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鉴定技术及其在刑事侦查中的应用
- 格式:doc
- 大小:57.00 KB
- 文档页数:6
DNA指纹技术与刑事侦查DNA指纹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科学方法,在刑事侦查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DNA指纹技术的基本原理、应用案例以及对刑事侦查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加深对这一技术的认识与理解。
一、DNA指纹技术的基本原理DNA指纹技术通过分析个体DNA中的特定位点上的遗传信息,以确定个体的身份。
其基本原理在于DNA序列的唯一性和稳定性。
DNA 由四种碱基(腺嘌呤、胞嘧啶、鸟嘌呤和胸腺嘧啶)组成,不同个体之间的DNA序列存在差异,因此可以通过比对特定位点上的DNA序列来确定身份。
二、DNA指纹技术在刑事侦查中的应用1. 确定身份DNA指纹技术可以通过比对犯罪现场的DNA信息和嫌疑人的DNA信息,确定是否有嫌疑人参与了犯罪活动。
例如,在谋杀案发现现场留有未知男性的DNA,警方可以通过与嫌疑人的DNA进行比对,找到潜在的嫌疑人。
2. 辨认遗体DNA指纹技术也可以用于辨认无法通过常规手段确定身份的遗体,如火灾现场或自然灾害中的遗体。
通过与可能亲属的DNA进行比对,可以追溯遗体的身份。
3. 证据分析DNA指纹技术可以对犯罪现场的生物证据进行分析,例如血迹、精斑等。
通过对这些生物证据的DNA分析,可以确定是否存在嫌疑人的DNA痕迹,从而为案件侦破提供重要线索。
4. 重审案件DNA指纹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一些历史案件得以重新审视。
通过对案件相关人员的DNA分析,可以澄清案件的真相,并帮助冤案的平反。
三、DNA指纹技术对刑事侦查的影响1. 提高侦查效率传统的犯罪侦查常常依赖于证人证言和物证,但存在着证言不准确和证据遗漏等问题。
而DNA指纹技术可以更加准确地确定嫌疑人的身份,为侦破案件提供科学依据,从而提高侦查效率。
2. 强化司法公正DNA指纹技术的应用可以减少因证人证言的不准确而导致的错误定罪或是冤案。
通过对证据的科学分析,降低了司法判断的主观性,提高了司法公正性。
3. 遏制犯罪活动DNA指纹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嫌疑人更加警惕,因为他们知道留下的DNA痕迹可能会成为定罪的证据。
DNA技术在刑侦中的应用DNA(脱氧核糖核酸)是人类基因组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高度的个体特异性和稳定性,因此在司法领域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DNA技术的应用使得刑侦工作变得更加科学化、准确性更高,成为破案的重要工具。
DNA技术在刑侦中的应用可以追溯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
通过对DNA样本的提取、扩增和分析,可以得出一个人的基因信息,从而确定是否与案件现场的DNA匹配。
这项技术的引入,彻底改变了刑侦工作的面貌,提供了更加可靠、科学的证据。
首先,DNA技术在刑事侦查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在以往,破案往往依赖目击证人或者一些间接的物证,存在误判或漏判的可能。
而DNA技术的应用可以提供确凿的证据,能够排除其他嫌疑人,从而有效避免冤假错案的发生。
有了DNA技术的支持,很多犯罪行为得以迅速侦破,无辜者得以获救。
其次,DNA技术在判定犯罪嫌疑人的身份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案件现场留下的DNA样本进行比对,可以准确地确定嫌疑人的身份。
这使得以往普遍存在的侦查误差大大降低,增加了司法判决的准确性和公正性。
此外,DNA技术还可以在未来识别遗传疾病、确定家族关系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对社会的健康和稳定具有深远意义。
此外,DNA技术的应用也有助于快速解决未破案件。
通过与国内外DNA数据库的比对,可以迅速找到与案件相关的DNA信息,为侦破工作提供重要线索。
例如,在一些长期悬而未决的重大犯罪案件中,通过对多年前的DNA样本重新检验,成功破案的事例屡见不鲜。
然而,尽管DNA技术在刑侦中的应用取得了巨大的进展,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数据的收集和管理需要严格的保护措施,以防止滥用和泄露。
其次,DNA样本的提取和分析需要专业人员进行操作,技术要求较高,这就需要加大对相关人员的培训和监督力度。
综上所述,DNA技术的应用在司法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它为刑侦工作提供了科学化、准确性更高的手段,极大地促进了犯罪案件的快速侦破和司法公正的实现。
DNA鉴定技术在刑侦领域中的应用DNA鉴定技术是一种可以通过比较两个生物体的DNA序列是否一致来证明它们是否有亲缘关系、是否为同一人的科学技术。
在近年来的刑侦领域中,DNA鉴定技术已经成为了一项高效的科技手段,可用于破解各种迷案、辅助调查犯罪。
本文将深入探讨DNA鉴定技术在刑侦领域中的应用及其优势。
一、DNA鉴定技术的原理DNA鉴定技术是一种利用DNA序列比较来鉴定人物身份和亲缘关系的技术。
DNA分子具有复制、遗传稳定性和个体多态性的特点,这使得生物体在遗传学意义上留下了个体的唯一标记。
DNA鉴定技术主要通过提取被调查者的DNA样本,经过PCR扩增、分离提纯、电泳分析等步骤,构建DNA分型图谱,进而比较不同样本间的分型差异,从而鉴定各种身份问题。
二、1. 确定肇事者身份在刑事案件中,肇事者的身份往往是关键因素,DNA鉴定技术能够通过鉴定不同地方留下的生物体样本,来确定肇事者的身份,对于一些疑难案件的侦查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2. 鉴定遗骸身份在缉毒、打黑除恶等多种领域,由于一些特殊情况下,有些尸体或遗骸因为无法寻找到亲属或家庭,成了严重的社会问题。
而DNA鉴定技术则可以通过对遗骸或尸体等样本DNA的提取和鉴定,确定尸体的身份,进而为侦破案件提供重要依据。
3. 做鉴定比对DNA鉴定是一种具有高精度、高效率、高稳定性的生物识别技术。
在犯罪侦查中,除了需要确定肇事者身份外,还需要做证据鉴定比对,来确定证据和嫌疑人之间的关系。
