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平罗县陶乐扬黄灌区存在问题及发展思路
- 格式:pdf
- 大小:224.83 KB
- 文档页数:2
对扬黄灌溉区发展节水高效农业的几点思考【摘要】宁夏中部干旱带,包括盐池、同心两县,红寺堡,海原中北部、原州北部以及淘乐、灵武、利通、中宁、中卫的山区部分,其范围涉及10个市县区、91个乡镇、106万人,土地面积4046万亩,草地面积2852万亩。
在地理位置上宁夏中部干旱带地处西北内陆区,长期干旱少雨,风多沙大,具有典型的大陆性季风气候,年降水量不足400mm,潜在蒸发量远大于降水量,风沙灾害十分频繁,自然条件极端恶劣,生态环境极其脆弱。
【关键词】宁夏;干旱带;扬黄灌区;节水;问题;措施1.中部干旱带扬黄灌区水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1.1对水资源危机认识不足,缺乏节水意识水是人类和地球上一切生物赖以生存的基础。
宁夏现有地表水资源9.9亿m3,地下水资源29.8亿m3,全区人均占有水量不足全国1/10,每公倾耕地占有水资源量为全国的1/40,属严重缺水的省份之一。
而受传统习惯的影响,许多人认为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再生资源,不必顾虑其的枯竭问题,常常忽略水资源的合理利用,缺乏有效的用水管理和激励机制,各自为政,只要黄河有水就尽量用,水多随便用,水少抢着用,灌水方式仍沿用传统上千年的灌水方法,水资源浪费严重。
1.2重建设,轻管理长期以来,我国在水利工程中,重建设,轻管理。
只将建设规模,不注重建设效益,缺乏对灌区农民的用水培训。
对渠道等基础设施吃大锅饭,有人用,没人管。
1.3缺乏合理的用水机制灌溉水作为一种商品。
必须按照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进行操作,而目前灌溉用水价格低廉,且相当一部分由国家实行补贴制,水管部门吃财政饭,对管水者和用水者缺乏市场调空机制,造成水管部门长期依靠财政,吃大锅饭,出现管好与管坏没啥差别,管多与管少一样。
1.4灌区种植结构单一,效益低下受传统种植模式的制约,以及农产品几个的影响,灌区种植结构一直以二元结构为主,农只要以种植玉米小麦等大宗粮食作物为主,另外种植很少一部分经济作物。
而由于近几年这些农产品的市场价格持续低迷,极大的挫伤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甚至许多农民将土地转租出去,外出打工。
0引言建国以来,引黄灌区对当地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但存在着水资源浪费严重、配套不全、管理落后等问题,大大限制了灌区效益的增加。
水资源的短缺越来越成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
1地表水与地下水联合调度灌区水资源的合理调配除了地表水资源自身的调配外,还有地表水与地下水的联合调度,它不仅可以合理利用各种水资源,扩大灌溉面积,在引黄内还可以克服因引黄灌溉引起的一系列小利的环境问题,实现区域和时间上的水资源调节。
因此,实施地表水与地下水的联合调度是保证水资源的均衡、持续利用和有效地抵御旱、涝盐碱等自然灾害的重要途径。
一般来说,引黄灌区的许多地方具有自流灌溉的条件,农田供水十分方便。
既使在需要提灌的地区,受当前水利投资政策的影响,尽管引黄实际成本高于井灌区(按理论上的成本核算),但由于引黄支渠以上成本一部分由政府承担,一部分为平均负担,也就是说在受益区,群众为按亩交费,不论引黄灌溉还是井灌,都交同样的水费,所以相对于井灌而言,农民仍觉得引黄灌溉是较便宜的。
因此,在引黄灌区内,依赖黄河水灌溉忽视井灌的思想非常普遍,造成忽视井点建设。
