沱湖省级自然保护区情况简介
- 格式:doc
- 大小:21.00 KB
- 文档页数:1
基于沱湖某区域水环境治理生态修复方案技术研究摘要:随着人们对水环境及水资源要求的提高,水污染已引起各方面的重视,近年来国家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及财力进行水污染防治工作,其中生态修复在水环境综合治理中显得尤为突出。
生态修复工程可以改善河道水生态环境,提升水体自净能力,恢复河道水域生态系统功能。
本文以沱湖某区域水环境治理生态修复工程为例,采用生态修复技术,利用人工湿地对其进一步处理,从生态拦截、人工湿地等方面进行探讨,为流域综合治理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生态修复人工湿地生态沟渠1引言水是生命之源,但中国乃至世界水资源都极其有限,同时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增长,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1~2]。
据全国环保总局公报显示,2006年全国地表水总体水质属中度污染。
在国家环境监测网实际监测的745个地表水监测断面中Ⅰ~Ⅲ类,Ⅳ类、Ⅴ类水质的断面比例分别为40%、32%和28%[3]。
我国水污染状况已到了十分危急的地步,严重的制约了经济的发展。
现在水污染已引起了各方面的重视,国家也已投入大量的资金进行水污染的治理以及水处理技术的开发。
2021年国家《重点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在沱湖设置了沱湖湖区国控断面。
本文以沱湖某区域水环境治理生态修复工程为例,采用生态修复技术,利用人工湿地对其进一步处理,从生态拦截、人工湿地等方面进行探讨。
2研究区域概况本次研究的区域位于安徽省东北部,淮河中游下段,地跨淮河两岸,地处东经117º25′~118º04′和北纬32º34′~33º20′之间。
该县总面积1428km2,人口68.85万,辖14个乡镇,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1个省级自然保护区、1个省级森林公园、216个村。
沱湖北纳沱河、北沱河、唐河、马拉沟等来水,东部经新开沱河接怀洪新河,由双沟和下草湾引河泄入洪泽湖,总流域面积3073km2。
3现状调查与评价3.1水质情况2021年1~6月沱湖湖区断面水质监测结果显示,2月、5月、6月沱湖湖区断面水质均超过Ⅲ类标准,主要超标因子为化学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总磷、总氮[4]。
安徽省湿地资源概述安徽位于长江中下游,全国七大水系中的长江和淮河横贯其中,全国第五大淡水湖━━巢湖也分布于此,安庆沿江湖泊集中成片,构筑了长江中下游区域享有盛名的华阳湖群。
安徽现有湿地总面积约2918804hm2,占省国土面积的21.0%,占全国湿地总面积的4.4%,为全国湿地资源最丰富的省份之一。
安徽湿地分为五大类16种类型,包括永久性河流、季节性或间歇性河流、泛洪平原湿地、永久性淡水湖、季节性淡水湖、藓类沼泽、草本沼泽、沼泽化草甸、灌丛沼泽、森林沼泽、内陆盐沼、地热湿地、淡水泉、水库、池塘和水稻田,其中,淮北煤矿塌陷湖泊是我国极为特殊的人工湿地类型,巢湖、石臼湖、升金湖、太平湖、扬子鳄栖息地被列为中国重要湿地,升金湖同时又被列为亚洲重要湿地和中国生物圈保护区。
全省现有湿地植物439属798种,湿地动物74目192科814种,其中列为国家重点保护的有莼菜、水蕨、白鹳、黑鹳、白头鹤、白鹤、大鸨、扬子鳄、白鱀豚、中华鲟、白鲟、黄嘴白鹭、白琵鹭、白额雁、小天鹅、灰鹤、白枕鹤等48种。
我国地域辽阔,地貌类型千差万别,地理环境复杂,气候条件多样,是世界上湿地类型齐全、数量丰富的国家之一。
按照《湿地公约》对湿地类型的划分,我国湿地分为5类28型。
其中,近海及海岸湿地类包括浅海水域、潮下水生层、珊瑚礁、岩石性海岸、潮间沙石海滩、潮间淤泥海滩、潮间盐水沼泽、红树林沼泽、海岸性咸水湖、海岸性淡水湖、河口水域、三角洲湿地共12型;河流湿地类包括永久性河流、季节性或间歇性河流、泛洪平原湿地共3型;湖泊湿地类包括永久性淡水湖、季节性淡水湖、永久性咸水湖、季节性咸水湖共4型;沼泽湿地类包括藓类沼泽、草本沼泽、沼泽化草甸、灌丛沼泽、森林沼泽、内陆盐沼、地热湿地、淡水泉或绿洲湿地共8型;人工湿地类有多种型,但从面积和湿地功能的重要性考虑,全国湿地调查只调查了库塘湿地1型。
全国湿地资源调查统计结果表明,我国现有100hm2以上的各类湿地总面积为3848万hm2(不包括香港、澳门和台湾的数据)。
