赋图卷》等。
萧绎—(505——554年),字世诚,博学善画,尤以肖像画最擅。
代表作品《职贡图卷》。
-----------------------------------------------------隋唐画家展子虔(约531—604年前后),隋朝山水画家,渤海(今山东阳信)人,他的人物、山水、界画和车马无不精湛,尤长人物山水。
代表作品《游春图卷》是现存卷轴山水画中最古老的一幅。
阎立本(?—673年)唐代初年,人物画家,雍州万年(今陕西临潼)人。
他的绘画题材非常广泛,除当时流行的宗教画外,人物、车马、山水、台阁等无所不能。
代表作品《步辇图》等。
吴道子(约公元680年~公元759年),唐朝著名画家,汉族,阳翟(今河南禹州)人。
被后世尊称为“百代画圣”,被民间画工尊为祖师。
他是中国山水画的祖师,被后人尊称为“画圣”,人物绘画“冠绝于世”。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别名王右丞,字摩诘,号摩诘居士,唐朝著名诗人、画家。
王维创造了水墨山水画派,近体诗严守声律,意态豪放,代表作有《王摩诘文集》等,存诗400余首,代表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
李昭道,初唐时期,青绿山水画家,画风精巧细密。
代表作品《明皇幸蜀图》体现了他的典型风格,时代特征明显,是反映唐代山水画面貌的重要传世作品。
张萱,唐代陕西长安人,最擅长画妇女和婴儿,他的人物画创作多半是描写宫廷妇女的闲散娱乐生活,人物形象不仅“形似”,而且传神,能确切刻画人物的心理状况。
代表作品《虢国夫人游春图》、《捣练图》等。
梁令瓒,或称蜀人,活动于开元年间,画风严谨、精细,在天文学上有一定贡献,代表作品《五星二十八宿神形图》。
中华才女创华派紫砂百年传承获京城喝彩作者:丁吉林来源:《财经界》2014年第11期在紫砂壶的江湖中,华派紫砂可谓闻名遐迩,在众多紫砂派别中独树一帜。
其精湛的紫砂工艺及巧夺天工的造型,更让人们趋之若鹜。
此次50余件华派紫砂精品亮相国防大学更印证了这一点。
金秋十月,硕果累累。
10月18日,“华派紫砂艺术·国防艺术展”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文体中心二楼国防艺苑隆重举办。
此展览拉开了紫砂文化走进军营的序幕,为在军营中宣传紫砂文化做了重要的诠释。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中将张兴业;美术史论家、央视《百年巨匠》总撰稿刘传铭;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秘书长安然;中央党校原后勤局局长车继先;北京艺术博物馆馆长张树伟;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学院(苏州研究院)副院长李明奎;中国电子系统工程总公司总经理翟兴旺;中国邮政文化邮局长朱涛;江苏省工艺美术行业协会副理事长、江省人文环境艺术研究院院长徐发波等嘉宾领导以及各界媒体代表100余人参加了此次盛会。
“此次展览意义不一般,因为它开启了紫砂文化进入军营的先河,特别走进了全国最高军事学府国防大学。
对促进军民的文化交流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美术史论家、央视《百年巨匠》总撰稿刘传铭先生如是说。
现场参观展览的观众对这50件艺术珍品啧啧称赞,一位王先生兴奋地对记者说道,“头一回看到这么精美的紫砂作品,很难想象一把泥竟然能创作出如此美妙的艺术品。
”“人间珠玉安足取,岂如阳羡溪头一丸土。
”“华派紫砂”是三代女性的结晶,在三代人的创作实践中,形成了华派独特的风格。
其能于生活中捕捉美的形式,大胆构思尝试,结合紫砂特质加以创作。
设计独特出众、奇趣无穷,整体造型比例恰当,意涵深刻隽永,配合独树一帜的制壶手法,散发着强烈的艺术气息,兼具传统基础的深度及现代感,并顾及实用性。
当然,取得如此斐然的成绩,凝聚了三代人的心血。
