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经典素材:人物事迹篇:陶渊明:我为自己代言
- 格式:docx
- 大小:12.60 KB
- 文档页数:2
与陶渊明有关的高考作文素材参考5篇“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国文人里,又有谁能将心澄净到如此境界,以至于只剩下南山之菊?陶渊明选择了归隐之路。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写陶渊明的高中作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写陶渊明的高中作文篇1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是乡里小人也——陶渊明。
很早就听说陶渊明很了不起,有骨气,不向权贵低头。
陶渊明又名潜,是东晋伟大的诗人,出生在没落的地主家庭,他青年时代有远大的抱负,曾经三次做官,但由于官场的黑暗和腐朽,他最终选择了辞官回乡,过隐居生活。
陶渊明归隐后,生活变得十分贫困,要过年了,别人都是忙忙碌碌的,而他家却还冷冷清清的,由于他爱写诗,于是他挥笔写下一副传于后世的对联,上联是:“二三四五”,下联是:“六七八九”横批是:“南北”。
读过书的人一看就知道他的意思,上联缺“衣”下联少“食“横批没有“东西”,陶渊明用自己的只是创去连宣泄困苦,虽然身苦,看心态乐观,不改初衷。
他那“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气节,更是勉励后人以天下苍生为重,以节义贞操为重,折腰时心已愧,不趋炎附势,保持善良纯真的本性,不为世上任何名利和浮华所改变。
比如他的《五柳先生传》中,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写出了他不涉官场的尔虞我诈,不陷入世俗的恩恩怨怨,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娴静少言,不慕容利,点点风骨,跃然纸上,从不为“五斗米折腰”到“娴静少言,不慕容利”陶渊明在我心中一直以一个独立于世俗之外的隐士形象立居。
人生在世,始终一帆风顺是天方夜谭的,面对挫折坚信,我们绝不能望而生畏,徘徊不前,生活的积极者,应像陶渊明一样为自己的志向“不为五斗米折腰”不求名利,保持一颗快乐的心,于浊世中,洁身独立。
写陶渊明的高中作文篇2你本是拥有荣华富贵的一代才子,然而你看到百姓的痛苦、官场的腐朽后,你明白自己已无力改变现实社会的污浊,于是心中的那股想法涌上脑海——做一位行者,不论尘世的喧嚣,做自己。
着一身布衣,穿一双芒鞋,飘然而去,与山间幸福相伴,赠给世人一个坚定的背影。
陶渊明的作文关于陶渊明的作文(通用54篇)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作文吧,作文是由文字组成,经过人的思想考虑,通过语言组织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文体。
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作文感到非常苦恼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关于陶渊明的作文,欢迎大家分享。
陶渊明的作文篇1陶渊明早年没有做官,二十九岁时,因为亲人衰老、家道贫困的缘故,他出仕做祭酒,由于不能忍受官场的腐败和黑暗,没过几天便辞职不干了。
州里又召他做主薄,他也是“辞不就”,在柴桑过起了自给自足的隐居生活。