这时用到DNA鉴定技术,通过比对不同样本的DNA序列,更加准确地判定案件的本质和发生。
三、DNA鉴定技术的优势1. 精准、快速、高效DNA鉴定技术具有高精度、快速、高效等特点。
可以对DNA 分子的不同特征进行测定,从而确定个体的身份和亲缘关系,广泛应用于识别、检测、鉴定等领域。
2. 防伪、长效、可靠DNA分子具有遗传性、个体多态性、个体稳定性等特点,因此DNA鉴定技术可以自然就具有防伪、长效、可靠等特点,并且长时间内不会发生变化,这为现实生活生产和生活中的各个领域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保障。
DNA测试技术在刑事侦查中的应用与价值分析第一章:DNA测试技术的相关概念与基本原理DNA测试技术,又称法医DNA鉴定技术,在刑事侦查、疑难案件、人身安全、亲子鉴定等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DNA测试技术是指将某些物质中的DNA分离出来,经过特定的技术处理后,将DNA分子展开并逐个分析已确定DNA序列,再通过计算机处理,得出DNA指纹图谱,并与样本中的DNA指纹比较,从而确定样本来源。
DNA测试技术有其独特的优势和局限性,首先是DNA标记高度特异性。
DNA序列各不相同,比起指纹等其他标记,DNA的特异性是无与伦比的,从而大大提高了DNA测试技术的可靠性。
其次,DNA样本不易受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可以保持较长时间的保存而不受影响。
但同时,DNA测试技术也受到其样本获取方式的限制,比如:由于人的DNA分布在整个身体内,因此一些部位采取的样本有可能不能完全反映整个个体的DNA组成。
第二章:DNA测试技术在刑事侦查中的应用DNA测试技术在刑事侦查中首先可以通过轻微物证检验实现案件破解。
轻微物证是指在检验现场发现与案件相关的一些微小物品,这些物品中往往存在着被谋杀者的血液、皮肤细胞、唾液等,通过DNA测试技术,可以将这些物品和被害人、嫌疑人相比较,从而快速锁定凶手。
其次,DNA测试技术也是通过血迹鉴定进行案件调查。
血迹检验是利用DNA测试技术对血液进行检验以了解犯罪嫌疑人的身份和其他细节信息,这种技术对残暴杀人案件有着巨大的作用。
血迹检验技术可以通过对血液中的DNA序列进行分析,从而推断出关于案件细节的更多信息。
第三章:DNA测试技术在其他领域中的应用DNA测试技术在亲子鉴定、基因疾病诊断、个体医疗等领域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在亲子鉴定领域,DNA测试技术可以精确判断亲子血缘关系,其结果具有极高的可靠性并被广泛应用于结婚登记、收养等方面。
而在基因疾病诊断领域,DNA测试技术可以通过对个体DNA序列进行分析得出是否存在患者特定疾病的风险,从而为医疗治疗提供帮助。
DNA鉴定技术及其在刑事侦查中的应用作者:洪号于大钧来源:《法制与社会》2014年第26期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科学技术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DNA鉴定技术也被广泛的应用到各个领域,为刑事侦查工作提供了准确的侦查线索,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破案的速度,DNA鉴定技术在刑事侦查中的应用,是刑事侦查技术和生物科技的一次完美结合,打破了传统的刑事侦查策略。
DNA作为每个人与生俱来的“身份证”,具有独特的科学性、准确性以及排他性,不仅能够证明不同个体的身份,还能够为刑事案件的侦破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是现代高科技司法的重要手段,并且被广大的刑事侦查人员称为证据之王,同时也为打击犯罪,维护社会治安稳定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但是DAN鉴定技术并非是绝对可靠的,它会由于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而最终导致鉴定结果的准确度和可靠性降低。
本文分析了DNA鉴定技术,讨论了DNA鉴定技术在刑事侦查中的应用,并探讨了DNA鉴定技术在刑事侦查中应该注意的问题,以及DNA鉴定技术在刑事侦查中应用的方向。
关键词 DNA鉴定技术刑事侦查应用作者简介:洪号、于大钧,重庆市开县公安局刑侦大队。
中图分类号:D9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4)09-117-02随着社会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科学技术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人们的精神和物质生活都有了较大的改善,同时各种危害社会稳定的违法犯罪行为也逐渐的智能化,科技化,那么这就要求反侦查能力不断的提升,公安机关加大刑事侦查的科技含量,充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全面提高打击刑事犯罪的能力,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DNA鉴定技术由于自身的特点被广泛的用于亲子关系鉴定,并且逐渐的被应用到刑事侦查案件中,在刑事案件的侦查取证、查找犯罪嫌疑犯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DNA鉴定技术也并不是完全真确的,由于DNA需要通过比较复杂的程序才能够得出结论,那么只要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错,都会影响到鉴定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DNA鉴定技术在刑事司法中的运用与规制共3篇DNA鉴定技术在刑事司法中的运用与规制1DNA鉴定技术在刑事司法中的运用与规制DNA鉴定技术以其高度准确性和可靠性,被广泛应用于刑事司法领域。
在这里,我们将探讨DNA鉴定技术在刑事司法中的运用及其规制。
首先,DNA鉴定技术在刑事司法中的应用十分广泛。
它可以用于比对物证与嫌疑人之间的遗传关系,从而确认犯罪嫌疑人的身份。
同时,它也可以用于确定被害人的身份或者解决遗骸身份的问题,在一些逝者身份不明的案件中,可以帮助解决谁是受害者的问题。
此外,DNA鉴定技术还可以用于证据的分析与比对,比如识别血迹、精液、唾液等样本,为司法鉴定提供有力的证据支持。
然而,DNA鉴定技术的应用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需要保证样本的采集和分析具有一定的严格性和标准化。