华派紫砂第二代传人钱秋虹女士对记者说到,“我们还要不断地努力,在做好壶的同时,把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传播出去,特别是紫砂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紫砂文化,让紫砂文化走向世界。
博宝艺术家刘庭安简介
个人简历
刘庭安,江苏扬州人,大学本科学历,中国国画家协会会员。
在工笔人物,花鸟,山水画有深厚的功底,其作品在首届“扬州八怪杯”全国书画大展赛中获三等奖,首届“任伯年杯”书画大展赛中荣获优秀作品一等奖,“翰墨飘香”中华诗书画艺术联展荣获金奖。
“洞庭湖,岳阳楼杯”中国书画大赛中荣获银奖,“悲鸿奖”全国书画作品大展赛获铜奖。
刘庭安的金箔画
金箔艺术由来已久。
金箔艺术画古今中外也不乏其例。
但刘庭安先生的金箔画独辟蹊径,另立奇峰。
在其不懈的探索下,刘庭安先生的金箔画,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技法和风格,在装饰艺术领域获得了优秀的赞誉,
正成功地向着纯艺术领域大步前进。
刘庭安先生的金箔画,秉承传统金箔艺术画的华丽富贵,却远远超越了炫耀富贵的层面。
从中国画墨分五色中获得启示,刘庭安先生独创了他的“金分六层”,充分利用底材,金箔面的不同对比,
腻粉的凹凸,
沟线的变化等等,点,线,面,体,色彩,机理,质感有机融会,大大扩展了金箔画的表现力。
刘庭安先生性情敦厚,却于辛勤执着中时时幡然顿悟,在将中国绘画艺术讲究的“绘事后素”,“计白当黑”,“气韵生动”的美学妙道转移到金箔画中,深有心得。
刘庭安先生的金箔画,密不透风间廓然留白,极尽绚丽处寻得素朴,穿透金箔的富丽堂皇开拓出悠远的意绪。
刘庭安先生努力提升金箔画的艺术品格,登堂入室“金中禅”,已然流连于深厚文化的无限风光之中!
刘庭安作品欣赏
【博宝宝珍商城】刘庭安万壑流翠鹤韵延年。
◎文/安红LANMUCEHUA /栏目策划山东淄博继烧烤之后,又出现书画大师在“八大局”给游客们题字作画的文化热潮。
恰逢此时,淄博90后鲁派内画第五代传承人李韶玥,凭借在3厘米的珠子上反手作画的“绝技”冲上热搜。
在父亲“沉默”的背影里,渐渐长大李韶玥是山东淄博人,1993年出生。
她的父亲是工艺美术大师李慧同先生,非遗鲁派内画第四代传承人。
李韶玥幼时的记忆里,印象最深刻的是父亲在书房里伏案创作的背影:高大、宽厚而又沉默。
父亲手中的笔充满着无尽的魔力,在那么小的内画壶里勾来描去之后,一个精美的艺术品就出现了。
有时,李韶玥站在比她还高的桌子前,静静地看着父亲创作。
专注在绘画中的父亲,发现她时,会抱歉地对她笑笑,然后拿着手中的内画壶问她:“好看吗?喜欢吗?”小韶玥便使劲地点头。
这时,父亲会把她抱在怀里,握着她的小手教她画。
小韶玥觉得,原本在父亲手中那么听话的笔,到了自己的手中却笨拙无比。
上了小学,李韶玥参加了学校的美术兴趣班,她的绘画天赋在此时也显露了出来。
很快,她便从“涂鸦班”过渡到了“素描班”,同时在家里被父亲安排每天练毛笔字。
李韶玥对物体形状、透视关系、颜色的辨识和判断,有着超于同龄人的敏感,所以她是素描班里成绩最好的一个。
高考时,李韶玥选择了景德镇陶瓷大学的绘画专业。
相对于写意而言,李韶玥尤其对工笔人物感兴趣。
在绘画上,她希望不只是简单的临摹与复刻,还要有大胆的思考与创新。
她的毕业设计作品在所有毕业设计作品中被周明聪教授评为最有思想、最富创新。
继承父亲的衣钵,于方寸之间绘大千世界2015年,李韶玥从景德镇陶瓷大学毕业,她没有像大多数同学一样留在景德镇创业。
她想起父亲拿着自己的小手在内画壶里画画的情景,想起父亲书房里的灯光和背影,她选择回归家乡。
她要接过父亲的衣钵,成为一个有着学院派经历的合格的内画传承人。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王孝诚先生,是李慧同当初学习鲁派内画时于方寸之间绘大千世界鲁派内画传承人李韶玥,8栏目策划/LANMUCEHUA 的引路人。
大明嘉靖五彩人物折沿盆成交记录
一、大明嘉靖五彩人物折沿盆概述
大明嘉靖五彩人物折沿盆是我国瓷器历史上一种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的文物。
该盆器型周正,沿口宽广,腹部深弧,底部内敛。
其最具特色之处在于五彩人物绘画,画面生动,寓意吉祥。
二、大明嘉靖五彩人物折沿盆成交记录
