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照明设计
- 格式:ppt
- 大小:2.87 MB
- 文档页数:169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24一、标准介绍二、照明设计原则该标准对建筑照明设计提出了一些基本原则,包括:1.安全原则:照明设计应保证使用者的人身安全,特别是在紧急情况下需要提供足够的照明。
2.舒适原则:照明设计应遵循人眼视觉舒适的要求,光照强度、照度均匀性、光色等应符合相关标准。
3.节能原则:照明设计应采用节能照明设备和技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能耗。
4.环保原则:照明设计要减少对环境的不良影响,尽量减少有害物质的使用。
三、照明设计要求1.光照计算:设计人员需根据建筑物的用途、空间形状、光源选择等因素进行光照计算,以确定照明设备的数量和位置。
2.照明设计参数:该标准规定了各类建筑物的光照强度、照度、反射率等参数的要求,以确保照明质量和舒适度。
3.光源选择:根据建筑物的功能和需求,设计人员需选择适当的光源,包括荧光灯、LED灯、高强度气体放电灯等,以满足照明设计要求。
4.照明装置安装:照明装置的安装位置和角度应符合相关标准,以确保照明效果和使用安全。
四、技术参数标准涉及了建筑照明设计的一些技术参数,包括:1. 照度:标准对于不同场所的照度要求有详细规定,如住宅的照度要求为100-200lux,图书馆的照度要求为300-500lux等。
2.光色:标准规定了不同环境下所需的光色,如一般照明要求为白光,娱乐场所要求为彩色光等。
3. 光照强度:标准规定了建筑物不同区域的光照强度范围,如走廊的最低光照强度不得低于30lux。
4.反射率:标准对于不同建筑物的墙、地、天花等表面的反射率有详细规定,以确保光的利用效率。
五、其他要求此外,标准中还包括了一些其他照明设计的要求,如紧急照明的设置、照明控制系统的设计、照明设备的维护和检测等。
这些要求旨在提高照明设计的安全性、可靠性和可持续发展性。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一、总则与术语总则建筑照明设计应充分考虑使用功能、视觉效果、节能环保以及维护管理等因素,旨在创造舒适、安全、高效的照明环境,提升建筑空间品质和使用体验。
术语本标准中涉及的术语及其定义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如“照明设计”、“照度”、“色温”、“显色指数”等。
二、基本规定要求照明设计应遵循国家有关建筑、电气、环保等法律、法规和标准。
照明设计应综合考虑建筑物的功能特点、使用要求、建筑风格及周围环境等因素。
照明设备应选用符合国家能效标准、安全认证的产品。
三、照明数量与质量照明数量应根据空间功能、使用人数、活动类型等因素,合理确定照明设备的数量和布置方式。
照明质量应保证照明的均匀性、稳定性,避免出现阴影、眩光等不利因素,同时满足视觉舒适度要求。
四、照明标准值规定根据不同类型的建筑空间和使用要求,制定相应的照明标准值,包括照度、色温、显色指数等指标。
具体标准值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
五、节能与环保要求照明设计应优先采用高效、节能的照明产品和控制技术。
应充分利用自然光,合理设计采光与照明系统,降低人工照明能耗。
应减少照明系统对环境的影响,选择低污染、低排放的照明产品。
六、配电与控制技术照明配电系统应安全、可靠,满足照明设备的用电需求。
应采用智能照明控制技术,实现照明系统的自动化、智能化管理。
照明系统应设置过载、短路等保护措施,确保安全运行。
七、眩光评价与防控应进行眩光评价,评估照明系统可能产生的眩光对视觉舒适度的影响。
应采取合理的灯具选择、布置方式和遮光措施,减少眩光的发生。
八、附录与引用标准附录本标准附录包括相关计算公式、图表及数据表格等,供设计人员参考使用。
引用标准本标准的制定参考了国家及行业相关标准、规范,具体引用标准列表见附录。
通过遵循以上标准,建筑照明设计将更加科学、合理,为使用者提供更为舒适、安全、节能的照明环境。
建筑物照明设计标准
一、照明质量
照明质量是建筑物照明设计的关键因素,包括照度均匀度、眩光限制、光源色温、显色指数等。
1.1 照度均匀度
照度均匀度是指建筑物内各区域的照度分布是否均匀。
为了确保照度均匀度,设计师需要根据空间的功能和使用情况,合理选择灯具的布置方式和数量,以及光源的功率和光通量。
1.2 眩光限制
眩光限制是指避免强光直接照射到眼睛,造成视觉不适或眩晕感。
设计师需要通过合理选择灯具和布置方式,以及使用遮光板、反射器等配件,来限制眩光的影响。