其次,需要注意样本的处理和保存,以防止样本的污染和损坏。
此外,还需要建立完善的数据管理系统,保证样本数据的精确和安全性。
另外,对DNA鉴定技术的运用也需要进行规制。
一方面,需要从技术本身出发,要求鉴定机构有充足的资质与技术水平,并要求其严格遵守标准化操作流程来保证鉴定结果的准确性;另一方面,也需要对涉案人员和遗体样本的采集、保存、传递和鉴定结果等方面予以规范,以保障证据的可靠性和合法性。
此外,在运用DNA鉴定技术进行刑事司法鉴定时,也需要考虑一些伦理、法律等方面的问题。
例如,如何保护个人隐私、如何规范样本的来源和提供者、如何规范样本的使用和存储等。
这些问题需要通过制定法规、规章和标准以及完善的监管机制得以解决。
综上所述,DNA鉴定技术在刑事司法中的应用是一项重要的技术手段,可以为司法鉴定提供更为准确可靠的证据。
同时,对其运用也需要各方积极合作,建立完善的规范和监管机制,以保障鉴定的准确性和合法性,同时也要注重对伦理和法律问题的关注和解决总体来说,DNA鉴定技术在刑事司法领域中的应用具有极大的优势,可以提供准确可靠的证据,有力地支撑着司法判断。
DNA 技术在刑侦领域中的应用DNA 技术(DNA Technology)作为一种新型的科技手段,在当今社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刑侦领域,DNA 技术被广泛采用。
通过这种技术,可以将嫌疑人身体中留下的细胞、血液、唾液等样本,进行DNA比对,从而验证嫌疑人的身份,寻找证据,帮助调查人员破案,维护社会安全。
本文将会对DNA 技术在刑侦领域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一、DNA 技术DNA30的名字来源于30个编码基对,按照序列组合构成DNA双链首先,我们要了解DNA 技术的基本概念。
DNA,全称为脱氧核糖核酸(Deoxyribonucleic acid),是生命物质的基础。
人体中的每个细胞都包含有DNA,它能够储存遗传信息。
DNA 技术是利用分子生物学和生物化学的方法对DNA进行检测、放大和分析的一种高科技技术。
DNA 技术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是DNA样本提取和检测;第二是DNA 数据库建设。
二、DNA 技术在刑侦领域的应用DNA 技术在刑侦领域的应用非常重要。
通过对嫌疑人的 DNA进行提取、扩增和比对,不仅能够证明嫌疑人的身份,还能够进行信息的分析,帮助侦察人员解决案件,提高破案率。
DNA 技术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鉴定遗骸DNA 技术在刑侦领域中最常见的应用就是鉴定遗骸。
在某些犯罪行为中,行凶者为了躲避侦查,通常会将受害者尸体埋在隐蔽的地方。
而通常这些地方覆盖着泥土或者草丛,非常难以寻找。
在这种情况下,DNA 技术可以通过对受害者遗留在场地周围的细胞和血液进行提取和分析,进而得出受害者的 DNA 特征,从而准确地鉴定出受害者的身份。
2. 嫌疑人的鉴定DNA 技术可以帮助刑侦人员确定嫌疑人的身份。
在侦查中,有时候会遇到嫌疑人拒不认罪,或者嫌疑人身份难以确认的情况。
这时候,通过对嫌疑人留下的DNA样本进行提取和分析,可以准确地确定嫌疑人是否与犯罪有关。
而且,DNA 技术也能够判断罪犯是否在犯罪现场留下留有 DNA 特征的物品,从而推断罪犯是否有罪。
DNA 鉴定技术在犯罪侦查中的应用DNA是人类遗传信息的重要载体,包含着个体性状的遗传基因序列。
DNA鉴定技术可以通过对DNA片段的比对分析,快速识别出人体组织、血液、汗液、唾液、精液等物质的来源,因此被广泛应用于犯罪侦查中。
DNA鉴定技术的应用历史可追溯至1986年,由于其高准确率和强鉴识力,在刑事案件中被广泛运用。
DNA鉴定技术的应用可以帮助警方迅速锁定犯罪嫌疑人,适用于无头绪案件的破案,同时也可以减少冤假错案的发生。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DNA鉴定技术需要收集犯罪现场的样品,并将其与被怀疑人员的DNA样本进行比对分析。
由于人体所有组织细胞中的DNA序列均相同,因此现场采集到的任何一种人体组织都可以用于鉴定,且只需要少量的样本即可。
在一些特殊情况下,DNA鉴定技术还可以通过对受害人和可疑人员的DNA样本比对分析,进一步证实犯罪事实和犯罪嫌疑人的身份。
DNA鉴定技术的应用还可以帮助警方动态掌握犯罪嫌疑人的行踪和活动轨迹。
例如,在嫌疑人被追踪期间,警方可以通过流动生物(s微生物、细胞等)DNA鉴定技术对物品、设备、区域等进行采样,对可能与嫌疑人有关的DNA信息进行比对分析,从而缩小嫌疑人的活动范围和潜藏地点。
值得一提的是,DNA鉴定技术不仅适用于犯罪侦查中,还可以用于灾难救助等人道主义工作。
例如,在一些自然灾害、人为事故中,DNA鉴定技术可以帮助寻找失踪人员的亲属,并进一步为其提供救助和救济。
同时,DNA鉴定技术还可以为医学研究提供基础数据,以便针对性地制定医疗方案和疾病预防措施。
总之,DNA鉴定技术在犯罪侦查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对于加强司法公正、减少冤假错案、维护社会安全都具有重要意义。
与此同时,我们也需要充分认识和保护个体遗传信息的隐私和安全性,确保其不被恶意使用或获取。
DNA分析在刑事侦查中的应用探究DNA分析作为一种先进的生物科学技术,已经在刑事侦查领域展示出了巨大的应用潜力。
本文将对DNA分析在刑事侦查中的应用进行探究,并分析其在破案过程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一、DNA分析的原理及技术特点DNA(脱氧核糖核酸)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因物质,它具有每个人独特的遗传信息。
DNA分析是通过检测和比对被犯罪现场、受害者以及嫌疑人的DNA样本,来进行个体识别和判断罪案相关性的一种科学技术。
DNA分析具有以下技术特点:1. 高度准确性:每个人的DNA序列几乎是独一无二的,因此可以实现高度准确的个体识别。
2. 极高的敏感性:DNA样本可以从微量的组织、血液、唾液等物质中提取,即使只有少量的DNA也可以被成功检测。
3. 完全客观:DNA分析结果是通过实验室进行检测和比对,不受个人主观影响,结果具备科学可信度。
4. 可靠性高:DNA样本在物质分解的情况下也能长时间保存,为后续的鉴定提供良好的条件。
二、DNA分析在刑事侦查中的应用1. 确认嫌疑人身份在犯罪发生后,警方通过现场收集到的DNA样本与嫌疑人的DNA 进行比对,以确认嫌疑人的身份。
如果发现现场的DNA与嫌疑人的DNA完全匹配,这将成为一个重要的线索,并可作为嫌疑人是否参与该案件的重要证据。
2. 辨认受害者身份在某些案件中,受害者的身份可能无法立即确定,如交通事故、火灾等。