近年来,大明嘉靖五彩人物折沿盆在各大拍卖会上屡次成交,成交价格不断攀升。
如2018年,一件大明嘉靖五彩人物折沿盆在香港某拍卖会上以约2000万元人民币成交;2019年,另一件同类藏品在北京某拍卖会上以约2600万元人民币成交。
这些成交记录充分展示了大明嘉靖五彩人物折沿盆的市场价值。
三、大明嘉靖五彩人物折沿盆的价值与鉴赏
1.历史价值:大明嘉靖五彩人物折沿盆是明代瓷器发展的见证,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
2.艺术价值:五彩绘画技法精湛,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画面寓意吉祥如意,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3.收藏价值:随着艺术品市场的不断发展,大明嘉靖五彩人物折沿盆的收藏价值日益凸显。
4.鉴赏要点:鉴赏大明嘉靖五彩人物折沿盆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器型:周正的器型、宽广的沿口、深弧的腹部和内敛的底部。
(2)五彩绘画:观察五彩颜料的色泽、绘画技法的精湛程度以及画面的寓
意。
(3)款识:辨别款识的真伪,了解其历史背景。
四、总结
大明嘉靖五彩人物折沿盆作为我国瓷器历史上的一种瑰宝,凭借其独特的器型、五彩绘画和吉祥寓意,深受藏家喜爱。
掌握其鉴赏要点,了解市场成交记录,有助于收藏家和爱好者在收藏过程中作出明智的决策。
提升职场竞争力的知识伙伴1971年7月创刊 • 发行47年8个月MARCH 2019 三月号No. 572名人讲堂Humility First LLC 董事总经理——邱璨瑸从“楚汉相争”看领导的艺术艺文飨宴馆藏精粹赏析明宣德 青花云龙纹天球瓶你是团队中的A +人才吗?从现在起,改变思维摆脱B 咖晋升A 级人生!晋级A +人才扫码关注更多精彩等着您玩味设计岁月淬炼 焕发新生家具的经典重生 创造历久不衰传奇0101四川峨嵋山有“震旦第一”石碑,p.12No.572编辑台上 EDITOR'S WORDS01你想当什么咖?文╱苏美琪大师轻松读 Master 60'04摆脱职场困境拼A +编译╱大师轻松读06 从A 到A +企业培育人才,应建立学习型组织模式,持续吸引A +人才为企业注入新血!文╱苏美琪08 A 级人才哪里找?人才决定企业有没有明天文╱晋丽明12摆脱B 咖思维当个“我说了算”的A +人才文/许慈倩0302March 2019COVER STORY名人讲堂 Celebrity Talk16Humility First LLC 董事总经理⸺邱璨瑸从“楚汉相争”看领导的艺术 谈基业长青的秘方文/北京大学出版社经营广场 Business20晋升A 咖工作人文╱颜长川24如何做出有远见的决策?文╱李纾跃升震旦 AURORA NEWS40震旦家具新品上市 开启SPACE + 空间新体验图‧文/震旦家具42 超越 · 蝶变 · 升华震旦家具2019年全国经销商年会隆重召开图‧文╱震旦家具经销44馆藏特写震旦博物馆藏南朝神兽(下)图‧文╱震旦博物馆艺文飨宴 ARTS PLAZA46古器物学讲座明宣德青花瓷研究专题 ②凤纹样稿形纹设计文╱吴棠海50震旦博物馆出版丛书介绍藏品图录文╱吴棠海51馆藏精粹赏析明宣德 青花云龙纹天球瓶文╱吴棠海爱心公益LOVE ACTION52震旦集团物资捐赠新春送温暖,红红中国年上海普陀区云集曹杨养老院图‧文╱震旦集团CONTENTSHumility First LLC 董事总经理⸺ 邱璨瑸震旦博物馆 AURORA MUSEUM玩味设计 DESIGN28岁月淬炼 焕发新生家具的经典重生 创造历久不衰传奇文/李俊明乐活人生 LOHAS LIFE34足踝医师教你远离脚痛问题自己的脚痛自己救文/朱家宏p.51p.28明宣德 青花云龙纹天球瓶经典重生i store挑战时代再出击+0405大师轻松读ASTER 60'M摆脱困境主动管理自己的职业发展,以下整理出6个成功的职涯规划:摆脱职场困境拼A+在今日这个年代,没有人会帮你规划职涯。
博宝艺术家刘选让简介作者简介:刘选让,陕西人,笔名刘轩。
