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 几分之一
- 格式:pptx
- 大小:3.06 MB
- 文档页数:23
《几分之一》(教案)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我今天要分享的教案是关于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的《几分之一》。
一、教学内容我在这一节课中,主要讲解了教材第三单元的第一课时,也就是分数的概念和基本运算。
我通过具体的例子和练习,让学生理解什么是分数,以及如何进行分数的简单运算。
二、教学目标我的教学目标是通过这节课,让学生能够理解分数的基本概念,掌握分数的读写方法,以及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数运算。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我知道这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分数的读写方法和基本的分数运算规则,难点则是让学生理解分数的实际意义和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我准备了一些实物,如苹果、蛋糕等,以及一些分数的卡片,让学生可以通过实际的操作来理解分数的概念。
五、教学过程我通过一个切苹果的实践活动,引入了分数的概念。
我让学生看到一个苹果被切成了8份,然后我拿出其中的一份,问学生这是苹果的几分之一。
然后,我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用分数卡片进行组合,来找出不同的分数。
接着,我讲解了分数的读写方法,我通过分数的卡片,让学生练习读写分数。
我让学生看到一个分数卡片,然后读出它的分数值,再写出它的分数形式。
然后,我让学生进行随堂练习,我出了几道关于分数的题目,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
我给予了他们一些实际的例子,让他们通过计算来找出答案。
六、板书设计我在黑板上写下了分数的定义,以及分数的读写方法,我还画了一个切苹果的图示,来帮助学生理解分数的实际意义。
七、作业设计我给学生留了几道作业题,让他们回家后进行练习。
题目包括找出不同物品的几分之一,以及计算分数的加减法。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这就是我对《几分之一》这节课的教案分享,我希望我的分享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案中,有几个关键的细节是我认为需要重点关注的。
我通过一个切苹果的实践活动引入了分数的概念,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步骤,因为它能够帮助学生将抽象的分数与实际的物体联系起来,从而更好地理解分数的意义。
三年级数学认识几分之一说课稿三年级数学认识几分之一说课稿1一、说教材【说课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64-65页的教学内容。
【教材简析】学生认识分数,是从三年级(上册)开始的,已经认识了一个物体(或图形)的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本课是系统研究一些物体平均分成几份,用几分之一表示其中一份,学好本课知识,有利于学生对分数的产生和发展有进一步的认识,同时为下面学习几分之几,解决求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是多少个物体的实际问题奠定了基础。
教材首先创设小猴分桃的现实情境,根据4只小猴平均分4个桃,提出每只小猴分得这些桃是几分之几的问题。
这里是每份1个桃的情况,让学生从分数的角度来研究和认识每份占整体的几分之几,学生通过具体情境的感知,可以利用已有的经验,理解把4个桃看做一个整体,这样的一份也可以用“1/4”来表示。
“想一想”把4个桃平均分给2只小猴,在集合图的帮助下,让学生说出每只猴分得“这盘桃”的1/2。
通过例题和“想一想”的教学,学生初步体会到把一些物体作为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这样的一份也可以用几分之一来表示。
想想做做着重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加深对刚才学习的几分之一的认识,进一步体会、理解几分之一的实际意义。
【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知识经验,知识背景及本课的知识特点,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知道把一些物体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可以用几分之一来表示,进一步认识分数。
2、能力目标:通过自主探索,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学习活动,使学生经历探索、发现和认识用分数表示一些物体的几分之一的知识获取过程,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概括等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目标: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具体的数学活动,体悟和感受数学学习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重点:探索和发现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可以用几分之一来表示的思想方法,认识几分之一,能正确表示出一些物体的几分之一。
难点:引导学生理解几分之一的意义,理解几分之一表示的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8.1《几分之一》人教版我今天要上的课程是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中的8.1《几分之一》人教版。
一、教学内容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是分数的概念,具体来说是理解和掌握几分之一的意思。
我们将通过实际操作,学习如何将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以及如何用分数来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几份。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理解几分之一的概念,学会如何用分数来表示一个整体的一部分,并且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数加减法运算。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的概念,能够用分数来表示一个整体的一部分。
难点则是让学生理解分数的加减法运算规则。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我已经准备了一些实物,如苹果、饼干等,用来帮助学生理解分数的概念。
同时,我也准备了一些分数的模型,让学生能够直观地看到分数的构成。
