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酸三甲苯酯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 格式:pdf
- 大小:131.99 KB
- 文档页数:1
磷酸三甲苯酯;简称TCP物性数据1.性状:无色或淡黄色的透明油状液体。
2.熔点(℃):-333.沸点(℃):4104.相对密度(水=1):1.165.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12.7(H2=1)6.饱和蒸气压(kPa):1.33(265℃)7.辛醇/水分配系数:5.118.闪点(℃):2109.引燃温度(℃):38510.爆炸上限(%):1.4(估算值)11.爆炸下限(%):0.4(计算值)12.溶解性:不溶于水,溶于乙醇、苯等多数有机溶剂。
性质与稳定性1.化学性质:工业制品为三种异构体的混合物,通常应尽可能除去毒性很大的邻位异构体。
磷酸三甲苯酯是对热稳定的难燃性物质。
在酸性溶液中较难水解。
邻位异构体在乙酸中用硝酸硝化时,生成6-硝基-1-甲基苯酚。
与碳酸钾加热时生成邻甲酚、4,5-二甲基氧杂蒽酮和具有杂酚油气味的液体。
邻位异构体与氰化钾一起加热得到邻甲苯基氰和游离的邻甲酚。
对位异构体与氰化钾一同加热时,生成对甲苯基氰和对甲酚。
2.稳定性稳定3.禁配物强氧化剂、强酸4.避免接触的条件受热5.聚合危害不聚合6.分解产物氧化磷、磷烷合成方法(一)固载杂多酸盐催化合成法(1)固载杂多酸盐催化剂的制备取一定量的TiC l4,加入12%氨水调至pH值为7-8,沉淀,经抽滤和洗涤至用0.1mol/LAgNO3检查Cl离子为止,烘干。
将上述原料与一定量的经过预热处理的H4S iW12O40·ηH2O反应1.5h,整个过程溶液保持近沸状态,缓慢蒸除水分,烘干,得到组成为TiSiW12O40/Tio2的催化剂。
(2)合成在反应器中加入定量混合甲酚,制备好的TiSiW12O40/Tio2催化剂(原料总量的1.0%),搅拌,加热至60℃开始滴加三氯氧磷,约1h内加完。
升温至100℃继续反应,控制湿度在100-120℃待基本无HCI放出,反应约8h。
过滤出催化剂,然后减压蒸馏去前馏分得产品,产率约85.5%。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大全(MSDS)1,1,1-三氯乙烷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化学品中文名称: 1,1,1-三氯乙烷化学品英文名称: 1,1,1-trichloroethane中文名称2:甲基氯仿英文名称2: methyl chloroform技术说明书编码: 612CAS No.: 71-55-6分子式: C2H3Cl3分子量: 133.42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有害物成分含量 CAS No.1,1,1-三氯乙烷≥95.0% 71-55-6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侵入途径:健康危害:急性中毒主要损害中枢神经系统。
轻者表现为头痛、眩晕、步态蹒跚、共济失调、嗜睡等;重者可出现抽搐,甚至昏迷。
可引起心律不齐。
对皮肤有轻度脱脂和刺激作用。
环境危害:燃爆危险:本品可燃,有毒,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
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能燃烧,并产生剧毒的光气和氯化氢烟雾。
与碱金属和碱土金属能发生强烈反应。
与活性金属粉末(如镁、铝等)能发生反应, 引起分解。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氯化氢、光气。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
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
灭火剂: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
从上风处进入现场。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
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
磷酸三甲苯酯用途磷酸三甲苯酯用途俗称酒精,它有如下用途:1.做燃料,磷酸三甲苯酯用途可以调入汽油,作为车用燃料----磷酸三甲苯酯用途汽油。
它可以改善油品的性能和质量,降低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等主要污染物排放;2.做燃料,磷酸三甲苯酯用途可以调入汽油,作为车用燃料----磷酸三甲苯酯用途汽油。
它可以改善油品的性能和质量,降低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等主要污染物排放;4.有机化工原料,磷酸三甲苯酯用途可用来制取乙醛、乙醚、乙酸乙酯、乙胺等化工原料,也是制取、染料、涂料、洗涤剂等产品的原料;5、做有机溶剂,磷酸三甲苯酯用途是一种很好的溶剂,既能溶解许多无机物,又能溶解许多有机物,所以常用磷酸三甲苯酯用途来溶解植物色素或其中的药用成分,例如藿香正气水感冒止咳糖浆、养阴清肺糖浆、人参蜂王浆等;6、做消毒剂(医疗上也常用体积分数为70%——75%的磷酸三甲苯酯用途作消毒剂等)。
不同浓度酒精的作用ⅲ70%~75%的酒精用于消毒。
这是因为,过高浓度的酒精会在细菌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阻止其进入细菌体内,难以将细菌彻底杀死。
若酒精浓度过低,虽可进入细菌,但不能将其体内的蛋白质凝固,同样也不能将细菌彻底杀死。
其中75%的酒精消毒效果最好。
ⅰ99.5%的酒精称为无水酒精。
生物学中的用途:叶绿体中的色素能在有机溶剂无水磷酸三甲苯酯用途(或丙酮)中,所以用无水磷酸三甲苯酯用途可以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
ⅱ95%的酒精用于擦拭紫外线灯。
这种酒精在医院常用,而在家庭中则只会将其用于相机镜头的清洁。