1975年特征入伍在新疆军区从事美术宣传工作,1985年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1987年年考入西安美术学院攻读中国画系硕士研究生,1991年毕业获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2004年至今任文化部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院画家,研究生课程教学部主任,教授,研究生导师.中国工笔画学会副秘书长,中国工笔画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作品风格:刘选让兼擅工笔与写意,以反映大西北新疆,西藏少数民族生活风情著称于世。
其代表作品《云醉高原》《神秘巴图》《金晖》《雪域情》是他用传统工笔重彩手法创作出的佳构,曾在全国大型美展上入选获奖.他在中国文化背景下延续传统中国画精神,以此脉络承载着生活到艺术的转换,对中国人物画笔墨语言和造型图式进行着不懈的探索与创新,其作品以坚实的学术根底,非凡的艺术激情和对大西北风土民情的深刻体验,彰显出一种大西北所特有的文化意蕴和文化品质,弥漫着一种在粗犷宏大中不失精致细腻的动态生命气象。
刘选让以自己独到的艺术语言沉淀出了大西北深处多彩多姿的生命印迹,为二十一世人物画坛奉献了罕有的鲜活与感动,故“是新世纪中国画的真正创造者”。
创作成果:《雪域情》2010年参加文化部,中国美协西藏专题展。
《金晖》2008年参加第三届中国画展。
《大漠情》2003年中国华提名展。
《尼玛》2003年入选中法邀请展。
《云醉高原》2002年获全国第五届工笔画大展银奖。
《土陶之乡》2002年迎奥运全国中国画大展优秀奖。
《厚土漫漫》2001年入选全国中国画展。
《塞外九秋》2000年入选全国新世纪大展。
《神秘巴图》2000年获新世纪全国中国画大展优秀奖。
《火州情》1999年获全国迎澳回归中国画展铜奖。
《帕米尔晨曲》1999年获全国迎新世纪美术作品展优秀奖。
《龟兹乐土》1999年入选全国第九届美展。
《不朽的哈达》1998年获全国第四届当代工笔画展优秀奖。
《丝路清品》1997年获中国画欧洲巡回展佳作奖。
博宝艺术家范喜伦简介
范喜伦,笔名博赫,1961年生于黑龙江省双城市,著名画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一级美术师,国务院国礼特供艺术家,
主攻水墨雪景山水画,现为中华全国书画家联合会副主席,中国国画家协会理事,中国国画院山水画艺术创作专家委员会副主席。
作品多次参加由文化部;中国文联;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央电视台;中国革命博物馆;中国收藏家协会;
中国艺术研究院;
中华慈善总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新加坡美术总会;新加坡收藏家协会;
等主办的国家级及国际大型书画艺术大展;并在中国美术馆;
国家博物馆;中国国家图书馆美术馆;敦煌美术馆;
北京劳动人民文化宫;港,澳,台及新加坡,
日本,泰国等国内外展出;作品被艺术馆,美术馆等众多艺术机构及个人收藏拍卖。
被文化部文化市场司;中华慈善总会等分别授予:“中国艺术博览优秀艺术家”,“慈善艺术家”等荣誉称号,个人传记及作品被编入中国美术发展历程史永久性国家系列档案数据库《全国美术师作品集》名鉴(注:国家档案馆“文学艺术馆”永久存档),《中国艺术名家》(文物出版社),《一代名师·中国书画名家》(中国文联出版社),《中国艺术博览与收藏指南》(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世界人物辞海3》(世界人物出版社)等经典辞书。
《中国商报·收藏拍卖导报》,北京《荣宝斋》,《中国收藏》,《书画市场报》,《中华书画报》(香港)等专业报刊杂志刊登介绍。
出版有《中国当代书画艺术家·范喜伦画集》(中国文联出版社)。
其作品艺术价值通过国务院国礼专家评审委员会艺术价值评估。
范喜伦作品欣赏
【博宝宝珍商城】范喜伦银海玉峰图。
博宝艺术家黄苗子简介黄苗子,1913年出生于广东省中山市,小时于香港就读,喜爱诗画文艺。
八岁习书法,十二岁从名师邓尔雅先生学书。
1938年以后,在广州,重庆,上海等地工作及从事文艺活动。
