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滨逊漂流记读书交流课课件
- 格式:pdf
- 大小:4.11 MB
- 文档页数:18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名著导读《鲁滨逊漂流记》阅读交流课教学设计《鲁滨逊漂流记》阅读交流课教学设计【教学内容】《鲁滨逊漂流记》(英)笛福著高娜编译【设计意图】通过阅读后平等、自由、开放的交流,展现学生对于整本书有话想说、有话好说的状态,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均有所收获。
因此,课堂结构有意避免过于精细、问题指向过于理性、表达形式过于正式的设计,让儿童在宽松、愉悦的氛围中感受阅读趣味,习得阅读方法:精读、泛读、读思结合、读写结合等。
【教学目标】1.通过交流,使学生进一步把握内容,感受鲁滨逊面对困境所表现出来的坚忍不拔、积极乐观、创造开拓的精神,学习正确面对困难和挫折。
2.激发学生阅读经典的兴趣,感悟经典的语言魅力,培养良好的阅读态度和习惯,提高读后交流、分享的能力。
3.通过交流,把握阅读整本书的基本策略。
尝试体会本小说在表达方面的艺术特色:特定情境中的心理描写、以细节描写来丰满人物形象。
【教学重点】激发学生阅读经典的兴趣,感悟经典的语言魅力,培养良好的阅读态度和习惯。
把握阅读整本书的基本策略。
【教学难点】尝试体会本小说在表达方面的艺术特色。
【教学准备】1.学生对整本书的充分阅读、小组针对精彩之处的集体研究。
2.按4人为一小组团坐。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1.同学们,本学期学校给大家推荐了两本必读书目:一本是《水浒传》,一本是《鲁滨逊漂流记》。
《水浒传》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鲁滨逊漂流记》则是外国文学杰作,两本书都堪称经典,值得我们好好阅读。
前段时间同学们阅读《鲁滨逊漂流记》的热情很高涨,这节课,咱们就来交流分享彼此的阅读感受。
【设计意图】从学校阅读工程和学生阅读实际两个方面聊读书,很自然地引入本节交流课的学习。
二、热身闯关(配乐)先来个热身,请同学们举手抢答,答对者奖励一枚书签。
抢答题目:1.《鲁滨逊漂流记》的作者是()国小说家(),被誉为“英国与欧洲的()”。
2.鲁滨逊热衷于()。
3.《鲁滨逊漂流记》这部小说可以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写的是()。
信念就是力量——《鲁滨逊漂流记》阅读交流课活动目标:1、了解《鲁滨逊漂流记》故事内容,感悟鲁滨逊的人物形象及作品意蕴,从而使心灵受到感染和浸润。
2、通过活动,引导孩子交流阅读收获,分享阅读体验,激发学生走向深层阅读的期待。
3、继续学习、巩固课外阅读的方法。
活动重点:引导孩子交流阅读收获,分享阅读体验,学习、巩固课外阅读的方法。
活动过程:课前谈话:一滴清水,可以折射出太阳的夺目光辉;一本好书,可以净化一个人的美好心灵。
自从我们学校开展书香校园活动以来,大家都阅读了许多好书,与许多书中的人物近距离地进行了对话。
下面,老师想和大家玩一个“猜猜看”的游戏,请大家根据老师提供的关键词猜一猜人物的名字:(游戏)赤壁之战败走华容道丞相(曹操)封神榜四不像愿者上钩(姜子牙)调皮蛋跳跳糖超级市长(马小跳)航海荒岛二十八年(鲁滨逊)《鲁滨逊漂流记》这本书读完的举手?读了超过一遍的举手?你是利用什么时间阅读这本书的? 今天的读书会咱们就来聊聊这本书。
一、走近书本,了解作品这段时间,曹老师和大家都沉浸在阅读《鲁滨逊漂流记》的快乐中。
把你的书举起来,相互看看,也让听课的老师看看。
比较一下,你发现了什么?把你的发现告诉大家!(引导学生从版本不同、设计不同来回答,说明这本书的经典)这部小说一经问世立即风靡全球、历久不衰,在世界各地拥有一代又一代的读者。
小说从初版至今,已出了几百版,几乎译成了世界上所有的主要文字。
据说,除了《圣经》之外,《鲁滨逊漂流记》是再版最多的一本书,成了世界文学宝库中一部不朽的名著。
二、交流读书方法1、老师想知道你们是怎样阅读这本书的,谁来介绍介绍?生介绍自己的读书方法。
(相机展示)2、老师把同学们所提到的读书方法归纳成两点:(1)看封面,读前言,了解作者简介、故事梗概、作品意义。