1.3 光源色温
光源色温是指光源的颜色和温度,它会影响照明的视觉效果和舒适度。
设计师需要根据空间的功能和使用情况,选择合适的光源色温,以创造出舒适的照明环境。
1.4 显色指数
显色指数是指光源对物体颜色的再现能力。
设计师需要选择显色指数较高的光源,以确保物体颜色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二、照明数量
照明数量是建筑物照明设计的基本要求,包括空间亮度、重点照明、装饰照明等方面。
2.1 空间亮度
空间亮度是指建筑物内各区域的亮度分布和要求。
设计师需要根据空间的功能和使用情况,确定合理的空间亮度,以满足视觉舒适度和视觉任务的要求。
2.2 重点照明
重点照明是指对建筑物内的重点部位或重点区域进行加强照明的措施。
设计师需要确定重点照明的部位和要求,选择合适的灯具和光源,以创造出突出重点的照明效果。
2.3 装饰照明
装饰照明是指通过使用灯具和光源的特殊造型和光色,以增强建筑物的美观和装饰效果的照明。
设计师需要根据建筑物的风格和特点,选择合适的装饰照明方案,以增强建筑物的艺术魅力。
建筑物照明设计规范要求详解建筑物照明设计是在建筑物内外提供适当光照的过程,旨在创造一个安全、舒适和美观的环境。
在进行建筑物照明设计时,需要遵守一系列规范要求,以确保设计的质量和效果。
本文将详解建筑物照明设计的规范要求,并解析其背后的原理和目的。
一、设计目标和原则在进行建筑物照明设计时,首先要确定设计的目标和原则。
设计目标通常包括提供足够的照明亮度、保证视觉舒适度、突出建筑物的特点和提升空间品质等。
设计原则则涉及到光线的合理分布、照明设备的选择和能源效率等方面。
1.1 照明亮度要求照明亮度是指照明光源的强度和分布,对于不同类型的建筑物,有着不同的照明亮度要求。
以办公室为例,通常需要保证适宜的工作环境,照明亮度一般要在300-500勒克斯之间。
1.2 视觉舒适度要求视觉舒适度是指人眼在特定光照条件下的舒适感受。
在建筑物照明设计中,需要避免视觉疲劳和眩光等问题,通过合理的光线分布和照明设备选择来提升视觉舒适度。
1.3 建筑物特点和空间品质要求建筑物的设计特点也是建筑物照明设计中需要考虑的因素之一。
照明设计旨在突出建筑物的特点,例如对于历史建筑,可以采用柔和的照明手法以突出其历史文化韵味;对于现代建筑,可以运用丰富的照明技术以彰显其时尚和创新。
二、照明布置和光源选择照明布置和光源选择是建筑物照明设计中的关键环节。
合理的照明布置可以保证光线的均匀分布和满足不同空间的照明需求,而正确的光源选择则能够达到设计目标。
2.1 照明布置要求照明布置要根据建筑物的功能和空间需求来确定。
例如,对于公共空间,需要保证整体照明效果,可以采用较大范围的光源布置;对于特定区域,如展示区或工作区,可以采用局部照明以突出重点。
2.2 光源选择要求光源类型也是照明设计中的重要考虑因素之一。
常见的光源类型有白炽灯、节能灯和LED等。
在选择光源时,需要考虑其色温、色彩还原指数和寿命等因素,以满足设计要求。
三、能源效率和环境保护要求在进行建筑物照明设计时,需重视能源效率和环境保护。
建筑照明设计的基本原则与技巧一、和谐统一原则建筑照明设计应注重与建筑本身以及周围环境的和谐统一。
照明设计要充分考虑建筑物的风格、色彩、材质等特点,确保照明效果与建筑物的整体风格相协调。
同时,照明设计还需兼顾周围环境的照明效果,实现建筑与环境的有机融合。
通过合理的照明布局,使建筑在夜晚展现出独特的魅力,成为整体环境中的亮点。
二、节能环保原则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环保意识的提高,建筑照明设计越来越注重节能环保。
在设计过程中,应选用高效、节能的照明设备,合理配置照明光源,降低能耗。
此外,还要充分考虑照明系统的智能化控制,通过光敏传感器、人体红外传感器等设备,实现照明的自动控制,提高照明系统的使用效率。
三、技术创新原则建筑照明设计应积极引入新技术、新光源和新材料,提高照明设施的科技含量。
例如,利用LED照明技术、激光照明技术等,为建筑照明带来更多创新性和可能性。
同时,创新照明设计手法,如三维立体照明、动态照明等,丰富建筑照明的表现形式,提升照明设计的艺术价值。
四、安全可靠原则建筑照明设计应充分考虑照明系统的安全可靠性。
从选材、设计、施工到验收环节,都要严格把关,确保照明设施的安全稳定运行。
此外,还要配备适当的照明保护措施,如漏电保护器、过压保护器等,防止因照明系统故障造成人身和财产损失。
在建筑照明设计中,除了遵循以上四个基本原则,还需掌握一些实用技巧。
例如:1.充分利用自然光:在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建筑物的朝向、开窗方式等因素,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光,降低人工照明的需求。