通过对现场DNA样本进行分析,可以与失踪人员、相关家属或数据库中存储的DNA样本进行比对,以辨认受害者的身份。
3. 证明罪行嫌疑DNA分析可对现场留下的DNA证据与嫌疑人进行比对,以证明其与案件有关。
如果嫌疑人的DNA与现场DNA完全匹配,这将成为法证学上的有力证据,能够在法庭上直接证明其与案件相关。
4. 证实或排除嫌疑人在侦查过程中,DNA分析可以帮助确定嫌疑人是否与其他未解案件有关或排除嫌疑人的罪责。
通过对现场留下的DNA样本与数据库中的DNA进行比对,可以检索并发现与其他案件有关联的嫌疑人。
DNA指纹技术在刑事侦查中的应用和局限性分析DNA指纹技术是一种重要而有效的科学手段,在刑事侦查中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
该技术是通过对个体DNA的特征进行比对和分析,以判断DNA在不同个体之间的差异和相似性,从而进行犯罪嫌疑人的确定、追踪和审判,为法律司法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首先,DNA指纹技术在刑事侦查中的应用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通过对犯罪现场和受害者的DNA进行提取和分析,可以确定是否存在嫌疑人的DNA。
其次,DNA指纹技术可以帮助确定犯罪嫌疑人的亲缘关系,例如通过对不同人的DNA进行比对,可以确定是否存在亲属关系,进而辅助侦破案件。
另外,DNA指纹技术还可以对现场遗留的血迹、唾液等生物样本进行检验,以确定是否和嫌疑人的DNA匹配,从而确定嫌疑人的身份。
其次,DNA指纹技术在刑事侦查中的应用还可以对犯罪嫌疑人和受害者之间的关系进行验证。
例如,在强奸案件中,通过对受害者和嫌疑人的DNA进行比对,可以确定是否存在性侵关系。
这对于保护受害者的权益,准确判定犯罪行为的性质和程度,持重量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然而,DNA指纹技术在刑事侦查中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首先,DNA样本的获取和保存需要一定的条件,对于某些老旧案件而言,很难获取到有效的DNA样本,从而影响了指纹技术的应用。
其次,DNA指纹技术并不能提供准确的时间和地点信息,无法确定犯罪行为具体发生的时长和位置,只能确定个体之间的关系。
此外,遗传突变、基因多态性等因素也可能影响DNA指纹技术的准确性。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DNA指纹技术在刑事侦查过程中可能存在一些伦理和隐私问题。
个体的DNA信息是高度敏感的,涉及到个体隐私的保护问题。
在运用DNA指纹技术时,应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加强对DNA信息的安全保护,以防止被滥用或泄漏。
综上所述,DNA指纹技术在刑事侦查中的应用具有显著的优势和潜力,可以为司法判决提供客观、科学的依据。
通过对DNA的比对和分析,可以确定个体之间的关系和亲缘关系,帮助侦破案件,判定犯罪嫌疑人的身份和行为。
DNA指纹技术在刑事侦查中的应用DNA指纹技术是一种能够准确、可靠地识别个体身份的技术。
在刑事侦查中,DNA指纹技术的应用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应用。
它不仅能够帮助警方迅速锁定嫌疑对象,还能够提供确凿的证据,提高案件侦破的效率和准确性。
本文将重点介绍DNA指纹技术在刑事侦查中的应用。
首先,DNA指纹技术在刑事侦查中的最主要的应用就是确定嫌疑人。
每个人的DNA都是独一无二的,就像指纹一样,通过提取和分析嫌疑人遗留在现场的DNA,可以与嫌疑人的DNA进行比对。
如果两者相吻合,就可以进一步确认嫌疑人的身份。
这种方法不仅能够帮助警方迅速锁定嫌疑人,还能够排除其他无关人员,缩小调查范围,减少了对无辜人员的侵扰。
而且,由于每个人的DNA都是独一无二的,这种方法的准确率非常高,很少会出现误判的情况。
其次,DNA指纹技术在刑事侦查中还可以用于比对嫌疑人与案发现场之间的关联。
犯罪现场常常可以留下一些嫌疑人遗留的生理物证,比如口水、毛发、血迹等。
通过提取这些物证中的DNA,可以与嫌疑人的DNA进行比对,判断是否存在关联。
如果两者不一致,就可以排除嫌疑人的可能性。
而且,DNA指纹技术还可以提供关于物证中DNA的数量和品质的详细信息,帮助警方进一步确认案发现场的状况和重要细节,有助于还原作案过程,增加证据的可信度。
此外,DNA指纹技术还可以用于解决一些冷案。
由于DNA的稳定性和持久性,即便是几十年前的案件,只要留下了嫌疑人的DNA,通过提取、分析和比对,依然可以找到凶手。
这为很多无法解决的冷案带来了曙光,让受害者的家属和社会得到了公正。
随着DNA数据库的不断完善和扩大,更多的凶手将会因为科技的进步而被绳之以法。
除了以上应用,DNA指纹技术还可以用于鉴定人类与其他物种的亲缘关系。
比如,在禽畜养殖中,通过DNA指纹技术可以确定动物的亲子关系,帮助农民进行正常的育种,提高养殖的效益。
此外,DNA指纹技术还可以用于人员的身份验证、亲子鉴定、基因疾病的检测等方面。
DNA技术在犯罪侦查与亲子鉴定中的应用DNA技术在犯罪侦查和亲子鉴定领域的应用已经成为刑事司法系统中至关重要的工具。
由于DNA的唯一性和稳定性,它能够为犯罪案件提供确凿的证据,并帮助确定犯罪嫌疑人的身份。
同时,基于DNA 的亲子鉴定可以准确地确定亲属关系,解决争议和血缘认定问题。
本文将探讨DNA技术在犯罪侦查和亲子鉴定中的应用及其重要性。
一、DNA技术在犯罪侦查中的应用DNA技术在犯罪侦查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现场DNA分析和嫌疑人DNA比对。
现场DNA分析是通过从犯罪现场获取的DNA样本,进行DNA分析以确定DNA的特征。
DNA样本可以来自物品表面的细胞、唾液、血液等。
经过实验室的检测,DNA样本的特征会与已知DNA数据库进行比对,从而确定嫌疑人的身份。
这一技术在追踪犯罪分子、破解谋杀案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嫌疑人DNA比对是将嫌疑人的DNA样本与案件中的DNA样本进行比对,以确定嫌疑人是否与案件有关。
通过将嫌疑人的DNA与案件DNA样本进行比对,可以消除无关人员的干扰,仅关注可能是犯罪嫌疑人的个体。
这一技术不仅可以缩小调查范围,提高效率,还有助于确保司法的公正性和准确性。
二、DNA技术在亲子鉴定中的应用DNA技术在亲子鉴定中的应用主要是通过分析DNA样本的共同特征来确定亲属关系。
亲子鉴定是通过对被鉴定人与亲属之间的DNA进行比较,从而得出是否存在亲属关系的结论。
亲子鉴定的DNA样本可以来自母亲、父亲和孩子。
