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安全生产令》(电监会1号令).
- 格式:doc
- 大小:11.00 KB
- 文档页数:1
1.4.1国家法律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国家主席令[2014]第13号,2014年12月1日实施)2)《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国家主席令[1994]第28号(2009年8月27日起修正施行)3)《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国家主席令[1995]第60号(2009年8月27日起修正施行)4)《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国家主席令[1997]第88号(2009年8月27日起修正施行)5)《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国家主席令[2011]第46号(2011年7月1日起施行)6)《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国家主席令[2008]第7号(2009年5月1日起施行)7)《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国家主席令[2008]第6号(2009年5月1日起施行)8)《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国家主席令[1999]第23号(2000年1月1日起实施)9)《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国家主席令[2011]第52号(2011年12月31日起施行)10)《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国家主席令[2007]第69号(2007年11月1日起施行)11)《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国家主席令[2011]第47号(2011年5月1日起施行)12)《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主席令第33号(2009年修正)1.4.2 国家法规1)《电力设施保护条例》国务院令第239号2)《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591号3)《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93号4)《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令第394号5)《气象灾害防御条例》国务院令第570号6)《电力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599号7)《电力监管条例》国务院令第432号8)《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国务院令第86号1.4.3 地方法规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安全生产条例》2008年1月1日实施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条例》2010年7月1日实施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消防条例》2011年6月1日实施4)关于印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新政办发【2012】40号5)《新疆自治区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实施细则》新安监行管字【2012】11号6)《新疆防震减灾实施办法》(2013年3月1日实施)1.4.4 政府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1)《劳动防护用品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2005年第1号令2)《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2006年第3号令3)《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2009年第17号令4)《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2010年第36号令5)《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安监总局30号令6)《电力建设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法》电监安全[2007]38号7)《发电机组并网安全评价管理办法》电监安全[2007]45号8)《关于印发<电力突发事件应急演练导则(试行)>等文件的通知》电监安全[2009]22号9)《关于印发〈电力企业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的通知》电监安全[2009]61号10)《国家电监会关于印发<电力二次系统安全管理若干规定>的通知》电监安全[2011]19号11)《关于深入开展电力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指导意见》电监安全[2011]21号12)《国家电监会关于印发<发电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及达标评级标准>的通知》电监安全[2011]23号13)《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安全生产令》电监会令第1号14)《电力安全生产监管办法》电监会令第2号15)《电力可靠性监督管理办法》电监会24号令16)《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规定》电监会令第5号17)《电力业务许可证管理规定》电监会令第9号18)《电工进网作业许可证管理办法》电监会令第15号令19)《发电厂并网运行管理规定》电监市场[2006]42号20)《关于切实加强风电场安全监督管理遏制大规模风电机组脱网事故的通知》电监会(办安全[2011]26号)21)《关于加强风电安全工作的意见》电监会2012【16】号文22)《风力发电厂并网安全性评价规范》办安全[2011]7923)《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防雷减灾工作的通知》国办发明电[2006]28号24)《国务院批转发改委电监会关于加强电力系统抗灾能力建设若干意见的通知》国发[2008]20号25)《风电场场址工程地质勘察技术规定》26)《风电场风能资源测量和评估技术规定》27)《风电场场址选择技术规定》发改能源[2003]1403号28)《全国风能资源评估技术规定》发改能源[2004]865号29)《风电场工程前期工作管理暂行办法》发改能源[2005]899号)30)《关于切实加强电力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的紧急通知》国家发改委、建设部、国家安监总局、国家电监会特急发改能源[2005]1690号31)《国家能源局关于印发风电机组并网检测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国能新能[2010]433号32)《国家能源局关于印发风电场功率预测预报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国能新能[2011]177号33)《国家能源局关于加强风电场并网运行管理的通知》国能新能[2011]182号34)《国家能源局关于印发风电开发建设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国能新能[2011]285号35)《关于印发风电并网运行反事故措施要点的通知》国家电网调[2011]第974号36)《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电力工程部分)》建标[2006]102号37)《关于印发<建筑工程安全防护、文明施工措施费用及使用管理规定>的通知》建办[2005]89号38)《起重机械安全监察规定》质检总局令[2006]第92号39)《建设工程消防监督管理规定》公安部令第106号40)《防雷装置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规定》中国气象局令2011年第21号)41)《风电并网运行控制技术规定(试行)》201号国家电网调【2010】42)《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线路部分)、(变电部分)》(国家电网安监【2009】664号)43)《风电场工程安全预评价报告编制规定》水电规安办【2007】0006号44)《风电并网运行控制技术规定和风电功率预测系统功能规范》(国网调【2010】201号)45)《防止风电大规模脱网重点措施》(西电调【2001】59号)46)《风电并网运行反事故措施要点》(国网调【2011】974号)47)《国家电网公司十八项电网重大反事故措施》(国网生【2012】352号)48)《防止电力生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国能安全[2014]161号)1.4.5 国家标准1)《安全色》GB2893-20082)《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GB2894-20083)《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4)《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GB4208-20085)《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GB5083-19996)《起重机械安全规程第1部分:总则》GB6067.1-20107)《防止静电事故通用导则》GB12158-20068)《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9)《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10)《风力发电机组安全要求》GB18451.1-201211)《风电场风能资源评估方法》GB18710-20021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13)《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14)《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15)《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1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17)《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版18)《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201119)《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20)《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201321)《高耸结构设计规范》GB50135-200622)《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23)《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8-200624)《电气装置安装工程35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73-199225)《3~110kV高压配电装置设计规范》GB50060-200826)《火力发电厂与变电站设计防火规范》GB50229-200627)《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201228)《防洪标准》GB50201-199429)《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930)《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217-200731)《电力设施抗震设计规范》GB50260-201332)《图形符号安全色和安全标志第1部分:工作场所和公共区域中安全标志的设计原则》GB/T2893.1-200433)《电工术语风力发电机组》GB/T2900.53-200134)《机械安全防护装置固定式和活动式防护装置设计与制造一般要求》GB/T8196-200335)《作业场所微波辐射卫生标准》GB 10436-198936)《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GB/T12801-200837)《生产过程危险有害分类与代码》GB/T13861-200938)《用电安全导则》GB/T13869-200839)《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GB/T14285-200640)《风力发电机组控制器技术条件》GB/T19069-200341)《风力发电机组塔架》GB/T19072-201042)《风力发电机组装配和安装规范》GB/T19568-200443)《风力发电机组第一部分:通用技术条件》GB/T19960.1-200544)《风力发电机组风轮叶片》GB/T25383-201045)《风力发电机组风轮叶片全尺寸结构试验》GB/T25384-201046)《风力发电机组运行及维护要求》 GB/T25385-201047)《风力发电机组变速恒频控制系统第1部分:技术条件》 GB/T 25386.1-201048)《风力发电机组变速恒频控制系统第2部分:试验方法》 GB/T 25386.2-201049)《风力发电机组全功率变流器第1部分:技术条件》GB/T 25387.1-201050)《风力发电机组全功率变流器第2部分:试验方法》GB/T 25387.2-201051)《风力发电机组低速永磁同步发电机第1部分:技术条件》GB/T 25389.1-201052)《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1053)《风力发电机组雷电防护》GB/Z25427-201054)《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安装和运行》GB13955-200555)《风电场接入电力系统技术规定》GB/T19963-201156)《35-110kV变电所设计规范》GB/T50059-201157)《3-110kV高压配电装置设计规范》GB50060-200858)《66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规范》GB50061-201059)《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GB50046-200860)《建筑防腐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12- 200261)《六氟化硫电气设备中气体管理和检测导则》(GB/T8905-2012)62)《风力发电机组安全要求》(GB18451.1-2012)63)《风力发电机组雷电防护》(GB/Z 25427-2010)64)《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29639—2013)1.4.6 安全生产行业标准、规范1)《安全评价通则》(AQ8001-2007)2)《安全预评价导则》(AQ8002-2007)3)《生产经营单位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AQ/T9002-2006)1.4.7 风力发电行业标准、规范1)《风电场工程可行性报告设计概算编制办法及计算标准》(FD001-2007)2)《风电场工程等级划分及设计安全标准》(试行)(FD002-2007)3)《风电机组地基基础设计规定》(试行)(FD003-2007)4)《风电场工程概算定额》(FD004-2007)1.4.8 电力行业标准、规范1)《风力发电场安全规程》DL796-20122)《电力设备典型消防规程》 DL5027-19933)《电力工程气象勘察技术规程》(DL/T 5158-2012)4)《接地装置特性参数测量导则》DL/T475-20065)《高压/低压预装箱式变电站选用导则》 DL/T537-20026)《电力变压器运行规程》DL/T572-20107)《特低电压(ELV)限值》GB/T3805-20088)《变压器分接开关运行维修导则》DL/T574-20109)《微机继电保护装置运行管理规程》DL/T587-200710)《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 DL/T620-199711)《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DL/T621-199712)《六氟化硫电气设备运行、试验及检修人员安全防护细则》 DL/T639-199713)《风力发电场运行规程》DL/T666-201214)《风力发电场检修规程》DL/T797-201215)《风电场噪声限值及测量方法》DL/T1084-200816)《电力系统数字微波通信工程设计技术规程》DL/T5025-200517)《风力发电场项目建设工程验收规程》DL/T5191-200418)《高压配电装置设计技术规程》DL/T5352-200619)《电力工程直流系统设计技术规程》DL/T5044-200420)《电力大件运输规范》DL/T1071-200721)《电力系统用蓄电池直流电源装置运行与维护技术规程》DL/T724-201022)《风力发电场设计技术规程》DL/T5383-20071.4.9 其他标准、规范1)《风涡轮发电机组.