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实施方案介绍唐建国共33页文档
- 格式:ppt
- 大小:3.86 MB
- 文档页数:33
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污泥处置途径[工程类精品文档]本文内容极具参考价值,如若有用,请打赏支持,谢谢!城市污水厂的污泥是指处理污水所产生的固态、半固态及液态的废弃物,含有大量的有机物、丰富的氮磷等营养物、重金属以及致病菌和病原菌等,不加处理的任意排放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
上海市1997年排放的污水量约为578乘以104m3/d,其中经20余家城市污水处理厂处理的污水量约为60乘以104m3/d,年产生污泥量约为120乘以104t(含水率约为97.5%)。
为了改善城市水环境,上海市拟新建石洞口、竹园、白龙港、新和等污水排放系统和大型污水处理厂。
随着污水处理设施的普及、处理率的提高和处理程度的深化,污泥的产生量必将有较大的增长,如何合理地处置污水厂污泥,已成为城市污水厂和相关部门提高管理水平的重要方面。
1上海城市污泥处置现状及存在问题1.1污泥处置现状污泥经适当浓缩后运至市郊或邻近省份农村作农肥,是上海城市污水处理厂一般采用的污泥处置方法。
由于运行经费、设备等问题,20余家污水厂中仅南桥污水厂的污泥消化运行正常。
为了探索污水厂污泥处置的合理方式,桃浦污水厂采用流化床焚烧工艺焚烧污泥,目前尚处于试运行阶段。
1.2存在问题①污泥仅经浓缩处理的体积仍然较大,运输不方便。
②由于城市污水中工业废水比重较大,重金属含量较多,经处理后相当一部分重金属转移到污泥中,致使污水厂的污泥重金属含量较高;污泥未进行稳定和灭虫卵等必要的无害化处理,直接施用于农田后,污泥中的大量病原菌和寄生虫卵等有害物质转移到农田和作物上,不仅可能对土壤造成污染、影响作物生长以及人类的健康,而且也可能因蚊蝇聚集而造成环境卫生方面的危害。
③近年来,由于郊县农民更加习惯于施用化学肥料,以及受现行施肥方法的限制,导致污泥作为农肥的出路不畅;并且上海地区雨量充沛,一到多雨季节,由于农田对含水率较高的污泥的需求量锐减,也造成污泥外运困难,污水厂经常出现泥满为患的现状。
上海城市污泥处置途径的选择[工程类精品文档]本文内容极具参考价值,如若有用,请打赏支持,谢谢!上海城市污泥处置途径的选择3.1污泥特性上海东区污水厂的污泥性质和曹杨等7个污水厂的污泥中重金属含量见表2和表3. 由上表可以看出,上海市污水厂污泥的有机物含量较高,达60%~70%,略低于国外发达国家的城市污泥(有机组分含量70%~80%);污水厂污泥的氮、磷、钾以及有机质含量都比较高,并且从长远看,随着脱氮除磷工艺的运用,氮、磷含量将会有所增长;污泥含有较高的热值,控制一定的含水率,具有自持燃烧(>4000kJ)及干污泥用作能源的可能性;由于污水中工业废水比例较大,重金属含量较高,废水经处理后有相当一部分重金属转移到污泥中,致使污泥中重金属的含量较高,部分含量接近或者超过我国《农用污泥中污染物控制标准》(GB428488)。
3.2污泥处置途径的选择选择有效的污泥处置方法,应兼顾到环境生态效益与处置成本、经济效益之间的均衡。
一种有效的、适合本地具体情况的污泥处置方法应该是在环境上卫生、社会上被接受及经济上有效的方法。
无论从经济因素还是从肥效利用因素出发,污泥的土地利用特别是污泥的农用都是一种符合我国国情的处置方法,但上海市污水厂污泥中部分重金属含量接近或者超过了农用污泥中污染物控制标准,这就部分限制了污水厂污泥的农业应用。
根据控制标准,当施用符合标准的污泥时,一般用量不超过3kg/(㎡.a)(以干污泥计),而美国的相似标准为0.2~7kg/(㎡.a)。
当污泥中任何一项无机化合物含量接近标准时,连续在同一块土壤上施用不得超过20年。
上海市预计在2010年污水处理量将会达到550乘以104m3/d,以上海市统计数据1乘以104m3污水二级处理产生污泥干固体量为2.0t计,日产污泥量为1100t,如全部考虑农用,则每年所需土地面积为13383h㎡.因此,考虑到污泥的性质、污泥农用所需的土地面积、污水厂与农用场地的距离、天气的变化对农用的影响、污泥量的增加趋势以及污水厂处理的废水组分趋向复杂等因素,在以农用为首选处置途径的同时,必须寻找其他合适的污泥处置方法。
污泥处置项目实施方案范本项目概述本项目旨在建立一套可靠的污泥处置计划,涉及污泥的处理、转运和最终处置等多个环节,以满足污水处理厂的污泥处置需求。
