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防治工作检查表
- 格式:doc
- 大小:74.00 KB
- 文档页数:16
医院门诊传染病防治月度检查记录表
考核月度:年月检查人:检查时间:年月日
页脚内容
门诊日志登记要求:1.登记项目至少包括就诊日期、患者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发病日期、家庭住址、病名(诊断)、初诊或复诊等九个基本项目。
2.填写内容规范、准确、字迹清晰。
不能有缺项、填写大地址、症状代替病名等现象。
3.对于发热病人,要在门诊日志上标明体温和相关流行病学史。
4.对于14岁以下的儿童,要填写家长姓名,对诊断(疑似)为传染病的患者要详细填写家庭住址及联系方式。
医院住院科室传染病防治月度检查记录表
考核月度:年月检查人:检查时间:年月日
页脚内容
1.出入院登记本项目:姓名、性别、年龄、职业、现住址、入院日期、入院诊断、出院日期、出院诊断、转归情况;
2.传染病登记本项目:登记日期、姓名、性别、年龄、现住址、发病日期、就诊日期、诊断、报告日期、订正时间、报告科室、报告人、收卡日期、收卡人
医院检验科、放射科传染病防治月度检查记录表
考核月度:年月检查人:检查时间:年月日
1.检验科登记项目:送检科室、送检日期、病人姓名、性别、送检样品、检验项目、检验结果、检验人员、报告日期;
2.放射科登记项目:开单科室、检查日期、病人姓名、性别、检查结果、初步诊断、报告日期;
3.异常检验、检查结果的反馈,包括是否反馈、反馈是否及时等,在检验科、放射科查实后再到临床科室核实。
页脚内容。
传染病防治部分一、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建设达到规定要求。
(1)人大或政府制定和下达传染病防治规划;政府下达关于加强疾控体系建设规定。
A有,且资料齐全 B有,但资料不规范或不全 C无(2)政府成立公共卫生工作委员会,制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案,召开传染病防治的有关会议记录资料。
A有,且资料齐全 B有,但资料不规范或不全 C无(3)市卫生局有年度传染病防治计划;有覆盖城乡的疫情信息报告、监测网络资料。
A有,且资料齐全 B有,但资料不规范或不全 C无(4)疾控中心机构设置、人员编制文件、房屋建设布局、科室设置资料。
A有,且资料齐全 B有,但资料不规范或不全 C无(5)疾控中心年度经费预、决算表、年度财务分析资料A有,且资料齐全 B有,但资料不规范或不全 C无(6)实验室设备装备、检验项目清单及同国家实验室建设标准对照资料。
A有,且资料齐全 B有,但资料不规范或不全 C无(7)疾控中心人员名册;年龄、学历、职称结构资料;人才培养计划和近两年现场流行病学、实验室检验等人才培养实施情况资料A有,且资料齐全 B有,但资料不规范或不全 C无(8)疾控中心开展肠道、呼吸道、自然疫源性等传染病监测,有监测方案、监测现场记录、总结A有,且资料齐全 B有,但资料不规范或不全 C无(9)疾控中心开展健康危害因素、消毒质量、地方病等监测资料,有监测方案、监测记录、总结。
A有,且资料齐全 B有,但资料不规范或不全 C无、亮点或特色:问题和建议:(二)医疗机构设有负责传染病管理的专门部门和人员,有健全的控制院内感染制度、疫情登记和报告制度,门诊日志齐全。
二级以上综合医院设立感染性疾病科,其他医院设立传染病预检分诊点。
(1)、医疗机构传染病管理应符合以下要求:A、设有相应的机构(如处室、科、组等)并配有专职专业人员;B、有机构成立、运行资料;C、有固定的办公场所和必要的办公设备;D、有与相应的工作经费保障;E、健全的制度:院感控制、疫情登记、报告、门诊日志等。
