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中考数学考纲考点
- 格式:pptx
- 大小:1.45 MB
- 文档页数:44
广州市数学中考考点数学起源于人类早期的生产活动,并能运用实际问题。
他们的数学知识也只是视察和体会所得,没有综合结论和证明,但也要充分肯定他们对数学所做出的奉献。
今天作者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广州市数学中考考点,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广州市数学中考考点代数式1、代数式与有理式用运算符号把数或表示数的字母连结而成的式子,叫做代数式。
单独的一个数或字母也是代数式。
整式和分式统称为有理式。
2、整式和分式含有加、减、乘、除、乘方运算的代数式叫做有理式。
没有除法运算或虽有除法运算但除式中不含有字母的有理式叫做整式。
有除法运算并且除式中含有字母的有理式叫做分式。
3、单项式与多项式没有加减运算的整式叫做单项式。
(数字与字母的积-包括单独的一个数或字母) 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
说明:①根据除式中有否字母,将整式和分式区分开;根据整式中有否加减运算,把单项式、多项式区分开。
②进行代数式分类时,是以所给的代数式为对象,而非以变形后的代数式为对象。
4、同类项及其合并条件:①字母相同;②相同字母的指数相同合并根据:乘法分配律。
5、根式表示方根的代数式叫做根式。
含有关于字母开方运算的代数式叫做无理式。
6、同类二次根式、最简二次根式、分母有理化化为最简二次根式以后,被开方数相同的二次根式叫做同类二次根式。
满足条件:①被开方数的因数是整数,因式是整式;②被开方数中不含有开得尽方的因数或因式。
把分母中的根号划去叫做分母有理化。
数学中考考点总结二元一次方程组1、定义:含有两个未知数,并且未知项的次数是1的整式方程叫做二元一次方程。
2、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1)代入法由一个二次方程和一个一次方程所组成的方程组通常用代入法来解,这是基本的消元降次方法。
(2)因式分解法在二元二次方程组中,至少有一个方程可以分解时,可采取因式分解法通过消元降次来解。
(3)配方法将一个式子,或一个式子的某一部分通过恒等变形化为完全平方式或几个完全平方式的和。
广东数学中考知识点归纳广东数学中考涵盖了初中数学的核心知识点,以下是对这些知识点的归纳总结:数与代数1. 有理数:包括正数、负数、零的概念,有理数的四则运算法则。
2. 实数:实数的分类,包括有理数和无理数,以及实数的运算。
3. 代数式:代数式的基本概念,如单项式、多项式,以及它们的加减乘除运算。
4. 方程与不等式: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和解法。
5. 函数:函数的概念,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关系,线性函数、二次函数的基本性质。
几何1. 平面图形:点、线、面、角的基本性质,特殊角的计算,平行线的性质。
2. 三角形:三角形的分类,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
3. 四边形:四边形的分类,特殊四边形的性质,如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
4. 圆:圆的基本性质,圆周角定理,切线的性质,弧长和扇形面积的计算。
5. 图形的变换:包括平移、旋转、反射等几何变换。
统计与概率1. 数据的收集与处理:数据的收集方法,数据的整理和描述。
2. 统计图表:条形图、折线图、饼图的绘制和解读。
3. 概率:概率的基本概念,事件的独立性,概率的计算方法。
解题技巧1. 审题:仔细阅读题目,理解题意,明确已知条件和求解目标。
2. 画图:对于几何题,画图可以帮助直观理解问题,找到解题思路。
3. 公式运用:熟练掌握各类数学公式,灵活运用于解题中。
4. 逻辑推理:运用逻辑推理能力,分析问题,得出结论。
结束语通过以上的知识点归纳,我们可以看出,广东数学中考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的数学知识,还要求具备一定的解题技巧和逻辑思维能力。
希望同学们能够系统复习,查漏补缺,为中考做好充分的准备。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202X广州数学中考考点解析
根据历年的广州市中考数学试卷和教学大纲,可以分析出以下可能的考点:
1. 四则运算与分数运算:中考中会涉及到四则运算的基本规则和分数的加减乘除,包括带分数和混合运算等。
2. 数与代数:考察对实数的认识和运用,了解数与代数关系,包括等式、方程和不等式等。
3. 几何图形与测量:涉及几何图形的性质、分类和测量,包括直线、线段、角、三角形、四边形和圆等。
4. 数据与统计:考察对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能力,包括频数表、统计图和概率等。
5. 函数与图像:了解函数的定义和性质,能够进行函数图像的描绘和分析。
6. 空间与立体几何:考察对立体几何的认识和分析能力,包括立体图形的表示和计算等。
注意,以上仅是对广州数学中考可能的考点进行了简要的概述,具体的考
点还需要根据教学大纲和试卷要求进行具体分析和准备。
建议你加强对这些考
点的理解和掌握,多做一些相关的习题和模拟试题,以提高应试能力。
第1页/共1页。
《广州中考数学知识点总结》数学作为中考的重要科目之一,对于广州的考生来说,掌握好数学知识点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广州中考数学的知识点进行全面总结,帮助考生更好地复习备考。