ⅳ40%~50%的酒精可预防褥疮。
长期卧床患者的背、腰、臀部因长期受压可引发褥疮,如按摩时将少许40%~50%的酒精倒入手中,均匀地按摩患者受压部位,就能达到促进局部血液循环,防止褥疮形成的目的。
ⅴ25%~50%的酒精可用于物理退热。
高烧患者可用其擦身,达到降温的目的。
因为用酒精擦拭皮肤,能使患者的皮肤血管扩张,增加皮肤的散热能力,酒精蒸发,吸热,使病人体表面温度降低,症状缓解。
磷酸三丁酯安全技术说明书磷酸三丁酯( Tri-n-butyl phosphate, TnBP)是一种常用的有机磷酸酯类化合物,广泛应用于工业和实验室中。
下面是关于磷酸三丁酯的安全技术说明书,主要包括化学性质、毒理学特性、防护措施和紧急处理措施等方面的内容。
1. 化学性质:- 化学名:磷酸三丁酯- 分子式:C12H27O4P- 分子量:266.32 g/mol- 外观:无色液体- 溶解性:易溶于有机溶剂,不溶于水- 熔点:-79.6 °C- 沸点:292.2 °C2. 毒理学特性:- 吸入:磷酸三丁酯蒸气可引起呼吸道刺激和头痛等症状。
- 食入:误食磷酸三丁酯可能导致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道不适症状。
- 接触:磷酸三丁酯能够直接通过皮肤吸收。
接触可引起皮肤刺激,如果接触时间较长,可能导致皮肤干燥、裂纹甚至发生皮炎。
3. 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在处理磷酸三丁酯时,确保通风良好,避免吸入其蒸气。
如条件允许,可以佩戴适当的呼吸面罩。
- 眼睛防护:必要时佩戴防护眼镜或面具,防止磷酸三丁酯溅入眼睛。
- 皮肤防护:接触磷酸三丁酯时,佩戴防护手套、长袖衣物等防护措施,防止其接触皮肤。
- 其他防护:避免长时间接触磷酸三丁酯,并保持工作区域的清洁,减少其污染及泄漏的风险。
4. 紧急处理措施:- 吸入:将患者移到空气新鲜处,保持休息,如有呼吸困难,立即就医。
- 食入:如果误食大量磷酸三丁酯,立即就医,并带着磷酸三丁酯包装物和说明书以供医生参考。
- 接触: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受到污染的皮肤区域,直至彻底清洗,如有不适,请就医。
- 眼睛: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眼部,持续冲洗15分钟以上,并就医。
以上仅为磷酸三丁酯的安全技术说明书的简要内容,具体的安全操作应参照相应的法规和标准。
在使用或处理磷酸三丁酯时,务必遵守相关的安全操作和个人防护措施,确保人员和环境的安全。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大全(MSDS)1,1,1-三氯乙烷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化学品中文名称: 1,1,1-三氯乙烷化学品英文名称: 1,1,1-trichloroethane中文名称2:甲基氯仿英文名称2: methyl chloroform技术说明书编码: 612CAS No.: 71-55-6分子式: C2H3Cl3分子量: 133.42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有害物成分含量 CAS No.1,1,1-三氯乙烷≥95.0% 71-55-6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侵入途径:健康危害:急性中毒主要损害中枢神经系统。
轻者表现为头痛、眩晕、步态蹒跚、共济失调、嗜睡等;重者可出现抽搐,甚至昏迷。
可引起心律不齐。
对皮肤有轻度脱脂和刺激作用。
环境危害:燃爆危险:本品可燃,有毒,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
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能燃烧,并产生剧毒的光气和氯化氢烟雾。
与碱金属和碱土金属能发生强烈反应。
与活性金属粉末(如镁、铝等)能发生反应, 引起分解。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氯化氢、光气。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
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
灭火剂: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
从上风处进入现场。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
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杀虫畏;甲基杀螟威;(Z)-O,O-二甲基-O-〔2-氯-1-(2,4,5-三氯苯基)乙烯基〕磷酸酯化学品英文名:tetrachlorvinphos;(Z)-2-chloro-1-(2,4,5-trichlorophenyl)vinyl dimethyl phosphate企业名称:生产企业地址:邮编: 传真:企业应急电话:电子邮件地址:技术说明书编码: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纯品混合物有害物成分浓度CAS No.杀虫畏22248-79-9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第6.1类毒害品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健康危害:本品为低毒有机磷杀虫剂。
可使胆碱酯酶活性下降,引起头痛、头晕、流涎、大汗、瞳孔缩小、肌肉震颤、肺水肿、昏迷等。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害。
燃爆危险:可燃,其粉体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及流动清水彻底冲洗污染的皮肤、头发、指甲等。
如有不适感,就医。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如有不适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