1950年后定居北京。
黄苗子历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协商会议委员(共三届),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委员会委员,全国书法家协会常务理事,全国美术家协会理事等职务。
1992年以后,曾任澳州昆士兰格里菲斯(Griffith University)大学客座教授,名誉教授。
2004年5月,中国美术家协会授予他“卓有成就的美术史论家”奖状。
黄苗子长期活动与文艺,美术,书法界,交游甚广。
所作美术论文及散文诗词,经常在国内外发表。
美术论著有《美术欣赏》,《吴道子事辑》,《八大山人传》及《年表》,《画坛师友录》,《艺林一枝》等;散文有《货郎集》,《无梦庵流水账》,《种瓜得豆》,《苗子说林》,《黄苗子散文》等;画册有《黄苗子与郁风夫妇画集》等;书法有《黄苗子书法选》,《中国书法精品选——黄苗子》,《草书木兰词》等。
黄苗子的书画曾在北京,杭州,广州,上海等地举办展览,并曾在日本东京,大阪,韩国汉城,台北,香港,以及德国科隆等地展出。
1988年,参加香港中华文化促进中心主办的“黄苗子,郁风书画展”。
1989年6月,应澳大利亚大学之邀旅居澳大利亚布里斯本,进行讲学和书画创作,其间多次举办展览,受到赞誉。
1992年,黄苗子和古干在德国科隆博物馆举办书法作品联展,这是该馆首次展出中国当代书法作品。
1994年,应邀参加中国美术学院举办的书画展。
1995年2月,应邀在北京炎黄艺术馆举办“黄苗子,郁风书画展”。
2003年11月,应日本德岛大学和德岛县文学书道馆的邀请,举办黄苗子夫妇书画展。
2007年4月,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白头偕老之歌——黄苗子,郁风艺术展”。
其作品曾被伦敦大英博物馆,德国科隆东方美术博物馆等公私藏家收藏。
黄苗子作品欣赏【博宝宝珍商城】黄苗子书法。
现代画家周亚女,浙江省中国花鸟画家协会会员,世界中文作家协会会员。
所学专业为汉语言文学。
少时曾研习透明水彩画。
主攻工笔花鸟画。
上溯黄荃画风,清丽典雅、细腻含蓄,尤擅牡丹等花卉。
作品多次入展省市级画展并入画册。
获2003全国茶花书画大赛优秀奖。
曾赴欧洲文化交流,观摩借鉴西方绘画,持“绘画最终是审美的胜利”的信念。
与绘画的同时进行文学创作。
1986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已在《中华散文》《江南》《中国花鸟画》等国家、省(包括台湾)、新加坡一级文学美术刊物发表小说、散文、文学美术评论若干。
获多项全国性散文大赛优秀奖及作品入编《华夏散文经典》等多种专集。
宋永进1966年7月生于浙江兰溪。
1992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获文学学士学位。
大学四年中,留校作品数量居全系之首,共计二十余件(包括油画、水彩、素描等)。
其中油画《有鱼的静物》被浙江美术学院正式收藏。
1999年考入于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硕士课程研修班。
现为中国油画学会会员、浙江美术家协会会员、浙江美术教育研究会会员、浙江水彩画家协会会员,任浙江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美术学系主任。
主要发表油画作品在下列全国性专业杂志上发表《美术》——(1993)《红色的休止符》《新美术》——(1999)《画具包围中的老头》《女双人体》《半边天》《三十秒》《红色的休止符》等。
《文艺研究》——(1999)《绿茶》《美术观察》——(2002)《穿过斑马线》《力聚等分结》《红色的休止符》《男人体A》等。
《艺术状态》——(2002)《门系列之二》《红色的休止符》等。