传染病防治监督检查表(共5篇)第一篇:传染病防治监督检查表辽宁省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治监督检查表辽宁省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治监督检查表地址:市区(县)邮编法定代表人姓名:性别:男女职务:工作电话:手机:级别:级等或其他□ 经济类型:国有□集体□联营□私营□其他□ 基本情况:1.职工总数人2.执业医师人 3.执业护士人 4.床位数张 5.门诊就诊量人/平均每日被检查单位:(公章)医疗废物管理一、医疗废物管理(一)医疗废物管理组织与制度:1.设臵监控部门(名称),有专(兼)职人员(姓名)负责管理岗位责任制有□ 无□ 检查记录有□ 无□ 2.医疗废物管理制度,其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为辽宁省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治监督检查表二、门诊、病房处置室:检查科门诊□ 病房□(一)管理制度:1.建立医疗废物分类收集的工作制度、流程和要求;有□ 无□2.医疗废物分类收集方法说明和警示标识有□ 无□3.发生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故时应采取的应急方案(询问)有□无□4.发生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故时的报告制度(询问)有□ 无□(二)医疗废物收集1.医疗废物包装物、容器符合规定;(与索证单位提供的一致)是□ 否□2.医疗废物包装物、容器无破损、渗漏和其他缺陷是□ 否□3.医疗废物臵于包装物或者容器内,封口紧实、严密是□ 否□ 4.医疗废物分类存放,标签注明(科室、类别、数量)是□ 否□ 5.对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病人产生的医疗废物使用双层包装物并及时密封是□ 否□ 6.放入包装物或者容器内的医疗废物不得取出是□ 否□(三)医疗废物运送送前检查包装物和容器的标识(医疗废物)、标签(产生单位、数量等)及封口是□否□三、检验科:(一)管理制度1.建立医疗废物分类、收集、包装的工作制度、流程和要求有□ 无□2.医疗废物分类收集方法说明和警示标识有□ 无□3.发生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故时应采取的应急方案(询问)有□ 无□4.发生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故时的报告制度(询问)有□ 无□(二)医疗废物收集1.医疗废物包装物、容器符合规定(所用的包装物与索证单位一致)是□ 否□2.医疗废物包装物、容器无破损、渗漏和其他缺陷是□ 否□3.医疗废物臵于包装物或者容器内,封口紧实、严密是□ 否□4.医疗废物分类存放,标签注明(科室、类别、数量)是□ 否□5.病原体的培养基、标本和菌种、毒种保存液等高危险废物,在产生地点进行压力蒸汽灭菌或化学消毒处理后按感染性废物收集处理(查记录)是□否□6.对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产生的医疗废物使用双层包装物并及时密封是□否□7.放入包装物或者容器内的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损伤性废物不得取出是□否□(三)医疗废物运送1.送前检查包装物和容器的标识、标签及封口;是□ 否□2.登记内容包括医疗废物来源、种类、重量或者数量、交接时间、最终去向、经办人签名等项目;是□ 否□四、病理科或放射科:检查科(一)管理制度:1.建立医疗废物分类、收集、包装的工作制度、流程和要求有□ 无□2.医疗废物分类收集方法说明和警示标识有□ 无□3.发生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故时应采取的应急方案(询问)有□ 无□4.发生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故时的报告制度(询问)有□ 无□辽宁省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治监督检查表(二)医疗废物收集1、医疗废物包装物、容器符合规定;是□ 否□ 2.医疗废物包装物、容器无破损、渗漏和其他缺陷;是□ 否□ 3.医疗废物臵于包装物或者容器内,封口紧实、严密;是□ 否□ 4.医疗废物分类存放,标签注明;是□ 否□ 5.化学性废物中批量的废化学试剂、废消毒剂交由专门机构处臵。