一、数与代数1. 实数(1)实数的分类:有理数和无理数。
有理数包括整数和分数,无理数是无限不循环小数。
(2)实数的运算:加、减、乘、除、乘方、开方。
运算顺序为先算乘方、开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
(3)实数的性质:相反数、绝对值、倒数。
(4)科学记数法:把一个数表示成a×10ⁿ的形式,其中1≤|a|<10,n 为整数。
2. 代数式(1)整式:单项式和多项式统称为整式。
整式的运算包括加减、乘除。
- 幂的运算: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同底数幂相除,底数不变,指数相减;幂的乘方,底数不变,指数相乘;积的乘方,等于把积的每一个因式分别乘方,再把所得的幂相乘。
- 整式的乘法:单项式乘以单项式,把它们的系数、相同字母的幂分别相乘,其余字母连同它的指数不变,作为积的因式;单项式乘以多项式,用单项式去乘多项式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多项式乘以多项式,先用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乘另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
- 整式的除法:单项式除以单项式,把系数、同底数幂分别相除,作为商的因式,对于只在被除式里含有的字母,则连同它的指数一起作为商的一个因式;多项式除以单项式,先把这个多项式的每一项分别除以单项式,再把所得的商相加。
(2)分式:形如 A/B(A、B 是整式,且 B 中含有字母,B≠0)的式子叫做分式。
分式的基本性质:分式的分子与分母同乘(或除以)一个不等于 0 的整式,分式的值不变。
分式的运算包括加减、乘除。
- 分式的加减:同分母分式相加减,分母不变,把分子相加减;异分母分式相加减,先通分,变为同分母分式,再加减。
- 分式的乘除:分式乘以分式,用分子的积作为积的分子,分母的积作为积的分母;分式除以分式,把除式的分子、分母颠倒位置后,与被除式相乘。
整式的乘法①单项式×单项式:②单项式×多项式:③多项式×多项式:幂的运算性质①同底数幂相乘:(m,n都是正整数);②幂的乘方:(m,n都是正整数);③积的乘方:(是正整数);④同底数幂相除:(,m,n都是正整数);⑤规定(); (,p都是正整数).乘法公式(1)平方差公式:;(2)完全平方公式:.(3)完全平方公式“知二求二”:①②.一元二次方程解法(1)直接开平方法:(形如)或的方程);(2)配方法:将方程配方为的形式;(3)公式法:;(4)因式分解法:将一元二次方程转化为的形式.根的判别式①,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②,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③,一元二次方程没有实数根.根与系数的关系(韦达定理)三角形的相关概念(1)三角形的定义:由不在同一条直线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所组成的图形. (2)三角形的重要线段:角平分线、中线、高线、中垂线、中位线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八尺规作图——角平分线尺规作图步骤九(1)以 O 为圆心,适当长为半径作弧,分别交 OA 、OB 于 M 、N;(2)分别以 M 、N 为圆心,大于 1/2MN 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在∠AOB 内部交于点 P;(3)作射线 OP ,射线 OP 即为所求.尺规作图——求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的作图步骤十已知:∠AOB. 求作:一个角,使它等于∠AOB. 步骤如下:(1)作射线O' A' ;(2)以O 为圆心,以任意长为半径画弧,交OA 于点E ,交OB 于点F; (3)以O' 为圆心,以OE 的长为半径画弧,交O' A' 于点J;(4)以点J 为圆心,以EF 的长为半径画弧,交前弧于点K;(5)过K 作射线O' B' 则∠A' O' B' 就是所求作的角.构造“拉手”模型十二三角形模型—“拉手”模型三角形模型--“宝石三玄变”十三①AB=BO, DC=CO ②∠AOB+∠COD=90°③E 是AD 中点①BE ⊥CE ② 中考中几何中点常考辅助线三角形模型—半角模型十五BE CE= tan ∠BAO延长EF与AB, AD相交结论8:AG=EG结论9:AH=FH连接BD结论10:MN²=BM²+DN²结论11:△BME、△ANE、△DFN、△BAN、△DMA、△AFE相似结论12:MN:EF=1:√2S△AMN:S△AFE=1:2连接EN, MF结论13:等腰直角三角形ANE, AMF结论14:BA+BE=√2BNDA+DF=√2DM结论15:A、B、E、N四点共圆A、M、F、D四点共圆C、E、M、F、N五点共圆作EQ⊥AE, EQ=AE结论16:QC平分∠DCGQE平分∠FEC结论17:QC=√2BE与圆有关的位置关系(1)点和圆的位置关系:设圆O的半径为r,点P到圆心的距离OP=d,则有:点P在圆外⇔ d>r点P在圆上⇔ d=r点P在圆内⇔ d<r(2)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圆与圆的相关的计算十七弧长公式:(其中l 为弧长)扇形面积公式:;圆锥侧面积:, 其中R 为母线.圆锥表面积:(其中R 为母线,r 为底面半径)圆锥底圆与母线的关系:两点之间的距离十八点A(),点B(),则AB=.中点公式十九板块五 函数点A(),点B(),则AB的中点坐标为 .一次函数图象与性质注意:k 决定一次函数图象的增减性; b 决定一次函数图象与y 轴的交点.反比例函数图象与性质的取值范围是x ≠0,y 的取值范围是时,函数图像的两个分支分别在第二、在每个象限内,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二次函数图象与性质。