比较这些样本之间的DNA序列,可以确定是否存在父子或母子关系。
亲子鉴定的结果准确可靠,对于涉及婚姻财产和继承等事务的处理具有重要意义。
除此之外,DNA技术还可应用于其他亲属关系的鉴定,如兄弟姐妹关系、叔侄关系等。
这些关系的确定在继承、抚养权和寻找失散亲人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三、DNA技术的重要性DNA技术在犯罪侦查和亲子鉴定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首先,它可以为犯罪侦查和司法判决提供确凿的证据,减少了冤假错案的发生。
刑侦科学技术科技手段破案利器刑侦科学技术:科技手段的破案利器刑侦科学技术在刑事侦查领域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借助现代科技手段,警方能够获取更多的证据,分析案件信息,提高破案效率。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刑侦科学技术手段,并探讨它们在破案中的应用。
一、DNA鉴定技术DNA鉴定技术是现代刑侦科学中的重要一环。
通过提取作案现场或疑犯身体留下的血液、唾液等生物物证,进行DNA分析,警方可以确定嫌疑人的身份,或者排除某些可能的嫌疑人。
这项技术准确度高,是目前证据链中的重要一环,被广泛应用于破解命案、强奸案等严重刑事犯罪案件。
二、现场勘查技术现场勘查技术是破案的关键环节之一。
现代科技手段让现场勘查更加精确和高效。
例如,利用显微镜、电子显微镜等设备,警方可以对案发现场的微观痕迹进行分析和比对;利用红外光谱、超声波等设备,可以发现被嫌疑人隐藏或销毁的线索。
这些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大大提高了现场勘查的效率和准确性。
三、语音鉴定技术通过语音鉴定技术,警方能够通过嫌疑人的语音进行比对和分析,从而确定嫌疑人的身份或重要线索。
语音鉴定技术利用声纹特征提取、声谱分析等方法,对声音进行数字化处理,比对与分析。
这项技术通常用于识别来电骚扰、电话诈骗、威胁电话等案件,并起到了重要的辨识、抓捕犯罪嫌疑人的作用。
四、视频监控技术视频监控技术在街道、商场、银行等公共场所广泛应用,对于刑事犯罪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借助现代科技手段,警方可以通过监控录像追踪犯罪嫌疑人,还原案发过程,获取关键证据。
视频监控技术的进步,大大提高了警方对犯罪嫌疑人的抓捕效率,并且减少了警力的投入。
五、大数据分析技术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给刑侦科学技术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警方可以借助大数据分析技术,对大量的案情信息进行筛选、对比和分析。
通过这些手段,可以发现隐藏在数据背后的规律,识别作案模式,提高破案的准确性和效率。
利用大数据还可以运用预测分析技术,推测犯罪发生的时间、地点等,有助于警方采取预防措施。
DNA分析技术在侦查破案中的应用和发展(刘秀才 2002级刑事科学技术)指导教师:王萍20世纪80年代中期,DNA分析技术开始应用于法医鉴定,一滴血,一抹唾液,一根毛发,只要是人体细胞,都可用于DNA分析、鉴定。
1985年首次应用DNA分析技术,对一起英国移民纠纷案成功地进行了亲子鉴定,并于1986年又首次用于一起强奸杀人的刑事案件中,从数千人中查找并认定犯罪嫌疑人。
DNA分析技术从此发生了一次质的飞跃。
随着DNA检验技术的发展,它在法医工作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从亲子鉴定到同一认定,这一技术不断为公安侦查和法庭审判工作提供可靠的证据,伴随着该项技术的不断完善及其标准化程度的提高,DNA分析技术在侦查破案中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一)DNA分析技术在侦查破案中的应用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幅员辽阔、经济发展迅速的国家,铁路不仅是社会的主要交通工具,也是国家的经济建设的大动脉,在国家、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铁路的重要地位,以及在设备设施、环境复杂、人财物高度聚集、流动性大等方面极具特性,以及与社会的关系,使得铁路线路、列车或车站成为国内外敌对分子和一些犯罪分子实施作案的目标。
由于铁路案件有着鲜明的铁路特色,不少犯罪分子流窜作案,给案件的侦破带来很大的困难,DNA分析技术、DNA数据库的建立为侦破此类案件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1、DNA亲子鉴定技术在侦查破案中的特殊应用亲子鉴定是在侦查工作中的特殊运用,侦查工作中,经常由于犯罪嫌疑人在逃而导致侦查工作的滞结,给物证检验工作带来困难。
没有犯罪嫌疑人DNA 进行比对,整个案件不能定性而致使案件侦查不能终结。
诸多案件中,犯罪分子在现场遗留精斑,血痕或发现其遗留的其他物证(如毛发,唾液)经常是有明确对象却不能到案,这种情况时有发生。
以往的方法是等抓获犯罪嫌疑人到案后进行比对。
但口头阐述的证据往往很难说服犯罪分子,而如今我们却是不等不靠,转变思维模式,让证据说话。
用科学技术分析的结果来说明一切。
法医工作中的DNA鉴定技术及应用DNA鉴定技术是法医学领域中一项重要的科学技术,它通过对DNA样本的分析和比对,可以用于刑事犯罪的侦破、身份确认以及亲子关系的鉴定等方面。
在法医工作中,DNA鉴定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为司法审判的公正与准确提供了重要依据。
一、DNA鉴定技术的原理和方法DNA鉴定技术基于DNA分子的遗传属性,通过分析DNA序列、长度等特征来进行鉴定。
其中最常用的方法包括聚合酶链反应(PCR)和核酸电泳分析等。
1. PCR技术PCR技术是一种基于DNA复制原理的技术,通过使DNA序列在特定条件下经历多次循环反应,扩增出大量的目标DNA片段。
PCR可以为后续的DNA鉴定提供足够的样本量。
2. 核酸电泳分析核酸电泳分析是一种通过电场作用将DNA片段分离的方法,根据DNA分子的大小和电荷,可以将其分离成不同的条带。
通过比对实验样本和参考样本的核酸电泳图谱,可以确定样本之间的遗传关系。
二、DNA鉴定技术在刑事侦查中的应用1. 在犯罪现场的勘验和证据保护DNA鉴定技术在犯罪现场的勘验和证据保护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勘验现场,法医人员会收集可能携带犯罪嫌疑人DNA的物证,如血迹、唾液、指纹等。