项目目标1.建立完善的污泥处置系统,能够满足日常生产所产生的所有污泥处置需求。
2.以最小化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损害为基础,实现污泥处理的高效率、低成本和低排放。
3.提高污泥处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减少事故和环境污染。
方案设计污泥处理1.污泥的初步处理(主要是去水分),以便更好地进行其他后续处理。
此处可采用多种方式,如离心、壁板等方法。
2.利用生物菌群分解污泥,将有机物质降解成易处理、不具有臭味的物质。
3.通过化学氧化降解处理,获取更高纯度的不溶性沉淀物,并分离重金属。
4.真空脱水工艺处理,将降解完成的污泥进一步去除水份,形成不含水的固态菌肥。
污泥转运1.安排专业人员进行污泥转运,确保污泥不会因操作不当而污染周边环境。
2.设立专门的污泥转运车辆进行运输,车辆也需要经过彻底消毒、清洁,避免污染。
3.安排专门的处理场地,避免在路上倒泄或处理污泥,造成环境污染。
污泥处置1.将固态菌肥送往农田,采用物理、化学等方式还原为肥料,自然成为土壤中的一部分。
2.将液体污泥投入到高温熔融炉中进行处理,在安全、无害的环境中完全分解。
3.将溶解成液体状的污泥喷洒在专门的处理场地,喷洒后污泥会在地表蒸发,降低浓度,成为无害的固体垃圾。
实施步骤1.按照设计方案,制定培训计划及负责人员的职责和安排。
2.确定污泥采集、处理、转运及处置的管理机制,严格按照程序进行工作。
3.分别实施污泥处理、转运及处置的相关工作,协调各个环节,确保系统连贯。
4.制定应急预案,针对突发事件进行紧急处置。
实施效果经过实施后,本项目的实施效果如下:1.污泥综合利用率得到了明显提高,不再需要对污泥进行额外的处理或处置。
2.减少了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完全符合环保要求,达到高效的污泥处理和利用效果。
3.节约了資源,并减少了成本。
上海市污水污泥处置技术指南与管理政策研究摘要:在编制污泥处理处置专项规划和开展试验研究的基础上,依据国家现行有关标准,参考发达国家相关标准,结合上海市实际情况,提出了《上海市污水污泥处置技术指南与管理政策》框架;按照污泥的特征和最终处置出路,规定了污泥土地利用、填埋、焚烧和建材利用应该满足的技术要求和污染物控制标准,对监测和记录频率提出了要求;提出了上海市污水污泥管理政策。
关键词:上海污水污泥处置指南管理政策1. 概述预计到今年第三季度,上海市中心城区污水处理量420 万吨/日左右,每天产生污泥700 吨(以干固体计)左右。
在编制《上海市污泥处理处置专项规划》的基础上,开展了试验研究和工程可行性研究,后续工程建设将逐步展开。
为了确保污泥“减量化、无害化、稳定化、资源化”目标的顺利实现,依据国家现行有关标准,参考发达国家相关标准,结合上海市实际情况,提出了《上海市污水污泥处置技术指南与管理政策》框架,现将指南和管理政策作以简要介绍,以供探讨。
2. 上海市污水污泥处置技术指南2.1 总则2.1.1. 目的本指南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防治污水污泥对上海市土壤、农作物、地面水、地下水的污染,特制订本指南。
2.1.2. 适用范围本指南适用于: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
2.2. 土地利用2.2.1 土地利用方法及技术要求污水污泥的土地利用主要包括:园林绿化介质土;经济作物用肥;垃圾填埋场覆盖土和滩涂盐碱地改良土。
1)园林绿化介质土当污水污泥用于园林绿化介质土时,应该满足表1所列的准入条件:具体施用方法参照表2执行。
作为绿化介质土,盆栽用时将污泥和土壤按一定比例拌均匀,最好堆置两天以上使用。
绿地直接使用则在建成的土方上方按种植植物的种类均匀撒上一定量的污泥,然后结合整地翻入土内,使污泥和土壤均匀混合,浇少量水,过一段时间再种植。
表1 污水污泥用于园林绿化介质土的准入条件2)经济作物用肥当污泥作为原料来制造有机肥并用于经济作物时,各项技术指标应符合表3 要求。
上海市城市污泥处理与处置方法探讨训,结合上海的实际情况,通过从经济、环境、技术等方面的比较,提出了上海城市污泥以集约化处理为主,分散处理为辅;近远结合,分期、分步实施;逐步实现污泥的稳定减量化和资源化的处置思路。
