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6+地球的圈层结构-2017年全国高考地理考前复习大串讲+Word版含解析
- 格式:doc
- 大小:166.50 KB
- 文档页数:5
1
知识点一 地球的内部圈层
【知识梳理】
1. 地震波
地震波 传播速度 传播介质 穿过不连续面速度变化
横波 慢 固体 穿过莫霍界面横纵波速度均增大;穿过古登堡界面横
波消失,纵波速度突然下降。 纵波 快 固体、液体、气体
2. 地球内部圈层——根据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的变化划分三个圈层。
圈层名称 位置 厚度 特点
地壳 莫霍界面以上 平均厚度17千米 由岩石组成,大陆厚,大洋薄
地幔 莫霍界面与古登堡界面之间 2800多千米 上地幔上部存在一个软流层
地核 古登堡界面以下 3400多千米 接近液态,横波不能穿过
【典例】
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6年11月22日凌晨日本福岛附近发生7.4级地震,震源深度14公里。
材料二“地震波在地球内部圈层的传播示意图”
(1)地震发生时,福岛的居民会感觉到身体_______。
A.只有上下颠簸,没有水平晃动 B.只有水平晃动,没有上下颠簸
C.先水平晃动,后上下颠簸 D.先上下颠簸,后水平晃动
(2)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______。
A.外地核 B.岩石圈 C.下地幔 D.软流层
(3)图中A、B所表示的两个不连续界面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们之间的圈层叫做________。
(4)地震波F为_______波(填横波或纵波),根据地震波向地球内部波速变化
2 可判断D层和H层的物质状态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D
(2)B
(3)莫霍界面,古登堡界面,地幔
(4)纵波,液态或融熔状态固态
(4)图中F波速度快为纵波,D层中横波消失,物质状态为液态可融熔状态;H层纵波速度加快,可能为固态。
【迁移训练】
太平洋某海域海底火山喷发,形成了一座新岛屿,如图,请回答下列各题。
1.组成新岛屿的物质来源于( )
A. 岩石圈 B. 地壳 C. 地幔 D. 地核
2.组成该岛屿的岩石最可能是( )
A. 花岗岩 B. 玄武岩 C. 页岩 D. 石灰岩
【答案】
1.C
2.B
3
知识点二 地球的外部圈层
【知识梳理】
地球外部的三个圈层:
大气圈 由气体和悬浮物组成,主要成分氮和氧
水圈 包括地下水、地表水、大气水、生物水,处于不断的循环运动中
生物圈 占有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上部
【典例】
左图表示大气圈、生物圈和岩石圈的某种关系。a为甲、乙间相互作用,b为甲、丙间相互作用。右图为我国内陆某地自然景观。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若a形成化石,b形成右图中的景观,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甲表示大气圈 B. 乙表示岩石圈
C. 丙表示生物圈 D. 乙影响丙的演化
2.右图所示的区域( )
A. 气候湿润、降水多
B. 流水作用强烈,物理风化微弱
C. 风力和流水侵蚀显著
D. 植被稀少,土壤有机质含量少
【答案】
1.D
4 2.D
【迁移训练】
地球的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等,这些圈层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读下面地球圈层构造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A、B、C所示的圈层分别是( )
A.水圈、生物圈、岩石圈
B.生物圈、岩石圈、水圈
C.岩石圈、水圈、生物圈
D.生物圈、水圈、岩石圈
2.A圈层不同于其他圈层的特点是( )
①只有A圈层具有生命存在的条件
②不单独占有空间,渗透于其他圈层之中
③占有独立空间,厚度为300多米
④地球上非常活跃的特殊圈层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
【答案】
1.D
2.D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