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政治知识速查手册:专题(2)未成年人保护、校园安全
- 格式:doc
- 大小:32.50 KB
- 文档页数:3
专题一防范侵害保护未成年健康成长(一)未成年人保护(特殊保护、处处保护、自我保护)1、特殊保护与处处保护(1)法律有哪些特征?(为什么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则?)七下课本53—54答: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法律必须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2)对未成年人特殊保护有什么意义?(为什么要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七下课本53答: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不仅有利于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也是中华民族兴旺发达的需要。
(3)为什么党和国家要对未成年人给予特殊保护?(谈谈我国法律对未成年人进行特殊保护的必要性)七下课本54答:未成年人处于人生发展进程中的幼弱时期,生理、心理尚未成熟,缺乏自我保护的能力,是个人权益容易受到侵害的群体;家庭、学校、社会都存在不同程度的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和损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现象;由于种种原因,未成年人犯罪逐渐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4)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为什么容易受到侵害?七下课本68答:因为未成年人阅历不够丰富,心理不够成熟,体质也不够强健,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比较薄弱,法制观念淡薄,不懂得依法维权。
(5)我国为保障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专门制定了哪些法律?制定这些法律有何意义?七下课本55答: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意义:两部法律相辅相成,互相配套,为保障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提供了有力的法律武器。
(6)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家庭保护的重要性。
七下61—62答:家庭保护的作用是使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免受来自家庭方面的侵害,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提供适宜的家庭环境。
学校保护在整个未成年人的保护中举足轻重,是我国对未成年人保护的重要方面。
社会环境对未成年人地成长和发展产生潜移默化地影响司法保护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重要保障2、自我保护【火灾自救】考说28(1)火灾是常见的安全事故。
请你依据“阅读卡”,指出漫画中的逃生行为有哪些不当之处?答:危险时刻仍不舍财物;没有匍匐前进;没有用湿毛巾捂住口鼻等。
查补易混易错02 未成年人六大保护六大保护是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十课的内容,通过学习,要求学生知道并辨析未成年人保护法中的六道防线——六大保护,主要以选择题出现。
中考五星高频考点,难度中等偏上,在全国各地中考试卷中多次考查。
易错点六大保护六大保护的一般判断方法和套路:1.首先要认真弄清楚题目设问中实施保护的行为主体是谁,谁在做,谁规定(发布通知、解释、意见等),规定谁。
特别要注意:“这”“上述材料”是指整段材料最前面的主语;“这一规定”“上述规定”是指规定后面(或双引号里面)的内容的主语。
2.其次要记住六大保护的特征:(1)家庭保护:主体是“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发生在家庭内。
(2)学校保护:主体是“中小学校”“幼儿园”或“老师”,发生在学校内。
(3)司法保护:主体是“公、检、法”等司法机关在司法活动中实施的特殊保护。
主要特点有:①司法机关:在办理违法犯罪未成年人案件(注意:必须是涉案未成年人本身)时实施保护,例如:不公开审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做好刑满释放未成年人的安置工作等。
②司法机关在办理其他案件时进行特殊保护,例如:在办理继承、离婚案件时要保护未成年人继承权、受抚养权等;需要询问未成年人时要考虑其身心特点;在抓捕其他犯罪时要避开未成年人在场等。
(4)社会保护:社会保护的主体比较广,为了保护未成年人的身体的安全健康、思想和心灵健康等,旨在为未成年人创造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
(5)网络保护:主体是“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对象是对未成年人的网络生活(全体)(6)政府保护:主体是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特别要注意:教育部(厅、局)、教育行政部门发布的通知、要求;司法机关进校园搞普法活动;公安机关采取行动清理黑网吧;司法机关打击侵害未成年人权益的犯罪分子(打击“路人”,不是未成年人本身)等,这些举措都是在治理社会环境,所以都属于社会保护。
一、真题演练1.(2022•盐城)2022年5月,中央文明办等四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规范网络直播打赏加强未成年人保护的意见》,对网络直播中主播行为失规、打赏行为失范等乱象采取了从严从重的监管措施。
初中政治知识点归纳之未成年人
1、为什么要对未成年人给予特殊保护:
(1)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肩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
(2)未成年人缺乏自我保护的能力,需要对他们进行特殊保护。
2、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的意义:
(1)有助于学生维护自己在家庭、学校和社会中的合法权益;