要科学地进行地表水与地下水的联合调度,并成为水利部门和群众的自觉行为,重要的在于分析这种联合调度的重要意义,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使人们在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观念方面有根本转变。
2地表水与地下水联合利用宏观布局引黄灌区地下水资源比较丰富,其中浅层地下水可开采量约14亿方,宜井区浅层地下水可开采量约5亿方。
但目前,地下水开发利用率不高,年开采地下水不到可开采量的一半。
因此,灌区地下水开发潜力很大,尤其是银北灌区,包括平罗、贺兰、惠农、石嘴山、陶乐县市的几十个乡镇,这里蒸发强烈,不仅造成地下水资源浪费,也是造成土壤次生盐碱化问题的重要原因,已成为农业生产的潜在威胁。
因此,无论从水资源的合理利用,还是防止旱渍碱化的角度,都应合理开发银北灌区的地下水,实现地表水与地下水联合调度。
平罗县灌溉农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张红娟【摘要】通过对平罗县灌溉农业发展面临问题的分析,提出了加大农田水利设施改造力度,提高灌溉保证率;全面整合项目资金,提高建设标准,促进中低产田改造;调整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等对策。
【期刊名称】《甘肃农业》【年(卷),期】2013(000)009【总页数】1页(P20-20)【关键词】平罗县;灌溉农业;问题;建议【作者】张红娟【作者单位】宁夏回族自治区平罗县水务局,宁夏平罗 7534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V212.5+4平罗县为宁夏回族自治区主要商品粮基地县之一,农田面积大,农业灌溉用水量大,灌溉的用水量占全部用水量的80%。
近几年来,随着黄河来水减少,平罗县春夏旱情形势十分严峻。
一、平罗县灌溉农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㈠农田水利设施工程老化失修,安全输水保证率低平罗县现有水利骨干工程大部分修建于上世纪60至70年代,在原有老旧设施的基础上整修、改造、扩建而成,国家投入少,工程标准低,先天不足,工程带病带险,渠道供水不安全。
自流灌区1012公里的支渠,有问题的渠道占渠道总长的30%;有近53%的建筑物老化损坏,灌区每年都发生大的决口或险情事故,给渠道沿线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很大损失。
排灌标准很低,目前功能普遍衰减30%~40%,造成排水能力弱,沟道冲淤滑塌段占沟道总长的35%;有67%的井、站机电设备需要更新。
土壤盐渍化严重,灌区粮食产量低而不稳,农田水利工程灌排能力差,不能满足灌排需要。
一些水利设施功能逐步丧失,抗御自然灾害能力降低,制约了平罗县农业经济的发展、影响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㈡农田水利建设标准不高,中低产田改造不彻底近几年,平罗县结合春秋农田基本建设、小农水重点县建设、灌区续建配套、高效节水、农业综合开发、国土资源整治等项目建设,不断加大农田基本建设、中低产田及节水改造力度,加大农业基础设施投入,建成了一批高标准基本农田。
但由于该地区地处引黄灌区下游,受地势条件等因素影响,全县仍有中低产田3.89万公顷。
宁夏引扬黄灌区水利工程水价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摘要:宁夏属经济欠发达地区,现行水价没有充分体现水资源的紧缺状况和内在价值,标准普遍偏低且结构单一。
引黄灌区实行统一定价,忽视了不同灌区的地域差异,水管单位正常的运行遭遇瓶颈;扬黄灌区虽然以单个工程定价,但价格与成本严重背离,扬水单位运行举步维艰。
通过对当前宁夏引扬黄区水利工程水价存在的问题的分析,提出了解决的具体途径。