广东中考数学归纳总结在广东中考数学中,归纳总结是很重要的一部分。
通过归纳总结,我们可以总结出解题的规律和方法,以便在考试中更加高效地解决问题。
本文将从不同知识点出发,对广东中考数学进行归纳总结。
一、代数与函数代数与函数是广东中考数学中的重要内容。
代数是数学中的一门重要分支,主要涉及方程、不等式、函数等概念。
我们需要通过归纳总结的方式,将代数中的常见题型和解题方法整理出来。
例题1:已知方程2x - 5 = 3x + 2,求x的值。
解题思路:将未知数移项后,整理方程,得到x的值。
这是一种常见的代数方程题型,通过归纳总结,我们可以将其归纳为移项求解法。
例题2:已知函数y = x + 2,求其图像的斜率。
解题思路:斜率表示函数图像上两点之间的斜率,通过归纳总结我们可以知道,对于一次函数来说,其斜率是固定的,即函数的斜率为1。
二、几何与三角学几何与三角学也是广东中考数学中的重要知识点。
几何涉及到图形的性质、面积与体积计算等内容;三角学则涉及到角度、三角函数等概念。
通过归纳总结,我们可以总结出解决几何与三角学中常见问题的方法。
例题3:已知△ABC中,AB = AC,∠B = 40°,求∠ACB的度数。
解题思路:由题可知,∠B = ∠C,且∠B + ∠C + ∠A = 180°。
通过归纳总结我们可以发现,对于等腰三角形来说,其底角和顶角相等,即∠ACB = 70°。
例题4:已知△ABC中,AB = 3,AC = 4,BC = 5,求△ABC的面积。
解题思路:可以利用海伦公式求解。
根据海伦公式,可以通过三边的长度计算出三角形的面积。
三、统计与概率统计与概率在广东中考数学中也是一大考点。
统计主要涉及到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概率则涉及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通过归纳总结,我们可以将统计与概率中常见的题型和解题方法整理出来。
例题5:某班级有60名学生,其中35人喜欢足球,30人喜欢篮球,10人同时喜欢足球和篮球,问学生中至少喜欢足球或篮球的人数是多少?解题思路:通过归纳总结我们可以知道,至少喜欢足球或篮球的人数等于喜欢足球的人数加上喜欢篮球的人数再减去同时喜欢足球和篮球的人数。
广州初三数学总复习知识点及例题精讲广州初三数学总复知识点及例题精讲
一、数与式
数的定义:自然数、整数、有理数、实数、复数。
式的定义:代数式、方程。
二、等式与不等式
1. 等式等式
等式的定义及性质,等式的运算性质。
2. 不等式不等式
不等式的定义及性质,不等式的运算性质。
三、函数与图像
1. 函数的概念函数的概念
函数的定义及函数的三要素。
2. 函数的图像函数的图像
函数图像的基本概念,函数图像的性质。
四、平面与空间图形
1. 平面图形平面图形
平面直角坐标系和极坐标系,平面图形的性质。
2. 三角形三角形
三角形的定义及性质,三角形的分类。
3. 四边形四边形
四边形的定义及性质,四边形的分类。
4. 圆圆
圆的定义及性质,圆的相关定理。
5. 空间图形空间图形
正方体、长方体、正方体锥、棱台等的定义及性质。
五、数列与函数
1. 数列数列
数列的定义及性质,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
2. 函数函数
数列与函数的关系,反比例函数及其图像。
六、直线与曲线
1. 直线的性质直线的性质
直线的定义,直线的方程及其图像。
2. 曲线的性质曲线的性质
一次函数及其图像,二次函数及其图像。
七、统计与概率
1. 统计统计
样本调查与总体,频数分布表与频数分布直方图。
2. 概率概率
概率的定义及性质,基本事件与复合事件,概率的计算方法。
以上为广州初三数学总复习的知识点及例题精讲。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广州数学中考考点梳理广州数学中考考点梳理我们现今所使用的大部分数学符号都是到了16世纪后才被发明出来的。
在此之前,数学是用文字书写出来,这是个会限制住数学发展的刻苦程序。
今天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广州数学中考考点梳理,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广州数学中考考点梳理I.定义与定义表达式一般地,自变量x和因变量y之间存在如下关系:y=ax+bx+c (a,b,c为常数,a≠0,且a决定函数的开口方向,a0时,开口方向向上,a0时,开口方向向下,IaI还可以决定开口大小,IaI 越大开口就越小,IaI越小开口就越大.)则称y为x的二次函数。
二次函数表达式的右边通常为二次三项式。
II.二次函数的三种表达式一般式:y=ax+bx+c(a,b,c为常数,a≠0)顶点式:y=a(x-h)+k[抛物线的顶点P(h,k)]交点式:y=a(x-x₁)(x-x₂)[仅限于与x轴有交点A(x₁,0)和B(x₂,0)的抛物线]注:在3种形式的互相转化中,有如下关系:h=-b/2a k=(4ac-b)/4a x₁,x₂=(-b±√b-4ac)/2aIII.二次函数的图像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作出二次函数y=x的图像,可以看出,二次函数的图像是一条抛物线。
IV.抛物线的性质1.抛物线是轴对称图形。
对称轴为直线x=-b/2a。
对称轴与抛物线的交点为抛物线的顶点P。
特别地,当b=0时,抛物线的对称轴是y轴(即直线x=0)2.抛物线有一个顶点P,坐标为:P(-b/2a,(4ac-b)/4a)当-b/2a=0时,P在y轴上;当Δ=b-4ac=0时,P在x轴上。
