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练习二十详细答案课件
- 格式:pptx
- 大小:1.05 MB
- 文档页数:9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课时练合集(详尽答案版)1.1 秒的认识1.单位换算。
1时=( )分 1分=( )秒1时10分=( )分 1分20秒=( )秒70秒=( )分( )秒 80分=( )时( )分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时间单位。
(1)吃一个苹果大约用5( )。
(2)课间休息时间是10( )。
(3)奶奶做饭用40( )。
(4)乐乐跑100米大约用14( )。
3.辨一辨。
(正确的画“√”,错误的画“✕”)(1)钟面上最长的针是分针。
( )(2)3时30分时,分针指向10。
( )(3)刷一次牙需要2秒。
( )4. 亮亮跑100米的成绩是25秒,比红红慢了3秒,红红的成绩是多少秒?5.明明骑自行车去学校,去时顺风用时8分25秒,回来时逆风多用了2分5秒。
明明回来用时多少?答案:1. 60 60 70 80 1 10 1 202.(1)分(2)分(3)分(4)秒3. (1)×(2)×(3)×4. 25-3=22(秒)5. 8分25秒+2分5秒=10分30秒1.2 时间的计算1.填时刻,再计算经过的时间。
2. 范庄小学下午2:00开始上课, 每节课40分钟,那么下午第一节课的下课时间是( )时( )分。
课间休息10分钟,下午第二节课的上课时间是( )时( )分。
3.一辆客车上午8时从甲地出发,经过2小时5分钟后到达乙地,客车到达乙地时是上午( )时( )分。
4. 星期日上午,欢欢8:40开始写作业,9:10完成,他写作业用了多长时间?5. 客车9:20开,妈妈从家到车站要25分,妈妈最晚要在几时几分从家出发才能赶上客车?答案:1. 11:20 11:40 12:05 20 254:15 4:50 5:25 35 352. 2 40 2 503. 10 54. 9时10分-8时40分=30分5. 9时20分-25分=8时55分2.1 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1.直接写得数。
26+23= 63+17= 46+19= 57+21=29+43= 36+17= 64+29= 67+16=2. 在里填上“>”“<”或“=”。
2019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课时作业(全册含答案)1.1秒的认识1.填一填。
(1)钟表上有三根针,我是最长最细的那一根,我走一圈是1分钟,我是()针。
(2)秒针从3走到10经过了()秒,从10走到3经过了()秒。
2.在()里填上合适的时间单位。
(1)小明刷牙大约用了3()。
(2)小强跑50米大约需要10()。
(3)脉搏跳动10次大约用了8()。
(4)爸爸每天工作8()。
第()跑道的男生跑得最快,第()跑道的男生跑得最慢。
1.2 时、分、秒的简单换算1.填一填。
3时=()分 4时=()分5分=()秒 2分=()秒2分30秒=()秒 1时20分=()分2.比大小。
40秒○1分 1时○52分2时○90分 240秒○3分1.3 计算经过时间1. 比大小。
2时30分○150分 1时20分○80分2.蓝天小学要求学生上午7:40到校,但是值日生需要提前10分钟到校做值日,值日生最晚什么时候到校?3.奶奶今天早上6:30去广场锻炼身体,比昨天提前了15分钟。
她昨天什么时间去锻炼身体?1.4 练习一1.在()里填上合适的时间单位。
(1)看一场电影大约需要2()。
(2)小学生每天的睡眠时间应该不少于10()。
(3)明明跑100米用了17()。
(4)吃一顿饭大约用了15()。
2.判一判。
(1)小强跑50米,用了13分。
()(2)分针从1走到3,经过了2分。
()(3)从8时30分走到9时,经过了70分钟。
()3.比大小。
100分○1时 2时○120分 120秒○2时8分○8秒 90分○1时40分 15分○2时1.口算。
41+33= 32+24= 58+12= 37+27=53+36= 37+54= 32+46= 15+65=2.学校买了一些故事书,分给二年级29本,分给三年级36本。
一共分了多少本故事书?3.小亮说:“我收集了56枚邮票”;小军说:“我比小亮多收集了37枚邮票”。
小军收集了多少枚邮票?1.口算。
48-14= 48-24= 53-29= 60-25=56-35= 43-15= 63-48= 80-26=2.学校买了一些乒乓球,分给二年级28个,分给三年级33个。
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材习题部分参考答案教材第4页“做一做”118010教材第5页“做一做”还要等20分钟才开门。
练习一1.少于1分钟多于1分钟2.时秒分4.>>><>=5.2秒2分5分8.11:4020分12:004:1545分5:0025分5:259.9时15分+25分=9时40分11.(1)9时-8时20分=40分(2)做眼保健操(3)7时30分路上用的10分钟应从7时40分去掉(4)10:55—11:35教材第10页“做一做”(1)33+36=69(张)先算30+30;再算3+6。
(2)36+38=74(张)先算36+30=66,再算66+8。