安徽省林业局关于《安徽五河沱湖省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2021-2030年)》的批复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安徽省林业局
•【公布日期】2022.04.06
•【字号】林保函〔2022〕164号
•【施行日期】2022.04.06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自然资源综合规定
正文
安徽省林业局关于《安徽五河沱湖省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
(2021-2030年)》的批复
蚌埠市林业局:
你局《关于请求批准〈安徽五河沱湖省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2021-2030年)〉的请示》(蚌林〔2022〕22号)收悉。
经研究,批复如下:
一、原则同意《安徽五河沱湖省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2021-2030年)》(以下简称《总体规划》)。
安徽五河沱湖省级自然保护区建设管理要严格按照《总体规划》的指导思想、规划布局、功能区划、保护建设内容实施,着力提升完善自然保护区的基本功能,不断增强自然保护区管理能力(具体详见附件)。
二、安徽五河沱湖省级自然保护区要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正确处理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严格按照《森林法》《自然保护区条例》等法律法规要求,加强自然生态系统和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落实自然保护区管控要求。
三、你局要加强对《总体规划》实施的组织指导,督促五河县及时完成勘界立标等基础工作,健全并落实各项规章制度,不断提高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水平,
实现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
附件:省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附表.pdf
安徽省林业局
2022年4月6日。
泸沽湖的自然保护区保护生态环境的绿色天堂泸沽湖,位于中国云南和四川交界的边陲上,是一个迷人的地方。
毗邻青海藏高原和云贵高原,泸沽湖地处高海拔地区,海拔2690米。
湖水清澈蓝绿,被誉为中国最美丽的淡水湖之一。
作为一个资深导游,今天我将带领大家一同探索泸沽湖自然保护区,这片绿色天堂。
一、泸沽湖的自然环境泸沽湖自然保护区位于中国的西南边陲,是一个地貌复杂、生物多样的区域。
这里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包括湖泊、大片森林和珍稀的动植物。
湖泊是泸沽湖地区最独特的地貌特征之一,它不仅是两省的分界线,也是大自然的恩赐。
湖中有27个岛屿,有人居住,有野生动物棲息,是一个绝佳的观鸟胜地。
这里的湖水清澈,让人可以清楚地看到湖底的石头和水草。
二、泸沽湖的生态保护泸沽湖作为自然保护区,一直致力于保护和保持湖区的生态平衡。
在保护方面,政府采取了多项措施来保护湖区的生态环境。
首先,建立了保护站,定期巡逻湖区,以确保湖水的清洁。
其次,通过建立公园管理制度,限制了游客数量和活动范围,以减少人类对湖区生态环境的影响。
此外,还组织了各种环境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生态保护的意识。
三、泸沽湖的动植物资源泸沽湖自然保护区拥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这里是许多珍稀动植物的乐园。
在湖区可以看到各种水禽,例如黑颈鹤、白鹭等。
湖水中还生存着一种稀有的鱼类——泸沽湖毛鱼。
而湖区周边的山林里,栖息着大熊猫、金丝猴等野生动物。
这些动植物的存在使得泸沽湖成为了一个生物多样性极高的区域。
四、泸沽湖的生态旅游泸沽湖地区现如今已经发展成为一个生态旅游胜地。
游客可以在这里感受到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享受绿色度假的乐趣。
湖区的环湖公路是非常有名的旅游景点之一,沿途可以欣赏到湖光山色的美景。
