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务与职级实施细则
- 格式:doc
- 大小:27.00 KB
- 文档页数:11
2018-2019-职务职级并行细则全文-word范文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予以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随意编辑修改! ==
职务职级并行细则全文
一、总体要求
按照中央关于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要求,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规定的制度框架内,保持现有领导职务和非领导职务晋升制度不变,建立
主要依据任职年限和级别晋升职级的制度,发挥职级在确定干部工资待遇方面
的作用,实行职级与待遇挂钩,实现职务与职级并行,加强基层公务员队伍建设,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撑。
二、实施范围
本方案的实施范围,包括区直和乡镇列入公务员法实施范围的机关和经批
准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机关(单位)中,已进行公务员登记备案或参照公务员法
管理机关(单位)工作人员登记备案的在编人员。
因不符合登记条件未进行公务员登记备案或未进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机关(单位)工作人员登记备案的人员,不纳入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实施范围。
三、实施办法
(一)职级设置。
公务员设置5个职级,由低到高依次为科员级、副科级、正科级、副处级、正处级。
(二)晋升条件。
公务员晋升职级,主要依据任职年限和级别。
职务与职级并行实施细则1.主要内容一)职级的设置。
对县以下机关公务员设置5个职级,由低到高依次为科员级、副科级、正科级、副处级和正处级。
二)职级晋升条件。
公务员晋升职级,主要依据任职年限和级别。
具体条件分别为:晋升科员级须任办事员满8年,级别达到二十五级;晋升副科级须任科员级或科员满12年,级别达到二十三级;晋升正科级须任副科级或乡科级副职、副主任科员满15年,级别达到二十级;晋升副处级须任正科级或乡科级正职、主任科员满15年,级别达到十九级;晋升正处级须任副处级或县处级副职满15年,级别达到十七级。
任职年限,从晋升职级或正式任命职务之日起按周年计算,满12个月为1周年。
任现职级或职务期间每有1个年度考核为优秀等次,任职年限条件缩短半年;每有1个年度考核为基本称职等次,任职年限条件延长1年。
三)职级晋升办法。
对达到划定任职年限和级别前提的公务员,根据其德才表现和工作实绩,在本单元或划定的范围内进行民主测评,经查核及格的晋升职级。
公务员晋升职级,应包孕初核、民主测评和查核、公示、报批等环节,按所任职务的管理权限进行审批。
四)职级晋升后的待遇。
公务员晋升职级后,享受相应职务层次非领导职务的工资待遇。
五)职级晋升后的管理。
公务员晋升职级后,工作岗位不变,仍从事原单位工作。
晋升领导职务和非领导职务,按现行规定执行。
2.实施范围一)本意见的实施范围,包孕县(市、区、旗)和乡(镇、街道)列入公务员法实施范围的机关和经批准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机关(单元)中,已进行公务员登记备案或参照公务员法管理机关(单元)工作人员登记备案的在编人员。
机构规格高于正处级的县(市、区、旗)所属党委、当局工作部门等不列入实施范围。
二)中央和省驻列入实施范围的县(市、区、旗)正科级以下单位中、已进行公务员登记备案或参照公务员法管理机关(单位)工作人员登记备案的在编人员,参照本意见执行。
3.其他有关问题一)专业技术类、行政执法类等类别公务员,建立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的办法另行制订。
【重磅】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实施细则职级并行初次套改解读(一)职级的设置。
对县以下机关公务员设置5个职级,由低到高依次为科员级、副科级、正科级、副处级和正处级。
(二)职级晋升条件。
公务员晋升职级,主要依据任职年限和级别。
具体条件分别为:晋升科员级须任办事员满8年,级别达到二十五级;晋升副科级须任科员级或科员满12年,级别达到二十三级;晋升正科级须任副科级或乡科级副职、副主任科员满15年,级别达到二十级;晋升副处级须任正科级或乡科级正职、主任科员满15年,级别达到十九级;晋升正处级须任副处级或县处级副职满15年,级别达到十七级。
任职年限,从晋升职级或正式任命职务之日起按周年计算,满12个月为1周年。
任现职级或职务期间每有1个年度考核为优秀等次,任职年限条件缩短半年;每有1个年度考核为基本称职等次,任职年限条件延长1年。
(三)职级晋升办法。
对达到规定任职年限和级别条件的公务员,依据其德才表现和工作实绩,在本单位或规定的范围内进行民主测评,经考核合格的晋升职级。
