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级石油公司发展史
- 格式:ppt
- 大小:1.93 MB
- 文档页数:30
全球油市发展回顾及行业增幅走势预测一、2019油市回顾:上半年倒V走势,下半年持续震荡2019年7月30日,BP公司在北京发布了《BP世界能源统计年鉴(2019年)》(中文版)(以下简称《年鉴》),对2018年世界各类能源的生产、消费、碳排放等情况进行了全面回顾.数据显示,过去一年里国际油价震荡回暖,石油行业展现出了旺盛的生命力,从探明石油储量、产量到消费量全部实现增长.与此同时,可再生能源、核电等新能源发展同样不可小觑.如是,在能源多元化冲击与碳排放双重刺激下,石油行业发展迎来了新的挑战.世界正走在一条不可持续的道路需要警惕的是,2018年,全球能源消费和使用能源过程中产生的碳排放增速为2%,达到了自2010/2011年以来的最高水平.这与巴黎气候协定设定的加快转型的目标背道而驰.2018年世界一次能源消费占比过去一年,新产生的碳排放高达6亿吨,其主要原因在于一次能源消费的迅猛增长.2018年全球一次能源需求增长2.9%,这是2010年以来的最快增速.事实上,世界一次能源消费占比正在实现升级.其中可再生能源、核能等清洁能源的占比都实现了提升.截止2018年底,全世界探明石油储量达到1.7297万亿桶,同比少量增长.究其原因,或许与石油公司勘探支出的谨慎态度有关.数据显示,全球绝大部分石油资源主要集分布在中东、中南美洲、北美洲三大地区,分别占世界探明储量的48.3%、18.8%、13.7%,总计占比80.8%.世界十大石油储量国榜单中,OPEC国家占据7席,委内瑞拉、沙特分居前两位.值得关注的是,中国探明石油储量259亿桶,排名世界第13位.2018年世界石油产量出现明显上涨,达到9471.8万桶/天,增加了220万桶/天,增速2.4%,超历史平均水平的两倍.值得关注的是,2018年全球石油产量增加的220万桶/日产能,几乎全部的净增长都来自美国.过去一年里,美国页岩革命催生的产能跨越式增长,打破了历史上单一国家的年产量增长记录.目前,美国、沙特、俄罗斯牢牢把控全球石油生产国的前三甲,产量相比其他国家高出了一个层级.实际上,美国、沙特、俄罗斯在原油市场已形成三足鼎立的全新格局,是全球油价的主导者.2018Q4供过于求导致油价暴跌.2018年四季度,OPEC和美国增产,美国豁免伊朗制裁导致全球原油供给持续增加,但中美贸易摩擦阴霾笼罩压制需求预期,国际油价在供需错配格局下出现暴跌,从最高85美元/桶跌至50美元附近.OPEC新一轮减产协议推动2019年1-4月油价持续回升.2018年12月OPEC+达成新一轮减产协议,2019年以来除1月外其余各月减产执行率均远超100%,减产高度执行推动年初原油市场从过剩转向平衡,3月中主要国家原油库存转增为降,结束累库趋势,美国商业原油库存出现逆季节去库.叠加美国计划5月取消对伊朗石油的制裁豁免引发市场担忧,2019年1-4月国际油价持续上行,4月23-25日Brent、WTI油价一度冲高至74.75、66.60美元/桶的年内高位.中美贸易摩擦升级压制需求预期,19Q2Brent油价回落至60美元/桶水平.随着中美贸易摩擦持续升级导致经济和原油需求预期转弱,且OPEC增产以部分对冲伊朗受制裁导致的供给减少,美国原油产量仍不断增长,4-6月主要国家重新进入累库趋势.国际油价持续下行,6月12日Brent、WTI油价跌至59.57、50.72美元/桶.下半年以来经济预期持续压制需求,但供给端表现提供支撑,油价持续震荡.下半年以来,尽管全球经济预期转弱持续压制原油需求,但OPEC减产和美国原油增速放缓提供供给端支撑,除9月16-17日沙特遇袭导致油价短暂冲高外,油价始终在56-68美元/桶的中低位区间内震荡,截止10月31日,2019年Brent、WTI中枢油价分别为63.94、56.80美元/桶.2019年国际油价表现(美元/桶)OPEC原油产量(百万桶/天)及减产执行率OECD商业原油库存(百万桶)美国原油库存(百万桶)自2019年开年以来,国际原油价格就一路持续上涨,4月份涨至新高,随后5月起出现较大下跌趋势,呈现大起大落,整体走势犹如过山车.2019上半年国际原油价格整体还是以上涨为主,2019年1月初,WTI原油价格46.33美元/桶,布伦特原油价格为54.83美元/桶;截止自6月11日,WTI原油价格涨至53.42美元/桶,布伦特原油价格也涨至62.32美元/桶.2019上半年国际原油价格上涨主要是政治风险等因素助推导致.具体来说,是由于美国对伊朗的石油制裁以及欧佩克实施减产计划,这才造成了今年上半年原油价格的上涨.下半年国际原油价格预测2019下半年国际油价的涨跌情况仍然受到多方因素的影响,其中包括OPEC是否作出延长减产决定,美国是否会对伊朗制裁采取更严厉措施,以及美国原油库存的最新情况等.不过,业内人士认为国际油价下半年多半将会延续6月下跌趋势.对国际油价持看跌态度,主要是考虑到美国能源署公布原油库存量暴涨,其增长情况是2017年7月以来的最高水平.