此外,游客还可以选择住在当地的民居,体验当地的生活方式。
在泸沽湖,还可以乘船游湖,欣赏到湖泊的迷人风光。
五、泸沽湖的文化特色除了自然风光之外,泸沽湖地区还有丰富的文化特色。
这里是摩梭人的故乡,他们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
安徽省蚌埠市沱湖介绍:沱湖位于淮河左岸,五河县境内,湖盆为郯庐断裂带局部凹陷洼地积水而成。
居沱河的下游,北纳沱河、北沱河、唐河来水,总来水面积2983平方公里,全为平原区。
沱湖原从五河县城东侧向南直接入淮河,1951年实施的淮河中游五河以下干支河分流工程,堵塞了入淮口,改经氵崇潼河向东注入洪泽湖。
50年代初,汛期受淮水顶托倒灌,湖面积最大为358平方公里,容积8.6亿立方米。
现沱湖从泗县的樊集至五河县新沱河上口,长约21公里,平均宽1.5~3.0公里,湖底高程11.0~11.5米,水位为13.0米时,湖面积40平方公里,容积0.37亿立方米。
湖水呈淡绿黄色,透明度0.2~0.35米,PH值8.3,矿化度203毫克每升,为碳酸盐类钙组I型水。
盛产鱼虾,1985年以来,人工养殖河蟹成功而闻名。
具灌溉、滞洪、水产之利。
沱湖沱湖为一手掌形河迹洼地型浅水湖泊,地处黄淮海平原南缘的五河县西北部,呈南北走向,其北接沱河,下经潼河入淮,南北长约25km,东西宽约1-5km不等,中心位于东经117049//,北纬33012//,属于北亚热带与南暖带过渡的季风气候区。
湖水常年平均深度在1米左右,最深处2-3米,水位变化在12.0-15.5米之间,正常水位(13.0米)湖区面积约为6万亩,水位在15.5米时,湖面可达12万亩,其四季分明、季风气候显著,气候温和、光照充足、无霜期长,光热水资源较为丰富。
沱湖是镶嵌在淮北平原上的一颗璀璨明珠,是皖北最大的水产品生产基地,沱湖湖岸弯曲,淤泥深厚,水质清新、无污染(水质优于Ⅱ类接近I类水的标准),湖底水草丰茂,浮游动植物种类较多,供饵力强,天然的水资源环境为优质的鱼虾蟹的生长提供雄厚的物质基础。
鱼蟹虾从苗种供应到上市商品的生产,各种生产设施完备,全乡有鱼苗场一处,大水面2万多亩、围栏网3万亩,网箱500多亩,连片精养种、成鱼塘1000多亩,稻田养殖1300亩,其水产品年产量为10000多吨(名特优水产品占30%左右),产值6000多万元,渔业产值占全乡农业产值的40%左右。
安徽省沱河沿河地区地下水水质现状
地下水是地球上最重要的水资源之一,然而,沱河沿河地区的地下水质量已经受到了极大的损害。
随着经济和人口的增长,工业和农业活动的井喷,这个地区的地下水质量已经出现了严重的问题。
首先,整个地区的地下水质量普遍较差,水质受到了很大程度的负面影响,因为这个地区是一个农业和工业的集中区域,化肥、农药、工业废水等排放物质已经污染了地下水。
其次,地下水中含有较高的硝酸盐、砷、铅等物质,这些重金属物质对人体健康有非常严重的危害,如果长期饮用污染的地下水,将很大程度上影响身体健康。
此外,由于地下水被过度开采,导致水位持续下降,对周边的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具体表现为土地沙漠化、泉水干涸等等。
如果不加以解决和治理,这些问题将会严重影响到周围居民和企业的健康和生产,还将可能引发水资源供应的紧张。
为了改善当前的水质现状,我们应该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如: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加强工业废水处理的力度,加强监测,防止非法排放等。
加强环保宣传也非常重要,提醒人们注意水资源的保护和节约。
综上所述,地下水是中国最宝贵的自然资源之一,也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地下水污染和过度开
采对人类的危害也越来越明显。
因此,我们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来缓解和解决这些问题,并保护我们的地下水资源。
沱湖旅游度假村基本概况一、项目名称:安徽省沱湖自然保护区旅游度假村有限公司(沱湖旅游度假村)。
二、承建单位基本情况该项目由安徽军安集团公司独资筹建。
安徽军安集团公司架构有以下公司组建:安徽军安置业投资有限公司安徽裕安集团友联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安徽帅中家具制造有限公司安徽省沱湖自然风景保护区旅游度假有限公司淮南市盈佳置业有限责任公司合肥乐业品牌形象管理有限公司三、项目拟建地点:安徽省五河县沱湖乡四、项目概况该项目于2008年12月份发改委立项,2009年开始建设。