七年之后,陶渊明又出任桓玄镇军的参军。
母亲去世后,他辞官奔丧,守制两年。
后来,陶渊明又做了彭泽县令。
陶渊明当上彭泽县令没多长时间,有一天,浔阳郡郡守派一个督邮到县里视察,县吏告诉他:“您应该穿好衣服,束好衣带前去拜见。
” 陶渊明听后,叹了口气说:“我岂能为了五斗米,就向那些乡里小儿卑躬屈膝?”当天便辞了彭泽县令这个职务,回归故乡。
陶渊明只当了八十五天的彭泽县令,从此就没有再做官,开始了长达二十多年的隐居生活。
陶渊明是生活的积极者,他不追求名利,不向往金山银山,始終保持一颗快乐的心,保持一种积极的态度,让自己处于一种主观美好的境界。
我佩服陶淵明的毅然決然,他不被名利所誘惑,雖然他在事業上沒有取得成功,卻在後世留下良好的口碑。
陶渊明的作文篇2陶渊明,一位安贫乐道的文学家;一位擅长借景抒情的田园诗人;一位影响深远的辞赋家;一位品质高尚的散文家……“晋陶渊明独爱菊”,陶渊明和菊花可谓是有着不解之缘,陶渊明把菊花视为自己人格的化身。
菊花素雅美丽,清新淡泊的特点与陶渊明高洁的品质,不同于世人,不随俗流的志趣巧妙地联系在了一起,所以后人就把菊花作为君子,淡泊俗尘,隐逸者的象征。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陶渊明的田园诗为中国古典诗歌文学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在艺术上取得了重大成就。
陶渊明将情、景、理三者巧妙地结合起来描述清新自然的田园风光,有“颖脱不羁,任真自得”的个人情趣。
高一陶渊明语文作文7篇高一陶渊明语文作文1我心中的陶渊明是清高的。
陶渊明多次辞官,厌倦勾心斗角的官场,而向往静谧的田园生活。
陶渊明早年没有做官,二十九岁时,因为亲人衰老家道贫困的缘故,他出仕做祭酒,由于不能忍受官场的腐败和黑暗,没过几天便辞职不干了。
州里又召他做主薄,他也是“辞不就”,在柴桑过起了自给自足的隐居生活。
七年之后,陶渊明又出任桓玄镇军的参军。
母亲去世后,他辞官奔丧,守制两年。
后来,陶渊明又做了彭泽县令。
陶渊明当上彭泽县令没多长时间,有一天,浔阳郡郡守派一个督邮到县里视察,县吏告诉他:“您应该穿好衣服,束好衣带前去拜见。
” 陶渊明听后,叹了口气说:“我岂能为了五斗米,就向那些乡里小儿卑躬屈膝?”当天便辞了彭泽县令这个职务,回归故乡。
陶渊明只当了八十五天的彭泽县令,从此就没有再做官,开始了长达二十多年的隐居生活。
陶渊明是生活的积极者,他不追求名利,不向往金山银山,始终保持一颗快乐的心,保持一种积极的态度,让自己处于一种主观美好的境界。
我佩服陶渊明的毅然决然,他不被名利所诱惑,虽然他在事业上没有取得成功,却在后世留下良好的口碑。
高一陶渊明语文作文2我心中的陶渊明是清高的,驕傲的。
陶淵明多次辭官,厭倦勾心鬥角的官場,而嚮往幽遠靜謐的田園生活。
陶渊明早年没有做官,二十九岁时,因为亲人衰老家道贫困的缘故,他出仕做祭酒,由于不能忍受官场的腐败和黑暗,没过几天便辞职不干了。
州里又召他做主薄,他也是“辞不就”,在柴桑过起了自给自足的隐居生活。
七年之后,陶渊明又出任桓玄镇军的参军。
母亲去世后,他辞官奔丧,守制两年。
後來,陶淵明又做了彭澤縣令。
陶渊明当上彭泽县令没多长时间,有一天,浔阳郡郡守派一个督邮到县里视察,县吏告诉他:“您应当穿好衣服,束好衣带前去拜见。
”陶渊明听后,叹了口气说:“我岂能为了五斗米,就向那些乡里小儿卑躬屈膝?”当天便辞了彭泽县令这个职务,回归故乡。
陶渊明只当了八十五天的彭泽县令,从此就没有再做官,开始了长达二十多年的隐居生活。
我是陶渊明作文嗨,我是陶渊明,就是那个爱喝酒、爱写诗、爱田园的陶渊明。
你们现代人可能觉得我这老头儿挺怪的,放着好好的官不当,非要跑到那乡野田间去种地。
你们可不知道当官那点事儿啊。
