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3年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高分子化学与物理试题
- 格式:pdf
- 大小:1.55 MB
- 文档页数:6
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高分子物理与化学试题不完全汇总[影印搜集版]ZHAOYI STUDIO 2006目录1989 年高分子化学.......................................................................... 4 1991 年高分子化学.......................................................................... 7 1993 年高分子物理.......................................................................... 9 1993 年高分子化学........................................................................ 10 1994 年高分子物理........................................................................ 12 1994 年高分子化学........................................................................ 14 1995 年高分子化学........................................................................ 17 1996 年高分子物理........................................................................ 20 1996 年高分子化学........................................................................ 21 1997 年高分子物理........................................................................ 23 1997 年高分子化学........................................................................ 24 1998 年高分子化学........................................................................ 27 1999 年高分子化学........................................................................ 30 1999 年高分子物理........................................................................ 31 2000 年高分子化学&物理............................................................. 32 2001 年高分子物理........................................................................ 352001 年高分子化学&物理............................................................. 372001 年高分子化学&物理答案 ......................................................................... 402002 年高分子物理........................................................................ 45 2002 年高分子化学&物理............................................................. 462002 年高分子化学&物理答案 ......................................................................... 482003 年高分子物理........................................................................ 52 2004 年高分子化学&物理............................................................. 53 2005 年物理化学............................................................................ 562005 年物理化学答案 ........................................................................................ 602005 年物理化学 B ........................................................................ 632005 年物理化学答案 B..................................................................................... 68。
2013年华理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初试真题版本1高分子化学部分一、名称解释并定义(25分)1、转化率和反应程度2、单体转移常数和单体转化速率常数3、乳液聚合和悬浮聚合4、黏胶点和黏胶程度二、PMMA聚合的关键点?措施?(5分)三、R1=0.3,R2=0.5,画出共聚图,如何控制聚合物组成均一?(10分)四、逐步聚合、自由基聚合、连锁聚合、离子聚合、配位聚合个举一例,引发剂(催化剂)、单体、聚合物结构(10分)五、聚丙烯、聚丁烯、聚异戊二烯的有规立构体(10分)六、PS本体聚合的关键点?措施?为什么?(15分)高分子物理部分七、单选(15分)1、PE柔顺性大小2、几何异构(顺丁烯,1、4-聚异戊二烯)3、异相结核的球晶的N=?4、M与粘流活化能的关系5、Tf以下适用的方程6、测量σ7、量纲不同的是(拉伸强度、冲击强度、模量)8、理想的网链比实际聚合物网链的模量大小9、橡胶的使用温度10、Tg以上退火不变的性能是(结晶度、密度、构型)11、M-熔融12、13、模量的单位八、多选(15分)1、光散射法可以测量的物理量九、排序(15分)1、冲击强度(ABS与PS)2、应力松弛时(交联和线性)3、Tm大小(PA、PE、聚酯)4、柔性大小(PE、PP)5、η0、η、η无穷的大小6、模量大小(100、10、1)7、PSθ=35、18、24三种溶液,但T=24°C时8、Q=259、CED的大小(PVC、PE、POM)11、结晶能力大小(顺式和反式)12、PMMA和聚丙烯酸甲酯柔顺性大小13、结晶速率大小14、重均分子量,粘均分子量、数均分子量大小15、特性粘数,η(sp)/c、㏑ηr/c的大小十、是非(15分)十一、画图,同一坐标画出两非晶聚合物(M1>M2)的热机械曲线(5分)十二、GPC(5分)高分子物理习题集上后面几套题中的原题。
一模一样。
1、2、3、4、M与η0的关系十三、T=160°C,Tg=95°C,η(T)=8.0x10(5)Pa.s 求η(Tg)(5分)版本二高化70分第一题名词辨析5*4转化率与反应程度、悬浮聚合和乳化聚合还有3个忘了,反正就那几个常见易混的名词解释第二题计算题 5恒比点共聚计算题。
中国科学院化学所——高分子物理2003~2004年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2003 高物
一、解释20分:溶胀(解);增塑(韧);热力学相变(一级、二级);Mw,Mn;
共聚物均相(非均相)。
二、液晶分类
三、传热速度与T关系
四、Tg的影响因素。
五、η=Aexp(ΔEn/RT),测ΔEn。
六、时温等效原理。
七、三种聚合态研究方法。
八、高物内容、联系。
2004 高物
一、名词解释(20分)
1.交联结构;
2.构象、构型;
3.内聚能、内聚能密度;
4.液晶态、液晶;
5.牛顿流体、非牛顿流体。
二、根据非晶态聚合物力学性质随温度的变化特征,说明其随温度变化表现
出的三种力学状态和两个转变温度。
(8分)
三、写出描述聚合物结晶的Avrami方程,并说明其中参数的含义。
聚合物结
晶过程与该方程的符合情况如何?影响聚合物结晶过程的因素有哪些?(20分)
四、解释聚合物晶体的平衡熔点,并说明如何通过实验方法获得聚合物的平
衡熔点。
(8分)
五、指出高分子分子量分布的三种测试方法,并简述其原理。
(20分)
六、说明高分子θ态的特征以及它在高分子科学中的意义。
(8分)
七、试说明分子振动光谱在聚合物链结构和形态研究方面能提供的定性和定
量信息。
(16分)。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6年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物理化学)
□
√需使用计算器□不使用计算器
一、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
1. 在温度、容积恒定的容器中,含有A和B两种理想气体,这时A的分压和分体积分别是p A和V A。
若在容器中再加入一定量的理想气体C,问p A和V A的变化为()
