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管施工机械设备及工艺图片
- 格式:docx
- 大小:11.41 MB
- 文档页数:12
顶管、拉管施工工艺及施工方法1、工具管选型(1)根据福州市勘测设计院提供的地质资料,本工程LG —06标段顶管、拉管推进主要穿越(3)淤泥及(4)粉质粘土层,外壁与土体间将产生单位摩阻力,沉井工作坑基础持力层可置于(4)粉质粘土中,局部可置于(3)淤泥,但应采用抛石挤淤法进行适当处理。
由于存在(3)淤泥软弱层,施工时应注意护壁和排水。
因此我公司选用泥水式顶管、拉管掘进机头。
该工具管适用此种土质,该机形对地下特殊地质构造如水包、暗滨等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
(见下图:顶管、拉管施工工艺图)。
(2)泥水式顶管、拉管的特点:a 、适用的地质范围较广,如遇地下水压力高以及地质变化范围大的土质条件。
b 、可以保持挖掘面的稳定,对周围土层的影响比较小。
8.基坑导轨5.U 型顶铁;6.主顶油泵;7.主顶油缸; 1-说明:1.TML 掘进机;2.注浆系统;3.洞口止水装置;4.c、与其它类型顶管、拉管相比,泥水顶管、拉管的推力比较小,最适宜长距离顶管、拉管。
d、工作井内作业环境较好,如挖掘面稳定,不太会造成地面沉降而影响交通及各种公用管线的安全。
2、砼管材与接口形式本工程按设汁选用管材为丁形接口形式,管材可承受最大顶力应大于3000KN。
管材进场必须为合格产品,施工技术专人过检,尺寸、外观不合格要求退场。
3、顶进设备(1)主顶千斤顶采用15台200KN油缸,行程1.5米,油缸安装要垂直于后背平行于导轨,使顶进受力点和后背受力保持良好状态。
弧型分力环,整体后背均按3000KN顶力配备。
通风设备,电力照明设备配齐,管内照明用36伏低压安全电压。
(2)中继间安装,根据主顶系统,工作井和管材的最大承受推力,工作井设计最大顶力2000KN,一次顶进不能完成,而设置数量、位置按顶力计算安排,中继间油缸安装。
中继间设计安装200KN油缸。
①800中继间安装油缸12台,每套最大推力2400KN;①1200中继间安装油缸18台,每套最大推力3600KN;①1400中继间安装油缸21台,每套最大推力4200KN。
顶管施工工艺流程顶管施工就是非开挖施工方法,是一种不开挖或者少开挖的管道埋设施工技术。
顶管法施工就是在工作坑内借助于顶进设备产生的顶力,克服管道与周围土壤的摩擦力,将管道按设计的坡度顶入土中,并将土方运走。
一节管子完成顶入土层之后,再下第二节管子继续顶进.其原理是借助于主顶油缸及管道间、中继间等推力,把工具管或掘进机从工作坑内穿过土层一直推进到接收坑内吊起。
管道紧随工具管或掘进机后,埋设在两坑之间。
本工程顶管均采用泥水平衡顶管机进行施工,顶管施工的具体流程如下图顶管施工工艺流程图下一段顶管施工 后座、导轨安装顶管机吊装 液压系统、千斤顶安装 泥水循环系统安装 触变泥浆系统安装 测量系统安装 照明、通风系统安装 包括 下放管节、接管 施工准备各项施工准备地下管线勘察工程测量定位、放线工作井、接收井施工基坑开挖至起沉标高设备安装设备调试 管节壁后泥浆置换全段测量 正常顶进、测量 顶管接收顶管始发1顶进设备的选用顶进设备主要包括千斤顶、高压油泵、顶铁、顶管机及排浆设备等。