(2)有助于自觉抵制不良影响和不良行为,进行自我保护,在良好的环境中健康成长。
3、未成年人保护的法律体系:
(1)我国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包括刑法、民法、婚姻法、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残疾人权益保障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体系。
(2)《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是保护未成年人权益的专门法律。
(3)作用:①能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②有效制止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行为。
4、保护未成年人权益的四条基本途径是:家庭保护、学校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
(1)家庭保护(是保护的基础)基本内容是:
①依法履行对未成年子女抚养、教育、监护的职责;②尊重未成年子女受教育的权利;③以健康的思想、品行和适当的方法教育未成年子女;④不得虐待、遗弃未成年子女;⑤不得歧视女性未成年人和残疾未成年人。
(2)学校保护的基本内容:
①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促进未成年人的全面发展;
②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
③尊重未成年人的受教育权,不得随意开除未成年学生;
④保护未成年学生在学校活动中的人身安全和健康;。
2020年中考道德与法治热点复习: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草案专项练习题一、选择题1.2019年10月2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在北京举行,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草案)首次提请审议。
修订草案增加了校园_______防控措施、发现未成年人受侵害时强制报告制度等内容。
()A.APPB. 安全C. 欺凌D. 卫生2.中国人大网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草案)》《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修订草案)》,并公开征求社会各界意见。
社会各界参与法律修订草案的意见反馈()A.是解决社会矛盾的唯一方式B. 是公民必须履行的法定义务C. 有助于法律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D. 能够避免未成年人受到伤害,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3.2019年10月21日,《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草案》提请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首次审议,在现行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基础上增加了许多内容:在家庭、学校、社会、司法“四大保护”基础上,增加网络保护和政府保护2个专章;针对未成年人沉迷网络现象,对不负责任的父母下“禁止令”。
该法的修订( )A.表明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行为时有发生B. 启示我们中学生要提高自控力自觉远离网络C. 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积极行使监督权的体现D. 有利于保障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符合现实需要4.2019年10月26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对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草案进行了分组审议。
此次修法吸收了近年来未成年人保护实践的成果,对网络沉迷、学校欺凌、未成年犯罪等社会高度关注的问题作出了积极回应,意义重大,同时对草案的具体内容提出了修改、完善建议。
对此,某班四位同学也进行了讨论,下列观点应予以支持的是()A.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我国法律面前有特权B. 未成年人享受特殊保护,违法行为不需要担责C. 应当关心保护未成年人,这是全社会共同责任D. 杜绝未成年人违法犯罪,需要全民执法重处罚5.2019年,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草案、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修订草案等多部法律草案,在中国人大网公布,公开征求社会各界意见。
2016年全国中考政治真题汇编: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1、(2016•南京)教育部门对某市一初级中学周边环境污染问题高度重视,启动教育重大突发事件专项督导。
一切维护学生身心健康。
教育部的这一专项督导()A.体现了环境污染是影响学生受教育权的主要问题B.保证了可持续发展战略在国家生活中的首要地位C.体现了国家给予未成年人特殊的保护D.说明教育是先进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考点】未成年人需要特殊保护的原因.【分析】本题考查未成年人受保护的原因.未成年人由于自控力差、自保了差、因此,容易受到不符侵害.【解答】启动教育重大突发事件专项督导.一切维护学生身心健康.教育部的这一专项督导:体现了国家给予未成年人特殊的保护.所以C 符合题意,ABD观点错误,环境污染影响学生的健康,与题干无关;错误,教育是完成先进文化建设根本任务的途径,ABD被排除;故选C:2、(2016•黄冈)2015年8月,全国禁毒办发布关于印发《全国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规划(2016-2018)》的通知,要求各地区、各有关部门把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工作摆在突出位置。