(A) p A和V A都变大 (B) p A和V A都变小
(C) p A不变,V A变小 (D) p A变小,V A不变
2. 理想气体经可逆与不可逆两种绝热过程()
(A) 可以从同一始态出发达到同一终态
(B) 不可以达到同一终态
(C) 不能断定(A)、(B) 中哪一种正确
(D) 可以达到同一终态,视绝热膨胀还是绝热压缩而定
3. 理想气体从同一始态(P1,V1)出发,经等温可逆膨胀或绝热可逆膨胀,使其终态均达到体积为V2,此二过程做的功的绝对值应是:( )
(A) 恒温功大于绝热功(B) 恒温功等于绝热功
(C) 恒温功小于绝热功(D) 无法确定关系
4. 对于可逆变化有
⎰=∆B
A
R T Q
S
δ
下述各说法中,哪一个正确()
(A)只有可逆变化才有熵变(B)可逆变化没有热温商
(C)可逆变化熵变与热温商之和相等(D)可逆变化熵变为零
5.用力迅速推动气筒活塞而压缩气体,若看作绝热过程,则过程熵变( ) (A)小于零(B)大于零(C)等于零(D)不能确定
考试科目:物理化学第1 页共7 页。
中国科学院大学2013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试题科目名称科目名称::高分子化学与物理考生须知考生须知: 1.本试卷满分为150分,全部考试时间总计180分钟。
2.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题纸上或草稿纸上一律无效。
3. 可以使用无字典存储和编程功能的电子计算器。
高分子化学部分高分子化学部分((75分)一.名词解释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0分)1. 官能团等活性2. 引发剂效率3. 聚硫橡胶4. 高分子功能化5. 缓聚二.选择题选择题((每题选一最佳答案每题选一最佳答案,每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二烯类橡胶的硫化机理是(a )离子机理;(b )自由基机理;(c )配位机理2. 对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高分子科学家叙述错误的是(a )Ziegler 和Natta 发明了有机金属引发体系,合成了高密度聚乙烯和等规聚丙烯(b )Heeger 、De Gennes 和Shirakawa 在导电高分子方面做出了特殊贡献(c )Staudinger 建立了高分子学说(d )Flory 在缩聚反应理论、高分子溶液的统计热力学和高分子链的构象统计等方面做出了一系列杰出贡献。
3. 聚甲醛合成后加入醋酸酐处理的目的是(a )洗除低聚物;(b )除去引发剂;(c )提高热稳定性;(d )提高相对分子质量4. 下列最不易进行直接光引发的单体是(a )丙烯腈;(b )丙烯酰胺;(c )乙烯;(d )丙烯酸5. 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a )甲基丙烯酸甲酯的本体聚合为均相体系(b )悬浮聚合的单体-介质体系为非均相体系(c )丙烯腈在水相中的溶液聚合为均相体系(d )苯乙烯聚合时在甲苯中的溶液聚合为均相体系。
6. 甲基丙烯酸甲酯在下列哪种溶剂中以萘钠引发聚合时聚合速率最大?(a )苯;(b )四氢呋喃;(c )硝基苯;(d )丙酮科目名称:高分子化学与物理第1页 共4页7. 下列属于热塑性弹性体的聚合物是(a )SBS ;(b )BSB ;(c )BS ;(d )ABS8. 下列环烃开环聚合能力大小次序正确的是(a )三元环烃>七元环烃>八元环烃(b )八元环烃<七元环烃<四元环烃(c )七元环烃>八元环烃>四元环烃(d )五元环烃<八元环烃<三元环烃。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2007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试题科目名称:高分子化学与物理考生须知:1.本试卷满分为150分,全部考试时间总计180分钟。
2.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题纸上或草稿纸上一律无效。
高分子化学部分一、名词解释(共10分,每小题2分)遥爪聚合物悬浮聚合聚合物立构规整度活性聚合反应5. 接枝反应效率二.选择题(每题选一最佳答案,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列烯烃能通过自由基聚合获得高分子量聚合物的是。
a. CH3CH=C(CN)COORb. CH2=CH-CH3c. CF2=CF2d. CH2=C(C6H5)22. 甲基丙烯酸甲酯在25℃进行本体自由基聚合,当转化率达到20%时,出现了自动加速现象,这主要是由于所致。
a. 链段扩散速度增大,因而增长速率常数kp值增大b. 长链自由基运动受阻, 使终止速率常数k t值明显减小c. 增长速率常数kp值的增加大于终止速率常数k t值的减小d. 时间的延长3. 聚苯乙烯具有的特点。
