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全解 共16页
- 格式:ppt
- 大小:600.50 KB
- 文档页数:16
探讨【2 】试验报告单
进行试验与收集证据:
1. 用弹簧测力计测量钩码所受的重力G 并填入表格;
2. 按照图12.3-2安装滑轮
组,分离记下钩码和弹簧测
力计的地位;
3. 迟缓拉动弹簧测力计,使钩
码升高,读出拉力F 的值,
用刻度尺测出钩码上升的
高度h 和弹簧测力计移动
的距离s,将这三个量填入
表格;
4. 算出有效功W 有.总功W 总.
机械效力η并填入表格;
5. 转变钩码的数目,反复上述
试验.
评估:
⑴在三次试验中测得的滑轮组的机械效力一样吗?
⑵在应用滑轮组晋升物体时,其机械效力重要与哪些身分有关?..
交换与合作:。
实验十六、测定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实验【实验目的】:会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实验原理】:【待测数据】:物重G、拉力F、重物上升的距离h、弹簧测力计移动的距离S【实验器材】:钩码、滑轮组、铁架台、细线、弹簧测力计、刻度尺。
【实验步骤】:①用所给器材组装如图1所示滑轮组。
②将钩码挂在滑轮组下方,记录下所挂钩码的重力,用弹簧测力计竖直拉住绳子自由端。
③将刻度尺放在如图所示的位置,分别记录下钩码和绳子自由端的起始位置。
④用弹簧测力计匀速拉动绳子自由端,使物体匀速上升一段距离,记录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并记录物体上升后所达到的末位置以及绳子自由端上升到的末位置。
⑤根据测量数据,分别计算出钩码上升的距离h和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然后根据W有用=Gh和W总=Fs计算出有用功和总功,按η计算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⑥改变所挂钩码的重力,重复以上实验步骤。
⑦钩码重力不变,改变动滑轮个数重复上述实验步骤。
【实验结论】:①滑轮组机械效率与物体重力和动滑轮的个数有关;②同一滑轮组,提起的物重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高;③不同的滑轮组机械效率不同,且在物重相同时,动滑轮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低【考点方向】:1、步骤:必须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使钩码升高,目的:保证测力计示数大小不变。
2、结论: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高低的主要因素有:A动滑轮越重,个数越多则额外功相对就多。
B提升重物越重,做的有用功相对就多。
C 摩擦,若各种摩擦越大做的额外功就多。
3、同一滑轮组:绕线方法和重物提升高度不影响滑轮机械效率。
4、测量机械效率时为什么不能使弹簧测力计静止?机械效率会怎样?答:当弹簧测力计静止时,绳子和滑轮之间没有摩擦力,拉力示数会变小,用功在总功中占的比例增大,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偏大。
5、实验中改变钩码的数量,改变动滑轮的个数进行多次实验的目的是什么?答:改变钩码个数、改变动滑轮的个数从而获得多组数据,这样可以避免一组数据的偶然性,更能得出普遍性规律。
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实验报告【实验目的】1、学会组装滑轮组。
2、会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3、会处理数据,并根据实验数据发现新的问题。
【实验原理】:【实验器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过程】(一)提出问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总是一定的吗?(二)猜想与假设:(三)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按图所示方式组装好滑轮组,并使用该滑轮组分别将甲乙重物提起,再将两次实验数据记录,进而比较两次计算的机械效率是否相等,分析其中的原因。
(四)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1、按图所示把滑轮组安装好,记下钩码和弹簧测力计的位置。
2、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使钩码升高,从弹簧测力计上读出拉力F的值,用刻度尺测出重物上升的高度h和弹簧测力计移动的距离s,填入记录表格。
3、计算出W有、W总、机械效率,填入表中。
n=W有/W总=Gh/Fs4、改变钩码的重量,重复做上面的实验试验次数钩玛重GZN钩马上升高度h/■有用功W<=Gh/J拉力F/N测力计上升的距离s/m总功W A=F S/J机械效率港唠野以1 1.02 1.5(五)分析与论证:1、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总是一定的吗?你发现了什么规律?2、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有哪些?(六)评估与交流:你认为如何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自主练习】1、用定滑轮匀速提起质量为20Kg的物体,所用拉力为220N,物体升高的高度为2m,求此过程中的有用功、总功和定滑轮的机械效率(g取10N∕Kg)o2、用一个动滑轮把重100N的沙子提到9m高的脚手架上,所用的力是60N,那么做的总功是,有用功是,机械效率是。
测量滑轮组和斜面的机械效率实验原理一.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实验原理:1.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指输入功率与输出功率之比,即η= Pout /Pin。