美国较高的库存量不仅抵消了欧佩克减产和中东形势紧张带来的影响,而且还引发了对供应过剩担忧.倘若供给面持续增加,需求面提升缓慢的话,那油价必然出现持续下跌.二、2020年增幅收窄,仍是支撑油价主逻辑1、概况:OPEC、美国、俄罗斯供应全球70%左右的原油OPEC、美国和俄罗斯是主要的原油供应方.随着北美页岩油自2012年以来快速增产,美国占全球原油市场的份额逐年提升,并导致近年来原油市场出现供应过剩局面,迫使OPEC+(包括OPEC主要国家和俄罗斯)在2016、2019年两次主动减产.2018年,OPEC、美国和俄罗斯占据全球原油市场近70%的份额,是最主要的原油供应国.图美国原油产量占全球比例逐年提升2018年全球原油供应市场份额2、OPEC:协议国有望扩大减产,地缘政治压制伊朗等国产量OPEC国家对油价上涨有迫切需求.2018Q4油价暴跌对OPEC+国家的财政状况影响较大,当前油价仍远低于多数国家的财政收支平衡成本,例如,OPEC最大的原油生产国沙特阿拉伯需要80-85美元/桶的油价以平衡其2019年财政预算.此外,沙特阿美有望于12月在本国的利雅得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当前油价对应估值1.5万亿美元左右,如若要达到沙特王室2万亿美元的整体估值目标,油价需要重新站上80美元/桶.2019OPEC成员国财政预算收支平衡油价(美元/桶)OPEC产量(千桶/天)及新一轮减产实际执行率2019年多数协议国减产执行率较好,但尼日利亚、伊拉克等国消极应对协议.2019年新一轮减产协议以来,OPEC持续超额减产,8月原油产量2971.4万桶/天,减产执行率119%.其中沙特、科威特、阿尔及利亚、安哥拉等国减产执行率远超100%,阿联酋超过80%.但尼日利亚、伊拉克、刚果、厄瓜多尔和加蓬等国根据协议本应减产22.6万桶/天,至19年9月却相对协议前增产23.7万桶/天,相对协议的产量目标增产46.3万桶/天,日前OPEC表态将敦促各国履行减产协议.积极减产国实际减产执行率(产量占协议国的70%)消极减产国实际减产执行率(产量占协议国的30%)2020年市场对OPEC原油需求稳定,预计OPEC协议国将扩大减产15万桶/日.三大机构预测2020年除OPEC之外的原油供应盈余89、100、112万桶/天,平均100万桶/天,与2019年持平.四名OPEC消息人士称当前OPEC+正考虑在12月会议上讨论进一步减产,敦促各成员国提高减产执行率,1-8月尼日利亚、伊拉克等国一直未执行减产,但9月伊拉克主动减产6.1万桶/天,预计2020年OPEC+有望扩大当前的减产规模10-20万桶/日,以保证原油市场供需平衡,避免油价大幅下跌.三大机构预测除OPEC外的原油供应盈余(百万桶/天)伊朗、利比亚和委内瑞拉产量(百万桶/天)预计伊朗和委内瑞拉2020年相对减产约35万桶/天.9月伊朗原油产量215.9万桶/天,出口量已降至20万桶以下,均创历史新低,远低于上一轮制裁(2012-2015)期间的最低产量(约250万桶/天),10月28日美国财长表态将对伊朗实施更多制裁,若伊朗2020年产量保持当前水平,则2020全年预计同比减产21.2万桶/天(2019年前4个月产量较高).受美国制裁、与邻国哥伦比亚关系紧张、国内局势恶化拖累,委内瑞拉产量自6月以来持续下降,9月产量64.4万桶/天,较年初已下降50.7万桶/天,若委内瑞拉2020产量保持当前水平,则2020全年预计同比减产13.2万桶/天.利比亚财政紧张可能导致原油大幅减产,成为2020油市不确定因素之一.2019年利比亚产量在90-130万桶/天之间,当前利比亚政府财政紧张,今年以来已两次削减利比亚国家石油公司(NOC)预算,10月底NOC声称尚未收到政府此前承诺的10亿美金财政拨款,若财政支出不足,预计未来9个月原油产量将大幅下降50万桶/天,可能导致2020年油市动荡.美国:页岩油产业诉求转变,增速进一步放缓美国原油产量2019年以来增长缓慢.2月15日美国原油产量增至1200万桶/天,但之后增长放缓,至10月底产量增至1260万桶/天,较18年同期增加140万桶/天,低于主流机构增产160-180万桶/天的预期.融资难导致页岩油企并购交易、破产数量大幅增加,美国页岩油进入巨头时代.进入2019年以来,美国页岩油产业逐渐出现变化,快速增产和低油价导致多数独立页岩油企的资本开支和负债迅速增长,自由现金流持续为负.随着资本市场关注点转向页岩油企业效益,独立页岩油企融资难度大幅增加,2019年各季度页岩油企发行高收益债券总额均在20亿美元以下,相比16-18年60~100亿美元的单季发债规模大幅缩减.资金链压力导致部分页岩油企经营出现困难,不得不申请破产或被雪弗龙、埃克森美孚等巨头并购.2019年前3季度美国页岩油企破产33起,已超过2018年全年,且页岩资产并购交易大幅增加,19H1并购交易金额1216亿美元,是18年同期的3.92倍.2013年美国页岩油产量的85%来自小型独立页岩油企(矿权面积15万英亩以下),到2019年过半来自大中型生产商(矿权面积20万英亩以上),页岩油产业格局已发生深刻变化.