千斤顶是掘进顶管的主要设备,考虑到为避免千斤顶故障而影响工程进度,故采用两套设备。
千斤顶在工作坑内的布置采用两台并列式,顶力合力作用点与管壁反作用力作用点应在同一轴线防止产生顶时力偶,造成顶进偏差。
根据施工经验,顶管上半部管壁与土壁有间隙时,千斤顶的着力点作用在管子垂直直径的1/4~1/5处为宜。
高压油泵由电动机带动油泵工作,选用额定压力为62Mpa的ZB—500塞泵,经分配器,控制阀进入千斤顶,各千斤顶的进油管并联在一起,保证各千斤顶活塞的出力和行程。
顶铁是传递和分散顶力的设备。
要求它能承受顶压力而不变形,并且便于搬动。
根据顶铁位置的不同,可分为横顶铁、顺顶铁和U形顶铁三种。
本工程采用U形顶铁形式.顶进设备布置图如下:2设备安装顶管设备选定后即开始安装设备,在安装前必须测量好顶管轴线,设备机身托架采用钢结构,在安装时严格控制轴线与高差,轴线控制在3mm以内,高差控制在0~+3mm以内,两轨内距±2mm.在安装调平时确定砼后靠背的位置,后靠背采用40mm厚钢板,砼采用商品砼,后靠背的砼厚度宜控制大于40cm.之后将工具头下到导轨上,就位以后,装好顶铁,连接好各系统并检查正常后,校测工具头水平及垂直标高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合格后即可顶进工具头,然后安放混凝土管节,再次测量标高,核定无误后,开动工具头进行试顶,待调整好各项参数后即可正常顶进施工.3顶管机始发⑴顶管机出洞前必须对所有设备进行全面检查,并经过试运转无故障。
顶管、拉管施工工艺及施工方法1、工具管选型(1)根据福州市勘测设计院提供的地质资料,本工程LG-06标段顶管、拉管推进主要穿越(3)淤泥及(4)粉质粘土层,外壁与土体间将产生单位摩阻力,沉井工作坑基础持力层可置于(4)粉质粘土中,局部可置于(3)淤泥,但应采用抛石挤淤法进行适当处理。
由于存在(3)淤泥软弱层,施工时应注意护壁和排水。
因此我公司选用泥水式顶管、拉管掘进机头。
该工具管适用此种土质,该机形对地下特殊地质构造如水包、暗滨等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
(见下图:顶管、拉管施工工艺图)。
-2-nHI卜说明:1.TML掘进机;2.注浆系统;3.洞口止水装置;4.5.U 型顶铁;6.主顶油泵;7.主顶油缸;8. 基坑导轨(2)泥水式顶管、拉管的特点:a、适用的地质范围较广,如遇地下水压力高以及地质变化范围大的土质条件b 、可以保持挖掘面的稳定,对周围土层的影响比较小。
c 、与其它类型顶管、拉管相比,泥水顶管、拉管的推力比较小,最适宜长距离顶管、拉管。
d 、工作井内作业环境较好,如挖掘面稳定,不太会造成地面沉降而影响交通及各种公用管线的安全。
2、砼管材与接口形式本工程按设汁选用管材为T 形接口形式,管材可承受最大顶力应大于3000KN管材进场必须为合格产品,施工技术专人过检,尺寸、外观不合格要求退场。
3、顶进设备(1) 主顶千斤顶采用15台200KN油缸,行程1.5米,油缸安装要垂直于后背平行于导轨,使顶进受力点和后背受力保持良好状态。
弧型分力环,整体后背均按3000KN顶力配备。
通风设备,电力照明设备配齐,管内照明用36 伏低压安全电压。
(2) 中继间安装,根据主顶系统,工作井和管材的最大承受推力,工作井设计最大顶力2000KN,—次顶进不能完成,而设置数量、位置按顶力计算安排,中继间油缸安装。