第1部分:设计要求》IEC61400-1-20052)《风涡轮发电机组.第12部分:风涡轮机动力特性试验》IEC 61400-123)《风能发电机组电能质量测量和评估方法》IEC 61400-20:20014)《转动叶片的实物结构试验》IEC TS 61400-23-20025)《风力涡轮发电机组第24部分:雷电防护》IEC61400-2420026)《风力发电机组风轮叶片》JB/T10194-20007)《风力发电机组设计要求》JB/T10300-20018)《风力发电机组一般液压系统》JB/T10427-20049)《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 JGJ79-201210)《钢结构高强度螺栓连接技术规程》JGJ82-201111)《金属覆盖层钢铁制件热浸镀锌层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GB/T 13912-200212)《压力容器第1部分:通用要求》GB150.1-201113)《冻土地区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JGJ118-201114)《陆上风电场工程概算定额》NB/T 31010-201115)《陆上风电场工程设计概算编制规定和费用标准》NB/T 31011-201116)《风电场工程安全预评价报告编制规程》NB/T 31028-201217)《风电调度运行管理规定》Q/GDW432-201018)《风电场接入电网技术规定》Q/GDW392-200919)。
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安全生产令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安全生产令》(电监会1号令)《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安全生产令》已经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主席办公会议通过,现予公布施行。
主席柴松岳二○○四年二月十八日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安全生产令一、电力安全生产事关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大局,安全可靠的电力供应对于保持社会稳定和促进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各电力企业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各项方针政策,切实做好电力安全生产工作。
二、电力安全生产要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坚持以人为本,牢固树立“责任重于泰山”的观念,把安全生产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
三、各电力企业要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安全生产标准,完善规章制度,制定并落实确保安全生产的各项措施。
四、各电力企业是电力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要建立并层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企业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对所辖范围和本企业的安全生产全面负责。
五、电力安全生产的目标是维护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保证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对电力的正常需求,防止和杜绝人身伤害、财产损失和电网大面积停电等重、特大事故的发生。
六、电力系统运行要坚持“统一调度、分级管理”的原则,加强调度管理,严肃调度纪律。
各电力企业要协调配合,共同确保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七、各电力企业要加强安全性评价工作,定期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及时发现并消除事故隐患。
要制定事故处理预案,提高事故处理能力。
八、各电力企业要加强安全生产知识、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生产技术培训,提高职工安全意识,重要工种人员必须经考试合格,持证上岗。
九、大力实施“科技兴安”战略,鼓励电力生产高新技术研究和成果推广,推进电力安全生产的科学管理,努力实现电力安全生产的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
发电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及达标评级标准(送审稿)二○一一年五月目次前言 (ⅳ)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一般要求 (1)4。
1 原则 (1)4。
2 建立与保持 (2)4。
3 评定与监督 (2)5 核心要求 (3)5.1 目标 (3)5.2 组织机构和职责 (4)5.3 安全生产投入 (6)5.4 法律法规与安全管理制度 (7)5.5 教育培训 (8)5.6 生产设备设施 (11)5.6。
1 设备设施管理 (11)5。
6.2 设备设施保护 (13)5。
6。
3 设备设施安全 (15)5.6。
4 设备设施风险控制 (22)5。
6。
5 设备设施防灾 (40)5。
7 作业安全 (42)5。
7。
1 生产现场管理 (42)5.7.2 作业行为管理 (44)5.7。
3 标志标示 (49)5.7.4 相关方安全管理 (50)5.7。
5 变更 (51)5。
8 隐患排查和治理 (51)5。
9 重大危险源监控 (53)5。
10 职业健康 (54)5。
10。
1 职业健康管理 (54)5。
10.2 职业危害告知和警示 (55)5。
10。
3 职业健康防护 (55)5.10.4 职业危害申报 (57)5。
11 应急救援 (57)5。
12 信息报送和事故调查处理 (59)5.13 绩效评定和持续改进 (60)前言为加强电力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规范发电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委托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组织编制本规范。
本规范依据《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AQ/T9006—2010)编制,考虑到电力发展、科技进步以及伴随新技术应用而出现的新课题,提出了发电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项目,规定了发电企业安全生产目标、组织机构和职责、安全生产投入、法律法规与安全管理制度、教育培训、生产设备设施、作业安全、隐患排查和治理、重大危险源监控、职业健康、应急救援、信息报送和事故调查处理以及绩效考评和持续改进等十三个方面的内容和要求,以适应当前电力系统发展的客观需要。
国家电监会四川省电力监管专员办公室文件川电监〔2012〕51号关于印发《四川发电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及达标评级实施标准(第一版)》的通知各电力企业、标准化评审机构: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国家电监会和国家安监总局《关于深入开展电力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指导意见》(电监安全〔2011〕21号)和四川省政府安委会《关于开展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的指导意见》(川安全〔2012〕10号)的精神,按照国家电监会《电力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评级管理办法》、《电力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评级实施细则》、国家电监会和国家安监总局《发电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及达标评级标准》,结合四川实际,制定《四川发电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及达标评级实施标准(第一版)》,现印发你们,请各有关电力企业和标准化评审机构在四川发电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评级工作中依照执行。
二〇一二年七月十三日四川发电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及达标评级实施标准(第一版)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四川省电力监管专员办公室发布二〇一二年七月《四川发电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及达标评级实施标准》编制说明1、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国家电监会和国家安监总局《关于深入开展电力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指导意见》(电监安全〔2011〕21号)和四川省政府安委会《关于开展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的指导意见》(川安全〔2012〕10号)的精神,按照国家电监会《电力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评级管理办法》、《电力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评级实施细则》、《发电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及达标评级标准》,结合四川实际,制定《四川电力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及达标评级实施标准》(以下简称《标准》)。
2、本《标准》适用于四川发电企业(含四川电力调度中心统一调度的发电企业和由地(市)级调度的50MW以上的发电企业)。
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关于印发《电力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评级实施细则(试行)》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已撤销)•【公布日期】2011.09.21•【文号】办安全[2011]83号•【施行日期】2011.09.2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电力及电力工业,标准化正文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关于印发《电力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评级实施细则(试行)》的通知(办安全[2011]83号)各派出机构,国家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公司,华能、大唐、华电、国电、中电投集团公司,各有关企业:为规范电力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评级工作,根据《电力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评级管理办法(试行)》,电监会制定了《电力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评级实施细则(试行)》,现予印发,请依照执行。
试行中发现问题请及时反馈电监会安全监管局。
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二〇一一年九月二十一日电力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评级实施细则(试行)第一条根据《电力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评级管理办法》,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电力企业应当建立电力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责任体系,完善自查、自评组织机构,并明确专人负责电力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
专责人员应当经电力监管机构培训并考试合格。
第三条电力企业结合本单位(或工程建设项目)实际,对照相关电力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及达标评级标准(以下简称《标准》),确定适用的《标准》项目,并对照项目条款开展自查、自评工作。
第四条电力企业根据自查、自评及整改工作情况,完成自评报告。
自评报告包括:企业(或工程建设项目)概况及安全管理状况,基本条件的符合情况,自评工作开展情况,专业查评情况,自评结果(含自评得分),发现的主要问题,整改计划及措施,以及整改项目完成情况等。
第五条电力企业根据本单位(或工程建设项目)自评结果,向所在地电监会派出机构提出评审申请。
评审申请材料应包括申请表和自评报告。
电力企业所在地有上级主管单位的,也可由上级主管单位汇总评审申请材料,集中向所在地电监会派出机构提出评审申请。