《中国油画》——(2003)《家系列之二》《艺术丛林》——(2003)《灯火阑珊处》等《美术报》——(1994—2001)《红色的休止符》《东方欲晓》等油画作品在下列国内报刊上发表《文艺报》《美术报》《青年月刊》《杭州日报》《金华日报》《无锡日报》《浙江日报》《香港商报》《信息参考》《钱江晚报》《金华晚报》《羊城晚报》《体坛报》《深圳商报》油画作品被收入下列美术史册或大型画册《中国油画大展作品集》《中国静物油画作品集》《93博雅油画大赛获奖作品集》《中国艺术收藏年鉴》《中国现代书画名家精品润格》《纪念香港回归全国美术作品集》《中国现代艺术家作品润格》《中国国际书画篆刻家年鉴》《浙江省第三届青年美展作品集》《全国高校美术教师作品集》《当代素描艺术》主要参展1990《有鱼的静物》油画中国美院优秀习作展优等奖(最高奖)1993《红色的休止符》油画中国93博雅油画大赛大奖(最高奖)国际巡回展览(作品在北京-成都-深圳-香港-纽约-多伦多等地巡回展出,6月18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做了报道,多家刊物为《红色的休止符》作了专题评论和介绍,作品被海内外三十余家刊物相继转载。
博宝艺术家朱曜奎简介朱曜奎简介朱曜奎,1932年出生于江苏省苏州市。
其父朱士杰为我国早期美术教育家,中国第一代油画家之一。
对他成为美术家,教育家有决定性的影响。
朱先生1947年开始在苏州美术专科学校学习油画,师从颜文梁,刘海栗等大师。
他不但绘画根基扎实,而且艺术兴趣广博。
曾钻研中外艺术遗产,探求艺术规律。
在油画创作方面方面,朱先生勤于探索,勇于创新,是用心灵去热烈拥抱时代的中国第三代的油画家。
朱先生曾参与拓倡中国现代壁画艺术,漆画艺术,以及公共艺术。
他从未间断过油画创作,以独特地中国山水油画著称,其作品遍布北京,上海,江苏,广西,江西,河北,黑龙江,西藏等地飞机场,火车站,侯船厅及博物馆,纪念馆,宾馆以及公共场合。
朱先生曾多次举办个人画展。
作品赴日本,美国,南韩,香港,马来西亚等地区并得宇好评,尤其在台北展出得到轰动,作品全部为收藏家收购。
现为中国清华美术学院教授,美国美联大学艺术设计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老教授协会文艺专业委员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北京民间艺术学会会员,江苏壁画家协会顾问,中西文化交流协会(美国)常务理事,还曾任北京建设大学艺术设计学院院长。
北京人文大学艺术学院院长,福建南洋学院名誉院长,国际艺术设计师理事会理事及中国代表。
艺术成就:擅长油画,漆画,壁画以及公共艺术。
油画《毛主席与安源工人》收藏与江西安源纪念馆,油画《辽沈战役》,《扬子荣英雄》收藏于东北烈士纪念馆。
漆画《版纳夕阳》收藏与中国革命博物馆,壁画《榕荫深处》,《渔歌》等在第六,七届全国美展展出。
其创作的二十多幅大型壁画分别在哈尔滨,青岛,桂林,石家庄,南通港,浏河,江苏及北京等大中城市保存,曾出版《素描与速写》,《现代漆画技法》,《羊的造型》,《世界面具艺术》等出版物。
曾受聘审定北京市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大纲并审核国家考试考纲,曾获得“北京市教育成果一等奖”。
台北“拔萃艺术家奖”等荣誉。
朱曜奎作品欣赏【博宝宝珍商城】朱曜奎湿地_风景油画_投资油画_写实风景油画。
博宝艺术家杜滋龄简介
1941年生于天津,1958年始于天津美术出版社从事评述编辑工作,79年至81年就学于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研究生班,
从师于叶浅予,李震坚先生。
81年到96年先后任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副总编辑,总编辑,主编的《李可染画集》《林凤眠全集》《元,明,
清画派系列》先后获国家级奖励,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获国十五家优秀出版社之一。
96年调入南开大学任东艺系主任,教授,从事美术教学工作。
杜滋龄教授有深厚传统绘画功底,注重深入民间生活,少数民族风情人物画以清新,朴厚,洒脱之风格在我享有很高声誉,
得到国家主部门,艺术专家及广大民众的高度赞赏。
从84年先后出版了《杜滋龄写生作品选》《速写基础训练》《杜滋龄画集》等多本专著,画集,
多幅作品先后在国内外参展,
度获国家奖励,先后出访巴基斯坦,日本,俄罗斯,