(2)通读全文,对书中的某一句段或故事情节有感触的,作批注;书中的好词佳句、精彩段落随时摘抄,还可以写一写读后感。
希望这两则读书小贴士对大家阅读其他书籍也会有所帮助。
鲁滨逊漂流记》阅读指导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结合作品故事情节理解鲁宾逊这一主要人物形象。
2.引导学生理智、辨证地面对生活中的不幸和挫折,培养学生积极、健康、乐观的生活态度。
教学重、难点:1.了解主要故事内容,培养阅读兴趣。
理解鲁宾逊这一主要人物形象。
2.正确看待生活中的不幸和挫折,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态度。
教师准备:认真阅读整本书,准备教学课件学生准备:1.走进书中了解笛福。
2.了解鲁滨逊的经历,思考鲁滨逊给自己留下了怎样的印象,重点准备交流鲁滨逊28 年的荒岛生涯,准备把其中给自己印象最深刻的一个情节讲给大家听。
课时安排:三课时第一课时(导读)【走进冒险】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你们都知道哪些读书名言?(学生自由回答)师:是啊,书是人类的精神食粮,没有了书籍,就像生活中没有了阳光,没有了书籍,就像鸟儿没有了翅膀。
2.你们平时都读过哪些课外书?在你读的课外书中你最喜欢哪一本?能说一说你喜欢的原因吗?(指名说)师:读书好似爬山,爬得越高,看得越远;读书好似耕耘,汗水流的越多,收获自然更丰富。
3.今天老师也要给大家推荐一本书,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知道是哪一本吗?《鲁滨逊漂流记》课件展示:书二、初步了解1.读过这本书吗?读过的举手?(了解情况)谁能说说你读过后有什么收获?2.这部小说被后人尊奉为十八世纪欧洲现实主义小说的奠基之作,进而成为文学史中的传世之作。
小说作家丹尼尔、笛福更是家喻户晓了。
有人说,《鲁滨逊漂流记》的成功不是偶然的,它与笛福的生活和思想密切相关。
那么,笛福一生的经历如何呢?下面我们一起作个简要的了解。
(自然导出对作家的介绍)课件出示:作者的介绍笛福是英国18 世纪四大著名小说家之一,被誉为“英国小说之父。
”他的代表作《鲁滨逊漂流记》是一部流传很广、影响很大的文学名著,这部小说是笛福受当时一个真实故事的启发而创作的。
1704 年苏格兰水手赛尔科克在海上与船长发生争吵,被船长遗弃在荒岛上,四年后被救回英国。
《鲁宾逊漂流记》指导阅读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和交流,使学生了解《鲁宾逊漂流记》的故事内容,并能从鲁宾逊的身上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学习他的顽强与乐观精神。
2.学会由表及里的阅读顺序,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3.以一篇带多篇,激发学生阅读文学作品的兴趣,确立正确的阅读思想,让读书成为自己的生活习惯。
教学重点:1.掌握精读和泛读等读书方法。
2.指导学生写读书笔记。
教学过程:一、说话导入师:同学们,有人说: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
的确,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除了依靠学校教育、环境影响、家庭熏陶等诸多因素外,还必须从阅读中吸纳精神营养。
所以我们要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多读课外书,老师在与你们聊天时发现,同学们已经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但有部分同学却只喜爱读图而排斥阅读文字,有些同学虽然喜爱读书,却在鱼目混珠的书海中迷失了方向;还有些同学虽然读了不少书,却因为读书方法不当而收效甚微。
今天我们就来上一节阅读指导课,希望同学们能通过今天的学习在课外阅读上有所收获。
二、好书推荐师:在我校的书香节里,给同学们推荐的一些课外阅读的书目。