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关于印发《电力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评级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已撤销)•【公布日期】2011.09.11•【文号】电监安全[2011]28号•【施行日期】2011.09.1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电力及电力工业,标准化正文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关于印发《电力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评级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电监安全[2011]28号)各派出机构,国家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公司,华能、大唐、华电、国电、中电投集团公司,各有关企业: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 23号),加强电力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规范电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和达标评级工作,电监会制定了《电力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评级管理办法(试行)》,现予印发,请依照执行。
试行中发现问题请及时反馈电监会安全监管局。
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二〇一一年九月十一日电力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评级管理办法(试行)第一条为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精神,规范电力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评级工作,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发电企业(含火电、水电、风电等)、输电企业、地(市)级供电企业,以及施工工期在两年以上的电力工程建设项目。
其它电力企业和电力工程建设项目参照执行。
第三条发电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评级执行《发电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及达标评级标准》;输电企业和供电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评级执行《电网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及达标评级标准》;电力工程建设项目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评级执行《电力工程建设项目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及达标评级标准》。
上述有关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及达标评级标准均简称《标准》。
第四条电力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评级采用对照《标准》评分的方式,评审得分=(实得分/应得分)×100。
其中,实得分为评分项目实际得分值的总和;应得分为评分项目标准分值的总和。
1.2评价依据1.2.1国家法律(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国家主席令[2002]第70号);(2)《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国家主席令[1994]第28号);(3)《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国家主席令[1995]第60号);(4)《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国家主席令[1997]第88号);(5)《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国家主席令[1997]第91号);(6)《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国家主席令[2008]第7号);(7)《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国家主席令[2008]第6号);(8)《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国家主席令[2001]第60号);(9)《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国家主席令[2007]第69号)。
1.2.2国家行政法规(1)《电力设施保护条例(98年修正)》(国务院第239号令);(2)《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国务院第293号令);(3)《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第591号令);(4)《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令第549号,修订);(5)《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国务院第393号令);(6)《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第394号令);(7)《电力监管条例》(国务院第432号令);(8)《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第493号令);(9)《使用有毒物品作业防护劳动保护条例》(国务院令第352号);(10)《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条例》(国国务院令第445号)。
1.2.3地方行政法规(1)《四川省安全生产条例》(四川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90号,2007年1月1日起施行);(2)《四川省消防条例(2002年修正)》(四川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于2002年5月30日通过并施行);(3)《四川省气象灾害防御条例》(四川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80号,2006年7月1日起施行);(4)《四川省防震减灾条例》(1999年12月10日四川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修正);(5)《四川省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责任规定》(四川省人民政府令第216号)。
火电工程建设强制性条文实施计划示范文本目录1 前言2 编制目的及适用范围3 编制主要依据4 执行计划4.1组织机构、人员构成及主要职责4.2管理制度的建立4.3强制性标准的管理4.4资金支持计划4.5培训计划5 强条的执行、检查、考核及奖罚5.1强条的执行(注意事项)5.2强条的执行检查1)检查的主要内容2)针对企业的检查重点3)针对工程的检查重点(综合管理、勘测设计、施工及验收)5.3检查方式及检查计划5.3.1 检查方式1)重点关键部位日常检查2)阶段性自查及专项检查3)质量安全监督部门阶段性检查4)主管上级检查5.3.2 检查计划5.4执行记录、检查记录和表式5.5执行情况的考核及奖罚5.6整改闭环管理6 附表附表1:各专业《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执行标准、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附表1-1-1~8土建施工质量附表1-2-1~2土建施工安全、环境、卫生附表1-3-1~3 机炉安装及验收附表1-4-1~2 电气安装及验收附表2:《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检查记录封面附表3:《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检查记录表附表4: 执行《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不符合整改通知单附表5:执行《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不符合整改报验单火电工程建设强制性条文实施计划示范文本(正文)1 前言2000年1月及2003年11月,国务院为确保工程质量、杜绝安全事故的频繁发生,分别以279号令及393号令颁布了《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以下简称“质管条例”)及《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对加强工程管理,对业主的责任、行为,对设计、施工和监理单位的质量及安全责任,做出了一系列明确的规定。
在“质管条例”中,国家首次以法规形式,明确了强制性条文的法律地位。
其中第 19、36、44条同时指出,不执行工程建设强制性技术标准就是违法,并根据违反强制性技术标准所造成后果的严重程度,规定了相应的行政处罚措施。
强制性条文的法律地位表现主要在以下两点:一是明确了强制性条文是参及建设活动各方执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和政府对执行情况实施监督的依据;二是明确了列入强制性条文的所有条款都必须严格执行。
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关于印发《电力安全隐患监督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已撤销)•【公布日期】2013.01.14•【文号】电监安全[2013]5号•【施行日期】2013.01.14•【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电力及电力工业正文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关于印发《电力安全隐患监督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电监安全〔2013〕5号)各派出机构,国家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公司,华能、大唐、华电、国电、中电投集团公司,各有关单位:为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规范电力行业安全隐患监督管理工作,我会制定了《电力安全隐患监督管理暂行规定》,现印发你们,请依照执行。
电监会《关于实行电力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月报告的通知》(办安全〔2012〕70号)同时废止。
2013年1月14日电力安全隐患监督管理暂行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明确电力行业安全隐患(以下简称“隐患”)分级分类标准,规范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建立隐患监督管理的长效机制,防止电力事故和电力安全事件的发生,依据《电力监管条例》等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电力行业相关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发电(含核电厂常规岛部分)、输变电、供电企业和电力建设工程项目隐患排查治理和电力监管机构对隐患实施安全监管,适用本规定。
第三条本规定所称隐患是指电力生产和建设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可能造成人身伤害,或影响电力(热力)正常供应,或对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构成威胁的设备设施不安全状态、不良工作环境以及安全管理方面的缺失。
第二章分级分类第四条根据隐患的产生原因和可能导致电力事故事件类型,隐患可分为人身安全隐患、电力安全事故隐患、设备设施事故隐患、大坝安全隐患、安全管理隐患和其他事故隐患等六类。
第五条根据隐患的危害程度,隐患分为重大隐患和一般隐患。
其中:重大隐患分为Ⅰ级重大隐患和Ⅱ级重大隐患。
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关于加强电力安全工作防范电网大面积停电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已撤销)•【公布日期】2012.10.25•【文号】•【施行日期】2012.10.25•【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电力及电力工业正文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关于加强电力安全工作防范电网大面积停电的意见电监会各派出机构、信息中心、大坝中心、可靠性中心,国家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公司,华能、大唐、华电、国电、中电投集团公司,中国电建、能建集团公司,有关电力企业:为深刻汲取国外大停电事故教训,进一步加强我国电网安全管理,保证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防范电网大面积停电事故的发生,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强电力安全工作、防范电网大面积停电的重要意义(一)电力工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基础产业和公用事业,经济社会和人民生活对于电力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大,电力工业的安全科学发展关系国家能源安全和经济安全。
随着电力快速发展,电网规模的迅速扩大,电网结构的日益复杂、风电等新能源的大规模接入以及新技术和新装备的广泛使用,影响电网安全的诸多新问题逐步显现,大电网安全风险不容忽视,防范电网大面积停电责任重于泰山。
(二)电力企业要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牢固树立科学发展安全发展理念,进一步提高对防范电网大面积停电重要意义的认识,切实做好电力安全各项工作,防止发生稳定破坏事故和电网大面积停电事故,为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安全可靠的电力保障。
二、夯实电力安全工作基础(三)各电网企业、发电企业,电力调度、规划设计、电力建设和科研单位要切实落实安全主体责任,健全完善电力安全工作责任制,逐级落实责任,保证电力安全工作目标明确到岗,落实到人;要加大安全目标考核和事故责任追究力度,确保电力安全工作保障体系和监督体系协调运转。