2.突出建筑特点:通过精细的照明设计,突出建筑物的立面线条、装饰元素等特点,使建筑物在夜晚更具辨识度。
3.合理配置照明设备:根据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和空间需求,选择合适的照明设备,合理分布光源,实现良好的照明效果。
4.智能化控制: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照明系统的智能化控制,提高照明设施的运行效率和使用体验。
综上所述,建筑照明设计应遵循基本原则,注重实用技巧,实现照明效果与建筑本身、周围环境的和谐统一,创造美观、舒适、安全的照明空间。
建筑照明设计的规范要求与光照强度建筑照明设计是在建筑物内外部环境中充分利用光的物理特性,制造出合适的光照效果,以增强人们的视觉感受和创造更好的空间体验。
在进行建筑照明设计时,需要根据规范要求和光照强度来进行合理的设计。
本文将详细介绍建筑照明设计的规范要求以及与光照强度相关的内容。
一、建筑照明设计的规范要求1. 建筑照明设计的目标建筑照明设计的目标是在满足人们视觉需求的基础上,兼顾节能、环保和美观。
设计应基于建筑物的功能和使用需求,采取合适的照明方式和照明设备,达到提供适当光照和舒适视觉环境的效果。
2. 照明质量要求合理的照明质量是建筑照明设计的关键。
设计师应确保在建筑物内外的各个功能区域,提供足够的水平照度、色彩还原指数和光源均匀性。
同时,还需要考虑光照度的合理分布,避免出现强烈的光线反差,以防止眩光和阴影过重等问题。
3. 能耗与环保要求建筑照明设计应兼顾节能与环保。
设计师应选用高效节能的照明设备,并合理安排照明方案,避免不必要的能源浪费。
此外,照明设备的维护与管理也非常重要,要定期检查和清洁设备,确保其正常工作。
4. 安全要求建筑照明设计必须保障人们的安全。
设计师应注意避免直接照射眩目的光源,特别是在走廊、楼梯和过道等区域。
夜间照明时,应确保环境的亮度在满足视觉需求的同时,也要维持夜间视觉适应能力,以确保人们的安全行走。
二、光照强度与建筑照明设计1. 光照强度的概念光照强度指的是单位面积上接收到的光的总量。
在建筑照明设计中,光照强度的大小直接影响人们的视觉体验和光环境的舒适度。
光照强度的衡量单位为勒克斯(Lux),通常用来表示光源照射到工作面或者观察面上的光照强度。
2. 光照强度的要求光照强度的要求与不同的建筑功能和使用需求有关。
例如,写字楼的办公区域通常需要较高的光照强度以提高工作效率,而餐厅或者影院则需要较低的光照强度来营造舒适的氛围。
设计师在进行建筑照明设计时,应根据建筑物的实际情况和功能需求,确定各个功能区域的合适光照强度。
《建筑照明设计规范》GB50129-2024建筑照明设计规范 GB50129-20241. 总则根据《建筑照明设计规范》GB50129-2024,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建筑照明设计。
本规范旨在为建筑照明设计提供统一的技术要求,保证照明系统安全、节能、环保、舒适、美观,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2. 术语和定义2.1 建筑照明:指为满足室内外作业、生活、工作、休息等视觉需求而设置的光源及其控制系统。
2.2 照明设计:指根据建筑物的使用功能、空间尺度、环境条件等因素,进行照明方案的制定、照明设备的选型、照明控制系统的设置等。
2.3 光源:指发光的物体,按发光原理分为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
2.4 照明设备:指用于建筑照明的光源、镇流器、触发器、灯具、控制系统等。
2.5 照明控制系统:指对照明设备进行智能化控制的系统,包括开关控制、调光控制、场景控制等。
3. 照明设计基本要求3.1 照明设计应符合国家和地方的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
3.2 照明设计应充分考虑建筑物的使用功能、空间尺度、环境条件、节能要求等因素,保证照明系统安全、节能、环保、舒适、美观。
3.3 照明设计应根据不同区域的使用需求,制定合理的照明方案,实现功能性、装饰性、艺术性的有机结合。
3.4 照明设计应选用高效、节能、环保、寿命长的照明设备,提高照明系统整体性能。
3.5 照明设计应合理布局照明设备,避免产生眩光、阴影、亮度不均等现象,提高照明效果。
3.6 照明设计应根据需要设置照明控制系统,实现照明设备的智能化控制,提高照明系统的安全性和便捷性。
4. 照明设备选型4.1 光源选型应根据实际需要选用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合理配置各种光源的比例,提高照明效果。