沱湖旅游渡假村,北临沱湖,东西横向间距最长750米左右,南北纵向最宽处350米。
地块被大道和围坝分为四部分:东南为酒店区,西南为养生区,东北为内湖休闲区,西北为湿地野趣区。
规划总用地面积20.98公顷,整个地势平坦。
外滩休闲区及湿地野趣区位于围坝的北侧,紧邻沱湖。
五、目前项目进展情况1、水上餐厅、水上别墅于2009年元月动工,2009年10月1日建成营业,土建投资水上餐厅1200万元,水上别墅土建200万元。
2、土方回填、绿化共完成800万元。
3、会议中心:从2009年10月份开始施工,主体完成。
四层已浇顶,服务中心已封顶,游泳池八月份可以投入使用。
投入资金680万元。
4、大酒店从2009年8月份开始施工,已完成地下一层,正负零层以上一层主体,已投入资金530万元。
5、餐厅别墅装饰1800万元,中央空调、设备等600万元。
总计投入资金伍仟五百零壹拾万元整。
六、主要建设内容及工艺技术路线1、酒店服务区:酒店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
主楼为五层,按四星级宾馆标准建造;停车场可停放80辆小汽车。
2、休闲旅游区:占地约120亩,主要建设有服务中心、木屋别墅、烧烤亭、游泳池、水上娱乐会所。
建筑面积4700平方米。
3、水上大酒店同时能保证600人就餐,可以接待各种档次的客人。
4、会议中心设有大小会议室7个,所用音响设备均为进口设备,可接待各种大小会议。
江苏省十大湖泊作者:孙羊林来源:《森林与人类》2008年第09期高邮湖:一幅幅秀丽的湿地画“不闻高邮人,先知高邮鸭”,高邮麻鸭是我国三大名鸭之一,距今已有900多年历史,尤以善产“双黄蛋”而驰名中外。
与高邮鸭相伴的,是高邮湖——江苏省第三大淡水湖、中国第六大淡水湖。
高邮湖总面积约780平方公里。
它同时具备几个突出特点:悬湖、界湖、浅水湖、过水湖、苇滩。
它的湖盆高出东部里下河平原1.0米至2.5米。
湖水较浅,最大水深2.40米,平均水深仅1.44米。
地跨江苏的高邮、金湖、宝应3市(县)和安徽的天长市,北接宝应湖、通高邮湖,南接邵伯湖、通长江,承担行洪、航运、灌溉等功能。
它水滩兼备,有113平方公里苇滩。
高邮湖是天然养殖场、洪水调节器、优良大水库、野生动植物天堂、湿地旅游胜地。
它是美丽的湖。
秋日里,在夕阳映照下,风帆、野鸭、飞鸟、芦花,组成一幅幅秀丽的湿地画,让人如痴如醉。
骆马湖:江苏省第四大湖泊骆马湖是江苏省四大湖泊之一,总面积375平方公里,仅次于太湖、湖泽湖、高邮湖。
骆马湖跨越新沂、宿迁两县接合部,湖水主要来自沂蒙山洪和天然雨水,沿湖无工业污染,常年水体清澈透明,湖滩浅水中生长密实的芦苇和众多浮游生物。
湖中鱼类多达56种,其中银鱼、青虾、螃蟹、龙虾最有名。
骆马湖水天相连,风光秀丽,整个湖面有如悬立在天边的巨幅风景画屏。
骆马湖将在南水北调中发挥重要作用。
湖西的皂河抽水站,出水口通入骆马湖,进水口接连邳洪河,在皂河闸下接转中运河,为南水北调第六梯级工程。
骆马湖是江苏防御沂、泗洪水,确保下游数百万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主要屏障,也是当地发展国民经济的主要资源宝地。
石臼湖:南京最大天然淡水湖石臼湖位于江苏省溧水县城南10公里处,为南京地区最大的天然淡水湖泊,总面积220平方公里,溧水县拥有14万亩。
石臼湖湖面广阔,碧波万顷,山峦点缀湖岸,风光旖旎壮观。
石臼湖盛产鱼虾、水禽、芡实、茨菰等水产品,历来是沿湖村民的副业收入之源,素有“日出斗金”、“日落斗银”之称。
沱湖湿地公园实习报告一、实习背景与目的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生态环境保护变得越来越重要。
湿地公园作为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还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
为了深入了解湿地公园的生态环境保护和管理工作,我参加了沱湖湿地公园的实习。
本次实习的主要目的是学习湿地公园的生态环境调查、监测和保护方法,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
二、实习内容与过程1. 环境调查与监测在实习初期,我参与了沱湖湿地公园的环境调查与监测工作。
通过实地考察,我对湿地公园的地理位置、生态环境、植物种类、动物种类和人文景观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调查。
同时,我还学会了使用专业设备进行水质、土壤和空气质量的监测,掌握了相关数据处理方法。