(四)要建立健全电力企业与政府有关部门、电力监管机构、其他有关单位之间的协调配合机制,共同做好电网电源规划建设、有序用电管理、电力设施保护、应急管理等相关工作,确保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1.2.1国家法律(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国家主席令[2014]第13号);(2)《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国家主席令[2012]第73号);(3)《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国家主席令[2015]第24号);(4)《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国家主席令[2008]第6号);(5)《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国家主席令[2008]第7号);(6)《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国家主席令[2011]第52号,2016年修订);(7)《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国家主席令[2011]第47号);(8)《中国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国家主席令[2007]第69号);(9)《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国家主席令[1999]第23号,2009年修订);(10)《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国家主席令[2012]第54号);(11)《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国家主席令[1997]第88号,2016年修正版);(12)《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国家主席令[2011]第46号);(13)《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国家主席令[2013]第4号);(14)《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国家主席令[2010]第35号);(国家主席令[2014]第9号);(1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2.2国家法规(1)《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国务院第393号令);(2)《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监督管理办法》(国家安监总局[2015]第77号令修改);(3)《电力监管条例》(国务院第432号令);(4)《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国务院第406号令);(5)《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第394号令);(6)《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第549号令修订版);(7)《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645号修正);(8)《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第493号令);(9)《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国务院第352号令);(10)《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国务院第619号令);(11)《电力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第599号令);(12)《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条例》(国务院第455号令,2017年修正);(13)《监控化学品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190号);(14)《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务院第23号令);(15)《工伤保险条例》(国务院令第586号,2010年修订);(16)《气象灾害防御条例》(国务院第570号令,2017年修订);(17)《电力设施保护条例》(国务院第239号令,2011年修订);(18)《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79号,2017年修订);(19)《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国务院令第397号,2014年修订);(20)《工伤保险条例》(国务院第586号令,2010年修订);(21)《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国务院令第441号,2011年修正);(22)《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93号,2017年修订);(23)《电网调度管理条例》(国务院第115号令,2011年修正);(24)《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国务院2006年1月8日);1.2.3地方性法规及文件(1)《山西省安全生产条例》(2016年12月8日山西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二次会议修订版);(2)《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安委办关于加强安全生产三项建设的实施方案的通知》(晋政办发[2009]180号);(山西省人民政府令第213号);(3)《山西省防雷减灾管理办法》(4)《山西省消防条例》(2010年11月1日起实施);(山西省人民政府令第213号);(5)《山西省防雷减灾管理办法》(6)《山西省安全生产应急预案管理办法》(晋安监应急字[2008]370号);(7)《山西省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晋政发[2008]3号);(8)《山西省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办法》(山西省人民政府令第184号);(9)《山西省建筑工程质量和建筑安全生产管理条例》(2011年7月1日施行);(10)《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国发[2010]23号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晋政发[2010]24号);1.2.4政府部门规章及规范性文件(1)《<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罚款处罚暂行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第13号令);(2)《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国家安监总局第16号令);(3)《安全生产事故信息报告和处置办法》(国家安监总局令2009年第21号);(4)《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国家安监总局令第30号,63号令修改);(5)《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监督管理办法》(国家安监总局第36号令,2015年第77号修改);(6)《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国家安监总局第40号令,2015年第79号修改);(7)《安全生产培训管理办法》(国家安监总局令第44号,63号令修改);(8)《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修改<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罚款处罚暂行规定等四部规章的决定》(国家安监总局令第77号令);(9)《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与监督暂行规定》(安监总局令[2013]第59号,80号令修改);(10)《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第80号令修正);(11)《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家安监总局令88号);(12)《用人单位劳动防护用品管理规范》(国家安监总厅安健[2015]124号);(13)《关于印发企业安全生产责任体系五落实五到位规定的通知》(安监总办[2015]27号);(14)《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规范化建设严格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指导意见》(安监总办[2010]139号);(15)《关于规范重大危险源监督与管理工作的通知》(安监总协调字[2005]125号);(16)《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印发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评审指南(试行)的通知》(安监总厅应急[2009]73号);(17)《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公布首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名录的通知》(安监总管三[2011]95号);(18)《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开展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条件确认工作的通知》(安监总厅管四〔2014〕37号);(19)《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印发开展工贸企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管控提升防范事故能力行动计划的通知》(安监总管四〔2016〕31号);(20)《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公布第二批重点监管危险化学品名录的通知》(安监总管三〔2013〕12号);(21)《危险化学品名录》(2015年版);(22)《机械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手册》(安监总管四〔2016〕31号);(23)《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印发《工贸行业重点可燃性粉尘目录(2015版)》和《工贸行业可燃性粉尘作业场所工艺设施防爆技术指南(试行)》的通知》(安监总厅管四〔2015〕84号);(24)《工贸行业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判定标准(2017版)》(安监总管四〔2017〕129号);(25)《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国发[2006]24号);(26)《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防雷减灾工作的通知》(国办发明电[2006]28号);(27)《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防震减灾工作的意见》(国发[2010]18号);(28)《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29)《国务院安委会关于深入开展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指导意见》(安委[2011]4号);(30)《国务院关于坚持科学发展安全发展促进安全形势持续稳定好转的意见》(国发〔2011〕40号);(31)《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消防工作的意见》(国发[2011]46号);(32)《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的通知》(国办发〔2013〕101号);(33)《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财政部、安监总局财企 [2012]第16号);(34)《起重机械安全监察规定》(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第92号令);(35)《锅炉压力容器使用登记管理办法》(国质检锅[2003]207号);(36)《气瓶安全监察规程》(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第46号令);(37)《压力管道安装安全质量监督检验规则》(国质检锅[2002]83号);(38)《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关于修改<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监督管理办法>的决定》(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2011]140号);(39)《公安部关于修改(建设工程消防监督管理规定)的决定》(公安部第119号令);(40)《公安部关于修改(消防监督检查规定)的决定》(公安部第120号令);(41)《仓库防火安全管理规则》(公安部第6号令);(42)《建设工程消防监督管理规定》(公安部第106号);(43)《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卫生部第23号令);(44)《建筑起重机械安全监督管理规定》(建设部令166号);(45)《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电力工程部分)(建标[2011]年版);(46)《关于加强重大工程安全质量保障措施的通知》(发改投资[2009]3183号);(47)《关于印发<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的通知》(建质[2009]87号);(48)《防雷减灾管理办法》(中国气象局第20号令);(49)《防雷装置设计及竣工验收规定》(中国气象局令第21号);(50)《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安全生产令》(电监会1号令);(51)《电力安全事故调查程序规定》(电监会31号令);(52)《电力监控系统安全防护规定》(国家发改委〔2014〕14号令);(53)《电力安全隐患监督管理暂行规定》(电监安全〔2013〕5号);(54)《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关于加强电力行业地质灾害防范工作的指导意见》(电监安全〔2013〕6号);(55)《电力可靠性监督管理办法》(电监24号令);(56)《电力安全生产监管办法》(国家发改委〔2015〕21号令);(57)《关于印发<国家电网公司十八项电网重大反事故措施>(修订版)的通知》(国家电网生[2012]352号);(58)(《关于印发〈电力突发事件应急演练导则(试行)〉等文件的通知》(电监安全[2009]22号);(59)《关于印发<电力企业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的通知》(电监安全[2009]61号);(60)《关于印发<发电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及达标评级标准>的通知》(电监安全[2011]23号);(61)《电力安全生产监管办法》(电监会令第2号);(62)《电力生产事故调查暂行规定》(电监会4号令);(63)《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规定》(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令2004年第5号);(64)《防止电力生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国能安全[2014]161号);1.2.5国家标准及规范(1)《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2)《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61-2009);(3)《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 