那官场就像个大染缸,我这一身清白,可不想被染得乌七八糟的。
每天在那里面,得看上司的脸色,还得和那些阿谀奉承的家伙打交道,我这心里头啊,就跟堵了一块大石头似的,难受得很。
我就向往那自由自在的田园生活。
你看我那小茅屋,虽然破是破了点,但它周围的景色可美啦。
春天的时候,桃花开得像一片云霞,风一吹,花瓣就像蝴蝶似的在空中飞舞,然后轻轻落在地上,铺成了一条粉色的小路。
我就在这桃花林里,扛着我的锄头,哼着小曲儿去种地。
种地可不容易啊,你们别以为我一开始就种得很好。
我那地里头的杂草啊,就像一群调皮的小鬼,怎么除都除不尽。
我弯着腰,在地里忙活半天,累得腰酸背痛的,但是一抬头看到那远处的青山,那感觉就又来劲儿了。
我种的那些豆子啊、高粱啊,虽然收成不是特别多,但都是我自己亲手种出来的,吃起来那叫一个香。
我还特别喜欢喝酒。
这酒啊,可是个好东西。
有时候我家里穷得叮当响,没酒喝了,我就盼着朋友能给我带点酒来。
我那老友啊,知道我这嗜好,偶尔就拎着一壶酒来找我。
我们俩也不讲究什么繁文缛节,就坐在那院子里的老树下,你一杯我一杯地喝着。
喝到高兴处,我就开始吟诗。
我写诗可不像那些咬文嚼字的人,我就把我心里想的,眼睛看到的,那些平常事儿都写进诗里。
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就是我平常生活的写照嘛。
我在东边的篱笆下采着菊花,一抬头,那雄伟的南山就映入眼帘,那一瞬间,我就觉得自己和这大自然融为了一体,什么烦恼都没有了。
我也知道,现在很多人都在研究我的诗,说我的诗里有什么深刻的哲理,什么高雅的情趣。
其实啊,我写诗的时候可没想那么多,就是把自己的真实感受写出来罢了。
我觉得这田园生活里的一草一木、一虫一鸟都值得写进诗里。
那些叽叽喳喳的小鸟,每天早上就在我的窗前叫我起床,就像我的小闹钟一样。
【导语】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作文吧,写作文是培养人们的观察力、联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记忆力的重要手段。
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作文感到非常苦恼吧,以下是帮大家整理的高考优秀作文:关于陶渊明,欢迎阅读与收藏。
1.高考优秀作文:关于陶渊明偏僻的乡村小路上,一个人正低着头,缓缓独行。
这是一位中年男子,黒白交杂而凌乱的发丝胡乱地堆在头上,书生妆扮的长衫大褂早已分不出原本是什么颜色,黝黑的面庞遍布着岁月的痕迹,不难看出,他的生活定是十分穷困窘迫,心中的悲怆更似是打翻了一碟墨般浓厚,越抹越沉重了。
“第三十五次了”,他喃喃道,心中不由得升起一种难以言喻的酸楚。
乡试他已参加了三十几次了,几天前那是第三十五次,这么久过去也杳无音信,定是又名落孙山了啊三十四年,整整三十四年的功名奋斗啊。
自记事起就开始熟读四书五经,别人十年寒窗,我又何止十年!而如今他想想自己,已五十有余,原来一同考试的考生们,如今早已一个个金榜题名、光宗耀祖、扬眉吐气了,而自己,却仍一事无成,这些年为了供他读书与参加科举,家中早已一贫如洗,想起家中的忍饥挨饿的老母与娘子,他懊恼地抓了抓自己的乱发。
老母养育自己几十载,自己自是早已发誓要让她过上好日子。
而娘子,是镇上杀猪为生的郑屠户的女儿,当时迎娶时千保证万保证,一定考中举人,让她享福,可如今,结发二十余载,没有让她过上一天无忧无虑、衣食无忧的日子,而郑屠户,这些年来对他的态度也每况愈下,前两天还吆喝着让女儿跟自己回家,愣把他骂得狗血淋头。
他自然是没有还嘴,但心里五味杂陈。
这么想着,不觉走到一条小溪边,看着溪中自己沧桑的面容,又想起自己碌碌无为的一生,愈发觉得生无可恋、死无可惧,于是闭上眼睛,往前一倒“且慢”。