关键词:引扬黄;水价;存在问题;解决途径1基本情况宁夏引黄灌区历史悠久,是我国古老大型灌区之一。
建国以后,在党和政府的关怀和领导下,一方面对原灌区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建和改造,另一方面依托黄河兴建了一大批大中型扬水工程,灌溉面积大幅度增加,逐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灌排系统,全灌区共有自流灌区干渠14条,支渠3 665条,斗农渠3.60万km,灌溉面积34.67万hm2。
扬水灌区有固海扬水、盐环定扬水、红寺堡扬水等大型扬水工程4处,建有泵站62座,支渠335条,灌溉面积6.67多万hm2。
在水利工程管理体制上,实行统一管理与分级管理相结合的模式。
全区干渠水管单位12家,除沙坡头灌区的美丽渠、北干渠等由中卫市水务局实行属地管理外,其他11家水管单位均由自治区水利厅直接管理。
所有国有水管单位均为事业单位,自流灌区的9家大中型水管单位为自收自支事业单位,3家扬黄水管单位为财政差额补助单位。
水费是水利工程管理所需经费的主要来源。
2存在问题2.1在干渠直开口量水,用户按每667m2平均交费,不能激发用水户自觉节水目前,我区大部分支渠只能做到在干渠直开口量水,干渠直开口量水的渠道有大有小,有的支干灌溉面积达几万亩。
由于支渠以下一般无量水设施,只能按每667m2分摊水费,不能体现农户多用水,多交费,少用水,少交费的商品交易基本原则。
无法激发用水户节水的自觉性,是建立科学合理水价形成机制的最大制约条件。
2005年实行“三费合一”,“一票到户”,统一收费,给支、斗返还0.45分/m3的维管费政策,虽然避免了搭车收费,但大支渠管理者既管支渠的维护管理,又向管理斗渠的农村组织者返还维管费,经费明显不足,而小支渠管理者却收入颇丰,有收益,甚至出现了有的大支渠管理者,只按直开口水量向干渠水管单位交纳水费,自己定价另向用水农户收费的现象,无法做到“一票到户”。
浅析陶乐引黄灌区用水灌溉存在的问题及措施摘要:水利是农业的命脉,灌区是国家粮食生产安全的保障。
我县陶乐扬水灌区主要依靠农业生产,农业收入成为群众的主要经济来源。
近年来,紧紧围绕服务河东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和改善民生水利,实行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全面提高水资源管理能力和水平,着力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撑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引黄灌区;灌溉;管理;措施引言:平罗县是宁夏的农业大县,我县曾经以水利资源丰富,发展农业优势明显著称。
笔者现就此问题提出几点建议供同行参考。
一、灌区现状及基本情况1、陶乐引黄灌区现状河东陶乐扬水灌区是平罗县一个重要的产粮区,农业灌溉由黄河扬水灌溉,是一个典型的没有灌溉就没有农业的地区。
虽经近十年内部分设施进行了更新改造,但经多年运行,仍有大部分水利设施有待改造建设,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仍严重制约着灌区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
近年来,该县却出现灌溉难问题,每年时至5—6月份灌水高峰期,农作物争水,农民抢灌,由于群众传统的灌溉模式根深蒂固,由此引发的各类灌水矛盾十分频繁。
冬灌供水量就更为紧张,正常的灌溉秩序无法维持,往往导致弃耕、撂荒等危机发生,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县域经济的发展。