6441-1986)(4)《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GB/T12801-2008);(5)《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GB5083-1999);(6)《常用化学危险品贮存通则》(GB 15603-1995);(7)《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14)(2018版);(8)《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9)《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 50223-2008);(10)《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1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12)《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 18306-2015)(13)《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13);(1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15)《建筑抗震设计规范(附条文说明)(2016年版)》(GB50011-2010);(16)《构筑物抗震设计规范》(GB50191-2012);(17)《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2012);(18)《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 50033-2013);(19)《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20)《室外排水设计规范(2016年版)》(GB50014-2006);(21)《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2009年版)(GB 50015-2003);(22)《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规范》(GB/T 50050-2017);(23)《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2014);(24)《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14部分:危险场所分类》(GB3836.14-2014);(25)《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2013);(26)《消防安全标志第1部分:标志》(GB13495.1—2015);(27)《消防安全标志设置要求》(GB 15630-1995);(28)《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084-2017) ;(29)《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 50370-2005);(30)《泡沫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151-2010);(31)《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GB50974-2014);(32)《水喷雾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219-2014);(33)《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34)《建筑灭火器配置验收检查规范》(GB50444-2008);(35)《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2013);(36)《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第1部分:钢直梯》(GB4053.1-2009);(37)《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第2部分:钢斜梯(GB4053.2-2009);(38)《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第3部分:工业防护栏杆及钢平台》(GB4053.3-2009);(39)《机械安全防护装置固定式和活动式防护装置设计与制造一般要求》(GB /T8196-2003);(40)《机械安全避免人体各部位挤压的最小间距》(GB 12265.3-1997);(41)《机械安全火灾防治》(GB 23819-2009);(42)《毒害性商品储藏养护技术条件》(GB17916-2013);(43)《腐蚀性商品储藏养护技术条件》(GB17915-2013);(44)《易燃易爆性商品储藏养护技术条件》(GB17914-2013);(45)《工业管道的基本识别色、识别符号和安全标识》(GB7231-2003);(46)《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 1-2010);(4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Z2.1-2007);(48)《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2部分:物理因素》(GBZ 2.2-2007);(49)《工作场所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装置设置规范》(GBZ/T223-2009);(50)《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GBZ158-2003);(51)《个体防护装备选用规范》(GB/T11651-2008);(52)《工业金属管道设计规范》(GB50316-2000,2008版);(53)《工业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15);(54)《工业企业厂内铁路、道路运输安全规程》(GB4387-2008);(55)《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2012);(56)《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GB 50046-2008);(57)《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58)《压缩空气站设计规范》(GB50029-2014);(59)《化学品生产单位特殊作业安全规程》(GB 30871-2014);(60)《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GB2894-2008);(61)《气瓶颜色标志》(GB/T7144-2016);(62)《安全色》(GB2893-2008);(63)《安全阀一般要求》(GB/T12241-2005);(64)《普通柴油》(GB252-2015);(65)《石油库设计规范》(GB50074-2014);(66)《粉尘防爆安全规程》(GB15577-2007);(67)《2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3-2013);(68)《防止静电事故通用导则》(GB12158-2006);(69)《用电安全导则》(GB/T13869-2008);(70)《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009);(71)《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2011);(72)《3~110kV高压配电装置设计规范》(GB50060-2008);(73)《35kV~110kV变电站设计规范》(GB50059-2011);(74)《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GB 50720-2011);(75)《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 29639—2013);(76)《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安装和运行》(GB13955-2005);(77)《系统接地的型式及安全技术要求》(GB14050-2008);(78)《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093-2013);(79)《密闭空间作业职业危害防护规范》(GBZ/T205-2007);(80)《带式运输机安全规范》(GB14784-2013);(81)《工业控制计算机系统通用规范第一部分:通用要求》(GB/T26802.1-2011);(82)《职业安全卫生术语》(GB/T15236-2008) ;(83)《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GBZ 230-2010);(84)《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GB/T50087-2013);(85)《防洪标准》(GB 50201-2014);(86)《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GB7588-2003/XG1-2015);(87)《大中型火力发电厂设计规范》(GB 50660-2011);(88)《小型火力发电厂设计规范》(GB50049-2011);(89)《火力发电厂与变电站设计防火规范》(GB50229-2006);(90)《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217-2007);(91)《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8-2006);(9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50150-2016);(93)《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旋转电机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70-2006);(94)《六氟化硫电气设备中气体管理和检测导则》(GB/T8905-2012);(95)《电厂用运行中汽轮机油质量标准》(GB7596-2017);(96)《固定式发电用汽轮机规范》(GB/T5578-2007);(97)《发电机组并网安全条件及评价》(GB/T28566-2012);(98)《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盘、柜及二次回路结线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71-2012);(99)《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2016);(100)《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GB/T14285-2006);(101)《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发电厂和变电站电气部分》(GB26860-2011);(102)《火力发电机组及蒸汽动力设备水汽质量》(GB/T12145-2016);(103)《电力装置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设计规范》(GB/T50062-2008);(104)《国家电气设备安全技术规范》(GB19517-2009);(105)《电力设施抗震设计规范》(GB50260-2013);(106)《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GB/T4208-2017);(107)《动力机器基础设计规范》(GB50040-1996) ;(108)《干式电力变压器技术参数和要求》(GB/T 10228-2015);(109)《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GB50065-2011);(110)《电力工程直流电源设备通用技术条件及安全要求》(GB/T19826-2014);(111)《工业锅炉水质》(GB/Tl576-2008);(112)《锅炉房设计规范》(GB 50041-2008);(113)《工业用水软化除盐设计规范》(GB/T 50109-2014);(114)《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第1部分:热力和机械》(GB26164.1-2010);(115)《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第2部分发电厂电气及变电部分》(GB26164.2-2010);(11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母线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49-2010);(117)《工业企业电气设备抗震设计规范》(GB50556-2010);(118)《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 50150-2006);(119)《运行中变压器油质量》(GB/T7595-2017);(120)《秸秆发电厂设计规范》(GB50762-2012);(GB6067.1-2010);(121)《起重机械安全规程第1部分:总则》(122)《防火封堵材料》(GB 23864-2009);(123)《袋式除尘器技术要求》(GB/T 6719-2009);(124)《电厂运行中矿物涡轮机油质量》(GB/T 7596-2017);1.2.6电力行业标准及规范(1)《火力发电厂职业安全设计规程》(DL5053-2012);(2)《火力发电厂职业卫生设计规程》(DL5454-2012);(3)《火力发电厂总图运输设计技术规程》(DL/T5032-2005);(4)《火力发电厂保温油漆设计规程》(DL/T5072-2007);(5)《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第一部分:火力发电》(DL5009.1-2014);(6)《火力发电厂除灰设计规程》(DL/T5142-2012);(7)《电力行业锅炉压力容器监督规程》(DL/T612-2017);(8)《电站锅炉压力容器检验规程》(DL647-2004);(9)《火力发电厂高温紧固件技术导则》(DL/T439-2006);(10)《电站汽轮机技术条件》(DL/T892-2004);(11)《火力发电厂汽轮机防进水和冷蒸汽导则》(DL/T834-2003);(12)《电厂用磷酸酯抗燃油运行与维护导则》(DL/T571-2007);(13)《火力发电厂汽轮机电液控制系统技术条件》(DL/T996-2006);(14)《火力发电厂金属技术监督规程》(DL/T438-2009) ;(15)《电力建设施工技术规范第2部分:锅炉机组》(DL5190.2-2011);(16)《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汽轮机机组篇》(DL5190.3-2012);(17)《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管道篇)》(DL5190.5-2012);(18)《火力发电厂汽水管道与支架维修调整导则》(DL/T616-2006);(19)《火力发电厂管道支吊架验收规程》(DL/T1113-2009);(20)《火力发电厂高温高压蒸汽管道蠕变监督规程》(DL/T441-2004);(21)《火电厂除氧器运行性能试验规程》(DL/T1141-2009);(22)《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DL/T596-1996);(23)《电力变压器运行规程》(DL/T572-2010);(24)《高压配电装置设计技术规程》(DL/T5352-2006);(25)《电缆防火措施设计和施工验收标准》(DLGJ154-2000);(26)《火力发电厂厂用电设计技术规程》(DL/T5153-2014);(27)《火力发电厂和变电站照明设计技术规定》(DL/T5390-2014);(28)《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导则》(DL775-2001);(29)《电力工程直流系统设计技术规程》(DL/T5044-2014);(30)《电力系统用蓄电池直流电源装置运行与维护技术规程》(DL/T724-2000);(31)《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柜、屏通用技术条件》(DL/T720-2000);(32)《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DL/T620-1997);(33)《火力发电厂热工控制系统设计技术规定》(DL/T5175-2003) ;(34)《火力发电厂厂级监控信息系统技术条件》(DL/T924-2016);(35)《火力发电厂辅助系统(车间)热工自动化设计技术规定》(DL/T5227-2005);(36)《发电厂热工仪表及控制系统技术监督导则》(DL/T1056-2007);(37)《火力发电厂热工自动化试验室设计标准》(DL/T5004-2004);(38)《火力发电厂汽轮机控制系统验收测试规程》(DL/T656-2006);(39)《火力发电厂模拟量控制系统验收测试规程》(DL/T657-2006);(40)《火力发电厂热工自动化就地设备安装、管路及电缆设计技术规定》(DL/T5182-2004);(41)《火力发电厂热工自动化系统检修运行维护规程》(DL/T774-2015);(42)《火力发电厂热工保护系统设计规定》(DL/T 