公务员晋升职级,应包括初核、民主测评和考核、公示、报批等环节,按所任职务的管理权限进行审批。
(四)职级晋升后的待遇。
公务员晋升职级后,享受相应职务层次非领导职务的工资待遇。
(五)职级晋升后的管理。
公务员晋升职级后,工作岗位不变,仍从事原单位工作。
晋升领导职务和非领导职务,按现行规定执行。
(一)本意见的实施范围,包括县(市、区、旗)和乡(镇、街道)列入公务员法实施范围的机关和经批准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机关(单位)中,已进行公务员登记备案或参照公务员法管理机关(单位)工作人员登记备案的在编人员。
机构规格高于正处级的县(市、区、旗)所属党委、政府工作部门等不列入实施范围。
(二)中央和省驻列入实施范围的县(市、区、旗)正科级以下单位中、已进行公务员登记备案或参照公务员法管理机关(单位)工作人员登记备案的在编人员,参照本意见执行。
(一)专业技术类、行政执法类等类别公务员,建立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的办法另行制定。
2023年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实施方案一、背景与目标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公务员队伍在我国社会发展和国家治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为了适应新时代对公务员队伍素质和能力的要求,提升公务员职业发展空间和激励机制,进一步完善公务员评价制度,我国决定自2023年起实施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
本方案旨在明确实施该制度的具体做法和要求。
二、制度设计1. 职务与职级并行公务员的评价将同时考核其职务履职能力和职级晋升的条件,职务履职能力与职级晋升的对应关系更加紧密。
2. 职务分类公务员职务分为领导职务和专业技术职务两大类,其中领导职务分为行政职务和党务职务两个层级,专业技术职务分为一级和二级两个层级。
3. 职务晋升条件(1)领导职务晋升条件:行政职务按照政务管理能力和领导素质,党务职务按照党务管理能力和领导素质来评价。
(2)专业技术职务晋升条件:按照各专业领域的技术能力和专业水平来评价。
4. 职级晋升条件(1)职级晋升条件将根据不同职务和专业技术进行评价。
(2)职级晋升条件主要包括绩效考核、考核合格时间、培训学习情况等。
三、实施步骤1. 界定职务及职级晋升条件政府人事部门将会同有关部门制定职务及职级晋升条件,并将其公开,并告知各级地方政府。
2. 培训和教育政府人事部门将组织相关培训和教育,确保各地公务员对职务和职级并行制度有全面的了解和清晰的认识。
3. 评价考核机制政府人事部门将制定公务员评价考核机制,明确评价指标和权重,并通过考试、绩效考核、考核合格时间等多种方式对公务员进行评价和考核。
4. 中长期规划政府人事部门将制定中长期公务员人才培养和发展规划,加强对公务员的培养和引导,提供更多的培训和学习机会,提升公务员能力和素质。
四、监督和激励机制1. 监督机制建立健全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的监督机制,政府人事部门将加强对职务评价和职级晋升的监督,及时纠正不当行为和做法。
2. 激励机制为鼓励公务员积极参与职务评价和职级晋升,政府人事部门将建立激励机制,通过加薪、晋级、升迁等方式激励公务员的工作积极性。
职务职级并行细则2016年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实施方案细则一、总体要求按照中央关于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要求,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规定的制度框架内,保持现有领导职务和非领导职务晋升制度不变,建立主要依据任职年限和级别晋升职级的制度,发挥职级在确定干部工资待遇方面的作用,实行职级与待遇挂钩,实现职务与职级并行,加强基层公务员队伍建设,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撑。
二、实施范围本方案的实施范围,包括区直和乡镇列入公务员法实施范围的机关和经批准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机关(单位)中,已进行公务员登记备案或参照公务员法管理机关(单位)工作人员登记备案的在编人员。
因不符合登记条件未进行公务员登记备案或未进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机关(单位)工作人员登记备案的人员,不纳入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实施范围。
三、实施办法(一)职级设置。
公务员设置5个职级,由低到高依次为科员级、副科级、正科级、副处级、正处级。