他被一声浑厚的呼喝唤回现实中,睁开眼,一根鱼竿正挡在自己身前,他诧异地回头,仅隔自己不远处的鱼竿的主人正微笑看望着他,那是一个精神饱满的老者,眼神保持着在这个年纪很少有的清亮。
陶渊明人物传记800字作文素材篇一:嘿,你知道陶渊明吗?他可真是个超厉害的人物!我觉得陶渊明就像是一个在乱世中坚守自我的勇士。
别人都在追名逐利,可他偏不!他就像一棵独立在狂风中的大树,坚定地站在自己的土地上。
陶渊明出生在一个还算不错的家庭,从小也受到了良好的教育。
要是一般人,可能就想着靠着家里的条件,去官场好好闯荡一番,捞个一官半职,光宗耀祖。
可陶渊明不这么想!他一开始也当过官,可那官场的黑暗和复杂,让他觉得特别压抑。
就好像你走进了一个黑漆漆的山洞,没有一点光亮,没有一点希望。
你说,这样的地方谁能待得下去?“不为五斗米折腰”,这句话听过没?这就是陶渊明干的事儿!上级官员要来视察,陶渊明的同事们都劝他好好巴结巴结,可他却硬气地说:“我岂能为了这区区五斗米,向那些人点头哈腰!”这是多么有骨气的一句话呀!后来,陶渊明干脆辞官回家,过上了田园生活。
他种地、写诗,虽然日子过得清苦,但心里却特别舒坦。
这就好比一只被关在笼子里的小鸟,终于冲破牢笼,飞向了广阔的天空。
他每天早早起来,迎着朝阳去田里劳作。
汗水湿透了他的衣衫,可他脸上却洋溢着满足的笑容。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你想想,在东篱下采着菊花,一抬头就能看到那美丽的南山,这是多么惬意的生活啊!他的邻居们也都特别喜欢他,大家经常聚在一起聊天,分享着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有一次,一个邻居问他:“陶渊明啊,你放着官不当,来这受苦,值得吗?”陶渊明笑着说:“这怎么能叫受苦呢?我现在过得自由又快乐,这才是我想要的生活!”我觉得陶渊明是个特别勇敢的人,他敢于放弃别人眼中的荣华富贵,去追求自己内心真正想要的东西。
他的诗歌,他的生活,都让我感受到了一种纯粹和美好。
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里,我们总是被各种各样的东西诱惑,迷失了自己的方向。
可是陶渊明却像一盏明灯,照亮了我们前进的道路。
他告诉我们,要坚守自己的内心,不要随波逐流。
这就是陶渊明,一个让人敬佩的大诗人!你是不是也和我一样喜欢他呢?篇二:哎呀,你们知道陶渊明吗?他可真是个特别的人!我觉得他就像是在乱世中独自绽放的一朵青莲,出淤泥而不染。
陶渊明坚守本心的素材 话说在古代,有这么一位哥们儿,名叫陶渊明。这哥们儿可不一般,他可是个大诗人,更是个有骨气的文人。他那颗心,就像他老家的桃花源一样,纯净得不得了,不染尘埃。 一、1、陶渊明的桃花源 陶渊明的桃花源,那可是个世外桃源,美得跟画儿似的。他笔下的桃花源,简直就是个理想国,没有世俗的纷扰,没有勾心斗角,只有清风明月,还有那片片桃花,开得正艳。他写得那叫一个美啊,让人读了都想搬进去住。 二、2、坚守本心 话说陶渊明这哥们儿,虽然才华横溢,但官场上的那些勾心斗角,他可是一点儿都不感冒。他觉得,人生在世,最重要的就是守住自己的本心,不被外界的名利所迷惑。所以,他毅然决然地辞官归隐,回到他的桃花源,过起了悠然见南山的生活。 三、3、归隐生活 陶渊明的归隐生活,那可真是羡煞旁人。他每天就是种地、读书、喝酒、写诗,偶尔跟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聚一聚,聊聊天,喝喝酒。他的生活,简单却充满了乐趣,没有了官场上的尔虞我诈,只有自然的宁静和内心的平和。 四、4、诗酒趁年华 陶渊明这哥们儿,还特别喜欢喝酒。他有句名言:“诗酒趁年华”,意思就是趁着年轻,多写诗,多喝酒。