5428-2009);(43)《火力发电厂分散控制系统验收测试规程》(DL/T659-2006);(44)《火力发电厂开关量控制系统验收测试规程》(DL/T658-2006);(45)《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第5部分热工自动化》(DL/T5190.5-2004);(46)《发电厂化学设计规范》(DL5068-2014);(47)《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第4部分:电厂化学》(DL/T5190.4-2004);(48)《火力发电厂水工设计规范》(DL/T5339-2006);(49)《化学监督导则》(DL/T246-2015);(50)《发电厂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DL/T5035-2016);(51)《火力发电厂辅助机器基础隔振设计规程》(DL/T5188-2004);(52)《电厂标识系统设计导则》(DL/T950-2005);(53)《火力发电企业生产安全设施配置》(DL/T1123-2009);(54)《火力发电厂油气管道设计规程》(DL/T5204-2005);(55)《电站锅炉风机选型和使用导则》(DL/T468-2004);(56)《等离子体点火系统设计与运行导则》(DL/T1127-2010);(57)《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发电厂与变电站电气部分 GB 26806-2011);(58)《火力发电厂和变电所照明设计技术规定》(DL5390-2014);(59)《电力设备典型消防规程》(DL5027-2015);(60)《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运行管理规程》(DL/T587-2016);(61)《火力发电厂中温中压管道(件)安全技术导则》(DL/T785-2001);(62)《火力发电厂汽水管道与支吊架维修调整导则》(DL/T 616-2006);(63)《火力发电厂建筑设计规程》(DL/T5094-2012);(64)《火力发电厂汽水管道设计规范》(DL/T5054-2016);(65)《火力发电厂土建结构设计技术规定》(DL5022-2012);(66)《继电保护和电网安全自动装置检验规程》(DL/T995-2016);(67)《接地装置特性参数测量导则》(DL/T475-2017);(68)《火力发电厂焊接技术规程》(DL/T869-2012);(69)《火电厂汽水化学导则第4部分:锅炉给水处理》(DL/T805.4-2016);(70)《火力发电厂生活、消防给水和排水设计技术规定(附条文说明)》(DLGJ24-1991);(71)《发电厂汽轮机、水轮机技术监督导则》(DL/T1055-2007);(72)《发电机励磁系统技术监督规程》(DL/T1049-2007);(73)《电力工程地基处理技术规程》(DL/T 5024-2005);(74)《电力系统数字微波通信工程设计技术规程》(DL/T 5025-2005);(75)《电力工程地下金属构筑物防腐技术导则》(DL/T 5394-2007);(76)《火力发电厂锅炉炉膛安全监控系统技术规程》(DL/T 1091-2008);(77)《火力发电厂辅助系统(车间)热工自动化设计技术规定》(DL/T 5227-2005);(78)《火力发电厂分散控制系统技术条件》(DL/T 1083-2008);(79)《火力发电厂、变电所二次接线设计技术规程》(DL/T5136-2012);(80)《火电厂和核电厂常规岛主厂房荷载设计技术规程》(DL/T5095-2013);(81)《电站锅炉安全阀应用导则》(DL/T959-2014);1.2.8其他行业技术标准、规范(1)《安全评价通则》(AQ8001-2007);(2)《安全预评价导则》(AQ8002-2007);(3)《危险场所电气防爆安全规范》(AQ3009-2007);(4)《压力管道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工业管道》(TSG D0001-2009);(5)《压力管道定期检验规则-公用管道》(TSG D7004-2010);(6)《压力管道定期检验规则-工业管道》(TSG D7005-2018);(7)《起重机械定期检验规则》(TSG Q7015-2016);(8)《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 N0001-2017);(9)《气瓶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 R0006-2014);(10)《爆破片装置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 ZF003-2011);(11)《安全阀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 ZF001-2006);(12)《起重机械安全技术监察规程―桥式起重机》(TSG Q0002-2008);(13)《特种设备使用管理规则》(TSG 08-2017);(14)《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 21-2016);(15)《特种设备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导则》(TSG 03-2015);(16)《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制定导则》(TSG 01-2014);(17)《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 G0001-2012);(18)《锅炉监督检验规则》(TSG G7001-2015);(19)《锅炉定期检验规则》(TSG G7002-2015);(20)《发电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及达标评报标准》;(21)《袋式除尘器安装技术要求与验收规范》(JB/T8471-2010);。
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关于印发《电网安全风险管控专项监管工作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已撤销)•【公布日期】2013.02.25•【文号】办安全[2013]31号•【施行日期】2013.02.25•【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电力及电力工业正文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关于印发《电网安全风险管控专项监管工作方案》的通知(办安全〔2013〕31号)为进一步加强电力安全生产和监督管理工作,强化电网安全风险管控,有效防范电网大面积停电,按照2013年国务院安全生产工作的总体部署和电力监管工作安排,我会制定了《电网安全风险管控专项监管工作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2013年2月25日电网安全风险管控专项监管工作方案为切实加强电网安全监管工作,强化电网安全风险管控,有效防范电网大面积停电,维护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和电力的可靠供应。
按照2013年电力监管工作的总体部署,依据《电力监管条例》、《电力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和调查处理条例》、《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标落实安全发展战略,深刻汲取国内外大停电事故教训,结合我国电网实际开展电网安全风险管控专项行动。
以电网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为抓手,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逐级明确安全目标,层层落实安全责任,强化电力安全监督管理,进一步夯实安全生产基础,防止发生系统稳定破坏和电网大面积停电事故,维护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安全可靠的电力保障。
二、工作任务着力落实《关于加强电力安全工作防范电网大面积停电的意见》,继续深化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深入开展电网安全风险管控,在加强电网运行风险管控、二次安全风险管控、设备风险管控及防范自然灾害对电网安全影响等各方面,从风险识别、风险分级、风险监控等各个环节,逐步建立安全风险全过程闭环管控常态机制,落实风险管控措施,提高电网安全管理水平,防范电网大面积停电。
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关于印发《防范电力生产、建设施工人身伤亡事故专项监管工作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已撤销)•【公布日期】2013.02.25•【文号】办安全[2013]32号•【施行日期】2013.02.25•【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电力及电力工业正文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关于印发《防范电力生产、建设施工人身伤亡事故专项监管工作方案》的通知(办安全〔2013〕32号)为进一步加强电力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防范电力生产、建设施工人身伤亡事故,按照2013年国务院安全生产工作的总体部署和电力监管工作安排,我会制定了《防范电力生产、建设施工人身伤亡事故专项监管工作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2013年2月25日防范电力生产、建设施工人身伤亡事故专项监管工作方案为进一步加强电力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防范电力生产、建设施工人身伤亡事故,按照2013年电力监管工作的总体部署,依据《电力监管条例》、《电力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和调查处理条例》、《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和电监会1-5号令,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标落实国务院继续依法治理、强化“打非治违”工作部署,深入分析近年来电力人身伤亡事故情况,在全行业开展防范电力生产、建设施工人身伤亡事故专项行动,集中排查和治理有法不依、有章不循,违法生产经营行为,严肃整治管理性违章、行为性违章和装置性违章现象,加强人员防灾避险,严格按照“四不放过”原则进行事故调查处理,营造“关爱生命、安全发展”的安全生产氛围,有效防范人身伤亡事故。
二、工作任务(一)防范电力生产人身伤亡事故。
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关于印发<电力安全隐患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电监安全〔2013〕5号)等相关要求,健全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完善工作制度,落实安全责任,加强人员培训,严格执行《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等规程标准,强化个人防护用品、安全工器具、安全警示标志的规范使用,排查治理安全生产隐患,防范电力生产人身伤亡事故。
发电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及达标评级标准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8号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33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0号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9号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0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88号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78号水库大坝安全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86号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115号电网调度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39号电力设施保护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52号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73号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493号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91号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99号电力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发〔2010〕23号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1号劳动保护用品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3号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16号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23号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27号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申报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36号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令第2号电力安全生产监管办法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令第3号水电站大坝运行安全管理规定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令第5号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规定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令第22号电网运行规则(试行)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令第24号电力可靠性监督管理办法电监安全〔2005〕24号关于印发《水电站大坝安全注册办法》和《水电站大坝安全定期检查办法》的通知电监安全〔2006〕29号关于进一步加强电力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电监安全〔2006〕34号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总体方案电监安全〔2006〕38号关于印发《水电站大坝运行安全信息报送办法》的通知电监市场〔2006〕42号发电厂并网运行管理规定电监安全〔2007〕11号关于深入推进电力企业应急管理工作的通知电监安全〔2009〕4号关于印发《水电站大坝安全监测工作管理办法》的通知电监安全〔2009〕61号电力企业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办安全〔2011〕74号关于做好电力安全信息报送工作的通知公安部〔1999〕8号令电力设施保护条例实施细则能源电〔1993〕45号电力系统电瓷外绝缘防污闪技术管理规定能源部安保安〔1992〕40号防止全厂停电措施水电部〔86〕电生火字第193号文发电机反事故技术措施国电公司2001 