美国页岩油气生产商破产数Permian盆地Top5生产商和典型独立页岩油企对比页岩油由增产导向转为效益导向,资金压力导致钻井数减少,页岩油增产主要依靠单井产量提升驱动.受投资者偏好和大型油企战略偏好推动,目前美国页岩油已由产量导向转为效益导向.资金压力迫使页岩油生产商放弃通过新增钻井数量增产,转而寻求通过增加水平段长度、射孔和压裂密度、提升单井产量的方式增产.2019年以来,美国页岩油钻机、钻井数同比开始减少,且降幅持续扩大,完井数增幅持续收窄,而单井水平段长度、压裂用水和单钻机产量(New-welloilproductionperrig)均大幅提升,Midland(Permian内的次级盆地)水平井平均长度已从2015年约2300米提升至3000米左右.未来单井产量提升空间有限,预计页岩油产量增速将持续放缓.目前美国页岩油的单井水平段长度已至技术瓶颈,3000米以上水平井成本将大幅增加,而部分盆地(如EagleFord、Permian-Delaware)的单位长度产量甚至已开始下降.因此,若无技术突破,受钻井数稳定甚至负增长,单井产量增速放缓,2016-2018期间新建产能进入快速衰减期等多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预计美国页岩油产量增速将持续放缓.此外,油企巨头也会有意识地控制页岩油增产节奏以避免冲击油价,追求量价齐升下的效益最大化.2019年9月美国页岩油同比增产97万桶/天,增幅较1月的165万桶/天大幅收窄.页岩油钻机(部)、钻井(口)、完井数(口)同比变化美国页岩油单井参数对比美国页岩油同比增幅变化美国常规油气、页岩油和凝析油产量(万桶/天)美国原油增量主要来自页岩油和页岩气凝析油.2019年1-9月美国页岩油同比增产135万桶/天,EIA预计全年增产125万桶/天;1-9月页岩气凝析油同比增产54万桶/天,预计全年增产50万桶/天,凝析油/页岩油产量稳定在0.54-0.56之间;常规原油(墨西哥湾、阿拉斯加和其他地区)产量基本保持稳定.预计2020年美国页岩油增产约80万桶/天,原油总计增产120-130万桶/天.使用模型预测了美国页岩油19Q4-20年底的产量增长情况,中性假设下,页岩油钻机数、单井产量增速与2019年前三季度月均增速一致,高、低增速假设在中性假设基础上将增速分别提升、降低15%~20%.低增速、中性假设和高增速模型预测2020年页岩油分别同比增产40、80、125万桶/天,假设凝析油/页岩油比例保持在0.55,则中性假设对应美国原油增产125万桶/天.美国页岩油产量预测(万桶/天)EIA、IEA预测2020年美国原油(包括凝析油)增产141、129万桶/天,但由于EIA预测19Q4原油(不包括凝析油)产量为1287万桶/天,相比Q3大幅增产63万桶/天,2020年的预测随19Q4的大幅提升而高企.2019年以来EIA持续下调其对美国原油的产量预期,估计其19Q4产量预测已轻微失效,预计EIA未来会继续下修19Q4和2020年的产量预期.其他国家:巴西、挪威、加拿大小幅增产,俄罗斯、中国保持稳定2006年巴西Santos盆地超深水盐下油田勘探取得重大突破,但由于开采条件复杂、开采成本高,因此增产速度一直未达预期.2018-2019年Santos新建110~120万桶/天的FPSO产能,抵消Campos 等老油田的衰减后,预计2020年将为巴西带来约25万桶/天的增产,2023年前预计还将有约90万桶/天的新建产能上线,使巴西确保2020-2023年均增产5~10万桶/天.挪威JohanSverdrup油田于2019年10月投产,预计2020年中产量将达约45万桶/天,抵扣老油田衰减后预计挪威2020年同比增产约20万桶/天.由于北海地区新建产能周期一般需要5~7年,2022年之前北海地区将没有大型项目投产,预计挪威产量将稳定在2020年水平(JohanSverdrup油田增产与老油田衰减抵消),英国原油产量则将从2020年开始以年均5~10万桶/天衰减.加拿大原油增量主要来自油砂项目,受高成本、重污染、基础设施较差等因素制约,近年来加拿大油砂资产遭遇频繁抛售,且自2018年以来无大型项目的新增计划,预计2020-2025年加拿大原油年均增产不超过5万桶/天.预计2020年巴西、挪威和加拿大分别增产25、20、5万桶/天,俄罗斯和中国产量保持稳定,对冲哥伦比亚、埃及、印尼等国的减产,预计2020年除OPEC和美国外其他国家增产约40万桶/天.