同时,他们也需要保护好这些物证,以确保后续的DNA鉴定工作能够得到准确的结果。
2. 犯罪嫌疑人的身份确认通过对犯罪嫌疑人提取的DNA样本与犯罪现场提取的物证进行比对,可以确认嫌疑人是否与案件有关。
这对于刑事侦查的方向和进展具有重要意义,能够帮助警方迅速锁定嫌疑人,提高犯罪侦破的准确性和效率。
三、DNA鉴定技术在亲子关系鉴定中的应用DNA鉴定技术在亲子关系鉴定中广泛应用,可以用于识别双亲与子女之间的遗传关系,以及亲属间的血缘关系。
这对于婚姻和亲子关系的确认、继承权的划定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1. 九联体DNA鉴定九联体DNA鉴定是一种常用的亲子关系鉴定方法,通过分析提取的DNA样本,比对样本之间的STR(short tandem repeat,短串联重复)序列,确定亲子关系。
DNA鉴定技术及其在刑事侦查中的应用作者:乔瑞来源:《科技创新导报》 2014年第15期乔瑞(鄂尔多斯市公安局康巴什分局内蒙古鄂尔多斯 017000)摘要:该文在总结阐释常用DNA鉴定技术方法及其应用的基础上,重点探讨DNA鉴定技术在刑事侦查中的应用;以期对促进刑事案件侦查、司法审判水平的提高有所帮助。
关键词:DNA鉴定刑事侦查 DNA数据库中图分类号:D91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5(c)-0253-02伴随生物科技水平的提高,DNA鉴定技术已经从传统只能检测酶、蛋白质的基因编码水平上升到直接检测基因的分子水平;因此,DNA鉴定技术可以直接用于刑事案件案发现场的指纹、血迹、唾液、毛发等微量腐败、污染检材的分析和鉴定,能够大大提高了刑事案件案发现场生物物证利用率,也是当前快速进行刑事案件犯罪分子认定的最有力武器之一。
目前世界上诸多国家、地区都在使用DNA鉴定技术进行刑事案件侦破;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刑事侦查和司法审判水平。
1 DNA鉴定技术方法及其应用1.1 STR鉴定技术1.1.1 常染色体的鉴定STR的中文名称为短串联重复序列,其主要存在于真核生物基因组中,是一种典型的DNA串联重复序列;核心序列为2-6bp,在常染色体中的重复次数达5-40次之间,是现代遗传学领域应用比较广泛的遗传标记。
STR有明显的多态性特点,正是由于其多态性特点决定了其可以用于个体识别、亲子鉴定等物证检验。
与DNA指纹鉴定技术相比,STR的多态分型检验操作更加的简便,灵敏度也更高,结果分析更加准确标准。
同时,STR结构特点也决定了其比较适合于PCR的扩增,特别是在复合扩增技术条件越来越成熟情况下,加之荧光标记技术、自动化测序仪等新技术的应用,大幅提高了STR灵敏度、个体识别率,为微量生物学物证个体认定提供了完善的技术基础。
1.1.2 性染色体的鉴定性染色体是一种特殊的遗传标记,性染色体STR分型也作为常染色体STR分型、线粒体DNA的重要补充的而现,成为个体识别、亲权鉴定新手段。
DNA指纹技术在刑事侦查中的应用DNA指纹技术是一种通过分析个体DNA序列的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刑事侦查领域。
这一技术的出现,为破解无头绪的刑事案件提供了有力的手段。
本文将探讨DNA指纹技术在刑事侦查中的应用,并介绍其原理、优势以及关键问题。
一、DNA指纹技术的原理DNA指纹技术是基于人类每个细胞核内都包含有相同的DNA序列这一基本事实而开发出来的。
它通过分析DNA中的特定区域,检测不同个体之间的DNA序列差异。
这些特定区域被称为多态性位点,它们的变异频率极低,几乎可以视为每个人特有的"指纹"。
二、DNA指纹技术在刑事侦查中的应用1.鉴定嫌疑人DNA指纹技术可以通过比对犯罪现场或受害者体内提取的DNA样本与嫌疑人的DNA进行比对,确定是否与嫌疑人存在匹配关系。
这为刑事侦查提供了直接而可靠的证据,有效地帮助司法机构缩小嫌疑人范围。
2.确认物证来源在犯罪现场,警方常常会发现一些生物痕迹,如血迹、唾液、汗液等。
通过提取这些物证中的DNA样本并进行分析比对,可以快速准确地确认这些物证的来源。
这可以排除无关人员的嫌疑,缩小调查范围,提高侦破效率。
3.解决无头绪案件在一些复杂的刑事案件中,往往缺乏直接的证据和线索。
而DNA指纹技术通过对物证的DNA样本进行分析,可以在事实面前揭示真相,帮助侦查人员突破无头绪的案件。
三、DNA指纹技术的优势1.高度准确DNA指纹技术的准确性非常高,可以达到百分之99以上。
这使得DNA指纹成为一种极为可靠和有力的证据,为司法机关提供了强有力的依据。
2.非常敏感只需极少量的DNA样本,就可以进行分析比对。
这使得DNA指纹技术非常适用于特定物证、千里之外的嫌疑人,甚至是几十年前的冷案。
3.广泛适用DNA指纹技术适用于各种类型的生物样本和物证,如血液、唾液、头发、骨骼等。
这为刑事侦查提供了更多的选择空间,为案件破解打开了更多的可能性。
四、DNA指纹技术面临的关键问题1.隐私保护DNA指纹技术的应用会涉及到个人隐私,因此隐私保护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论科学技术在刑事侦查中的应用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在刑事侦查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可以使得案件被更加准确、快速地侦破。
下面我们从DNA技术、智能手环技术、人工智能技术三个方面来谈论科学技术在刑事侦查中的应用。
DNA技术在刑事侦查中的应用DNA技术是一种基于DNA序列的识别技术。
因此,DNA技术可以通过对嫌疑人DNA的样本进行分析,并将样本与现场的DNA比对来确定嫌疑人的身份。
在刑事侦查中,这种技术可以用来检测现场留下的血迹、精液、头发等生物样本,并通过和嫌疑人DNA进行比对,确定嫌疑人的身份。
智能手环技术在刑事侦查中的应用智能手环技术也是一种科学技术的应用。
智能手环集多种传感器于一体,可以收集用户的活动量、睡眠质量等数据。
在刑事侦查中,智能手环可以用来帮助警方确定犯罪嫌疑人的行踪,并提供嫌疑人的健康状况等相关信息,从而有助于刑事案件的破案。
人工智能技术在刑事侦查中的应用人工智能技术是一种自主学习的技术,可以在没有人类干预的情况下,自动地学习和提高其预测、决策和执行能力。
在刑事侦查中,人工智能技术可以通过模拟侦查经验,快速分析大量的信息数据,并能够智能推理出犯罪的凶手、作案方式和可能的逃逸线路。
总结综上所述,科学技术的应用可以在刑事侦查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提高犯罪案件的侦破率。