(课件出示)《爱的教育》、《唐诗三百首》、《东周列国故事》、《资治通鉴故事》、《岳飞传》、《杨家将演义》、《聊斋志异》、《格列佛游记》、《匹克威克外传》、《鲁滨逊漂流记》、《童年》、《希腊神话故事》、《爱丽斯漫游奇境记》、《十万个为什么》、《简爱》、《智慧背囊》、《草房子》、《青铜葵花》、《山羊不吃天堂草》、《男生贾里》、《女生贾梅》、《五(3)班的“坏小子”》、《夏洛的网》、《哈利波特》、《海底两万里》、《老人与海》、《爱心树》、《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柳林风声》、《读者》杂志、《世界名人传记》(少年版)……师:同学们,这些都是经典的好书,很适合我们阅读,我们可以从这些书中学到很多做人的道理和写作的方法。
所以在玲琅满目的书店或者图书馆,我们就可以挑选这些书来阅读,而不要去选择那些充斥着暴力和黄色的书。
整本书阅读《鲁滨逊漂流记》导读激趣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了解作者、作品的主要内容、写作背景等,激发学生阅读世界名著的兴趣。
2.通过阅读,初步了解和掌握基本的阅读方法。
3.学会制定学习计划,规划阅读,养成做读书笔记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阅读了解作者、作品的主要内容、写作背景学会制作阅读计划表。
难点:通过阅读,初步了解和掌握基本的阅读方法,养成做读书笔记的习惯。
教学准备:《鲁滨逊漂流记》、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一、兴趣导入。
1.回顾单元要素及单元目标。
2.在这个单元里,我们接触了哪几本世界名著,回顾单元课文,出示插图猜人物。
3.课前闯关游戏。
通过前面课文的学习,你对《鲁滨逊漂流记》有了什么了解?从书评中你感受到了什么?二、了解作者及作品(一)了解作者。
丹尼尔·笛福(Daniel Defoe,1660年5月6日—1731年4月24日),17—18世纪英国作家。
代表作有《鲁滨逊漂流记》、《骑士回忆录》、《辛格顿船长》、《杰克上校》、《大疫年日记》、《英国商人手册》等。
1731年4月24日,逝世于伦敦居所,葬于本希尔公墓。
(二)作品及写作背景。
《鲁滨逊漂流记》是丹尼尔·XX的一部长篇小说。
该书首次出版于1719年4月25日。
该作主要讲述了主人公鲁滨逊·克鲁索(Robinson Crusoe)出生于一个中产阶级家庭,一生志在遨游四海的故事。
一次在去非洲航海的途中遇到风暴,只身漂流到一个无人的荒岛上,开始了一段与世隔绝的生活。
他凭着强韧的意志与不懈的努力,在荒岛上顽强地生存下来,在岛上生活了28年2个月零19天后,最终得以返回故乡。
这部小说是笛福受当时一个真实故事的启发而创作的。
1704年9月,一名叫亚历山大·塞尔柯克的苏格兰水手与船长发生争吵,被船长遗弃在大西洋中,在荒岛上生活4年4个月之后,被伍兹·罗杰斯船长所救。
笛福便以塞尔柯克的传奇故事为蓝本,把自己多年来的海上经历和体验倾注在人物身上,并充分运用自己丰富的想象力进行文学加工,使“鲁滨逊”不仅成为当时中小资产阶级心目中的英雄人物,而且成为西方文学中第一个理想化的新兴资产者。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鲁滨逊漂流记》阅读交流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概述《鲁滨逊漂流记》的主要情节,理解并分析鲁滨逊的人物形象,掌握小说的主题思想。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分享等活动,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热爱,培养勇敢、坚韧、乐观的人生态度。
教学内容1. 作者与背景:介绍笛福及其创作《鲁滨逊漂流记》的背景。
2. 故事梗概:概述小说的主要情节,分析鲁滨逊在荒岛上的生存经历。
3. 人物分析:深入探讨鲁滨逊的性格特点及其成长变化。
4. 主题思想:引导学生理解小说所传达的关于生存、勇气、坚韧和乐观的主题。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把握小说的主要情节,理解鲁滨逊的人物形象,领会小说的主题思想。