2、灌区基本情况(后附用水情况计划表)陶乐灌区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粮食生产区,农业生产用水全部依靠黄河提水灌溉,随着生态移民工程的建设,现拥有农业人口由过去1.75万人增加到2万多人,灌溉面积不断增加。
陶乐灌区灌溉所负责河东地区两乡一镇所辖的13个行政村,75个自然队,总农业人口23053人,设计灌面12.8万亩,实际灌溉面积11.1万亩。
仍负责河东地区所辖的9个一级扬水站、11个二级扬水站、1个三级扬水站的灌溉任务,共安装10寸至26寸机泵61台,总装机容量4493KW(二级为971KW),年提水量5648万m3,实际流量为26.85m3/s(其中:一级流量19.75 m3/s,二级流量7.1 m3/s)。
宁夏引黄灌区实现黄河水合理利用的水资源调度问题探析作者:郭艳珍来源:《科技视界》 2012年第30期郭艳珍(宁夏平罗县水务局陶乐镇水利站宁夏平罗753409)【摘要】引黄灌区以及沿黄的所有灌区就自身的水资源都是相当紧缺的。
由于实现了引黄灌溉,改变了灌区的水资源结构,改变了区域水资源状况,在实现了这种变化以后,无论从宏观上看待水资源的紧缺,还是从现有的引黄灌区来看,都不能忽视该区域仍将面临水资源短缺的问题。
因此,如何实施水资源的合理调配,包括不同水资源类型的联合调度以及水资源的空间和时间上的合理调度,是实施科学用水、促进农业及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节水灌溉;银川平原;水资源利用;可持续发展;优化配置;经济效益0 引言建国以来,引黄灌区对当地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但存在着水资源浪费严重、配套不全、管理落后等问题,大大限制了灌区效益的增加。
水资源的短缺越来越成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
1地表水与地下水联合调度灌区水资源的合理调配除了地表水资源自身的调配外,还有地表水与地下水的联合调度,它不仅可以合理利用各种水资源,扩大灌溉面积,在引黄内还可以克服因引黄灌溉引起的一系列小利的环境问题,实现区域和时间上的水资源调节。
因此,实施地表水与地下水的联合调度是保证水资源的均衡、持续利用和有效地抵御旱、涝盐碱等自然灾害的重要途径。
一般来说,引黄灌区的许多地方具有自流灌溉的条件,农田供水十分方便。
既使在需要提灌的地区,受当前水利投资政策的影响,尽管引黄实际成本高于井灌区 (按理论上的成本核算),但由于引黄支渠以上成本一部分由政府承担,一部分为平均负担,也就是说在受益区,群众为按亩交费,不论引黄灌溉还是井灌,都交同样的水费,所以相对于井灌而言,农民仍觉得引黄灌溉是较便宜的。
因此,在引黄灌区内,依赖黄河水灌溉忽视井灌的思想非常普遍,造成忽视井点建设。
要科学地进行地表水与地下水的联合调度,并成为水利部门和群众的自觉行为,重要的在于分析这种联合调度的重要意义,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使人们在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观念方面有根本转变。
平罗县农田林网建设现状及发展思路1平罗县农田林网发展现状平罗县位于银川平原北部,引黄灌区下游,地处东经105°57′42″~106°58′02″,北纬38°36′18″~39°05’13″。
气候属温带草原荒漠区,春暖快,夏热短,秋凉早,东寒长,干旱少雨,风大沙多,日照充足,辐射量大,蒸发强烈,昼夜温差大。
年均降水量为165.7~199.3 mm,降雨集中于7—9月,年均蒸发量900.9 mm,年均干燥度为5,属黄河自流灌溉农业区。
全县总人口30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4万人,是个农业大县。