传染病防治工作检查表单位地址法人代表:负责人:联系电话:一、传染病疫情报告(一)(是、否)建立疫情管理组织(查阅成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疫情组织的文件、成立医疗应急救治队伍的文件);(二)(是、否)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疫情信息监测报告制度(是、否)、预检分诊制度(是、否)、首诊负责制度(是、否)、门诊工作日志制度(是、否)、自查制度(是、否)、奖惩制度(是、否)、培训制度(是、否);(三)疫情报告管理1、(是、否)设置预防保健科,(有、无)专(兼)职人员,人,,专业培训人,负责人:;2、医院内部传染病卡填写、收集、核实、上报的流程:;3、门诊日志项目齐全(门诊日志和登记簿的内容有病名、患者姓名、性别、年龄、初/复诊、职业、居住地点、发病时间、就诊时间、报告时间、和就诊医师等):齐全不齐全4、预防保健科(有、无)传染病总登记簿,与责任报告人之间(有、无)交接记录;(有、无)专用于网络直报/传染病疫情管理的主要设备,主要设备有哪些:;疫情管理人员向县区CDC传送传染病报告卡的记录:有、无;5、疫情报告自查记录:有、无,频次:,奖惩记录:有、无;6、县区CDC对你医院(是、否)进行传染病漏报告调查,调查结果:;7、现场随机抽查5例传染病病例与登记簿核对:报告例,漏报例,缓报例、瞒报例、谎报例。
二、医疗救治及疫情控制1、设立预检分诊点或感染性疾病科:有、无;2、感染性疾病科门诊设置:(传染科、肝炎、肠道、发热门诊整合)①选址、设计合理(与普通门诊分开):是、否②挂号、收费独立(与普通门诊分开):是、否,③呼吸道(发热)和肠道疾病候诊、药房(或药柜)、治疗室、检验、放射、观察室等分开:是、否,缺少④肠道专用厕所:有、无⑤诊室内空气消毒设备:有、无,流动水洗手设施:有、无,干燥设施:有、无⑥必要的医疗、防护设备和设施:有、无,数量:⑦感染性疾病患者就诊流程合理:是、否⑧各科室的医师在接诊中询问病人有关的流行病学史、职业史进行预检:有、无,对接诊处采取必要的消毒措施:有、无三、培训对医务人员开展传染病防治相关法律法规、消毒隔离及传染病防治知识、技能的培训:有、无,每年培训档案:有、无,培训对象及人数;现场抽查管理、临床、院感、疫报人员各2—3人进行相关知识书面考试。
医院防传染病安全措施专项检查表
检查日期:[填写日期]
检查人员:[填写检查人员名称]
1. 患者隔离措施
- [ ] 是否设立了专门的隔离病房?
- [ ] 隔离病房的设施是否完善,包括通风系统、病床隔离等?- [ ] 隔离病房内是否配备了必要的医疗设备和药品?
- [ ] 隔离病房是否按照规定进行定期清洁和消毒?
2. 医护人员个人防护
- [ ] 医护人员是否穿戴了符合规定的防护服、口罩和手套?- [ ] 是否为医护人员提供了必要的个人防护培训和指导?
3. 患者就诊排查
- [ ] 是否实施了患者就诊时的体温测量和症状询问?
- [ ] 是否建立了患者疫情登记和报告制度?
4. 医院环境卫生
- [ ] 医院内是否保持干净整洁的环境?
- [ ] 医院是否定期进行清洁和消毒,特别是公共区域和常接触物品?
5. 患者教育宣传
- [ ] 是否进行了患者教育宣传,包括传染病预防知识和个人卫生?
- [ ] 是否提供了相关宣传材料和指导手册给患者?
6. 废弃物管理
- [ ] 医院是否建立了符合规定的废弃物分类和处置制度?
7. 传染病报告和处置
- [ ] 是否建立了传染病报告和处置的联防联控机制?
- [ ] 是否确保传染病病例及时报告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置?
