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安全维护与网络病毒防治
- 格式:doc
- 大小:137.50 KB
- 文档页数:15
浅谈计算机网络安全与病毒防治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计算机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我们通过网络进行沟通交流、获取信息、开展业务,但与此同时,网络安全问题也日益凸显,其中病毒的威胁更是不容忽视。
计算机网络安全是指保护网络系统中的硬件、软件以及数据不因偶然或者恶意的原因而遭到破坏、更改、泄露,保障系统连续可靠正常地运行,网络服务不中断。
而计算机病毒则是一种能够自我复制、传播,并对计算机系统造成损害的程序代码。
它们可以通过网络、存储设备等途径传播,一旦感染,可能会导致系统崩溃、数据丢失、个人隐私泄露等严重后果。
那么,计算机网络面临的安全威胁都有哪些呢?首先是黑客攻击。
黑客们利用各种技术手段,试图突破网络的防护,获取敏感信息或者控制目标系统。
其次是网络诈骗,不法分子通过网络钓鱼等手段,诱骗用户提供个人信息或者进行金融交易,从而达到非法牟利的目的。
再者,恶意软件的泛滥也是一大威胁,除了病毒,还有木马、蠕虫、间谍软件等,它们会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窃取信息、篡改系统设置。
病毒的传播方式多种多样。
常见的有通过网络下载,用户在下载软件、文件时,如果来源不可靠,很容易下载到携带病毒的文件。
电子邮件也是病毒传播的重要途径,一些病毒会伪装成正常的邮件附件,一旦用户打开,就会感染病毒。
另外,移动存储设备如 U 盘、移动硬盘等,如果在不同的计算机之间频繁使用,且其中一台计算机感染了病毒,就很容易传播到其他计算机上。
为了保障计算机网络安全,防止病毒的侵害,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用户自身要增强安全意识。
不随意点击来路不明的链接,不轻易下载未知来源的文件。
对于重要的个人信息,要注意保护,避免在不可信的网站上输入。
其次,要保持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的及时更新。
软件开发者会不断修复已知的漏洞,更新软件可以有效降低被攻击的风险。
安装可靠的杀毒软件和防火墙也是必不可少的。
杀毒软件能够实时监测和清除病毒,防火墙则可以阻止未经授权的网络访问。
计算机网络维护与病毒防治技术随着计算机网络的普及和发展,网络安全问题也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在网络运行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可能会出现网络故障、病毒感染等问题,因此需要进行网络维护和病毒防治。
本文将介绍计算机网络维护与病毒防治的技术和方法。
一、计算机网络维护技术1. 硬件维护计算机网络中,硬件设备是网络正常运行的基础。
为了确保网络设备的正常工作,需要定期进行硬件维护。
具体来说,包括对计算机、网络设备、打印机等硬件设备进行清洁、维修和更换工作。
定期检查硬盘、内存、主板等关键部件的运行状态,及时发现并解决硬件故障问题。
2. 软件更新软件是计算机网络中运行的核心。
为了确保网络的安全和稳定,需要定期对网络中的软件进行更新和升级。
常见的软件更新包括操作系统、防病毒软件、网络安全软件等。
及时更新软件可以修复已知的漏洞和安全问题,降低网络被攻击的风险。
3. 数据备份数据备份是计算机网络维护中的一项重要工作。
由于网络中存储着大量的重要数据,一旦发生硬件故障或病毒攻击,数据可能会丢失。
定期对网络中的重要数据进行备份是非常必要的。
备份数据可以存储在外部硬盘、云端存储等地方,以防止数据的丢失。
4. 网络监控网络监控是保证网络稳定运行的重要手段。
通过网络监控软件可以实时监测网络设备和流量的运行状态,及时发现和解决网络故障。
网络监控软件还可以对网络流量进行分析和优化,提高网络的运行效率。
二、病毒防治技术1. 防火墙和入侵检测系统防火墙和入侵检测系统是网络安全的核心设备,能够有效阻止恶意攻击和病毒入侵。
防火墙可以对网络流量进行过滤和检测,阻止未经授权的访问,防范网络攻击。
入侵检测系统能够监测网络中的异常行为,及时发现并阻止入侵行为。
2. 安全策略制定合理的安全策略是保证网络安全的重要手段。
安全策略包括网络访问控制、账号权限管理、数据加密等措施。
合理的安全策略可以有效防止网络被攻击和数据泄露。
3. 邮件过滤邮件是病毒传播的重要途径,因此需要对邮件进行过滤和检测。
论计算机网络安全与网络病毒作者:苗永清来源:《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2年第20期摘要:计算机技术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人们生活、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以此为基础的计算机网络也成为人们之间最主要的沟通方式。