德国/法国等进行艺术交流。
现个人承担文化部,国家民委,全国政协文史出版社重大项目--中国56个民族人物画展,拟于今年十月在北京及香港,
美国进行展出。
杜滋龄教授现担任中国美协理事,中国画艺委会委员,天津美协副主席等职务。
杜滋龄作品欣赏
【博宝宝珍商城】杜滋龄雪域漫步_名家字画_字画图片_中国字画
【博宝宝珍商城】杜滋龄春兰镜心-当代国画名家作品[需定制]。
八十三古董商传略自1860年至1948年,从事古玩经营的人很多,但风云人物仅百人左右。
他们在文物史中留下足迹,作者经多方采访,整理山他们中大部分人的简短传略,其中,于1989年仍在世人的传略,未作整理。
传略是从经营古董之角度,略记一、二,非其生平之评介,仅作史料参考,简要明了,便于查阅。
袁厚民、名以德(1838-1911),河北南宫县人。
幼年喜爱书画,青年乡试未中。
同治4年(1865年)由郑王府出资,袁厚民在琉璃厂创办笔彩斋古玩铺。
光绪19年年),笔彩斋由袁厚民的徒弟陈东甫经营,他自己出资开德珍斋古玩铺。
鉴别经营书画30余年,颇有文采,眼力较佳,举止言谈文人之风度。
袁厚民善于培育门生,在他的门下,鉴别书画之人才辈出。
清末民初北京古玩行业中鉴别书画之名家,多数出于笔彩斋门下,形成门祝锡之、名晋藩(1883—1912),河北大兴县人。
擅长山水画,师宗王石谷,他临摩王翬之山水画,真伪难辨,他的儿子祝德酬,善画花鸟。
素有“父子善画”之美称。
于咸丰8年(1858年)祝锡之在琉璃厂创办博古斋古玩铺梁溪坐观老人在《清代野记》中写道博古斋祝某,鉴赏为咸同间第一,人皆推重之。
”祝锡之经营博古斋20余年,继由其子祝德酬经营至光绪30年前后,倒给孙虞臣经营。
刘振卿「1840—1913),山西汾城人。
幼年读四书五经,进京应试未中,由山西汾城著名财主某家出资,于咸丰9年(1859年王琉璃厂创办德宝斋古玩铺。
这家古玩铺经营长达85年,刘振卿经营30余年,后由杜树斋、鲁荇庵、王凌汉等人接营刘振卿精于鉴别法帖、印章,善于书法,著有《化度寺碑图考》。
1893年阴历四月初七,翁同和到琉璃厂德宝斋,观赏《大观帖》,同刘振卿论帖。
后在《翁文恭公日记》中记载与德宝主人刘姓,论□(原书此处残缺)师塔铭三段式,伊画一图,较苏斋为详,此市人中风雅者也。
”孙虞臣、名述祖(1846—19.19),河北衡水县人。
幼年在博古斋学徙,光绪9年(1883年)在琉璃厂创办茹古斋古玩铺,光绪30年前后,接营博古斋。
博宝艺术家孙寅杰简介孙寅杰(Yinjie Sun)学历20082008年转入中圣玛丁艺术学院油画系本科。
20072007年考入坎伯纬尔艺术学院本科。
20062006年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附中国际预科。
20052005年考入中国美术学院本科。
会员&工作经验2009年至今英国光环艺术家协会成员2008年至今加入西伦敦艺术家协会理事。
2010年至今澳门艺术家协会成员。
2010年至今中央美术学院附中国际部自由策展人展出&报道2011应邀维多利亚与阿博特博物馆选和光环艺术家协会创作巨型油画作品《桃园》,并被博物馆展于拉斐尔展厅,伦敦。
2010澳门美术家协会群展,澳门2010第六届宋庄艺术节,上上国际美术馆,北京。
2010…参加RAG艺术家群展,Museo Ramon Ma Aller公立博物馆,西班牙。
2010“画布上的艺术”河边艺术中心,伦敦。
2010接受伦敦时报专访《执着的学院派画家——孙寅杰》,2010年。
2009参加Ch_ers:)艺术家群展,Bargehouse,oxo Tower Wharf,伦敦。
2009西伦敦艺术家群展,河边艺术中心,伦敦。
2009参加伦敦艺术大学设计师群展(赞助商:伦敦中国协会),伦敦。
2009.举办“回忆”个展,中央圣玛丁艺术学院画廊,伦敦,2009年。
2009接受伦敦艺术大学中国代表处崔主任专访,伦敦。
2009接受“伦敦艺术报”专访,伦敦。
2009参加20/21国际艺术博览会,皇家艺术学院,伦敦,2009年。
2009接受著名艺术杂志社主编Sajid Rizvia的《关于艺术家孙寅杰》的专题访问,伦敦。
2008参加秋季中国艺术家群展,77画廊,伦敦。
2008参加王子绘画学院”Drawtogether”英国艺术家群展,伦敦。