a. 不透明b. 抗冲性能差c. 加工困难d. 不易着色4. 乳液聚合中,如果选用软脂酸钠(C15H31COONa)为乳化剂,其三相平衡点为62℃, 则聚合反应应该选择条件下进行。
a. 低于62℃b. 62℃c. 高于62℃5. 茂金属催化剂催化烯烃聚合具有的特点。
a. 多活性中心, 催化活性高b. 单活性中心, 聚合产品具有很好的均一性c. 多活性中心, 催化共聚能力优异d. 单活性中心, 对极性单体具有较好的催化活性科目名称:高分子化学与物理第1页共4页6. 在适当引发剂存在的条件下,引发下列单体的自由基聚合反应, 属于非均相聚合的是a. 水相中丙烯腈的溶液聚合b. 苯乙烯的本体聚合c. 二甲基甲酰胺中丙烯腈的溶液聚合d. 苯中苯乙烯的溶液聚合7.以C4H9Li为引发剂, 分别选用THF和甲苯为溶剂引发苯乙烯聚合, 实验发现,在THF中苯乙烯聚合反应速率要大, 为了提高甲苯中苯乙烯的聚合速率,可加入a. BF3 b. SnCl4 c. TiCl4 d. 18-冠醚-68. 下列环状单体中,容易进行开环聚合的是a.环戊烷b. 四氢呋喃c. 1,4-二氧六环d. 八甲基环四硅氧烷9. 在-78℃条件下, 以三氟化硼-乙醚引发体系使乙烯基丁基醚聚合, 最为合适的溶剂是a. 丙酮b. 乙酸乙酯c. 乙醚d. 氯甲烷10. 当线性聚酯化反应进行到95%以后,若继续进行反应,则会是a. 分子量分布变窄b. 聚合度迅速增大c. 反应程度迅速增大d. 产生大量低分子量副产物三、问答题(共25分)1.试述传统自由基聚合反应的主要优点与主要缺点, 写出一种目前较为成功的活性/可控自由基聚合方法的名称。
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试题*说明:全部答题包括填空、选择题必须答在考点下发的答题纸上,否则,一律无效。
试题名称:高分子化学一、名词解释(20分,每小题2分)1. 开环聚合;2. 交联聚合物;3. 官能团等活性;4. 活性聚合反应;5. 动力学链长;6. 凝胶效应;7. 接枝共聚物;8. 聚合物老化;9. 竞速率;10. 几率效应。
二、结构式、名称和合成(30分)1. 以系统命名法命名以下聚合物并写出它们的结构式。
(8分)A)维尼纶;B)Kevlar纤维;C)PTFE;D)等规聚丙烯。
2. 如何合成结构单元头-头方式连接为主的聚氯乙烯?写出由单体到产物的合成反应式,并注明所使用的引发剂。
(4分)3. 写出合成下列聚合物的反应式,具体注明所用引发剂。
(9分)A)线性聚乙烯基亚胺;B)两个端基皆为羧基的聚苯乙烯;C)线性酚醛树脂。
4. 接枝共聚物可通过“在主链高分子存在下接枝共聚”、“主链和支链相互反应”和“大分子单体”法进行合成,分别举例说明。
(9分)三、从下列提供的可能中选择一个恰当的答案(40分,每小题2分)1. 下列关于单体、结构单元、重复结构单元和单体单元说法最为确切的是()。
A)单体是一类通过化学反应形成高分子的小分子化合物;B)对于聚氯乙烯而言,单体单元具有与单体相同的化学结构;C)对于尼龙6而言,重复单元和结构单元是等同的;D)聚乙烯醇是合成维尼纶的原料,而合成它的单体是乙烯醇。
2.下列关于逐步聚合和链式聚合比较不确切的是()。
A)它们的根本差别在于形成高分子化合物所需的时间;B)它们的根本差别在于聚合物的分子量随反应时间的变化关系;C)它们的根本差别在于聚合反应是否存在引发、增长、终止和转移等基元反应;D)它们的根本差别在于高分子的“成长”是通过单体和高分子的反应还是反应体系中不同物种之间的相互反应。
3. “功能团等活性”假定是逐步聚合反应的重要概念,但是在某些场合下该假定和实际情况不符合,以下所述不正确的是(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6年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物理化学)□√需使用计算器□不使用计算器一、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1. 在温度、容积恒定的容器中,含有A和B两种理想气体,这时A的分压和分体积分别是p A和V A。
若在容器中再加入一定量的理想气体C,问p A和V A的变化为()(A) p A和V A都变大 (B) p A和V A都变小(C) p A不变,V A变小 (D) p A变小,V A不变2. 理想气体经可逆与不可逆两种绝热过程()(A) 可以从同一始态出发达到同一终态(B) 不可以达到同一终态(C) 不能断定(A)、(B) 中哪一种正确(D) 可以达到同一终态,视绝热膨胀还是绝热压缩而定3. 理想气体从同一始态(P1,V1)出发,经等温可逆膨胀或绝热可逆膨胀,使其终态均达到体积为V2,此二过程做的功的绝对值应是:( )(A) 恒温功大于绝热功(B) 恒温功等于绝热功(C) 恒温功小于绝热功(D) 无法确定关系4. 对于可逆变化有⎰=∆BAR T QSδ下述各说法中,哪一个正确()(A)只有可逆变化才有熵变(B)可逆变化没有热温商(C)可逆变化熵变与热温商之和相等(D)可逆变化熵变为零5.用力迅速推动气筒活塞而压缩气体,若看作绝热过程,则过程熵变( ) (A)小于零(B)大于零(C)等于零(D)不能确定6. 将固体NaCl投放到水中,NaCl逐渐溶解,最后达到饱和。