五、教学过程我会用实物展示,将一个苹果分成四份,让学生看到每一份都是苹果的四分之一。
然后,我会让学生自己尝试将其他物品分成几份,并用分数来表示。
接着,我会引入分数的加减法,用苹果的例子来说明如何将两个苹果的四分之一相加,得到八分之一。
在学生理解了分数的加减法之后,我会给他们一些随堂练习,让他们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上我会写上“几分之一”的定义,以及分数的加减法规则。
七、作业设计1. 一个橙子;2. 三个橘子;3. 四块蛋糕。
答案:1. 一半;2. 三个四分之一;3. 一块蛋糕的四分之四。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拓展延伸的部分,我会让学生们尝试自己创造一些分数题目,看看他们是否能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案中,有几个关键的细节是需要特别关注的。
对于教学内容的把握,我选择了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材中的8.1《几分之一》进行讲解。
这一部分是学生接触分数概念的起点,因此,我需要确保他们能够清晰地理解分数的定义和基本性质。
在教学目标上,我明确了学生们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即理解几分之一的概念,并能够运用分数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运算。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上册数学《几分之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分数的概念,知道分数是用来表示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取其中的一份或几份的数。
2. 使学生掌握分数的读、写方法,能够正确地读写分数。
3. 培养学生运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
教学内容:1. 分数的概念2. 分数的读、写方法3. 分数的简单应用教学重点:1. 分数的概念2. 分数的读、写方法教学难点:1. 分数的概念的理解2. 分数的读、写方法的掌握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2. 分数卡片3. 实物模型教学过程:一、导入1. 引导学生观察一些实物,如蛋糕、苹果等,让学生思考如何把这些实物平均分给同学们。
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当我们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取其中的一份或几份时,就可以用分数来表示。
二、新课1. 教师出示分数卡片,引导学生观察分数的结构,讲解分数的读、写方法。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读写分数,教师纠正学生的错误。
3. 教师通过实物模型,演示分数的概念,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分数的意义。
4. 学生分组讨论,举例说明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三、巩固练习1. 教师出示一些分数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
2. 教师选取一些学生的作业进行讲评,重点讲解易错点。
四、课堂小结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分数的概念、读、写方法及应用。
2. 学生谈收获和感受。
五、作业布置1. 请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
2. 家长签字,加强家校合作。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物模型和分组讨论,让学生直观地理解了分数的概念,掌握了分数的读、写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教师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学生运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重点关注的细节:分数的概念的直观理解和读写方法的掌握分数是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对于三年级的孩子们来说,理解分数的意义并能够正确读写分数是学习数学的基础。
三年级数学几分之一教案三年级数学几分之一教案(通用16篇)作为一名老师,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
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三年级数学几分之一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三年级数学几分之一教案篇1教学目标:1.能运用生活经验和分数的知识,借助对图形的观察或实物操作,初步学会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一是多少的实际问题,感受解决问题方法的合理性。
2.在探索问题解决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分数的实际含义,并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3.体会分数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难点:探索问题解决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分数的实际含义;学会求一个数的几分之一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谈话:大家喜欢听故事吗?今天老师就讲一个猴妈妈分桃的故事。
投影出示:(分桃的画面)有一天猴妈妈从树上摘了几个新鲜的桃子装在盘子里,你们看,一共摘了多少个?(学生观察得出,一盘有4个桃子。
)猴宝宝看见了都连忙跑过来,嚷着要吃桃。
老大说:“我可以分得这盘桃的1/4。
”老二问:“这盘桃的1/4是几个呀?”二、主动探究,感悟新知1、合作探究。
谈话:你们能帮助小猴解决这个问题吗?请大家先自己思索一下,这盘桃的1/4是什么意思再想想怎么解决问题,可以借助学具帮帮忙,也可以想其他的方法。
然后在小组里讨论交流,看哪个小组讨论得最好。
学生先独立思索操作,然后四人小组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2、交流汇报。
(1)分组展示交流每组选一名代表上台讲解。
学生可能会出现下面几种想法:想法一:用学具分一分。
把4个桃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1份是1个。
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实物投影仪上演示分的过程。
想法二:画图看一看。
这盘桃的1/4是1个桃想法三:联系分数的含义想到:4个桃的1/4,就是包4个桃平均分成4份,每份1个。