(二)晋升条件。
公务员晋升职级,主要依据任职年限和级别。
具体条件分别为:晋升科员级须任办事员满8年,级别达到二十五级;晋升副科级须任科员级或科员满12年,级别达到二十三级;晋升正科级须任副科级或乡科级副职、副主任科员满15年,级别达到二十级;晋升副处级须任正科级或乡科级正职、主任科员满15年,级别达到十九级;晋升正处级须任副处级或县处级副职满15年,级别达到十七级。
职级应逐级晋升,不能一次晋升两个职级。
(三)晋升程序。
1.确定人选。
对达到规定任职年限和级别条件的公务员,由所在机关(单位)根据其德才表现和工作实绩,确定符合条件的人选,填写《保定市满城区公务员(参公人员)职级晋升审批表》。
2.初审确认。
2015年9月底之前,各单位对确定的人选按照干部所任职务的管理权限报区委组织部、区人社局进行初审。
政府系统一般公务员及参公人员晋升副科级,由区人社局负责审核;政府系统副科级以上公务员及乡镇、党群系统公务员及参公人员由一般晋升副科级,副科晋升正科级,正科晋升副处级,副处晋升正处级,由区委组织部负责审核。
[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实施方案一篇]职级并行套改细则按照中央关于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要求,在《中华人民 __公务员法》规定的制度框架内,保持现有领导职务和非领导职务晋升制度不变,建立主要依据任职年限和级别晋升职级的制度,发挥职级在确定干部工资待遇方面的作用,实行职级与待遇挂钩,实现职务与职级并行,加强基层公务员队伍建设,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撑。
本方案的实施范围,包括区直和乡镇列入公务员法实施范围的机关和经批准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机关(单位)中,已进行公务员登记备案或参照公务员法管理机关(单位)工作人员登记备案的在编人员。
因不符合登记条件未进行公务员登记备案或未进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机关(单位)工作人员登记备案的人员,不纳入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实施范围。
(一)职级设置。
公务员设置5个职级,由低到高依次为科员级、副科级、正科级、副处级、正处级。
(二)晋升条件。
公务员晋升职级,主要依据任职年限和级别。
具体条件分别为:晋升科员级须任办事员满8年,级别达到二十五级;晋升副科级须任科员级或科员满12年,级别达到二十三级;晋升正科级须任副科级或乡科级副职、副主任科员满15年,级别达到二十级;晋升副处级须任正科级或乡科级正职、主任科员满15年,级别达到十九级;晋升正处级须任副处级或县处级副职满15年,级别达到十七级。
职级应逐级晋升,不能一次晋升两个职级。
(三)晋升程序。
1.确定人选。
对达到规定任职年限和级别条件的公务员,由所在机关(单位)根据其德才表现和工作实绩,确定符合条件的人选,填写《保定市满城区公务员(参公人员)职级晋升审批表》。
2.初审确认。
xx年9月底之前,各单位对确定的人选按照干部所任职务的管理权限报区委组织部、区人社局进行初审。
政府系统一般公务员及参公人员晋升副科级,由区人社局负责审核;政府系统副科级以上公务员及乡镇、党群系统公务员及参公人员由一般晋升副科级,副科晋升正科级,正科晋升副处级,副处晋升正处级,由区委组织部负责审核。
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实施细则公务员职位按职位的性质、特点和管理需要,划分为综合管理类、专业技术类和行政执法类等类别。
下面是网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 主要内容(一)职级的设置。
对县以下机关公务员设置5个职级,由低到高依次为科员级、副科级、正科级、副处级和正处级。
(二)职级晋升条件。
公务员晋升职级,主要依据任职年限和级别。
具体条件分别为:晋升科员级须任办事员满8年,级别达到二十五级;晋升副科级须任科员级或科员满12年,级别达到二十三级;晋升正科级须任副科级或乡科级副职、副主任科员满15年,级别达到二十级;晋升副处级须任正科级或乡科级正职、主任科员满15年,级别达到十九级;晋升正处级须任副处级或县处级副职满15年,级别达到十七级。
任职年限,从晋升职级或正式任命职务之日起按周年计算,满12个月为1周年。
任现职级或职务期间每有1个年度考核为优秀等次,任职年限条件缩短半年;每有1个年度考核为基本称职等次,任职年限条件延长1年。
(三)职级晋升办法。
对达到规定任职年限和级别条件的公务员,依据其德才表现和工作实绩,在本单位或规定的范围内进行民主测评,经考核合格的晋升职级。
公务员晋升职级,应包括初核、民主测评和考核、公示、报批等环节,按所任职务的管理权限进行审批。
(四)职级晋升后的待遇。
公务员晋升职级后,享受相应职务层次非领导职务的工资待遇。
(五)职级晋升后的管理。
公务员晋升职级后,工作岗位不变,仍从事原单位工作。
晋升领导职务和非领导职务,按现行规定执行。