他喝酒不是为了醉生梦死,而是为了享受生活,为了在酒后能写出更多优美的诗句。他的诗,就像他的人一样,清新脱俗,充满了田园的诗意。 五、5、影响后世 陶渊明的这种生活态度和文学作品,对后世的影响可大了。他那种不为五斗米折腰的精神,成了后人学习的榜样。他的诗,更是被后人传颂,成了中国文学宝库中的瑰宝。他那颗坚守本心的桃花源,也成了人们心中的一片净土。 六、6、现代启示 在今天这个快节奏的社会里,陶渊明的故事给我们带来了不少启示。他告诉我们,不管外界如何喧嚣,我们都要守住自己的本心,找到属于自己的桃花源。在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里,保持一份内心的宁静和纯净,是多么的重要。 七、7、结语 总之,陶渊明这哥们儿,真是个了不起的人物。他用自己的生活和作品,向我们展示了什么是真正的诗意栖居。他的故事,就像一杯陈年老酒,越品越有味。他的桃花源,也成了我们每个人心中的一片净土,让我们在忙碌的生活中,也能找到一片属于自己的宁静天地。
陶渊明作文300字关于陶渊明作文300字(通用40篇)陶渊明作文300字篇1满山遍野的菊花,绕入白云间醉人的暗香,一袭青衫,洗尽了所有的铅华。
陶渊明,我透过历史层层的迷雾,想探寻你那独立的内心,驾一叶小舟,驶入你饮酒的河流。
你有出众的才华,挺立的傲骨,更有实现自己志向的远大抱负,却选择隐退;你曾多次在诗歌中表达自己的理想,抱负,却不愿再去奋斗,而选择退缩,渴望过着平淡的日子。
你不愿为五斗米折腰,人未灭,心已死。
你隐没于菊香之中,叹息乱世的罪恶……放开历史的束缚,在茫茫人海中我与你邂逅。
陶渊明,你降生于一个贫苦的家庭,父早逝。
你有“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身前身后名”的宏图大志,却又向往山水之美,田园之乐。
落英缤纷,桃源深处。
一个衣着朴素,器宇不凡的人,缓缓走过,一阵风袭,满树桃花飘摇着。
顷刻间,落下一树芬芳,遍地芳华。
你渴望着桃花源里平静安详的生活。
《桃花源》桃林之美使我眷恋,民风淳朴使我感动。
这里没有剥削压迫,勾心斗角,人人安居乐业,和睦相处。
也正因如此,你将一腔热血埋藏内心深处,将对宁静安乐思念寄托笔下。
陶渊明,你化作世间万物从我身边飞过,轻如风,翩舞如蝶。
忆往昔,你有饮酒东篱的悠然遐思,你有归隐田居的辛勤忙碌。
我庆幸与你的邂逅,我眼中你最美!陶渊明作文300字篇2满山的菊花,包裹着白云中醉人的芬芳,穿着蓝色的衬衫,洗尽了铅花。
陶渊明,穿越历史的迷雾,我要探索你独立的心,驶入你饮酒的河流。
你才华出众,傲然挺立,有远大的志向去实现自己的抱负,却选择了退休;你在诗中多次表达了自己的理想和抱负,却不愿意再去抗争,反而选择了退缩,渴望平淡的生活。
你不想为了五桶米低头。
在人死之前,你的心已经死了。
你埋在菊花的芬芳里,感叹乱世之恶,放下历史的枷锁,我在茫茫人海中遇见了你。
陶渊明,你出身贫寒,父亲早逝。
你有很大的野心,想赢得眼前和身后的名声,但你向往山河之美和乡村的欢乐。
迷失在背景里,深深的在桃源里。
一个衣着朴素,相貌不凡的人慢慢走着,一阵风打在树上和桃花上。
陶渊明自传作文吾名潜,字渊明,别人也叫我元亮。
俺就像那山林间自由生长的一棵树,随性而生,自在而活。
俺这人吧,从小就对那官场的事儿不咋感冒。
可家里长辈呢,总是念叨着,要俺去谋个一官半职,好光宗耀祖啥的。
俺呢,也就半推半就地去试了试。
俺记得刚进入官场的时候啊,那里面的规矩可真多,就像蜘蛛网一样,到处都是束缚人的丝线。
俺每走一步都得小心翼翼的,生怕触犯了啥。
那些个官场上的应酬啊,真让俺头疼。
俺这人就喜欢简简单单的,可在那种场合里,还得陪着笑脸,说些言不由衷的话。
俺就寻思着,这哪里是俺陶渊明该待的地方哟。
俺还碰到过一些上司,那嘴脸可真难看。