其他主要产油国产量变化(百万桶/天)2020年其他主要产油国增量预测(万桶/天)原油结构:IMO2020新规和美国页岩油推动全球原油持续轻质低硫化IMO2020新规推动船用燃油低硫化,船用燃油成本增加.2016年10月,IMO发布消息,决定2020年1月1日起实施全球范围内船用燃油含硫量从3.5%下降至0.5%的强制规定.IMO2020新规将推动全球船用燃油从未洗涤的高硫燃油(UnscrubbedHSFO)向超低硫燃油(VLSFO)、船用轻柴油(MGO)和安装洗涤塔的高硫燃油(ScrubbedHSFO)转变.MGO和VLSFO较HSFO价格高30-120美元/吨,而加装洗涤塔将会导致船运燃料成本上升约80美元/吨,预计2020年航运燃油成本将小幅增加.IMO2020新规推动下船用燃油需求量(百万桶/天)美国页岩油更适应未来成品油需求全球成品油结构将向低硫、轻质化的方向发展,美国页岩油更适应未来趋势.原油中的硫主要为硫化氢和有机硫化合物,高硫原油对运输管线有腐蚀作用,对人体健康有害,并会导致环境污染.IMO 要求成品油硫含量不得高于0.34%,至2024年不高于0.24%.当前多数国家与地区的原油硫含量较高,需经过脱硫处理,而页岩油的平均硫含量仅约0.3%,低于当前成品油,因此可以节省这一工艺和相关成本.此外,当前多数国家供应的原油为重质原油(APIgravity<30,炼油终端剩余物为沥青),随着对沥青的需求减少,全球原油需求结构将向轻质化方向发展,对轻质原油需求量将逐渐增加(APIgravity>34),页岩油(平均APIgravity为45)更适合未来的全球原油需求发展趋势..全球原油需求呈轻质化趋势全球原油供应持续轻质化(API不断提升)。
沙特阿美石油公司/view/6b5b4abb1a37f111f1855b3c.html空气化工产品有限公司(Air Products and Chemicals, Inc. )是一家居世界领先地位的工业气体供应商,并且是唯一的气体及化学品相结合的公司。
总部位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
公司创立于1940年,在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300多家气体生产厂,1万8千名员工和10余万客户,年营业额超过100亿美元。
公司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证券代码APD。
空气化工产品有限公司的产品包括普通空气气体产品,特种和加工气体,以及化学中间体产品,在全球范围内为科技,能源,医疗护理和工业制造等领域的客户提供独特的产品,服务和解决方案。
空气化工产品有限公司是全球最大的电子特气,氢气和氦气的供应商。
在“财富”杂志2003年4月号的全美500家最大的企业排名中,空气化工产品有限公司排名第311位,在美国化工企业销售额排名中则名列第六,并在“财富”年度最受尊敬的企业排名中名列化工行业第四。
空气化工产品有限公司于1987年进入中国,在深圳蛇口设立了一家气体工厂,这在当时是西方的气体公司在中国成立的第一家合资企业。
在随后的时间里在全国的主要城市包括香港和台湾地区相继建立了30家企业,分布在北京、上海、广州、天津、南京、烟台、无锡、宁波、深圳、珠海、福州、香港、台湾等地。
在中国,空气化工产品公司也是中国最大的工业气体产品公司之一,通过提供一系列高质量的气体产品包括普通空气气体产品如氧气,氮气和氩气,到特种气体如氦气,氢气和电子特气等,为各行业大量的本地和跨国企业客户提供产品和服务。
美国贝克休斯公司简介斯伦贝谢、哈里伯顿、贝克休斯合称全球三大技术服务公司。
贝克休斯公司(Baker Hughes)是美国一家为全球石油开发和加工工业提供产品和服务的大型服务公司,成立于1987年,由两家历史悠久的石油设备公司(Baker 和 Hughes)合并组成。
2004石油大盘点——石油行业十大影响力事件作者:文/本刊记者林伦1 油价暴涨创新高面对历史罕见的高油价,有人惊呼“廉价石油的时代过去了”。
2004年的国际油价涨幅之高,超出许多知名机构和业界专家的预测。
2004年1月20日,纽约市场原油价格超过每桶36美元,创以往10个月以来最高纪录。
5月10日,油价突破40美元,形成去年第一个上涨高峰。
8月中下旬,油价向50美元冲刺,形成第二个上涨高峰,并于9月27日突破每桶50美元大关。
2004年10月25日,纽约油价创下每桶55.67美元的天价。
面对历史罕见的高油价,有人惊呼“廉价石油的时代过去了”,对油价上涨原因更是众说纷坛,大体包括几种说法:市场需求增长过快,而全球石油储量不足,剩余产能有限,出现石油供应短缺;石油市场投机过多,哄抬油价;人们担心恐怖袭击影响国际石油供应中断,这种恐慌心理影响了市场油价;也有人称一些产油大国发生的突发事件加剧了石油市场的不稳定。
尽管2004年国际油价平均油价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如布伦特油全年平均高达37.98美元/桶,但按美元不变价计算,仍低于历史上最高的1980年。
点评:1998年国际油价跌破10美元一桶时,谁能料到6年之后竟能突破50美元大关?高达50美元一桶的油价没有多少人认为是正常的油价,而且的确也没有持久,但高位运行的油价成了石油消费大国的切肤之痛。