想法四:列出除法算式:4÷4=1(个)。
在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要请每一位学生讲清楚自己的想法。
8.分数的初步认识—几分之一(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当我站在讲台上,看着台下那双双充满好奇的眼睛,我知道,今天我要讲授的知识将会打开学生们对数学的新认识。
我拿着教材,心中充满了期待。
一、教学内容今天我要讲授的是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中第八单元的第一节——分数的初步认识。
我会从生活中的实际情境引入,让学生们感受到分数的重要性。
然后,我会详细讲解分数的定义,如何用分数表示物品的分配,以及分数的基本运算规则。
二、教学目标通过这节课,我希望学生们能够理解分数的概念,掌握分数的基本运算,并能将分数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分数的概念,掌握分数的读写和基本运算。
难点则是让学生理解分数的大小比较和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我已经准备好了黑板、粉笔、教学卡片和一些实物,如苹果、糖果等,用来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分数的概念。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会拿出一个苹果,切成四份,让学生们看到每一份都是苹果的四分之一。
然后,我会让学生们用分数来表示这个苹果的每一部分。
法。
我会用实物和图形来演示分数的分配和运算规则。
3. 随堂练习:我会给出一些简单的分数题目,让学生们用黑板和粉笔来解答。
我会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
4. 小组讨论:我会让学生们分组,讨论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比如分配物品、计算比例等。
六、板书设计我会用黑板来板书分数的定义、读写方法和基本运算规则。
我会用清晰的图表和示例来帮助学生们理解和记忆。
七、作业设计答案:一个橙子的三分之八,一张纸的五分之一。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反思这节课的教学效果,看看学生们是否掌握了分数的概念和基本运算。
我还会寻找更多的实际情景,让学生们能够更好地应用分数知识。
这就是我今天要讲授的内容。
我希望通过这节课,能够让学生们对数学有更深的理解和热爱。
我期待着他们的成长和进步。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实践情景引入在实践情景引入环节,我将一个苹果切成四份,让学生们直观地看到每一份都是苹果的四分之一。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几分之一》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分数的概念,能够简单的对物品进行分组并用分数表示。
2.掌握分母为2、3、4、5的分数的读法和写法。
3.能够通过图形理解分数,理解真分数、假分数的概念。
4.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数的比较。
二、教学重点1.分数的概念和读法,能够简单的对物品进行分组并用分数表示。
2.分母为2、3、4、5的分数的读法和写法。
3.通过图形理解分数,理解真分数、假分数的概念。
三、教学难点1.真分数、假分数的理解和应用。
2.简单的分数比较。
四、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法2.情景教学法3.实验教学法五、教学步骤1.进入课题(1)引发学生对分数的认识(2)用分组的方式引入分数的定义2.引入概念(1)引导学生了解分子与分母的概念(2)向学生介绍分母为2、3、4、5的分数的读法和写法3.实际操作(1)教师引导学生通过物品的分组来理解分数(2)利用实物模型进行演示4.复习课程内容(1)以老师所列举的分数为基础,让学生学会读数并写出它的分数(2)提示学生的注意事项,例如应该把读数和分母之间的“分之”读出来5.练习(1)设计一些类似于“三人里面一人2/3的苹果都吃完了,那么还剩多少?”这样的问题,让同学动手计算(2)通过图形,让学生理解真分数和假分数的含义,并进行练习6.总结(1)教师对本节课的重点进行总结(2)对知识点进行巩固与拓展。
七、教学反思这节课教师采用了启发式教学法、情景教学法和实验教学法相结合,能够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分数、掌握分数的读法和写法、理解真分数、假分数的概念、进行简单的分数的比较。
当然这节课中也有一些优化的空间。
例如,可以使用更多的案例进行概念引入和练习,降低学生语数障碍对或理解障碍,加强学生与老师和同学之间的互动,使得学生更具体、更有体验感。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几分之一人教新课标我今天要为大家带来的是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几分之一》。
一、教学内容我们今天的学习内容是教材中的第五章第二节,主要学习了分数的概念,以及如何读写分数,如何比较分数的大小。
二、教学目标通过今天的学习,希望同学们能够掌握分数的基本概念,学会读写分数,并能运用比较分数的大小。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是分数的读写和比较大小,难点在于理解分数的实际意义。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我已经准备好了黑板、粉笔、课件和练习题。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我先拿出一个苹果,切成两半,然后问同学们,这一半是多少。
同学们会说是“一半”,我再问,如果再切一刀,会变成几份,同学们会说是“两份”。
这就是分数的起源。
3. 练习:我出示一些分数,让同学们读写,并比较大小。
4. 应用:我给同学们一些实际问题,让他们运用分数来解决。
六、板书设计我会在黑板上写出分数的读写规则,以及比较分数大小的方法。
七、作业设计1. 请同学们用分数来表示下列物品的一部分:苹果、橙子、书本。
2. 比较下列分数的大小:3/4、2/3、5/6。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发现同学们对分数的理解还不够深入,我在课后会加强这方面的辅导。
对于分数的实际应用,同学们掌握得比较好,我会继续在这方面深入教学。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今天的教学中,我认为有几个重点和难点需要我们特别关注。
一、分数的读写规则对于分数的读写规则,我发现同学们在初学时容易混淆。
比如,有的同学会将“3/4”读作“四分之三”,这是不正确的。
正确的读法是“三份之四”。
在写分数时,也有同学会将分子和分母的位置写反。
因此,我在教学中会特别强调这一点,让同学们掌握正确的读写方法。
二、分数的大小比较比较分数的大小是同学们在学习分数时的另一个难点。
有些同学在比较分数大小时,仍然采用整数的大小比较方法,这是不正确的。
我会在教学中引入“通分”的概念,让同学们了解到,比较分数的大小,实际上是比较它们表示的“等值”的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