3.二次项系数a决定抛物线的开口方向和大小。
当a0时,抛物线向上开口;当a0时,抛物线向下开口。
|a|越大,则抛物线的开口越小。
4.一次项系数b和二次项系数a共同决定对称轴的位置。
当a与b同号时(即ab0),对称轴在y轴左;当a与b异号时(即ab0),对称轴在y轴右。
5.常数项c决定抛物线与y轴交点。
2021广东中考数学考试内容数学考试大纲第一部分代数一、函数1.了解集合的意义及其表示方法,了解集合运算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会表示集合与集合之间的关系.2.了解函数的概念,会求函数的定义域.3.掌握增函数、减函数及奇函数、偶函数的图象特征.4.理解一次、二次函数的概念,掌握它们的图象和性质;会求它们的解析式,并会求二次函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5.了解反函数的定义,会求简单函数的反函数.6.掌握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的运算法则,掌握它们的图象和性质,并能用其解决有关问题.二、不等式和不等式组1.理解不等式的性质,会解一元一次及一元二次不等式和不等式组.2.了解绝对值不等式的性质,会求解简单的绝对值不等式.三、数列1.了解数列及其有关概念.2.理解等差数列的概念,会灵活运用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前项求和公式解决有关问题.3.理解等比数列的概念,会灵活运用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前项求和公式解决有关问题.四、复数1.理解复数的有关概念,了解复数的三角形式,会进行复数的代数形式与三角形式的互化.2.会进行复数的加、减、乘、除、乘方、开方六大类运算.五、导数1.了解极限的概念及四则运算法则,了解函数连续的概念.2.理解导数的概念及其几何意义.3.掌握基本求导公式及导数的四则运算法则.4.会用导数求函数的单调区间、极大值、极小值及最大、最小值.第二部分平面三角一、三角函数及三角函数式的变换1.理解三角函数的概念.2.掌握同角三角函数间的基本关系、诱导公式,会用它们进行计算、化简和证明. 3.掌握和角公式、倍角公式,会用它们进行计算、化简和证明二、三角函数的图象和性质1.掌握正弦、余弦函数的图象和性质,会用其解决有关问题.2.了解正切函数的图形和性质3.会由已知三角函数值求角三、解三角形1.掌握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会用其解直角三角形及应用题.2.掌握正弦及余弦定理,会用其解斜三角形及简单应用题.第三部分平面解析几何一、平面向量1.理解向量的概念、了解向量共线的概念.2.掌握向量的加、减及数乘运算3.掌握向量的数量积运算,了解其几何意义,掌握向量垂直的条件.4.掌握向量的直角坐标及其运算.5.掌握平面内两点间的距离公式、线段的中点公式和平移公式二、直线1.理解直线的倾角及斜率的概念,会求直线的斜率及方程,并能用直线方程解决有关问题.2.掌握两直线平行及垂直的条件及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会用它们解决有关问题.三、圆锥曲线1.理解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及充分必要条件的概念.2.掌握圆、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的标准方程和性质,并能应用它们解决有关问题.3.会用平移公式化简圆锥曲线方程.四、空间向量1.理解空间向量的概念、掌握向量的加、减及数乘运算2.掌握向量的数量积运算,了解其几何意义,掌握向量垂直的条件.1.掌握向量的直角坐标及其运算.第四部分概率与统计排列、组合及二项式定理1.了解排列、组合的意义,会用排列数、组合数的计算公式,会解排列、组合的简单应用题2.会用二项展开式性质和通项公式解决简单问题.概率初步1.了解随机事件、可能性事件及其概率的意义,会用计数方法和排列组合基本公式计算可能事件的概率.2.了解互斥事件的意义,会用互斥事件的概率加法公式计算一些事件的概率.3.了解相互独立事件的意义,会用相互独立事件的概率乘法公式计算一些事件的概率.整理丨尼克本文档信息来自于网络,如您发现内容不准确或不完善,欢迎您联系我修正;如您发现内容涉嫌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及时处理。
2022广州初中数学考纲考点我们现今所使用的大部分数学符号都是到了16世纪后才被发明出来的。
在此之前,数学是用文字书写出来,这是个会限制住数学发展的刻苦程序。
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广州初中数学考纲考点,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广州初中数学考纲考点多边形内角和定理定理:四边形的内角和等于360°;四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多边形内角和定理:n边形的内角和等于(n-2)×180°推论:任意多边的外角和等于360°平行四边形定理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1.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2.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3.