开始溶解时溶液中的NaCl 的化学势为μ(a) ,饱和时溶液中NaCl的化学势为μ(b) , 固体NaCl的化学势为μ(c),则:( )(A)μ (a)=μ (b)<μ (c) (B)μ (a)=μ (b) >μ (c)(C)μ (a) >μ (b)=μ (c) (D)μ (a) <μ (b) =μ(c)7. 恒温恒压下,在A与B组成的均相体系当中,若A的偏摩尔体积随浓度的改变而增加时,则B的偏摩尔体积将如何变化?( )(A)增加(B)减少(C)不变(D)不一定8. 两液体的饱和蒸气压分别为p A∗,p B∗,它们混合形成理想溶液,液相组成为x,气相组成为y,若p A∗>p B∗,则:( )(A)y A>x A(B)y A>y B(C)x A>y A(D)y B>y A9. 在温度T 时,纯液体A的饱和蒸气压为P A*,化学势为μA*,并且已知在PΘ下的凝固点为T f*,当A中溶入少量与A不形成固态溶液的溶质而形成为稀溶液时,上述三物理量分别为P A、μA、T f则( )(A) P A* < P A,μA*<μA,T f*<T f(B) P A*> P A ,μA*<μA ,T f*< T f(C) P A*< P A,μA*<μA,T f*> T f(D) P A*> P A ,μA*>μA , T f*> T f10. 在PΘ下,用水蒸汽蒸镏法提纯某不溶于水的有机物时,体系的沸点: ( )(A)必低于373.2K (B) 取决于有机物的分子量大小.(C)必高于373.2K (D) 取决于水与有机物的相对数量11. 对于相律,下面的陈述中正确的是( )(A) 相律不适用于有化学反应的多相系统(B) 影响相平衡的只有强度因素(C) 自由度为零意味着系统的状态不变(D) 平衡的各相中,系统包含的每种物质都不缺少时相律才正确12. 在300K下,一个抽空的容器中放入过量的A(s),发生下列反应A(s) B(s)+3D(g)p=1.02kPa。
一,计算和简答
1,考的很简单,就是那个开尔文公式,涉及到在毛细管中的饱和蒸汽压的计算
2,汞胶粒的分散,求分散后吉布斯自由能的改变量
3画出kcl-Licl的二元相图,写出相区组成,还有一个问答题
4,速率方程的推导,题目给的是乙醛在光的条件下分解,还有量子产率
5,通过电导率计算醋酸的解离常数和解离度
6题目给出两个电极,一个甘汞电极,另一个未铬(三价和六价),也给出了电极电势,要求判断正负极,写出反应式,同时写出电动势的能斯特方程式
7给出Pcl5=Pcl3+cl2的方程式,给出了解离度,通过计算说明增加反应体积和氮气后的解离度的变化
8麦克斯韦方程式的推导
二,判断题和简答题,太多了,说说我还记得的几个点吧
判断题涉及到片偏摩尔量的定义,热二定律的叙述,泡沫,高温低压实际气体接近理想气体
选择题涉及到,热机效率,拉乌尔定律,麦克斯韦关系式和尤拉公式,又迁移数求离子电导率,电解时正负离子迁移方向与电流方向的关系,流动法测半衰期的基本概念,热力学基本方程,范特霍夫等温方程
还有,热力学第二定律定义表述--判断题
在高温低温热源工作的可逆热机工作效率最高。
--判断题
火车效率问题,北方的冬天,北方的夏天,南方的冬天,南方的夏天节流膨胀问题
甲酸,乙酸,丙酸,丁酸吸附问题(吸附问题考了好几道选择题)。
1994年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一、名词解释(10分)1、高分子链段2、表观粘度3、高聚物增韧4、蠕变5、滞后损失(内耗)二、根据自由基聚合反应机理,分析哪一步反应对聚合速率影响最大,哪一步反应对聚合物的微观结构影响最大(在正常情况下)?哪一些步骤对聚合物分子量有影响。
(15分)三、写出数均分子量、重均分子量、Z均分子量的表达式,试举出三种以上测定的方法。
(10分)四、M1和M2两种单体进行自由基共聚时,γ1=0.44,γ2=1.40,试分析该对单体的共聚反应类型及共聚物中两种单体的排列方式,若要指定生产具有某一F1值的共聚物,应如何控制共聚反应的进行。
(15分)五、为什么结晶高聚物熔化时总有一个熔融温度范围。
(10分)六、从线型平衡缩聚反应机理说明反应程度与平均聚合度的关系。
产物的与平衡常数及小分子副产物浓度的关系。
采用什么方法可以有效地控制线型缩聚物的分子量,为什么?(举一、两个实例加以说明)七、无定型高聚物有哪三种力学状态,在各力学状态下表现出来的性能如何?为什么?(八、九两题任选其中一题)八、简述工业上进行苯乙烯熔融本体聚合工艺流程,主要的工艺条件,并分析工艺流程的特点以及采用这一流程和工艺条件的理由。
(15分)九、简述生胶塑炼的原理和目的及用开放式炼塑炼生胶的影响因素。
(15分)1995年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一、基本概念(10分)1、高分子链段2、高聚物特点3、表观粘度4、高聚物脆点温度5、蠕变和应力松弛二、欲将1000克环氧树脂(环氧值为0.2),用等当质量的乙二胺固化,试计算固化剂用量,并求此固化反应的凝胶点。