油价是影响利益分配的最关键因素,信息不对称也成了市场强势群体逐利的法宝,欧佩克国家传出的消息、石油大享发表的评论,投资银行人士说出的预测,到底有多少求真务实的成份?国际能源界呼唤建立更加透明的石油市场,希望从透明的信息着手。
这种美好的愿望可能难以实现,尽管稳定油价的呼声此起彼伏,但市场中总有人兴风作浪。
针对油价波动建立相应的风险防范机制,这对石油进口日益增长的中国是当务之急。
焦点人语原油价格上涨对世界经济和中国经济都会带来一定影响,但目前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表现出来的比较有限。
全球主要石油化工企业对比分析(1)巴斯夫集团——中国化工业最大外资企业之一1)公司概况巴斯夫是全球最大的化工公司之一,2009年集团全球销售收入达507亿欧元。
集团总部设在路德维希港,在39个国家设有350多个分厂和公司。
其中在德国国内的生产厂家共有60多个,巴斯夫股份公司(BASF AG)为巴斯夫集团中最大的企业。
巴斯夫在国外的企业大部分在欧州,几乎遍布欧洲所有国家。
此外,在美国、日本、阿根廷、印度、新家坡、埃及、中国等也都设有分公司或分厂。
公司业务以化学品及塑料为核心,涉及植保剂和医药、保健及营养、染料及整理剂、纤维、石油及天然气等多类产品。
2)巴斯夫在中国为加强中国业务的运作,巴斯夫于1996年成立控股公司巴斯夫(中国)有限公司。
巴斯夫已经成为了中国化工业的最大外国投资企业之一。
2000年,中石化和巴斯夫以各50%的比例共同出资建立合资企业——扬子石化—巴斯夫有限责任公司,总投资约29亿美元,于2005年6月投入商业生产。
2009年07月,前后历经3年,中国石化与巴斯夫集团关于南京扬子石化的扩产项目正式进入实质开工建设阶段,该扩产项目投资达14亿美元,位于南京的扬子石化-巴斯夫有限责任公司。
投资包括扩大现有的蒸汽裂解装置产能,新建10套化学品装置及扩建3套现有装置。
其中,乙烯裂解装置的生产能力将自60万吨/年提高至75万吨/年。
巴斯夫在中国化工业市场上扮演重要角色,目前参与十余家合资企业,所有产品系列均配合公司在上海及南京两大生产基地的运作。
近几年巴斯夫侧重在石化一体化方面发展,以乙烯裂解为龙头,带出一系列产品,第一个项目的产品就是第二项的原料,以此一体化发展。
巴斯夫现已有2个一体化基地,分别位于路德维希港总厂和安特卫普,计划在中国和北美再建2个。
(2)埃克森美孚——最早进入中国的外资石油公司1)公司概况埃克森美孚公司是世界领先的石油和石化公司,全球最大的炼油和油品销售商,世界最大的非政府油气生产商。
沙特阿拉伯国家石油公司沙特阿美公司)(Saudi Arabian Oil Company;Saudi Ara..中国石油新闻中心[ 2007-03-02 09:23 ]所属国家:沙特阿拉伯总部地址: Box 5000, Dhahran3133, Saudi Aiabia电话:(966--3)873 1 372(966-3)875 5372(勘探部)传真:(933-3)874 1842(勘探部)石油大臣兼董事长: ALi bin 1,aI Jumah总经理兼首席执行官:Abdallah S,Jumall沙特阿拉伯国家石油公司是一个有65年历史的综合国际石油公司,是世界最大的石油生产公司和世界第六大石油炼制商,业务遍及沙特王国和全世界。
它主要从事石油勘探、开发、生产、炼制、运输和销售等业务,拥有世界最大的陆上油田和海上油田。
不论从收益、人力,还是从资产看,该公司都是中东地区最大的石油公司,现有员工5.75万人。
总部设在沙特王国的达兰,现任董事长Ali bin I,al Jumah。
一、发展简史1933年,沙特政府与雪佛龙公司的前身加利福尼亚州标准石油公司签订了一项特许协议,开始在王国大部分地区进行石油勘探,同年,成立了加利福尼亚阿拉伯标准石油公司。
1938年,在达兰发现了第一个商业性油田一达曼油田。
1936年,雪佛龙将其在阿拉伯的半数股权出让给德士古石油公司。
1940年,发现了布盖格油田,为沙特第四大油田。
1944年,加利福尼亚阿拉伯标准石油公司更名为阿拉伯美国石油公司(Arabian American Oil Co.),简称阿美石油公司(Aramco)。
总部设在美国旧金山。
1948年,埃克森公司和美罕公司加入该公司,变为四家公司合资的公司,其中雪佛龙和德士古的股份分别由50%降至30%,埃克森公司持股30%,美孚公司持股10%。
40年代中期,阿美石油公司在拉斯坦努拉建立了本公司的炼油厂。
1948年,发现了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陆上油田--加沃油田(Ghawar field),并于1951年开始投产,同年发现了海上萨法尼亚油田(Safaniyah field)。
全球石化产业的发展历史石化产业是指石油和天然气等矿产资源的开采、加工和应用的产业,它是现代工业的支柱之一,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下面,我们将回顾全球石化产业的发展历史,了解其漫长而丰富的过程。
