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国稀土行业市场分析报告
- 格式:docx
- 大小:1.58 MB
- 文档页数:19
稀土行业的国内外市场分析与发展趋势稀土是指地壳中含量较低、分布较广的17种元素的总称。
这些元素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被广泛用于高科技产业。
全球对稀土的需求不断增加,稀土行业逐渐成为国内外市场竞争的焦点。
本文就稀土行业的国内外市场进行分析,并探讨其发展趋势。
一、国内市场分析稀土作为高科技行业的关键原材料,对国内市场的影响不可忽视。
当前,我国稀土储量居全球之首,生产能力也居世界领先地位。
稀土行业在稳定国内供应、满足国内市场需求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首先,在新能源领域,稀土材料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风能和光伏产业。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市场,电动汽车产量逐年增长,对稀土的需求也在增加。
此外,随着清洁能源的发展,风能和光伏产业也对稀土材料有着巨大的需求,这将进一步推动稀土行业在国内市场的发展。
其次,在电子产品制造领域,稀土材料被广泛应用于手机、平板电脑、电视等设备中。
随着我国电子产品市场的发展,对稀土的需求量持续增加,这将为稀土行业提供更多的发展机遇。
此外,稀土还广泛应用于化工、冶金、农业等领域。
随着这些行业的快速发展,对稀土的需求也在增加,这将进一步推动稀土行业在国内市场的发展。
二、国外市场分析稀土是全球性的资源,国际市场对我国稀土的需求占据一定比例。
稀土市场主要由美国、澳大利亚和我国等国家主导,国际市场竞争激烈。
首先,美国是全球最大的稀土消费国和进口国。
该国长期依赖进口稀土,对我国稀土市场具有重要影响力。
然而,近年来,我国稀土行业的垄断地位受到国际市场的质疑,美国加强对本土稀土供应链的建设,试图减少对我国稀土的依赖。
其次,澳大利亚是全球最大的稀土出口国之一。
该国也加大了对稀土行业的投资力度,试图在国际市场上获得更大的份额。
尤其是在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方面,澳大利亚比我国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
此外,欧洲国家也在近年加大对稀土行业的重视,试图推动本国稀土产业的发展。
这些国家的进一步发展可能对我国稀土市场造成一定的影响。
中国稀土行业的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摘要:稀土是一种稀缺的战略资源,对中国稀土资源的长期习惯性依赖使美日等国对中国稀土出口的管制变得异常敏感。
一方面,这些稀土进口大国迅速调整本国的稀土战略;另一方面,这些国家通过外交渠道、国际组织等不断向中国施压。
然而,中国的稀土控制政策有其自身的政治经济考虑,并不是对世界贸易组织规则的无视。
虽然中国稀土案以败诉告终,但从政治经济学角度来看,中国管制稀土依旧具有政策的正当性及应对策略的适合性。
关键词:稀土案;出口配额;政治经济学分析1 中国稀土行业的现状1.1 中国稀土行业发展现状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缺乏长远的战略发展眼光,国内稀土企业无序恶性竞争愈演愈烈,对内导致巨大的资源浪费和生态破坏,对外则是低价倾销和稀土定价权的丧失。
政府控制生产总量、力图实现可持续开发的宏观调控并未收到预期成效,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的计划在实践中裹足不前。
中国顶着世界最大稀土供应国和消费国的大帽子,却始终行走在稀土产业链的中上游微利领域,在高端技术领域的成果乏善可陈,专利技术往往受制于人。
值得肯定的是,近年来中国在国家层面逐步加大对稀土的规范管理力度,尤其是2010年以来,一系列强力政策接连出台,如2011年1月24日环境保护部与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联合发布《稀土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2012年6月20日,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了《中国稀土状况与政策》白皮书,2012年7月26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稀土行业准入条件》等,稀土业整合重组工作渐趋推进。