2. 生态环境保护与管理在实习过程中,我了解到沱湖湿地公园在生态环境保护和管理方面所采取的措施。
公园遵循“生态优先、保护为主、合理利用、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对湿地生态系统进行科学规划和管理。
通过治理水体、恢复植被、设置自然保护区等措施,有效改善了公园的生态环境,保护了生物多样性。
3. 湿地公园景观与保护手法调研我还针对湿地公园的景观特征与保护手法进行了调研。
以沱湖湿地公园为例,我分析了其湿地景观的特点,如水域面积较大、植被丰富、动植物种类繁多等。
在此基础上,我研究了公园在保护湿地生态环境方面所采取的手法,如限制开发、生态修复、宣传教育等。
三、实习收获与反思通过本次实习,我深入了解了沱湖湿地公园的生态环境保护和管理工作,收获颇丰。
首先,我学会了如何进行湿地公园的环境调查与监测,掌握了相关技术方法。
其次,我对湿地公园的生态环境保护和管理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为今后从事相关工作奠定了基础。
最后,我认识到湿地公园在城市生态环境中的重要作用,增强了自己的环保意识。
然而,在实习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如部分游客对湿地公园的保护意识不强,存在乱扔垃圾、破坏植被等现象。
这使我意识到,湿地公园的保护不仅需要加强管理,还需要提高游客的环保意识。
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同意建立泗县沱河等三处省级自然保护区的批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2.02.04•【字号】皖政秘[2012]62号•【施行日期】2012.02.0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自然生态保护正文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同意建立泗县沱河等三处省级自然保护区的批复(皖政秘〔2012〕62号)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申报泗县沱河湿地为省级自然保护区的请示》(宿政〔2009〕36号)、《关于申报萧县黄河故道湿地为省级自然保护区的请示》(宿政〔2009〕44号)和《关于申报砀山县古黄河湿地为省级自然保护区的请示》(宿政〔2009〕39号)悉。
现批复如下:一、原则同意建立泗县沱河省级自然保护区、砀山县黄河故道省级自然保护区、萧县黄河故道省级自然保护区,隶属所在县人民政府林业行政主管部门管理。
二、新设立的3处省级自然保护区的管理机构,需按程序和权限报机构编制部门审批。
审定同意后,其机构人员经费供给由同级财政按规定办理。
三、新设立的3处省级自然保护区所在地人民政府和主管部门,要抓紧落实新建自然保护区的组建工作,尽快组织编制和实施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明确其管理范围和土地权属,组织开展自然保护区的勘界和立标工作,并向社会公告。
自然保护区的面积、范围和功能分区一经确定,原则上5年内不得进行调整。
四、要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认真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自然保护区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10〕63号)要求,切实加强对自然保护区的综合管理,妥善处理自然保护区建设管理与当地经济建设和居民生产生活的关系,不断提高省级自然保护区的建设水平和管理效果。
安徽省人民政府二○一二年二月四日。
安徽沱湖自然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资源调查
张雷雷;鲍方印;康健
【期刊名称】《四川动物》
【年(卷),期】2007(26)4
【摘要】2005年对安徽五河县沱湖自然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沱湖自然保护区共发现两栖爬行动物17种.其中两栖纲7种,隶属1目3科4属;爬行纲10种,隶属2目7科8属;其区系组成为东洋界3种,古北界6种,广布种8种.动物区系呈现古北界特征.结合调查情况对加强该区两栖爬行类动物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提出建议.
