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环境质量标准ppt.. 共54页
- 格式:ppt
- 大小:788.00 KB
- 文档页数:54
室内环境标准
室内环境标准是指对于室内空气质量、噪音、光照、温度、湿
度等因素所做出的规范要求。
一个良好的室内环境标准能够保障居
住者的健康与舒适,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室内空气污染的风险。
因此,了解并遵守室内环境标准对于我们的生活和工作至关重要。
首先,室内空气质量是室内环境标准中最为重要的一项。
室内
空气质量直接关系到我们的健康。
根据室内环境标准,室内空气中
的有害物质浓度应低于规定标准,例如甲醛、苯、氨、二氧化碳等
有害气体的浓度应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此外,室内空气中的微生物
浓度也应符合规定,以保障居住者的健康。
其次,噪音也是室内环境标准中需要重点考虑的因素之一。
室
内噪音过大会对人们的生活和工作造成干扰,甚至影响健康。
根据
室内环境标准,室内噪音水平应低于规定的分贝数,特别是在学校、医院、图书馆等特殊场所,对噪音的要求更为严格。
另外,光照、温度和湿度也是室内环境标准中需要考虑的因素。
良好的光照能够提高人们的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而过强或不足的
光照都会对人们的眼睛造成伤害。
因此,根据室内环境标准,室内
光照应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
此外,室内温度和湿度也应符合规定标准,以保障居住者的舒适度和健康。
总之,室内环境标准对于我们的生活和工作至关重要。
良好的室内环境标准能够保障我们的健康和舒适,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
因此,我们应该认真了解并遵守室内环境标准,从而创造一个更加健康、舒适的室内环境。
住宅室内环境质量标准
室内环境质量标准通常由各个国家或地区的相关部门根据卫生、安全和居住环境的需要而制定。
以下是一些可能包括在住宅室内环境质量标准中的常见元素:
1.空气质量:
•空气中的污染物:标准可能规定室内空气中各种有害污染物(如颗粒物、挥发性有机化合物、二氧化碳等)的浓
度限值。
•通风要求:标准可能规定对于室内空气质量的通风要求,确保空气流通,降低有害物质浓度。
2.水质:
•饮用水标准:室内饮用水的质量标准可能规定各种化学物质和微生物的限值,以确保水的安全。
•管道系统:标准可能规定室内水管系统的设计和维护标准,以防止污染。
3.噪声:
•噪声水平:标准可能规定室内噪声水平的限值,以确保住户的舒适性和健康。
4.照明:
•照明水平:标准可能规定室内各个区域的最低照明水平,以确保足够的照明条件。
5.温度和湿度:
•温度范围:标准可能规定室内温度的适宜范围,以确保住户的舒适性。
•湿度控制:标准可能规定室内湿度水平的适宜范围,以防止霉菌生长和其他湿度相关问题。
6.辐射:
•辐射限值:如果存在辐射源(如辐射采暖或辐射性材料),标准可能规定辐射水平的限值。
7.建筑材料和室内装修:
•甲醛和其他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标准可能规定建筑材料和室内装修材料中有害物质的限值,以确保室内空
气质量。
这些标准的具体内容会因国家、地区、城市或社区而异。
建议查阅当地或国家建筑规范、卫生法规以获取详细信息。
8 室内环境质量8.1 控制项8.1.1 主要功能房间的室内噪声级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 50ll8中的低限要求。
8.1.2主要功能房间的外墙、隔墙、楼板和门窗的隔声性能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 50118中的低限要求。
8.1.3建筑照明数量和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 50034的规定。
8.1.4采用集中供暖空调系统的建筑,房间内的温度、湿度、新风量等设计参数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 50736的规定。
8.1.5在室内设计温、湿度条件下,建筑围护结构内表面不得结露。
8.1.6屋顶和东、西外墙隔热性能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 50176的要求。
8.1.7室内空气中的氨、甲醛、苯、总挥发性有机物、氨等污染物浓度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的有关规定。
8. 2评分项Ⅰ室内声环境8.2.1主要功能房间室内噪声级,评价总分值为6分。
噪声级达到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 50118中的低限标准限值和高要求标准限值的平均值,得3分;达到高要求标准限值,得6分。
8.2.2 主要功能房间的隔声性能良好,评价总分值为9分,并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1构件及相邻房间之间的空气声隔声性能达到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 50118中的低限标准限值和高要求标准限值的平均值,得3分;达到高要求标准限值,得5分;2楼板的撞击声隔声性能达到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 50118中的低限标准限值和高要求标准限值的平均值,得3分;达到高要求标准限值,得4分。
8.2.3 采取减少噪声干扰的措施,评价总分值为4分,并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1建筑平面、空间布局合理,没有明显的噪声干扰,得2分;2采用同层排水或其他降低排水噪声的有效措施,使用率不小于50%,得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