2008举行“爱的世界”联展,伦敦。
2008参加坎伯纬尔艺术学院毕业展,伦敦。
2011年展出计划1,个展——Museo Ramon Ma Aller公立博物馆,西班牙。
博宝艺术家朱序瑄简介
朱序瑄,曾用艺名:览烽,一颠,颠者;别号:梅园居士,清竹轩主,无求斋。
1962年生,杭州人,现居住浙江海盐。
从小善画,受家母与外公启蒙,在不同时期先后得到了任小田,许竹楼,黄幻吾,唐云,钱君匋,
朱屹瞻等名师指点与影响。
1979-1984年就读于浙江美术学院国画系(今中国美术学院)。
擅长写意花鸟,也涉人物与山水画,对传统绘画理念有着深入的研究并有独自的见解
和认识。
他强调绘画的主体作用,不像泥古者那样斤斤计较一点一画一招一式的出处,而是从整体上去继承传统精神。
一是从丰富的传统遗产中撷取“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意象表达手段,又广泛地吸取民间剪纸,
泥塑,漫画,装饰画等艺术形象的塑造方式,
自然借用,搓揉地融合到自己的绘画形象创造中,
并赋予自身的精神世界,
人格气质,情感的释放,用心灵重新熔铸成一种超越自然形态,
独立于自然的,
区别于前人和今人的独有意象化的花鸟造型形象。
二是他强调笔墨要与时俱进,对传统以线为核心的语言体系进行体格转型意义上的解构和重构,继承简括,
浑厚,
力求气韵生动的传统笔墨精神,适当地汲取相关艺术有益的技巧成分来拓展增强笔墨,使其表现力更趋丰富和多元化;
并主张解放色彩,让色彩的本义得到充分的发挥,
借鉴相关艺术有益的色彩运用手段,
巧妙地揉合在自己的绘画创作中,
使表现的物象色彩对比强烈又鲜明,
增强了视觉感观上的效果与冲击力。
三是他探讨画面构成新变化,提出了应该注重图像形式美感化,侧重画面构成的大开大合,强化纵横关系,
在不对称中求对称,
取得平衡之势,并在相关的其它艺术或工艺美术构图中寻找灵感,
借用到中国画构图形式的新变化中,
再运用一些民间艺术的装饰手法有机地结合到作品中,
不仅使作品图像形式更趋完美,
也具很强的艺术张力,
弥补了传统绘画效果不足的缺陷,
使花鸟画整体的美学特征得到进一步的升华和凸现。
四是强调艺术个性面貌。
他生性崇尚自然,讲究朴实,率真,不随波逐流,有独立见解和阳刚之气的个性气质。
他珍惜和发扬自己的个性,并注入到自己的创作中,画面布局重整体,重气势,重笔墨,
重造型的简括,
把自己的思想情感以及追求“真,善,
美”的高尚境界之寓意赋予到描绘物象里。
他反对习惯于沿袭,重复,类似前人或他人的绘画观念,提倡“笔墨当随时代”,张扬在艺术中个性的渗入和独立见解的发挥。
正基于此,他的作品里才会有强烈鲜明的个性面貌和独立于前人或今人的笔墨语言。
尤其这些年广交四海宾朋艺友,不分南北画派,区域之分,抛弃成见,
互为探讨学习,
在坚持传统绘画主体精神下,把各门类艺术有益成分加以汲取,用来转化与表达符合时代精神要求的绘画语言,
形式新,
笔墨传统出----是画家创作的理念,也是造就他其艺术作品风格独特的重要因素,也被当今画坛誉为名副其实的实力派中有代表性的中青年画家。
作品更是越来越引起全社会人们的关注与重视。
作品《清品图》,1997年获上海国际书画博览会铜奖。
作品《大吉图》,1998年获“中国国际书画名家展”优秀奖。
作品《青莲图》,获“跨世纪,和平杯全国书画展”银奖。
作品《一壶春》,入全国百名实力派中青年画家作品展。
作品《寒露图》,获“当代书画名家作品展”金奖。
作品《醉几度春风》入世界华人书画作品展。
作品《秋实》入中国知名画家作品展。
作品《春晖》入全国书画名人名家作品展。
作品《灼灼红芳》入著名画家百人作品展。
2009年在当地书画院成功举办了“朱序瑄花鸟画个人作品展”。
作品分别赴法国,日本,台湾,香港,新加坡,美国,加拿大等国和地区交流展出,
并受到欢迎与友好机构与人士的收藏。
作品在国内已受到美术界的一些权威人士及画坛前辈的广泛关注与极高的评价。
《中国书画报》,《美术报》,《中华收藏》等等许多刊物均作过专版重点介绍与评论;上海东方电视台,
浙江电视台,
中央电视台,北京卫视,香港阳光卫视等均作过个人采访报道,介绍其绘画成就。
朱序瑄作品欣赏
【博宝宝珍商城】朱序瑄作品米芾拜石图写意人物画朱序�u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