这表明()①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未成年人健康成长②保护未成年人的生命健康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③犯罪是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行为④我们要珍惜生命健康,远离毒品危害。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考点】未成年人需要特殊保护的原因.【分析】本题属于“我们受法律特殊保护”这一知识点,需要在掌握未成年人受法律特殊保护,法律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以及未成年人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等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对材料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得出结论.【解答】从题干的描述中看出,要求各地区、各有关部门把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工作摆在突出位置.这表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保护未成年人的生命健康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我们要珍惜生命健康,远离毒品危害.以上观点①②④项入选;而③项观点不符合题意;故选D3、(2016•昆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涉及未成年子女抚养问题的,应当依法保护未成年人的受抚养权。
初中政治知识点归纳:未成年人初中政治知识点归纳:未成年人1、为什么要对未成年人给予特殊保护:(1)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肩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2)未成年人缺乏自我保护的能力,需要对他们进行特殊保护。
2、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的意义:(1)有助于学生维护自己在家庭、学校和社会中的合法权益;(2)有助于自觉抵制不良影响和不良行为,进行自我保护,在良好的环境中健康成长。
3、未成年人保护的法律体系:(1)我国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包括刑法、民法、婚姻法、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残疾人权益保障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体系。
(2)《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是保护未成年人权益的专门法律。
(3)作用:①能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②有效制止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行为。
4、保护未成年人权益的四条基本途径是:家庭保护、学校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
(1)家庭保护(是保护的基础)基本内容是:①依法履行对未成年子女抚养、教育、监护的职责;②尊重未成年子女受教育的权利;③以健康的思想、品行和适当的方法教育未成年子女;④不得虐待、遗弃未成年子女;⑤不得歧视女性未成年人和残疾未成年人。
(2)学校保护的基本内容:①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促进未成年人的全面发展;②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③尊重未成年人的受教育权,不得随意开除未成年学生;④保护未成年学生在学校活动中的人身安全和健康;(3)社会保护的基本内容:①保护未成年人智力成果权、荣誉权、隐私权等合法权益;②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雇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③公共场所对未成年人优惠开放;④营业性网吧、舞厅等不适宜未成年人活动的场所,不得允许未成年人进入;⑤严禁向未成年人出售、出租或传播淫秽、暴力、凶杀、恐怖等图书、报刊、音像制品;(4)司法保护的基本内容:①审理未成年人的刑事案件实行特殊制度:在审理刑事案件各个环节(审理、判决)都要采取特殊的保护措施。
未成年人保护、校园安全
【关键词6:未成年人保护、健康成长:】
1、为什么要对未成年人加以特殊保护:
①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需要特殊关爱。
②青少年身心都不成熟,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③社会上还存在不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因素。
④这是保障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需要。
2、我国专门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法律有: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3、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区别与联系对我们的启示是什么:(辨析常用)
一般违法与犯罪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不良行为、一般违法与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许多违法犯罪行为都是从沾染不良习气开始的。
要自觉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遵纪守法,谨慎交友、远离各种不良诱惑,依法自律,防患于未然。
4、中学生如何同违法犯罪作斗争:(遇到歹徒伤害如何做)
①要善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不能与其硬拼。
②遇到歹徒要沉着冷静,机智应对,寻机求救。
③巧妙与歹徒周旋,设法稳住歹徒。
④记住歹徒相貌及其去向,寻机报警。
⑤拨打“110”报警电话报警。
5、我们周围存在哪些侵害?
