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科常见意外事件和处理措施
- 格式:ppt
- 大小:4.33 MB
- 文档页数:64
精神科意外事件的预防和处理一、意外事件发生的原因意外事件多发生在精神症状活跃期,病人在幻觉、妄想、抑郁自罪等症状支配下,出现攻击他人或自杀、自伤行为;病人无自知力,对住院不安心,伺机外走;有意识障碍的病人,如谵妄状态下可突然发生冲动行为;个别病人进入恢复期后,深感疾病痛苦、前途无望,也可出现自杀;对危险物品及危重病人管理不善,如刀、剪、剧毒药物被病人窃取,亦可发生意外。
二、常见意外事件的表现一)外走病人可利用各种机会外走。
如尾随工作人员身后破门而走,骗取工作人员信任,乘外出活动之机外走,个别病人可联合策划外走,乘机窃穿工作服佯装工作人员外走,窃取钥匙偷偷溜走等。
二)自伤自杀表现形式有:自缢、触电、服毒、外伤、吞噬异物等。
病人利用各种物品作为残害自己的工具。
如吞服异物:体温表、发卡等;窃取碎玻璃片或锐利物品割破血管或颈部;以头撞击暖气片、床棱、墙壁;利用热水、烟头、暖气烫伤自己;从高处跳下或坠楼自杀;利用毛巾、裤带、长丝袜或撕破衣服、被服、自制绳索,在洗刷室、厕所的水管高处自缢,或在门把、暖气管、床栏、床上蒙被勒缢;蓄意藏匿精神药物一次大量吞服自杀;设法触摸电源触电自杀等。
三)冲动伤人毁物病人突然感动、砸毁门窗玻璃、灯泡或打斗斗殴将他人致伤,利用竹筷、饭勺等食具或清扫器具伤害他人。
三、意外事件的预防一)加强危险物品的管理精神科病房的危险物品包括锐利物品:如刀、剪类等。
玻璃器具类物品:如杯、匙、瓶罐、注射器、镜子等。
绳带类物品:如安全带、绳子、皮带、袜带等;剧毒药品和医疗器械等;还有其他物品如火柴、打火机、清扫工具和修理工具等。
凡以上种种危险物品均应妥善保管,以防被病人利用自伤或伤人。
新病人入院和假出院病人返院时携带的个人用物,都要仔细查看,有无危险物品,严防带入病房。
此外,病人外出活动或探视返回病房时,护理人员也应注意,严格把关。
病房内设施、家具、门锁、电器等物品,如有损坏应及时维修。
维修后应清理现场、清点工具并带出病房,以杜绝隐患。
精神科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及对策分析安全问题是精神科管理的主要议题,安全管理水平是衡量精神科以至医院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
笔者主要分析精神科意外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并从制度、人力、环境和治疗上提出安全管理对策。
标签:精神科;不良事件;原因;对策精神科患者因容易受幻想、幻觉和妄想等精神问题支配而产生自杀、自伤、触电、吞食异物、毁坏财物和暴力伤害等意外事件,这严重危及了患者自身和精神科管理人员的安全。
1 精神科意外事件发生的原因1.1患者方面①精神障碍支配:精神病患者时常产生幻觉、妄想等精神症状,表现为丧失理性,容易冲动,不安心住院,并且随时都可能发生伤人、自残、外逃、自杀等意外事件;②心理因素:患者长期住院往往感觉到前途无望,失去对生活的勇气和信心,悲观厌世,从而导致意外事件发生;③社会与家庭因素:社会上对精神病患者仍存在一定程度的偏见、歧视或不接纳,使得患者产生自卑心理,从而导致意外事件发生;④现实因素:如失业、经济窘迫、离婚等也可导致意外事件的发生;⑤精神病患者大多属于被迫住院,因而对医院环境反感,抗拒治疗,表现为躁动不安,毁物、伤人,外逃甚至自杀;⑥少数患者体质特异,对精神类药物敏感,并伴有内外科系统疾病。
1.2管理方面①管理人员不足:有些医院认为,精神科治疗、护理操作较少,因而人员安排不充足。
加之部分护理人员素质不高,专业思想不够牢固,对长期在精神科工作有排斥情绪,工作责任感不强,心理素质较差,体力不支,工作不认真,对患者的观察不够仔细,埋下了意外事件的隐患。
另外,人力资源配置不合理,特别是男性医护人员不足,缺乏对意外事件的应对能力,也是导致意外事件发生的重要因素。
②相关人员专业知识及技能不精,安全意识淡薄:部分医护人员业务水平不精,操作技术不当,缺乏预见性,无法及时启动相关应急预案或采取相关措施。
临床治疗上操作不当、执行制度不严、违反操作规程也是导致意外事件发生的原因,如护士发药时不按规定检查患者口腔、手、容器,导致患者私藏药物而顿服自杀。
精神科应急预案一、预案目的。
为了保障精神科患者的安全和健康,提高精神科医务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制定精神科应急预案,以规范应急处置程序,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