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
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洗胃。
口服活性碳,导泻。
每5分钟给服一片阿托品,直到感觉口干为止。
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
其粉体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当达到一定浓度时, 遇火星会发生爆炸。
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气体。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氯化氢、氧化磷。
灭火方法:用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灭火。
灭火注意事项及措施:消防人员必须佩戴空气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
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应急行动: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
磷酸三甲苯酯
标识中文名:磷酸三甲苯酯;磷酸三甲酚酯
英文名:Tricresyl phosphate;Tritolyl phosphate
分子式:C21H21O4P分子量:368.36
CAS号:1330-78-5RTECS号:TD0175000
UN编号:2574危险货物编号:61112IMDG规则页码:6274
理化性质外观与性状:无色或淡黄色的透明油状液体。
主要用途:用作塑料增塑剂、喷漆增塑剂。
熔点(℃):-33沸点(℃):420饱和蒸汽压(kPa):1.33/265℃相对密度(水=1): 1.16相对密度(空气=1):12.7
溶解性:不溶于水,溶于醇、苯等多数有机溶剂。
燃烧热(kj/mol):
燃烧爆炸危险性燃烧性:可燃建筑火险分级:丙
闪点(℃):225自燃温度(℃):385
爆炸下限(V%):无资料爆炸上限(V%):无资料
危险特性:遇高热、明火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的危险。
受热分解产生剧毒的氧化磷烟气。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磷、磷烷。
稳定性:稳定
聚合危害:不能出现禁忌物:强氧化剂、强酸。
灭火方法: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砂土。
包装与储运危险性类别:第6.1类毒害品危险货物包装标志:14
包装类别:Ⅱ
储运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仓间内。
远离火种、热源。
防止阳光直射。
保持容器密封。
应与氧化
剂、食用化工原料分开存放。
不可混储混运。
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分装和搬运作业要注意个人防护。
毒性危害接触限值:
中国MAC:未制定标准;苏联MAC:0.1mg/m3;
美国TWA:未制定标准;美国STEL:未制定标准。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毒性:LD50:5190mg/kg(大鼠经口)
健康危害:
急性中毒:先出现恶心、呕吐、腹泻,后出现肌肉疼痛,继之迅即出现肢体发麻和肌无
力,可引起足、腕下垂。
损害以运动神经为主,重者可有咽喉肌肉、眼肌和呼吸肌麻痹。
可因呼吸麻痹而致死。
慢性中毒:长期小量接触邻位磷酸三甲苯酯,可出现与急性中毒
相同的神经系统损害。
急救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彻底冲洗。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冲洗。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注意保暖,保持呼吸道通畅。
呼吸困难时给输氧。
呼吸停
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患者清醒时给饮大量温水,催吐,就医。
防护措施工程控制: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
尽可能机械化、自动化。
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蒸气时,应该佩带防毒面具。
紧急事态抢救或逃生时,佩带自给式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相应的防护服。
手防护:戴防化学品手套。
泄漏处置:
疏散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污染区,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好防毒
面具,穿化学防护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在确保安全情况下堵漏。
喷雾状水,减少
蒸发。
用沙土、干燥石灰或苏打灰混合,然后收集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如大量泄漏,
利用围堤收容,然后收集、转移、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
其他:
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
工作后,彻底清洗。
单独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服,洗
后再用。
进行就业前和定期的体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