水电厂防汛工作检查大纲电安生〔1994〕227号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热力和机械部分)GB 2894 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GB 3787-2006 手持式电动工具的管理、使用、检查和维护安全技术规程GB 4053-1993 固定式钢直梯安全技术条件GB 4962-2008 氢气使用安全技术规程GB 6095-1985 安全带GB 6096-1985 安全带检验方法GB 9448-1988 焊接与切割安全GB 12011-2000 电绝缘鞋通用技术条件GB 17622-1998 带电作业绝缘手套通用技术条件GB 18218-2009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 50034-2004 建筑照明设计规范GB 50011-2008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150-2006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 50217-2007 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 50260-1996 电力设施抗震设计规范GBZ 158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GB/T 14285-2006 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GB/T 16178-1996 厂内机动车辆安全检验技术要求GB/T 16434-1996 高压架空线路和发电厂、变电所环境污区分级及外绝缘选择标准AQ/T9002-2006 生产经营单位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AQ/T9006-2010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DL 408-1991 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发电厂和变电所电气部分)DL 612-1996 电力工业锅炉压力容器监督规程DL 647-1998 电力工业锅炉压力容器检验规程DL 740-2000 电容型验电器DL 5027-1993 电力设备典型消防规程DL/T 596-1996 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DL/T 572-2010 电力变压器运行规程DL/T 573-2010 电力变压器检修导则DL/T 587-2007 微机继电保护装置运行管理规程DL/T 596-1996 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DL/T 621-1997 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DL/T 619-1997 水电厂机组自动元件及其系统运行维护与检修试验规程DL/T 676-1999 带电作业绝缘鞋(靴)通用技术条件DL/T 687-1999 微机型防止电气误操作装置通用技术条件DL/T 724-2000 电力系统用蓄电池直流电源装置运行与维护技术规程DL/T 755-2001 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导则DL/T 838-2003 发电企业设备检修导则DL/T 856-2004 电力用直流电源监控装置DL/T 995-2006 继电保护和电网安全自动装置检验规程DL/T 1040-2007 电网运行准则DL/T 1049-2007 发电机励磁系统技术监督规程DL/T 1051-2007 电力技术监督导则JGJ46-2005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TSG Q7015-2008 起重机械定期检验规程YD/T 1821-2008 通信中心机房环境条件要求GB 17621-1998 大中型水电站水库调度规范GB 50201-1994 防洪标准GBJ 138-1990 水位观测标准GB/T 962-2001 水轮机调速器与压油装置运行规程GB/T 7894-2009 水轮发电机基本技术条件GB/T 8564-2003 水轮发电机组安装技术规范GB/T 9652-1997 水轮机控制系统技术条件GB/T 15468-2006 水轮机基本技术条件GB/T 17189-1997 水力机械振动和脉动现场测试规程DL 5180-2003 水电枢纽工程等级划分及设计安全标准DL/T 556-1994 水轮发电机组振动监测装置设置导则DL/T 563-1995 水轮机电液调节系统及装置技术规程DL/T 619-1997 水电厂机组自动化元件及其系统运行维护与检修试验规程DL/T 710-1999 水轮机运行规程DL/T 751-2001 水轮发电机运行规程DL/T 792-2001 水轮机调速器及压油装置运行规程DL/T 817-2002 立式水轮发电机检修技术规程DL/T 5178-2003 混凝土坝安全监测技术规范SL 60-1994 土石坝安全监测技术规范SL 61-1994 水文自动测报系统规范SL 75-1994 水闸技术管理规程SL 224-1998 水库洪水调度考评规定SL 230-1998 混凝土坝养护修理规程SL 240-1999 水利水电工程闸门及启闭机、升船机设备管理等级评定标准SL 258-2000 水库大坝安全评价导则SD 335-1989 水电站厂房设计规范SDJ 278-1990 水利水电工程防火设计规范JTJ 305-2001 船闸总体设计规范GB/T 19271雷电电磁脉冲防护第一部分通则3 术语和定义: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光伏电站通用安全检查表被检查单位: 检查人员: 检查时间:检查项目 检查内容 检查依据 存在问题 整改处理措施计划整改时间整改责任人整改情况验证人及时间电力生产安全管理1.“两票三制”执行情况,两票合格率是否符合要求GB 26860-2011《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发电厂和变电所电气部分)》第5.3条/第7.3.4条 2.安全教育、业务技能培训是否完善安监总局3号令《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第四条 3.相关方人员进场作业是否开展培训交底,特种工种是否持有效证件上岗安监总局3号令《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第十四条/第十五条/第十九条/第二十条 4.隐患处理及整改情况是否完善是否满足需要国家安监总局令第16号《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第一条/第七条/第八条/第九条/第十四条5.应急演练是否按年度计划有效开展电监安全〔2009〕61号《电力企业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第六章设备巡回检查是否按期开展并形成必要的记录DL/T 1036-2006《变电设备巡检系统》第6.1条6.设备隐患、故障、缺陷是否记录整改、是否及时、设备厂家人员检修维护工作是否符合作业规定国家安监总局令第16号《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第一条/第七条/第八条/第九条/第十四条7.检修作业是否做好安全防护和进行安全交底、是否有“三违”情况《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四十一,四十二条国家安监总局令第3号《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第十五条8.生产作业中安全防护措施是否落实到位电监会1号令《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安全生产令》第五条9.安全工器具是否经检验合格并规范使用主席令第70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十七条/第三十九条10.各安全活动是否定期开展并形成必要的记录AQ/T 9004-2008《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导则》第3.3条升压站设1.附近有无易燃易爆物品DL 5027-1993《电力设备典型消防规程》第4.1.4条2.灭火器械是否安放、得当DL 5027-1993《电力设备典型消防规程》第十条备(GIS)3.SF6气体泄漏报警系统及火灾报警系统是否正常可靠 《高压开关设备反事故技术措施》第十一条4.电缆沟盖板是否正常 GB 50229-2006《火力发电厂与变电站设计防火规范》第11.3条5.各气室气压是否在正常值内 发输电输[1999]72号《高压开关设备管理规定》附录A6.汇控柜内接线是否符合标准,端子是否紧固牢靠,按图施工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盘、柜及二次回路结线施工及验收规范》第3.0.2条7.五防锁安装是否完备高压开关设备反事故技术措施8.各开关分合闸面板指示、机械指示、储能是否正常 GB 26860-2011《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发电厂和变电站电气部分》第4.3.3条9.设备是否有异味、异响 DL/T 1036-2006《变电设备巡检系统》附录B10.汇控柜门锁是否损坏或存在缺陷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盘、柜及二次回路结线施工及验收规范11.柜内防火泥封堵是否严密符合规范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盘、柜及二次回路结线施工及验收规范》第3.0.3条升压站设备(主变压器) 1主变压器周围是否存放易燃易爆危险品DL 5027-93《电力设备典型消防规程》第3.0.1条2.主变周围是否有垃圾、杂物DL-T 572-2010《电力变压器运行规程》第5.1.6条3.推车式干粉或二氧化碳灭火器摆放位置、数量是否得当DL 5027-93《电力设备典型消防规程》第7.3.1条4.主变周围电缆沟盖板是否凹陷DL 5027-93《电力设备典型消防规程》第7.4.13条5.主变周围电缆沟内电缆是否涂有防火漆,是否用防火泥封堵,沟内是否积油。
电网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及达标评级标准(试行)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二〇一二年十月前言为加强电力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 号),《国务院关于坚持科学发展安全发展促进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的意见》(国发〔2011〕40 号),规范电网企业(本规范所指的电网企业是指从事输电、供电业务的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安全监管局组织编制本规范。
本规范依据《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AQ/T9006-2010)编制,考虑到电力发展、科技进步以及伴随新技术应用而出现的新课题,提出了电网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项目,规定了电网企业安全生产目标、组织机构和职责、安全生产投入、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与安全管理制度、宣传教育培训、生产设备设施、作业安全、隐患排查和治理、重大危险源监控、职业健康、应急救援、信息报送和事故调查处理以及绩效考评和持续改进等十三个方面的内容和要求,以适应当前电力系统发展的客观需要。
本规范由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提出。
本规范由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归口并负责解释。
本规范主要起草单位:国家电监会安全监管局。
本规范参加起草单位:河南电监办、山东电监办、河南省电机工程学会、国家电网公司、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陕西省地方电力公司。