教材第11页“做一做”88328394549练习二1.47545940667278782.82997787908958513.834.616.471952107.15248.884教材第14页“做一做”660490710600120920190650练习三1.77050036080600810190602.850-780=70(千克)3.8506909705204.1505.(1)(2)7.218接近220700-220=480(元)8.245看作240187看作180240+180=420(元)420>400不够9.6402209905305005010.32011.9012.350-280=70(米)或350+280=630(米) 13.610大约剩下多少瓶饮料?528看作530184看作180530-180=350(瓶)上午比下午大约少卖多少根雪糕?219看作220392看作390390-220=170(根)教材第19页“整理和复习”1.8752805692444450 2.990850640820280210290360 3.441看作440632看作630630-440=190(个)练习四2.<<><><3.(1)405看作400600-400=200(米)(2)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比广州塔大约矮多少米?468看作470600-470=130(米)教材第22页“做一做”1.28422.131225教材第23页“做一做”70506练习五3.分米毫米厘米4.91200607.毫米分米18.><=><<9.2米=20分米20÷4=5(分米)10.4÷2÷2=1(分米)思考题:5×4=20(毫米)=2(厘米)4×3-2=10(厘米)教材第27页例5“做一做”1000230003练习六1.千米毫米米3.千米即1000米中有20个50米,要游20个这样的长度4.80001620005.厘米分米8.400+400+400+400+400=2000(米)2000米=2千米9.(1)√(2)×(3)×(4)×11.340003513.20个100米是2000米,即2千米15.12时-8时=4时80+80+80+80=320(千米)320>308能到达教材第32页例7“做一做”2.2200204教材第32页例8“做一做”65000教材第33页“做一做”6张5元或4张5元和5张2元练习七2.克吨千米3.7000196006.×√×7.(1)有三种方案①7条小船②1条小船和4条大船③4条小船和2条大船(2)第②种方案最省钱教材第37页“做一做”9995978955991190971345158教材第38页“做一做”2438031014162练习八1.408795975909 2.96580413805953291079 4.73193260193961911008.(1)85+148=233(元)(2)买一个书包和一个耳套148+39=187(元)(3)买一个地球仪和一个耳套要多少元?85+39=124(元)10.888+88+8+8+8=1000教材第41页“做一做”82323020330428839559149教材第42页“做一做”232364109480练习九1.182********2.892-265+403=1030(位)892+265+403=1560(位) 5.39166138159105 6.632274012797.10531017958.904731479732 10.919910294493611429600 11618739511.(答案不唯一)8 9 4- 4 2 34 7 1 4 6 9+ 3 3 48 0 38 4 5+ 5 59 0 012.194+248+165=607(米)14.按下面的方案,运6次。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数学教案上册练习二十教学内容:课本86页例7,练习二十第2――4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笔算乘法。
2、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和概括能力。
重点难点:1、解算理,掌握算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2、使学生能正确、迅速地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一、复习教师先把教科书中的复习题按下面的格式写在黑板上.20×3 12×4 200×3 120×4 2000×3 1200×4然后让学生口算,教师逐题从上到下分别写出左右两组题的得数.然后提问:观察每一组题,第一个因数有什么特点?乘积有什么特点?怎样算比较简便?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第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可以先用第二个因数乘第一个因数中0前面的数,再看第一个因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数的后面添几个0.二、新课1.教学例7,出示主题图,引导学生理解题意。
学校图书室买了3套《小小科学家》丛书,每套280元。
一共需要多少元?2、怎样列式?为什么这样列式?280×3,也就是求3个280是多少。
3、先估算一下,大约得多少。
(280×3≈900,大约得900。
)4、让学生在练习本上试着做。
老师巡视时找出两位算法不同的同学进行板演,并说说自己是怎样做的。
生1:先用一位数依次去乘多位数的每一位数。
由于第一个因数个位上是0,乘3后还得0,所以积的个位也是0,这个0起点位的作用。
生2:把280乘3看成28个十乘3,所以写竖式时把8和3对齐。
得出的84表示84个十,这时再把第一个因数末尾的0落下来,这个0起点位的作用。
5、比较这两种方法,哪种更简便。
(第二种更简便)6、概括出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简便算法。
计算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时,先用一个因数0前面的数乘另一个因数,再看因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几个0。
三、课堂练习1、笔算下面各题。
420×6370×5130×9260×7640×2450×6230×4270×3380×5460×7250×3510×52、课本练习二十第2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