8. 其他问题
- [ ] 是否存在其他需要注意的问题?请注明。
检查结果:
- [ ] 合格
- [ ] 不合格(请注明不合格项)
检查意见和建议:
[填写检查意见和建议]。
传染病防治工作检查表单位地址法人代表:负责人:联系电话:一、传染病疫情报告(一)(是、否)建立疫情管理组织(查阅成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疫情组织的文件、成立医疗应急救治队伍的文件);(二)(是、否)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疫情信息监测报告制度(是、否)、预检分诊制度(是、否)、首诊负责制度(是、否)、门诊工作日志制度(是、否)、自查制度(是、否)、奖惩制度(是、否)、培训制度(是、否);(三)疫情报告管理1、(是、否)设置预防保健科,(有、无)专(兼)职人员,人,,专业培训人,负责人:;2、医院内部传染病卡填写、收集、核实、上报的流程:;3、门诊日志项目齐全(门诊日志和登记簿的内容有病名、患者姓名、性别、年龄、初/复诊、职业、居住地点、发病时间、就诊时间、报告时间、和就诊医师等):齐全不齐全4、预防保健科(有、无)传染病总登记簿,与责任报告人之间(有、无)交接记录;(有、无)专用于网络直报/传染病疫情管理的主要设备,主要设备有哪些:;疫情管理人员向县区CDC传送传染病报告卡的记录:有、无;5、疫情报告自查记录:有、无,频次:,奖惩记录:有、无;6、县区CDC对你医院(是、否)进行传染病漏报告调查,调查结果:;7、现场随机抽查5例传染病病例与登记簿核对:报告例,漏报例,缓报例、瞒报例、谎报例。
二、医疗救治及疫情控制1、设立预检分诊点或感染性疾病科:有、无;2、感染性疾病科门诊设置:(传染科、肝炎、肠道、发热门诊整合)①选址、设计合理(与普通门诊分开):是、否②挂号、收费独立(与普通门诊分开):是、否,③呼吸道(发热)和肠道疾病候诊、药房(或药柜)、治疗室、检验、放射、观察室等分开:是、否,缺少④肠道专用厕所:有、无⑤诊室内空气消毒设备:有、无,流动水洗手设施:有、无,干燥设施:有、无⑥必要的医疗、防护设备和设施:有、无,数量:⑦感染性疾病患者就诊流程合理:是、否⑧各科室的医师在接诊中询问病人有关的流行病学史、职业史进行预检:有、无,对接诊处采取必要的消毒措施:有、无三、培训对医务人员开展传染病防治相关法律法规、消毒隔离及传染病防治知识、技能的培训:有、无,每年培训档案:有、无,培训对象及人数;现场抽查管理、临床、院感、疫报人员各2—3人进行相关知识书面考试。
被检查单位陪同人员:检查人员:检查日期:年月日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弃物执法检查表1、建立医疗废物管理组织:(有、无);管理科负责人姓名电话2、第一责任人是否为法人代表或主要负责人(是、否)3、建立医疗废物管理意外事件应急预案(有、无)4、建立医院医疗废物管理规章制度:临床科室医疗废物管理制度(有、无)医技科室医疗废物管理制度(有、无);医疗废物院内分类收集运输管理规定(有、无);医疗废物集中存放场所管理规定(有、无);相关工作人员的职业卫生安全防护制度(有、无)5、产生地医疗废物处置工作流程(图或文字)(有、无)6、相关人员法律规范知识培训计划(有无)及落实:培训档案:(有、无);培训人数及对象:;“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有、无)7、医疗废物是否按医疗废物分类目录进行分类(是、否):专用包装物:感染性废物(颜色),损伤性废物(颜色):盛装医疗废物的包装物有无警示标识及中文标识:(有、无)标识中有医疗废物产生单位(有、无),产生日期(有、无)传染病医院及病区生活垃圾(颜色)8、医疗废物交接登记:科室登记本(有无);登记内容来源、种类、重(数)量、交接时间、去向、经办人签名等项目(是、否)齐全。