目次1 适用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7)4 基本要求 (8)5 核心要求(评分项目) (9)附录A (49)附录B (51)附录C (55)附录D (59)附录E (65)※符号位选择项1 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输电、供电业务的企业,其中供电业务包括配电业务和售电业务。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本规范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使用本规范应取下列文件的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订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8号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28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33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52号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9号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0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88号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86号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115号电网调度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196号电力供应与使用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39号电力设施保护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93号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97号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52号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421号企业事业单位内部治安保卫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493号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49号国务院关于修改《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的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91号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99号电力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发〔2010〕23号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1〕40号国务院关于坚持科学发展安全发展促进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的意见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1号劳动防护用品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3号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16号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23号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27号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申报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30号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36号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140号关于修改<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监督管理办法>的决定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令第1号电力安全生产令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令第2号电力安全生产监管办法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令第5号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规定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令第15号电工进网作业许可证管理办法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令第22号电网运行规则(试行)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令第24号电力可靠性监督管理办法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令第27号供电监管办法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令第28号承装(修、试)电力设施许可证管理办法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令第21号中央企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暂行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令第61号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公安部〔1999〕8号令电力设施保护条例实施细则安委〔2011〕4号关于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安监管协调字〔2004〕56号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总办〔2010〕139号国家安监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规模化建设严格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指导意见电监安全〔2006〕29号关于进一步加强电力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电监安全〔2006〕34号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总体方案电监市场〔2006〕42号发电厂并网运行管理规定电监安全〔2007〕11号关于深入推进电力企业应急管理工作的通知电监安全〔2007〕45号发电机组并网安全性评价管理办法电监安全〔2008〕43号关于加强重要电力用户供电电源及自备应急电源配置监督管理的意见电监安全〔2009〕61号电力企业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电监安全〔2012〕11号关于印发电力安全事件监督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电监安全〔2012〕16号关于加强风电安全工作的意见办安全〔2010〕88号重大活动电力安全保障工作规定(试行)办安全〔2012〕11号关于做好电力安全信息报送工作的通知能源电〔1993〕45号电力系统电瓷外绝缘防污闪技术管理规定GB 2894-2008 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GB 3787-2006 手持式电动工具的管理、使用、检查和维修安全技术规程GB 4053-2009 固定式钢直梯安全技术条件GB 6095-2009 安全带GB/T 6096-2009 安全带检验方法GB 9448-1999 焊接与切割安全GB 12011-2009 足部防护电绝缘鞋GB 17622-2008 带电作业用绝缘手套GB 18218-2009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 50034-2004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 50011-2010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150-2006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 50217-2007 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 50229-2006 火力发电厂与变电站防火设计规范GB 50260-1996 电力设施抗震设计规范GBZ 158-2003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GBZ/T 225-2010 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指南GB/T 14285-2006 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GB/T 16178-1996 厂内机动车辆安全检验技术要求GB/T 16434-1996 高压架空线路和发电厂、变电所环境污区分级及外绝缘选择标准GB 311.1-1997 高压输变电设备的绝缘配合GB 10963.2-2008 家用及类似场所用过电流保护断路器第2 部分用于交流和直流的断路器GB 16847-1997 保护用电流互感器暂态特性技术要求GB 50147-2010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高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150-2006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 50217-2007 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T 4703-2007 电容式电压互感器GB/T 8349-2000 金属封闭母线GB 8958-2006 缺氧危险作业安全规程GBZ I-2010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 188-2007 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AQ/T9002-2006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AQ/T9006-2010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
第号电力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Last revision on 21 December 2020电力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法实施日期2015年3月1日发布日期2015年2月17日发布机构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目录1.12.23.3文件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21号《电力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法》已经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办公会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5年3月1日起施行。
主任2015年2月17日[2]政策全文电力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法[3]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有效实施电力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预防和减少电力事故,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和电力可靠供应,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电力监管条例》、《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电力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和调查处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以发电、输电、供电、电力建设为主营业务并取得相关业务许可或按规定豁免电力业务许可的电力企业。
第三条国家能源局及其派出机构依照本办法,对电力企业的电力运行安全(不包括核安全)、电力建设施工安全、电力工程质量安全、电力应急、水电站大坝运行安全和电力可靠性工作等方面实施监督管理。
第四条电力安全生产工作应当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建立电力企业具体负责、政府监管、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的工作机制。
第五条电力企业是电力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应当遵照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制度和标准,建立健全电力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电力安全生产管理,完善电力安全生产条件,确保电力安全生产。
第六条任何单位和个人对违反本办法和国家有关电力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规定的行为,有权向国家能源局及其派出机构投诉和举报,国家能源局及其派出机构应当依法处理。
第二章电力企业的安全生产责任第七条电力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
《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安全生产令》已经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主席办公会议通过,现予公布施行。
主席柴松岳
二○○四年二月十八日
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安全生产令
一、电力安全生产事关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大局,安全可靠的电力供应对于保持社会稳定和促进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各电力企业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各项方针政策,切实做好电力安全生产工作。
二、电力安全生产要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坚持以人为本,牢固树立“责任重于泰山”的观念,把安全生产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
三、各电力企业要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安全生产标准,完善规章制度,制定并落实确保安全生产的各项措施。
四、各电力企业是电力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要建立并层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企业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对所辖范围和本企业的安全生产全面负责。
五、电力安全生产的目标是维护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保证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对电力的正常需求,防止和杜绝人身伤害、财产损失和电网大面积停电等重、特大事故的发生。
六、电力系统运行要坚持“统一调度、分级管理”的原则,加强调度管理,严肃调度纪律。
各电力企业要协调配合,共同确保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七、各电力企业要加强安全性评价工作,定期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及时发现并消除事故隐患。
要制定事故处理预案,提高事故处理能力。
八、各电力企业要加强安全生产知识、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生产技术培训,提高职工安全意识,重要工种人员必须经考试合格,持证上岗。
九、大力实施“科技兴安”战略,鼓励电力生产高新技术研究和成果推广,推进电力安全生产的科学管理,努力实现电力安全生产的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