一天到晚就知道指手画脚,还净让干些违背良心的事儿。
俺心里就想啊,俺可不能同流合污。
俺就像那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虽然身处这官场的泥沼之中,但俺的本心不能变。
所以呢,干了没多久,俺就拍拍屁股走人了。
俺才不要在那里面把自己憋屈死呢。
俺回到了俺的田园,那才是俺真正的家。
田园的生活可真是太舒坦了。
早上,俺在鸟儿的歌声中醒来,推开窗户,那清新的空气就像清泉一样涌进俺的屋子。
俺扛着锄头,哼着小曲儿就去地里干活儿。
虽然种地这活儿累是累了点,但是看着那些农作物一点点长大,心里就满是成就感。
俺在田园里,周围的邻居也都是实在人。
今天这家送俺几个新鲜的果子,明天那家喊俺去喝几杯自家酿的酒。
大家坐在一起,谈天说地,也不需要什么弯弯绕绕的话。
不像在官场,说话都得在肚子里先打几个转儿。
俺还喜欢在闲暇的时候,坐在院子里读书。
俺读的书可杂了,什么经史子集,只要是能让俺有所感悟的,俺都读。
有时候读到一本好书,就像遇到了知己一样,俺能高兴上好几天。
俺也会写写诗,把俺田园生活中的那些事儿、那些感受都写进去。
俺写的诗就像俺自己一样,朴实无华,都是俺内心最真实的想法。
俺的生活虽然简单,甚至有时候还会遇到些困难,像收成不好的时候,就得勒紧裤腰带过日子。
但俺从来没有后悔过离开官场。
俺觉得这样自由自在地活着,才是真正的生活。
【人物名片】
陶渊明,字元亮,又名潜,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
浔阳柴桑人。
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
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
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有《陶渊明集》。
陶渊明:我为自己代言
当官场同仁都在混日子并被日子所混时,陶渊明选择了华丽丽转身,投身于侍弄自己亮闪闪的梦想。
本来,凭着名门望族的荫庇,29岁的陶渊明不费吹灰之力,就坐上了江州祭酒的高位。
35岁时,在叔父的推荐下,他投入权臣桓玄门下做其私人秘书。
39岁,他转做刘裕(后来的宋武帝)的幕僚。
他的官场走向,一点也不曲折,前途却一派光明。
可惜,陶渊明志不在此。
他不能原谅一颗诗心被缠身冗务耳鬓厮磨,也容忍不下桓玄的狼子野心,还看不惯刘裕的滥杀无辜。
更让他绝望的是,终日说着言不由衷的话,做着卑躬屈膝的事。
于是,撇下一句振聋发聩的“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后,他挂冠封印而去。
一辈子不能直立行走,为自己代言,即使钟鸣鼎食又有什么意义?从此,官场再无陶渊明。
陶渊明过上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田园生活。
在劳动和菊花的浸润下,他的诗文,生机蓬勃,透着一股空山新雨后的青草味,给人悠然又安静的印象。
又因诗文言简意赅,用字平易,很快被传唱
开来。
古往今来,官场里一直熙熙攘攘、络绎不绝,你方唱罢我登场,面目模糊的他们有着一个共同的名字:官员。
只有陶渊明,眉眼分明,面容俊朗,神清气爽,并以实名认证的方式,不朽地镌刻在历史的壁崖上。
【名师解读】是走锦衣玉食奴颜婢膝的仕途之路还是走诉之内心充盈的归隐之路,陶渊明做出了自己的选择。
在人的一生中,有时不免为外界的名与利遮蔽了自己的本真,往往只有耽于思考的人才能找到返回内心的路。
【适用话题】选择尊重内心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