不过要成为真正的稀土强国,中国依旧任重道远。
1.2 中国稀土行业出口现状1990年以前,整个稀土国际市场被美国、欧洲、俄罗斯所垄断;90年代初,随着中国出口放开,大量企业开始从事稀土出口贸易。
随着出口竞争的加剧,中国稀土开始成为国际稀土市场“老大”。
到2011年底,中国稀土供应量超过世界需求的90%。
但稀土资源的过度开发,不仅直接导致未来资源总量的减少,也造成生态环境破坏等突出问题。
离子型稀土矿市场分析报告1.引言1.1 概述离子型稀土矿是指稀有土壤元素形成的天然矿物,其中包含离子型稀土元素。
随着全球科技和工业的发展,稀土材料在现代技术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因此,离子型稀土矿的市场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本报告旨在对离子型稀土矿市场进行全面分析,包括市场现状、发展趋势和对未来市场的预测。
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策略建议,以应对市场机会和挑战。
通过本报告的阐述,读者将能够全面了解离子型稀土矿市场的特点和规模,有助于投资者和企业制定相关战略和决策,以获取市场竞争优势。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包括引言、正文和结论三部分。
在引言部分,将对离子型稀土矿进行概述,说明文章结构和目的,最后对整个报告进行总结。
在正文部分,将对离子型稀土矿进行概述,分析其市场现状,预测其发展趋势。
最后,在结论部分,将分析市场机会与挑战,提出策略建议,并对报告进行总结。
整个文章结构清晰、逻辑性强,有助于读者快速理解离子型稀土矿市场的情况。
1.3 目的本报告旨在对离子型稀土矿市场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以便为投资者、企业决策者和行业相关人士提供全面的市场情况了解和发展趋势预测。
通过对离子型稀土矿市场现状的分析,可以帮助投资者掌握市场的发展动向和投资机会,为企业决策者提供有效的战略建议,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和可持续性发展。
同时,通过对市场机会与挑战的分析,为相关企业提供有效的战略建议,帮助其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中获得更大的商业机会。
通过本报告的撰写,我们将全面了解离子型稀土矿市场的发展趋势和未来方向,为相关行业人士提供决策支持和参考依据。
1.4 总结总结:本报告对离子型稀土矿市场进行了全面的分析,从离子型稀土矿的概述、市场现状分析和市场发展趋势预测进行了详细的解读。
通过对市场机会与挑战的分析,提出了相应的策略建议。
总结指出,离子型稀土矿市场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也需要面对诸多挑战,因此需要制定合适的策略来应对市场变化,确保企业的持续发展。
上半年中国稀土产业特点、稀土储量、稀土供给现状、中国稀土价格走势分析及稀土行业未来演变趋势预测一、稀土产业历史特点:产值小,应用分散,供需关系受政策影响较大(一)稀土产业特点1、稀土元素品种多样,整体产值较小,应用分散稀土元素17种元素分别是镧、铈、镨、钕、钷、钐、铕、钆、铽、镝、钬、铒、铥、镱、镥钇、钪。
其中前7钟元素通常称作轻稀土,后十种元素为中重稀土。
中国稀土采选/冶炼固定资产投资2017年开始大幅下滑,几乎回落到2010年水平。
2018年1-9月稀土价格震荡,实现营业收入累计309亿元,净利润约在11.12亿元,较2011年高点大幅下滑。
稀土由于独特的电子层结构和耐热特性,在石油、化工、金、纺织、陶瓷、玻璃、永磁新材料等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全球稀土下游应用中,磁材占比最高达到25%,其次为石油硫化裂化等稀土传统应用催化材料占比达到22%,冶金材料(含储氢合金)和抛光材料,占比分别为18%和14%。