由于气候干旱、土地盐渍化、森林病虫害严重、天然林少,缺林少木,森林覆盖率低,沙尘暴、热干风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生态环境恶劣,生态系统脆弱。
治理和改善生态环境是平罗县党委、政府主抓的重要工作,也是实现社会、经济和谐发展的主要内容。
按照县情,以林业生产为主要手段的环境治理重点是建设以农田林网为主的生态防护林体系。
20世纪80年代,由于受到光肩星天牛对当地主栽树种杨、柳树的毁灭性危害,一代林网损失殆尽,森林覆盖率降低到 1.8%。
自“八五”以来,通过抓试验、试点、示范,探索出一条以营林措施为主,更新树种,栽植抗天牛树种臭椿、白蜡、刺槐、河北杨、新疆杨等根治天牛的新路子。
并在此基础上结合“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使该县林业生产走出低谷,进入全新的发展时期。
经过30多年的不懈努力,全县疏透性结构农田林网框架基本形成。
截至2010年底,全县林业用地面积8.70万hm2,有林地面积1.18 万hm2,疏林地面积0.35 万hm2,灌木林地1.48 万hm2,未成林造林地0.55 万hm2,宜林荒山荒地5.15万hm2。
全县森林覆盖率11.5%,比1985年提高了近10个百分点。
其中农田林网面积0.93万hm2,保存株数1 500万株,以农田林网为主的农田防护林体系的基本建成,对保护农田、防止沙漠化、遏制水土流失、维护地区生态平衡、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工、农业发展提供了生态保障,发挥了效益。
平罗县盐碱地改良措施分析摘要:平罗县盐碱地分布广泛,在当地改良治理的过程中,积累了许多有效措施,但单纯的每项措施都有利有弊,本文对改良治理平罗县盐碱地的几种主要措施作了简单分析,以便合理利用这些措施。
平罗县位于宁夏引黄灌区下游,地势低平,排水不畅,地下水位高,有耕地面积82万多亩,其中24万多亩是盐碱程度高的二、三类低产田,是宁夏土壤盐渍化较重地区。
大量的盐碱地分布严重限制了农业的发展和县域经济的发展。
当地在改良治理盐碱地的过程中,积累了许多有效的措施和方法,现就主要的措施做简单分析,以便合理利用这些措施。
1深沟排碱此措施以挖深沟淋盐为主,配以淡水压碱洗盐,根据“盐随水来,盐随水去”的规律,把水灌到地里,在地面形成一定深度的水层,使土壤中的盐分充分溶解,再从排水沟把溶解的盐分排走,从而降低土壤的含盐量。
挖排水沟可以降低地下水位,减少土壤盐分含量,但排水沟占地较多,且每年要清淤一次,否则排碱沟容易淤积堵塞,洗盐排碱效果降低,导致土壤的次生盐渍化。
淡水洗盐,虽然降低了土壤的含盐量,但随着盐分的淋溶,大量土壤养分也随之流失,使土壤结构性能不良,肥力水平降低。
因此,脱盐之后的土壤培肥、土性改良及抑盐控碱等配套措施尤为重要。
2种稻改碱种稻改碱是当年投入当年见效的改碱措施。
在水源充足的低洼盐碱地种水稻,一般田间要经常保持水层,土壤含水量处于饱和状态,在相同的土壤含盐量情况下,水田中的盐分浓度较旱田低,因此,通过长时间淹灌和排水换水,土壤中的盐分就可以被淋洗和排出。
采取种稻改碱,一般当年土壤(0-20厘米)脱盐率在70%-80%,若再继续种稻2-3年,土壤耕层盐分继续呈稳定下降趋势,脱盐率达87.7%-91%。
对于低洼地盐碱地,种稻改良后不宜急于改旱作,一般应连续种稻3年以上,待排水条件基本具备,使土壤耕层盐分降至0.2%以下时,再考虑改旱作,否则易形成种稻有收成,种旱作盐分回升、效益低,甚至弃耕的局面。
3生物排碱生物排碱是改良利用盐碱地的好办法,通过种植耐碱植物、绿肥来改良利用盐碱地,可以疏松土壤,减轻板结,增强土壤透水透气性。
平罗县节水灌溉技术及发展思路分析
王丽丹
【期刊名称】《甘肃农业》
【年(卷),期】2012(000)021
【摘要】浅探平罗县农田节水灌溉工程建设与发展的历史过程,提高节水灌溉用水效率.采取渠道防渗、低压管道输水、喷灌、微灌、滴管方式来节约水资源,发展节水灌溉技术对于推进现代农业、建设节约型社会有十分重要意义.