4.2 灯具选型应根据光源类型、安装位置、使用环境等因素进行,确保灯具的安全性、稳定性和美观性。
4.3 照明控制系统选型应根据照明需求、设备性能、节能要求等因素进行,实现照明设备的智能化控制。
建筑学中的建筑照明设计建筑照明设计是建筑学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不仅可以美化建筑外观,还可以提高建筑的能耗效率并改善室内环境适宜度。
本文将从照明设计的意义、建筑照明设计的原则及应用场景三个方面介绍建筑照明设计的相关知识。
照明设计的意义照明设计是建筑设计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可以将建筑的外貌升华至新的高度,从而营造出更佳的环境体验。
照明设计的重要性在于它可以将建筑变形为全新的形式,使人们对建筑的印象产生经久不衰的美好印象。
在照明设计中,灯光的亮度、色温和方向等都是需要综合考虑的因素。
例如,一些建筑可能倾向于在夜晚提供柔和的、慢动的照明,而其他建筑则需要鲜艳而富有冲击力的照明让人们产生非常震撼的效果。
总之,建筑照明设计不仅可以凸显建筑在白天或夜间的外观面貌,而且可以创造具有艺术感和情感感染力的氛围,使人们更加喜欢和亲近这座建筑,使其成为城市的新地标。
建筑照明设计的原则在建筑照明设计中,还存在着一些必须遵循的原则,这些原则可以让照明效果更加完美,并且更符合人们的需求。
1.亮度及对比度:亮度对于照明设计来说非常重要。
当设计时有不同等级的亮度,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来表现出建筑的不同美感。
另外,对比度也是衡量照明效果好坏的一个重要指标,适宜的对比度可以让建筑更加清晰和容易被人们记住。
2.色彩:颜色是照明设计中极为重要的一个因素。
相信有不少人都曾在晚上漫步过乔治王广场,在那里能够欣赏到伦敦市政厅五颜六色的照明。
彩色照明对于不同的建筑可以营造出不同的氛围和情感,因此在设计中要特别注意照明颜色的选择。
3.安全性:照明系统需要在黑暗中提供足够的照明,以确保人们在前往及穿过建筑时的安全性。
因此,在考虑照明设计时,必须确保建筑内和周围环境的所有区域都能创造出足够的照明亮度。
建筑照明设计的应用场景1.城市广场:在城市广场的照明设计中,设计师可以利用灯光制造出不同的观感效果,以吸引人们的注意力。
例如,一些灯光可通过角度或方向创造出不同的环境效果,使广场更加灵动、时尚和活泼。
gb 50011-2023 建筑照明设计规范1. 引言本文档旨在规范建筑照明设计,以提升建筑物的舒适度、视觉效果和能源效率。
建筑照明设计需要考虑安全、环境、健康和经济等因素。
2. 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各类建筑物的室内和室外照明设计,包括住宅、商业建筑、工业建筑、公共建筑等。
3. 设计原则3.1 视觉效果照明设计应满足人眼对建筑环境的舒适需求,确保合适的光照强度、均匀度和颜色温度。
3.2 能源效率照明设计应采用能源效率高的照明设备和控制系统,减少能源消耗和碳排放。
3.3 安全性照明设计应符合相关安全标准和规定,确保照明设备的安全可靠性和防电击能力。
3.4 环境保护照明设计应考虑环境保护要求,减少光污染和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3.5 健康效益照明设计应考虑人体健康和生物节律的影响,避免光污染对人体的负面影响。
4. 设计要求4.1 照明设计参数根据建筑物功能和使用特点,确定合适的照明设计参数,包括光照强度、均匀度、色温、色彩指数等。
4.2 照明设备选择选择合适的照明设备,包括灯具、光源、控制系统等,应确保符合国家标准和质量要求。
4.3 照明布置合理布置照明设备,根据建筑结构和使用需求确定照明装置的位置和数量,确保照度分布均匀。
4.4 智能照明控制采用智能照明控制系统,根据不同时间段和使用需求进行调光、调色和开关控制,以提高能源效率。
4.5 照明施工与安装照明施工和安装应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确保照明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5. 参考文献- GB -2023 建筑照明设计规范- GB -2013 建筑电气设计规范本文档为建筑照明设计提供了规范和指导,旨在加强对建筑照明设计的科学性、可靠性和节能性要求。
建筑单位、设计机构和施工单位应根据本规范要求进行照明设计,确保照明设备的安全性和效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