如知该反应的反应程度和时间的关系,可否求得该固化混合物的适用期?(10分)三、试从自由基共聚合组成方程式讨论聚合过程共聚物组成变化的规律及希望控制生成具有恒定组成的共聚物的方法。
(15分)四、什么是强迫高弹形变?它与高弹形变有何异同?(10分)五、高聚物塑料成型过程中,用提高加工温度的方法来改善熔体流动性,是否对任一高聚物均有相同的效果?试用聚乙烯和聚碳酸酯为例说明其原因。
2013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考试反应堆物理分析真题--回忆版总体概况整体难度感觉与2011和2012年相比,难度降低,题目答案全部都能在书中找到,但考查到的知识点更加广。
题型共分为:选择题、名词解释、解答题、计算题。
考查内容分值分布:核反应堆的物理基础15%,中子慢化与扩散30%,均匀反应堆临界理论30%,反应性的变化与控制15%,其他15%。
可见,前四章还是重中之重,占了75%,第7、8章次之。
二、分题型1、选择题(10小题,每题4分,共40分。
这10题中单多选混合不定)题目顺序可能有变,靠自己的回忆,想到哪题写哪题。
(1)第一题考查的是中子的性质,题干:“下列对中子性质的描述中,正确的选项有:”,选项中分别提到了中子的半衰期、波粒二象性、自旋量子数以及快堆中是否要考虑中子的相对论效应。
这个题目在第一章第一节就有答案,只是全书中都没有提及快堆中的中子的相对论效应,反正那个选项我没选。
(2)考查的是易裂变核素,题干:“下列给出的核素哪些属于易裂变核素:”选项中有235U、238U、239Pu、232Tu,这道题多选(235U、239Pu),也是第一章的知识点。
(3)考查的电站年消耗235U的质量,题干:“对于一座功率为500万千瓦的压水堆电站,满功率运行一年,需要消耗235U多少”,选项其中有两个一个过大一个过小,可以直接排除,剩下两个需要计算。
按照公式计算得大概2.24吨,选项有个2.27吨,直接选了。
前三题考查的是第一章的知识点。
考查慢化长度、扩散长度、徙动长度,题干:“以下几个量哪个最大:”。
选项有三个,就是——慢化长度、扩散长度和徙动长度,这个问题很简单,直接选徙动长度。
考查平均对数能降,题干:“以石墨作为慢化剂,将能量为1MeV的中子慢化到1eV,约需要碰撞多少次。
其中C的平均对数能降为0.124(这个值记得不大清楚)”。
选项中的出法和第三题一样,有两个明显偏大和偏小,可以直接排除,剩下两个需要计算一下,计算很容易就不多说了。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2012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试题科目名称:高分子化学与物理考生须知:1.本试卷满分为150分,全部考试时间总计180分钟。
2.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题纸上或草稿纸上一律无效。
3.可以使用无字典存储和编程功能的电子计算器。
高分子化学部分(75分)一、名词解释(共10分,每小题2分)1.环氧值;2.自由基寿命;3.悬浮聚合;4.几率效应;5.高性能聚合物。
二、选择题(共20分,每题选一最佳答案,每小题2分)1.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a)氯乙烯聚合中以向单体的链转移为主;b)氯乙烯聚合中常采用引发剂调节聚合反应速度;c)氯乙烯聚合时,引发剂的半衰期较长时残留率较大;d)氯乙烯聚合中,采用时间调节聚氯乙烯的分子量。
2.对单体纯度要求最高的逐步聚合方法是:a)界面聚合;b)溶液聚合;c)熔融聚合。
3.下列单体最容易进行阳离子聚合的是:a)CH2=CHCl;b)CH2=C(CH3)2;c)CH2=CHPh;d)CH2=CH2。
4.丙烯酸二茂铁甲酯与苯乙烯(St)、丙烯酸甲酯(MA)、醋酸乙烯(VAc)共聚的竞聚率分别为r1=0.02,r2=2.3、r1=0.14,r2=4.4、r1=1.4,r2=0.46,丙烯酸α-二茂铁乙酯与上述三种单体进行自由基共聚反应的活性次序为:a)St>MA>VAc;b)MA<St<VAc;c);MA>St>VAc;d)VAc>MA>St。
5.微悬浮聚合的机理主要是:a)胶束成核;b)液滴成核;c)水相成核。
6.甲基丙烯酸甲酯分别在苯、甲苯、四氢呋喃、硝基苯中用萘钠引发聚合,在其中聚合速率最大的溶剂是:a)苯;b)甲苯;c)四氢呋喃;d)硝基苯。
7.下列不能进行配位聚合的单体是:a)H2NCH2COOH;b)CH2=CH-CH=CH2;c)CH2=CH-CH=CH-CH3;d)CH2CH CH3O科目名称:高分子化学与物理第1页共4页8.聚丙烯和聚丁二烯的立体异构体数目分别是:a)4、3;b)2、2;c)3、4;d)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