9、运送:固定时间和路线(是、否);专用运送工具(有、无);运送工具的清洗消毒(是否)10、暂时贮存间:专(兼)职管理人员(有、无);医疗废物警示标识(有、无);“禁止吸烟、饮食”的警示标识(有、无);防鼠(有、无);防蚊蝇(有、无);防蟑螂(有、无);远离医疗区(是、否)、食品加工区(有、无)、生活垃圾(有、无)11、转移联单保存(时间:200 年月—200 年月日12、防护用品:防护帽(有、无);防护眼镜(有、无);连衣裤(有、无);工业围裙(有、无);工业用靴(有、无);可呼吸的面罩(有、无);用后可弃手套(医务人员)(有、无)用于沉重的任务的手套(处理废物的工人)(有、无)13、自行处置医疗废物的(看记录):医疗废物消毒(是、否);毁形(是、否);焚烧(是、否)消毒后填埋(是、否)。
14、医院污水处理系统(有、无);污水处理方式:;总余氯:连续处理装置的污水,每日检测次;间歇式处理装置的污水,每次排放前检测(是、否);粪大肠菌群:每月监测不得少于1 次(是、否);致病菌:监测沙门氏菌每季度不少于1 次(是、否);志贺氏菌每年不少于2 次(是、否);理化指标:pH 每日监测不少于2 次(是、否);COD 和SS 每周1 次(是否);其他污染物每季度监测不少于1 次(是否)。
被检查单位陪同人:检查人:检查日期:年月日医疗卫生机构消毒隔离执行情况检查表1、建立医院内消毒管理组织(是、否)2、按医院的规模、性质设置医院感染管理机构或专(兼)职人员(有无),人数:;专业培训人数:,负责人:;3、建立医院及各科室医院消毒管理规章制度(有、无、不健全);4、相关法律规范及消毒新知识培训。
培训材料:“消毒管理办法”“消毒技术规范”“医院消毒卫生标准”“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内镜清洗消毒技术规范”“医疗机构口腔诊疗器械消毒技术操作规范”等(有、无、不全)。
每年培训档案(有、无),培训对象及人数:,抽查医务人员消毒知识掌握情况(抽查3-5人,书面考试)。
5、重点科室消毒隔离规范(1)治疗室、注射室、换药室、计划免疫接种门诊;⑴布局合理(清洁区、污染区分区明确、标志清楚)(是、否),无菌物品按灭菌日期放入(是、否);⑵消毒设施(有、无),流动水洗手设施(有、无);⑶医护人员衣帽整洁(是、否),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情况(是、否);⑷使用中的皮肤消毒液(碘酒、酒精等)密闭(是、否),更换频次: ;容器更换频次:容器灭菌(是、否)。
(2)口腔科:①口腔器械消毒管理制度:(有、无)②布局合理:口腔诊疗区域和口腔诊疗器械清洗、消毒区域(是、否)分开;③器械消毒与灭菌:牙科手机、车针、根管治疗器械、拔牙器械、手术治疗器械、牙周治疗器械、敷料等使用前(是、否)都进行了灭菌;灭菌方法:;口镜、探针、牙科镊子、物理测量仪器、印模托盘、漱口杯等使用前消毒(是、否),消毒方法:;接触病人体液、血液的修复、正畸模型等物品等,送技工室操作前(是、否)都进行消毒,消毒方法:;④医务人员个人防护:进行口腔诊疗操作时衣帽整洁(是、否),每次操作前及操作后是否洗手或者手消毒(是、否);⑤消毒工作程序及要点:用流动水清洗(是、否),方式为:手工刷洗、机械清洗设备清洗、加酶洗液清洗、超声清洗,清洗后器械干燥方式:擦干、机械设备烘干。
⑥快速卡式压力蒸汽灭菌器使用情况:灭菌器械包装(是、否),裸露灭菌后存放处:,使用有效期:。
⑦口腔诊疗区域环境整洁(是、否),牙科综合治疗台及其配套设施清洁、消毒(是、否),消毒方法及次数。
⑧消毒与灭菌效果监测:。