稀土应用粉分散,最大领域仍为磁材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2、中国储量占比40%,产量占比超7成。
世界稀土资源在地壳中含量相对丰富,但已发现的可开采稀土矿比其他矿种相对要少。
稀土矿物可以分为铈组(轻稀土—镧、铈、镨、钕、钷、钐)和铕钇组(重稀土—钆、铽、镝、钬、铒、铥、镱、镥和钪)。
常见矿物类型有磷铈镧矿(Monazite,又称独居石)、氟碳铈矿(Bastnasite)和磷钇矿(Xenotime)。
主要稀土矿性质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中国稀土资源储量居世界第一,是最大的生产国和出口国。
我国稀土矿主要分为以内蒙古包头白云鄂博稀土矿为代表的混合型轻稀土矿、四川冕宁氟碳铈轻稀土矿和以南方中重离子稀土矿。
稀土全球产储量情况,中国40%储量供给70%产量(吨)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3、政策对于价格波动性较大稀土由于其供需体量较小,中国在全球稀土市场起到了尤其强势的作用,相对于整体宏观经济,从历史情况来看,中国产业政策变化对于供给端影响成为影响价格最主要的因素。
中国稀土产业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基于中国稀土工作组报告中国稀土产业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稀土是指在自然界中分布非常稀少的一类元素,包括15个元素:镧、铈、镧系、钐、铕、钆、铽、镝、钬、铒、铥、镱、镥、钋、镤。
中国是全球稀土资源最丰富的国家,占全球稀土总储量的44%,同时也是全球稀土生产和出口的主要国家。
稀土广泛应用于冶金、石油、化工、电子、国防等领域,对于现代工业的发展和国家经济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稀土产业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上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初,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稀土生产国,为全球提供了大量的稀土资源。
第二阶段是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末,中国逐渐放开稀土开发和销售的管制,在国际市场上取得垄断地位,但同时也忽视了环境保护和资源挖掘的科学性,对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
第三阶段是21世纪初至今,中国政府开始加强稀土资源的保护和环境治理,进行了数量管控和行业整合,以提高稀土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和利用效率。
目前,中国稀土产业面临着一些挑战和机遇。
首先,全球对稀土的需求持续增长,特别是在新能源汽车、高新技术、环保领域等。
中国稀土产业拥有丰富的资源和庞大的生产能力,为满足国内外市场需求提供了保障。
其次,稀土产业经过多年调整和整合,行业集中度逐渐提高,一些小规模企业关停,优胜劣汰的趋势加强。
大型综合企业具备规模经济和创新能力,能够实现资源合理配置、提高产能利用率。
再次,中国政府加强稀土资源管理和市场监管,提高管理科学性和透明度,维护国内市场秩序,保护资源环境,维护稀土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在未来,中国稀土产业有望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首先,随着全球能源结构转型和环保意识增强,对新能源汽车和可再生能源的需求将持续增长。
稀土元素是新能源汽车关键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永磁材料中使用的钕铁硼和磁石中使用的永磁铁钴。
中国优势稀土资源将为新能源汽车产业提供强大支持,推动产业的快速发展。
其次,稀土与高新技术的结合将为稀土产业带来新的增长点。
稀土市場分析報告一.稀土概況我國是稀土資源大國。