DNA技术可以通过分析嫌疑人的DNA样本,确定嫌疑人的身份,从而追查其犯罪的真相;智能手环技术可以帮助警方确定犯罪嫌疑人的行踪和健康状况等相关信息;人工智能技术则可以快速分析大量的信息数据,并能够智能推理出犯罪案件的凶手和逃逸线路等情况。
可以说,科学技术的应用为刑事案件的破案增加了新的希望。
DNA鉴定技术在刑事侦查中的应用DNA鉴定技术是一种先进的分子生物学技术,通过比对个体的DNA序列,可以准确地鉴定出人体的身份信息。
在刑事侦查中,DNA鉴定技术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常被应用于破案和确证嫌疑人的身份。
本文将分析DNA鉴定技术在刑事侦查中的应用,并探讨其带来的影响及局限性。
一、DNA鉴定技术简介DNA鉴定技术是通过提取个体的DNA样本,以基因序列为依据进行分析和比对。
DNA鉴定技术包括DNA提取、DNA扩增、电泳分离和比对等步骤。
通过比对嫌疑人的DNA与现场或受害者的DNA是否匹配,可以确认是否与案件有关。
二、DNA鉴定技术的应用1. 确认嫌疑人身份在刑事侦查中,一旦现场留下嫌疑人的体液、毛发、肌肤等样本,就可以进行DNA鉴定。
将嫌疑人的DNA样本与现场DNA进行比对,如果匹配,则可以确认嫌疑人的身份,并为案件提供有力证据。
2. 辨认证人在一些犯罪现场,可能留有其他无关人员的DNA样本。
通过DNA鉴定,可以将受害者或目击者的DNA与其他人的DNA进行区分,从而辨认出真正有关的证人。
这在识别疑难案件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3. 解决亲子关系问题DNA鉴定技术可以用于确认亲子关系,如确定父子或母子关系,甚至可以确定更远的亲缘关系。
这在一些涉及婴儿被拐、家庭纠纷等案件中,为解决争议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4. 分析作案手段和过程通过提取作案现场的DNA样本,可以了解作案手段、过程和嫌疑人的行为模式。
这对于破案有重要意义,可以协助警方锁定作案嫌疑人,进一步开展侦查工作。
三、DNA鉴定技术的影响1. 提高破案效率DNA鉴定技术的出现大大提高了破案的效率。
相对于传统的指纹鉴定等方法,DNA鉴定更加准确,可以从更微弱的DNA痕迹中寻找到线索。
这使得许多长期悬案得以破解,为受害者和家属作出了公正的判决。
2. 减少错误定罪DNA鉴定技术的高准确度可以有效避免误判和错误定罪的问题。
在过去,一些案件中可能会因为证人识别错误或证据不足而导致冤案的产生。
DNA鉴定技术及其在刑事侦查中的应用一、DNA鉴定技术及在国内外的应用状况DNA,即脱氧核糖核酸,是位于生命有机体细胞内的生物大分子,它携带有遗传密码信息, 能够控制各种遗传特征。
DNA分子由两条双螺旋结构相互缠绕的多核苷酸长链组成,由于各核苷酸中的碱基有差异,这种排列次序构成了特定的遗传密码。
除了同卵双胞胎之外, 世界上不可能出现两个人的DNA 完全一模一样的情形。
DNA具有多态性,包括长度多态性和序列多态性,由此决定了个体间的差异,通过有关生物科学技术检测人类基因组的多态性,就可以进行个体识别。
回溯DNA鉴定技术的历史,并不遥远。
从世界范围来看,DNA 鉴定技术是由英国遗传学家亚历克·杰弗里斯(Eric Jefferays)于20年前初创的,其后不久便应用于一起刑事案件的侦破中,且对该案的侦破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1984年,位于英格兰中部的莱斯特郡的两名少女遭到强暴后被杀害,由于案发地处偏僻,且现场并未得到较好保护,因而此案未能迅速侦破。
后来警方经过调查分析,认定凶手应对现场周围的情况比较熟悉,于是抽取了附近3个村庄所有13-30岁的5000名男子的血样,通过DNA鉴定技术,经分析比较后发现一个名字叫科林·皮奇福克(Colin Pitchfork)的人,他的遗传物质与残留在这两名受害少女体内的精液的遗传物质相符。
1987年,27岁的科林·皮奇福克在逍遥法外三年之后,终于被警方捉拿归案,并如实供述了自己奸杀两名少女的犯罪事实。
科林·皮奇福克成为第一个利用DNA鉴定技术而被抓获的犯罪嫌疑人,随后,他被判处终身监禁。
正是因为DNA鉴定技术在此案侦破中显示出的独特功效,使得人们对这项技术刮目相看,加深了对其的认知程度。
自此以后,DNA鉴定技术在英国以及其它西方发达国家便蓬蓬勃勃地发展起来,并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刑事侦查活动中。
例如,在英国,仅2001年就通过犯罪嫌疑人与犯罪现场遗留物的DNA比对侦破案件15000件。
[①]在新西兰,自1998年DNA数据库运作以来,对新发案件进行犯罪现场与人的比对时大约有30%获得匹配,通过现场与现场的比对使大约20%的积案获得侦破。
[②]各国在DNA鉴定技术的发展过程中,非常重视立法。
从欧洲范围来看,英国早在1995年就通过了与DNA相关的立法,此外,荷兰、奥地利、德国、法国、瑞典、瑞士等国也都在90年代中后期制定了关于DNA问题的相关法律。
在美国,国会于1994年通过了《DNA鉴定法案》(DNA Identification Act),对DNA实验的论证、能力测试、实验室改造、DNA鉴定的技术标准都给予了原则性的规定,从立法上保证了DNA鉴定的质量。
美国还通过DNA顾问委员会和DNA分析技术工作组来具体实施这方面的工作。
DNA顾问委员会是由联邦调查局(FBI)管理的一个组织,由DNA方面的学者、研究人员和实验室专业人员组成,主要任务是建立和推广DNA的质量保证标准,其中包括实验室主任和技术人员的资格、实验室和技术人员的认证、执照以及培训等。
DNA分析技术工作组由国家标准技术研究所执法标准部门、州和联邦的犯罪学实验室代表组成,主要任务是制定技术标准。
[③]尤为值得一提的是,西方国家在DNA鉴定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中,充分认识到建立DNA数据库将十分有利于确认犯罪嫌疑人,加快破案的速度,因而非常重视DNA数据库的建设,各国纷纷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研究和开发DNA数据库。
目前世界上约有近80个国家已经建立了DNA数据库。
尤其是英国和美国,在这方面起步早,发展快,毋庸置疑地处于全球领先地位。
1990年,世界上第一个DNA数据库在英国法庭科学服务部(FSS)建立,随着相关法律的完善,到了1995年,权威、完整的国家级DNA数据库已经基本建成。
目前,英国已经为275万人建立了DNA数据库,每周可以通过数据库比对800个犯罪嫌疑人。
[④]美国也是从1990年开始DNA数据库的研究、建设,起初是各州自行此项目的开发,先后有26个州建立起了本州的DNA数据库。
到了1998年10月,美国建立了联邦罪犯DNA数据库,对凡由法院判决有罪的人,均采集DNA样品,然后进行检测,之后将结果存入计算机,并将联邦罪犯DNA数据库与各州DNA数据库进行了联网,实现了数据库资源的共享。