中继间设计安装200KN油缸。
① 800中继间安装油缸12台,每套最大推力2400KN①1200中继间安装油缸18台,每套最大推力3600KN①1400中继间安装油缸21台, 每套最大推力4200KN 中继间制做要严格按设汁要求,内径误差士1.5mm与中继间连接管材采用特殊管材,入场时要加强检验,符合设计要求方可使用。
泥水平衡式顶管工艺示意图及泥水平衡式顶管机内部系统图该设备是本公司研究所开发的产品,采用先进的PLC控制系统,大刀盘的刀具采用高强度耐磨的硬质合金,刀盘具有先进的2次破碎功能,适用于流砂层、软土层、硬土层、强风化岩层的顶管施工,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
口径Φ800至Φ4000(mm)已成系列。
其特点是:结构紧凑、机械化程度高、管内无需人操作的全遥控式控制、顶进安全、顶进过程无需降水、方向易控且稳定,出的泥浆需要另外采用泥水处理设备处理。
适用于混凝土管及钢管的管道顶进。
建议小管径顶管选用(D<Φ1500mm)。
泥水平衡式顶管工艺示意图泥水平衡式顶管机内部系统图及对付岩石的滚刀刀头图该设备是本公司研究所开发的产品,采用先进的PLC控制系统,大刀盘的刀具采用高强度耐磨的硬质合金,适用于流砂层、软土层、硬土层、强风化岩层的顶管施工,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
口径Φ1200至Φ4000(mm)已成系列。
其特点是:结构紧凑、操作简单、维护保养方便、顶进安全、出的土容易处理、顶进过程无需降水、方向易控且稳定。
适用于混凝土管及钢管的管道顶进。
建议大管径顶管选用(D>Φ1500mm)。
土压平衡式顶管工艺示意图土压平衡式顶管机内部系统图1、大型加泥式土压平衡顶管机厂内制造安装现场.安装齿轮安装减速机大型加泥式土压平衡顶管机成品正面大型加泥式土压平衡顶管机成品背面2、大型加泥式土压平衡顶管机施工现场大型加泥式土压平衡顶管机顶进现场大型加泥式土压平衡顶管机完成管道现场3、小型泥水平衡式顶管机厂内制造安装现场小型泥水平衡式顶管机壳体制造现场小型泥水平衡式顶管机动力系统安装现场小型泥水平衡式顶管机成品4、小型泥水平衡式顶管机施工现场小型泥水平衡式顶管机运输小型泥水平衡式顶管机吊卸小型泥水平衡式顶管机穿墙准备小型泥水平衡式顶管机穿墙顶进施工小型泥水平衡式顶管机穿墙施工完毕出洞后小型泥水平衡式顶管机穿墙顶进施工情形5、各个顶管辅助系统顶管机遥控控制台厂内制造安装及成品顶管机遥控控制台施工现场一次顶进行程长达3.3m的整体式后座系统厂内制造安装现场一次顶进行程长达3.3m的整体式后座系统成品一次顶进行程长达3.3m的整体式后座系统制造成品施工现场一次顶进行程长达3.3m的整体式后座系统制造成品施工现场顶管辅助设备搅拌桶、泥水分离器厂内制造安装现场顶管辅助设备泥水分离器施工现场成功对付复杂地质(包括中分化以上硬岩)的滚刀顶管机设备成品在应对岩层方面,填补了国内的空白成功对付复杂地质(包括中分化以上硬岩)龙门吊起重设备在施工现场的滚刀顶管机设备成品在应对岩层方面,填补了国内的空白。
第一部分型钢顶坑制作设备及工艺
1.液压振动压桩设备
2.顶坑制作—压桩
3.顶坑内支撑安装
4.顶坑压桩完毕挖土后内支撑安装大样
5.顶坑降水
6.制作完毕后的顶坑
第二部分机械顶管设备及工艺
一、土压平衡顶进设备及工艺