二、应急预案内容。
1. 应急响应级别划分。
(1)一级响应,患者出现严重自残行为或对他人构成伤害威胁。
(2)二级响应,患者出现明显焦虑、抑郁、幻觉等异常症状,需要及时干预。
(3)三级响应,患者出现情绪波动、行为异常等轻度症状,需要进行日常观察和干预。
2. 应急处置程序。
(1)一级响应,立即通知主治医师和护士长,采取紧急措施,如隔离患者、制止其自残行为,必要时采取物理约束措施。
(2)二级响应,主治医师进行现场评估,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护士进行心理疏导和安抚工作,必要时进行药物治疗。
(3)三级响应,护士进行日常观察和记录,主治医师进行定期评估和调整治疗方案。
3. 应急设备和药品准备。
(1)精神科应急箱,包括急救药品、物理约束器具、安全防护用品等。
(2)急救药品,包括镇静剂、抗焦虑药、抗抑郁药等。
(3)安全防护用品,包括手套、口罩、护目镜等。
4. 应急演练。
定期组织精神科医务人员进行应急演练,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效率。
5. 应急后勤保障。
确保精神科应急设备和药品的及时更新和补充,保障应急处置的顺利进行。
三、应急预案执行。
精神科应急预案由精神科医务人员共同执行,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应急处置工作。
四、应急预案修订。
根据实际情况和经验总结,定期对精神科应急预案进行修订和完善,以确保其适应性和可操作性。
五、应急预案宣传。
通过内部培训、宣传栏、宣传册等形式,向精神科医务人员宣传应急预案内容,提高其应急处置意识和能力。
六、应急预案评估。
定期对精神科应急预案进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改进,确保应急预案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以上为精神科应急预案内容,希望全体精神科医务人员认真学习和执行,确保精神科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在精神科临床工作中,由于患者的特殊心理和生理状态,常常会遇到各种突发状况。
为了保障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安全,确保医疗工作的顺利进行,精神科需要制定一系列常用应急预案。
以下是对精神科常用应急预案的概述:一、暴力倾向患者应急预案1. 发现患者有暴力倾向时,立即报告护士长及主管医生。
2. 将患者安置于监护室内,检查室内环境,清除危险物品,加强巡视,防止意外。
3. 详细交接班,密切注意患者心理变化,准确掌握心理状况。
4. 查找患者发生暴力行为的原因,有针对性的做好心理护理,尽量减少不良刺激对患者的影响。
二、自伤、伤人、毁物等暴力行为应急预案1. 发现患者自伤、伤人、毁物等暴力行为时,应立即予以制止,制止时要注意避免激惹患者。
2. 呼叫同事协助,将患者安置于监护室暂时隔离,必要时给予保护性约束,同时通知医生处理。
3. 及时检查自伤患者或被伤者的情况,报告医生处理。
4. 若工作人员受伤,当班护士立即报告护士长或总值护士长,及时把事件报告病区主任和护士长(班后或节假日则报告护理总值),并做好有关的护理记录和交班。
5. 严重者及时通知家属,并做好解释工作。
三、癫痫大发作及持续状态应急预案1. 患者发生癫痫持续状态时,应立即扶患者就地平卧,防止摔伤,并通知医生。
2. 解开领带、衣扣和裤带,头偏向一侧,取下假牙,尽快将缠有纱布的压舌板或手帕卷置于患者口腔的一侧,上下臼齿之间,以防咬伤舌和颊部,对抽搐的肢体不能用暴力按压、以免骨折、脱臼等。
3. 及时吸痰和吸氧,必要时行气管切开。
4. 放置床档,以防坠床,保持环境安静,避免强光刺激。
四、精神科常见意外事件应急预案1. 跌倒、坠床、走失、噎食、烫伤等意外事件,要加强隐患排查,预防安全事故发生。
2. 用电安全和火灾事故,要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加强消防设施维护。
3. 精神科药物过量、躁动、输血反应、输液反应等意外事件,要及时报告医生,遵医嘱处理。
总之,精神科常用应急预案涵盖了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突发状况,旨在保障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安全,提高医疗质量。
