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高中历史《中古时期的欧洲》PPT课文分析统编版1
- 格式:ppt
- 大小:14.37 MB
- 文档页数:48
《中古时期的欧洲》统编版课件1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了解中古时期欧洲的社会背景和封建制度的基本特点。
2. 认识基督教会在中古欧洲的地位和影响,以及其在文化、教育、科技方面的发展。
3. 掌握中古欧洲农业生产和手工业发展的基本状况,以及这一时期的文化成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中古欧洲的社会背景、封建制度、基督教会的地位与影响。
难点:基督教会在中古欧洲的作用以及农业生产与手工业发展的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中古欧洲的图片,引导学生了解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环节:实践情景引入2. 讲解:详细讲解中古欧洲的社会背景、封建制度、基督教会的作用、农业生产与手工业发展等内容。
教学环节:例题讲解3.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完成相关练习题。
教学环节:随堂练习教学环节: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1. 中古时期的欧洲社会背景封建制度基督教会的地位与影响农业生产与手工业发展文化与科技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中古欧洲的社会背景。
(2)阐述封建制度在中古欧洲的形成与发展。
(3)分析基督教会在中古欧洲的地位与影响。
答案:(1)中古欧洲社会背景:罗马帝国衰落,日耳曼人入侵,西罗马帝国灭亡,进入中世纪。
(2)封建制度形成与发展:查理·马特改革,实行采邑制,奠定封建制度基础;丕平献土,加强国王权力,封建制度逐步完善。
(3)基督教会地位与影响:基督教成为欧洲的精神领袖,掌握大量土地和财富,对文化、教育、科技产生深远影响。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随堂练习等形式,让学生掌握了中古欧洲的基本知识。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查阅相关资料,了解中古欧洲的其他方面,如骑士制度、城市兴起等,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选取与组织2. 教学目标的制定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4. 教学过程的实践情景引入5. 作业设计的题目与答案一、教学内容的选取与组织在《中古时期的欧洲》一课中,内容的选取与组织应紧密围绕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实际情况。
《中古时期的欧洲》PPT优质课件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下册《中古时期的欧洲》PPT优质课件,共19页。
学习目标唯物史观:掌握西欧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封君封臣制度、庄园与农奴制度。
体会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了解庄园法庭的相关内容。
史料实证:知道欧洲教会和城市发展的史实,体会二者对王权强化的影响。
时空观念:了解拜占庭帝国和俄罗斯帝国的发展历程。
难点西欧封建社会的产生、城市自治产生的影响。
重点掌握西欧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封君封臣制度、庄园与农奴制度。
西欧封建社会1.封君封臣制度内容授予土地者为封君,领取土地者为封臣权力层层分封;各级封建主占有土地并享有土地上的司法、行政和经济等各种权力义务封臣必须效忠封君,主要义务是服兵役影响王权软弱,国王或皇帝是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政治上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分裂割据局面2.庄园与农奴制度庄园耕地领主自营地领主直接经营,由农奴耕种,收入归领主所有农民份地农民从领主处领有的土地,分自由农份地和农奴份地,自耕自收农奴制农奴非自由人,需自备工具为领主服役、缴纳租税自由农民身份自由,要为领主服役、缴纳租税领主用庄园法庭审理各种案件,维护庄园的秩序中古西欧的王权、城市与教会1.王权集中(1)表现:15世纪晚期,英格兰逐渐形成了较为强大的王权,法兰西国王基本完成了统一;15世纪末,伊比利亚半岛形成西班牙和葡萄牙。
(2)影响:为西欧民族国家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城市自治(1)背景:10-11世纪起,西欧封建主对待新兴城市的主要居民——工商业者如农奴,不利于其生产和经营活动。
(2)方式:一些城市通过与封建主谈判,或以金钱赎买,或武装暴动,赢得一定程度的自治权。
(3)影响:有利于城市经济的发展和兴办大学;城市支持王权,促进了国王的统一事业。
3.教会专权(1)经济:拥有大量庄园和广袤土地,向信徒征收什一税。
(2)形成了从教皇到各级神职人员的等级制度。
(3)几乎人人都是基督教徒,宗教戒律严重束缚了人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