计算机技术快速发展的同时,网络病毒也同样在迅速的蔓延,网络病毒具有隐蔽性强、破坏性大的特点,因此,计算机网络病毒的出现给计算机网络的安全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本文将从防范网络病毒的角度,为维护计算机网络安全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病毒;网络安全中图分类号:TP393.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99 (2012) 20-0000-02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以计算机为基础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在当今社会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国际互联网技术和网络应用的不断扩展对人们生活、工作方式的改变越来越大,网络的应用日益普及并且更加复杂。
但是,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安全问题,计算机病毒也是越来越高级和复杂,计算机网络安全和病毒已经成为人们所面对的主要难题之一。
计算机网络安全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就是计算机网络病毒,计算机网络病毒的防范也有很多不同层面,比如简单的预防,不轻易打开不知名的邮件和附件、关闭计算机中可以自动打开附件的功能等,还有安全防范的物理措施等,本文将对上述几个方面进行详细的说明。
[1]1 计算机网络安全的主要隐患计算机网络安全所面临的威胁是多方面的,有对网络系统内部信息的威胁,也有对计算机网络设备的威胁。
具体来说,可以分为:计算机病毒、特洛伊木马、黑客攻击、软件泄漏以及逻辑炸弹。
计算机病毒是一段具有极强破坏性的编程,影响计算机的正常使用,并且能够自我复制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具有明显的传染性、破坏性和潜伏性。
特洛伊木马是一种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攻击者获得远程访问和控制系统权限的一种恶意程序,大多数的特洛伊木马都是对一些正规远程控制软件的模仿,其操作和安装都极有极强的隐蔽性。
计算机网络安全与病毒防治制度第一条、本中心教职工应认真学习《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互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提高本身维护网络安全的警惕性和自觉性。
第二条、各部门应加强对信息发布的审核管理工作,杜绝违犯《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互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的内容出现。
第三条、一旦发现从事下列危害计算机信息网络安全的活动的,应做好记录并立即向部门和单位领导报告。
(一)未经允许进入计算机信息网络或者使用计算机信息网络资源;(二)未经允许对计算机信息网络功能进行删除、修改或者增加;(三)未经允许对计算机信息网络中存储、处理或者传输的数据和应用程序进行删除、修改或者增加;(四)故意制作、传播计算机病毒等破坏性程序的;(五)从事其他危害计算机信息网络安全的活动。
第四条、在信息发布的审核过程中,如发现有以下行为的,一律不予以发布,并保留有关原始记录,并立即向部门和单位领导报告。
(一)煽动抗拒、破坏宪法和法律、行政法规实施(二)煽动颠覆国家政权,推翻社会主义制度(三)煽动分裂国家、破坏国家统一(四)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破坏民族团结(五)捏造或者歪曲事实、散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六)宣扬封建迷信、淫秽、色情、赌博、暴力、凶杀、恐怖、教唆犯罪(七)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八)损害国家机关信誉(九)其他违反宪法和法律、行政法规的行为。
第五条、应使用具有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专用产品销售许可证的计算机病毒防治产品,并定期对的计算机进行病毒检测和清除,定期地进行升级更新。
第六条、新购置的计算机,在安装、使用前应认真检查,作好系统备份;使用前采取防止计算机病毒感染的措施,试运行正常后,再投入正式运行或者联网运行。
第七条、使用计算机的人员发现计算机病毒应当及时清除;无法清除的,应当及时向管理人员报告,并采取隔离、控制措施。
第八条、对违反本制度造成计算机信息系统瘫痪、损坏者,情节较轻的进行批评教育,责令其赔偿损失;情节严重的交由公安机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