1. 早期探索(19世纪初 - 20世纪初)石油是石化产业的基础原料之一,早在19世纪初,石油就被发现,并被用于照明和润滑。
最著名的案例是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钱德勒兄弟,他们于1859年在泰迪克特镇发现了世界上第一个商业石油井。
这一发现引领了石油工业的起飞。
2. 炼油和石化工业的兴起(20世纪初 - 1940年代)20世纪初,炼油工业的兴起推动了石化产业的发展。
炼油厂将原始的粗炼石油转化为各种石油产品,如汽油、柴油和燃料油。
同时,塑料的早期形式也开始出现,用于制造各种商品和包装材料。
这一时期标志着石化工业从初级阶段向工业化生产迈进。
3.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繁荣(1940年代 - 1970年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石化工业经历了快速的增长。
战争期间石油和化学品在军事用途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战后,这些技术和设施得到了大规模应用,满足了日益增长的人们对能源和化学制品的需求。
此时,许多大型石油公司,如壳牌、埃克森美孚、英美石油等,崭露头角,成为全球石化产业的主要参与者。
4. 石化工业的多元化(1970年代 - 1990年代)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石化工业进一步多元化。
除了传统的石油炼制,新的石化产品和技术开始涌现。
例如,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等合成树脂的生产变得日益重要,用于制造塑料制品。
同时,化学品行业也快速增长,生产各种基础和特种化学品,满足农业、医药、电子、建筑等领域的需求。
5. 环境和可持续发展(1990年代至今)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石化产业开始面临环境和可持续性挑战。
许多国家和国际组织引入了严格的法规,以减少污染和碳排放。
这促使石油和化学公司不断研究和开发更环保的生产方法和产品。
全世界安全最牛的13家石油化工企业|亮点在最后1.埃克森美孚公司埃克森美孚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跨国石油公司之一,总部设在美国德克萨斯州爱文市, 是世界第一大炼油商、润滑油基础油生产商及成品润滑油的主要生产商, 位列2005 年世界500 强第3 位。
埃克森美孚公司所采取的HSE 管理体系是整体运作管理体系( Operations Integrity Management System, OIMS) ,成型于20 世纪90 年代中期。
采用OIMS 以后, 埃克森美孚公司的事故发生率锐减。
OIMS 的4 项指导原则是安全原则、健康原则、环保原则和产品安全原则, 该体系使用“事故时间损耗率(Lost- Time Incident Rate)”这一指标来评估员工的安全生产, 考察的对象是员工因工作导致的疾病和工伤所耽误的工时, 评估的基准是20 万个工时, 相当于100名员工每周工作40 小时、持续工作一年。
2000 年以来, 埃克森美孚公司的事故时间损耗率平均每年下降22% 左右, 可见该指标在事故管理和控制方面是非常科学和有效的。
埃克森美孚公司还有一套适用于紧急情况的应急管理体系(Security Management System), 该系统更注重于在社会震荡等不可抗拒事件发生时, 在恶劣环境下保护企业生产设备和工作人员人身安全。
2.雪佛龙公司雪佛龙公司是美国第二大石油公司, 也是最具国际竞争力的大型能源公司之一, 总部设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旧金山市, 业务遍及全球180 个国家和地区, 位列2005 年世界500 强第11 位。
“环境和社会影响评估(Environment& Social Impact Assessments,ESIA)”是雪佛龙公司HSE 管理体系的重要特色。
ESIA 程序被用来预测和评价新项目的潜在环保风险,以及项目公司如何采取管理措施来削减和控制危害。
当有特殊法律要求或在环保问题敏感地带动工时, 雪佛龙公司都会采用ESIA 程序。
英国石油公司(BP)简介公司的主要业务是油气勘探开发;炼油;天然气销售和发电;油品零售和运输;以及石油化工产品生产和销售。
此外,公司在太阳能发电方面的业务也在不断壮大。
经营范围涉及油气勘探、开采、炼制、运输、销售、石油化工及煤炭、有色金属、计算机、海运、保险等多方面。
