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工作站--2017年交流轮岗名额分配及交流校长教师花名册
- 格式:xls
- 大小:36.00 KB
- 文档页数:1
2011年教师交流轮岗工作实施方案为了贯彻落实全国、省、市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西安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市政发[2011]21号),建立健全中小学教师正常流动的长效机制,增强学校活力,不断优化教师队伍资源配置,促进县域内教育均衡发展,根据《周至县中小学教师交流轮岗工作三年规划》,特制订本方案。
一、交流原则城乡互动,就近为主,统筹兼顾,有利发展,确保稳定,促进均衡。
二、目标任务各校今年要确定全校教职工总数3%的教师(全县共192名,其中,高职中37名,初中75名,小学80名)参与交流轮岗。
三、交流对象1、教师资格证、学历、职称不达标的教师。
2、全县中小学年龄在45岁以下(1966年7月31日以后出生),且在一个学校连续任教6年以上(2005年7月31日以前调入本校工作至今)的教师。
教师进校、特殊教育学校和县幼儿园教师暂不参与交流轮岗。
四、交流方式交流方式原则上按学校类别、区域划分进行,以区域内交流为主,跨区域交流为辅。
1、县城学校县城学校和农村边远(薄弱)学校结对互派交流。
县城学校:周至中学、周至一中、周至七中、二曲初中、二曲镇中心学校城三校。
农村边远(薄弱)学校:周至三中、周至四中、周至五中、竹峪初中、新联初中、官村初中、九峰初中、永流初中、竹峪乡中心学校、九峰乡中心学校。
结对互派联系学校:周至中学(7名)——周至三中(4名)、周至五中(3名)周至一中(5名)——周至四中(5名)周至七中(5名)——九峰初中(2名)、永流初中(2名)新联初中(1名)二曲初中(5名)——竹峪初中(2名)、官村初中(2名)新联初中(1名)二曲镇中心学校城三校(7名)——竹峪乡中心学校(3名)九峰乡中心学校(4名)结对互派教师的学科由派出、派入学校按实际需要,自行商定。
二曲镇中心学校剩余3个交流轮岗名额在本乡镇内完成交流。
2、其它学校①其余高职中(周至二中、周至六中、职教中心、一职中、二职中)在全县范围内交流。
队伍建设资料目录[五篇模版]第一篇:队伍建设资料目录队伍建设资料目录1.教师情况汇总表、统计表(要有学历、教师资格、职称等内容);2.教师培训材料(学校培训计划、内容等材料;校长、教师主要交流学习活动等有关资料,如支教、挂职、参加各种国家、省市级等材料);3.教师队伍建设成效材料(教师获奖、学校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统计表等材料);4.课题材料(开题、结题、成果等);5.教师发表、获奖论文统计等材料;第二篇:学校教师队伍建设资料目录学校教师队伍建设资料目录A3.教师队伍(2015-2017)B9.教师待遇1.工资报表、拨款单等(每年提供12月份)2.教师工资表(每年提供12月份),边远山区特殊津贴发放(发放表)资料;特殊学校教师津贴发放资料(特殊学校)3.绩效工资制度、考核方案、绩效工资发放表4.教师“三保一金”资料5.教师各项福利发放情况、教师体检(如凭证)等资料6.教师周转房使用登记表资料 B10.师资配备1.校级领导基本情况表和任职资格证书复印件2.教职工花名册(其中一栏工作性质:专任教师、职工)3.教职工情况统计表,统计表内容包括男女、学历、职称、年龄。
4.教师学历证书、教师资格证书、职称证书、普通话等级证书复印件,骨干教师相关证件复印件5.教师补充和减员登记表(统计表和人员名册)B11.校长教师交流1.校长变动情况登记表、校长任命文件及统计表2.学校教师交流轮岗制度3.交流轮岗包括调入(调出)、支教(跟岗学习)等形式的教师花名册及统计表(分2015-2017)4.县城晋升高级职称教师和新任教师有农村学校工作经历的登记表5.县职称评聘相关政策文件,6.省、市、县关于校长教师交流轮岗的政策、文件 B12.师资培训1.预决算报表、各级各类培训计划(方案)、培训制度等2.各级培训(含国培、远程、县级培训)文件通知、参训人员登记表3.远程培训或能力提升成绩汇总表、合格证书4.校本培训资料(方案、名册、培训材料)B13.师德建设1.上级有关师德师风文件、通知和方案,上级治理有偿补课、有偿家教和违规征订教辅资料等行为的文件、制度、责任状治理情况资料等;2.学校师德考核评价制度制度、奖惩办法3.学校师德师风建设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实施方案及开展活动资料4.教师考核、职称评聘、评先评优等制度及有关考评方案和材料5.师德师风典型学习材料6.优秀教师表彰、走访慰问教师活动资料 7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制度. 