【总页数】3页(P819-821)
【作者】张雷雷;鲍方印;康健
【作者单位】安徽淮北天宏集团实业有限公司生物技术研究所,安徽淮北233000;安徽科技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安徽科技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Q989.5;Q959.6
【相关文献】
1.古田省级自然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资源调查及分析 [J], 杨越文
2.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批准建立沱湖等4处省级自然保护区的通知 [J], ;
3.广西天堂山自然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资源调查 [J], 阮桂文;贝永建
4.宁夏六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资源调查 [J], 龚大洁;孙呈祥;郑智;孙立新;段虎虎;李万江;郭熙川
5.湖南省永顺县万民乡县级自然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资源调查 [J], 费冬波;潘丹;任静;崔珊;吴炳贤;王海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安徽省五河县沱湖省级自然保护区
沱湖省级自然保护区于2000年12月经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
建立该保护区旨在保护典型的北亚热带和南暖带过渡气候区河迹洼地型湖泊湿地,保护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特殊水产资源和野生动植物资源,同时建立该保护区对于积极探索在沿淮湖泊湿地地区自然资源保护与地区经济协调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沱湖省级自然保护区区位优越,环境优美。
保护区紧靠五河县县城,东临104国道,南接304省道,驱车半小时就可到达宿淮宁高速、蚌宁高速入口处,拟建中的徐宁高速更是从保护区擦境而过。
保护区距离合肥、南京、徐州等大中城市仅有两小时车程。
保护区春天湖岸垂柳依依、夏天湖内荷花绚烂、秋天湖滩芦苇片片、冬天湖面冰雪相接,一年四季,各具特色,多元文化品味俱备、水乡特色鲜明。
在沱湖您既可体验到浓浓的渔家风情,又可领略到无限的自然风光。
沱湖省级自然保护区水资源丰富,物种广博。
保护区是典型的河迹洼地型湖泊湿地,水资源丰富,常年保持8万亩水面,是皖北地区最大的无污染淡水湖泊。
保护区是许多珍稀鸟类重要的越冬或迁徙地,主要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白鹤、白忱鹤、白鹳、黑鹳、大鸨及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灰鹤、鸳鸯和白尾鹞等。
沱湖还是重要的水产品养殖基地,沱湖螃蟹荣获“安徽省名牌农产品”、“全国十大名蟹”和“绿色食品”等称号。
沱湖年产河蟹15万公斤,大青虾10万公斤,鳜鱼、黑鱼、千头鱼、泥鳅等水产品5
万公斤,其他水产品40万公斤,鸭鹅40万羽,其中野鸭10万羽。
在沱湖您既可观赏到珍稀的鸟类,又可品尝到新鲜的水产品。
沱湖省级自然保护区文化底蕴深厚。
历史悠久的沱湖有多处历史人文古迹,如:捻军渡口、朱元璋品蟹亭、霸王井、大岗古墓群、泗河村遗址等;沿湖周边滩涂如,封候咀、陈南咀、晒银滩、靴筒地等有许多神奇的传说。
沱湖西有台子山石器遗迹,东有古虹县遗址,西南有汉五台、霸王城等遗迹遗址正在发掘研究。
在沱湖您既可游览人文古迹,又可回味悠久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