2. 难点:分析鲁滨逊的性格特点及其成长变化,理解小说的深层含义。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鲁滨逊漂流记》的相关图片和视频。
2. 学具:学生需准备《鲁滨逊漂流记》的原著或节选文本,笔记本和文具。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荒岛求生的视频片段,引起学生的兴趣,导入本课。
2. 阅读与分享:学生分享对《鲁滨逊漂流记》的阅读心得,教师引导学生深入讨论。
3. 分析与探讨: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鲁滨逊的人物形象和小说的主题思想。
4. 小组活动:学生分组讨论,模拟鲁滨逊在荒岛上的生存挑战,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 总结与反思:教师总结本课的主要内容,学生分享学习收获。
板书设计1. 《鲁滨逊漂流记》阅读交流课2. 主要框架:作者与背景、故事梗概、人物分析、主题思想3. 关键词:鲁滨逊、荒岛生存、勇气、坚韧、乐观作业设计1. 阅读作业:阅读《鲁滨逊漂流记》的原著或节选文本,做好笔记。
2. 写作作业:写一篇关于鲁滨逊人物形象分析的短文。
3. 创意作业:设计一个荒岛求生的方案,包括所需的工具和生存策略。
《鲁滨逊漂流记》整本书阅读交流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继续学习、巩固课外阅读的方法。
2.梳理故事情节,感悟人物形象及作品意蕴,使心灵受到感染和浸润。
3.引导孩子交流阅读收获和分享阅读体验,激发学生深层阅读的兴趣。
教学重点:梳理故事情节,感悟人物形象及作品意蕴,使心灵受到感染和浸润。
教学难点:引导孩子交流阅读收获和分享阅读体验,激发学生深层阅读的兴趣。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新课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
最近,我们共同阅读了《鲁滨逊漂流记》这本书。
在家里,在学校里,总能看你在认真读书。
你认真读书的样子可真美。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鲁滨逊漂流记》的读书交流会。
二、交流读书方法陶渊明说“好读书,不求甚解。
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同学们,那你们是怎样来读这本书的?我们来听听小伙伴是怎么说的?(生介绍自己的读书方法。
)教师小结:从你们的交流中,我们知道了常用的读书方法有:作批注;做摘抄;写一写读后感;画航海路线图、人物性格分析图、故事情节图;对这本书结构内容做整理,画思维导图。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顾自己读《鲁宾逊漂流记》时所用的方法,通过老师的总结强化整本书阅读的方法,让学生巩固所学的阅读方法,为以后的整本书阅读打下坚实基础。
三、梳理故事情节1.整本书阅读的方法一:把书读细环节一:知识竞赛看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读书方法,接下来老师带来一组挑战,检验你的书读的效果如何,请准备好。
(放录音)环节二:连一连鲁滨逊一共出海了4次,你知道他都去了哪里吗?请同学们连一连。
总结:老师不得不再次竖起大拇指,太厉害了!看来同学们并不是囫囵吞枣地过一遍,而是做到了细嚼慢咽,读得很细致。
我们在阅读整本书时就应该做到2.整本书阅读的方法二:把书读薄环节三:概括故事内容(说一说)读书能养气,乃为善读书。
看来同学们对故事情节基本掌握了,相信你们一定能把这个故事讲清楚。
这本书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引导学生交流归纳)教师小结:通过你们的讲述,我们把二三十万字的小说归纳成短短的几句话,这是要求我们在阅读整本书要做到——把书读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