2. 实施范围(一)本意见的实施范围,包括县(市、区、旗)和乡(镇、街道)列入公务员法实施范围的机关和经批准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机关(单位)中,已进行公务员登记备案或参照公务员法管理机关(单位)工作人员登记备案的在编人员。
机构规格高于正处级的县(市、区、旗)所属党委、政府工作部门等不列入实施范围。
(二)中央和省驻列入实施范围的县(市、区、旗)正科级以下单位中、已进行公务员登记备案或参照公务员法管理机关(单位)工作人员登记备案的在编人员,参照本意见执行。
职务与职级并行实施细则
公务员实现职务职级并行
为进一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完善公务员制度,拓展基层公务员职业发展空间,11月27日,区委组织部、区编办、区人社局、区财政局联合下发《关于我区建立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的实施方案》,充分发挥职级在确定干部工资待遇方面的作用,实行职级与待遇挂钩,实现职务与职级并行,调动基层公务员工作积极性。
方案明确,我区首批列入实施范围的单位包括全区列入公务员法实施范围的党政机关以及经批准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机关(单位)中,已进行公务员登记或参照公务员法管理机关(单位)工作人员登记的在编人员。
全区公务员设置5个职级,由低到高依次为科员级、副科级、正科级、副处级和正处级。
公务员晋升职级,主要依据任职年限和级别,职级应逐级晋升,不能一次晋升两个职级;任职年限从晋升职级或正式任命职务之月起按周年计算,满12个月为1周年;职级晋升程序包括初核、民主测评和考核、公示、报批等环节,按所任职务的管理权限进行审批。
公务员晋升职级后,享受相应职务层次非领导职务的工资待遇,工作岗位不变,仍从事原岗位工作,按所任职务的管理权限
进行管理。
【职务与职级并行实施细则】职级并行实施细则职级并行实施细则(1)昨天,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七次会议举行,审议了《关于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关于县以下机关建立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的意见》、《关于加强中央纪委派驻机构建设的意见》。
职务工资在县以下机关公务员的工资待遇中“占大头”,这种现状将被打破。
据新华社“新华视点”微博12月2日下午消息,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七次会议审议了《关于县以下机关建立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的意见》。
会议指出,在全国县以下机关实施这项改革,要总结试点工作经验,坚持好的做法,改进存在的不足,认真抓好组织实施。
职务是指公务员所具有的头衔称谓,主要体现工作能力和职责大小,如县长。
《人民日报海外版》9月11日曾发表一篇题为《什么样的人能当领导干部?》的文章。
文章显示,全国公务员队伍约有60%在县级以下。
基层公务员由于行政层级限制,职务很难上去,影响了工作积极性。
对此,国家行政学院竹立家教授告诉澎湃新闻,目前的情况是,职务对于公务员工资起决定性作用。
职务与职级分离并行将有利于进一步完善公务员工资制度,薪酬制度是实现职务与职级并行的重要条件。
竹立家认为,只有建立合理的薪酬制度,职级的激励功能才能真正发挥出来职级并行试点方案细则职级并行试点方案细则。
竹立家还称,职务、职级双重晋升的机会,打破了“官本位”思想,也会削弱基层买官卖官之风,维护了公平。
职级并行实施细则(2)河南省的“县以下机关公务员职级晋升工作”开始全面推进,目前相关办法已出台。
该办法明确,河南省的职级晋升工作,从今年1月15日起开始执行。
这也正是国务院办公厅相关意见发布的日期。
县以下机关公务员的职级晋升,从科员级到正处级,共分为5个职级,职级晋升的条件主要依据任职年限、级别、相关年度的考核情况等。
该办法还明确了职级晋升的步骤、方法,明确了职级晋升的权限,主要程序包括初审、考核、公示、审核、审批、备案等环节。
职务与职级实施细
则
职务与职级实施细则
职级并行实施细则
《厦门国家公务员考试时政热点:基层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3难题待破解》
国家公务员考试时政热点
基层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3难题待破解
专家称,中央深改小组会议作出了部署,意味着与之配套的实施细则可能会尽快出台
据新京报记者统计,此前,已有至少7省份曾表示推进基层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
但记者采访发现,多地并无试点方案。
那么,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难点在哪?记者采访基层公务员及相关专家,进行分析探讨。
“跑官”将成“跑级”?