①交通安全事故侵害。
②家庭暴力侵害。
③不良诱惑的侵害。
④打架等校园暴力侵害。
6、青少年如何防范侵害、保护自己:
①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②提高自控能力,自觉抵制不良诱惑。
③掌握必要的自救的方法和技能。
④谨慎交友,不交损友。
7、近年来国家采取哪些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措施:
①集中整治互联网和手机网络低俗之风。
②通过《校车安全管理条例》
③实行农村寄宿制贫困生生活补助制度。
④实行贫困农村学生营养餐计划。
⑤全国博物馆纪念馆向青少年免费开放。
【关键词7:校园安全:】
1、校园安全为什么要升至为国家战略?
①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其生命健康权受法律特殊保护。
②未成年人各方面还不够成熟,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③生命健康权是公民最根本的人身权利。
④校园安全直接关系到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2、就校园安全向学校提建议:(学校做法)
①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②及时排查和消除校园安全隐患。
③定期举行安全逃生演练。
④完善校园安全管理措施。
3、打造安全校园青少年如何做:
①增强安全意识,维护自身安全。
②自觉遵守校纪,不在校园追逐打闹。
③不带危险物品进校园。
④发现校园安全隐患及时向学校报告。
4、请你列举几种常见的校园安全隐患。
①有学生在校园追逐打闹。
②有同学吃“三无”食品。
③有打架等校园暴力现象存在。
④学校电线、用电器老化。
⑤有同学携带危险物品进校园。
5、开展一系列维护校园安全活动(如逃生演练)的意义有哪些?
①有利于保障未成年人的生命健康。
②有利于增强同学们的安全意识,提高同学们的自我保护能力。
③有利于保障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
④有利于创建安全校园,和谐校园。
6、你认为校园安全事故频发的原因有哪些?
①学校安全管理措施落实不到位。
②学生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淡薄。
③学校对学生的安全教育不够重视。
④有关部门对学校的安全工作监管不力。
7、维护校园安全主题、标语:
①关注校园安全,构建和谐校园。
②珍爱生命,维护校园安全。
③关注校园安全,从我做起。
④打造安全校园,保障生命健康。
【关键词8:网络交往、不良诱惑:】
1、未成年人应如何健康上网?
①文明上网,不浏览不健康网页。
②上网要遵守网络道德和法律。
③不在网上轻易泄露个人资料。
④专时专用,不沉溺于网络游戏。
⑤不随意答应网友的要求。
2、如何安全上网?
①文明上网,不浏览不健康网页。
②不在网上轻易泄露个人资料。
③不随意答应网友的要求。
④提高辨别能力,抵制网上骗局。
3、如某同学沉溺网吧,请你帮他出主意:(如何戒除网瘾?)
①磨砺坚强的意志,提高自控能力。
②专时专用,不沉溺于网络游戏。
③请老师、同学帮助监督。
④丰富文化生活,培养高雅生活情趣
4、保障未成年人健康上网,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各方面应如何做(建议)?
①国家要加强对互联网络的监督和管理,加大对网络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
②互联网企要依法自律,自觉净化网络文化环境。
③学校要加强网络安全教育,增强青少年对抵抗网络不良信息的能力。
④家长要监督孩子正确上网,发现孩子沉迷网络时,要及时劝阻。
⑤未成年人要文明上网,遵守网络道德和法律。
5、上网具有两面性?(辨析常用)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有利也有弊。
一方面上网可以快速获得各种信息,拓宽知识面,提高学习、交流能力,丰富了我们的精神生活。
另一方面,青少年沉迷网络,会荒废学业,甚至会诱发违法犯罪行为,影响青少年身心健康。
6、身边的不良诱惑有哪些:
①不良网络游戏的诱惑
②赌博的诱惑
③烟酒的诱惑
④黄色书刊音像的诱惑
7、不良诱惑对青少年的危害:(不良文化、网络色情等对青少年的危害:)
①影响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②容易影响学习,荒废学业。
③容易诱发青少年违法犯罪行为。
④毒害青少年心灵,使青少年道德败坏。
8、青少年怎样拒绝不良诱惑:
①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不盲目从众。
②提高自控能力,自觉远离不良诱惑。
③请老师、同学帮助监督。
④丰富文化生活,培养高雅的生活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