为适应其广泛及多样化业务活动的需要,从1981年以来,公司先后建立了12个下属分公司,即BP国际石油公司、BP国际化工公司、BP石油勘探公司、BP国际天然气公司、BP煤炭公司、BP国际矿产公司、BP食品公司、西康国际公司、BP船舶公司、BP企业公司、BP国际金融公司、BP国际洗涤剂公司。
该公司的下属分公司在世界70多个国家有业务活动。
BP国际化工公司在乙烯、聚乙烯和醋酸的工艺技术和生产方面有专长。
乙烯、聚乙烯生产能力各占整个西欧的10%,居欧洲第二位。
拥有用气相法生产高密度聚乙烯和低密度线型聚乙烯的新工艺。
醋酸生产能力占整个欧洲的32%。
BP国际石油公司在润滑油加氢精制、馏分油加氢精制、加氢裂化、石蜡加氢精制、催化脱蜡、异构化等方面拥有专利技术。
BP总部设在英国伦敦。
公司目前的资产市值约为2000亿美元,拥有愈百万股东。
BP近十一万员工遍布全世界,在百余个国家拥有生产和经营活动。
2003年,BP在《财富》杂志的全球500强中排前五名,名列欧洲500强之首。
BP由前英国石油、阿莫科、阿科和嘉实多等公司整合重组形成,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和石化集团公司之一。
公司的主要业务是油气勘探开发;炼油;天然气销售和发电;油品零售和运输;以及石油化工产品生产和销售。
此外,公司在太阳能发电方面的业务也在不断壮大。
BP总部设在英国伦敦。
公司目前的资产市值约为2000亿美元,拥有愈百万股东。
BP近十一万员工遍布全世界,在百余个国家拥有生产和经营活动。
2003年,BP在《财富》杂志的全球500强中排前五名,名列欧洲500强之首。
该企业在2007年度《财富》全球最大五百家公司排名中名列第四。
石油概况石油(petroleum)这个名称源于希腊语的petra(岩石)和oleum(油)。
原油(crude oil),有时俗称黑黄金,是一种粘稠的、黑棕色或绿色的液体。
一种比较普遍的荒诞说法是:油本身是易燃的,而事实上是从油蒸发出来的气体是易燃的。
石油存在于地壳某些区域的上层。
石油的另外一种叫法为石脑油(naphtha),来自于波斯语naft或nafátá(流动)。
石油是由各种碳氢化合物所组成的复杂混合物,主要是烷烃链。
不同的石油可能在外观、成分、和纯度上有些变化。
石油是一个重要的“初级能源”,石油也是许多化学产品的原材料,包括溶剂、肥料、杀虫剂和塑料等。
一、起源1、生源理论大部分的地质学者认为原油,如同煤和天然气一样,是古代植被经过很长的地质年代压缩和加热所形成的产物。
根据这个理论,石油是由史前海洋动物和陆地植物腐烂遗骸所形成的。
几百年来,这些有机体与泥土混合,埋在厚厚的沉积层。
高强度的热量和压力引起了遗骸的质变,首先转变成了一种称为油原的光滑物质,随后经过一个所谓的退化过程,转变成了液态和气态的碳氢化合物。
这些碳氢化合物沿着临近的岩石层向上移动,最后被地下多孔渗水的岩石即储油层拦截,形成了油田,通过钻探和抽吸就能将石油提取出来。
可以认为这些反应对温度是非常敏感的:在130℃左右时可以观察到石油开始分解出来了,在180℃左右时石油分解出天然气。
130-150℃的范围通常被认为是“油窗(oil window)”。
尽管世界各地石油的埋藏深度是不同的,但油窗的一个典型深度是4–5公里。
储油层的形成有三个必备的条件:大量岩石、移动的通道和形成储油池的密封空间。
产生油和天然气的反应常常被认为是一阶裂解反应,油原通过一组平行反应转变成石油和天然气,石油通过另一组反应转变成天然气。
2、无机成因理论托马斯·金(Thomas Gold)是石油起源无机成因理论著名的支持者,具有俄罗斯和乌克兰双重国籍。
石油史话从石油“七姐妹”到超级六巨头摘自:国际石油经济王才良编者按:现代世界石油工业以1859年美国人埃德温·德雷克(Edwin Drake)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以自制的顿钻钻机成功钻出石油为标志,至今年已经150周年。
150年来,石油作为工业的血液、重要的能源,在给人们的经济生活带来翻天覆地变化的同时,也成为世界政治、军事、外交斗争的一个焦点。
石油工业作为资本密集、技术密集、国际化程度很高的产业,它的发展历程既是石油资本、石油技术、石油市场的发展史,更是石油企业的成长史。
以史为镜知兴衰,以人为镜知得失。
从本期起,本刊开辟“石油史话”栏目,以期使石油史学研究为当今我国石油工业的发展服务。
通过回顾历史,总结经验,发现规律,把握趋势,为新时期、新环境下的石油工业实践提供借鉴。
一、“七姐妹”与六巨头20世纪50-60年代,垄断整个资本主义石油工业的,是七家大型国际石油公司,号称石油“七姐妹”。
它们分别是美国的埃克森(Exxon,原名新泽西标准石油公司,Standard Oil Company of New Jersey)、皇家荷兰—壳牌石油公司集团(Royal Dutch/Shell Group of Companies)、英国石油公司(BP,British Petroleum, Ltd.)、美孚(Mobil,原名纽约标准石油公司,Standard Oil Company of New York)、德士古(Texaco,原名得克萨斯公司,Texas Company)、雪佛龙(Chevron,原名加利福尼亚标准石油公司,Standard Oil Company of California)和海湾石油公司(Gulf Petroleum Corp.)。