1.土压平衡顶进设备机头
2.土压平衡顶进设备机头
3、土压平衡顶进设备机头入土顶进
4、土压平衡顶进设备第一节管道安装
5、土压平衡机械管道顶进
二、水压平衡顶进设备及工艺
1、水压平衡机械管道顶进机头
2、水压平衡顶进设备机头入土顶进
3、水压平衡管道顶进
4、水压平衡管道顶进
5、水压平衡管道安装
6、机械管道吊装
第三部分沉井施工工艺
1、沉井钢筋
2、沉井钢筋
3、沉井模板
4、沉井模板
5、沉井混凝土
6、沉井混凝土
第四部分竣工机械顶管管道。
第一部分型钢顶坑制作设备及工艺
1.液压振动压桩设备
2.顶坑制作—压桩
3.顶坑内支撑安装
4.顶坑压桩完毕挖土后内支撑安装大样
5.顶坑降水
6.制作完毕后的顶坑
第二部分机械顶管设备及工艺
一、土压平衡顶进设备及工艺
1.土压平衡顶进设备机头
2.土压平衡顶进设备机头
3、土压平衡顶进设备机头入土顶进
4、土压平衡顶进设备第一节管道安装
5、土压平衡机械管道顶进
二、水压平衡顶进设备及工艺
1、水压平衡机械管道顶进机头
2、水压平衡顶进设备机头入土顶进
3、水压平衡管道顶进
4、水压平衡管道顶进
5、水压平衡管道安装
6、机械管道吊装
第三部分沉井施工工艺
1、沉井钢筋
2、沉井钢筋
3、沉井模板
4、沉井模板
5、沉井混凝土
6、沉井混凝土
第四部分竣工机械顶管管道。
顶管拉管施工工艺及施工方法顶管、拉管施工工艺及施工方法1、工具管选型(1) 根据福州市勘测设计院提供的地质资料,本工程LG—06标段顶管、拉管推进主要穿越(3)淤泥及(4)粉质粘土层,外壁与土体间将产生单位摩阻力,沉井工作坑基础持力层可置于(4)粉质粘土中,局部可置于(3)淤泥,但应采用抛石挤淤法进行适当处理。
由于存在(3)淤泥软弱层,施工时应注意护壁和排水。
因此我公司选用泥水式顶管、拉管掘进机头。
该工具管适用此种土质,该机形对地下特殊地质构造如水包、暗滨等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
(见下图:顶管、拉管施工工艺图)。
(2) 泥水式顶管、拉管的特点:a、适用的地质范围较广,如遇地下水压力高以及地质变化范围大的土质条件。
b、能够保持挖掘面的稳定,对周围土层的影响比较小。
c、与其它类型顶管、拉管相比,泥水顶管、拉管的推力比较小,最适宜长距离顶管、拉管。
d、工作井内作业环境较好,如挖掘面稳定,不太会造成地面沉降而影响交通及各种公用管线的安全。
2、砼管材与接口形式本工程按设汁选用管材为T形接口形式,管材可承受最大顶力应大于3000KN。
管材进场必须为合格产品,施工技术专人过检,尺寸、外观不合格要求退场。
3、顶进设备(1) 主顶千斤顶采用15台200KN油缸,行程1.5米,油缸安装要垂直于后背平行于导轨,使顶进受力点和后背受力保持良好状态。
弧型分力环,整体后背均按3000KN顶力配备。
通风设备,电力照明设备配齐,管内照明用36伏低压安全电压。
(2) 中继间安装,根据主顶系统,工作井和管材的最大承受推力,工作井设计最大顶力 KN,一次顶进不能完成,而设置数量、位置按顶力计算安排,中继间油缸安装。
中继间设计安装200KN油缸。
Φ800中继间安装油缸12台,每套最大推力2400KN;Φ1200中继间安装油缸18台,每套最大推力3600KN;Φ1400中继间安装油缸21台,每套最大推力4200KN。
中继间制做要严格按设汁要求,内径误差±1.5mm,与中继间连接管材采用特殊管材,入场时要加强检验,符合设计要求方可使用。