截止2004年,美国联邦DNA数据库里面已经有近190万份数据,而美国总统布什当年还签署了一项法案,美国联邦政府将在今后5年里为国家DNA数据库追加约10亿美元投资。
[⑤]在我国,对DNA鉴定技术的最初研究与西方国家在时间上几乎同步,到了1993年,该技术便被应用到实际的刑事侦查活动中,至今已有十四、五年的历史。
目前,DNA鉴定技术比较多地运用于一些重大疑难案件尤其是凶杀案、强奸案的侦破中,主要是将受害人身上的血迹、精斑的DNA与犯罪嫌疑人的DNA进行比对,以认定或排除嫌疑人。
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是我国DNA鉴定技术研究的权威机构,该中心每年受理、检验的DNA鉴定案件就有一千余起,其中大多数属于重大疑难案件。
北京华大方瑞司法物证鉴定中心依托中国科学院和北京基因组研究所,拥有国际领先的专业设备和专业技术,同时还聘请海内外的各个领域的专家为专家团,指导疑难案件的鉴定,在国内的DNA鉴定领域享有盛誉。
2004年11月23-25日,该中心在北京人民警察学院主办了首届“法庭科学DNA证据研讨会”,邀请了包括美籍华裔神探李昌钰在内的7名国际专家进行学术交流。
2006年10月21-23日,该中心联合司法部司法鉴定科学技术研究所以及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在杭州再次举办“第二届国际DNA 证据研讨会”,并邀请了来自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泰国等国的7位相关的国际DNA专家与会交流。
这两次大规模的研讨会在国内DNA鉴定技术领域引起了很大反响,也进一步促进了司法实务部门对DNA鉴定技术的认知和了解,强化了他们将DNA鉴定技术运用于实际办案的意识。
需要说明的是,DNA鉴定技术虽然在我国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和西方发达国家尤其是英、美两国相比较,我国仍存在着非常大的差距,特别是在DNA数据库的建设上。
由于资金的缺乏和相关法规迟迟不能出台,我国DNA数据库的建设至今还处于较低的水平上。
据有关媒体报道,虽然上世纪90年代中期有关专家就开始呼吁尽早建立全国DNA数据库,但从1998年立项至今,全国的DNA数据加起来也只有20多万份,其中,北京的DNA数据库至今只有2万多份数据。
显而易见,DNA鉴定技术以及数据库的建设在我国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相关部门可谓任重道远。
二、DNA鉴定技术在刑事侦查中的价值各国之所以对DNA鉴定技术极为重视并大力促进该技术的发展,无疑与DNA鉴定技术在刑事侦查中的重要价值密切相关。
笔者认为,其重要价值主要体现在:(一)依靠DNA鉴定技术能够锁定犯罪嫌疑人利用DNA 鉴定技术帮助破案和打击犯罪活动已在世界范围内形成共识,这是现代医学高科技技术在刑事侦查领域中的应用。
就其应用效果而言,可谓卓有成效、功不可没,这已成为无可争辩的事实。
“DNA是决定个体存在的基础,每个个体的DNA都是上帝赐予的独一无二的身份证,与以往法庭上的证据相比较,它更能直接证明犯罪嫌疑人是否与犯罪行为相关联。
”[⑥]据美国广播公司报导,DNA鉴定技术在美国已经成为非常有效的犯罪证据提供手段,在司法证明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发挥了重要的威慑作用。
例如,在美国弗吉尼亚州,DNA数据库建立后,警方在不到六个月的时间里,就通过数据库破获了以前无法继续办理的无头案,抓获强暴和凶杀犯罪嫌疑人33人,曾经逍遥法外的犯罪嫌疑人最终原形毕露,难逃法网。
在我国,虽然DNA鉴定技术相对西方发达国家来说发展迟缓,但对这一技术在排查和锁定犯罪嫌疑人方面的独特价值也早已有了深刻的认识,正如著名DNA鉴定技术专家邓亚军博士所言:“没有任何一项法庭证据鉴别技术像DNA鉴定一样,能够以99.9999%的精度锁定或排除犯罪嫌疑人。
”[⑦]的确,刑事犯罪尤其是暴力性犯罪的现场往往会遗留下犯罪嫌疑人的生物学证据,这就使得通过有效利用DNA鉴定技术锁定犯罪嫌疑人成为可能。
据统计,在凶杀案件中,约有60%可发现生物学证据的遗留;在强奸案件中,约有90%可发现生物学证据的遗留;在抢劫、伤害等犯罪现场,约有30%遗留有生物学证据。
这类刑事案件发生后,只要刑事侦查人员及时赶赴现场,进行周密的现场勘查,往往能从现场采集到与犯罪嫌疑人相关的生物学证据,如犯罪嫌疑人遗留的血痕、精斑、唾液、毛发等。
通过对所提取的检材进行DNA技术鉴定,并正确分析鉴定结果,一般能在第一时间快速定位犯罪嫌疑人,节约案件的侦破时间,同时也大大节省了侦查机关的人力、物力成本。
据有关数据统计,仅2002年一年,辽宁省大连市公安机关利用DNA鉴定技术所破案件就高达151起;从1998年到2004年底,北京市公安局刑侦部门已利用DNA鉴定技术侦破了300件悬疑案件。
从近年国内媒体报道的案件来看,DNA鉴定技术在刑事案件侦查中的神威作用同样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例如,2002年3月11日,太原市公安局尖草坪分局刑警大队在尖草坪区汾皇联线铁道1公里处的涵洞内,发现一具腐败女尸。
经法医鉴定,受害人系机械性窒息死亡,死前有过性行为。
经确认,死者是15岁贵州籍少女伍少芬。
经公安人员多方侦查,发现在尖草坪区赵道峪木器厂打工的皇后园村村民李成锁有重大嫌疑,公安人员密切监视李成锁的行踪,并进行了秘密侦查和取证工作。
4月26日,公安人员来到山西医科大学法医学院,要求对检材进行DNA 鉴定。
法医学院立即组织有关人员开展了鉴定工作,由于尸体腐败,检材时间过长,鉴定非常困难,为了协助公安机关尽快破案,鉴定人员放弃难得的“五·一”长假休息时间,加班加点,连续奋战,DNA鉴定结果表明,李成锁是杀害伍少芬的真凶,公安人员立即将李成锁刑事拘留。
在铁的事实面前,李成锁很快地交代了其犯罪事实。
原来,2002年1月29日午后,李成锁饮酒后骑车回家,在皇后园村南路与挑担卖茶的贵州籍15岁少女伍少芬相遇,见其独自一人,便产生邪念,佯装买茶,将伍少芬骗到其厂内单身宿舍,将其奸淫。
事后,李成锁怕恶行败露,将伍少芬勒死,趁夜晚抛尸于该厂附近的涵洞内。
[⑧](二)依靠DNA鉴定技术能够进行尸源认定,为案件侦破提供线索目前,我国社会正处于剧烈的转型时期,社会上存在着诸多复杂的不和谐因素,由此导致社会成员间的纠纷和冲突明显增多,与此同时,社会治安的形势渐趋恶化,刑事案件的数量呈不断上升的发展态势,各类恶性刑事案件也在各地不断出现。
尤其是杀人碎尸案件,因其手段的极其残忍,一旦发生,往往在社会上造成很大的影响,并易使广大人民群众产生恐惧心理,导致社会安全感极度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