1980年它们全部进入了资本主义国家企业500强中的前10名。
不仅如此,它们的触角遍及全世界,控制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石油工业——从勘探开发到油气储运再到炼油销售。
一、历史壳牌荷兰皇家/壳牌集团(Royal Dutch Shell,又译蚬壳公司)是世界第二大石油公司,总部位于荷兰海牙。
壳牌由荷兰皇家石油与英国的壳牌两家公司合并组成。
荷兰皇家石油于1890年创立,并获得荷兰女王特别授权,因此被命名为荷兰皇家石油公司。
为了与当时最大的石油公司,美国的标准石油竞争,1907年荷兰皇家石油与英国的壳牌运输贸易合并。
壳牌是所谓的七姊妹(Seven Sisters)之一,至今依然是石油、能源、化工与太阳能领域的重要竞争者。
壳牌拥有五大核心业务,包括勘探与生产、天然气及电力、煤气化、化工与可再生能源。
壳牌在全球140多个国家与地区拥有分公司或业务。
壳牌在中国的历史壳牌在中国发展业务,已超过一百多年。
在十九世纪90年代初,壳牌运输贸易的始创人马科·森默与森姆·森默兄弟,便已开始把煤油输入中国,并在香港、上海、广州与厦门建立油库。
1894年,森默兄弟已用散装油轮运送煤油到上海。
同年,荷兰皇家石油公司开始进"Crown"牌煤油到中国。
(当时内地称这"Crown"的品牌为僧帽牌;在香港则称宝盖牌)壳牌运输贸易与荷兰皇家石油公司原是竞争对手。
1903年,两家公司合作经营远东的业务,在伦敦成立亚细亚火油公司。
亚细亚火油公司分别於1906年及1908年在香港及上海成立办事处。
1913年,两个办事处分别成为亚细亚火油(华南)与亚细亚火油(华北)的总办事处。
1907年,荷兰皇家与壳牌运输合并业务,成立荷兰皇家/壳牌集团。
但当时公司在中国的业务仍通过亚细亚火油公司的名义经营。
至二次大战前,壳牌在中国设立了超过50间附属公司,在约20个省份经营1000个经销处。
大战期间,所有设备给日军占据,并严重破坏,一切经营活动停顿。
战后,壳牌的重建工作迅速进行。
当中华人民共与国于1949年成立时,壳牌已雇有员工超过1000人,其中包括35名外籍员工与4名华籍经理。
阿布扎比国家石油公司简介阿布扎比国家石油公司成立于1971年11月27日,属阿联酋国有公司,目前已发展成为世界一流的石油和天然气产业集团化公司,其产品链涉及到石油、天然气及石油化工的几乎所有领域和每一品种。
现今,阿布扎比国家石油公司管理及审查石油的开采,每日产量超过315万桶,是全世界最大油气的生产商及供应商之一。
经过3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ADNOC在天然气领域的勘探及开发取得显著的成果,已发展为拥有油田勘探、原油开采、石油精炼、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石油化工生产、远洋运输、石油工程建设、国际销售21家子公司及办事机构的集团化企业。
1995年,该公司拥有石油储量为88.29亿吨,天然气储量为3.15万亿立方米,油气产量分别为6500万吨和183亿立方米,油品销售量为1250万吨。
阿布扎比酋长国通过ADNOC公司拥有主要石油和天然气公司60%的股份,日本、法国、英国和其他拥有40%的股份。
公司下设21家子公司及办事机构,主要有阿布扎比国营石油销售公司、国营钻井公司、阿布扎比陆上石油作业公司、阿布扎比海洋作业公司、阿布扎比天然气工业有限公司和阿布扎比天然气液化有限公司等。
ADNOC公司下属的ADCO、ADMA、ZADCO三家主要石油公司产油量占阿布扎比酋长国产油总量的96%以上。
此外还有一些政府没参股,但要求必须执行阿联酋石油政策的公司,如TOTAL(法国公司)、ADOC(日本资本,已有30年历史,2012年开采期限结束)等一些公司经营的小油田生产的一些原油,总产量不到4%。
在阿联酋参与石油开发和生产的世界级的西方大石油公司有:壳牌公司、英国石油公司(BP)、法国石油公司(CFP)、美国美孚石油公司(MOBIL)、美国埃克森石油公司(EXXON)、美国大陆石油公司、美国ABB LUMMUSGS公司、法国托塔尔(TOTAL)公司、德国爱尔多尔石油公司、合资开采公司(PARTEX)、日本石油开发公司、日本三井公司、丹麦BOREALIS A/S公司、挪威ATLANTIS公司、新加坡BOROUGE公司、SAL集团公司、美国加利福尼亚石油公司、荷兰非努尔公司、澳大利亚欧依克斯公司、加拿大高尔夫石油公司等约20多家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