(3)内镜室(中心):内镜的种类及数量:;内镜验收合格证:有、无;平均每半日诊疗人数:;最多每半日诊疗人数;①布局合理:清洗消毒与诊疗分室(是、否),不同部位内镜诊疗工作分室或分时间段进行(是、否);不同部位内镜的清洗消毒的设备分开(是、否);②工作人员防护用品齐全(包括工作服、防渗透围裙、口罩、帽子、手套等)(是、否);③基本清洗消毒设备〔包括专用流动水清洗消毒槽(四槽或五槽)、负压吸引器、超声清洗器、高压水枪、干燥设备、计时器、通风设施,与所采用的消毒、灭菌方法相适应的必备的消毒、灭菌器械,50 毫升注射器、各种刷子、纱布、棉棒等消耗品〕等是否(齐全、不齐全),还缺少;④内镜清洗消毒的登记内容(就诊病人姓名、使用内镜的编号、清洗时间、消毒时间以及操作人员姓名等)完整(是、否);⑤内镜清洗消毒方法;⑥内镜储存柜内表面或者镜房墙壁内表面是否光滑、无缝隙、便于清洁(是、否),每周清洁消毒一次(是、否);⑦内镜消毒灭菌效果的监测及频次:,生物学监测及频次:。
(4)供应室:供应室验收合格证:有、无;①布局合理:(污染区、清洁区、无菌区划分清楚,区域有实际屏障)(是、否)②清洁物品与污染物品,消毒与未消毒物品分开放置(是否),明显标记(有无),收物与发物二个窗口(是、否),灭菌合格物品专室专柜存放(有、无);③清洁区、无菌区空气消毒设备(有、无);④消毒灭菌监测:高压锅:工艺监测(有、无),频次:;化学监测(有、无),频次:;预真空高压锅开展B-D试验(有、无),频次:,生物监测(有、无),频次:灭菌包上的指示胶带(有、无),消毒日期(有、无),有效期(有、无),消毒灭菌记录(有、无),项目完整:(日期、品种、数量、操作者)(是、否)(5)手术室①手术器械及灭菌内镜的灭菌方法:;②使用的消毒剂和消毒器械索证管理情况:;③消毒灭菌效果及环境卫生学监测情况:。
6、消毒效果自测:(能开展、未开展、委托开展)7产品(消毒剂、消毒器械、卫生用品)核对进货索证情况:。
8、使用紫外线消毒的科室消毒登记薄:有、无,登记项目(消毒日期、消毒时间、自测强度、累计消毒时间、清洁保养时间、操作者):完整、不完整被检查单位陪同人:检查人检查日期:年月日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传染病防治检查表机构名称:地址:法人代表:电话:一、疫情报告管理1、本单位是否制定了疫情管理相关规章制度:有(复印带回)、无;2、是否有传染病疫情电话记录本:有、无;3、针对网络直报举办的培训:有、无,培训次数:,人数:,培训档案:有、无;4、开展疫情管理督导检查情况(方案、总结):督导次数:记录:有、无;5、开展居民和医疗单位传染病漏报调查工作:是、否,漏报率:;6、网络直报管理:审核报告卡:是、否,审核频次次/天,重卡:有、无,现场检查有张重卡,疫情信息的反馈:;7、定时进行疫情分析:是、否,疫情分析的频次:;8、辖区内县级以上医疗机构数,实行网络直报单位数;乡级医院数,实行网络直报数:;9、疫情信息安全管理(审批制度): 有、无,帐号分配情况:;10、追踪核查5例医疗机构上报的传染病报告卡(网络报病数):11、有传染病报告卡登记簿:有、无,现场检查最新收卡日期为,上网检查最后输卡日期为,有张卡超过24小时未录入。
抽查传染病登记簿与三家医院所报告卡核对:因:。
二、预防控制措施执行情况:1、(是、否)按照规定开展疾病监测,疾病监测的种类:2、免疫规划(1)计划免疫疫苗使用计划:有、无;(2)疫苗储存是否符合冷链要求(查冷库、冰箱和资料记录);(3)冷藏或冷冻设备:有、无;(4)冷藏或冷冻设备是否运转正常:是、否;(5)冷藏或冷冻设备温度记录:有、否,记录是否完整(随机抽查5天记录): 是、否;3、建立流行病学调查队伍和实验室:是、否,按规定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处理:是、否,(查看辖区内疫情和暴发疫情处理资料,检查疫情处理的处理率、及时率、传染源或传播因素查明率及所采取的控制措施正确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