第一部分型钢顶坑制作设备及工艺
1.液压振动压桩设备
2.顶坑制作—压桩
3.顶坑内支撑安装
4.顶坑压桩完毕挖土后内支撑安装大样
5.顶坑降水
6.制作完毕后的顶坑
第二部分机械顶管设备及工艺
一、土压平衡顶进设备及工艺
1.土压平衡顶进设备机头
2.土压平衡顶进设备机头
3、土压平衡顶进设备机头入土顶进
4、土压平衡顶进设备第一节管道安装
5、土压平衡机械管道顶进
二、水压平衡顶进设备及工艺
1、水压平衡机械管道顶进机头
2、水压平衡顶进设备机头入土顶进
3、水压平衡管道顶进
4、水压平衡管道顶进
5、水压平衡管道安装
6、机械管道吊装
第三部分沉井施工工艺
1、沉井钢筋
2、沉井钢筋
3、沉井模板
4、沉井模板
5、沉井混凝土
6、沉井混凝土
第四部分竣工机械顶管管道。
顶管施工时需要的主要设备及其作用顶管施工是从地面开挖两个基坑井,然后管节从工作井安放,通过主顶千斤顶或中继间的顶管机械的顶进,推动管节从工作井预留口穿出,穿越土层到达接收井的预留口边,然后通过接收井的预留口穿出,形成管道的施工。
顶管施工时需要的主要设备有:顶管机、主顶系统、穿墙止水环、泥水系统、触变泥浆系统、测量系统、纠偏系统、中继间等。
下面长城微型顶管公司为您简单介绍下各设备在顶管施工中的作用。
1、顶管机顶管机的作用:①切削土体并搅拌均匀;②控制顶进的方向。
2、主顶系统主顶系统装置由:后座垫铁、导轨、千斤顶及千斤顶支架、后座泵站组成,其作用是完成管道的推进。
3、穿墙止水环穿墙止水环安装在工作井预留洞口,具有防止地下水、泥砂和触变泥浆从管节与止水环之间的间隙流到工作井。
地下水丰富、压力大,或管道埋深较深时,压板可加工成绞接,防止止水橡胶因地下水压力往外翻出。
4、泥水系统(1)泥水式排泥系统的主要设备:包括进排泥浆泵、泥浆管、泥水处理装置、泥水箱等。
(2)排泥系统有两个作用:一排土,二平衡地下水。
5、触变泥浆系统(1)主要设备:由拌浆、注浆和管道三部分组成。
(2)作用:减少顶进过程中的管节与土体的摩阻力。
6、测量系统(1)测量系统的主要设备:激光经纬仪、测量靶和监示器组成。
(2)测量系统的作用:监示顶管施工过程中顶管机推进的轴线偏差。
7、纠偏系统(1)主要设备:纠偏千斤顶、油泵站、位移传感器和倾斜仪组成。
(2)作用:控制顶管施工中的顶管机推进方向。
8、中继间(1)主要设备:小千斤顶、液压泵站、外壳体组成。
(2)中继间的作用:将整段管道分段推进,减少主推顶力。
第一部分型钢顶坑制作设备及工艺
1.液压振动压桩设备
2.顶坑制作—压桩
3.顶坑内支撑安装
4.顶坑压桩完毕挖土后内支撑安装大样
5.顶坑降水
6.制作完毕后的顶坑
第二部分机械顶管设备及工艺
一、土压平衡顶进设备及工艺
1.土压平衡顶进设备机头
2.土压平衡顶进设备机头
3、土压平衡顶进设备机头入土顶进
4、土压平衡顶进设备第一节管道安装
5、土压平衡机械管道顶进
二、水压平衡顶进设备及工艺
1、水压平衡机械管道顶进机头
2、水压平衡顶进设备机头入土顶进
3、水压平衡管道顶进
4、水压平衡管道顶进
5、水压平衡管道安装
6、机械管道吊装
第三部分沉井施工工艺
1、沉井钢筋
2、沉井钢筋
3、沉井模板
4、沉井模板
5、沉井混凝土
6、沉井混凝土
第四部分竣工机械顶管管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