稀土就是化學元素週期表中鑭系元素——鑭(La)、鈰(Ce)、鐠(Pr)、釹(Nd)、鉕(Pm)、釤(Sm)、銪(Eu)、釓(Gd)、鋱(Tb)、鏑(Dy)、鈥(Ho)、鉺(Er)、銩(Tm)、鐿(Yb)、鑥(Lu),以及與鑭系的15個元素密切相關的兩個元素——鈧(Sc)和釔(Y)共17種元素,稱為稀土元素(Rare Earth),簡稱稀土(RE或R)。
根據美國地質研究局數據,世界稀土基礎儲量為154000千噸,其中中國佔據了57.7%。
我國稀土礦主要分為以內蒙古包頭白雲鄂博稀土礦為代表的混合型輕稀土礦、四川冕寧氟碳鈰輕稀土礦和以南方中重離子稀土礦。
從產量上看,2003-2008年間,我國稀土產量增加了31%,供應了全球90%以上的稀土精礦需求。
稀土應用廣泛,且在引領全球新材料發展之路。
因為稀土具有優異的光、電、磁、超導、催化等物理性能,能與其他材料組成性能各異、品種繁多的新型材料,因此被廣泛應用於電子、石油化工、冶金、機械、能源、輕工、能源保護、農業等領域。
目前,中、日、美三國已成為全球稀土消費的主要驅動力,占世界稀土消費量的85%,其中,高科技領域的應用分別占美國和日本稀土消費量的72%和90%,我們認為稀土將引領全球未來新材料發展之路。
稀土消費增長迅速,尤其是新材料領域的應用成為增長最快的領域。
稀土消費量增長迅速,而包括稀土永磁體、貯氫合金材料、發光螢光材料、淨化催化劑等在內的新材料領是稀土最大的,也是增長最快的消費領域。
因風電、電動汽車和節能減排等領域的消費拉動,預計未來稀土消費的主要增長點為釹鐵硼、鎳氫動力電池和螢光稀土燈三個領域。
我國政策為稀土業護航,提升稀土戰略地位。
我國稀土行業經歷了從90年代初廉價出口稀土資源到逐步收緊的過程,近幾年,我國為了限制無序競爭,加強資源保護,相繼出臺了一些政策法規保護稀有資源,促進行業健康有序地發展,而各地方政府為了應對經濟危機,保護稀土戰略資源,啟動了中國式儲備制度。
2017年中国稀土市场分析报告
目录
第一节行业监管日趋严,期待新政换新颜 (4)
一、稀土政策频出,行业监管日趋严格 (4)
二、整合六大稀土集团,提高行业集中度,提升监管有效性 (6)
三、期待新政换新颜,行业形势或反转 (9)
第二节供给严重过剩 (9)
一、稀土开采指标多年基本保持稳定 (9)
二、盗采成本低,获利空间丰厚 (10)
三、行业供给严重过剩 (11)
第三节供给过剩严重致稀土贱卖问题突出 (12)
第四节价格持续下跌致行业整体亏损,供给侧改革迫在眉睫 (14)
一、稀土价格持续下跌,已跌至十年前的价格 (14)
二、行业经营形势持续恶化 (16)
第五节供给侧改革利好稀土价格,推动行业可持续发展 (17)
一、供给侧改革利好稀土价格,行业整体盈利水平将受益 (17)
二、中重稀土最受益 (18)
图表目录
图表1:2015年中国稀土开采指标分配 (6)
图表2:2015年中国稀土冶炼分离指标分配 (6)
图表3:2015年六大集团稀土开采和冶炼分离指标 (6)
图表4:中国稀土氧化物开采指标(吨) (9)
图表5:2015年中国稀土各元素REO消费量(吨) (12)
图表6:中国稀土出口配额 (12)
图表7:2001年-2015年中国稀土出口情况 (13)
图表8:2014年-2016年中国稀土月度出口情况 (13)
图表9:2005年至今轻稀土氧化镨、氧化钕和氧化镨钕价格走势 (14)
图表10:2015年至今轻稀土氧化镨、氧化钕和氧化镨钕价格走势 (15)
图表11:2005年至今中重稀土氧化镝、氧化铽价格走势 (15)
图表12:2015年至今中重稀土氧化镝、氧化铽价格走势 (15)
图表13:2012年-2016年稀土行业上市公司单季度收入和归母净利润情况 (16)
图表14:2013年-2016年稀土行业各上市公司季度归母净利润情况 (16)
图表15:上市公司股价与氧化镨钕、氧化镝价格走势图 (17)
表格目录
表格1:2003年至2016年国家稀土行业政策一览 (4)
表格2:六大稀土集团稀土矿山信息 (7)
表格3:中重稀土矿产品、氧化物的成本及盈利测算(单位:万元/吨) (10)
表格4:根据下游应用需求推算稀土的用量(吨) (11)
表格5:中国主要稀土矿区元素配分表 (11)
表格6:2015年稀土上市公司开采、冶炼指标 (18)
第一节行业监管日趋严,期待新政换新颜
一、稀土政策频出,行业监管日趋严格
我国政府不断出台相关政策,通过加强资源开发、税收、环保、出口和产业整合等方面的管理,规范稀土行业生产经营,保护我国战略性的稀土资源。
进入2016年,稀土政策条例法规和行业规划等不断出台,政策不断完善,为稀土的供给侧改革提供了政策法规依据,或将为下一步的改革打好基础。
表格1:2003年至2016年国家稀土行业政策一览。