1 概述在城市污水处理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将产生含有大量有机物、丰富的氮、磷以及重金属物质,含水率很高的污泥。
随着污水处理率及处理程度的提高,污泥产量不可避免的会随之愈来愈大,致使污泥的处置问题日益严重。
目前上海市城市污水处理厂有31余座,处理规模99万m3/d,日处理量近77万m3/d,其中仅5家有污泥消化或焚烧装置,由于运行经费、设备等问题,除南桥污水厂污泥消化运行正常、桃浦污水厂污泥焚烧正在调试外,其它都没有运行,目前污泥普遍采用的方法是经适当浓缩脱水后,运至市郊农村作农肥。
根据规划,至2005年,上海市城市污水量约530万m3/d,一级以上的污水处理率约70%,每天产生污泥量22260 m3/d(含水量97.5%),如此大的污泥量如不加处理任意排放,将对城市的环境产生很大的影响,尤其是污水厂污泥中含有重金属、致病菌、寄生虫卵等危害人类健康的有机物,如处理不当将污染土壤和作物及水体。
从目前上海市污泥处理的情况来看,主要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污泥处理率及污泥设施配套率低,污泥处理设施的规模仅占目前污泥量的25%左右,且现有的污泥处理设施由于年久失修,设备老化、标准低,大部分设施无法进行污泥消化处理。
(2)上海城市污水厂污泥现采用简单的浓缩、脱水,并未进行无害化处理,如作农用,将对作物生长以及人类的健康造成危害。
(3)近年来,郊县农民更加习惯于施用化学肥料,致使污泥出路越来越不畅。
因此,如何处理处置城市污泥已成为城市管理部门提高管理水平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
2 国外当前的污泥处理技术及其发展趋势展望(1)欧洲联盟(EU)国家当前的污泥处理技术目前国外广泛采用的污泥处置技术可以归纳为三大类:①土地处置,包括污泥农用和应用于森林或园艺;②单独或者与生活垃圾等共同填埋;③热处置。
污泥处置实施方案1. 概述污泥是在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含有大量有机物、无机盐和微生物等,若不能正确处理污泥,则会直接影响环境和人类健康。
因此,污泥的处置问题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污泥的生成、特性、处理技术等方面,介绍一种可行的污泥处置实施方案。
2. 污泥的生成和特性污泥主要由粘稠物、有机物、水分和微生物组成,其中有机物质含量较高,可达到30%-40%。
在污水处理中,生化池和二沉池是主要的污泥产生地。
污泥的特性如下:•含水量较高。
•有机物质含量较高。
•含有大量微生物。
•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3. 污泥处理技术污泥处理技术根据处理方式不同,可分为物化处理和生物处理两种。
其中,常规的污泥处理技术包括:热干化、堆肥化、厌氧消化和好氧消化等。
本方案采用以下两种主要的污泥处理技术:3.1 厌氧-好氧两级消化技术厌氧-好氧两级消化技术主要是通过微生物的作用,将污泥中的有机物质进行崩解分解,产生沼气和有机物的水解产物,可实现污泥的减量处理和资源化利用。
具体步骤如下:3.1.1 厌氧消化将污泥在无氧条件下进行厌氧消化,利用厌氧菌将有机物质分解成甲烷、二氧化碳、水和有机物水解物。
厌氧消化的过程主要需要控制好温度和PH值,以利于菌种的处于最佳条件。
消化结束后,污泥中的碳、氮、磷等元素减量约30-50%。
3.1.2 好氧消化将经过厌氧处理后的污泥等比例投入到好氧生化池中进行好氧处理。
好氧处理的过程中,利用好氧菌将污泥中的有机物细胞进行氧化分解,同时可以得到较高浓度的微生物和高质量的污泥。
如此反复,污泥的减量化处理就实现了。
3.2 间歇式沼气消化技术间歇式沼气消化技术主要是通过对污泥进行连续或间歇性的消化处理,使其产生沼气和有机物的水解产物,并达到减量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的目的。
具体步骤如下:3.2.1 水解酸化先将污泥在缺氧条件下进行先期处理,使污泥中的有机物质和易挥发物质水解并溶解到水中,从而达到水解和酸化的目的,污泥成为含高水浓度的微酸性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