【总页数】2页(P81-82)
【作者】王丽丹
【作者单位】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平罗县水务局,宁夏平罗7534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275
【相关文献】
1.平罗县头闸镇高效节水灌溉工程项目区现状及存在问题 [J], 王芳
2.节水灌溉技术在平罗县河东地区防沙治沙造林中发展对策 [J], 靳春霞;刘强;田晓丽;代新义
3.平罗县农业节水灌溉发展思考 [J], 王楠;吴生荣
4.平罗县小麦节水灌溉示范总结 [J], 司彦林;刘福华
5.平原灌区节水灌溉现状及发展思路:都江堰人民渠第一处灌区节水灌溉调查 [J], 张万绍;何鹏远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43·1.灌区建设现状平罗县是古老的农业灌区,是具有农田灌溉、防洪排涝和城市生产、生活、环境供水等综合效能的大型灌区,是宁夏引黄古灌区的主要组成部分,已有2000多年灌溉历史,灌排体系经历代整治,延用至今。
全县现有灌溉面积近百万亩,其中土地确权面积为92.58万亩,基本已完成了高标准农田建设,农田水利设施基本完善,支、斗、农渠衬砌率分别达89.69%、84.25%、84.13%。
既有传统灌溉方式的引黄自流灌区,也有利用扬黄河水的陶乐扬水灌区,既有反映经济水平与管理水平较低的一家一户的大水漫灌方式,也有土地流转后集约化高效灌溉技术,截止2018年底,全县共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5.93万亩,占全县灌溉面积17.21%,已经具备了适宜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而建设现代化生态灌区的条件。
但是,从当前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与现代化生态灌区建设需求考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灌区运行管理方法、信息化建设依然存在许多问题。
2.存在的主要问题2.1水资源开发利用不合理。
一是水资源开发利用总量超标。
近五年平罗县各类水源工程平均年引水量7.02亿m ³,超取水控制指标(控制指标6.800亿m 3)0.22亿m ³,最大超0.577亿m ³(2015年)。
平罗县是宁夏用水超标大户,这已成为严重制约全县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
二是平罗县地下水利用率低。
主要是因为运行成本高,管理不到位。
平罗县地下水分布基本位于河西自流灌区,农业灌溉得宜于较为发达的自流灌溉体系,因而造成灌溉机井废弃、老化,另一方面,新增工业发展产业又位于河东,河东地下水资源仅占平罗县地下水资源总量的1.48%,而且矿化度较高。
三是农业用水比重偏大,效益低下。
平罗县农作物种植比例单一,经济作物种植较少,现状农业用水量占总用水量的96.2%,农业增加值仅占地区生产总值的13.2%,效益低下,水资源开发利用需进一步优化配置。
134农机使用与维修2020年第10期中型灌区现代化建设需处理好的几个问题王洁(平罗县水务局,宁夏平罗753400)摘要:宁夏位于西北干旱地区,多年以来为了能够更加高效地解决水资源匮乏问题,宁夏积极争取国家项目,自筹资金,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夯实引黄灌区水利基础设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促进了宁夏农业持续发展。
但是,由于宁夏平罗县灌区仍然存在工程设施产权不明晰、现代化测控设备区域不连片、管理机制不健全、信息化系统业务覆盖度低、社会化服务水平不高等问题,迫切需要通过示范区建设促进和带动平罗县灌区的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鉴于此,就平罗县灌区现代化建设需处理的几个问题展开探讨,以期为相关工作起到参考作用。
关键词:大中型灌区;现代化建设;运行管理中图分类号:S274文献标识码:A doi:10.14031/ki.njwx.2020.10.0641需求与目标近年来,我国的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对灌区现代化的总体发展目标展开了大量研究,将灌区现代化的总体目标大致概括为“设施完善、管理科学、节水高效、生态良好”。
通过对专家的意见进行总结得知,灌区的现代化发展应该立足于为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发展提供水利保障,并且要明确灌区的现代化改造指标,也就是确保灌溉工作的效率满足设计标准要求,确保灌区的骨干灌排设施的完好率高达90%以上、灌区的信息化覆盖率达到80%以上。
具体指标的提出应该满足我国灌区的实际情况。
工程项目是有寿命的,其完好率不可能长期维持在100%,对工程项目的改造也是一个动态化持续进行的过程,如果提出过高的要求,是很难实现这一目标的。
尽管提出的具体指标没有专门的生态性指标,但是很多指标都涵盖了生态的意义。
平罗县灌区建设的根本任务是:按照全区水利现代化灌区的部署,通过对平罗县姚伏镇唐彳来渠灌域支渠上斗口和节制闸进行现代化量测水设施试点建设,提高农业用水计量水平,节约用水,建立现代化信息管理系统,以点带面、推广实施,逐步实现平罗县灌区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