精神科患者外逃的应急预案一、背景介绍精神科患者外逃是一种突发事件,可能会给患者本人、家属以及社会带来一定的风险和困扰。
因此,建立一套完善的应急预案,对于处理这类事件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以下将就精神科患者外逃的应急预案进行详细讨论。
二、事件处理步骤1. 立即报警:一旦发现精神科患者外逃,医院工作人员应立即通知警方,并提供患者的相关信息,如姓名、年龄、身份证号码等。
2. 启动应急预案:医院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相关人员进行搜寻和排查工作。
同时,医院的安全人员应随时保持与警方的沟通,确保信息畅通。
3. 加强安全控制:在发现精神科患者外逃后,医院应加强对患者的安全控制,防止患者对他人或自己造成伤害。
同时,医院应密切关注患者的行踪,确保及时发现。
4. 通知家属:医院应立即通知患者家属或监护人,告知患者外逃的情况,并要求其积极配合医院和警方的工作,共同寻找患者。
5. 协作搜索:医院与警方要密切合作,共同开展搜索行动,全力寻找外逃的患者。
可以通过警方的技术手段和医院的人员资源,提高搜寻的效率。
6. 及时更新信息:医院应及时更新外逃患者的相关信息,并向社会发布悬赏通告,鼓励民众提供线索。
7. 恰当处理:在找到外逃精神科患者后,医院应及时将其送回医院接受治疗,并及时通知家属。
在处理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患者的心理和情绪状态,减少不必要的冲突。
三、降低发生概率的措施1. 加强安全防范意识:医院工作人员应接受专业培训,提高对精神科患者护理和安全防范的意识,做好各项安全措施的执行。
2. 定期进行安全演练:医院应定期组织安全演练,模拟精神科患者外逃事件,培训医务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
3. 安全设施完善:医院应加强对患者安全设施的管理,确保设施的完好性和有效性,避免患者脱逃。
四、结语在精神科患者外逃事件发生时,医院和相关部门应迅速响应,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全力寻找外逃患者,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治疗。
同时,加强对患者的安全防护和管理,降低外逃事件的发生概率,为患者和社会的安全保障提供有效的措施。
精神科应急预案1(总12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目录意外事件应急流程1、停电应急流程2、火警应急流程3、停水应急流程4、失窃应急流程5、遇暴徒应急流程6、职业暴露应急流程7、针刺伤护理应急流程8、标本溢洒应急流程9、大批中毒/外伤应急流程10、在岗突然生病不能工作应急流程11、护理过失应急流程12、护理投诉应急流程13、约束使用流程停电应急流程1、接到停电通知后,立即做好停电准备,备好应急灯、手电等,如有抢救患者使用电动力机器时,需找替代的方法。
2、突然停电后,立即寻找抢救患者机器运转的动力方法,维持抢救工作,并开启应急灯照明灯。
3、使用呼吸机的患者,平时应在机旁备有简易呼吸器,以备突然停电,立即将呼吸机脱开,使用简易呼吸器维持呼吸。
4、通过电话与后勤组联系,查询停电原因。
5、加强巡视病房,安抚患者,同时注意防火、防盗。
火警应急流程停水应急流程1、接到停水通知后,做好停水准备,包括: (1)告诉患者停水时间;(2)给患者备好使用水和饮用水;(3)病房热水炉烧好热水备用,同时尽可能多备使用水。
2、突然停水时,白天与后勤联系,夜间与院总值班联系,汇报停水情况,查询原因,及时维修。
3、加强巡视,随时解决患者饮水及用水需求。
水原因,尽快维修失窃应急流程1、发现失窃,保护现场。
2、电话通知保卫处来现场处理,夜间通知院总值班。
3、协助保卫人员进行调查工作。
4、维持病室秩序,保证患者医疗护理安全。
遇暴徒应急流程1、遇到暴徒时,护理人员应保持头脑冷静,正确分析和处理发生的各种情况。
2、设法报告保卫处,夜间通知院总值班,或寻求在场其他人员的帮助。
3、安抚患者及家属,减少在场人员的焦虑,恐惧情绪,尽力保证患者的生命及国家财产安全。
4、暴徒逃走后,注意其走向,为保卫人员提供线索。
5、主动协助保卫人员的调查工作。
6针刺伤护理应急流程一、局部处理1、立即挤压伤口,使血液流出2、用肥皂清洗伤口并用流动水冲洗5分钟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