在实验中,我们可以通过测量滑轮组的输入功率和输出功率来计算机械效率。
2.输入功率可以通过测量施加在滑轮组上的力F和施加力的速度v来计算,即P_in=Fv。
3.输出功率可以通过测量滑轮组上的负载力F'和负载力的速度v'来计算,即P_out= F'v'。
4.通过测量这些参数,我们可以计算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
二.斜面的机械效率实验原理:1.斜面的机械效率是指斜面上物体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的效率,即η=(mgh-mgh')/(mgh)=1-h'/h,其中m是物体的质量,g是重力加速度,h是斜面的高度,h'是物体下滑的高度。
2.在实验中,我们可以通过测量物体下滑的高度h'和斜面的高度h来计算机械效率。
3.通过测量这些参数,我们可以计算出斜面的机械效率η。
三.实验步骤:1.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实验:首先,我们需要测量施加在滑轮组上的力F和施加力的速度v,然后测量滑轮组上的负载力F'和负载力的速度v'。
通过这些参数,我们可以计算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
2.斜面的机械效率实验:首先,我们需要测量物体下滑的高度h'和斜面的高度h。
通过这些参数,我们可以计算出斜面的机械效率η。
四.注意事项:1.在实验中,我们需要确保测量的参数准确无误,以保证计算出的机械效率结果准确可靠。
2.在实验中,我们需要注意安全,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五.实验结果分析:1.通过实验,我们可以得到滑轮组和斜面的机械效率,从而了解它们的性能和效率。
2.通过比较不同条件下的机械效率,我们可以分析滑轮组和斜面的性能差异,从而优化设计和使用。
通过这些实验,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滑轮组和斜面的性能和效率,为实际应用提供参考和指导。
测量滑轮组和斜面的机械效率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一、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1、实验原理: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器材:铁架台、滑轮组、细绳、钩码、和。
3、需要测量的物理量:钩码的重力G,钩码上升的高度h,细绳末端的拉力F,细绳末端移动的距离s。
4、实验数据表格:4、分析实验,得出结论:(1) 比较1、2次,可得:同一滑轮组,越大,机械效率就越高。
(2) 比较2、3次,可得:物体重力相同时,越小,机械效率就越高。
5、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有:(1)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 ;(4) ____________。
6、提高滑轮组机械效率的方法:(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7、实验注意事项:(1)实验中必须匀速竖直向上拉动细绳。
若加速拉动细绳,F将偏大,W总将偏大,η将偏小。
若减速拉动细绳,F将偏小,W总将偏小,η将偏大。
若向下拉,由于弹簧测力计有重力,F将偏大,W总将偏大,η将偏小。
(2)刻度尺要竖直放置。
这样才能准确测量出钩码上升的高度h和细绳末端移动的距离s。
(3)s、h可以只测量一个,然后根据公式s=nh计算出另一个量;甚至一个都不测量,依然可以根据公式测量出滑轮组的计算效率。
练习题:1、某实验小组采用甲、乙、丙图所示滑轮组进行“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实验数据如下表:(1)实验中要竖直向上拉动弹簧测力计。
(2)第3次实验是采用图进行的实验,此次实验弹簧测力的示数如右图所示,则拉力的大小为 N,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3)比较第1、2两次实验,可得结论:使用同一滑轮组,物体重力越大,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
(4)比较第2、3两次实验,可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有关。
(5)提高滑轮组机械效率的方法有:、等。
测定滑轮组机械效率实验报告
一、原理:
二、测量工具:
三、实验步骤:
1.组装一个3股绳子的滑轮组,分别在同一个滑轮组下挂上不同的钩码测出拉力F,自由端(拉力端)移动的距离S,钩码重G,钩码上升的距离H并填在下列的表格序号1、2中。
2.分别用不同的滑轮组下挂上相同的钩码测出拉力F,自由端(拉力端)移动的距离S,钩码重G,钩码上升的距离H并填在下列的表格序号3、4中。
3.实验结论:
A.同一个滑轮组所挂的物体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
B.同一个重物用动滑轮越重的滑轮组拉起,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
4.提高滑轮组机械效率的方法有:。
5.弹簧测力计在实验时应拉动,如果不竖直拉动,它的示数将。
中考链接(2017 南京中考一模)
(1)实验中应沿竖直方向拉动弹簧测力计,使钩码上升。
(2)通过分析表中和的比值可知第2次实验是用乙图所示装置做的实验。
(3)通过第1次实验和第2次实验的数据分析可得出结论:使用不同的滑轮组提升相同的
重物时,动滑轮的个数越多(动滑轮的质量越大),滑轮组的机械效率(选填“越高”、
“不变”或“越低”)。
(4)小组同学再用第1次实验中使用的装置做第3次试验,表中第3次试验中空缺的数据
应为:绳端移动距离s= m,机械效率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