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推论:夹在两条平行线间的平行线段相等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1.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2.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3.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4.一组对边平行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矩形定理矩形性质定理1: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矩形性质定理2:矩形的对角线相等矩形判定定理1: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矩形判定定理2: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菱形定理菱形性质定理1: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菱形性质定理2: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菱形面积=对角线乘积的一半,即S=(a×b)÷2菱形判定定理1:四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菱形判定定理2: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正方形定理正方形性质定理1: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四条边都相等正方形性质定理2: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并且互相垂直平分,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初中数学考纲考点1、“三线八角”: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而成的八个角。
其中,同位角:位置相同,及同旁和同规;内错角:内部,两旁;同旁内角:内部,同旁。
2、平行线的判定方法:1)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2)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3)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3、平行线的性质:1)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3)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4、三角形的分类:1)按角分: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2)按边分:等腰三角形、不等边三角形5、三角形的性质:1)三角形中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只差小于第三边2)三角形内角和为180o3)三角形外角等于与之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6、三角形中的主要线段:1)三角形的中位线:连接三角形两边中点的线段中位线性质: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
20XX广东中考数学考纲
20XX中考数学知识点归纳相似三角形(7个考点)考点1:相似三角形的概念、相似比的意义、画图形的放大和缩小考核要求:(1)理解相似形的概念;(2)掌握相似图形的特点以及相似比的意义,能将已知图形按照要求放大和缩小。
考点2: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三角形一边的平行线的有关定理考核要求:理解并利用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解决一些几何证明和几何计算。
注意:被判定平行的一边不可以作为条件中的对应线段成比例使用。
考点3:相似三角形的概念考核要求:以相似三角形的概念为基础,抓住相似三角形的特征,理解相似三角形的定义。
考点4: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及其应用考核要求:熟练掌握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包括预备定理、三个判定定理、直角三角形相似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并能较好地应用。
考点5:三角形的重心考核要求:知道重心的定义并初步应用。
考点6:向量的有关概念考点7:向量的加法、减法、实数与向量相乘、向量的线性运算考核要求:掌握实数与向量相乘、向量的线性运算锐角三角比(2个考点)考点8:锐角三角比(锐角的正弦、余弦、正切、余切)的概念,30度、45度、60度角的三角比值。
考点9:解直角三角形及其应用考核要求:(1)理解解直角三角形的意义;(2)会用锐角互余、锐角三角比和勾股定理等解直角三角形和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尤其应当熟练运用特殊锐角的三角比的值解直角三角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