第三篇:队伍建设目录【队伍建设】B--1交流机制1、教师校长交流机制2、历届教师支教或轮岗情况调查表B--2校际交流1、校际交流合作机制2、交流合作总结B--3师资培训1、五年一周期教师培训工作计划2、“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培养计划3、2009--2013教师参加各种培训课时统计表4、2009--2013教师参加各种培训证书B--4校本培训1、2009--2013校本培训工作计划2、2009--2013校本培训工作总结B--5教师学历证明1、中专学历教师花名册及学历证明2、大专学历教师花名册及学历证明3、初始学历教师花名册及学历证明4、本科学历教师花名册及学历证明B--6师资配备1、年报教师花名册2、年报后教师花名册B--7教师职称任命文件1、高级教师花名册及职称任命文件2、初级教师花名册及职称任命文件 B--8校长配备1、校长配备花名册及任命文件2、校长执证上岗证明B--9课程建设1、2009--2013学校总课程表2、课程安排情况汇总表3、任课教师安排表B--10师德考评机制1、师德考核评估制度2、教师师德考核评价标准3、乃东县中小学师德考核评价标准表 B--11教研教改1、近三年教研教改工作计划2、近三年教研教改工作记录3、教研教改活动信息第四篇:职工队伍建设目录目录1、关于制定职工学历教育、在岗培训费管理的规定2、2001职工教育培训总结3、关于制定2003年职工教育培训工作计划的通知4、关于认真做好特种行业人员培训工作的通知5、干部、职工政治理论学习制度6、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工作条例7、2001——2005年职工教育人才培训规划8、职工思想政治工作条例9、机关理论政治学习制度10、宣传干部职责11、职工职业道德行为规范12、职业道德准则13、关于成立职工教育领导小组的通知14、关于对公司员工进行道德考试的总结报告15、宣传栏、黑板报刊出登记表16、职工子女就读电力专业中、高等院校情况表17、公司职工文化结构表第五篇:师资队伍建设目录师资队伍建设目录:1、建筑教师情况一览表2、兼职教师聘用协议书3、兼职教师聘书4、教师培训工作计划5、教师培训工作总结6、专业教师技能证情况统计7、教师参加企业实践锻炼的实施方案8、建筑部工作计划9、教师中长期培养规划方案10、校本培训方案11、教师培训管理制度12、建筑专业教学大纲13、教师外出学习报表14、工资表15、教职工获奖情况16、获奖的证书。
峡山区教育管理中心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工作实施方案为深入贯彻落实潍坊市委、市政府办公室《关于深化中小学管理体制改革若干问题的意见》(潍办发[2014]33号),进一步深化中小学教师队伍管理体制改革,根据《印发关于推进峡山区县管校聘管理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潍峡办发…2015‟19号)及国家、山东省和潍坊市相关文件精神,决定在全区推进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工作,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原则指导思想: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实现教育现代化为目标,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全面落实中小学教职工“以区为主”管理体制,建立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管理、学校按岗聘人、教师有序流动的用人机制,增强教师队伍内在活力。
基本原则:坚持统筹兼顾、优化配臵、科学规范、自主用人的原则,坚持因事设岗、按岗聘用、人事相宜、事职相符的原则,坚持公开公正、竞争择优、平等自愿、以人为本的原则。
二、人员范围全区公办中小学在编在岗教职工(含2015年新分配教师)。
三、实施办法和程序(一)岗位分配区教管中心组织对各级各类学校教职工及2015-2016学年度在校生情况进行调研,按照“总量控制、统筹城乡、结构调整、有增有减”的原则,根据在校生数和班数、学校类别、地理位臵、师资结构等实际情况,在核定的编制总量内,具体分配各单位聘用指标。
(二)岗位设臵学校根据《峡山区教育管理中心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工作实施方案》和教管中心分配的岗位聘用指标,制定学校具体实施方案和岗位设臵方案,经教职工代表大会(或教职工大会)审议,85%以上教师通过后一并公示(公示时间不少于5天),公示无异议报区教管中心批准后实施。
学校岗位设臵应参照《山东省中小学岗位设臵结构比例指导标准》,坚持按需设岗、因事设岗的原则,明确每一岗位的职责任务、工作标准、任职条件、岗位工作量等事项。
设臵岗位时,要为临近退休、患病、请产假等不参与交流轮岗的人员设臵适当的直聘岗位,降低岗位工作标准,合理减少岗位工作量,供他们选择或竞聘;同时,设臵不少于5%岗位(一般为紧缺学科教师岗位)用于流动教师跨校竞聘。
附件2-2:
古浪县2017年义务教育学校交流轮岗教师花名册(不少于符合条件人数的10%)
1.根据《古浪县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实施办法》,教师交流条件是:凡男50周岁、女45周岁以下,且在同一所学校连续任教达到6年的专任教师均应交流。
但是已有2所以上其他学校的工作经历且每所学校工作时间均超过5年及以上的教师,或在农村学校有6年及以上工作经历的城区教师,可暂不纳入交流范围,但在现学校连续任教满15年的应纳入交流范围。
处于孕期和哺乳期的教师,或患病并有市级及以上医院诊断不宜交流的教师。
现承担学校特色课程或重大教科研项目的教师,经县教育局同意,可暂不纳入交流,但延长时间一般不得超过3年。
2.请认真核实教师履历,务必将符合交流教师全部统计,若因漏报导致不良后果的将严肃追究学校领导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