“我们最关心的就是职级评定,谁来评?怎么评?以什么作为标准?”河南省南阳市一县直机关工作的基层公务员张明(化名)说,虽然看到了希望,但也担心,一旦“晋级”考核模式不合理,那么极有可能从现在的“跑官”变成“跑级”。
“现在的年度考核几乎流于形式,只要没有犯很严重的错误,那么年度考核基本都能得到‘称职’以上的评价。
年度考核跟平常工作的勤勉度、工作成绩,并没有真正挂钩。
”张明说。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认为,如果职务与职级并行,不排除出
现“跑级”,“势必有人见升迁无望,挖空心思跑级,找关系。
因此,职务与职级并行,对公务员的考核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表示,近年来,国家一直试图破解公务员考核的僵局,探索建立科学可量化的考核机制,“公务员考核需要建立动态管理机制、日常考核机制。
近年来,越来越重视平常考核的重要性。
”
竹立家认为,“职级评定的考核是公务员考核的一部分,会逐渐完善。
职级考核应该掌握一个原则,不能仅以工作年限作为唯一标杆,否则职级晋升就成了平均主义‘大锅饭’”。
“公务员职级改革应与公务员退出机制等关联性制度改革同时进行,不能搞职级终身制,更不能把职级当成福利,对部分公务员应该实行聘期制、任期制,打破终身制。
”竹立家说。
“晋级工资”从哪来?
张明认为,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对基层公务员个人而言,相当于提高待遇;但对县以下机关而言,则相当于财政支出增加。
“基层公务员的工资都是地方财政出,因此我们担心,有的地方财政承担不起。
”
张明说,以她所在的县为例,县直机关这个层级的科级公务员约有近1000人。
“假设职务与职级并行后,会有1000名科员晋升到副科级,预计月工资涨500元左右,照此计算,每年县财政的
人员开支就要多出600万元。
”有同事说,这相当于县财政当前人员开支的2到3倍。
县财政会不会埋单?能不能承受得起?
河南省社科联课题组对职务与职级并行的调研显示,“资源分布不均,如津(补)贴、财力状况、激励措施、办公经费、工作环境等,越到基层越薄弱,一些地方的县乡两级维持基层运转都成问题”。
竹立家表示,近年来,关于调整公务员工资的呼声越来越高,公务员工资正常增长机制一旦形成,财政预算中的人员经费开支也会增加,职务职级并行后新增开支也会纳入其中。
“当前,不少县市乡都是‘吃饭财政’,承担职务与职级所带来的人员开支,确实有难度。
”竹立家说,公务员工资改革需财力支持,国家财政可在转移支付等方面加大力度,“特别是对中西部地区的转移支付,协助这些地区渡过改革难关”。
职级晋升有无上限?
“县以下机关建立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有一系列与职级设计的问题待解。
张明说:“比如一名基层公务员的职级升到了跟县长一样,跟县长的工资待遇相同,这时她有了职务升迁的机会,那么她是从最基础的‘科员’开始升,还是直接一步到位,升到县处级领导干部?”
张明说,类似问题还有晋升职级的上限。
“县以下公务员的职级晋升,有没有上限?能不能跨越所在单位的行政级别?”
汪玉凯、竹立家等受访专家认为,职级如何与职务并行对应、如何调整,均需要做出科学合理的制度设计。
“职级与职务并行的根本目的是破除官本位。
发达国家的公务员一般关注的都是职级,而非职务,因为只要职级高,也会有高收入和社会地位。
中国要推行的县以下机关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也要达到这样的效果。
”竹立家说。
“一项改革能否成功,取决于具体的改革方案是否细化、具体化。
”竹立家说,中央深改小组会议作出了部署,这意味着与之配套的实施细则可能会尽快出台,将明确职级晋升上限等问题。
竹立家认为,现行的《公务员法》极有可能启动修改。
“实行了近十年的《公务员法》,公务员养老制度、薪酬制度等制度设计已经滞后,亟待修改,以便适应职务与职级等公务员薪酬改革的需求。
”
在上海,《意见》所对应的街镇公务员,如何看待这条新设的职级晋升通道《意见》提出,将对县以下机关公务员设置5个职级,由低到高依次为科员级、副科级、正科级、副处级和正处级。
原标题:多了职级晋升通道,公务员怎么看?(图)
“薪”愿新华社图
县以下机关公务员,正科级干部未提拔的,可享受副处级待遇?消息一出,广大基层公务员难掩兴奋之情、欣喜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